三 科学 二 3.蚕变了新模样
部编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3.蚕变了新模样》word教案(4)
更多优质资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诗酒叙华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蚕变了新模样反思一:通过对上一节课所学知识的复习使学生对蚕的前一段时间的生长过程,有更深刻的印象,自然的过到本节所学的内容——蚕宝宝变了新模样。
在学习新知的时候,我主要围绕着两个活动进行,第一个活动围绕着“蚕宝宝变成了什么样”进行。
在活动之前我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蚕宝宝把自己裹在蚕茧里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学生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各抒己见,然后通过观察,发现蚕宝宝变成了蚕蛹,再组织学生对蚕蛹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学生观察蚕蛹的变化的过程,注意蚕宝宝和蚕蛹的比较,发现蚕蛹的身体特点。
另一个问题是蚕变成蛹以后,还会不会变成其他形状做出猜测。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当学生对蚕蛹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接下来进行第二个活动对“蚕茧的观察”。
在这一活动中,我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积极性,第二步指导学生拉蚕丝活动。
这一活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我对拉丝方法做了适当的指导。
在两个活动完成以后,再对所学知识做以适当拓展。
学生通过做这个实验不仅亲眼看到了蚕丝的如何制成,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这种科学方法的魅力,让学生深深地感到,我们的养蚕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科学研究活动,它也是一次对“蚕文化”的深刻体验。
反思二:1.观察蚕蛹,发现蚕蛹的体形粗短,像一个纺锤,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让学生了解蚕蛹还有生命,要是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会动.2.观察蚕茧个蚕丝,指导学生进行拉丝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蚕丝的长度和质地,了解抽取蚕丝织成丝绸的可能性.在课堂上,学生都不太了解蛾子,我让他们看书本的范图,再进行详细讲解,让他们了解蚕的这种形态叫做蛾.把它和蝴蝶蜻蜓做比较让他们找出不同处和相同处来,从而对蛾子有详细的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们进行了拉丝活动,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非常好.最后我告诉他们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更多优质资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诗酒叙华年。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2.3_蚕变了新模样
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己包起来呢?
因为蚕变成蛹后不会动,没反抗能力,如果没 把自己包住,会被鸟之类的东西吃掉,或者被 雨淋死。有把自己包住,是保护自己。
蚕蛹的形成
• 用剪刀将一粒茧从直的方向小心的剪开来,哇!蚕宝宝已 经变成蛹了,茧内还有一套外皮,那是蚕儿蜕皮化蛹时, 所蜕下来的外衣呢。刚开始,蛹是白色且柔软的,不久就 徐徐变色,最后呈褐色且变硬。 • 一般可能认为蚕正在蛹里休息,其实蛹的身体里正在发生 身体结构的大变化,一方面破坏幼虫时期的身体,一方面 又要创造蛾的身体。奇妙的是,它们都是同一时间进行。
前蛹
开始脱皮
脱完皮
变成蛹
完全变态
蚕的这种形态叫蛹。
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另一种形态。
比较蚕和蛹的不同与相同?
1.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
• 蛹:体形粗短,纺锤形,为褐色。 • 蚕:为长圆筒形,身体青白色。
2.还能看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 复眼
触角的原始体 胸足
身上还有环节
3.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呢? 方法1:用手轻轻的触摸它; 方法2:用手电照; 蛹会动 方法3:发出声音。
你能把蚕茧上 的丝拉出来吗?
想什么办 法来测量 将丝一圈一圈地绕 在纸板上,就可以知道丝有多长了。
蚕茧抽丝
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 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养 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绸缎和各种丝织品, 并远销国外。
总
结
• ①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 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个形态。蛹的外 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 ②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 ③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 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蚕变了新模样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察蚕蛹。
蚕蛹是由蚕的幼虫发育来的,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
继上一次在课堂上观察蚕的幼虫之后,已经又过了一段时间。
在这一段时间里,学生在课外观察了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蚕结茧后经过2 天~3 天,就会变成蛹。
所以本课教学最好在蚕结茧3 天后进行。
观察蚕吐丝是令人激动和充满快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定有许多新的发现,也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
例如,蚕为什么要做茧把自己包起来,茧里面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述蚕吐丝结茧的过程,既是对课外观察活动的检查,也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关于幼虫发育成蛹的认识。
本课包括两个主要活动,一是口述我们观察到的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交流,二是观察蚕蛹的形态结构特征。
前者重在研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后者重在研究此阶段蚕的外部特征,两者都是前期观察蚕生长变化活动的延续。
1.蚕蛹由蚕的幼虫发育而来,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2.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外部特征与幼虫区别很大。
3.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
1.能基于课前观察,口述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与同学交流。
2.能根据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茧中有蛹及蚕蛹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
3.会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
4.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1.能坚持长期观察,及时记录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2.对蚕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
3.真实记录并⃞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4.与同学交流过程中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通过蚕丝与人类的关系,初步理解人类的生活依赖自然,并可以通过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改善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用比较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茧中的蚕蛹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
学生准备: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尺子。
教师准备:蚕吐丝结茧过程的视频或图片,教学课件等。
1、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观察蚕结茧的记录结果,适时启发学生思考:蚕茧是怎样形成的?蚕茧中的蚕现在是什么样子?学生观察到的蚕结茧时的状态:蚕结茧前不再进食,身体发黄;吐丝时会回扭动身体等等。
最新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蚕变了新模样》精品课件
探索二
观察蚕茧中的蚕蛹
被蚕茧包 着的蚕蛹
茧里面的蚕还 活着吗?我们怎样 知道?
1.可以拿起蚕茧放在耳朵边听,如果蚕蛹是活的, 里边会发出细微的声音。 2.看蚕蛹头上的“感温板”,如果感温板是白色的 即是活的。如果是黑色的既是死的。如果是黄色的 就是已经感温了如果是红色的就是马上就要出蛾了。
感温板
用剪子把蚕蛹从蚕茧中取出来。
注意:在剪蚕茧取蚕蛹的时候要小和不同?
体形粗短,纺锤形,分头、胸、 腹三部分,头部很小,身体缩短, 为深褐色。
体形长圆筒形,分头、胸、腹三 部分,头部很小,身体青白色。
推测蚕蛹还会变化吗?它有可能变成什么样子?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也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蚕变了新模样
同学们,你们知道蚕吐丝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吗?
蚕蛹
那你们知道蚕蛹是什么样子 吗?蚕茧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探索一
描述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胸部透明状,停食 腹部趋向透明,蚕头胸 昂起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 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文 档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 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 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蛹还会变化。因为前边它 发育成了两对翅膀,猜想它会 变成蚕蛾。
蚕蛹对蚕起到什么作用?
因为蛹不会动,没反抗能力, 如果没把自己包住,会被鸟之类的 东西吃掉,或者被雨淋死。把自己 包住是为了保护自己。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蚕变了新模样》优秀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蚕变了新模样》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蚕变了新模样》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蚕的生长变化过程,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变态发育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是,对于昆虫的变态发育现象,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通过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昆虫的生长变化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昆虫的变态发育现象,知道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昆虫的变态发育现象,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2.难点:昆虫变态发育的内在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蚕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昆虫的生长变化过程。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蚕的生长图片、实验材料等。
2.学具:学生实验材料、笔记本、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蚕的生长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变态发育现象。
2.呈现(5分钟)展示蚕的生长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昆虫的生长变化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昆虫为什么会发生变态发育?引导学生思考昆虫变态发育的内在原因。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其他昆虫的变态发育现象。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昆虫的变态发育现象和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课件-蚕变了新模样
用剪子把蠶蛹從蠶繭中取出來。
注意:在剪蠶繭取蠶蛹的時候要小心,別剪到了蠶蛹。
用畫圖的方式記錄
蠶蛹和蠶的幼蟲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體形粗短,紡錘形,分頭、胸、 腹三部分,頭部很小,身體縮短, 為深褐色。
體形長圓筒形,分頭、胸、腹三 部分,頭部很小,身體青白色。
推測蠶蛹還會變化嗎?它有可能變成什麼樣子?
第二單元 動什麼樣嗎?
蠶蛹
那你們知道蠶蛹是什麼樣子 嗎?蠶繭又是做什麼用的呢?
探索一
描述蠶吐絲結繭的過程
胸部透明狀,停食 腹部趨向透明,蠶頭胸 昂起
探索二
觀察蠶繭中的蠶蛹
被蠶繭包 著的蠶蛹
繭裏面的蠶還 活著嗎?我們怎樣 知道?
1.可以拿起蠶繭放在耳朵邊聽,如果蠶蛹是活的, 裏邊會發出細微的聲音。 2.看蠶蛹頭上的“感溫板”,如果感溫板是白色的 即是活的。如果是黑色的既是死的。如果是黃色的 就是已經感溫了如果是紅色的就是馬上就要出蛾了。
蛹還會變化。因為前邊它 發育成了兩對翅膀,猜想它會 變成蠶蛾。
蠶蛹對蠶起到什麼作用?
因為蛹不會動,沒反抗能力, 如果沒把自己包住,會被鳥之類的 東西吃掉,或者被雨淋死。把自己 包住是為了保護自己。
還有哪些動物一生中會經過蛹的階段?
蝴蝶、蠅、蚊等動物的一生 會經歷蛹的階段
三下科学《蚕变了新模样》精品课件
的原始体
盾片:从盾片生出
第十六页,共48页。
(shēnɡ chū) 两对翅。
蛹的观察(guānchá)记录
蛹体形粗短,呈纺锤形,颜色(yánsè) 由白色变成深褐色。
有眼睛和胸足,但眼睛为复眼, 腹部9个体(gètǐ)节,身上环节 减 蛹有少生。命,受到外界刺激会动,头
部长出触角,胸部长有翅。
第十七页,共48页。
4、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fāxiàn)了什么,它可能是 什么?
还有一层皮,它是蚕第5次蜕的皮。
第十八页,共48页。
蛹的观察(guānchá)记录
蛹体形(tǐxíng)粗短,呈纺锤形, 颜色由白色变成深褐色。 有眼睛和胸足,但眼睛为复眼, 腹部9个体节,身上(shēn s蛹h有ɑn生g命)环,节受减到少外。界刺激会动, 头部长出触角,胸部长有翅。 还有一层皮,它是蚕第五次蜕的皮。
①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guòchéng)中的 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guòchéng)的另一 个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②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③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
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第四十四页,共48页。
作业(zuò yè)
1.回家搜集蚕蛹(cán yǒnɡ)的资料,更好地 了解蚕蛹(cán yǒnɡ)。
三、√ 我会选。
1、在蚕做完茧后的第三、四天,茧内的( )变成了( )。
A、蛾 B、卵 C、蚕 D、蛹 C
D
2、孵蚕时,在蚕卵上洒少量的水,把卵放在( )的地方。
A、阴凉 B、温暖 C、干燥 3、丝绸是用( )制成的。
D、潮湿 B
A、布 B、蚕B丝 C、线 D、纱布
第四十六页,共48页。
教科版科学三下23《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4.例题讲解:
a.出示蚕的生命周期挂图,让学生找出各个阶段的名称。
b.分析蚕变态发育过程中的关键特点。
5.随堂练习:
a.让学生根据观察和记录,回答关于蚕变化的问题。
b.小组讨论,分享观察蚕的发现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
1.标题:《蚕变了新模样》
2.内容: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适切性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考虑是否需要补充更多实例或生活联系,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如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等,是否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探讨是否有其他教学方法可以尝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a.蚕的生命周期:卵、幼虫、蛹、成虫
b.蚕各阶段特点:幼虫期(吃桑叶、蜕皮)、蛹期(吐丝结茧)、成虫期(破茧成蝶)
c.蚕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生命周期和变态发育过程,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2.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学生对蚕的变态发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作业的难度应适中,既能让学生感到挑战,又不至于过于困难,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使用清晰、准确的词汇解释蚕的变态发育过程,语速适中,确保学生能够理解。
-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语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时间分配
-确保导入、新课讲解、实践活动、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时间分配合理,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4《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4《蚕变了新模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4课《蚕变了新模样》,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三节《昆虫的生长变化》。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认识蚕的各个发育阶段,掌握昆虫变态发育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认识蚕的各个发育阶段。
2. 掌握昆虫变态发育的基本知识,能够区分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昆虫变态发育的概念及分类。
教学重点:蚕的生长变化过程及其各个发育阶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蚕的各个发育阶段的实物或图片、显微镜、投影仪等。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记录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蚕的生长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蚕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5分钟)(1)介绍昆虫的生长变化,讲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
(2)通过实物或图片,详细介绍蚕的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利用观察盒、放大镜等观察蚕的各个发育阶段实物或图片,记录观察结果。
4. 课堂讨论(10分钟)5. 知识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对昆虫变态发育的理解。
6. 动手实践(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蚕的生长变化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蚕变了新模样》2. 内容:昆虫的生长变化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蚕的发育阶段:卵、幼虫、蛹、成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蚕的四个发育阶段的特点。
(2)举例说明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
2. 答案:(1)卵:圆形,白色,较小;幼虫:多节,绿色,食桑叶;蛹:椭圆形,棕色,不食不动;成虫:蛾,白色,有翅,繁殖。
(2)完全变态发育:如蚕、蚊、蝇等;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蝗虫、蟋蟀等。
教科版科学三下23《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下23《蚕变了新模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3课《蚕变了新模样》。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章《生物的生长与变化》中的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重点探讨家蚕从幼虫到成虫的变态发育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掌握家蚕的变态发育特点。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生物生长与变化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的奥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变态发育特点。
难点:理解家蚕从幼虫到成虫的变态发育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蚕卵、显微镜、放大镜、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图片、PPT课件。
2. 学具:观察盒、蚕卵、放大镜、记录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小生物是什么吗?它们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蚕从卵孵化、幼虫期、蛹期到成虫期的变化。
(2)重点讲解家蚕的变态发育特点,让学生理解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异。
3. 例题讲解(5分钟)(1)展示家蚕不同发育阶段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每个阶段的名称。
(2)讲解判断依据,引导学生理解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分组观察蚕卵,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图。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卵孵化→ 幼虫期→ 蛹期→ 成虫期2. 家蚕的变态发育特点:幼虫与成虫形态结构差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图。
(2)描述家蚕的变态发育特点。
2. 答案:(1)生长发育过程图见附件。
(2)家蚕的变态发育特点:幼虫与成虫形态结构差异,如:幼虫期有蜕皮现象,成虫期具有翅膀、复眼等特征。
教科版科学三下23《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下23《蚕变了新模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23课《蚕变了新模样》。
本课主要围绕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展开,详细内容涉及蚕的四个发育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蚕的发育过程,认识蚕的不同形态及其特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知道蚕的四个发育阶段。
2. 通过观察、实践,认识蚕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蚕的四个发育阶段及其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蚕的发育过程图片、实物展示、教学课件等。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记录表、蚕卵、蚕幼虫、蚕蛹、蚕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蚕的发育过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的蚕有什么不同?它们经历了哪些变化?2. 例题讲解(1)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哪四个阶段?(2)每个阶段蚕的特点是什么?(3)为什么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3. 随堂练习学生观察蚕卵、蚕幼虫、蚕蛹、蚕蛾的实物,完成记录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4. 讲解与讨论根据学生的观察结果,讲解蚕的发育过程及其特点,引导学生讨论蚕的变化原因。
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和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家蚕的发育过程(1)卵(2)幼虫(3)蛹(4)成虫2. 蚕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蚕的发育过程,绘制一幅蚕的生长变化图。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蚕的发育过程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观察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观察不仔细、记录不完整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其他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比较它们的异同。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深入了解蚕的生活习性和养殖技术。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蚕变了新模样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蚕
变了新模样
茧里的蚕现在变成什么模样了 ? 蚕为什么要做茧把自己包起来?
五龄蚕 •吐丝结茧——A 蚕茧
观察蚕现在的模样
用电筒照照要想看清楚轻轻摇_摇
能发现什么能发现什么剪出来看看
蚕的这种形态叫蛹,是蚕的一生中的必要阶段。
蚕吐丝作茧,原因蛹无法自由移动,没有反抗能力,为了保护自己。
观察蚕蛹
▼2
外形:蛹纺锤形,身体粗短,褐色
蛹上有眼睛和足,身上有环节
蚕蛹的头部
眼睛
•触角的原形胸足
»翅的原形
观察蚕蛹
外形:蛹纺锤形,身体粗短,褐色
蛹上有眼睛和足,身上有环节
蛹会动,身上长出了触角、翅
在茧里还发现什么?
气门蚕蛹的气门数量Z 比蚕宝宝少些
观察蚕蛹
有一层皮,是蚕变蛹时蜕的皮其他发现:蚕蛹的气门数量减少
推测:蛹还会变化,会变成蚕蛾
蛹的身体结构
我们来画一画蚕蛹
观察一个蚕茧
建议:可以用测量、比较等方法观察
观察蚕丝
估计一条蚕吐的丝大约有()
A.1 米
B.10米
C.100米
D.1000米
我们来抽丝
o
把蚕茧放在热
水中浸泡一下
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
民就已经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绸缎和各种丝织品。
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将丝一圈一
圈地疣庄纸板上▼就可以知道兰
有多长了。
八QZ
蚕丝的特点
又细又长,一个茧是由一根丝缠绕而成的。
干燥的丝容易断。
2019-2020学年度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蚕变了新模样教科版拔高训练第七篇
2019-2020学年度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蚕变了新模样教科版拔高训练第七篇第1题【单选题】要让蛹动起来,最合理的方法是( )。
A、放入水中B、用木棒敲击C、用光照、声音刺激或轻轻触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蚕的一生有不同的形态,那么蚕宝宝的下一种形态是呢?( )A、蚕卵B、蚕蛹C、蛾【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蚕茧分为春蚕蚕茧和秋蚕蚕茧,那么一般春蚕蚕茧的丝长达到多少米?( )A、600~1000米B、700 ~ 1200米C、900 ~ 1500米【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蛹身上找不到眼睛和足。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剥开蚕茧后,可以发现蚕茧内还残留有蚕蜕下的皮。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蚕茧的大小和重量与蚕的生长发育无关。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在剪开的茧里,有一只蚕宝宝。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蛹的身上看不到环节。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蚕茧里的蛹是死的。
( )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抽取蚕丝时,将蚕丝绕在纸板上,是为了便于计量蚕丝的长度。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蛹是有生命的,用手指碰它会动。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2题【判断题】在蛹的身上,我们还是能找到眼睛和足。
( )A、正确【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蚕吐丝之后变成了蛹,一开始蛹是______色且柔软,不久就渐渐变色,最后颜色呈______色且变______(填“软”或“硬”)。
【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早在______多年前,我国就开始饲养家蚕,生产蚕丝,并用蚕丝织成华丽的______和各种丝织品。
悠悠文明史,漫漫丝绸路。
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课件-蚕变了新模样(好用)
蠶蛹的形成
蠶寶寶在蠶繭裏面練什麼功夫呢?用剪刀將一粒繭從直的方向 小心的剪開來,哇!蠶寶寶已經變成蛹了,繭內還有一套外皮,那 是蠶兒蛻皮化蛹時,所蛻下來的外衣呢。剛開始,蛹是白色且柔軟
的,不久就徐徐變色,最後呈褐色且變硬。 一般可能認為蠶正在蛹裏休息,其實蛹的身體裏正在發生身體結構 的大變化,一方面破壞幼蟲時期的身體,一方面又要創造蛾的身體。
比較蠶和蛹的不同與相同?
蛹的外形和蠶有什麼不同:
蛹體形粗短,紡錘形,分頭、胸、腹 三部分,頭部很小,身體縮短,為褐色。
蠶體為長圓筒形,分頭、胸、腹三部 分,頭部很小,身體青白色。
還能看到眼睛和足嗎?身上的環節還在嗎?
複眼 觸角的原始體 胸 足
身上還有環節
蛹會動嗎?它的身上長出了什麼東西呢? 會動。方法1用手輕輕的觸摸它;方法2用 手電筒照;方法3發出聲音。
5.其他發現 。
蛹的顏色變成了褐色, 蠶蛹有觸角、氣門。
推測:蛹還會變化嗎? 蛹還會變化,會變成蠶 它會變成什麼模樣呢? 蛾。
畫一個蠶蛹
蠶蛹的價值
• 據資料顯示:蠶蛹有著比較高的價值,我 國在14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有將蠶蛹蒸煮 食用。蠶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氨基 酸,是體弱、病後、老人及婦女產後的高 級營養補品。蠶蛹能產生具有藥理學活性 的物質,可有效提高人體內白細胞水準, 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延緩人體機能衰 老,蠶蛹油可以降血脂、降膽固醇、對治 療高膽固醇血症和改善肝功能有顯著作用。
觀察蠶繭和蠶絲:
看看蠶繭的形狀、大小和、與顏色。
蠶繭的大小
長3-4釐米, 寬1.7-2.1釐米
蠶繭的顏色
白色
蠶繭的形狀 橢圓形 蠶繭的輕重 較輕
其他發現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2.3.蚕变了新模样》word教案(4)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蚕变了新模样反思一:通过对上一节课所学知识的复习使学生对蚕的前一段时间的生长过程,有更深刻的印象,自然的过到本节所学的内容——蚕宝宝变了新模样。
在学习新知的时候,我主要围绕着两个活动进行,第一个活动围绕着“蚕宝宝变成了什么样”进行。
在活动之前我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蚕宝宝把自己裹在蚕茧里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学生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各抒己见,然后通过观察,发现蚕宝宝变成了蚕蛹,再组织学生对蚕蛹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学生观察蚕蛹的变化的过程,注意蚕宝宝和蚕蛹的比较,发现蚕蛹的身体特点。
另一个问题是蚕变成蛹以后,还会不会变成其他形状做出猜测。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当学生对蚕蛹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接下来进行第二个活动对“蚕茧的观察”。
在这一活动中,我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积极性,第二步指导学生拉蚕丝活动。
这一活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我对拉丝方法做了适当的指导。
在两个活动完成以后,再对所学知识做以适当拓展。
学生通过做这个实验不仅亲眼看到了蚕丝的如何制成,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这种科学方法的魅力,让学生深深地感到,我们的养蚕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科学研究活动,它也是一次对“蚕文化”的深刻体验。
反思二:1.观察蚕蛹,发现蚕蛹的体形粗短,像一个纺锤,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让学生了解蚕蛹还有生命,要是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会动.2.观察蚕茧个蚕丝,指导学生进行拉丝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蚕丝的长度和质地,了解抽取蚕丝织成丝绸的可能性.在课堂上,学生都不太了解蛾子,我让他们看书本的范图,再进行详细讲解,让他们了解蚕的这种形态叫做蛾.把它和蝴蝶蜻蜓做比较让他们找出不同处和相同处来,从而对蛾子有详细的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们进行了拉丝活动,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非常好.最后我告诉他们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学生分小组观察活动。
(5)根据小组完成的观察记录表,交流观察结果。
(6)小结:出示大小不一样的两个蚕茧,蚕茧的大小为什么会有不同?和什么有关?如果我们掌握了科学的喂养方法、精心饲养,所收获的蚕茧就会比较大。
[这个活动的意义不仅是对蚕茧的一个观察活动,让他们获得蚕茧的特征。更在于观察方法的指导上,让孩子们运用多种观察方法、多角度的观察蚕茧。小结时蚕茧的大小和重量是衡量蚕茧质量的重要标准,要让学生理解蚕茧的大小和重量与蚕的生长发育有关。]
1、交流:说说你在养蚕过程中的发现。
2、谈话:蚕吐丝结茧了,蚕用茧把自己包了起来,茧里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蚕变了新模样》。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蚕茧
(1)谈话:科学研究是讲究规范的,可以用哪些方法观察蚕茧?
(2)看、闻、摸、摇、听、称、量。
指导观察方法:蚕茧是什么样的?(展示台出示蚕茧)观察蚕茧有什么特征?(形状、颜色)可以借助放大镜。
3)推测:蛹还会变化吗?它会变成什么模样?请根据刚才观察到的事实来推测一下。
3、抽丝活动
(1)指导抽取蚕丝的方法
把蚕茧放在热水中泡一下,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绕在纸板上。
(2)介绍: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欣赏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绸缎和各种丝织品。
[抽丝活动,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学生通过做这个实验不仅亲眼看到了蚕丝的如何制成,增强了动手能力,而且能够理解人类通过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让学生切身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和贡献。但是这一活动会造成部分蚕蛹的死亡,尽管给孩子们讲述了如“蚕是人工饲养的,只抽取少量的茧,科学实验的需要等。”但仍然会听到一些孩子“老师你真惨忍,蚕宝宝好可怜”等反对的声音,所以本课抽丝时如果能使用前一年未出蛾的茧更好。]
当蚕宝宝住进自己的新房以后,猜测一下蚕宝宝的形状仍是原来的样子还是发生了变化。
既然大家的猜测不一样,那么我们就想办法来看一看到底蚕宝宝变成什么样。
请大家把自己的蚕蛹放在比较安全的位置进行观察,讨论,小组长做好讨论记载准备发言。
教师来回巡视做适当指导。
教师指导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交流汇报。
教师对学生的汇报预以评定。
请大家想一想蚕蛹和宝宝有哪些相同或不同之处。
本课实验器材较多,为帮助学生科学、规范的实验,教师在学生实验前进行示范,并提醒学生实验注意点,如剪茧,轻拿轻放等,为学生观察活动及呵护生命的学习打好基础。
板书设计
3.蚕变了新模样
蚕茧的形状
大小
颜色
测量茧的长度
作业布置
查找蚕的有关资料,对参合蚕丝进一步了解
课后小结
(三)拓展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蚕变了新模样》,你有什么新发现,新问题?
2、继续认真保管好蚕茧,进一步观察蚕的变化。回家搜索蚕蛹的资料,更好地了解蚕蛹。
课前活动:以“数字故事”的方式播放开始养蚕至今的记录(照片、日记)。
学生梳理、回顾所经历的养蚕活动。并在较充分的、自主的关于养蚕活动交流后再自然的引到本课科学学习的主题
北闸口第二小学电子备课
教学课题
3.蚕变了新模样
日期
5周3
课时
3
总课时
10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个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蚕蛹和蚕茧的观察、描述过程,用画图、文字记录观察结果并交流。经历简单的推测、验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蚕的兴趣和爱好。理解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并能通过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蚕蛹、描述蚕蛹的特点,组织好学生的交流。2、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
教学难点
正确观察并描述蚕蛹的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蚕,蚕茧,放大镜,小剪刀,电子秤,手电筒,开水,烧杯,竹签,丝绸制品,探究记录纸等。
教师:学生分组材料一份,PPT等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导入新课
2、观察蚕蛹
(1)谈话:结茧后就看不见蚕了,蚕变成了什么样呢?茧里面的蚕还活着吗?说说你的猜测,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吗?
(2)指导观察蚕蛹的方法
谈话:用手电筒照行吗?借助手电的光线能看到里面的蚕吗?我们还可以用剪刀小心的剪开茧来观察蚕的变化。
演示解剖蚕茧: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先将蚕茧平放在桌面上,用手固定,用剪刀小心剪开,不要刺到蚕蛹,也不要将自己的手弄伤,剪开半个蚕茧,小心取出蚕蛹。
(3)取出蚕茧,小组观察活动,完成实验记录单
实验提示:
1)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
2)还能找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
3)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
4)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
5)其他发现。
(4)发给一条蚕,用于对比观察。
(5)整理材料,交流汇报
1)说说你们的观察结果
2)补充:蚕蛹的体形粗短,分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从第2~7个腹节两侧都有发达的气门。蚕蛹的身体与蚕比较,身体缩短,颜色由白色变成了深褐色,还能找到眼睛和胸足,身上的环节减少,腹部的足消失,但气门还在。已有翅的雏形,长出了复眼,出现了触角。蛹有生命,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动。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观察,并要求汇报。(教师适当点拨应用眼手耳对于蚕茧的长度可以用尺子量一下。)
蚕在茧中有什么变化呢?本课设计中我们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从而引到观察蚕蛹活动。第一步小心剪开、第二步轻轻取出、第三步观察记录、第四步放回茧中。要求学生学习科学家那样一步步的做实验,让学生观察并如实描述蚕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