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14 Word版含解析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练习题14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版历史2019咼考一轮选练习题(14)李仕才一、选择题1、“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
事实上, 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
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B 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答案】D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 ”这段论述意在强调•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D •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解折】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据题干中的意思可知主要强调君主专制制度有其客观存在的条件性,作者并未涉冏比判性的价值观,故D项正确。
根据题干作者很明显是在强调后半半韶分,即'導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界A项排除;题干并未强调君主专制的根深蒂固,只是在强调其存在的原因,排除B项;作者并未强调君主专制的村子有其复杂性,即柱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內还长期有效严,曲糠匸项?故本题选D项。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专制存在的条件【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
本题以君主专制存在的原因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对历史研究的理解。
重点考察学生的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基本的史观史法。
2、有学者研究古代夜市时,引用了东汉应劭《风俗通》的一段记载:“夜籴,俗说市买者当清旦而行,日中交易所有,夕时便罢,无人也。
今乃夜籴谷,明痴呆不足也。
凡斯不敏惠者曰夜籴。
”对此,以下说法最准确的是A.材料中“夜籴谷”的记载,明确证明东汉已经出现了夜市B.“夜籴”是一种俗语,不能作为东汉已经出现夜市的证据C.结合上下文,“夜籴谷”更多是一种假设而非真实的存在D.历史研究需要对史料详加考辨,并结合多种材料综合考虑【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风俗通》按照传统的商业习惯,日中为市,日落而息,否定了夜籴谷的说法,由此可知,其研究脱离了当时的实际,由此可以得出,历史研究应该多加考证,符合题意;ABC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05 Word版含解析
课练5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法国大革命是由启蒙时代带来的愤恨和渴望,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和政治因素而促成的。
这表明当时法国社会的矛盾中心是()A.贵族特权和专制王权B.封建王权和人民主权C.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D.专制迷信和天赋人权解析:法国社会的矛盾中心主要是指民众的矛头所指的是什么,当时法国矛盾中心是封建王权,故A项正确;人民主权不是当时法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故B项错误;封建神权是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所反对的,故C项错误;天赋人权是启蒙思想家提出,不是法国社会的矛盾中心,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8·太原模拟)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对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明确限制。
这些含糊不清的规定从侧面反映了()A.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B.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C.共和制是政治妥协的产物D.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解析:根据材料“总统解散众议院”,体现了总统对议会的制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各派妥协的结果,符合法国国情,顺应了历史潮流,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总统”“众议院”“参议院”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是不同社会阶层、派别相互妥协的产物,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法兰西第三帝国宪法赋予总统较大的权力,故D项错误。
答案:C3.由于拿破仑三世的横征暴敛,又强迫农民缴纳血税,把他们的子弟送到战场上当炮灰,大批农民开始抛弃对自己小块土地和波拿巴主义的迷恋,走上了反对拿破仑三世的道路。
这反映出()A.巴黎公社起义及其失败是历史的必然B.拿破仑战争摧毁了法国的小农经济C.小农经济导致法国社会经济长期落后D.共和制在法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解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历史必然性是资产阶级尚处于上升时期,故A项错误;拿破仑三世是第二帝国时期,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故B项错误;材料“抛弃对自己小块土地……的迷恋”,不能得出经济长期落后的结论,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走上了反对拿破仑三世的道路”表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故D项正确。
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03 Word版含解析
课练3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及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雅典)最初为君主政体,不久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他们全为贵族。
急速发展的贸易创制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材料反映雅典政治民主化的主要原因是() A.贵族与旧政体的矛盾B.中产阶级与农民的联合C.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D.门阀寡头政治过于集权解析:材料反映出要求政治自由化的群体是中产阶级,故不能体现雅典政治民主化的主要原因是贵族与旧政体的矛盾,故A项错误;中产阶级与农民联合是要求政治民主化的原因,但不属于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是急速发展的贸易推动了中产阶级的出现,才有对政治民主化的要求,故雅典政治民主化的主要原因是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故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门阀政治过于集权的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8·南昌模拟)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梭伦改革将公民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每个等级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而计算财产的标准完全是按照个人土地上的收获。
这反映了雅典()A.农业是民主政治的基础B.农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较高C.改革是维护农民的利益D.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解析:雅典民主政治主要受工商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故A项错误;从“每个等级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而计算财产的标准完全是按照个人土地上的收获”,可知农业在社会中地位较高,故B项正确;雅典民主主要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维护农民利益与材料中“雅典梭伦改革将公民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每个等级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不符,故C项错误;雅典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工商业、海外贸易发达,故D项错误。
答案:B3.(2018·宜宾诊断)梭伦改革后,贵族专权的局面得到了较大的改变,但雅典偷盗、抢劫案件明显增加,虚高谎报财产的闹剧此起彼伏,“新”问题出现了。
雅典“新”问题的出现,源于梭伦改革()A.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B.取消部落为基础的选区C.过度削弱了贵族特权D.制定了财产等级制度解析:债务奴隶重获自由与材料“虚高谎报财产”无关,故A项错误;取消部落为基础的选区制度是克利斯提尼的改革内容,故B项错误;梭伦改革以折中的手段协调贵族与平民的矛盾,而不是过度削弱某一方势力,故C项错误;材料“雅典偷盗、抢劫案件明显增加,虚高谎报财产的闹剧此起彼伏”主要源于梭伦改革制定了财产等级制度,故D项正确。
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28 Word版含解析
课练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唐宋儒生学者有借住寺院读书的风气,据学者统计,“读书山林寺院,论学会友,蔚为风尚,及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而宰相大臣、朝野名师亦即多出其中”。
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儒佛思想融合趋势显著B.寺院开放顺俗倾向明显C.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山林寺院体现文人追求解析:材料中儒生只是在寺院读书,并未说明是儒佛的融合,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寺院为儒生提供读书会友的场所,说明佛教寺院的开放性和世俗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商品经济发展,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文人的追求仍是“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寺院只是提供了一个场所,并不是文人追求,故D项错误。
答案:B2.“自孟子育性善,而荀卿言性恶,扬雄盲善恶混,韩文公言三品,及至横渠分为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然后诸子之说始定。
”这主要说明()A.儒家关于人性经历了长期争论B.儒家始终未放弃对真理的探究C.诸子百家的人性论渐趋于统一D.儒家人性论由伦理上升到哲理解析:材料强调儒家的人性学说归于统一,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对人性的讨论,而非对真理的探究,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的人性论渐趋统一,而不是诸子百家的人性论渐趋于统一,故C项错误;从人性善恶的讨论到张载将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说明儒家人性论由伦理上升到了哲理的高度,故D项正确。
答案:D3.明清时期,城市中有多种民间社团结社,在吸收成员入会时都要面对关公画像拈香发誓、义结金兰,成为当时民间组织的时髦风尚。
其根本目的是()A.宣扬忠义仁勇的精神B.强化社团的宗法关系C.增强社团的生存能力D.标榜忠君爱国的观念解析:宣扬精神和强化宗法关系是增强生存能力的手段,故A、B项错误,C项正确;部分民间组织是反统治的,如义和团早期宣扬“扶清灭洋”,故D项错误。
答案:C4.(2018·济宁模拟)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
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13 Word版含解析
课练13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滨州模拟)《作为武器的图书》中记载:“1944年6月6日,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
几天后,美国将无数箱图书运抵诺曼底,发往法国各地书店。
随后,数以万计的美国图书陆续到达,发往整个欧洲。
”美国运输图书的主要目的是()A.扩张美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影响力B.争夺原德占区的图书市场份额C.为击败德国法西斯提供思想武器D.为盟军前线将士提供文化休闲解析:据材料可知美国运输图书的主要目的是扩张美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影响力,故A 项正确;B项不是美国运输图书的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C项是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材料“数以万计的美国图书陆续到达,发往整个欧洲”是为了扩张美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影响力,而不是为盟军前线将士提供文化休闲,故D项错误。
答案:A2.“1945年春,美国和苏联军队在欧洲大陆遭到战争摧残最严重的地区会合。
比德国战败马上就要成为事实更重要的是,对未来世界而言,这具有某种程度上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
”这里的“象征意义”是指()A.欧洲即将结束纷争实现合作走向统一B.欧洲被非正式划分成美国和苏联的范围C.正式将德国分割成两个单独的政治实体D.世界将在美苏主宰下重建和平安全体系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欧洲被非正式划分成美国与苏联的范围,故B项正确;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信息“德国战败马上就要成为事实”不符;D项说法错误。
答案:B3.(2018·武汉市调研)二战后初期,西方盟国对在德国实行的“非工业化政策”进行反思,他们指出:“在两次世界大战间隔的时期内,德国在欧洲市场上的强大地位并不是体现于它对欧洲经济的主宰,而是反映各国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对许多国家来说,德国在正常的年代里,既是最重要的供货国,也是最重要的接受货国。
”其主要目的在于() A.重建世界经济秩序B.化解法德之间固有矛盾C.扶植德国对抗苏联D.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解析:材料“既是最重要的供货国,也是最重要的接受货国”,主张加强同德国的经济联系,西方盟国主要目的在于“冷战”的需要,故A项错误;此举有利于化解法德之间固有矛盾,但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结合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可知其主要目的在于扶植德国对抗苏联,故C项正确;这一政策客观上有利于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但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练习: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作业Word版含解析
第五单元第十四课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10 小题,每题 4 分,共40分。
)1.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掀起了翻译和引进西方知识的高潮,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前驱。
他们“开眼看世界”的原由是(B)A .遇到了朝廷向西方学习的引导B.遇到了西方船坚炮利的刺激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需要D.意识到西方政治文明的先进[ 分析 ]当时朝野多数存在浓重的华夷观点,故 A 项错误;依据资料“ 鸦片战争期间”可知,林则徐、魏源遇到西方先进技术的刺激,故 B 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 世纪六七十年月,故 C 项错误;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故 D 项错误。
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又以为“万里一朔,莫如中华”。
据此能够以为魏源( C )A.推进了东方国家对西方世界的认识B.在遭到西方列强侵略时不失民族时令C.开始关注西方世界的同时仍抱有文化优胜感D .引起了19 世纪 40 年月中国学习西方的高潮[ 分析 ]题干资料表现了魏源思想的两面性,即开通和守旧二者兼具,关注西方世界的同时仍抱有文化优胜感,故 C 项切合题意。
3.《洋务运动史话》的作者丁贤俊以为洋务运动的大纲萌芽于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这主要在于二者( C )A.都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救国大纲B.都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之间的差距D.都经过西方的政治体系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分析 ]洋务运动的大纲是“ 师夷长技以自强” ,这与林则徐、魏源提出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对比,二者共同之处在于“ 师夷长技”,并且洋务派的主张更为深刻,故C项正确。
4. (2019 河·南濮阳高二期末)“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观点,不单是19 世纪下半叶先进中国人的基本共鸣,更是洋务派在中西文化碰撞后采纳的文化选择模式。
此“文化选择模式”( A )A .有益于对中国文化的改造B.表示了“崇洋”思想的流行C.反应了文化侵略的隐蔽性D.批评了封建儒学的落伍性[ 分析 ]“ 中体西用”的文化观点有益于借助外来文化增强对中国文化的改造, A 项正确;“流行” 一词与当时史实不符,该种“文化选择模式” 不过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文化意识的觉悟,故 B 项错误; C 项与资料“文化选择模式”不符,故C项错误;“ 中体西用”不是批评儒学落伍性,而是引进西方先进的器物之学,用以改造中国,达到强国御侮之道,故D项错误。
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复习题:课练20Word版含解析
课练20 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2018黄冈检测)1950年11月,陈云在第二次全国财经会议上提出:“经济建设的投资,要规定这样一条原则:对直接与战争有关的军工投资,对财政收入直接有帮助的投资,对稳定市场有密切关系的投资,这三者应该予以满足。
除此以外,应加以削减。
”当时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是()A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化的经济模式B•旧中国重工业落后的状况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复杂的国际环境D •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解析: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影响到了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故A项错误;针对旧中国重工业落后的状况,1953年“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不是在1950年经济恢复时期,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二战”后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首先保证的是国防工业的投资,然后是经济的恢复和稳定,这是由当时的国际形势决定的,故C项正确;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指立足于国内的经济环境,力求通过国内的资源及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流通来发展本国的经济,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答案:C2•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阐释”“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
“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
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 •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B •“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C.为了克服国内危机,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D •在2008年总统选举活动中,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新一届总统解析:“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属于历史阐释,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符合历史结论的定义,故B项正确;“为了克服国内危机,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属于历史现象,故C项错误;“在2008年总统选举活动中,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新一届总统”属历史现象,故D项错误。
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40 Word版含解析
课练40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刷题加餐练刷高考真题——找规律1.(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作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季札……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其父吴王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概括。
第(2)问,根据材料“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从文化传播、扭转认识、加深文化认同的角度分析。
答案:(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30 Word版含解析
课练30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5世纪,欧洲中产阶级与国家君主觊觎教会巨大的地产和各种金银珠宝、艺术作品等巨额可动产财富,同样让他们垂涎的是以什一税的形式从各个国家源源不断流入罗马的税收,以及大量的诉讼费、特许费和豁免税。
这导致了()A.人文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B.近代欧洲革命的相继发生C.教权与世俗权力的矛盾严重D.信仰危机在欧洲不断发展解析:材料反映了15世纪时欧洲资产阶级、王权与天主教会在经济上的矛盾,人文主义思潮产生于14世纪意大利的商业城市,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王权的政治革命,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C符合题意,故C 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信仰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C2. (2018·吉林测试)1534年,为应对新教的挑战,欧洲天主教会成立了耶稣会组织,该会主要从事传教和教育,扩大天主教的影响。
耶稣会维护教皇和经院哲学的传统权威,却反对追逐世俗权力,提倡道德自律,注重科学和艺术的素养,特别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
耶稣会的这些做法()A.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B.着力于天主教世俗化C.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解析:耶稣会的这些做法主要目的是为扩大天主教会的影响,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由题干可知,耶稣会“维护教皇和经院哲学的传统权威”“反对追逐世俗权力”,并不是要天主教世俗化,而是要加强对天主教的信仰,故B项错误;由题干可知,宗教改革后成立的耶稣会“提倡道德自律,注重科学和艺术的素养,特别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这正是关注人和人本身的价值的体现,故C项正确;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故D项错误。
答案:C3.(2018·烟台诊断)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道:“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10 Word版含解析
课练10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
这种观点的空想性体现在()A.没有选择正确的阶级斗争的对象B.工人运动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C.没有意识到工人阶级要夺取政权D.离开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解析:材料中“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说明当时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产阶级、贵族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他们良心发现改善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显然是空想,故D项正确。
答案:D2.(2018·鞍山检测)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民主制中,社会中的个人不再与政治国家、公共领域和共同体相互分离、疏远和孤立,社会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民自己的作品、表达和决定。
马克思对未来民主制度的设想意在()A.使国家制度的人民变为人民的国家制度B.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找到了正确方向C.把无产阶级的政治自由作为目标D.阐明工人阶级是国家管理的主体解析:“社会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民自己的作品、表达和决定”可知国家制度完全由人民自己决定,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指出其与工人阶级斗争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里没有专门强调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拥有政治制度的理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是国家主人,应包括当时社会所有人,故D项错误。
答案:A3.德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罗莎·卢森堡说:“雇佣工人由于他们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有共同的社会条件生存条件而团结起来,摸索摆脱他们处境的出路,一部分人则寻找一条通向社会主义乐土的坚实桥梁。
但到了马克思才用……这个特别的历史任务把他们联合起来,使他们上升为阶级。
”材料所指的“特别的历史任务”是()A.通过议会斗争颠覆资产阶级政权B.通过国际联合破坏资本主义经济C.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D.通过行业改造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解析:这个任务是用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不是通过议会斗争的方式,故A项错误;特别的历史任务是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不是通过国际联合破坏资本主义经济,故B项错误;马克思所说的特别的历史任务是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故C项正确;通过行业改造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中国三大改造的内容,故D项错误。
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37 Word版含解析
课练37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繁荣、美术的辉煌以及音乐与影视艺术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7世纪开始,在西欧、特别是法国流行一种文学思潮,主张用民族语言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该文学思潮是()A.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B.承认了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C.侧重从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D.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解析:材料问的是文学思潮,与A项哲学思潮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文学思潮主张规范语言和按规定创作,不是以人的推理作为理论基础,故B项错误;从材料内容可知,不能看出侧重人内心世界,抒发对理想的追求,故C项错误;从“主张用民族语言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可知是古典主义的体现,故其反映的是17世纪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故D项正确。
答案:D2. “除了心灵情感的神圣性和想象力外,一切都不可靠。
啊!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为了感情而非思想。
”与材料相同流派的作品是()A.鲁迅《狂人日记》B.罗贯中《三国演义》C.海明威《老人与海》D.雪莱《西风颂》解析:“除了心灵情感的神圣性和想象力外,一切都不可靠。
啊!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为了感情而非思想”可知只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雪莱《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故D项正确。
答案:D3.(2018·衡阳联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下列作品与材料相同流派的是() A.《战争与和平》B.《红楼梦》C.《悲惨世界》D.《等待戈多》解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浪漫主义诗歌,《战争与和平》是现实主义文学流派,故A项错误;《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批判现实主义流派,故B项错误;《悲惨世界》是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故C项正确;《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故D项错误。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基础习练14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练(14)李仕才一、选择题1、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时,北方州代表想让国会有管理贸易的权力;但是,南方各州反对,他们害怕国会运用这个权力来结束奴隶买卖。
最终双方达成共识,即国会在1808年之前不会讨论禁止奴隶买卖。
这个方案()A. 体现了美国宪法民主的精神B. 以妥协折中的方式维持了美国统一C. 彰显了美国结束奴隶制的意愿D. 充分暴露了美国奴隶社会的本质【答案】B【解析】奴隶制的保留有馥国的民主,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美国I扳年宪法在制定过程中协调了南方州和北方州的利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B项正确;结朿奴隶制杲北方州的利益需求,并非是美国. 故C项错误;通过口刃年宪法,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D项错误。
2、马克思说:“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社会关系的变化决定生产力的发展B. 生产力的革新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C. 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D. 科技发明应用于工业生产的速度加快【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可知B项正确。
社会关系与生产力密切相关,正确的关系应为生产力决定社会关系,A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
3、“过去农村是土豪劣绅的天下,’如今是委员的世界呀,你看,屙尿都碰了委员’,’城里、乡里、工会、农会、国民党、共产党无一不有执行委员,确实是委员世界’。
”毛泽东这里描写的是哪一时期的农村现状()A. 国民大革命时期B.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时期C. 抗日战争敌后根据地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农村【答案】A【解析】据材料“过去农村是土豪劣绅的天下” “城里、乡里、工会、农会、国民党、共产党无一不有执行委员,确实是委员世界”可知,这一时期,在国共合作之下,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因此这一时期是国民大革命时期,故A项正确。
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25 Word版含解析
课练25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德州模拟)二战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思想构建者、后来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金德尔柏格认为,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原因,是全球公共品的缺失。
为改变这一状况,二战结束前后美国()A.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家B.倡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C.发起“冷战”,确立起世界霸主地位D.政府大力干预经济的发展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根据题目中“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原因,是全球公共品的缺失”,二战后的美国的措施需要解决的是这个问题,A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故A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经济大危机是因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下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需要建立一个世界经济秩序,故B项正确;“冷战”是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政府干预经济是在罗斯福新政后就出现了,与题意不相符,故D 项错误。
答案:B2.(2018·汕头模拟)1959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指出,从美国国库中获得黄金比重最大的国家,恰恰是美国派出军队予以保护的国家,他们几乎要“吸干”山姆大叔。
这反映了当时()A.美国有意停止对欧洲的援助B.美国不愿意为北约承担更多责任C.军备竞赛拖垮了美国经济D.汇率制度不适应经济格局的变动解析:材料中并未体现出美国停止对欧洲的援助,故A项错误;材料中是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不是北约问题,故B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并未进行军备竞赛,故C项错误;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发展,固定的汇率对美国来说极为不利,故D项正确。
答案:D3.美国在20世纪先后有两次美元与黄金的脱钩,而1944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又明确指出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其政策调整()A.均是因为经济危机而引发的B.均是为了保持美国经济优势C.均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D.体现了通货管理制度的灵活解析:A项与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不符,故A项错误;美元与黄金的脱钩是为了保护美国经济而不是保持美国经济优势,故B项错误;美元与黄金无论是脱钩还是挂钩,均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故C项正确;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关系与通货管理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
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31 Word版含解析
课练31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石家庄模拟)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倡导海洋风气,转移国民观念,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在“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之际以实现“制夷”的目标。
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A.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B.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C.实现了从“师技”到“师道”的转变D.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解析:材料“‘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之际”反映出民族危机的出现,魏源提出“掌握海权”以实现“制夷”的目标,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魏源的思想还未付诸实践,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魏源个人的思想,无法推断对中国重陆轻海传统观念的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8·衡水中学模拟) “今日翊(yì)赞宏图,有不当置西人之事为而弗取也。
是道德纲常者,体也;兼及西人事为者,用也。
必体用皆备,而后可备国家器使,此尤今之所不可不知者也。
”材料意在说明()A.“中体西用”是治国之策B.向西方学习要结合本国国情C.西方的政治制度不及中国D.选择性引进西方科技很重要解析:根据材料“是道德纲常者,体也;兼及西人事为者,用也。
必体用皆备,而后可备国家器使,此尤今之所不可不知者也”可知中体西用是治国之策,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结合中国国情来学习西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西政治制度的优劣,故C 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学习和引进西方科技需要有选择性,故D项错误。
答案:A3.(2018·德阳诊断)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一再著文强调,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西方科技如算学、矿学、化学、地学等都是从中国学的;王韬也认为,“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流传及外”。
这些主张()A.超越了“中体西用”的范畴B.减轻了传播西方文明的阻力C.打破了“华夷之辨”的偏见D.成为了洋务运动的科学依据解析:“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流传及外”反映了中体思想,没有超越“中体西用”的范畴,故A项错误;李鸿章强调中体,目的是减少学习西方的阻力,故B项正确;仍强调中体,说明并没有打破“华夷之辨”的偏见,故C项错误;中体思想不是科学依据,故D项错误。
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29 Word版含解析
课练29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文艺复兴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
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是()A.民主政治高度发展B.人文精神出现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D.智者能言善辩解析:智者高尔吉亚能够说服“议事会”“顾问委员会”“审判官法庭”的社会条件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故A项正确;人文精神是思想根源,故B项错误;社会生活的丰富与政治无关,故C项错误;智者能言善辩是个人因素,不是社会条件,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8·烟台诊断)“当雅典人所议之主题含有正直睿智……会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拥有这一美德;否则,便不会有城邦。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赋人权B.美德即知识C.人是万物的尺度D.城邦利益至上解析:天赋人权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是法律和信仰赋予的,源于古希腊哲学的自然法理论,是近代民主思想的体现,与精神实质不符,故A项错误;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主张,苏格拉底在民主政治上,主张精英治国,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是雅典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产物,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人的价值,城邦利益至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3.(2018·邯郸检测)古希腊人所尊奉的诸神,不过是大写的人,呈现出人格化和世俗化的特征。
这说明古希腊()A.缺乏神圣的宗教信仰B.哲学研究以人为主题C.具有征服自然的能力D.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解析:据材料“古希腊人所尊奉的诸神”,说明古希腊人是有宗教信仰的,故A项错误;哲学研究以人为主题是在苏格拉底之后,材料不涉及哲学研究以人为主题,故B项错误;具有征服自然的能力在材料无体现,故C项错误;据材料古希腊的诸神“呈现出人格化和世俗化的特征”可得古希腊重视人的价值,关注人的尘世生活,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故D项正确。
2019年高考历史全程训练计划 复习题 课练 01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课练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德阳诊断)司马迁编著《史记》时,以黄帝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篇。
此后,历代统治者均祭祀黄帝,即使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要假托黄帝以明正朔。
这些做法有助于()A.纪传体例的推广B.君主权威的神化C.宗法观念的强化D.华夏文化的传承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史记》的体例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君主权威的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中“以黄帝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篇”并未体现出宗法观念,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即使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要假托黄帝以明正朔”可知黄帝被奉为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祖先,由此可以得出有助于华夏文化的传承,故D项正确。
答案:D2.考古发现西周的青铜器铭文中,东部地区的贵族之长均自称为侯,但是在陕西王畿地区的贵族之长从未称侯,而常常是被称为伯,有时为仲、叔、季,这表明()A.王畿的人地位高于东部B.权力的分配都依靠血缘C.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D.制度实施注重因地制宜解析:结合所学,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伯爵低于侯爵,故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宗法血缘关系,故B项错误;周代实行世官制,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东部……均自称为侯”“王畿地区……常常是被称为伯”,东西部地区因地制宜,故D项正确。
答案:D3.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舍人出身的蔺相如因为出使秦国“完璧归赵”而拜为上大夫,又因为在渑池会上斥责秦王、羞辱秦国文武群臣而拜为上卿。
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 A.商周盛行的官爵制度发生重大变化B.西汉史学家对秦国仍存在偏见C.功勋开始成为官爵升迁的唯一依据D.儒士的政治地位得到大幅提高解析:据材料可知蔺相如因在外交上取得成就拜为“上大夫”继而“上卿”,说明到战国时,商周时期盛行的分封制瓦解,官爵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史学家对秦国的评价,故B项错误;“唯一”的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练14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德国总理施密特说:“多亏莫内(法国国际问题顾问)……为了切实排除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的泥潭,他们促使德国接受了欧洲共同体的思想。
”可见,德国加入煤钢共同体是基于()A.国家战略需要B.吸取历史教训C.摆脱美苏控制D.改善周边环境解析:据材料“为了切实排除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的泥潭”可知,德国加入煤钢共同体是基于国家战略需要,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为了切实排除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的泥潭”不符,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为了切实排除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的泥潭”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为了切实排除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的泥潭”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8·德阳诊断)1950年代,英国不愿参与法德倡导的欧洲一体化进程。
但到1961年,英国开始申请入欧,却因法国的反对而多次失败,直到1972年才正式加入欧共体。
英国入欧的历程体现出()A.法德关系缓和推动欧洲一体化B.英国传统外交思维的重大转变C.欧共体内部力量对比趋于平衡D.法国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障碍解析:20世纪50年代,英国不愿参与法德倡导的欧洲一体化进程,直到1972年才正式加入欧共体,可以看出英国传统外交思维的重大转变,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欧共体内部力量对比趋于平衡,故C项错误;法国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障碍只反映了材料后面部分内容,不能从整体把握材料,故D项错误。
答案:B3.欧共体成员国签署《单一欧洲协定》,旨在实现“没有疆界的欧洲”,即消除抑制欧共体成员国之间自由贸易的壁垒。
该协定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一座拒绝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
这表明当时欧共体() A.设置贸易壁垒遭到美国反对B.推进一体化与美国形成竞争C.违背美国追求的全球化目标D.挑战美国霸权动摇两极格局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欧共体签署取消内部成员贸易壁垒的协议,不能体现欧共体设置贸易壁垒遭到美国反对,故A项错误;欧共体消除内部自由贸易壁垒,提高了一体化程度,增强了实力,冲击到美国的经济地位,引起美国不满,故B项正确;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是美国追求的目标,故C项错误;动摇两极格局,挑战美国霸权是欧共体实力增强后的政治影响,与材料中签署经济协定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4.(2018·常德模拟)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
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
材料说明不结盟运动国家()A.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争夺B.意识到美国严重威胁他们的安全C.欲建立他们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D.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斗争目标解析:材料内容未体现美苏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争夺,A项不合题意;材料中不结盟运动反帝反殖到反霸,并未专指美国,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不结盟运动国家要求建立他们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故C项错误;70年代美苏推行霸权主义,因而60年代的只针对西方国家的反帝反殖的斗争目标不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因而调整为反对霸权主义,说明不结盟运动国家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了斗争目标,故D项正确。
答案:D5.(2018·济宁模拟)1949年联邦德国建国后,在与苏联以外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交往中奉行强硬的政策。
1969年社会民主党执政后,开始实行“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策”。
西德对外政策的转变()A.受美苏冷战重心转移的影响B.反映出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C.受苏联对外政策调整的制约D.体现出两极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解析:美苏冷战的重心一直在欧洲,故A项错误;材料中德国对外政策的转变说明当时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发展,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B项正确;从1949年到1969年,苏联对外政策并未作出调整,故C项错误;从二战到1991年两极格局一直存在,并未发生重大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B6.(2018·南京模拟)1965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把决策机制从全体通过改为多数投票通过。
这遭到了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强烈反对,并连续6个月拒绝出席会议。
最终,欧洲经济共同体通过了一项决议,允许共同体成员国行使否决权,阻止通过有疑义的、事关“重大国家利益”的协议。
这表明()A.法国主导欧洲一体化进程B.民族国家利益阻碍欧共体运行C.欧洲进一步合作面临挑战D.欧共体内部各国矛盾难以调和解析:材料中欧洲经济共同体决策机制的变化遭到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强烈反对和抗议,并通过决议允许共同体成员国行使否决权,说明各国利益的不同致使欧洲进一步合作面临挑战,法国主导欧洲一体化进程不符合史实也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与材料中的1965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欧洲进一步合作面临挑战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故D项错误。
答案:C7.(2018·淄博诊断)1964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发表社论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
”这一社论()A.揭示了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B.反映了法国推行独立外交C.体现了两大阵营对抗趋于缓和D.说明了法国与美国的决裂解析:材料中呈现的美国与法国的态度不同,并不意味着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故A 项错误;1964年,此时欧洲走向联合,反映的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法国战后经济恢复,坚持独立外交政策摆脱美国的影响,故B项正确;不是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缓和,是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故C项错误;只是态度不一致,不等于决裂,故D项错误。
答案:B8.(2018·济南模拟)1971年,尼克松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苏、西欧、中国、日本)的观点,并且认为“在美苏进行对抗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该观点出现的原因是()A.美国正视世界多极化趋势B.美中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C.美国实力被苏联全面超越D.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破裂解析:据材料“1971年,尼克松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苏、西欧、中国、日本)的观点”可知,美国承认20世纪70年代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据材料“并且认为‘在美苏进行对抗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可知,美国正视世界多极化趋势,故A项正确。
答案:A9.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领导人多次提出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使日本成为“得到国际公认的能起领导作用的国家”。
但事实上日本大国道路却是步履维艰。
制约其成为政治大国的最主要因素是()A.对历史战争问题缺乏诚恳态度B.唯美国马首是瞻缺乏独立的外交C.长期遏制中国恶化了中日关系D.经济持续低迷带来较大负面影响解析:日本在政治大国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主要是因为对历史战争问题没有深刻反省,没有得到亚洲国家的认同,故A项正确;唯美国马首是瞻缺乏独立的外交是美国谋求政治大国的原因,不是限制其成为政治大国的最主要因素,故B项错误;长期遏制中国恶化了中日关系与史实不符,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故C项错误;经济持续低迷对日本成为政治大国有一定的影响,制约其成为政治大国的最主要因素是没有得到国际公认,故D项错误。
答案:A10.1986年,法国哲学家雷吉斯·德布雷说:“摇滚乐、影像、蓝色牛仔裤、快餐、新闻网络与电视卫星所蕴藏的力量,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
”这主要体现了() A.苏联在社会生活等领域落后于美国B.科学技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融C.文化的影响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D.苏联难以抵挡美国的渗透面临解体解析:材料中不涉及苏联与美国社会生活的对比,材料强调的是文化蕴含的力量(或者文化的影响力),故A项错误;材料中呈现了科技和文化,但是并没有强调科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突出文化的影响,认为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故C项正确;文化渗透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C11.(2018·烟台诊断)冷战时期的政治评论员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
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这些评论员认识变化的背景是()A.全球化趋势的加强B.两极格局瓦解使大国对抗的危险消失C.联合国作用的增强D.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出现新的不稳定性因素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冷战前后的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不同评价,主要强调的是这些组织的政治、军事背景,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主要是在经济领域,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瓦解使大国对抗的危险依然存在,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联合国的作用,故C项错误;由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出现新的不稳定性因素,人们对这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进行赞赏成为可能,故D项正确。
答案:D12.有学者指出:“由于特别的地缘政治原因,中美俄之间一直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性,不仅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发展常常以第三国为考虑出发点……而且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变化自然而然会对第三国产生影响。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俄关系的发展取决于美国B.中美关系的发展以俄罗斯为出发点C.中美俄之间存在着三边互动关系D.中俄关系的变化是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解析:该项“取决”表述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中美关系出发点是中国、美国的国家利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美俄之间一直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性……双边关系的发展常常以第三国为考虑出发点……而且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变化自然而然会对第三国产生影响”,说明三国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三国间关系相互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动力,推动美国在1947年后开始构筑以支持西欧的复兴与联合,进而促使其与美国紧密合作为要点的大西洋联盟。
杜鲁门表示:“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经过反复磋商,美国与西欧开始就筹建更大规模的军事集团问题进行谈判。
……1955年5月5日,美国通过“伦敦—巴黎协定”将西德拉入北约,最终建成了以美国为主导、以西德军队为骨干、囊括了西欧主要国家的大西洋联盟。
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主导的大西洋联盟建成的几个关键性步骤,并对其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