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现象与个体行为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个体心理现象与个体行为PPT课件
互作用的结果
B=f(P·E) B——行为,P——个人,E——环境,f——函数 根据卢因的观点,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是由需要支配的。
3
-
一、需要、动机与行为
红旗轿车承载了国人的很多回忆,上世纪60年代,它以典雅的造型、 精心的手工工艺、宽敞的车身,代表着一种极高的社会身份,并作为中 国国家领导人接待外宾的礼仪用车,成为人人皆知的名牌,不仅中国人 尊尚红旗,连外国人也仰慕红旗。到上世纪80年代,由于因为红旗车所 谓的耗油量大、成本高、产量低而停产。至此中国完全停止了本国自产 轿车的生产。接近30年的停息之后,2013年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的微 博提到,王毅外长的公务用车是红旗H7轿车,国产红旗再次昂首挺胸登 上了历史舞台。经济学家认为,人的消费动机决定了人的消费行为。红 旗车为何受到青睐?
12
-
二、价值观与行为
价值观种类
1.罗克奇价值观调查
罗可奇设计了价值观调查问卷(RVS),包括两种价值观类型: 一种称为终极价值观,指的是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是人一生 中希望实现的最根本的目标。诸如舒适的生活、成就感、世界 和平、平等、自由、快乐、自尊等。另一种称为工具价值观, 指的是人喜欢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如勤奋工 作、襟怀开阔、清洁、勇敢、宽容、富于想象力、顺从、负责 、自律等。
⑴ 第一印象。又称“首因效应”,它是指在人对人的知觉
过程中给人留下的第一个印象。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
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就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的
解释,反之也一样。
⑵ 晕轮效应。或称“以点带面”效应,是指我们在观察某
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晰明显的知觉,这一
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
B=f(P·E) B——行为,P——个人,E——环境,f——函数 根据卢因的观点,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是由需要支配的。
3
-
一、需要、动机与行为
红旗轿车承载了国人的很多回忆,上世纪60年代,它以典雅的造型、 精心的手工工艺、宽敞的车身,代表着一种极高的社会身份,并作为中 国国家领导人接待外宾的礼仪用车,成为人人皆知的名牌,不仅中国人 尊尚红旗,连外国人也仰慕红旗。到上世纪80年代,由于因为红旗车所 谓的耗油量大、成本高、产量低而停产。至此中国完全停止了本国自产 轿车的生产。接近30年的停息之后,2013年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的微 博提到,王毅外长的公务用车是红旗H7轿车,国产红旗再次昂首挺胸登 上了历史舞台。经济学家认为,人的消费动机决定了人的消费行为。红 旗车为何受到青睐?
12
-
二、价值观与行为
价值观种类
1.罗克奇价值观调查
罗可奇设计了价值观调查问卷(RVS),包括两种价值观类型: 一种称为终极价值观,指的是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是人一生 中希望实现的最根本的目标。诸如舒适的生活、成就感、世界 和平、平等、自由、快乐、自尊等。另一种称为工具价值观, 指的是人喜欢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如勤奋工 作、襟怀开阔、清洁、勇敢、宽容、富于想象力、顺从、负责 、自律等。
⑴ 第一印象。又称“首因效应”,它是指在人对人的知觉
过程中给人留下的第一个印象。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
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就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的
解释,反之也一样。
⑵ 晕轮效应。或称“以点带面”效应,是指我们在观察某
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晰明显的知觉,这一
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PPT课件
▪ 1、能力的分类
▪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 (2)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 2、能力差异
▪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 (2)能力类型的差异 ▪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第三节 个体能力、态度和价值
▪ 一、能力
▪ 3、能力的测量
▪ (1)测试法
智商(IQ)=
智力年龄 X 100%
实际年龄
▪ (2)分析法
▪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在这三方面都很强烈,其行为行为可 能是外因所致。如果是一贯性较强,而普遍性和差异性 较低,则可能是内因所致。
例
▪ 一个人早晨上班迟到,如果他早晨上班经常迟到 (一贯性 ),且其他人也常早晨迟到(普遍 性 ),而下午都很少吃到(差异性 ),他 迟到的原因可能是外因,如早晨汽车误点。
▪ 二、认知
▪ 3、社会认知
▪ (3)归因分析:归因分析是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原因的分 析与推测,是一种较普遍的人际认知现象。
▪ ①凯利模式:对一个人的行为的内因或外因的分析。 ▪ ②韦纳模式:人们对自己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
凯利模式
▪ 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内因还是外因,主要取决于三大因 素:
▪ 一贯性:在相同的场合下是否一贯如此 ▪ 普遍性:其他人在这种场合下是否也如此 ▪ 差异性:类似但不同的场合下是否行为不同
▪ a接近原理 ▪ b相似原理 ▪ c闭锁原理 ▪ d连续原理
▪ (3)恒常性
第一节 个体感知
▪ 二、认知
▪ 3、社会认知
▪ (1)定义:社会认知是对人及其关系的认识。 ▪ (2)社会认知主要分为:
▪ a对他人的认知 ▪ b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 c对自己的认知 ▪ d对社会角色的认知
第一节 个体感知
▪ 2、认知的特点
▪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 (2)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 2、能力差异
▪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 (2)能力类型的差异 ▪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第三节 个体能力、态度和价值
▪ 一、能力
▪ 3、能力的测量
▪ (1)测试法
智商(IQ)=
智力年龄 X 100%
实际年龄
▪ (2)分析法
▪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在这三方面都很强烈,其行为行为可 能是外因所致。如果是一贯性较强,而普遍性和差异性 较低,则可能是内因所致。
例
▪ 一个人早晨上班迟到,如果他早晨上班经常迟到 (一贯性 ),且其他人也常早晨迟到(普遍 性 ),而下午都很少吃到(差异性 ),他 迟到的原因可能是外因,如早晨汽车误点。
▪ 二、认知
▪ 3、社会认知
▪ (3)归因分析:归因分析是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原因的分 析与推测,是一种较普遍的人际认知现象。
▪ ①凯利模式:对一个人的行为的内因或外因的分析。 ▪ ②韦纳模式:人们对自己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
凯利模式
▪ 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内因还是外因,主要取决于三大因 素:
▪ 一贯性:在相同的场合下是否一贯如此 ▪ 普遍性:其他人在这种场合下是否也如此 ▪ 差异性:类似但不同的场合下是否行为不同
▪ a接近原理 ▪ b相似原理 ▪ c闭锁原理 ▪ d连续原理
▪ (3)恒常性
第一节 个体感知
▪ 二、认知
▪ 3、社会认知
▪ (1)定义:社会认知是对人及其关系的认识。 ▪ (2)社会认知主要分为:
▪ a对他人的认知 ▪ b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 c对自己的认知 ▪ d对社会角色的认知
第一节 个体感知
▪ 2、认知的特点
组织行为学 课件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归因理论
韦纳(Weiner)关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
韦纳认为,人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为四个因素, 韦纳认为,人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为四个因素,即 能力 任务难度 努力 机遇 (可控因素) 可控因素) 不可控因素) (不可控因素)
一般来说,员工本人在追求事业成功方面, 一般来说,员工本人在追求事业成功方面,应当在可 控因素上多下工夫,而管理者则应在不可控因素上, 控因素上多下工夫,而管理者则应在不可控因素上,多创 造条件,为职工的成功提供良好的机会与外部环境, 造条件,为职工的成功提供良好的机会与外部环境,并客 观评价其成果。 观评价其成果。
知觉与管理
1、知觉对人员聘用的影响
人员聘用中,首因效应常常发挥重要影响。 人员聘用中,首因效应常常发挥重要影响。被知觉者应当学会 利用知觉偏见,给管理者留下良好印象。 利用知觉偏见,给管理者留下良好印象。
2、知觉对决策的影响
由于决策者的特性(功利型、人权型、公正型)意见对决策目 由于决策者的特性(功利型、人权型、公正型) 需求理解不同,掌握决策资源不同, 标、需求理解不同,掌握决策资源不同,不可能做到完全理性决 而在直觉决策中,知觉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 策。而在直觉决策中,知觉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
[动作语言]:体态语言信息 腿部 头部 表情 手与手掌 手部
——人际知觉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交际行为:动作、表情、 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
态度、言语、礼节等。
——自我知觉 个人对自己存在的认识、对自己以及与周围事物关 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
系的认识。又称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归因理论
• 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对其行为的原因所作的解释。 而这种判断取决于三个标准:即一致性、恒常性、特殊性, 并依照三个标准,对归因做出正确判断。 • 例“马教授批评学生保尔”(归因于行为发动者;归因于 行为的对象;归因于客观对象。见下页)
第一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价值观(values)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 具体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更可取。
价值观包括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
内容属性
• 告诉人们某种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是 重要的
• 例如,甲、乙两位管理者都认为公平 是管理员工的基本准则,这表明二人 在价值观的内容属性方面基本一致。
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
沉、更持久的力量。 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文化汲取丰富营养,否则
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 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原因源(内因-外因)维度
可控性(可控-不可控)维度
影响归因 的因素
维纳进一步提出,个体对自己成败原因的归纳分析会对今后的行为方式产生重 大的影响。
三、决策的含义及基本理论
(一)决策的含义
什么是决策?
采购经理决 定向哪个供 应商采购?
财务经理决 定是否支付 一笔款项?
研发经理决 定开发什么 新产品 ?
组织行为学关于价值观的研究侧重于个体层面,强调组织中的个人在工作中 所看重或追求的东西。毫无疑问,个人价值观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也脱离不了历 史和传统。恰恰相反,个人价值观往往是社会、历史、文化在个人身上的具体体 现。对于我国的组织管理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 传统价值观,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
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无论是知觉、归因还是决策都属于个体意识层面 的范畴,它们的内容受到个体生理条件、生活环境、人生经历以及阶级地位等客 观存在的影响。
价值观包括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
内容属性
• 告诉人们某种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是 重要的
• 例如,甲、乙两位管理者都认为公平 是管理员工的基本准则,这表明二人 在价值观的内容属性方面基本一致。
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
沉、更持久的力量。 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文化汲取丰富营养,否则
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 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原因源(内因-外因)维度
可控性(可控-不可控)维度
影响归因 的因素
维纳进一步提出,个体对自己成败原因的归纳分析会对今后的行为方式产生重 大的影响。
三、决策的含义及基本理论
(一)决策的含义
什么是决策?
采购经理决 定向哪个供 应商采购?
财务经理决 定是否支付 一笔款项?
研发经理决 定开发什么 新产品 ?
组织行为学关于价值观的研究侧重于个体层面,强调组织中的个人在工作中 所看重或追求的东西。毫无疑问,个人价值观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也脱离不了历 史和传统。恰恰相反,个人价值观往往是社会、历史、文化在个人身上的具体体 现。对于我国的组织管理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 传统价值观,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
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无论是知觉、归因还是决策都属于个体意识层面 的范畴,它们的内容受到个体生理条件、生活环境、人生经历以及阶级地位等客 观存在的影响。
个体心理现象与个体行为PPT54页
谢谢!
54
个体心理现象与个体行为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3-完整版PPT课件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基础知识
第一节 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一、个体差异(二)员工的态度
•1.态度
•
态度是人对某种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态度影响行
为,但不一定决定行为。
•2.工作满意度——员工对自己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公平的报酬;
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融洽的人际关系; 个人特征与工作的匹配;
•3.组织承诺——由于员工对组织投入的增加,而使员工不得不继续留在组织的一种心理现 象。包括:
感情承诺——对组织有深厚的感情(感情留人) 继续承诺——不愿失去已有位置和福利(职位留人、福利留人) 规范承诺——因社会责任感和制度约束,员工为了尽责而留(制度留人)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幻灯片PPT
动机有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 之分;被意识到的动机和未被意 识到的动机之分;
2、优势动机(辅助性动机)
优势动机 强 度
A BCDE
动机结构与强度示意图
动机类别
3、动机的功能
(1)始发机能,动机是个体行 为产生的直接原因;
(2)导向、选择机能,动机指 导人们作出响应选择,使行为朝 着特定的方向、预期的目标进行。
人的行为存在着共性与特殊性, 我们首先把握其“共性”的研究, 然后再通过对价值观、知觉、态 度、个性、意志感情等心理因素 的研究去把握行为的差异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个体行为规律 第二节 关于人的理论 第三节 价值观与行为 第四节 知觉与行为 第五节 态度与行为 第六节 个性与行为 第七节 意志与行为 第八节 情感与行为
外在性激励是指当事者自身无法控制 而由组织掌握和分配的资源来调动员 工的积极性。物质性激励和社会情感 性激励两种。
内在性激励是指通过工作本身所能提 供的某些因素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 性。工作本身的激励(趣味性、挑战 性等)和工作任务完成的激励(自豪 感、成就感、贡献感等)
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的比较
第四节 知觉与行为
感觉与知觉概念 社会知觉 影响知觉因素 归因理论
我们并不是看到现实,而是对自己所 看到的东西做出解释,并称它为现实
———— 斯蒂芬 ·P· 罗宾斯
一、感觉
(一)感觉及其种类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 在人脑中的反映。
按刺激的来源分类: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 界事物的个别属性。
③人在组织中可以产生新的需求和动 机,在某一特定的阶段和时期,人的 动机是内部需要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 的结果;
2、优势动机(辅助性动机)
优势动机 强 度
A BCDE
动机结构与强度示意图
动机类别
3、动机的功能
(1)始发机能,动机是个体行 为产生的直接原因;
(2)导向、选择机能,动机指 导人们作出响应选择,使行为朝 着特定的方向、预期的目标进行。
人的行为存在着共性与特殊性, 我们首先把握其“共性”的研究, 然后再通过对价值观、知觉、态 度、个性、意志感情等心理因素 的研究去把握行为的差异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个体行为规律 第二节 关于人的理论 第三节 价值观与行为 第四节 知觉与行为 第五节 态度与行为 第六节 个性与行为 第七节 意志与行为 第八节 情感与行为
外在性激励是指当事者自身无法控制 而由组织掌握和分配的资源来调动员 工的积极性。物质性激励和社会情感 性激励两种。
内在性激励是指通过工作本身所能提 供的某些因素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 性。工作本身的激励(趣味性、挑战 性等)和工作任务完成的激励(自豪 感、成就感、贡献感等)
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的比较
第四节 知觉与行为
感觉与知觉概念 社会知觉 影响知觉因素 归因理论
我们并不是看到现实,而是对自己所 看到的东西做出解释,并称它为现实
———— 斯蒂芬 ·P· 罗宾斯
一、感觉
(一)感觉及其种类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 在人脑中的反映。
按刺激的来源分类: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 界事物的个别属性。
③人在组织中可以产生新的需求和动 机,在某一特定的阶段和时期,人的 动机是内部需要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 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个体心理现象
一、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亦称“心理科学”,就是通过研究心理现象,揭示 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人们实践活动 的科学。
二、个体心理
认知(知):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包括感 觉、知 觉、记忆、思维、想象
心理过程 情感(情):人对现实的态度体验,如情绪、情感
二、价值观与行为
价值观种类
1.罗克奇价值观调查
罗可奇设计了价值观调查问卷(RVS),包括两种价值观类型: 一种称为终极价值观,指的是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是人一生 中希望实现的最根本的目标。诸如舒适的生活、成就感、世界 和平、平等、自由、快乐、自尊等。另一种称为工具价值观, 指的是人喜欢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如勤奋工 作、襟怀开阔、清洁、勇敢、宽容、富于想象力、顺从、负责 、自律等。
心理现象
意志活动(意):人在改造现实时不怕困难,去完成任 务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指的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意识倾向性,包 括需要、动机、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指的是心理过程的特征,如能力、气质、 性格
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与行为
一、需要、动机与行为
行为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它既是人的有机体对外界刺激 做出的反应,又是人通过一连串动作实现其预定目标的 过程。 产生的原因——卢因的观点——人的行为是环境与个体
坚持己见型 对模棱两可的意见不能容忍,难于接受不同的价值观, 希望别人接受他们的价值观。
玩弄权术型 通过摆弄别人,篡改事实,以达到个人目的,非常现 实,积极争取地位和社会影响。
分类
1.目标导向行为:为了达到目标所表现的行为。代表寻求、到达目标的过程
2.目标行为:直接满足需要的行为,也就是完成目标达到满足的过程. 3.间接行为:与当前目标暂无关系,为将来满足需要作准备的行为
行为与动机关系
同一动机
导致
不同行为
不同动机
导致 同一行为
多种动机
导致 同一行为
合理动机
导致 不合理行为
相互作用的结果
B=f(P·E) B——行为,P——个人,E——环境,f——函数 根据卢因的观点,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是由需要支配的。
一、需要、动机与行为
红旗轿车承载了国人的很多回忆,上世纪60年代,它以典雅的造型、 精心的手工工艺、宽敞的车身,代表着一种极高的社会身份,并作为中 国国家领导人接待外宾的礼仪用车,成为人人皆知的名牌,不仅中国人 尊尚红旗,连外国人也仰慕红旗。到上世纪80年代,由于因为红旗车所 谓的耗油量大、成本高、产量低而停产。至此中国完全停止了本国自产 轿车的生产。接近30年的停息之后,2013年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的微 博提到,王毅外长的公务用车是红旗H7轿车,国产红旗再次昂首挺胸登 上了历史舞台。经济学家认为,人的消费动机决定了人的消费行为。红 旗车为何受到青睐?
二、价值观与行为
对于阿里巴巴这个企业,相信大家都有一定了解。作为一 个迅速发展的互联网企业,从1999年成立至今,经历了初 步成长期、快速发展期、业务整合期。它的发展轨迹与我 们九州通道有不少相似之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阿里巴 巴成为全球最大的B2B网络交易平台,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 整体市值超过3000亿美元。到2013年,阿里巴巴又宣布联 合顺丰速运、“三通一达”,也就是申通、圆通、中通和 韵达等民营快递巨头以及银泰集团、复星集团、富春集团 等投资财团,共同启动“中国智能骨干网”项目,组建了 一家新公司——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什么支持阿里 巴巴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马云的一句话揭示了答案,他 说,外界看我们时阿里巴巴网站,是淘宝,只有我们自己 知道,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价值观。对此,我们该有何反 思呢?
价值观。
二、价值观与行为
3.格雷福斯价值观分类
级别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第六级
类型
价值观特点
反应型
这种人非常少见,实际等于婴儿。并不意识自己和周 围的人类是作为人类而存在的。他们可是照着自己 基本的生理需要做出反应,而不顾其他任何条件。
部落型
依赖成性,服从于传统习惯和权势。
自我中心型 信仰冷酷的个人主义,自私和爱挑衅,主要服从于权 力。
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的人群的RVS价值观有较大差异。
二、价值观与行为
2.奥尔波特价值观分类
类型
价值观特点
经济型
强调有效和使用
理论型 重视以理性和批判的方法寻求 真理
审美型 重视外形与和谐匀称的价值
社会型
强调对人的热爱
政治型 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
宗教型 关心对整个宇宙的理解和体验 根据奥尔波特对价值的观融的合分类方法可以知道,不同的工作群体具有不同的
二、价值观与行为
(一)价值观概念
概念
个人(或群体或组织)对客观事物重要性和有用性的评价和看法,是 他们衡量自己行为与目标时的参照点与选择标准,它代表了一系列 基本的信念。
属性
, 1.内容属性:告诉人们某种方式的行为和状态是重要的 如集体利益
,金钱至上 2.强度属性:表明其重要的程度,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 由故,两者皆可抛”
一、需要、动机与行为
(一)需要
概念
个体在某种重要而有用或必不可少的事物缺、
丧失或被剥夺时内心的一种主观感受。
分类
1.生理性需要:天然性的、生物性的、原始性的需要如饥、渴、睡、眠、 性、对痛苦的躲避 2.社会性需要:社会性的、后天学来的需要,如成长的需要、成就的需要 3.一般性需要:介于生理和社会需要之间的中间性需要 ,好奇、喜动、探索
一、需要、动机与行为
(二)动机
概念
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心理因素。
分类
动机
生理性动机:起源于生理性需要,比较低级的动机,如饥饿、 干渴、性、睡眠
社会性动机:起源于社会性需要,如亲合、爱情、归属、成就等 又可分为成就动机和亲和动机。
一、需要、动机与行为
(三)行为
概念
指人受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 的活动。
不合理动机
导致
合理行为
一、需要、动机与行为
(四)需要与动机关系
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基础和始发点。 在适当的外部条件下显现为外在的可见行为。 需要一经满足,便失去作为动机源泉的功能,动机活力 既失,行为也就终止了。
一、需要、动机与行为(五)需要、动机与Fra bibliotek为关系需要
心理紧张
新 需 要
需要 满足
动机 行动
一、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亦称“心理科学”,就是通过研究心理现象,揭示 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人们实践活动 的科学。
二、个体心理
认知(知):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包括感 觉、知 觉、记忆、思维、想象
心理过程 情感(情):人对现实的态度体验,如情绪、情感
二、价值观与行为
价值观种类
1.罗克奇价值观调查
罗可奇设计了价值观调查问卷(RVS),包括两种价值观类型: 一种称为终极价值观,指的是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是人一生 中希望实现的最根本的目标。诸如舒适的生活、成就感、世界 和平、平等、自由、快乐、自尊等。另一种称为工具价值观, 指的是人喜欢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如勤奋工 作、襟怀开阔、清洁、勇敢、宽容、富于想象力、顺从、负责 、自律等。
心理现象
意志活动(意):人在改造现实时不怕困难,去完成任 务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指的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意识倾向性,包 括需要、动机、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指的是心理过程的特征,如能力、气质、 性格
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与行为
一、需要、动机与行为
行为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它既是人的有机体对外界刺激 做出的反应,又是人通过一连串动作实现其预定目标的 过程。 产生的原因——卢因的观点——人的行为是环境与个体
坚持己见型 对模棱两可的意见不能容忍,难于接受不同的价值观, 希望别人接受他们的价值观。
玩弄权术型 通过摆弄别人,篡改事实,以达到个人目的,非常现 实,积极争取地位和社会影响。
分类
1.目标导向行为:为了达到目标所表现的行为。代表寻求、到达目标的过程
2.目标行为:直接满足需要的行为,也就是完成目标达到满足的过程. 3.间接行为:与当前目标暂无关系,为将来满足需要作准备的行为
行为与动机关系
同一动机
导致
不同行为
不同动机
导致 同一行为
多种动机
导致 同一行为
合理动机
导致 不合理行为
相互作用的结果
B=f(P·E) B——行为,P——个人,E——环境,f——函数 根据卢因的观点,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是由需要支配的。
一、需要、动机与行为
红旗轿车承载了国人的很多回忆,上世纪60年代,它以典雅的造型、 精心的手工工艺、宽敞的车身,代表着一种极高的社会身份,并作为中 国国家领导人接待外宾的礼仪用车,成为人人皆知的名牌,不仅中国人 尊尚红旗,连外国人也仰慕红旗。到上世纪80年代,由于因为红旗车所 谓的耗油量大、成本高、产量低而停产。至此中国完全停止了本国自产 轿车的生产。接近30年的停息之后,2013年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的微 博提到,王毅外长的公务用车是红旗H7轿车,国产红旗再次昂首挺胸登 上了历史舞台。经济学家认为,人的消费动机决定了人的消费行为。红 旗车为何受到青睐?
二、价值观与行为
对于阿里巴巴这个企业,相信大家都有一定了解。作为一 个迅速发展的互联网企业,从1999年成立至今,经历了初 步成长期、快速发展期、业务整合期。它的发展轨迹与我 们九州通道有不少相似之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阿里巴 巴成为全球最大的B2B网络交易平台,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 整体市值超过3000亿美元。到2013年,阿里巴巴又宣布联 合顺丰速运、“三通一达”,也就是申通、圆通、中通和 韵达等民营快递巨头以及银泰集团、复星集团、富春集团 等投资财团,共同启动“中国智能骨干网”项目,组建了 一家新公司——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什么支持阿里 巴巴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马云的一句话揭示了答案,他 说,外界看我们时阿里巴巴网站,是淘宝,只有我们自己 知道,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价值观。对此,我们该有何反 思呢?
价值观。
二、价值观与行为
3.格雷福斯价值观分类
级别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第六级
类型
价值观特点
反应型
这种人非常少见,实际等于婴儿。并不意识自己和周 围的人类是作为人类而存在的。他们可是照着自己 基本的生理需要做出反应,而不顾其他任何条件。
部落型
依赖成性,服从于传统习惯和权势。
自我中心型 信仰冷酷的个人主义,自私和爱挑衅,主要服从于权 力。
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的人群的RVS价值观有较大差异。
二、价值观与行为
2.奥尔波特价值观分类
类型
价值观特点
经济型
强调有效和使用
理论型 重视以理性和批判的方法寻求 真理
审美型 重视外形与和谐匀称的价值
社会型
强调对人的热爱
政治型 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
宗教型 关心对整个宇宙的理解和体验 根据奥尔波特对价值的观融的合分类方法可以知道,不同的工作群体具有不同的
二、价值观与行为
(一)价值观概念
概念
个人(或群体或组织)对客观事物重要性和有用性的评价和看法,是 他们衡量自己行为与目标时的参照点与选择标准,它代表了一系列 基本的信念。
属性
, 1.内容属性:告诉人们某种方式的行为和状态是重要的 如集体利益
,金钱至上 2.强度属性:表明其重要的程度,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 由故,两者皆可抛”
一、需要、动机与行为
(一)需要
概念
个体在某种重要而有用或必不可少的事物缺、
丧失或被剥夺时内心的一种主观感受。
分类
1.生理性需要:天然性的、生物性的、原始性的需要如饥、渴、睡、眠、 性、对痛苦的躲避 2.社会性需要:社会性的、后天学来的需要,如成长的需要、成就的需要 3.一般性需要:介于生理和社会需要之间的中间性需要 ,好奇、喜动、探索
一、需要、动机与行为
(二)动机
概念
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心理因素。
分类
动机
生理性动机:起源于生理性需要,比较低级的动机,如饥饿、 干渴、性、睡眠
社会性动机:起源于社会性需要,如亲合、爱情、归属、成就等 又可分为成就动机和亲和动机。
一、需要、动机与行为
(三)行为
概念
指人受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 的活动。
不合理动机
导致
合理行为
一、需要、动机与行为
(四)需要与动机关系
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基础和始发点。 在适当的外部条件下显现为外在的可见行为。 需要一经满足,便失去作为动机源泉的功能,动机活力 既失,行为也就终止了。
一、需要、动机与行为(五)需要、动机与Fra bibliotek为关系需要
心理紧张
新 需 要
需要 满足
动机 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