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

合集下载

人为的失误心理分析

人为的失误心理分析

人为的失误心理分析摘要:所谓人为的失误就是指在预定时间和预定的条件下,人们没有完成应该实现的任务。

这当然与其心理因素有关。

同时人为失误的出现还与其他人性格特征如易冲突,有表现欲等有关。

在工作实践中,操作者一旦有不规范的行为就会发生人为的失误。

导致正常的工作活动中断或发生事故。

本文主要就人为的失误心理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Abstract: "Human error" means that people are not accomplishing what they are supposed to do when they are scheduled and scheduled. This is of course related to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the appearance of human error is related to other traitssuch as conflict and performance. In the practice of work, the human error occurswhen the operator has an undisciplined behavior. Cause normal work activity to be interrupted or accident occurred.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human error psychology,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关键词:人为失误;心理因素;影响Keywords: human error;Psychological factors;Influence前言:人容易犯错误,但是,必须设法而且也完全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控制他。

关键在于人们要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人为失误的规律,找其成因予以防范,开展有效地心理学研究,进而掌握人们的心理变化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控制失误的目的十分重要。

浅谈人的不安全行为原因与对策

浅谈人的不安全行为原因与对策

浅谈人的不安全行为原因与对策浅谈人的不安全行为原因与对策一、引言在生产、工作、生活中,不安全行为常常导致事故的发生,给人身财产带来严重损失。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在生产、工作、生活中可能产生危害安全的因素,是人为失误的表现。

本文将从技能不足、意识缺失、疲劳或压力、环境影响、沟通不畅、管理不善和侥幸心理等方面探讨人的不安全行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技能不足技能不足是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员工缺乏必要的工作技能,无法正确操作设备、维护设施,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针对这一问题,应提供技能培训,使员工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提高操作和维护设备的能力。

同时,对于新员工和转岗员工,应加强技能培训,确保其具备适应新岗位的能力。

三、意识缺失意识缺失是指员工缺乏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导致在生产、工作、生活中忽视安全操作规程和规定,从而产生不安全行为。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

同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安全职责和操作规程,以规范员工的行为。

四、疲劳或压力疲劳或压力也是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原因之一。

长时间工作或承受过大压力使员工身体疲劳,反应能力下降,容易产生失误。

为避免因疲劳或压力导致的不安全行为,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确保员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同时,关注员工的工作压力,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员工的工作负担。

五、环境影响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恶劣的工作环境、噪音、高温、低温等不良因素都会干扰员工的正常工作,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为减少环境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应改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场所的整洁、明亮、通风等条件符合要求。

同时,加强安全设施的配置,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六、沟通不畅沟通不畅是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又一原因。

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容易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从而使员工在理解任务和操作规程时产生偏差,导致不安全行为。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沟通协调,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渠道,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哪些心理因素会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

哪些心理因素会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

哪些心理因素会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哪些心理因素会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指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而这些违章行为又分为有意违章和无意违章。

究其原因又有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

这里列举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

这些心理因素大体可分为下列几种:1、侥幸心理。

其表现特征是:碰运气,认为操作违章不一定会发生事故;往往认为“动机是好的”,不会受到责备;自信心很强,相信自己有能力避免事故发生;别人不一定能发现。

由侥幸心理导致的事故是很常见的。

人们产生侥幸心理的原因,一是错误的经验。

例如某种违章作业从未发生过事故,或多年未发生过,人们心理的危险感觉就会减弱,从而导致错误的认识,违章也未必出事故;二是认识上的错误。

事故的发生是存在着小概率随机规律的,即事故不是经常发生的,发生了也不一定会造成伤害,即便伤害也不一定很重。

因此容易容忍不安全行为的存在。

但久而久之,随着不安全行为形成习惯,则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必须从第一次违章起,就要坚决予以纠正,决不允许形成不安全的行为习惯。

2、冒险心理。

其表现特征是:争强好胜,喜欢逞能,私下爱与人打赌;有违章行为而没造成事故的经历;为争取时间,不按规程作业;企图挽回某种影响等。

有冒险行为的人,一般只顾眼前一时得失,自以为能一举成名,而不顾客观效果,盲目行动,蛮干且不听劝阻,把冒险当作英雄行为。

这种心理尤以青年职工为盛,应引起特别注意。

3、麻痹心理。

其表现特征是:由于是经常干的工作,所以习以为常,并不感到有什么危险;此工作已干过多次,因此满不在乎;没有注意反常现象,照常操作;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沿用习惯的方式作业,凭“老年感经验”行事,放松对危险的警惕,终会酿成灾祸。

4、贪便宜、走捷径心理。

其表现特征是:把必要的安全规定、安全措施、安全设备认为是其实现目标的障碍。

易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

易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

14 20
15 6
16 13
17 15
18 11
19 11
20 9
21 8
22 8
23 11
24 22
1 15
2 16
3 18
4 17
5 9
2、事故在一年内各个月份的频次分布 前面所述的325起事故发生的月份记载见下表
某企业生产事故在一年中各月份的频次分布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事 故 数
积极活动时的 >0.999999 状态 紧急防卫时的 反应,慌张以 至惊慌 <0.9

超常、极度兴 奋、激动
三、酒精造成的心理危害及安全影响
酒精既是历史悠久、普遍使用的药物,又是具有药理效应的食物。科学实 验结果表明:酒精是一种抑制剂。在酒精的影响下,人们常出现以下反应: (1) 感觉迟钝,观察能力下降; (2) 记忆力下降; (3) 责任感低,草率行事; (4) 判断能力下降,出错率高; (5) 动作协调性下降,动作粗猛; (6) 视听能力下降,易出现幻象和错听; (7) 语言表达能力下降; (8) 情绪波动较大,攻击性强; (9) 自我意识缺乏,易冒险; (10)易患缺氧症。
3.睡眠不足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1)注意力集中困难 (2)感觉、知觉迟钝,甚至发生错觉,思想混乱,动作准 确性降低,即使努力加以控制也难以做到。 (3)意识清醒程度(觉醒水平)下降,疲乏无力以致出现 打瞌睡的情况。
二、意识觉醒水平与作业可靠度
意识觉醒水平指人脑清醒的程度。
意识层次理论将大脑意识水平分为五个层次,并根据研究给出了相应的可靠度 水平,如表:

【学习课件】第五章_易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

【学习课件】第五章_易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

解放的刺激下,工作效率再度提高。由此可见,一星
期中的工作效率在不断变动完整着版ppt
20
PSI周期节律
德国医生佛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瓦波达经过长期临 床观察,提出了体力(Physical)强弱周期为23天,情绪 (Sensitive)好坏周期为28天。 奥地利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 智商的基础上,发现智力(intellectual)高低周期为33天。
1. 日周节律
2. 其他周期节律
3. PSI周期节律
完整版ppt
16
第三节 时间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昼夜变化是人们经受的最 急骤的变化,人体对昼与夜的反应很不相 同。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律基本上以24小时 为周期,故称之为日周节律(circadian rhythm)。
完整版ppt
17
比较白天和夜晚的作业情况,便会发现作业效 率、差错率和人的疲劳程度等有很大的差别。
完整版ppt
9
第二节 疲劳因素
三、疲劳产生的原因分析 1.疲劳的一般原因 P112表5—2 2.疲劳的心理原因 P112表5—3
四、作业疲劳的调查预测定 1.疲劳问卷调查法 2.疲劳的仪器测定法
P113-114
完整版ppt
10
第二节 疲劳因素
五、疲劳与作业安全
作业疲劳是国 际公认的主要事故 致因之一。过度的 疲劳最大危险源主 要源于反应迟钝和 动作不准确,遇到 危险信息不能及时 发现,或发现后不 能快速做出反应。
其后,科学家经过研究进一步提出,每个人自出生 之日起直至生命终结,都存在着以23、28、33天为周期 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盛衰循环性变化规律。这一变化 规律按照高潮期—临界日—低潮期的顺序周而复始,人 们把这三位科学家发现的三个生物节奏总结为“人体生 物三节律”,因为这三个节律象钟表一样循环往复,又 被人们称作“人体生物钟”,外国人叫做“PSI周期”。

人为的失误心理分析

人为的失误心理分析

人为的失误心理分析摘要:所谓人为的失误就是指在预定时间和预定的条件下,人们没有完成应该实现的任务。

这当然与其心理因素有关。

同时人为失误的出现还与其他人性格特征如易冲突,有表现欲等有关。

在工作实践中,操作者一旦有不规范的行为就会发生人为的失误。

导致正常的工作活动中断或发生事故。

本文主要就人为的失误心理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Abstract: "Human error" means that people are not accomplishing what they are supposed to do when they are scheduled and scheduled. This is of course related to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the appearance of human error is related to other traitssuch as conflict and performance. In the practice of work, the human error occurswhen the operator has an undisciplined behavior. Cause normal work activity to be interrupted or accident occurred.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human error psychology,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关键词:人为失误;心理因素;影响Keywords: human error;Psychological factors;Influence前言:人容易犯错误,但是,必须设法而且也完全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控制他。

关键在于人们要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人为失误的规律,找其成因予以防范,开展有效地心理学研究,进而掌握人们的心理变化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控制失误的目的十分重要。

易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

易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

2.5解决办法 (1)制定科学的作业时间,尽可能避开 事故多发时段。 (2)在事故多发的时段、月份加强人员 巡视,做好监督工作。 (3)督促员工调整好生物钟,适应其工 作时间段。 (4)提高员工的作业能力,做好岗位培 训。 (5)加强生产设备的安系数,从本质上 杜绝事故的发生。
3.睡眠、意识觉醒水平与酒精因素
1.3案例 (一)
本报5月20日讯(通讯员 何德宝 关天星 记者王 东 实习生 王蕾)今天从省城各大医院了解到,随着 天气越来越热,因超负荷工作引发的“疲劳战综合征” 开始发威,由此造成的工伤事故也频频发生。 今天上午,济南军区总医院为一名被摩擦压力机 砸断小臂的男青年实施断臂再植手术获得成功。而从 5月1日至今,该院骨创伤外科已经收治了23名断骨患 者,其中最小的只有23岁。据了解,他们都是各类工 厂、工地的一线操作人员,受伤原因均是机械工具所 致。根据送往医院的记录可以发现,多数断骨类工伤 患者受伤时间都在下午或者傍晚。 骨创伤外科的专家分析说,随着天气越来越热, “疲劳战综合征”开始发威了,工作时间超过了正常 承受极限的工作人员在热天里更难以保证集中精力, 导致操作机械时发生事故。往年在这个时节,断骨工 伤患者也比较多,但不像最近这么频繁,他们提醒工 作人员不要超负荷劳动,以防事故发生。《齐鲁晚报》
1.4疲劳的预防与缓解 (1)加强岗前培训 (2)制定合理的工作与休息时间、制度, 安排好职工的日常生活 (3)合理安排工作量 (4)选择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作业人员 (5)做好医疗卫生及保险工作 (6)工作岗位符合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相 关要求 (7)配备相应的职业卫生与安全防护设 施、用品 (8)提供缓解疲劳的用品、设备,普及 缓解疲劳的措施
(7)管理上机构职责分工不明,有事无人 负责,出了问题互相推诿、扯皮 (8)分配不当 (9)非正式群体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心理原因与对策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心理原因与对策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心理原因与对策摘要: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普遍性的实验室不安全行为心理学特点、实验室危险事故的因素和易致人为失误的心理原因(疲劳、时间、睡眠、社会心理、事故前心理等),提出实验室安全行为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用心理学方法解决实验室违章违规操作行为的各种措施,如安全行为的强化、完善监督检查的机制、科学用人安排工作、必要的心理训练、尽可能采用防错容错措施、安全培训弥补遗忘缺陷、安全文化宣传等,实现真正“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安全心理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应用;Keyword:afetypychology;labafety;management;application;1、科研实验室的不安全行为及特点在我国,科研实验室主要分布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研发实力较强的生产企业和社会第三方专业检测单位等,是生产科研成果的重要阵地。

对于有科研实验室的单位而言,实验过程就是生产科研成果的过程,实验室就是生产场所。

实验室的重要功能是探索未知,这一特性决定了实验室工作具有挑战性和潜在的危险性。

实验室中不仅有各种具有潜在危险的仪器设备,室内往往集中地存放了大量的危险化学物品。

常年与这些危险仪器设备、化学物品相伴,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灼伤、火灾、爆炸、中毒、辐射、电击等各种灾难性事故[9]。

随着国家近年来对各行各业科研硬件投入的加大、科研课题经费的增加,科研实验任务量整体攀升。

尽管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新建了实验大楼,但科研实验室空间仍然整体偏紧,使用频繁,人员集中,学生流动性大,这对实验室安全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手册及各种安全规则规程可谓严格齐全,但大部分科研人员思维习惯以科研任务为重,实验室安全工作口头上重视,落到实际中却有难度,常常以繁忙的科研实验为由忽视安全细节,造成不安全行为和隐患随处可见。

实验者在实验室中的不安全行为,实际上就是实验活动或实验操作的违章违规,其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五章_易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

第五章_易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

二、意识觉醒水平与作业可靠度


意识觉醒水平:人脑清醒的程度。 睡觉时意识丧失,一切行为失去了可靠性;觉 醒时,意识水平提高,中枢处理能力增强。 意识层次理论将大脑意识水平分为五个层次, 并根据研究给出了其相应的可靠度水平(最大 值为1),见下表5-9。
表5-9
层次等级 意识水平 对注意的作用 生理状态



五、疲劳与作业安全

作业疲劳现在是国际公认的主要事故致因之一。 作业疲劳可使作业者产生一系列精神症状和身 体症状,这必然影响到作业人员的作业可靠性,并 常常引起伤亡事故。 疲劳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防止过度疲劳是安 全生产的关键之一。

第三节 时间因素


一、工作能力的昼夜波动
研究表明:人的各器官系统不能在长时间内保持 均匀的工作能力,这种能力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 其周期有时为24小时,或更长时间。而且每个人的心 跳快慢、体温、肌肉收缩力量及激素分泌等都有明显 的昼夜节律。显然这些变化会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心理 机能。 瑞典一企业在研究事故的原因时发现:人的工作 能力的波动与实验证明的人体植物性生理节律是一致 的,如下图5-1所示。
五、人失误的原因(从心理学角度)
1、感觉过程失误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信号缺乏足够的诱引效应、认 知的滞后效应、判别失误、知觉能力缺陷、信息歪曲 和遗漏、错觉。
2、判断过程失误: 判断过程产生失误的原因如下:遗忘和记忆错误; 联络、确认不充分;分析推理失误;决策失误。
3、行为过程失误:
常见的行为过程失误的原因主要如下: 1)习惯动作与作业方法要求不符; 2)由于反射行为而忘记了危险; 3)操作方向和调整失误; 4)工具或作业对象选择失误; 5)疲劳状态下行为失误; 6)异常状态下行为失误。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3)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3)

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方法——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3)凡事靠人去做,产品开发、项目设施、设备制造安装、规章制度制订、技术改造、岗位作业等等的安全因素都要人去把关。

人开发产品、制造机器、操纵机器,人与机器的能量有序配合就不会发生事故,但人如果发生不安全行为(三违现象),就会引起系统的能量逸散,再好的设备、再完善可靠的安全装置也可能会造成事故的发生。

据统计,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有:1.忽视安全操作规程。

如无操作规程,操作无依据,或没有安全指令,有规不依,有章不循。

如某化工厂的环氧反应锅,按要求生产,岗位上应备有氮气,以防温度压力过高时置换用,但该岗位却没有准备氮气,待需置换时,手忙脚乱再去领,时间已来不及了,以至反应锅爆炸。

再如不按安全的速度进行操作,作业人员偷懒图方便,某厂中间体车间,离下班只有20分钟了,而所需投放的物料,按正常工艺还需2个小时,操作工为赶下班时间,将需要在2个小时投放的料,在20分钟内投完了,结果造成锅内物料剧烈反应,冲开锅盖冲向大气,污染了周围环境,引起了周边农户的集体上告。

还有人为地使安全装置失灵失效,如操作台、溶化池有防护栏不拦、洞有盖不盖、漏电保护器不用,对运转中的机械装置进行注油、检查、修理、焊接、清扫、移动等违规作业;如移动旋转的排风扇伤指,修理悬在半空中的吊机坠落伤人,起吊的小车被卡用手推扶伤手等等,实际工作中这样的例子很多。

2.违反劳动纪律。

岗位职工自律意识差,安全意识淡薄,如在岗位上开开玩笑、打闹、看小说、玩手机、玩电脑游戏、精神溜号、滥用机电设备或车辆,窜岗、离岗、睡岗,禁烟区吸烟,班前班上喝酒,未经批准违规动火、入槽锅作业等等,酿成事故。

如某厂职工闲谈取乐,忘记了操作控制时间,锅内物料溢出;打废水睡岗,废水槽满出入河,污染环境;打危险化学品时离岗,造成料槽满出,遇水引起化学燃烧,冒大量黄烟;动火、入罐未办证,造成火险和中毒等等。

第05部分易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名师编辑PPT课件

第05部分易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名师编辑PPT课件

5.5 社会心理因素(续一)
三 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是指个体生活中发生的需要一定心理适应
的事件。包括负性事件和正性事件,并引起人情绪的波动。 通过“生活事件量表”可以表明生活事件对人的影响。生 活事件无疑会对劳动者的作业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还与 心理障碍有关。
5.5 社会心理因素(续一)
四 节假日 在节假日前后,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似乎成为一个
5.4 睡眠、意识觉醒水平与酒精因素(续一)
二、意识觉醒水平与作业可靠度 见表5—9
5.4 睡眠、意识觉醒水平与酒精因素(续一)
三、酒精造成的心理危害及对安全的影响 国外的大量研究表明,随着血液酒精浓度的增加,人的操 纵能力逐渐降低,对安全作业的影响很大,所以煤矿禁止 喝酒的人员下井。
5.5 社会心理因素
5.5 社会心理因素(续一)
一 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关系范畴,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 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心理上的关系。
5.5 社会心理因素(续一)
2、劳动群体中的人际冲突 人际冲突是指两个群体之间或个人之间在行为上的独立和 争执等。人际冲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5.5 社会心理因素(续一)
普遍的现象。很显然,这种情况对安全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不同生产现场的安全隐患较多,客观上要求每个劳动者必 须集中精力工作。
5.5 社会心理因素(续一)
因此,在节假日前后,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者特别是基层管 理干部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提供职工要在离队前和归队后 排除一切外在干扰,此外,在指挥生产、安排任务时,也要 考虑采取有关措施,如安排较安全的工作,或派人与之配合 监护等。
第05章 易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
第05章 易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续一)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轻易大意?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轻易大意?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轻易大意?导语: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似乎总是轻易大意,无法做到细致入微、周全考虑。

这样的人为什么会存在呢?下面,笔者将从心理学、生理学和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一、心理学因素大意的人往往具备以下心理特征:1.心理疲劳:经常忽视细节的人往往容易感到疲惫,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保持警觉。

2.注意力不足:有些人天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在琐事中分神,从而错失重要细节。

3.乐观心态:一些人天性乐观,对事情持无所谓态度,没有足够的紧迫感,因而容易大意。

二、生理学因素1.脑功能缺陷:一些人的大脑功能存在缺陷,导致思维迟缓、反应慢,从而容易犯错。

2.遗传因素:某些人的大意倾向可能与遗传相关,祖父母或父母也有类似的特征,使得这种倾向在家族中传承下去。

三、环境因素1.工作压力过大:一些人在高强度、高压的工作环境下工作,容易疲于应对,从而忽略细节。

2.社交环境影响:个别人物的懒散行为和大意态度,容易对周围人产生示范效应,影响他人的工作态度。

3.信息过载: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大量信息并存,容易使人焦虑和混淆,从而影响判断力和专注力。

四、如何克服大意倾向1.培养专注力:通过锻炼、阅读和思考等方式,提升自己的注意力水平,从而避免忽略重要细节。

2.制定计划: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将任务逐步分解,有序进行,避免因疏忽导致大意失误。

3.寻求帮助:在遇到重要任务时,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意见,共同策划,减少个人疏漏的可能性。

4.养成细致的生活习惯:例如,检查物品是否放置正确、文件是否整理有序等,培养习惯性的细致观察力。

5.培养乐观心态:保持乐观的态度,注重培养内在的驱动力和自律意识,避免容易产生大意心态。

五、小结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轻易大意呢?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大意的原因可以从心理学、生理学和环境因素等多个角度来解释。

但无论原因如何,我们都可以通过培养专注力、制定计划、细致观察和培养乐观心态等方式来克服大意倾向,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与品质。

导致事故发生的11种心理状态及安全规定没有执行的原因

导致事故发生的11种心理状态及安全规定没有执行的原因

安全规定不遵守、未执行的原因1、认为自己有技术、有经验不遵守2、表面赞成、没有真正理解,无人在旁不遵守3、对操作规章感到麻烦不遵守4、因为做起来很困难不遵守5、因为不想做不遵守6、想减少操作的步骤不遵守7、当时情绪波动不遵守8、技术水平低做不了9、预先准备不够做不了10、联络不充分做不了11、因为不知道没有做12、因为忘记了没有做13、外界条件影响精力分散没有做我在进行安全检查时,有不少员工反映出如下看法:“认真执行安全规程的人是胆小怕事”;“按安全规程操作多麻烦,我违章那么多次不是也没出事故吗?”;“别人这么做也没出事,不要紧”;“当初我为生产不顾一切,负了伤还算我违章,一点功劳没有,还要受罚?”这些想法反映出造成许多事故案例发生的心理因素。

1.省事心理。

嫌麻烦,图省事,总想以较少的付出获取最好的效果。

但在安全生产方面却常常引起不良后果。

许多因违章造成的事故都是在嫌麻烦、图省事、省力气、少出汗、走捷径等心理作用下发生的。

殊不知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才是既省力又省事还出效果的真正捷径;因为安全规章制度都是前人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我们没有必要再去验证。

2.侥幸心理。

有些人在几次违章后没发生事故,就以为永远也出不了事故。

这是把偶然性和长期违章迟早要出事的必然性混淆了。

3.表现心理。

有些人技术差、经验少,却喜欢自我表现,以求改变不被人重视的处境。

不懂装懂,硬充好汉;还有一种人自以为技术好,有经验,违章习以为常,满不在乎。

虽然预见到违章可能发生危险,但盲目自信,甚至用冒险炫耀自己的技能,把蛮干当本事。

有表现心理的人在工作中既想做好工作,又想引起别人注意,注意力分配不当,会因失误而造成事故。

4.经验心理。

习惯性违章是经验心理的一种表现。

过分相信直接经验的人,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不容易接受新的防护装置或新的操作法。

“这几年都是这么干的,也没出事啊!”、“我师傅就是这么干的,也没出事啊!”这就是经验心理在作祟。

安全经验分享:违章操作的“八种心理”

安全经验分享:违章操作的“八种心理”

安全经验分享:违章操作的“八种心理”生产过程中,员工的某些心理往往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八种常见的易导致事故发生的心理。

一、侥幸心理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

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在现实工作中,对发生侥幸心理的人时有所见。

1.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技术水平不低,而是“明知故犯”。

2.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

二、惰性心理也称为“节能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

1. 干活图省事,嫌麻烦。

2. 节省时间,得过且过。

三、麻痹心理麻痹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

行为上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口是心非,盲目自信。

1. 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经验,认为技术过得硬,保准出不了问题。

(以老同志居多)2. 是以往成功经验或习惯的强化,多次做也无问题,我行我素。

3. 是高度紧张后精神疲劳,产生麻痹心理。

4. 是个性因素,一贯松松垮垮,不求甚解的性格特征,自以为绝对安全。

5.是因循环守旧,缺乏创新意识。

四、逆反心理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等特征。

1.显现对抗:当面顶撞,不但不改正,反而发脾气,或骂骂咧咧,继续违章。

2.隐性对抗:表面接受,心理反抗,阳奉阴违,口是心非。

五、逞能心理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如果它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面。

1.争强好胜,积极表现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不思后果、蛮干冒险作业。

2.长时间做相同冒险的事,无任何防护,终有一失。

六、冒险心理冒险也是引起违章操作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

1.理智性冒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2.非理智性冒险,受激情的驱使,有强烈的虚荣心,怕丢面子,硬充大胆。

七、无所谓心理表现为遵章或违章心不在焉,满不在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家庭关系
1.家庭关系与安全生产 家庭关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家庭还是人们调节情绪和消除 疲劳的场所。但是,如果家庭关系处理不好,整天闹矛盾,不但起不到缓解作用, 反而使烦恼加深,以致劳动者也表现为情绪消极,不能集中注意与手头的工作,易 于发生事故。 2.家庭矛盾的一般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原因:性格不合,缺乏共同的人生观,为人处事方面的差异;自私、埋怨、缺 乏理解和互不尊重;子女教育及就业问题;家务分工、经济开支问题;对方烟雾习 惯、嗜好等。 解决方法或原则: 1)遵循互谅互让的原则,各自主动指出自己的缺点、不足或错误之处。 2)互相体谅对方的难处,多做一些有益于对方的事,注意发现对方的长处、优点 或正确之处,以求得理解和尊重,共同促成矛盾的缓和解决。 3)凡事不要算旧帐,要就事论事,不攻击对方的弱点和易受伤害处,更不要互相 辱骂。 4)对夫妻来说,如果发生大的很深刻的矛盾,可以最后采取好说好散的离婚方式 解决问题。
层次等级 0 Ⅰ Ⅱ Ⅲ
意识水平 无意识、神志 昏迷 正常以下、恍 惚 正常、放松 正常、明快
对注意的作用 零 不起作用、迟钝 被动的、内向的 主动积极的、注意 范围广、注意集中 于一点 判断停止
生理状态 睡眠、癫痫发 作 疲劳、单调、 打瞌睡、醉酒 平静起居、休 息、常规作业
可靠度 0 <0.9 0.990.9999
易致人为失误的主要生理心理因素: 知识点1 疲劳因素 知识点2 时间因素 知识点3 睡眠、意识觉醒水平与酒精因素 知识点4 社会心理因素
知识点1 疲劳因素
一、疲劳的性质与特点
劳动者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会有疲劳和机能衰退现象,这就是疲劳。 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从生理学的观点来看,疲劳和休息是能量 消耗与恢复相互交替的机体活动。 现在,疲劳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已有人把疲劳称 之为工业事故中具有头等重要性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国际上工业安全方面 一个长期研究的重点领域。 疲劳按其产生的性质,可分为生理疲劳(或称体力疲劳)和心理疲劳 (或称心理疲劳)两种。生理疲劳是由于人体连续不断的活动(或短时间的 剧烈活动),是人体组织中的资源耗竭或肌肉内产生的乳酸不能及时分解和 排泄引起的。心理疲劳有时是长时间集中于重复性的单调工作引起的。 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既有一定的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并且相互制约。
3.睡眠不足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1)注意力集中困难 (2)感觉、知觉迟钝,甚至发生错觉,思想混乱,动作准 确性降低,即使努力加以控制也难以做到。 (3)意识清醒程度(觉醒水平)下降,疲乏无力以致出现 打瞌睡的情况。
二、意识觉醒水平与作业可靠度
意识觉醒水平指人脑清醒的程度。
意识层次理论将大脑意识水平分为五个层次,并根据研究给出了相应的可靠度 水平,如表:
三、疲劳产生的原因分析 疲劳的一般原因 1)不熟练 2)睡眠不足 3)连续作业时间过长 4)休息时间不足 5)连续多日白班或夜班 6)白天和夜间连续作业 7)过长的加班 8)作业强度过大 9)劳动中能量代谢率过高 10)拘束、固定的作业姿 势时间过长 11)工作单调、简单重复、 缺乏变化; 12)年龄过轻或高龄 13)环境不利(高温、照 明不足、振动、噪声等) 14)有害物质的作用; 15)不利的作业条件 16)由于疾病体力下隆等
五、疲劳与作业安全
作业疲劳现在是国际公认的主要事故致因之一。
疲劳与安全生产是密切相关的。防止过度疲劳也 是安全生产的关键之一
知识点 2 时间因素
一、工作能力的昼夜波动
研究表明:人的各器官系统不能在长时间内保持均匀的 工作能力,这种能力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其周期有时为 24小时,或更长时间。而且每个人的心跳快慢、体温、肌肉 收缩力量及激素分泌等都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显然这些变化 会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心理机能。
积极活动时的 >0.999999 状态 紧急防卫时的 反应,慌张以 至惊慌 <0.9

超常、极度兴 奋、激动
三、酒精造成的心理危害及安全影响
酒精既是历史悠久、普遍使用的药物,又是具有药理效应的食物。科学实 验结果表明:酒精是一种抑制剂。在酒精的影响下,人们常出现以下反应: (1) 感觉迟钝,观察能力下降; (2) 记忆力下降; (3) 责任感低,草率行事; (4) 判断能力下降,出错率高; (5) 动作协调性下降,动作粗猛; (6) 视听能力下降,易出现幻象和错听; (7) 语言表达能力下降; (8) 情绪波动较大,攻击性强; (9) 自我意识缺乏,易冒险; (10)易患缺氧症。
轮班工作已被认为是引起睡眠紊乱的主要因素。轮班工人睡眠紊乱的发生率为 10%-90%(通常在50%以上),而日班工人只有5%-20%。煤矿工人属轮班工作制, 据研究,其失眠率在33.6%;轮班工作制引起的睡眠失调主要归因于生理节律的破 坏。 尽管倒班工作对人体是不利的,但目前又不可能废除。所以企业应尽量做到倒 班合理化,把不利影响降到最小的程度,有人经过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慢倒班,每周最快倒一次班。 (2)顺时倒班,上过早班之后适宜换中班,而不宜换夜班。 (3)两班之间最好有一段时间休息,不宜接连下去。 (4)改变就餐时间。早班改变就餐时间可安排7时、12时、18时;中班就餐时间为 15时、20时和夜间2时;夜班就餐时间为23时、凌晨4时和上午10时。
二、事故发生频次的昼夜分布和一年中的月份分布
1、根据对某煤矿企业历年发生的325起事故(主要是重伤、死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事故)的昼夜频次分布进行了统计,结果见下表
某矿区煤矿事故在24小时的频次分布
时 间 事 故 数 时 间 事 故 数
6 14
7 8
8 15
9 23
10 16
11 14
12 12
13 14
1.疲劳问卷调查 疲劳自觉症状调查表
Ⅰ 身体因子
1 2 头重 周身酸疼
Ⅱ 精神因子
11 12 思考不集中 语无伦次
Ⅲ 感觉因子
21 22 头疼 肩头酸
3
4 5 6 7
腿脚发软
打呵欠 头脑不清晰 困倦 双眼难睁
13
14 15 16 17
心情焦噪
精神涣散 对事物反应平淡 小事想不起来 做事差错增多
23
24 25 26 27
三、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指个体生活中发生的需要一定心理适应的事件,包括正性事件 和负性事件,并引起人情绪的波动。在工作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时间会使 人们的情绪发生较大的波动。由于各种生活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不同,对 人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
四、节假日
在节假日前后,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似乎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因为 在节假日前后,由于与假日有关的事情会在劳动者的头脑中起干扰作用, 使他们在劳动过程中易注意分散,情绪不稳定,所以会对安全生产产生不 利影响。 单位领导或基层管理干部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提醒职工要在离队前和 归队后排除一切外在干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同时,在指挥生产、 安排任务时,也要考虑采取有关措施。
疲劳的心理原因
1)生产热情低下 2)兴趣丧失 3)工作不安定 4)拘束感、束缚 5)家庭不和 6)惦记家务事 7)对健康担心
8)危险感,危机感 9)生产责任过大 10)种种不满(对工资、 福利、晋升、不平等待遇、 及对整个企业的不满等) 11)职业工种与个性特征 不适应 12)对疲劳的暗示
四、作业疲劳的调查与测定
27
23
25
17
51
32
29
31
18
35
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4
知识点 3
一、睡眠失调
睡眠、意识觉醒水平与酒精因素
1.人类觉醒与睡眠的节律 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渡过,可见睡眠对人类生命活动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许多研究认为,睡眠除了保证人体的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 外,还与注意、学习和记忆等心理功能有关。 2.倒班工作对睡眠及生理心理的影响
腰疼
呼吸困难 口干舌燥 声音模糊 目眩
8
9 10
动作笨拙
脚下发软 想躺下休息
18
19 20
对事物放心不下
动作不准确 没有耐性
28
29 30
眼皮跳、肌肉跳
手或脚抖 精神不好
2.疲劳的仪器测定方法 目前还没有直接测定疲劳的方法,也没有评定疲劳的明确 指标。 测定疲劳的客观方法主要有生化法和生理心理测验法。 (1)生化法通过检查作业者的血、尿、汗及唾液等体液成 分的变化判断疲劳。 (2)生理心理测试法包括:膝腱反射机能检查法、两点刺 激敏感阈限检查法、闪光融合值测定法、连续色名呼叫检查 法、反应时间测定法、脑电肌电测定法、心率(脉率)血压 测定法等
知识点 4
一、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因素
1.人际关系概念 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 心理上的关系。 2.劳动群体中的人际冲突 人际冲突是指两个群体之间或个人之间在行为上的对立和争执等。人际冲突的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认识原因产生的冲突; 2)目标对立; 3)需要对象的异同; 4)攀比心理; 5)嫉妒心理; 6)沟通的缺乏使误会无法消除; 7)管理上机构职责分工不明,容易造成群体或个人间的冲突; 8)分配不当; 9)非正式群体。 3.正确解决和处理冲突 1)正确认识冲突;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建立协调和睦的人际关系; 3)管理上的充分民主化和合理化; 4)解决矛盾、缓和矛盾。
外 部 干 扰 因 素
1、不良的自然环境,如噪声、高温、照明不足、粉尘或烟雾、有害有毒气体、空 间狭窄或布置不合理等; 2、不良的社会环境,如管理行为恶劣或不当、社会不良的价值观、安全文化上的 缺陷、安全管理松弛及法律与制度方面的缺陷等; 3、操作系统,信号装置、仪表等的设计存在安全人机工程学上的不合理因素; 4、工作岗位、工种或场地的变动; 5、过高的工作负荷,如作业强度过高,劳动时间过长等; 6、个人生活中的变动因素,如亲友亡故,家庭纠纷或变故; 7、药物、毒物(包括酒精)等作用于人体而造成的影响; 8、文化教育、安全教育培训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