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历史演变教学提纲
课程的历史演变
我国课程的历史演变一、我国的课程体系的发展历程:(一)我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是以“明人伦”、教化天下为课程目标,以倡导人文精神儒家经学课程为主体,射、御、律、算等艺能学科为两翼的综合性课程体系。
它起源于西周的“六艺”,奠基于孔子的“六经”。
主体课程确立于西汉,结构体系形成于唐代。
经宋元明清的发展,逐渐丰满和完善。
在两千年的古代教育史中它始终发挥着服务政治、关怀人生的现实价值,但终因知识体系和思想的局限而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焦点。
1.起源时期——夏商周时期的“六艺”课程夏、商、西周的学校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的教学科目,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化的课程体系——“六艺”。
其中“礼乐”承担着政治宗法及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为“六艺”之首;“射御”为射箭和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属军事教育范畴,也含身体锻炼成分;“书数”为识字和计数教育,属基本常识范畴。
这是一种文武兼备、知能兼求的课程设置体系,是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渊源。
2.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六经”课程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奠基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是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时期。
诸子百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著书立说,办学收徒,传授各自的教学内容。
儒家教礼乐,墨家教生产和军事技术,法家以法为教。
由于汉初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后世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演变成为儒家人文课程体系,孔子也就成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奠基人。
孔子尊崇周礼和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并编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孔子的基本教学内容,也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
除《乐》经亡佚外,其余五经自汉以后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也是最基本的教学科目,它作为中国古代人文教育体系中的主体课程一直延续至清。
“六经”的课程体系具有偏重社会人事、敬鬼神而远之,重人文轻自然、又于人文中见自然,轻视劳动教育、排斥手工业技术和农业技术三个特征。
课程的历史演变
我国课程的历史演变一、我国的课程体系的发展历程:(一)我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就是以“明人伦”、教化天下为课程目标,以倡导人文精神儒家经学课程为主体,射、御、律、算等艺能学科为两翼的综合性课程体系。
它起源于西周的“六艺”,奠基于孔子的“六经”。
主体课程确立于西汉,结构体系形成于唐代。
经宋元明清的发展,逐渐丰满与完善。
在两千年的古代教育史中它始终发挥着服务政治、关怀人生的现实价值,但终因知识体系与思想的局限而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焦点。
1、起源时期——夏商周时期的“六艺”课程夏、商、西周的学校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的教学科目,这就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化的课程体系——“六艺”。
其中“礼乐”承担着政治宗法及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为“六艺”之首;“射御”为射箭与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属军事教育范畴,也含身体锻炼成分;“书数”为识字与计数教育,属基本常识范畴。
这就是一种文武兼备、知能兼求的课程设置体系,就是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渊源。
2、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六经”课程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奠基时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就是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时期。
诸子百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著书立说,办学收徒,传授各自的教学内容。
儒家教礼乐,墨家教生产与军事技术,法家以法为教。
由于汉初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后世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演变成为儒家人文课程体系,孔子也就成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奠基人。
孔子尊崇周礼与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并编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就是孔子的基本教学内容,也就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
除《乐》经亡佚外,其余五经自汉以后一直就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也就是最基本的教学科目,它作为中国古代人文教育体系中的主体课程一直延续至清。
“六经”的课程体系具有偏重社会人事、敬鬼神而远之,重人文轻自然、又于人文中见自然,轻视劳动教育、排斥手工业技术与农业技术三个特征。
地理课程(教材)百年演变历史 讲稿
地理课程(教材)百年演变历史百年变革历史的回顾我国地理作为中学必修课始于清朝末期,1903年清政府才停科举、废八股、兴学校,正式的把地理列为中学必修课程之一,至今已整整一百个年头了。
百年来,中学地理课程教材一变再变,较大变动竟达12次之多,从而使中学地理教育时兴时衰高潮低潮迭起,是在大动荡中前进的,真乃一部可歌可泣的百年史。
我们要以史为鉴,改革创新,迎接地理教育的新高潮。
一、地理课程名称的演变百年来,我国中学各个历史阶段所设地理课程名称多种多样,有中闰地理(或本国地理)、世界地理(或外国地理)、中国经济地理、外国经济地理、经济地理、自然地理及其综合形式—地理等课程名称呈现的次数最多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设置的演变史中不难看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阶段所采用的地理课程设置方式不同,有时采用“一科一课式”,统称地理;有时采用“一科多课式”,在地理一科之下,开设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多门课程(前者显得过于笼统;后者又嫌课程门类繁多,各有利弊。
一般而论,中学地理教育处干高潮阶段,多采用“一科多课式”;而处于低潮阶段,则多采用“一科一课式”。
目前,初中地理课程名称已成定论,而高中尚待研究,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课程目标的演进新中国成立后,地理课程目标的变化大体呈现了三种观念、四个时期。
地理课程目标的“二元观”,大体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以及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中间有中断,前后有两个时期;地理课程目标的“一元观”,是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文革”;地理课程目标的“三维观”,是在本世纪初开始确立起来的新目标观。
所谓“二元观”,就是主张地理课程的目标,一是接受地理知识和技能,二是提高思想觉悟。
所谓“一元观”,就是主张地理课程目标要强化政治思想教育,要突出政治态度培养和思想觉悟提高,这是在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年代中产生的。
这段时期,基本没有教学大纲可言,但各地都有地理教材的编写与使用。
新中国历史教学大纲演变概述
新中国历史教学大纲演变概述教学赵亚夫教授在《我国历史课程改革走向分析》一文中,认为新中国的历史课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49年到1965年是确立新中国历史课程基本性格的时期;1966年到1976年是历史课程遭到严重破坏的时期:1977年到2000年是由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取得长足进步的时期;2000年至今是实施21世纪新课程的时期”.本文以社会变迁为背景,以历史教育目标的变化为依据,把新中国成立以来所颁布的22个教学大纲划分为三个阶段.下面主要以1956年,1963年,1978年,1986年,1992年和2001年的历史教学大纲为例,来追寻新中国历史教育的发展轨迹,探求历史课程改革的方向.第一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七十年代末在这个阶段.中国的教育发生了质变,即从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转变为社会主义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颁布的第一个施政方针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从建国开始,历史教育开始摆脱唯心史观的影响,”用唯物史观观察和分析历史现象.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按照社会发展形态划分历史时期”.在这个阶段中,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成为中学历史教育最基本的目标之一.新中国的历史课程,在树立无产阶级斗争认识,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和解决观念的问题上,具有特殊功能.但1953年历史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写主要照搬苏联,实行单循环制,即初一到初二上学习世界古代史;初二下到初三学习中国古代史; 高一到高二上学习世界近现代史;高二下到高三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这种简单模仿与中国的实际状况差距很大,很快被淘汰.1956年颁布的《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草案)》,《高级中学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大纲(草案)》和《高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草案)》是新中国教育部制订的第一部完整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1956年大纲对每一时段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小学历史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过去历史的一些事实.并且通过这些历史事实向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一,二,三,四年级,学生通过语文课得到一些典型史实”;”从五年级起,历史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进行讲授.学生在历史课里获得比较有系统的历史知识.五年级教中国古代史,……六年级教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同时适当地安排一部分跟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有关的世界史知识”.规定通过初级中学中国史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自觉的积极的建设者和保卫者”.通过世界史的教学,”教给学生世界历史的必要知识,并且通过具体事实特别是阶级斗争的叙述,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在世界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劳动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共产主义的世界观”.高中阶段的大纲,加大了历史教学的深度和系统性,教育④●刘冬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一1_..∞,7一新中国历史教学大纲演变概述目的与初中阶段相同.1956年的大纲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摸索自行制订的第一部大纲.大纲很详细,能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层次性,同时用”双循环”代替”单循环”,即要求高中阶段对初中所学内容进一步学习,深化.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和《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体现了建国初期历史教育的基本目的.1963年大纲是在1956年大纲基础上所作的调整.尤其是《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将1956年颁布的初,高中四个大纲合并在一起,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简洁,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大纲规定中学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有关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从而”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基础知识,历史发展规律和理想教育成为这一时期历史教育的核心.但在”左”倾思潮影响下,曾一度对历史教学内容任意”砍伐”,以家史,村史,厂史代替通史,用空泛的议论代替史实的叙述.”文革”中,”左”的倾向发挥到极致,在”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和现实斗争服务”的旗号下,历史教育成为”四人帮”之流政治斗争的工具.五六十年代的历史教学除了重视基础知识外,还在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修正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旗帜下,用阶级斗争的立场和观点处理问题,思想教育备受重视.政治色彩明显.所以赵亚夫教授认为此阶段的历史教学,”学科定位是第二政治”.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还留有”文革”的极左残余.如大纲开篇说”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今天的世界是历史的世界的一个发展”.又说”一定要肃清刘少奇,林彪,’四人帮’散布的形形色色的唯心史观”,要求通过中学历史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等.但大纲也努力恢复到1963年所订大纲的目标上,只是更明确地把理想教育改为政治思想和道德的教育, 如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等.针对”文革”中教育的弊端,历史科也和其他学科一样,把落实”双基”作为重点.在各个历史教学大纲的指引下,建国以来的中学历史教育逐渐形成自己”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即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以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为重点,以落实”双基”为主要任务.第二个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阶段基础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开始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1986年,国家教委公布《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和《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小学历史教学”应当通过讲授中国历史上各社会发展阶段的一些简单情况,历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着名人物以及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使学生获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些常识;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国际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并有助于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热爱共产党的真挚感情,学习历史上优秀人物的高贵品质,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精神”.和20世纪70年代末的大纲相比,1986年的大纲有明显的变化,一是肃清了”文革”极左思潮的影响;二是初现被称为”历史教学三大任务”的”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初步轮廓,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被并列为历史教育目的的两个方面.但当时也有学者提出批评,说这个大纲”比较笼统一般”,”对初,高中的历史教育任务未加以分开”,”所提及的培养能力的要求,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1988年,国家制订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初审稿)》,主要变化是规定在初中开设世界历史.从而改变了20多年来初中不设世界史课程的情况.同时,根据一纲多本的原则,以1988年教学大纲为依据.国家教委组织了多套教材的编写.有上海版,广东版,四川版等.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提出”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作用”.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中,大纲明确指出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要求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历史责任感”,”要求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部大纲有以下特点:第一,认为历史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等起积极作用.这一目标的确立,也是响应江泽民总书记于1991 年提出的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号召.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臧嵘认为,这是表述了历史教学”总的目的和任务”.这一变化透露出历史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局限于”基础知识”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二,提出了90年代历史教学目的的三个方面,即基础知识,思想教育,能力培养.这是对以往教学大纲的细化,特别是在能力培养方面,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等,较过去笼统的”培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前进了一步.1996年,国家教委又出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其指导思想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大纲相同,只是在目标要求的层次上体现出一定的差异.另外,这部大纲分三个段落分别表述”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明确表达了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1992年,1996年大纲与以往相比,更加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中国近现代史成为历史教学内容的主体.政治色彩在历史课中越来越淡化,文化气息越来越浓厚.但在另一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目标的制订仍然”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考虑的是要给学生什么,要让学生必须知道什么.而很少从学生及其学习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学生需要学习什么,能够学习什么和怎样去学习”其次,”三大任务”的提法只是在平面上并列历史教学的三个侧面,没有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考虑,视野依然比较狭隘.再次,大纲缺乏对“人文精神”的关怀,结果只会回到重视现有结论的”知识体系”的老路上.第三个阶段:21世纪初2000年初,我国全面展开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主.成立了历史学专家课题小组,研究制定了新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并于2001年实施起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以崭新的形式出现.凸现出历史教育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变革.标准分为四部分内容:前言(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实施建议(教材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前言》指出:”这次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变化更大.标准把课程内容划分为九个”模块”,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必修课中, 历史I为政治史(9个课题,先中后外);历史Ⅱ为经济史和社会生活史(8个课题,先中后外);历史Ⅲ为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史(8个课题,先中后外).选修课有: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9个课题,按时序中外合编);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7个课题,按时序中外合编);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6个课题,世界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6个课题,按中外时序合编);探索历史奥秘(7个课题,按时序中外合编);世界文化遗产荟萃(6个课题,按时序中外合编).必修课共108学时,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文科生至少选3个选修模块.即在高中一,二年级的3个学期内修足6个模块.这两部新的课程标准(大纲)变化巨大:第一,突出了历史教育的对象.强调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二,由以往注意教学方式转为注意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注重探究式学习.第三,在教学内容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初中教学不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高中则以”模块”的方式出现: 减少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避免了历史课的专业化,成人化倾向,教学内容贴近了中学生. 贴近了现代生活.第四,在能力培养上,强调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并将历史学科能力划分为四个层次: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对历史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和解决的能力.第五,教育目的不再是空洞的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 国际意识,公民意识,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课程标准呈现了崭新的课程理念.但由于没有提出具体”行动建议”,常令教学一线的师生们茫然无措,不少教师只能用”老瓶”装”新酒”.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解决课程改革的问题应当从课程标准人手,解决现行《历史课程标准》”远”,“表”,”虚”的问题,做到”近”,”本”,”实”,值得思考.◇我国惟一一版面额叁圆人民币●朱新昌北京通州第一实验中学(1o1lO2)我国曾经发行过惟一一版面额为叁圆的人民币纸币,是经过周恩来总理指定,由苏联代印的, 是人民币发行历史上唯一的叁圆面额票券.这种叁圆纸币是我国1953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币种之一.它于1953年印刷,1955年3月1日正式发行.于1964年5月15 日停止收兑和流通,前后共使用了9年这版叁圆人民币正面花边为深绿色,底纹中间为橙色,两边为浅橄榄绿色.正上方为马文蔚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六字,中央为井冈山龙源口石桥图景,两端花符内各有繁体”叁圆”两字.背面图案是花纹和国徽,中间有汉,蒙,维,藏四种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叁圆”字样.花边及底纹两边的颜色与正面相同,底纹中问为紫粉色.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一,二,五,十元面值的货币,已能够完成所有数额货币换算找零之用.同时由于前苏联政府召回在华工作的全部苏方专家.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64年4月15日开始限期收回1953年版的叁圆人民币这版纸币仅流通了9年.回收彻底.再加上当年人们的收藏意识还不浓厚,所以存世量较少,现在已经不为人们所熟悉,目前市面上较难见到其“庐山真面目”,成为人民币收藏的珍品。
课程的历史演变
我国课程的历史演变一、我国的课程体系的发展历程:(一)我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是以“明人伦”、教化天下为课程目标,以倡导人文精神儒家经学课程为主体,射、御、律、算等艺能学科为两翼的综合性课程体系。
它起源于西周的“六艺”,奠基于孔子的“六经”。
主体课程确立于西汉,结构体系形成于唐代。
经宋元明清的发展,逐渐丰满和完善。
在两千年的古代教育史中它始终发挥着服务政治、关怀人生的现实价值,但终因知识体系和思想的局限而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焦点。
1.起源时期——夏商周时期的“六艺”课程夏、商、西周的学校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的教学科目,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化的课程体系——“六艺”。
其中“礼乐”承担着政治宗法及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为“六艺”之首;“射御”为射箭和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属军事教育范畴,也含身体锻炼成分;“书数”为识字和计数教育,属基本常识范畴。
这是一种文武兼备、知能兼求的课程设置体系,是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渊源。
2.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六经”课程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奠基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是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时期。
诸子百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著书立说,办学收徒,传授各自的教学内容。
儒家教礼乐,墨家教生产和军事技术,法家以法为教。
由于汉初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后世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演变成为儒家人文课程体系,孔子也就成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奠基人。
孔子尊崇周礼和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并编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孔子的基本教学内容,也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
除《乐》经亡佚外,其余五经自汉以后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也是最基本的教学科目,它作为中国古代人文教育体系中的主体课程一直延续至清。
“六经”的课程体系具有偏重社会人事、敬鬼神而远之,重人文轻自然、又于人文中见自然,轻视劳动教育、排斥手工业技术和农业技术三个特征。
中国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课程大纲97年10月6日拟
中國歷史的發展與演變講授大綱97年10月7日古典時代----夏、商、周(二)一、周人是怎樣興起的?1、周人與商人有著怎樣的關係?2、太王為何舍太伯、虞仲而立季歷?二、周人克商,為天下共主,面對怎樣的情勢?如何處理?1、牧野之戰,武王何以克商?「利簋」與〈牧誓〉的記載,如何解讀?武王征商,甲子那天,天剛剛亮,祭祀歲星,貞問成敗,上達天聽,不終朝,代商而有天下。
(「利簋銘文」語譯)那時正是甲子日,天剛剛黎明,王老早到了商都郊外牧的曠野,於是就宣誓了。
(《尚書.牧誓》語譯)〈牧誓〉要點有四:一、聽信婦人(妲己)之言;二、蔑棄宗廟,不報答祖先之德;三、不任用宗室兄弟;四、寵信四方投奔來的人。
2、「殷遺民」是怎樣的人們?周人如何處理?3、三監之亂與周公東征,是怎麼回事?周公稱王了嗎?指定閱讀:名家論述精選之五。
(徐復觀)5、〈破斧〉一詩,朱子如何解讀?洪業如何解讀?你喜歡誰的說法?指定閱讀:張元,〈朱子講歷史之四:三監之亂與周公東征〉既破我斧,又缺我錡,周公東征,四國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將。
(《詩經.破斧》)我徂東山,慆慆不歸。
我來自東,零雨其濛。
我東曰歸,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一章)……我徂東山,慆慆不歸。
我來自東,零雨其濛。
倉庚於飛,熠燿其羽。
之子于歸,皇駁其馬。
親結其縭,九十其儀。
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四章)(《詩經.東山》)「詩三百」,最好是〈東山〉。
詩不算長,也不算短,而句句都好。
它如此真切細微地屬於一個人,又如此博大寛厚地屬於每一個人。
……〈東山〉之結末固然好,但它更好在全詩選擇了一個最佳的角度,即「在路上」,即回鄉的路。
這條路如此之遠,如此之長,長得足以滿滿裝載三年的思念:「我東曰歸,我心西悲」,所謂「我在東山常曰歸也,我心則念西而悲。
」(鄭箋)。
這條路又如此之短,如此之近,近得可以窺見所有故鄉風物,「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久別重逢的快樂好像伸手可觸。
初中历史教材变迁教案设计
初中历史教材变迁教案设计
教材内容:初中历史教材变迁
教学目标:
1. 了解历史教材的发展历程和变迁原因。
2. 掌握不同时期历史教材的特点和内容。
3. 分析历史教材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重点:
1. 历史教材的发展历程。
2. 不同时期历史教材的特点和内容。
教学难点:
1. 分析历史教材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历史教材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历史教材为什么会发生变迁?
二、呈现(15分钟)
1. 教师讲解历史教材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的变迁过程。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教材的变迁原因,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
三、讨论(20分钟)
1. 小组讨论不同时期历史教材的特点和内容。
2.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交流归纳各时期的历史教材特点。
四、总结(10分钟)
1. 教师总结历史教材的变迁对教育教学的意义。
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五、作业(5分钟)
设计一份自己喜欢的历史教材,并陈述原因。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历史教材的发展过程,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提升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历史演变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历史演变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历史演变幼儿园教育是儿童发展过程中最早、最基础的阶段。
园本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一种载体,是指幼儿园在园内针对儿童实施的一系列教育和活动,是幼儿园对儿童个体差异的认知和尊重,针对孩子身心发展现状和需求,制定方案,开设活动,开展评估的一套实施方案。
园本课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02年,当时弗雷贝尔开办了德国最早的幼儿园,这也被视为世界上最早幼儿园的创办。
20世纪初,马里亚蒂对幼儿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对儿童认知和情感发展的要求,和通过游戏实现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她的思想影响了苏黎世幼儿园的创建者弗洛贝尔。
弗洛贝尔强调,幼儿类学习是通过发现自己周围世界的方式来进行的,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我学习与探索,幼儿可以认知到周围的事物,了解其属性以及关联,从而懂得如何使用这些知识。
20世纪20年代,克里普斯成为园本课程的重要推广者。
他设计了一个以游戏为中心的课程,通过有趣和愉快的活动使儿童了解社会、生活和周围的事物。
这也是游戏教育的鼻祖。
随着园本教育的逐渐普及,各国和地区都开始尝试针对当地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幼儿的园本课程。
例如,美国基于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儿童的需求,推出了DAP(幼儿发展适应性行为)课程,着重培养儿童的社交和情感能力,还有语言表述能力。
中国从80年代开始普及幼儿园以来,幼儿园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也逐步得到了不断完善。
近年来,园本课程经历了不断更新和改进。
包括提升对个体差异的认知、注重情境教学、合理利用游戏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园本课程的具体内容有差异,但其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园本课程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根据儿童不同年龄层的发展阶段,不断调整和完善。
此外,园本课程必须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由幼儿园和家长一起配合实施,为孩子提供一个更为和谐、良好的成长环境。
课程的历史演变
课程的历史演变我国课程得历史演变一、我国得课程体系得发展历程:(一)我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得发展演变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就是以“明人伦”、教化天下为课程目标,以倡导人文精神儒家经学课程为主体,射、御、律、算等艺能学科为两翼得综合性课程体系。
它起源于西周得“六艺”,奠基于孔子得“六经”。
主体课程确立于西汉,结构体系形成于唐代。
经宋元明清得发展,逐渐丰满与完善。
在两千年得古代教育史中它始终发挥着服务政治、关怀人生得现实价值,但终因知识体系与思想得局限而成为近代教育改革得焦点。
1、起源时期——夏商周时期得“六艺”课程夏、商、西周得学校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得教学科目,这就就是中国古代最早得专门化得课程体系——“六艺”。
其中“礼乐”承担着政治宗法及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为“六艺”之首;“射御”为射箭与驾驭马拉战车得技术训练,属军事教育范畴,也含身体锻炼成分;“书数”为识字与计数教育,属基本常识范畴。
这就是一种文武兼备、知能兼求得课程设置体系,就是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得渊源。
2、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得“六经”课程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得奠基时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上著名得“百家争鸣”,就是课程设置得多元化时期。
诸子百家从各自得立场出发,著书立说,办学收徒,传授各自得教学内容。
儒家教礼乐,墨家教生产与军事技术,法家以法为教。
由于汉初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得政策,使后世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演变成为儒家人文课程体系,孔子也就成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得奠基人。
孔子尊崇周礼与西周时期得“六艺”教育,并编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就是孔子得基本教学内容,也就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得教科书。
除《乐》经亡佚外,其余五经自汉以后一直就是学校教育得基本教材,也就是最基本得教学科目,它作为中国古代人文教育体系中得主体课程一直延续至清。
“六经”得课程体系具有偏重社会人事、敬鬼神而远之,重人文轻自然、又于人文中见自然,轻视劳动教育、排斥手工业技术与农业技术三个特征。
《中国历史演变纲要》教学设计
《中国历史演变纲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国历史演变纲要》一、教学背景分析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和重要事件;2.掌握中国历史演变的过程和规律;3.熟悉历史概念的运用。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能力;2.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文化自觉。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2.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热爱和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1.中华古代文明的源流与发展2.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巩固3.中国封建社会的演进4.近代中国的历史转折点5.现代中国的崛起与发展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2.难点:理解历史的演变过程和规律。
五、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历史概念和重要事件,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历史变迁;2.讨论教学: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思辨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Step 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一幅中国历史的时间线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复习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
Step 2:知识讲解(20分钟)1.老师通过多媒体资料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源流与发展进行讲解,介绍华夏文明、夏商周时期等重要历史事件;2.老师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巩固,重点介绍秦汉、隋唐等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Step 3:学生讨论(1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封建社会演进的过程和原因,然后每组派一名学生进行小组汇报。
Step 4:知识讲解(20分钟)1.教师以讲解的形式介绍近代中国的历史转折点,如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近代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对中国诞生共产党和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
Step 5:学生讨论(1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现代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以及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
课程与教学演变教学方案
课程与教学演变教学方案
本教学方案旨在介绍教育课程与教学方式的演变历程及其对教学的影响,帮助教师了解课程与教学的本质,以及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与需求。
一、教育课程与教学方式的演变历程
1. 传统教育模式:以知识传授为核心,注重纯粹的记忆和应试能力。
2. 教育改革运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性学习,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育科技革命: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改善教学方式,推动个性化学习和智能化教育。
4. 当下教育趋势: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价值观教育,强调交互式教学和多元评价。
二、教育课程与教学方式对教学的影响
1. 传统教育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效果较为单一。
2. 教育改革运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可能不够,教学效果仍有待提高。
3. 教育科技革命:教学方式得到极大改善,能够实现智能化、个性化的教学,但技术成本高且教学质量取决于技术设备。
4. 当下教育趋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价值观教育得到重视,教学变得更有趣、更实用,但实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三、教师应对教学环境和需求的策略
1. 教育课程和教学方式的不断变化,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保持教学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2.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设计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3.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关注和支持,实现个性化教育。
4. 教师要注意教学质量的保障,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反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流程,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课程与教学演变教学方案
课程与教学演变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是教学设计的具体表现,而课程与教学演变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过程。
本次课程与教学演变教学方案的设计,旨在探究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教学设计的相互关系,以期提高教育者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一、课程与教学演变的历史背景
1. 古代教育的特点与教学方式
2. 文艺复兴以来的教育变革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3. 工业化时期的教育演变与教学方式的调整
4. 现代教育的发展与教学方式的创新
二、课程与教学演变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1. 课程与教学演变对教育目标的影响
2. 课程与教学演变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3. 课程与教学演变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4. 课程与教学演变对教学评估的影响
三、课程与教学演变教学方案的设计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2. 教学内容的选择
3. 教学方法的设计
4. 教学评估的实施
四、课程与教学演变教学方案的实施
1. 教学环境的营造
2. 教学资源的调配
3. 学生参与的促进
4. 教学效果的评估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课程与教学演变的历史背景、对教学设计的影响以及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探讨,旨在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提升教育质量与水平。
探索历史演变小学生历史课的演变教案
探索历史演变小学生历史课的演变教案一、引言历史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小学生历史课的演变是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结果,本篇教案将通过探索历史演变的主要特点和方法,以及小学生历史课程的发展历程,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教授小学生的历史课程。
二、历史演变的主要特点和方法1. 多元化的教学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历史教学的资源来源变得多元化。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图书、影音资料等丰富的资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实践性学习:传统的历史课程多以背诵、阅读和讲述为主,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而现代历史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学习,通过参观博物馆、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3. 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基于问题和发现的学习方法。
在小学生历史课程中,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历史真相。
4.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通过相互交流和合作完成任务。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历史课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共同分析历史事件,分享观点,促进彼此的学习和成长。
三、小学生历史课程的发展历程1. 传统的历史课程传统的历史课程注重对历史知识的传授,教师通过讲述故事、背诵和阅读历史文本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问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
2. 信息化教育改革随着信息化教育的推进,历史课程逐渐进行了改革。
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同时,教师也开始采用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3. 实践性学习的引入实践性学习在小学生历史课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一节我国课程与教学的历史演变.pptx
一、我国古代的课程与教学
(一)我国古代的课程 1、“六艺”:西周就有了一套完整的课程
3、《四书》、《五经》:宋朝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 提出《四书》课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 称《四书》课程),并为《四书》详加注释,它与《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合称《四书》、 《五经》,成为封建社会后期学校的标准课程和教材,并成为元、 明、清三代封建学校课程及科举考试的唯一依据。
(3)学科结构课程 (4)人本主义的课程
现代课程呈现以下特点:
1、课程理论逐渐发展。 2、课程实践模式
杜威的经验课程 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课程
3、课程发展从片面走向综合。从19世纪末教材中 心课程到20世纪50年代前的儿童中心课程和社会中 心课程;从60年代的学科中心课程到70年代的人本 主义课程,这一课程的历史发展预示着今后的课程 是一种人性、理智同社会相互协调的新型课程。
二、西方近代课程与教学
(一)西方近代课程
走出“文雅教育”的象牙塔,开始注重 个人生活需要和社会现实需要,呈现以下特 点:
比起先前,科目较多,首先从古代“大一统”哲学 中分化出数学、力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动物 学、天文学等课程;其次随民族国家的独立,又增 设了母国语、外语、公民、历史、地理、艺术等课 程。
(二)我国近代的教学 继承传统、汲取西方,使我国近代教学突破了传统
的理论框架,开始了由旧到新的转化,并构建出中西互 补的近代教学理论体系。
三、我国现代的课程与教学论 (一)我国现代的课程
(1)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课程重视“双基”教育, 重视政治类、劳动类课程,强调全国实行统一的课程, 强调必修课,排斥选修课。
课程与教学演变教学方案
课程与教学演变教学方案课程与教学演变教学方案:
一. 课程的演变
1. 传统课程的特点及不足
2.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3. 新课程的理念和特点
4. 新课程的实施路径和成果总结
二. 教学的演变
1. 传统教学的特点及其不足
2. 现代教学的起源和突破
3. 现代教学的理念和特点
4. 现代教学方法的运用
5. 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和学生角色
三. 教学方案设计
1. 教学目标设定和原则
2. 课程内容的梳理和整合
3.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4. 教具和教辅的使用
5. 教学评价的制定和实施
四. 教学执行与调整
1. 教学组织和管理
2. 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
3. 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4. 教学效果的评估
5. 教学方案的调整和改进
五. 结语
课程与教学演变教学方案的制定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考虑到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同时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帮助学生全面成长为最终目标。
同时,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追求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变革,逐步推进现代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未来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
“课程演变的轨迹”提纲
作者: 陈桂生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200062
出版物刊名: 上海教育科研
页码: 57-58页
主题词: 课程问题 运作系统 传统课程 20世纪 课程改革 现代课程 基础理论 集体研究 “课程演变的轨迹” 提纲
摘要:自进入20世纪以来,对传统课程改革的潮流,几乎一浪高过一流。
经过多年变革,也就有必要对课程问题进行带根本性质的反思。
其中涉及“课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课程问题”是如何发生的,其历史性的变革过程是否有轨迹可循?现代课程运作系统与传统课程运作系统的区别何在?在这个“问题领域”中有些什么值得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这些问题如果算得上是“真问题”,自然有赖于长期集体研究才能梳理出头绪。
这里只拟提纲挈领地把问题提出来。
历次教学大纲或课标
历次教学大纲或课标历次教学大纲或课标教学大纲或课标是教育部门制定的一份指导教学的文件,它规定了学生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以及评价标准等。
历次教学大纲或课标的修改和更新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历次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发展历程、变革趋势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展历程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
在古代,教育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经史子集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内容逐渐丰富,教学大纲或课标也逐渐形成。
20世纪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教学大纲或课标经历了多次修订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二、变革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历次教学大纲或课标都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和调整。
其中,最显著的变革趋势之一是从知识导向向能力导向的转变。
过去,教学大纲或课标主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而现在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例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大纲或课标也在不断地调整与适应,加强对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三、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历次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变化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教学大纲或课标的更新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更具有时代性。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其次,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变化鼓励学生发展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此外,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变化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历次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育部门应不断完善教学大纲或课标,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要。
同时,学校和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大纲或课标的要求,主动参与学习,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小学历史教学大纲模板
---小学历史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小学历史二、课程性质:基础课程三、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 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本发展脉络。
3.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课程内容:第一章中国古代史1. 第一节远古时期- 内容:史前文化、三皇五帝等。
- 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起源。
2. 第二节夏商周- 内容:夏朝、商朝、西周等。
- 目标:掌握夏商周时期的历史特点。
3. 第三节春秋战国- 内容: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等。
- 目标: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史1. 第一节秦汉- 内容:秦朝统一、汉朝的建立与发展等。
- 目标:了解秦汉时期的历史发展。
2.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 内容:三国鼎立、南北朝的分裂与统一等。
- 目标: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
3. 第三节隋唐- 内容:隋朝的兴衰、唐朝的繁荣等。
- 目标: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世界历史1. 第一节古代文明- 内容:古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等。
- 目标:了解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
2. 第二节中世纪- 内容: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十字军东征等。
- 目标:掌握中世纪欧洲的历史特点。
3. 第三节近现代史- 内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
- 目标:理解近现代世界的历史发展。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历史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3.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体验历史人物的生活。
六、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材与参考资料:1. 教材:《小学历史》2.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模板,实际教学大纲需要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
初中历史教程的教案演变过程
历史作为一门基础人文学科,在初中的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份好的教案演变过程,在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全面深入地探讨初中历史教程的教学过程演变的背景和历程。
一、初中历史教程教学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教育也不断发生改变。
早期的历史教育主要倾向于重视传统文化、文化历史和民族情感的传承,而较少关注到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然而,在21世纪初的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
初中历史教育的发展也应运而生。
二、初中历史教程教学的演变过程1、传统历史教学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讲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授。
这种教学方法简单直接、易于理解,但是孩子们很难从中感受到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并且也难以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在推广知识方面存在不足,也不利于孩子们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考。
2、现代历史教学为了更好地进行历史教育,不断有新的教育方法引入进来。
现代历史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发掘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探究和思考能力。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地获取源资料,拓宽了教育的视野。
3、智慧历史教学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延伸,出现了智慧历史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支持,使教育不仅仅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
智慧历史教学将教育与现代科技融合起来,创造出全新的学习模式。
教师可以开输出题,输出答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初中历史教程教学的未来展望历史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谈及未来展望,我们将关注以下方面:1、教材体系更加完善和育人导向更加明显随着国内外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师在教材的编写中会更加注重育人导向。
教材体系会更加完善明晰,突出传统文化、地方文化、拓展视野和面对未来等方面,建立发展观念和创新思维,坚持源出中国,视野国际化的原则,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拓宽视野,增强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的历史演变
我国课程的历史演变
一、我国的课程体系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是以“明人伦”、教化天下为课程目标,以倡导人文精神儒家经学课程为主体,射、御、律、算等艺能学科为两翼的综合性课程体系。
它起源于西周的“六艺”,奠基于孔子的“六经”。
主体课程确立于西汉,结构体系形成于唐代。
经宋元明清的发展,逐渐丰满和完善。
在两千年的古代教育史中它始终发挥着服务政治、关怀人生的现实价值,但终因知识体系和思想的局限而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焦点。
1.起源时期——夏商周时期的“六艺”课程
夏、商、西周的学校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的教学科目,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化的课程体系——“六艺”。
其中“礼乐”承担着政治宗法及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为“六艺”之首;“射御”为射箭和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属军事教育范畴,也含身体锻炼成分;“书数”为识字和计数教育,属基本常识范畴。
这是一种文武兼备、知能兼求的课程设置体系,是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渊源。
2.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六经”课程
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奠基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是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时期。
诸子百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著书立说,办学收徒,传授各自的教学内容。
儒家教礼乐,墨家教生产和
军事技术,法家以法为教。
由于汉初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后世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演变成为儒家人文课程体系,孔子也就成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奠基人。
孔子尊崇周礼和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并编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孔子的基本教学内容,也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
除《乐》经亡佚外,其余五经自汉以后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也是最基本的教学科目,它作为中国古代人文教育体系中的主体课程一直延续至清。
“六经”的课程体系具有偏重社会人事、敬鬼神而远之,重人文轻自然、又于人文中见自然,轻视劳动教育、排斥手工业技术和农业技术三个特征。
3. 形成和确立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孔子从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上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汉初的董仲舒和汉武帝则将孔子的课程内容及设置以教育制度的形式确定了下来。
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获得汉武帝的采纳。
这一政策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就是确立儒家经典为学校教育的唯一教材。
同时这标志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也标志着儒家经学在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中主体地位的确立。
但是“独尊儒术”的政策不仅罢黜了除儒学以外的百家学说,而且也将周孔的艺能学科排除在学校教学计划之外。
这种独重儒术的倾向虽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一度衰微,但到隋唐时期却又得到了重振。
唐继承了汉代的经学课程体系,将五经发展为九经;唐的学校系统中增加了书学、算学、律学、医学、天文学等专科性学校。
这些专门学校除了学习儒家经典外,还设置了完备的专业课程,促进了唐学校课程结构的多样化,从而从整体上形成了以经学为主体,以艺学为两翼的学校课程体系,改变了汉代官学以儒家经典为唯一的教学科目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汉以来的重文轻武、重经学轻艺能的倾向。
4.发展和演变时期——“八股取士”
宋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虽然经学课程在宋的学校课程体系中仍处于惟我独尊的地位,但在结构上却有了明显的发展。
一是将前代的经学发展为《十三经》;二是由于理学家的提倡,《四书》地位上升超过了《五经》朱熹编订的《四书》在宋宁宗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成为官方课程在全国实施,自此到清末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的近700年间,中国的官方统一课程就成为“四书五经”。
从专科学校来看,宋在唐律学、书学、算学、医学、玄学的基础上增加了武学和画学,课程门类也有所扩大。
更重要的是宋还出现了一种强调专业学科的独特的课程设置模式——“分斋教学”。
宋代教育家胡瑗在“明体达用”思想的指导下,将他主管的学校分为“经义”和“治事”两斋。
宋代教育在具体教学中提倡居敬持志,静坐读书,不重视武学和艺能学科。
宋儒的空谈心性终于引发了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反映在课程设置上要求广设艺能学科,提倡“明道救世”之学。
在实学思潮的影响下,明清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所改革。
比如:明代的国子监除教学经学外,还令学生略习算学,兼学骑射。
明地方学校要求学生专治一经,另以礼乐射御书数分科设教。
清太学
仿宋胡瑗的“分斋教学”,将课程分为经义、治事两科。
经义科教经说,治事科教兵、刑、天官、河渠、乐律等。
虽然当时的官学中设置了射、御、律、算等实学学科,但由于当时的朝廷实行八股取士,导致这些实学学科形同虚设、无人问津,也导致了中国传统人文课程体系的衰落。
(二)我国近现代学校课程体系的发展演变
我国近代社会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
西方列强相继侵人,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随着西方国家入侵的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使国人开始觉醒,认识到科举制度及落后的学校课程是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要求废除科举,设立学堂,设置新式课程。
我国学校教育的近代化始于洋务派所开办的洋务学校,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洋务学堂以学习“西学”为主,课程包括外语、数学、格致、化学等一般性课程和相关专业性的科学技术课程,注重学以致用。
但以经学为主的“中学”仍未放松。
到清朝末年,清政府迫于内优外患,不得不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的教育制度。
1903年清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对学校系统及课程设置等作了具体的规定。
新学制从形式上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儒家经典独霸学校课程的局面,许多自然科学的科目如物理、化学和地理等已成为学校的必修课程。
但另一方面,在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中,修身、读经、讲经等课程仍放在首要地位。
中华民国建立后,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废除了清末封建性的课程如读经讲经等,建立了新的资本主义教育制度(1922年“新学制”),西方自然科学课程开始大量进入中国的课堂。
小结:
由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政治体制的稳定性,学校教育上的课程设置也具有稳定性;
封闭僵化的课程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走向衰落;
当前的新课改中的一些新措施由于评价体系不改无法落实;
思想的钟摆理论(新课改);
与西方对比,近代以前同样重视古典人文学科,后来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向衰落,自然科学在课程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版(319页,347——348页,362页)
仲玉英《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发展轨迹》,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105——108页
郝德永《简析我国近现代学校课程的历史发展》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57——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