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哲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灵魂的医生,它卸去虚无的烦恼,把 我们从欲望中解放出来,并消除了恐惧。”
.
——西塞罗
哲学不是宗教,却能给人以信仰 哲学不是科学,却能给人以真理 哲学不是艺术,却能给人以美感 哲学不是道德,却能劝导人向善
.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哲学是一门特殊的学问,是与通常局限于某 种具体对象的知识体系不同的学问。在汉语 中,“哲”是聪明的意思,在希腊文中则意 味着爱智慧,所以,按照字义解释,哲学是 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然而,这 并不足以表明哲学的实质。哲学作为一门学 问,是同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是人 们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形态,或者说,是理论 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
一,什么是世界观
所谓世界观就是观世界,就是人们对于生活 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 根本看法。即: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 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 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
世界观的形成
人类为了获得生存所必需的衣、食、住等物 质资料,就必须进行变革自然界的生产活动。
智慧.
.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世界上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 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哲学的基本问题
斯恩 格
哲学第一课ppt
课堂训练选择题
• 1.一块石头,只要把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就能把它雕 刻成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同样一个人,哪怕像石头一样 愚笨,只要能舍弃多余的东西,也是能够飞起来的。但面 对诱惑,如果这也想要,那也想要,不懂得舍弃,人生就 会成为一块沉重的石头,永远成不了展翅高飞的鹰。
• 以上体现的哲理错误的是( B )
课后思考题
• 什么是哲学?哲学与世界观和 方法论、与具体科学分别有什 么关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方法论的学说; •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里面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 (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2)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和
根本原则。(也就是说,当人们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时候,世界观就成了方法论) • (3)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两者不可 分离。
•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系统化理论化 的世界观。
第一课 什么是哲学
• 三、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 具体科学) • (1)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思维科学; •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
括和总结; • (3)哲学要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
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哲学为具体科 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什么是哲学-1
什么是哲学
提到哲学,往往给人以高深莫测之感,很多人说不清什么是哲学,但很多时候,哲学就在我们生活之中。
‚哲学‛这一名词是一个外来词汇。19世纪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借用古汉语将philosophia一词译作“哲学”,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
Philosophia (哲学)是距今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术语。希腊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的,philein是动词,指爱和追求,sophia是名词,指智慧。希腊文Philosophia的含意是爱智慧,爱智慧这个动宾词组表述和界定的事情或事物,就是人类为了提高认识思维能力,为了更有智慧而进行的思想认识活动。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例如关于月相的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关于万物的生成。一个感到困惑和惊奇的人,便自觉其无知。
我个人理解,哲学就是人类思考宇宙人生的智慧。哲学侧重在思辨,都是以多方位、多角度、追根溯源的方式思考问题。比如宇宙的起源,人类的起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哲学可以解放人的思想,让一个人更有智慧,能辩证的去思考问题。从解放思想上来说,有时会让人想出一些匪夷所思的问题。比如,我们不能证明自己真的活着这个命题,这就涉及到语义学上的问题了,什么叫‚活着‛,什么叫‚真的活着‛,很难说清楚;历史上有著名的休谟悖论。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他的《哲学问题》结尾这样说道:‚哲学之所以应该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因为通常不可能知道有什么确定的答案是真确的,而是在于这写问题的本身;原因是,这写问题可以扩充
第一章哲学是什么是哲学介绍
第一章:哲学是什么
内容提要
第一节:哲学与爱智 第二节:哲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哲学的基本属性 第四节:哲学的主要特性
2
第一节:哲学与爱智
一、追问哲学 (一)“哲学”需要追问
“哲学究竟是什么?”这是哲学的最引人入 胜而又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也是古往今来 的哲学家最感兴趣而又最为头疼的问题。 因为从古至今,哲学没有统一的定义,有 多少个哲学家就有多少个哲学的定义。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 )
冯友兰(1895-1990 )
12
(二)批判的智慧
批判的智慧,就是对不证自明的、不言而喻的各种思想和观念的考察、 分析和反思。也就是批判性地思考我们的“熟知非真知”的各种思想观念, 这就叫做对“自明性”的分析。怎样对自明性进行分析?
从“熟知”走向“真知”
“人们只是在知识很少的时候,才有准确的知识,怀疑会随着知识一道增长。” ——歌德 “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往往是我们最无知的东西。”
3
“哲学乃是一种介乎神学和科学 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 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 识 所不能肯定事物的思考;但它又 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理性而不 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还是 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都属 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 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 学和科学之间还一片无人之域就是 哲学” ——[英]罗素(1872—1970)
什么是哲学 及其含义
1、哲学基本释义:
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学说,是在具体各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抽象性、反思性、普遍性的特点。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唯心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两大对立派别。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当代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
哲学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哲学分支有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科学技术哲学等。其按其词源有「爱智慧」之意。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哲学就是元知识、元理学,即所谓大道至简。哲学任务就是对现实世界进行元理层面的把握,把多综合为一或把一区分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达、系统构造,这样的元理系统才适用于阐释世界或指导实践。
哲学是元理,科学是原理、方法、事实,元理与原理划分并非绝对,实用依据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时刻记着即时可用的元初理论,原理是可以查工具书利用的基础理论。
2、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1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什么,怎样学哲学
哲学是把人们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并用理论的形式予以论证和表述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以及人与周围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它是抽象概括了世界观,回答解决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主观和客观的相互关系问题,同时也是科学的方法论,给人们提供了指导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与哲学根据。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又高于具体科学,并反过来以一定的思想方式指导具体科学。它来源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同时又反过来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更系统、更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指导革命和建设、指导生活和现实,意义更为深远。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大而言之,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有益,小而言之,对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提高个人修养水平,也大有好处。因此,陈云说“学好哲学,终身受益。”
一、哲学的解释
马列主义解释:标志物质存在状态的哲学范畴,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没有不
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具守恒性,即运动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其具体形式则是多样的并且互相转化,在转化中运动总量不变。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从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中理解运动,既承认运动具有绝对性又承认事物具有相对静止的状态。人类对于运动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大都承认事物的运动。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者把运动理解为机械运动,近代唯心主义者则认为运动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0101哲学 一、学科概况 哲学是从整体上把握世界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0101哲学
一、学科概况
哲学是从整体上把握世界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探索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学科。人类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古代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汇和概括。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从哲学领域分离出去,哲学的形态和主题随着时代的变化也不断发生转换。在现代教育和学科体系中,哲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世纪中叶诞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重大的哲学变革,对现代哲学思想乃至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在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同时重新整理和解释中国古代哲学文献和思想,积极学习外国哲学思想,创立并正在发展凝聚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
哲学对人们的文化素质、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和价值取向起着导向作用,哲学关注和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哲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关系。当代中国的哲学与世界各国哲学的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的重要媒介和桥梁。
二、学科内涵
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哲学学科内部逐渐形成了两大主要研究领域:一是包括本体论、认识论、社会历史观、价值论、语言哲学和方法论等在内的基本理论,二是关于哲学产生、发展过程和人类认识规律的哲学史。
随着社会、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哲学在不同时代所关注的问题、理论形态和研究方法都经历着不同的变。现代哲学的重要特征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新兴学科日益广泛的渗透和贯通,由此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哲学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它们不但影响着相关学科的理论范式和方法论基础,而且也影响着哲学自身的理论形态和知识结构。这些分支学科相互影响和渗透,包含着复杂的内容,出现了进一步分析和综合的趋势。
第一章 哲学是什么
第一章哲学是什么
第一节哲学的起源及作用
哲学是对于自然界的全部的研究,是希望对于事物作为一种普遍的解释。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既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又是具体科学的完成。它既是一般的科学,又是与具体科学有区别的特殊部门。各门具体科学,各有一群特殊的事实为其研究对象,其目的是要研究此类事实的原因并为此类事实制定法则——它们于产生时所依循的法则。在哲学中,人类的心灵,在欲超越这些事实和它们的特殊法则,凭借原因中的原因,来讲明整个世界。换句话说,它要回答下列问题:这个世界为什么存在?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
一、哲学的起源
哲学一词应为爱智,或曰“智慧之学”。赋哲学以爱智之意,谓哲学以智慧之学,从词源学的角度上看,反映了古希腊人对哲学的性质和功能的某种特定的理解于意向或期盼。这就是,哲学以智慧为研究对象,而不以实际的功利或功用知识为研究对象,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纯粹穷理尽知的知识或学问。关于哲学的起源,东西方的哲学家往往有不同的看法。
西方哲学很早就形成了哲学起源于惊异或惊诧的看法。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认为,哲学最初是产生于人类的一种惊异感或好奇心。如我们所知,“惊异”涉及到知和无知的关系问题。对于一个完全认识、透彻了解的对象,我们不会产生惊异感;对于完全无知的东西,我们也不会产生惊异感;惊异常常是在知和无知的统一中产生出来的。就其内涵、实质上来看,“惊异”事实上涉及到一种理论的兴趣:认识往往发端于惊异;以“惊异”解释哲学的起源,相应地着重是从人类的理论兴趣或者说理论需要这样一个层面来探讨哲学的产生问题。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思维与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
②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外部存在。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
①思维与存在及其关系,是任何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
②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派别的科学依据:第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
③如何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哲学其它问题的基本前提。
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
二、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决定认识(理论),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2、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推移
原理内容:从深度上说,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说,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说,认识必须向前推移。
方法论:反对思想僵化、认识固定化的观点,反对一切停止、悲观、无所作为的观点。
3、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
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三:
辨正否定观的内容:
辨正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而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辨正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辨正的否定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
1、哲学基本问题及哲学流派的基本观点
1、哲学基本问题及哲学流派的基本观点
哲学是研究人生、世界和存在等基本问题的学科。它涉及广泛的
主题和议题,如真理、意义、道德、自由、知识、美、宗教、人的本
性等。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思考产生了多种哲学流派,每个哲学
流派都有其独特的基本观点和理论。
我们来介绍一下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存在问题、认识问题、价值问题和宗教问题。
存在问题是哲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存在问题探讨的是人和世
界的存在方式,以及人的存在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这个问题涉及到
人的本质、人的自由意志、人的目的等等。
认识问题是哲学中关于知识的问题。它涉及到思维的本质、知识
的来源和性质、真理的定义等。认识问题还涉及到人的感知能力和理
性思维的关系,以及知识的局限性和相对性等。
价值问题是哲学中关于伦理和美学的问题。它涉及到道德和美的
定义、人的价值和目的、道德行为和美的标准等。价值问题还涉及到
人的自由与责任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等。
宗教问题是哲学中关于宗教的问题。它涉及到宗教信仰的合理性、上帝的存在与否、宗教经验的性质等。宗教问题还涉及到宗教在人的
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信仰和理性思考之间的关系等。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些哲学流派的基本观点。
1.理性主义:理性主义认为,知识和真理是通过理性思考和推理来
获得的。理性主义者相信,人的理性和思维能力是获取真知的基础,
他们强调理性的重要性,并认为理性思考可以揭示世界的真相。柏拉
图和笛卡尔是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
2.经验主义:经验主义认为,知识和真理是通过经验和观察来获得的。经验主义者相信,人的知识和思维都来源于感觉和经验,他们强
一.1哲学是什么
四、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
• 3、二者关系
(2)联系 具体科学
提供基础
提供指导
哲学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 的发展。 哲学对具体科学有反作用, 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 方法论的指导。
多项选择 1:对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下列 观点正确的有( ) A: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 个性的关系 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 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 导。 D: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界的思考
哲学是指 导人们生 活得更好 的艺术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 聪明的学问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本节内容:
三 个 关 系 三 个 概 念
哲学与世界观
世界观与方法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 世界观 方法论
一、哲学与世界观
Fra Baidu bibliotek
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 社会和思维)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 和根本观点。
AC
辨析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 说,世界观也就是哲学。
提示:1、两者既联系又有区别。
2、两者有区别: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 的概括和总结,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外部 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世界观人人都 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 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
哲学的概念或定义
哲学的概念或定义
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对世界基本和普遍的问题研究的学科,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等普遍基本问题的总体认识,方法论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
1、基本释义
哲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认识、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同时,在著名的科技融合体模型中,哲学处于该模型的顶端,汇聚并指导了具体科学,与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起源
源自于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希腊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philein指爱和追求,sophia指智慧。
“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学家”、“思想家”之谓。一般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实际上在之前的《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
3、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对此作出了明确表述。它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
马克思第一章 哲学
据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朋友曾到德尔斐 神庙(Delphi,这个神庙是纪念太阳神阿波罗 Apollo,神庙的横眉上写着“认识你自己”)请示 神谕,询问苏格拉底到底是不是希腊最聪明的人, 神谕的回答是肯定的。苏格拉底知道后感到十分诧 异和惭愧,因为他一向以谦虚地无知而自居(“我 知道我一无所知)。”于是他到处寻找聪明人与他 们对话,以求证明他们都比自己聪明因而神谕错了。 然而到头来他却发现,那些据说聪明而又智慧的人 实在是虚有其表。由此,苏格拉底终于悟出了神谕 的含义:他之所以被神说成是最聪明的人,不是因 为他有知识有智慧,而是因为他自知自己无知。一 个自以为有智慧的人不会去追求智慧,而一个明知 自己无知的人则一定会尽力去追求智慧。 由此可见,所谓哲学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没有智 慧的那种智慧。
实际上,哲学家都在用各种不同的方式与现实 保持着距离:泰勒斯用高昂的头,苏格拉底用 面对悍妻的从容,康德时钟般的一丝不苟,莱 布尼兹终生未娶,费尔巴哈急不可耐地走进婚 姻,叔本华恶魔般的坏脾气…… 距离产生思想,也产生隔膜,甚至仇恨,哲 学家们让世人觉得这是一些怪异的家伙,对世 界不怀好意。斯宾诺莎是哲学家中挨骂最多的 一个。有人说他是一个“怕见光的写匠”,也 有人说他是“瞎了眼的骗子”。耶拿大学一位 教授这样问道:
这场婚姻成为一面不落尘埃的镜子,反映出 所有哲学家与其所相处的世界的关系:彼此相 爱又互相敌视。 在德国北部菲尔德山的半山腰有一个森林小 屋,简单的陈设中只有木板和床。小屋的主人 经常在屋前的长凳上长坐,看山的绵延和云静 静地行走。这种海德格尔式的孤寂是很多哲学 家们心中的想往。笛卡尔经常用突然失踪的方 式躲到一个偏僻之地过一段隐居生活,他称之 为“这几乎是生活中唯一纯洁的、没有被任何 痛苦罩上阴影的幸福。”谢林几乎每天都在用 舌头和笔与整个世界吵架,可他的内心却在 “一天比一天更加渴望隐避的生活”。
哲学一二单元知识点及原理
知识点
第一单元
1、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马克思说: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3、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特点:人人都有,朴素,零散的,世界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5、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世界观的系统化,理论化。
(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6、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7、具体科学和哲学: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进步推动哲学进步
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指导。
③二者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8、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①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这是划分唯物与唯心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
9、哲学的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者的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何为本原。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等同于物质具体形态
10、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等同于自然科学中的原子,具有机械性、形
而上学性,历史观是唯心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等)夸
11、唯心主义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
客观唯心: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主宰和本原。
12、哲学中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0101哲学一级学科简介
0101哲学一级学科简介
0101哲学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哲学
(英文)名称:Philosophy
一、学科概况
哲学是从整体上把握世界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探索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学科。人类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已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古代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汇和概括。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从哲学领域分离出去。在现代教育和学科体系中,哲学是一门特殊学科,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地位。19世纪中叶诞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重大的哲学变革,对现代哲学思想乃至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在现代化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同时重新整理、解释和改造中国古代哲学文献和思想,积极引进外国哲学思想,创立并正在发展凝聚着中国当代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精华的哲学形态。
哲学在中国对人们的文化素质、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和价值取向起着导向作用,哲学关注和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对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哲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相互交流和影响的关系。当代中国的哲学与世界各国的哲学的
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的重要思想媒介和精神纽带。
二、学科内涵
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哲学内部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彼此有机联系着的分支学科。其中主要有:包括本体论、认识论、社会历史观、方法论和价值论等在内的基本理论,以及关于哲学产生、发展过程和人类认识规律的哲学史。
1哲学基本问题内容及意义
1.哲学基本问题内容及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是指人类思考和探讨的核心问题,涉及人类存在、认识、价值和宇宙等方面的根本问题。这些问题旨在寻求关于世界和人生意义的深层解答。以下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几个方面:
1.存在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它
探讨人类的存在是偶然的还是有目的的,是否存在超越物质
世界的灵魂或精神实体。
2.认识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界
限。它探讨人类如何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本质是通过感官
经验还是理性思考,是否存在客观的真理,以及人类认知的
局限性和误解。
3.价值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它
探讨什么是善、什么是美,如何判断和追求道德和伦理的准
则,以及人类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相对性。
4.宇宙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宇宙的起源、结构和未来。
它探讨宇宙的本质、宇宙中存在的其他生命形式,以及宇宙
的演化和命运。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在于激发人类对存在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促使人们深入思考和探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人们可以拓展思维边界,深入理解自己和世界的本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及推动社会和个人的进步。
哲学基本问题并没有最终的答案,它们提供了人类思维和探索的方向,推动人们不断追求真理和智慧。通过哲学的探讨,人们可以发现并解决其他学科和领域中的问题,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请注意,哲学基本问题是一个广泛且深奥的主题,以上内容只是对其进行了简要介绍。如果您对特定的哲学基本问题有更深入的兴趣,我建议您进一步阅读哲学方面的专业书籍或参考资料,以获取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3.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发展、变化过程,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到思维。运动与物质不可分离。
4.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对于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5. 在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上,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6. 在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上,存在着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7. 在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上,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观点与方法的根本对立。
8. 一元论是指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的哲学理论。
9. 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0.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实践、社会交往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11. 客观规律具有必然性、普遍性和稳定性三个特点。
12. 规律按其内容分为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三种类型。
13.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数。
14.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
15.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有培根、霍布斯、洛克、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人。
16.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
17.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18.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9. 个性之中包含有共性,共性是对个性的相同方面的概括。
20.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21.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22.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23.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4. 扬弃是既发扬又抛弃,既批判又继承。
25. 感觉、知觉和表象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26.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27. 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有机结合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28. 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及其变化对主体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人及其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29. 人类进步的历史活动以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为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30. 价值尺度取决于贡献与索取的比例。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
31. 人的价值在
其实质上是人与社会的特定关系,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种形态。
32.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33.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标志。
3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5. 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及产品分配关系构成。
36. 生产关系体现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
37.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是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主要根据。
38.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从而引起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
39.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
40. 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
41. 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称,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同时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42. 社会意识是人们对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主观反映,是社会生活的精神过程,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意识形式及风俗习惯等社会心理。
43.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4.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45. 党的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6. 依据人的发展状况,人类社会可以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形态。
47. 共产主义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共产主义是一种最科学的理论或思想体系;第二,共产主义是由这一科学理论所揭示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第三,在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以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为最终目标的实践运动,即共产主义实践。
48.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的生产率成反比。
49.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50.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是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基本形式。
51.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5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53.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阶级斗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他们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54. 1847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55. 工人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56. 1917年“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57.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58. 实用主义: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之一。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有詹姆斯、杜威等。把主观经验作为世界的基础,把实践看成是应付环境的活动;认为真理没有确定的客观标准,凡是“有报酬”、“有效用”的就是真理。
59. 《共产党宣言》: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宣言》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为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奠定了基础。
60. 《矛盾论》:毛泽东关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代表作。1937年8月,为克服党内的教条主义思想而作。该书系统论证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即对立统一规律,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61. 《实践论》:毛泽东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代表作。1937年7月,为揭露当时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而作。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基础,以认识与实践和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揭露了轻视实践的教条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
62.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语)
63. “我们存在又不存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语)
64.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恩格斯语)
65. “严格地说,全部西方哲学就是希腊哲学。”“希腊哲学与理性科学属于同一时代。”(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语)
66. “存在即被感知。”(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语)
67.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中语)
68.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语)
69.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语)
70.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庄子语)
7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语)
72. “一门科学只有能够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成熟的地步。”(马克思语)
7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语)
74.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斯大林语)
75. “自由不是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恩格斯语)
76. “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就不象原来长在身上时那样,……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黑格尔语)
77. “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恩格斯语)
78. “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马克思语)
79. “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黑格尔语)
80.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格拉语)
81.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语)
82.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语)
8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语)
8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语)
85.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语)
86.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代诗人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的名句)
87.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逻辑学家、自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学派即逍遥学派的创始人,古代最博学的学者、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概括和系统化了到他那个时代为止的一切知识领域,把知识分为三个部门,即理论科学、实践科学和创作科学,把逻辑学看作是研究一切科学知识的工具。
88. 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欧洲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认为“理念”先于事物而存在,是第一性的,“可感觉的实物世界”是理念的“摹本”、“影子”,是第二性的,现实世界是由“理性世界”派生出来的。提出“回忆说”,认为人的知识是灵魂对过去在“理念世界”中所见东西的回忆。著有《理想国》等。
89. 黑格尔(1771~1831),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他创立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断言早在世界形成之前,就存在着一个“绝对观念”,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它的表现,是由它演化而来的。在其唯心主义的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猜测到了事物的内部联系和矛盾发展。其哲学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著有《逻辑学》、《哲学全书》等。
90. 费尔巴哈(1804~1872),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肯定自然离开人而独立存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
批判。但他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他的唯物主义依然是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其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著有《基督教的本质》、《黑格尔哲学批判》等。
91. 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他的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承认在人的意识之外的“自在之物”是感觉的对象,但又断言“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认为人们通过先天的主观形式(如时间、空间等)认识的东西已经不是原来“自在之物”的本来面目,而是打上主观烙印的“现象”,以此来论证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给信仰留下地盘。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
92.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哲学家,广川(今河北景县)人,曾任博士、江都相、胶西王相。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的宇宙观,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之说,形成一套“天人感应”的神学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著有《春秋繁露》、《董子文集》。
93. 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其哲学思想体系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也包括某些辩证法思想。主要思想保存在《老子》一书中。
94.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他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由片面夸大事物的大小、死生、贵贱等的相对性的一面,进而抹煞事物的质的区别,否认客观真理和客观事物的存在。主张听天由命的宿命论,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主要思想保存在《庄子》一书中。
95.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继承了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说“理在先,气在后”,精神派生物质。主张“性即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他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津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楚辞集注》、《诗集传》等。
96. 芝诺悖论,即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的四个著名的悖论,一是“二分法”,二是“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三是“飞矢不动”,四是“运动场”。
97. 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他生于德国特利尔城一个律师家庭。1841年柏林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1844年秋在巴黎会见恩格斯,从此两人成为最亲密的战友。1847年和恩格斯共同组织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合作发表《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崭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学说。1848年创办《新莱茵报》,1864年创立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1867年出版《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1883年3月14日在伦敦逝世,安葬于海格特公墓。
98. 恩格斯(1820~1895),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1844年8月,恩格斯在巴黎遇见马克思。从此,两位革命导师结下了伟大友谊,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奋斗了一生。在巴黎和马克思合写了《神圣家族》一书,阐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845年出版了名著《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揭露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第一次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848年,创办《新莱茵报》。1849年5~7月,亲自参加了德国人民的武装起义,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晚年写了大量书信,进一步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1895年8月5日在伦敦病逝。
99. 现代西方哲学学派主要有:实证主义、唯意志主义、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生命哲学、新黑格尔主义、实用主义、实在主义、分析哲学、语言哲学、指号学、现代宗教哲学、人格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哲学人类学、结构主义、解释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社会哲学、生态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等。
100. 唯意志论: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理论。认为意志高于理性,并且是宇宙的本体或本质,人的主观意志或“权力意志”能够决定一切。渊源于欧洲中世纪的教会哲学。近代唯意志论的典型代表是德国的叔本华和尼采。
101. 存在主义: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和法国的马塞尔、萨特等。断言只有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才是真正的“存在”,并把这种“存在”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102. 泰勒斯(约前624~约前547),古希腊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出生于米利都。积极从事政治活动。在科学研究上发现一般性的几何学定理,例如“圆周被直径等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内切半圆周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等。据说在天文学上吸收巴比伦的成果,事先预言前585年
5月28目的日食。最早用哲学语言探讨本原问题,认为水是万物的物质性的本原。体现一种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把灵魂看作是一种能引起运动的力量,认为宇宙万物充满神灵,提出物活论思想。
103. 近代最早把西方美学思想引入我国的人是王国维。
104. 按照客观事物即审美客体的不同性质和特征,美学家们通常把美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基本种类。
105. “以美育代宗教说”是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的著名见解。
106. 培根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