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教案解析
《机械基础》教案(48学时)1 (公开课专用)解析
教案章节课题绪论摩擦轮传动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机器、机构及零件运动副的概念机械传动的分类,摩擦轮传动能力培养点能区分低副与高副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区分低副与高副难点同上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自我介绍三、讲授新课绪论摩擦轮传动(一)课程概述(二)机器、机构、机械、构件和零件1、机器与机构2、机器的组成3、零件与构件(三)运动副的概念及其应用1、运动副1)运动副的的定义2)运动副的分类2、运动副的应用特点3、低副与高副机构(四)机械传动的分类1、摩擦传动2、啮合传动(五)摩擦轮传动1、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和传动比2、摩擦轮传动的特点3、摩擦轮传动的类型和应用场合四、课堂小结点出重点五、预习提示1、带传动的组成有哪些?2、带传动的传动比如何计算?准备上课听讲记笔记3分240分43分5分教案章节课题课题2 带传动任务一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带传动能力培养点掌握带传动的传动比计算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带传动的传动比计算难点同上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运动副分为几类?2、在实际生活中举几个高副的例子? 三、讲授新课1-1 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一)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 1、带传动的组成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3、带传动的传动比1122n i n =(二)带传动的类型1-2 V 带传动(一)V 带及带轮 1、V 带 2、V 带带轮(二)V 带传动的主要参数1、普通V 带的横截面尺寸2、V 带带轮的基准直径D d3、V 带传动的传动比i4、小带轮的包角1α5、中心距a6、带速v7、v 带的根数(三)普通v 带的标记与应用特点1、普通v 带的标记2、普通v 带的应用特点 (四)v 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及张紧装置 四、课堂小结 点出重点 五、预习提示1、螺旋传动的种类?2、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有哪些?准备上课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听 讲记笔记2分 10 40分43分 5分教 案章节课题任务二 V带传动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V带的结构、V带带轮及V带的主要参数能力培养点掌握V带的主要参数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V带的主要参数难点同上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什么是零件?2、运动副如何分类?三、讲授新课1-2 V带传动(三)普通v带的标记与应用特点1、普通v带的标记2、普通v带的应用特点(四)v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及张紧装置1、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与张紧装置1)安装V带时,应缩小中心距后将带套入,在慢慢调整中心距时带达到合适的张紧程度;2)安装V带时,两带轮的轴线应互相平行,两带轮的轮槽的对称平面应重合;3)V带在槽中应有追求的位置;4)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并及时调整2、V带的张紧装置及张紧方法1)调整中心距2)张紧轮张紧四、课堂小结点出重点五、布置作业习题册六、预习提示同步带的传动特点准备上课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听讲记笔记2分40分43分5分教案章节课题习题课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运动副的判定、v带传动比的计算能力培养点掌握运动副的判定、v带传动比的计算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动副的判定、v带传动比的计算难点同上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什么是机器、什么是机构?什么是零件?2、V带传动比的计算公式?三、习题讲解1、机器与机构的区别相关习题:P1 选择第1、2、3、7、8题2、高副与低副的判定相关习题:P1 选择题第4、5、题,应用题第三题3、带传动的包角、相关习题:P4选择题第4、5、7、11题4、带传动的传动比计算相关习题:判断题第5、6题应用题第1、2、3、4题四、课堂小结点出重点五、预习提示1、螺纹的代号标注2、普通螺旋传动直线移动距离的计算准备上课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听讲记笔记2分40分43分5分教案章节课题模块二螺纹及螺旋传动课题1 螺纹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螺纹的种类和应用、主要参数能力培养点掌握螺纹的种类,主要参数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螺纹的参数难点同上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带轮的包角是多少?2、v带如何安装与维护?三、讲授新课螺纹的种类和应用(一)按螺纹牙型分类及其应用(二)按螺纹旋线方向分类及应用(三)按螺旋线的线数分类及其应用(四)按螺旋线形成的表面分类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1、螺纹大径D2、螺纹的中径D23、螺纹小径d4、螺纹升角φ5、牙型角α6、牙型高度h7、螺距P8、导程p h螺纹代号标注(一)普通螺纹代号M1、粗牙螺纹2、细牙螺纹(二)梯形螺纹代号Tr(三)管型螺纹1、非螺纹密封代号G2、螺纹密封代号R C R P R四、课堂小结点出重点五、预习提示 1、普通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及移动方向的判定准备上课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听讲记笔记2分40分43分5分教案章节课题课题2 螺旋传动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螺旋传动的形式及移动方向的判定能力培养点掌握螺旋传动的形式及移动方向的判定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螺旋传动的形式及移动方向的判定难点移动方向的判定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所以管型螺纹本身都有密封性吗?2、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指的是螺纹的大径还是小径?三、讲授新课螺旋传动(一)普通螺旋传动1、普通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1)螺母固定不动,螺杆回转并作直线运动2)螺杆固定不动,螺母回转并作直线运动3)螺杆回转,螺母作直线运动4)螺母回转,螺杆作直线运动2、普通螺旋传动直线移动方向的判定1)螺母(螺杆)不动,螺杆(螺母)回转并移动2)螺杆(螺母)回转,螺母(螺杆)移动3、普通螺旋传动直线移动距离的计算(二)差动螺旋传动1、差动螺旋传动原理2、差动螺旋传动获得螺母移动距离的计算及方向的确定(三)滚珠螺旋传动简介四、课堂小结点出重点五、预习提示1、链传动的类型准备上课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听讲记笔记2分40分43分5分教案章节课题模块三链传动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传动比、传动类型能力培养点认识链传动作用及应用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链传动作用及应用难点齿形链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工程力学》相关内容参考资料《工程力学》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 师 活 动 内 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螺旋传动主动件的运动方向如何判断?2、差动螺旋传动的运动方向有如何?三、讲授新课链传动一、链传动及传动比1122n z n z 二、链传动的应用特点 1、优点 2、缺点 三、链传动的类型 1、滚子链 1)滚子链结构 2)主要参数 3)滚子链的标记08A-1-88 GB/T1243-1977 2、齿形链简介CL08-22.5 W-60 GB/T 10855-1977 四、课堂小结 点出重点五、布置作业1、下一节内容预习提示2、课后练习准备上课听 讲 记笔记2分15分教案章节课题模块四齿轮传动课题1 齿轮传动的类型和应用场合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齿轮传动类型、渐开线齿廓、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能力培养点掌握渐开线齿廓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渐开线齿廓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难点掌握渐开线齿廓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基础》课后体会教 与 学 互 动 设 计教 师 活 动 内 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链传动有哪些应用?2、链传动的优缺点有哪些?三、讲授新课课题1 齿轮传动的类型和应用场合一、齿轮传动的常用类型 二、齿轮传动的应用1、传动比 1122n zn z2、应用特点1)优点 2)缺点 三、渐开线齿廓1、齿轮传动对齿廓曲线的基本要求2、渐开线的形成性质 1)基圆 2)发生线四、课堂小结 点出重点:五、布置作业1、下一节内容预习提示2、课后练习准备上课听 讲 记笔记听 讲 记笔记2分 3分15分15分教案章节课题课题2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渐开线标准直尺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能力培养点掌握渐开线标准直尺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渐开线标准直尺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难点同上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什么是基圆?2、什么是发生线?三、讲授新课课题2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二、渐开线标准直尺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1、齿形角α2、齿数z3、模数m4、齿顶高系数ah5、顶隙系数c*6、分度圆四、课堂小结点出重点五、布置作业1、下一节内容预习提示2、课后练习,准备上课听讲记笔记2分3分15分15分教案章节课题课题3渐开线齿廓失效形式课题4其它齿轮传动简介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齿轮齿条传动、渐开线齿轮失效形式能力培养点渐开线齿轮失效形式、原因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渐开线齿轮失效形式、原因难点渐开线齿轮失效形式、原因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什么是基圆?2、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有哪些?三、讲授新课课题3 渐开线齿轮失效形式一、齿面点蚀二、齿面磨损三、齿面胶合四、齿面塑变五、轮齿折断课题4 其它齿轮传动简介一、斜齿圆柱齿轮传动1、斜齿圆柱齿轮的形成2、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性能3、主要参数及特性4、斜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条件二、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三、齿轮齿条传动四、课堂小结点出重点五、布置作业1、下一节内容预习提示2、课后练习准备上课听讲记笔记2分3分15分15分教案章节课题模块五蜗杆传动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蜗杆结构、回转方向的判定、啮合条件及应用特点能力培养点掌握蜗杆结构、回转方向的判定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回转方向的判定难点啮合条件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齿轮的几何参数包括哪些?2、什么是齿轮的模数?三、讲授新课蜗杆传动蜗杆的组成1、蜗杆结构2、涡轮结构(二)蜗杆的分类(三)蜗杆回转方向的判定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啮合条件(一)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二)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蜗杆传动的应用特点(一)蜗杆传动的润滑(二)蜗杆传动的散热四、课堂小结点出重点五、布置作业1、下一节内容预习提示2、课后练习习题册准备上课听讲记笔记2分3分15分15分教案章节课题模块六轮系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轮系的分类、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能力培养点掌握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难点同上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蜗杆传动由什么来组成?2、蜗轮回转方向如何判定?三、讲授新课轮系分类及其应用特点(一)轮系的分类(二)轮系的应用特点1、获得很大的传动比2、可做较远距离的传动3、可方便的实现变速和变向要求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一)定轴轮系各轮转向的判断(二)传动比1、传动路线2、传动比计算定轴轮系中任意从动齿轮的转速计算(一)任意从动齿轮的转速计算(二)轮系末端是螺旋传动的计算(三)轮系末端是齿条的计算四、课堂小结点出重点五、布置作业1、下一节内容预习提示2、课后练习准备上课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听讲记笔记2分10分15分15分教案章节课题第二篇机械机构模块一平面连杆机构课题1 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与分类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具学具电教设施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分类及组成能力培养点掌握四杆机构的的构成,运动特点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及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四杆机构的的构成,运动特点难点同上学法引导1、讲授法2、提问法 3、自主探究法教学内容更新、补充、删节补充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相关内容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二、复习提问1、平行轴传动的传动比如何计算?2、末轮的转向如何判断?三、讲授新课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1、平面连杆机构:刚性构件用转动副或移动副相互连接而组成,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平面内运动的机构。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教案标题:机械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机械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 能够分析和解决常见的机械问题。
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常见机械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分析和解决机械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本和教学资料。
2. 多媒体设备。
3. 实物模型和图示。
4. 实验材料和装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入机械基础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理论讲解(30分钟)1. 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a. 机械工程的定义和范围。
b. 机械元件的分类和常见结构。
c. 力、力矩、功和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d. 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的区别。
2. 常见机械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a. 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的原理和应用。
b. 连杆机构和滑块机构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c. 轴承和支撑的作用和种类。
d.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三、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问题,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四、实践操作(40分钟)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包括:1. 组装和拆卸机械元件。
2. 使用传感器进行测量和监测。
3. 运用连接机构完成指定任务。
五、总结和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教学延伸:1. 实地参观机械工厂或机械设备的展览,加深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实际理解。
2. 设计和制作小型机械模型,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鼓励学生参加机械相关的竞赛或项目,提升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评估方式:1. 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机械基础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的成果展示和报告,评估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个人或小组项目作业,考察学生在机械领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机械基础教案初中
机械基础教案初中课程名称:机械基础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机器和机构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
2. 掌握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
3. 理解力和运动的基本原理。
4. 能够运用简单的机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实物模型或图片。
3. 简单的机械装置。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机械?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机械是指机器和机构的总称,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自行车、汽车、电视等。
二、教学内容与活动(20分钟)1. 机器和机构的基本概念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机器和机构的特征。
引导学生理解机器和机构的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
2. 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教师介绍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发动机、传动系统、刹车系统等,并解释各部分的功能。
3. 力和运动的基本原理教师讲解力的概念、基本性质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引导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运动的基本原理。
4. 应用实例分析教师展示简单的机械装置,如滑轮组、杠杆等,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机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练习(10分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机械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二、教学内容与活动(20分钟)1. 机械的分类和特点教师讲解机械的分类,如传动机械、执行机械等,并介绍各类机械的特点。
2. 机械的设计和制造教师简要介绍机械的设计和制造过程,让学生了解机械的制作方法。
3. 机械的维护和保养教师讲解机械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引导学生注意机械的使用和保养。
4. 应用实例分析教师展示复杂的机械装置,如汽车、洗衣机等,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word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及其相互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各种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分析机械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原理及基本概念2. 掌握常见机械零件的名称、功能和应用3. 学会分析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三、教学内容1. 机械原理及基本概念机器与机构的定义力学基础(力、压力、摩擦力、扭矩等)能量转换与传递(功、功率、效率等)2. 常用机械零件传动零件(齿轮、链条、皮带、蜗轮蜗杆等)连接零件(螺栓、螺母、键、销等)导向与支承零件(导轨、轴承等)控制与调节零件(阀门、调节器等)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零件的功能及应用2. 演示:通过实物、模型或动画演示机械原理和零件的工作过程3. 实操: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提问、讨论等参与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六、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基础教程》2. 课件:教师自制的PowerPoint课件3. 模型或实物:各种机械零件和设备的实物或模型4. 动画或视频:机械原理和零件工作的动画或视频资料5. 实验设备:用于实操教学的机械设备和相关工具七、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2. 授课计划:按照教材章节进行授课,每个章节安排相应的课时3. 实验课时:安排4课时进行实验教学4. 期末考试:安排1课时进行期末考试八、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物演示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原理和零件功能2.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及时巩固所学知识4.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九、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的覆盖程度和难易程度是否适宜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3. 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反馈意见,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4. 教学资源的利用是否充分,是否存在不足之处1. 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评估,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2.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3. 对未来教学的建议和改进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简介补充和说明:强调机械基础在工程和技术领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教案标题:机械基础概述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理解常见机械零件的功能和应用。
一、引入(10分钟)1. 创设情境:请学生们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机械基础知识,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
2. 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们思考并分享他们对机械的认知和体验。
二、机械基础概述(20分钟)1. 机械基础的定义:解释机械基础是什么,为什么学习机械基础非常重要。
2. 机械基础的分类:介绍机械基础的两个主要分类——静力学和动力学,并解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三、常见机械零件的介绍(20分钟)1. 齿轮:介绍齿轮的定义、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齿轮在机械中的应用。
2. 轴承:介绍轴承的定义、结构和作用,以及轴承的分类和选择原则。
3. 简单机构:介绍简单机构的概念和分类,例如杠杆、滑块机构等。
四、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一个实际的机械案例,例如自行车的传动系统。
2. 分析该案例中常见的机械零件和它们的功能。
3. 引导学生思考该案例中机械基础知识的应用和重要性。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机械零件的功能。
2. 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机械基础知识对于他们未来相关行业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自行搜索并了解一个机械零件的功能和应用,并将所学内容写成一篇短文。
2. 可以在下节课开始时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案设计思路说明:本教案通过引入、概述、介绍机械零件和案例分析等环节,以增加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兴趣,并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知识的应用和重要性。
同时,通过作业的布置和拓展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机械基础教案解析
I.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近的传动。
2.传动时噪声小,并可在运转中变速、变向。
3.过载时,两轮接触处会产生打滑,因而可防止薄弱零件的损坏,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4.在两轮接触处有产生打滑的可能,所以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
2.传动比:
机构中瞬时输入速度与输出速度的比值。
表达式为i=n1/n2(1-1)
式中n1——主动轮转速,r/min;
n2——从动轮转速,r/min。
如图1-la所示,传动时如果两摩擦轮在接触点P点没有相对滑移,则两轮在P点处的线速度相等,即v1=v2。
则有i=n1/n2=D1/D2(推导)
二、摩擦轮传动的特点
1958年我国制造的第一个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投入运行;
1962年制成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歼—7”;
1965年制成高精度万能外圆磨床。
1970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1971年制成第一台3×105 kW双水内冷发电机。
§0—2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和今后在工作中合理使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护机械设备,以及进行技术革新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
1.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就是人为实体的组合,它的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
2.机器特征:
1)任何机器都是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的。
2)各运动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实现能量的转换、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掌握机械的基本参数和计算方法。
2. 熟悉机械的运作原理,了解各种机械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
3. 掌握机械的维护保养方法,提高机械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2. 机械的基本参数和计算方法3. 机械的运作原理4. 各种机械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5. 机械的维护保养方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参数计算、运作原理等理论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各种机械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机械的维护保养方法。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机械基础》2. 教学课件3. 实物模型或图片4. 实验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引导学生掌握机械的基本知识。
3. 讲解机械的基本参数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计算机械参数。
4. 分析各种机械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让学生了解机械的实际应用。
5. 讲解机械的维护保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维护保养机械。
6.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课程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8. 课后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机械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参数计算、运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机械结构特点、应用范围和维护保养方法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环节中对机械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思维敏捷性、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机械制造企业,实地了解机械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机械基础 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教案标题:机械基础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术语和表达方式。
3. 能够应用机械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机械问题。
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基础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机械要素。
3. 学习机械基础的基本术语和表达方式。
4. 运用机械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机械问题。
教学内容:1. 机械基础的定义和作用。
2. 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机械要素。
3. 机械基础的基本术语和表达方式。
4. 运用机械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机械问题。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机械基础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机械基础的理解和认识。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机械要素,包括力、运动、能量等。
- 解释机械基础的基本术语和表达方式,如力的大小和方向、速度和加速度等。
3. 实例演示(20分钟):- 展示一些简单的机械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机械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机械运动的特点,如速度变化、加速度变化等。
4. 练习与讨论(15分钟):-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 引导学生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加深对机械基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 提供拓展资料和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学习机械基础知识。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黑板/白板。
2. 练习题和答案。
3. 相关的实物或图片展示。
评估方法:1.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的准确度和深度等。
2. 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答案准确性评估。
3. 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评估,如解决简单机械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1.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理解能力,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深度。
2. 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教案:机械基础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的机械基础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
2.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难点1.机械基础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理论学习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2.师生互动,学生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举例介绍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
2.知识讲解:介绍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机械基础的构成:机械基础包括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图等基本内容。
(2)机械基础的重要性:机械基础是机械工程的基石,任何机械工程的设计、制造、维修都离不开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
3.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机械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4.学生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和创造力,提出自己的机械基础实践应用案例,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5.归纳总结:总结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引导学生对机械基础的今后学习和应用进行思考和规划。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合作探究中的表现和思维能力。
2.学生进行机械基础实践应用案例展示时的展示效果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2.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教案标题:机械基础课程教案目标:1.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定义。
2.了解机械基础的分类和特点。
3.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培养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一、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定义二、机械基础的分类和特点三、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学时长: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引入一些机械相关的问题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知识点讲解:介绍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定义,解释机械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和构造,可以实现特定功能的机械零件或装置。
3.教学示范: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机械零部件,帮助学生理解机械基础是机械制造的基础。
4.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出学生在下节课前需要做的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1.复习:通过回答上节课的预习问题,巩固学生所学的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定义。
2.知识点讲解:介绍机械基础的分类和特点,如机械的按工作方式分类、按动力分类、按结构特点分类等。
3.实例分析: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机械设备,并分析其所属的分类和特点。
4.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出学生在下节课前需要做的预习任务。
第三课时:1.复习:通过回答上节课的预习问题,巩固学生所学的机械基础的分类和特点。
2.知识点讲解:介绍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力的平衡条件、静力学、动力学等。
3.实例分析:给学生展示一些机械运动的实例,并分析其基本原理和方法。
4.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出学生在下节课前需要做的预习任务。
第四课时:1.复习:通过回答上节课的预习问题,巩固学生所学的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机械装置,并使用所学的机械基础知识分析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3.学生展示: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设计的机械装置,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机械基础知识。
教学评估:1.上课期间观察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机械基础》最终教案
《机械基础》最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机械的基础概念、分类和应用。
(2)掌握机械传动、联接、固定、润滑等基本原理和方法。
(3)熟悉机械设计、制造、维护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2)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进行机械的组装、调试和维修。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对机械进行改进和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的兴趣和热情,认识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致观察的工作态度,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
(3)培养学生爱护设备、安全操作的意识,遵守工厂和实验室的规定。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机械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 机械的概念和组成2. 机械的分类和特点3. 机械的应用领域第2课时机械传动与联接1. 传动系统的原理和类型2. 联接件的选用和安装3. 传动带的安装和使用方法第3课时机械固定与润滑1. 固定件的选用和安装2. 润滑油的种类和选用3. 润滑装置的使用和维护三、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基础》2. 实验室设备:机械模型、工具、仪器等3.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机械模型或图片,引发学生对机械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验演示:进行机械传动、联接、固定、润滑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机械基础的相关题目,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第4课时机械制造与维护1. 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方法2. 机械零件的加工和装配3. 机械的维护和保养第5课时机械创新与改进1. 机械创新的意义和原则2. 机械改进的方法和技术3. 创新实例分析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维护和创新的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机械基础教案设计
机械基础教案设计一、教案概述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机械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原理、机械结构和机械运动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机械基础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为将来学习更高级的机械工程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的基本定义和分类。
2.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学原理。
3.了解机械结构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4.了解机械传动的原理及常见的传动形式。
5.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机械基础概述内容:介绍机械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机械的定义和常见的机械分类,并举例说明机械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机械运动学内容:介绍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学原理。
方法:讲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直线运动、旋转运动和复杂运动等。
通过实例分析和计算,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运动的运动学原理。
3.机械结构内容:介绍机械结构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示,引导学生了解机械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机床、机构、连接件等,并讲解机械结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4.机械传动内容:介绍机械传动的原理及常见的传动形式。
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机械传动的原理,包括动力传递、运动传递和能量传递等。
介绍常见的机械传动形式,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并指导学生进行传动计算和设计。
5.机械创新与设计内容:培养学生的机械创新和设计能力。
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和改进机械产品。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机械竞赛和创新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方法1.平时考核: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等方面的评估。
2.小组项目评估:评估学生在机械创新与设计项目中的表现和成果。
3.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考核。
五、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精选机械基础教材,适合学生学习和理解。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教案一:机械基础概述教学目标: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和意义,认识机械基础在机械行业中的重要性,并能够解释机械基础的内容与范围。
教学内容:1. 机械基础的定义:机械基础是指机械工程学科中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是机械专业学习的重要起点。
2. 机械基础的意义:机械基础是培养学生机械工程素养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机械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
3. 机械基础的内容与范围:a. 机械制图:了解机械零件与装配件的制图方法和规范。
b. 机械材料与热处理:学习不同机械材料的特性与应用,以及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c. 机械传动:介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和设备,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等。
d. 机械加工与检测:学习常用的机械加工工艺和设备,以及机械零件的精度检测方法。
e. 工程图学:学习图形投影原理、视图绘制、尺寸标注等。
f. 机械测量与控制:了解不同类型的机械测量仪器和控制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使用图片展示不同机械零件和装配件,引发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兴趣,思考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机械基础的定义、意义以及内容与范围,引导学生对机械基础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实例分析:选取一个具体的机械零件或装配件,分析其制图、材料、传动、加工、检测等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与实际应用的关联。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交流各自对机械基础的理解和认识,并归纳总结各自所学的机械基础内容。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要点,并强调机械基础对学习机械专业课程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和文献,进一步了解机械基础的内容和应用。
评价方式:1. 学生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和质量。
2. 学生对机械基础的认识理解是否准确。
3. 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发学生对机械的兴趣,介绍了机械基础的概念和意义,并展示了机械基础的内容与范围。
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机械基础的理解和认识。
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
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2. 掌握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熟悉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教学内容:1. 机械基础的定义和分类。
2. 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机械基础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讨论法:探讨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基础概述。
2. 投影仪:展示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讨论材料:关于机械基础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的案例。
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机械基础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机械基础的分类和应用,展示相关案例。
3. 分析:分析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基础的重要性。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机械基础的发展前景。
练习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章:机械零件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零件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和选用原则。
3. 熟悉机械零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机械零件的定义和分类。
2. 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
3. 机械零件的选用原则。
4. 机械零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零件的概念和分类。
2. 实践教学法:演示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零件的选用原则。
4. 讨论法:探讨机械零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零件。
2. 机床设备:演示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
3. 案例材料:关于机械零件选用原则的案例。
1. 引入:介绍机械零件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机械零件的分类,展示相关案例。
3. 演示:演示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加工过程。
4. 分析:分析机械零件的选用原则,引导学生思考机械零件的重要性。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
2. 掌握机械的传动原理和常见传动机构。
3. 学习机械零件的选材和设计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机械的基本概念:机械、机械设备、机械系统。
2. 机械的分类:原动机、传动装置、执行装置、控制系统。
3. 机械的应用:农业机械、工业机械、交通运输机械。
4. 机械的传动原理:摩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液压传动。
5. 常见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液压传动机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机械的传动原理和常见传动机构。
2. 教学难点:机械的传动原理和常见传动机构的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
2. 采用演示法,展示机械的传动原理和常见传动机构。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零件的选材和设计方法。
4. 采用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机械的传动原理和常见传动机构。
2. 教学视频:机械的传动原理和常见传动机构的实际运行。
3. 实践教学材料:机械零件、工具、设备。
4. 作业题库:机械基本概念、传动原理和传动机构的选择与应用。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机械设备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让学生了解机械设备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3. 讲解机械的传动原理和常见传动机构,让学生掌握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
4. 分析机械零件的选材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应用能力。
5. 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作业与评价1. 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机械传动系统图,并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2. 评价:以实践操作和作业表现为主要评价方式,考察学生对机械基本概念、传动原理和传动机构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
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
让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2 教学内容机械基础的定义和分类。
机械基础的应用领域。
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讲解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的应用。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基础基本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通过实验报告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机械基础应用领域的了解。
通过小组项目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第二章:机械零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分类和功能。
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材料和加工方法。
让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选型和使用方法。
2.2 教学内容机械零件的分类和功能。
机械零件的材料和加工方法。
机械零件的选型和使用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讲解机械零件的分类和功能。
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材料和加工方法。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机械零件的选型和使用方法。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零件分类和功能的了解。
通过实验报告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机械零件材料和加工方法的了解。
通过小组项目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机械零件选型和使用方法的掌握。
第三章:机械传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传动的分类和原理。
让学生了解机械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让学生掌握机械传动的计算和选择方法。
3.2 教学内容机械传动的分类和原理。
机械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机械传动的计算和选择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讲解机械传动的分类和原理。
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机械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机械传动的计算和选择方法。
机械基础说课教案(标准)
机械基础说课教案(标准)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基础知识,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机械的基本参数和性能指标。
3. 理解机械的运用和维护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机械的概念和分类2. 机械的基本参数3. 机械的性能指标4. 机械的运用和维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指标。
2. 难点:机械的运用和维护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指标。
2.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机械的运用和维护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理知识,引出机械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指标。
3. 实例分析:分析机械的运用和维护方法。
4. 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机械的运用和维护方法。
第二章:机械传动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掌握常见机械传动的结构和特点。
3. 理解机械传动的设计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2. 常见机械传动的结构与特点3. 机械传动的设计与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常见机械传动的结构与特点。
2. 难点:机械传动的设计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常见机械传动的结构与特点。
2.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机械传动的设计与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机械基础知识,引出机械传动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常见机械传动的结构与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机械传动的设计与应用。
4. 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机械传动的设计与应用。
六章:联接件与紧固件一、教学目标:1. 了解联接件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紧固件的种类和选用方法。
3. 理解联接件的设计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 联接件的概念和作用2. 紧固件的种类和选用方法3. 联接件的设计和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联接件的概念、紧固件的选用方法。
《机械基础》最终教案
《机械基础》最终教案机械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机械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了解机械基础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机械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机械基础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内容:机械基础的概念和作用;2.方法:介绍机械基础的概念和作用,并通过举例子进行讲解。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机械基础的概念和作用,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机械基础?2.机械基础有哪些作用?二、讲解(30分钟)1.机械基础的概念和作用教师通过案例和图片,介绍机械基础的概念和作用。
2.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教师通过案例和图片,讲解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包括力的平衡和力的传递等。
3.常见机械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教师通过案例和图片,讲解常见机械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齿轮、皮带、链条、轴承等。
三、练习与讨论(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给学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实践活动(30分钟)教师布置一个实践任务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机械基础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并进行制作和测试。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学生的实践活动的成果。
六、教学资源:1.图片和案例材料;2.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概念介绍、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和作用,并掌握了相关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机械元件。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选择都比较合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教学时间安排可能稍有不足,下次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机械基础教案1
机械基础教案1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原理;3. 学会运用机械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基础的定义和分类;2. 机械基础的重要性;3. 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原理;4. 机械基础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机械基础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机械设备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机械设备的特点和功能。
2. 知识讲解2.1 机械基础的定义和分类讲解机械基础的定义,即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动力、机械运动和机械控制等方面。
介绍机械基础的分类,如静力学、动力学、运动学等。
2.2 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强调机械基础在机械工程中的重要性,它是学习和掌握其他机械专业知识的基础,对于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2.3 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介绍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讲解力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条件等基本原理。
2.4 机械基础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通过实际案例和示意图,展示机械基础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如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机械结构的强度分析和改进等。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具体的机械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机械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机械基础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基础对于工程设计、制造、维修等方面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深入学习和探索机械基础的更多知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设计一道与机械基础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机械基础知识,选择一个机械设备进行分析和改进,撰写一份报告。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包含机械基础的定义、分类、基本知识和应用案例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基础》教案第一章带传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带传动是机械传动中的重要的传动形式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带传动的形式有了多样性,多领域的发展。
讲授新知一、V带及带轮V带传动——由一条或数条V带和V带带轮组成的摩擦传动。
V带V带带轮二、V带传动的主要参数1.普通V带的截面尺寸顶宽b中性层节宽bp高度h相对高度h/bp2.V带带轮的基准直径ddV带带轮的基准直径dd——带轮上与所配用V带的节宽bp相对应处的直径。
3.V带传动的传动比idd1——主动轮基准直径,mmdd2——从动轮基准直径,mmn1——主动轮的转速,r/minn2——从动轮的转速,r/min4.小带轮的包角α1包角——带与带轮接触弧所对应的圆心角。
包角的大小反映了带与带轮轮缘表面间接触弧的长短。
d1d22112ddnni==5.中心距a中心距——两带轮中心连线的长度。
6.带速v带速太低,传动尺寸大而不经济带速太高,离心力又会使带与带轮间的压紧程度减少,传动能力降低7.V带的根数Z根数多,传递功率大根数过多,受力会不均匀三、普通V带的标记与应用特点1.普通V带的标记中性层——V带绕带轮弯曲时,其长度和宽度均保持不变的层面。
基准长度Ld——在规定的张紧力下,沿V带中性层量得的周长,又称为公称长度。
d2d11()18057.3d daα-≈︒-⨯︒标记示例:2.普通V带传动的应用特点优点: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精度要求不高,使用维护方便,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传动平稳,噪声低,有缓冲吸振作用在过载时,传动带在带轮上打滑,可以防止薄弱零件的损坏,起安全保护作用。
缺点:不能保证的准确的传动比,外廓尺寸大,传动效率低四、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1.V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V带传动的张紧装置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生产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堂小结1.带传动的组成2.带传动的应用课后练习课后习题学习评价(每个评价的评分标准评价内容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总评第二章螺旋传动轮系的结构形式很多,根据轮系在传动中各齿轮的几何轴线在空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固定,轮系可分为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两大类。
1. 定轴轮系:当轮系运转时,其中各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都是固定的,此轮系称为定轴轮系。
2.周转轮系当轮系运转时,其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是绕另一齿轮的固定几何轴线转动,此轮系称为周转轮系。
1.传动比轮系中首末两轮的转速(或角速度)比,称为轮系的传动比,用i•表示。
即: 2.旋转方向(1) 一对圆柱齿轮传动,外啮合时两轮转向相反其传动比规定为负一对内啮合圆柱齿轮,两转转向相同,其传动比规定为正(2)两轮的旋转方向也可以用画箭头的方法表示。
两轮旋转方向相反,画两反向箭头, 两轮旋转方向相同,画两同向箭头。
箭头方向表示可见侧面的圆周速度的方向。
3、传动比的计算211n n i k (a) 外啮合齿轮 (b) 内啮合齿轮成对圆柱齿轮转向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组成该轮系的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首末两轮的转向由轮系中外啮合齿轮的对数决定。
上式(-1)3•表示轮系中外啮合齿轮共有三对,(-1)3=-1表示轮1与轮5转向相反。
从图12-4可知,•轮系中各轮的转向也可用画箭头的方法表示。
由分析可知,定轴轮系总传动比的计算式可写成i1k =n1/nk=(-1)m·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式中m为外啮合齿轮的对数。
注意:在应用上式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时,若轮系中有圆锥齿轮,蜗杆蜗轮机构,传动比的大小仍可用上式计算,而各轮的转向只能用画箭头的方法在图中表示清楚。
例1 图12-5所示的轮系中,Z1=16,Z2=32, Z2'=20,Z3=40, Z3'=2(右旋)•Z4=40。
若n1=800r/min, 其转向如图所示, 求蜗轮的转速n4及各轮的转向.解:传动比大小:i 14=n1/n4=Z2Z3Z4/Z1Z2'Z3'=32×40×40/16×20×2=80所以: n4=n1/i14=800/80=10r/min因为此轮系中有蜗杆蜗轮和圆锥齿轮,故各轮的转向只能用箭头表示。
技能训练轮系的计算与应用4、曲柄:连架杆中,能作整周回转的杆件称为曲柄。
5、摇杆:连架杆中,只能作往复摆动的杆件称为摇杆(2)根据连架杆能否成为曲柄,铰链四杆机构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3)重点分析曲柄摇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两个连架杆一个为曲柄,一个为摇杆,则四杆机构称为曲柄摇杆机构。
例1:图所示为食品设备中的物料搅拌机构,当曲柄旋转时,利用连杆上E点的运动可以实现物料搅拌的要求。
例2:牛头刨床的横向进给机构,该机构工作时,右侧小齿轮带动相当于曲柄的大齿轮转动,然后通过连杆带动带有棘爪的摇杆作往复摆动,从而带动棘轮连同丝杠作单向间歇运动。
所以牛头刨车的横向进给机构是由曲柄摇杆机构与棘轮机构串联构成的。
(4)分析双曲柄机构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两个连架杆均为曲柄,则四杆机构称为双曲柄机构。
例1:当主动曲柄AB转动时,通过连杆BC、从动曲柄CD和连杆CE,带动滑块E(筛)做水平往复移动。
这里的机构是由双曲柄机构添加了一个连杆和滑块所组成。
例2:机车车轮联动机构中的ABCD就是一个正平行四边形机构,主动曲柄AB与从动曲柄CD作同速同向转动,连杆BC则作平移运动。
思考:取消杆EF,对两车轮的运动是否有影响。
(5)分析双摇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两个连架杆均为摇杆,则四杆机构称为双摇杆机构。
例1:ABCD为一双摇杆机构,当主动摇杆AB摆动时,从动摇杆CD也随着摆动,从而使连杆延长线上的重物悬挂点E 做平面运动。
例2:ABCD构成一个双摇杆机构。
摇杆AB摆动,带动摇杆CD摆动,使飞机轮子放下。
注意:此时AB与BC连线,主动件AB通过连杆作用于从动件CD上的力恰好通过其回转中心,出现了不能使构件CD 转动的“顶死”现象,机构的这种位置称为死点。
这时无论飞机施加在AB上的力有多大,都不能使BC转动,保证飞机正常的着陆。
(6)重点分析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1.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2.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个是最短杆。
推论:①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取最短杆的相邻杆为机架时,得曲柄摇杆机构;取最短杆为机架时,得双曲柄机构;取与最短杆相对的杆为机架时,得双摇杆机构。
②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不论取何杆为机架时均无曲柄存在,而只能得双摇杆机构。
(7)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1、改变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尺寸2、改变运动副的尺寸偏心轮的演化过程应用实例:偏心轮机构的应用—鄂式破碎机:鄂式破碎机鄂式破碎机运动简图3、选用不同的构件为机架曲柄滑块机构中,当将曲柄AB改为机架时,就演化为导杆机构。
导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中,当将连杆BC改为机架时,就演化为曲柄摇杆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中,当将滑块C改为机架时,就演化为直动滑块机构。
直动滑块机构技能训练1.四杆机构在生活中的应用2.四杆机构的判断课堂小结课后练习课后习题学习评价(每个评价的评分标准分为三种:10分优秀,8分良好,5分待提高)评价内容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总评连杆机构的概念连杆机构的判断连杆机构的应用总计教后反思本节课注重并体现了导学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思考题,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讨论思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实际讲授新知(一)认识凸轮机构凸轮机构是通过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直接接触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是一种常用的高副机构,在机械中应用也很广泛。
例:观察下图汽车配气机构就是利用凸轮来控制气门的启闭。
1、凸轮机构的组成:凸轮机构由凸轮1、从动件2和机架3三个基本构件及锁合装置组成,是一种高副机构。
其中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通常作连续等速转动,而从动件则在凸轮轮廓的控制下按预定的运动规律作往复移动或摆动。
2、凸轮机构的优点:只要适当地设计凸轮轮廓,就可以使从动件实现预期的运动规律,结构简单、紧凑,易于设计。
3、凸轮机构的缺点:凸轮与从动件是高副接触,易磨损,制造困难,适用于传力不大的控制机构。
(二)凸轮机构的类型1、按凸轮的形状分类:123e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2、按推杆的形状分类:尖顶移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滚子移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平底移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3、根据推杆的运动形式的不同:有作往复直线运动的直动推杆和作往复摆动的摆动推杆尖顶移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尖顶摆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4、按照凸轮与推杆保持接触的方式分类:a、力封闭的凸轮机构:其利用推杆的重力、弹簧力来使推杆与凸轮保持接触。
b、几何封闭的凸轮机构。
其利用凸轮或推杆的特殊几何结构使凸轮与推杆保持接触。
一、三星齿轮变向机构图1所示,由Z1、Z2、Z3和Z4四个齿轮,以及三角形杠杆架组成。
Zl和Z4两齿轮用键装在位置固定的轴上,并可与轴一起转动2和3两齿轮空套在三角形杠杆架的轴上,杠杆架通过搬动手柄可绕齿轮Z4轴心转动。
在图示位置,齿轮通过齿轮Z3带动齿轮Z4,使齿轮z4按一定方向旋转,齿轮Z2空转。
若手柄向下搬动,这时Z1和Z3两齿轮脱开啮合,Z1和Z2进入啮合,这样齿轮Z1通过齿轮2和3而带动齿轮4,由于多了一个中间齿轮Z2,当齿轮Z1的旋转方向不变,齿轮在Z4的旋转方向就改变了。
二、滑移齿轮变向机构图2所示为滑移齿轮变向机构。
由Z1、Z2、Z3、Z4和中间齿轮2组成;Z1和Z3为二联滑移齿轮,用导向键或花键与轴联接。
Z2和Z4固定在轴上。
在图示位置,当齿轮Z1的转动通过中间齿轮Z带动齿轮Z2转动时,则齿轮Zl和Z2的旋转方向相同。
若将二联齿轮Z1和Z3向右移动时,使齿轮Zl与中间齿轮Z 脱开啮合,齿轮Z3和Z4进入啮合,因为少了一个中间齿轮在该变向机构中,所以齿轮Z3和Z4的旋转方向相反。
在该变向机构中,若,则只是一个变向机构;若则既是一个变向机构,又是一个变速机构,即可同时完成变向和变速要求。
三、圆锥齿轮变向机构图所示为圆锥齿轮变向机构。
在图a中,两个端面带有爪形齿的圆锥齿轮Z2和Z3,空套在水平轴上,这两个圆锥齿轮能与同轴上可滑移的双向爪形离合器啮合或分离,双向爪形离合器和水平轴用键联接。
另一个圆锥齿轮Z1固定在垂直轴上。
当圆锥齿轮Z1旋转时,带动水平轴上两个圆锥齿轮Z2和Z3,这两个齿轮同时以相反的方向在轴上空转。
如果双向离合器向左移动,与左面圆锥齿轮Z2上的端面爪形齿啮合,那么运动由左面的圆锥齿轮Z2通过双向离合器传给水平轴;若双向离合器向右移动,与圆锥齿轮Z3端面爪形齿啮合,那么运动将由圆锥齿轮Z3通过双向离合器传给水平轴,且旋转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