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余光中与郑芝溶的现代乡愁诗之异同
余光中《乡愁》与席慕蓉《乡愁》比较赏析
余光中《乡愁》与席慕蓉《乡愁》比较赏析
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蓉的《乡愁》都是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虽然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不同,一个是在海外的流浪之中写下,一个则是在国内的深夜之中写成,但是两人都以个人的视角,从感官和情感出发,将对故乡的回忆与思考流露出来。
余光中的诗在结构上较为严谨,每一句都写得十分精炼。
他以小溪、村庄、菜园等诸多细节来描绘故乡的万般风情。
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则深刻而含蓄,反映了他多年离乡的思念之情。
同时,他通过对故乡的“石头、水泥、钢铁”等现代化建设的反思,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而席慕蓉的诗则更加注重诗歌的节奏和音乐性。
她通过对故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情味道的描摹,营造出极具诗意的氛围。
同时,她的诗歌中还蕴含着对亲情、友情和家庭的热爱和思念。
她用诗歌来表达对故乡的深情,让人们仿佛能够听到诵读者的心声。
总的来说,两首《乡愁》都将诗人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余光中的诗注重细节、精简而富含思考,而席慕蓉的诗则更加凸显出诗歌语言的美感和音乐美。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两首《乡愁》都是对人类故土情感最为深刻和真挚的赞歌。
郑芝溶和余光中乡愁绪论
#郑芝溶和余光中乡愁绪论乡愁是一种深深根植于人心的情感,它关乎着人的身份认同、情感体验以及与家园的深沉纠葛。
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优秀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乡愁的思考和感悟。
其中,郑芝溶和余光中是两位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中蕴含了关于乡愁的种种情绪与意象。
一、郑芝溶的乡愁情结郑芝溶,出生于江西省乡村,从小生活在乡间的她对家乡充满了深深的感情。
在郑芝溶的作品中,乡愁常常被描绘成一种病态的情感,是一种失去的,永远无法重返的心灵状态。
她笔下的乡愁情结始终伴随着一种无法释怀的忧伤和沉重。
郑芝溶的短篇小说《流波上》中,她以细腻动人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因流波上的迁移而产生乡愁的故事。
在故事中,主人公与家乡的联系通过流波断裂了,而这种断裂感正是乡愁产生的源头。
郑芝溶在其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怀旧之情,以及对失去的痛苦。
二、余光中的乡愁情怀与郑芝溶不同,余光中在他的作品中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乡土文化的赞美。
他的作品中常常流淌着一种乡愁情怀,是一种深沉而温暖的情感。
余光中的散文《台湾的乡愁》中,他回忆起自己童年时代在台湾乡村的生活,通过描写种种细节展示了乡愁情怀。
他描述了家乡的风景、民俗、乡亲邻里,并通过这些回忆勾勒出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三、乡愁的共性和特点从郑芝溶和余光中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乡愁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情感,它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背景密不可分。
乡愁情结常常与家乡的土地、风俗民情、亲情等因素紧密相连,是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追求。
无论是郑芝溶还是余光中,他们在作品中都通过细腻而真实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情感。
郑芝溶的乡愁情结更多地体现了痛苦和忧伤,而余光中则更多地表达了温暖和眷恋。
然而,无论怎样不同的表达方式,乡愁作为一种情感,它的存在和表达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而真实的。
四、结语乡愁是一种深深扎根于人心深处的情感,它是每个人与家乡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郑芝溶和余光中是两位善于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乡愁情感的作家,他们通过细腻而真实的描写,传达了乡愁的情绪与意象。
(完整word版)余光中与席慕容同名《乡愁》诗歌的比较分析
余光中与席慕容同名《乡愁》诗歌的比较分析这两首诗的相同点:1.作者的时代背景相同2.抒发的思想感情相同3都是按时间顺序写的4.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词方法这两首诗的不同点:1.余光中的《乡愁》感情朴实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席慕容的《乡愁》比较含蓄。
2.余光中的《乡愁》是抒情诗,而席慕容的《乡愁》是散文诗。
解析: 从表达上看余诗用多节来表达主题,而席诗则短小,一节包含了所要表达的主题;余诗的节奏分明,每一节结构匀称,而席诗则没有这样的限制;余诗在表达上用时间来作为线索,而席诗则以意象为主来体现主题。
余光中的《乡愁》诗用衬托的方式,从远到近,从小到大,由浅入深,一层又一层铺叙出乡愁之浓.如果说余光中的《乡愁》为大家讲述了一个个的小故事,那麽席慕容的《乡愁》则为大家描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女诗人用超凡的想象力,新奇的比喻,缠绵的情思,细腻的表现了乡愁的主题。
同题《乡愁》都把无形的魂牵梦绕的乡愁,描写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愁思之重。
这两首诗的作者有着相似的背景。
我们知道,余光中是在抗日战争中随父母逃难到江苏、上海等地,而后随家到香港,1949年赴台湾的,是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
席慕容是个生活在台湾的大陆人,她的故乡在大草原上,后来赴台生活。
故乡时时在她的梦里。
俩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现实对故乡的渴望都存在于空间阻隔的纷繁中,还存在于旷远的时空中,只有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在诗中,都体现了一个主题,家始终是每个人的归属,身处异地、他乡,家是心中唯一的挂牵,思乡、念乡之情决不会随时间而变淡,只会日益增添,永难相忘,只会眷恋着故乡的一切一切,至纯至真的乡情哟。
这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余光中在诗中把乡愁比喻化为四种具体的事物,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写进书信寄给家人,故把乡愁喻为邮票;长大后,与家人分居两地,船是与家人团聚的媒介,是乡愁的寄托,所以把乡愁喻为船票;后来,母亲的离世,与至亲的阴阳两隔,让作者失去了支撑的力量,于是作者就把愁绪比作为坟墓;而现在,由于政治原因,两岸人民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统一的那种强烈的渴望。
中国古典诗意的现代转换——以余光中、洛夫和郑愁予的几首诗为例
中国古典诗意的现代转换——以余光中、洛夫和郑愁予的几首诗为例中国古典诗意的现代转换——以余光中、洛夫和郑愁予的几首诗为例中国古典诗意的现代转换以余光中、洛夫和郑愁予的几首诗为例宋尚诗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摘要:中国文学有“大传统”和“小传统”。
前者指《诗经》以来的古典文学,后者指“五四”以来的新文学。
中国新诗同样承继这两个传统,而这二者的如何兼容正指向“中国古典诗意的现代转换”这个论题。
年代后的台湾诗歌的生长正是在华文文学的大版图下,以续接“小传统”的方式,获得与“大传统”的不断对话。
余光中的《五陵少年》、洛夫的《边界望乡》和郑愁予的《残堡》细微地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意的现代转换”之不同策略,也具有一定的代表生和标本意义。
关键词:古典现代余光中洛夫郑愁予一、引言将“中国古典诗意的现代转换”这个论题置于台湾的诗歌语境中,进行大而化之地讨论,并不新鲜。
可以轻易搜到的便有《论郑愁予诗歌与传统诗歌的联系》《论郑愁予诗歌的古典意蕴》《台湾现代诗歌的西化和民族化??以纪弦、余光中和洛夫为中心》《默数念珠对坐千古??论郑愁予诗歌的佛理禅趣》和《郑愁予借鉴古典诗词创作技法的策略和意义》以及《中国新诗的古典追求??以余光中、洛夫之诗艺为探索中心》。
然而上述论文有三个特点:一是多探讨郑愁予诗歌与古典诗意的血脉联系;二是论据所选诗歌多走马观花,缺乏定力,抑或讨巧??从诗库中选取各类诗歌的不同面向,以服务自己的论题,这样不免抹除客观存在的差异诗人不同时期的艺术立场和思想境界的差异及其带来的诗歌风貌和美学内核的差异 ,略显牵强附会;三是多诉诸纯理论,与具体文本细读的结合过少,流于理论的自说自话和画地为牢。
如此,一旦过分缺少对特定案例的条分缕析,必会导致论文的“气血不足”,“概论未必宏观,写多了容易沦为空洞,甚至像人门的教科书”?。
本文以余光中的《五陵少年》、洛夫的《边界望乡》和郑愁予的《残堡》三首特定诗歌为案例,以小见大,就近喻远,以窥“中国古典诗意的现代转换”在三个诗人的艺术长途之一斑。
余光中和席慕容《乡愁》的比较
余光中和席慕容《乡愁》的比较余光中和席慕容《乡愁》的比较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这四句诗在今天看来,无论从词语和技巧上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首先把抽象化了事物“乡愁”比作具象化的事物“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再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两岸之间的距离,正是这种无法走近的距离产生了主体情感的波澜。
全诗按时间顺序“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展开了线性思绪,仿佛乡愁就像这种长长的缠绵的线,缠绕心间、撩拨心怀。
最初这种乡愁还可以用“邮票、船票”寄托,可是后来就是生死离别的无可释怀了,最后诗歌落脚于政治原因,诗就有了广度和宽带。
最后一节,有人说体现了盼望祖国统一,个人之思上升到家国之念。
诗歌具有蕴藉和多义性,“浅浅的台湾海峡”,是一种政治的无奈,也是一种心灵的无奈,因为小小的个人在强大的意识形态之中是渺小的。
此外“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几个性质性形容词,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产生不了巨大的伤害的,微波不兴的,实际上给人的情感是逐渐哀痛的、无何奈何的、生死离别的。
因此除了增强了诗歌节奏感、韵律感,在情感上还增加了诗歌的巨大张力。
虽然我们看这首诗无一处奇绝、无一处技巧,但是是心灵的歌。
比较席慕容的《乡愁》:“故乡,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夜里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 第一节也是运用了比喻把故乡比作清远的“笛”,月夜里想起的不是笛声,而是乡愁。
在中国诗词里“笛子”是诗人非常喜欢的意象。
何其芳的《秋天》里的最后一节:牛背山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含夏夜的'香和热的笛孔。
在古典诗词里笛音是清远、凄切的,寄托哀怨怅惋情思的具象。
评余光中的《乡愁》
评余光中的《乡愁》作者:徐树忠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2期前段时间有幸教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一篇诗作《乡愁》,这首诗人文气息非常浓郁,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初,距今已有三十多年。
本来我觉得面对的一帮“不识愁之味”的学生,教读这篇文章会有一些难度,然而,事实上那股令人揪心的乡愁不但没有渐渐淡去,反而越来越浓,好似一坛陈年老醋扑面而来,产生了心灵的共鸣。
笔者认为传统主题能产生如此效果应归功于余光中先生诗歌的“浅易”的特点,而《乡愁》又具体体现在了以下三个方面:1.溶乡愁于具体可感的意象之中。
古国故乡故园,人之所恋,古今一样,中外相同。
从海涅的《在可爱的德国故乡》到莱蒙托夫的《祖国》,从屈原的《离骚》到李白的《静夜思》,从40年代的《流亡三部曲》到上世纪70年代的《长城谣》,概括了多少游子眷恋故国亲人的感情啊!然而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在秉承传统主题的基础之上,又赋予了鲜明的时代感和地域感,不露痕迹地融传统于现实,将个人悲欢、祖国之思、民族之恋融为一体,寄寓着千千万万海外游子的祖国之爱,概括了整整一个时代华夏子孙的共同感情。
具有传统乡愁诗无法比拟的深度和广度。
乡愁原本是一种难以捕捉无法具体可感的情绪,余光中先生在广远的时空中把乡愁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这是余光中先生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样人生不同的阶段里,这些是最能体现“乡愁”特殊内涵的,更重要的是这些意象所具有的特定内涵,如: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恩等等,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普遍的感受和产生共鸣的基础。
2.厚积薄发谱写一曲吐不尽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的浓浓乡愁,既包容了无数的海外游子不尽的思乡之情,又概括了诗人独特而又丰富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深刻体验。
余光中先生是福建省永春县人,少年时候做了流亡学生逃到大后方重庆去读书求学。
那时候,让他企盼,让他魂牵梦绕的只有那贴着一方邮票,盖着圆戳的母亲的来信。
乡愁 对比鉴赏
余光中《乡愁》和席慕容《乡愁》的比较鉴赏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的结束,长达50年之久;从1949年一直到解禁之前,又是半个世纪多。
一湾天然的海峡,一道人为的鸿沟,锁住了台湾回归的脚步,却锁不住人们思归的心。
在台湾现代文学作品中,思乡是一个长久不衰、令人心动的主题。
台湾以思乡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大多出自大陆去台人员之手,这些人在台湾尽管多数已有较稳定的生活,但他们总觉得自己的根在大陆,在台不过是“过客”,这种过客心理,使他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失落感,而海峡两岸的阻隔状态,更使他们觉得“叶落归根”似乎是个遥远的梦。
这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抑郁难平,发而为诗,于是就有了一首首发自肺腑的思乡曲。
台湾诗人余光中和席慕蓉的《乡愁》就是其中流传最广泛的两首。
(一)余光中的《乡愁》首先看看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永春,出生于南京。
因眷恋母乡,神游古典,自命为“江南人”,亦自称为“五陵少年”。
从21岁负笈漂泊台岛,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交流,萦绕在余光中心头的仍是挥之不去的乡愁。
谈到作品中永恒的怀乡情结时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这首诗其实是诗人余光中生活的见证或写实: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母亲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痛失母爱;到最后诗人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二)席慕蓉的《乡愁》接下来再看看席慕蓉的《乡愁》。
席慕容,蒙古族女诗人。
原籍内蒙古查哈尔盟明安旗。
后定居台湾,作画写诗。
席慕容的诗中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曾影响了一代人的心灵历程。
自称是“一个专业的游民”的席慕容出生于四川,自幼随家人四处辗转,可谓处处皆他乡。
《古诗十九首》是席慕容接触到的第一本读物,里面有许多寄托乡愁的诗句,如“思乡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余光中《乡愁》与席慕蓉《乡愁》比较赏析
余光中《乡愁》与席慕蓉《乡愁》比较赏析作者:陈宇彤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0期摘; 要: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蓉《乡愁》这两首诗,作为抒写“乡愁”的经典之作,情真意切,内蕴深远,表达了去国怀乡、思乡恋土的殷殷情怀。
不同的是,余光中的《乡愁》一诗,时空结合,由近及远,以小见大,将思乡之情上升为家国之念,结构一唱三叹,富有音韵美,是一曲海外游子的深情恋歌;而席慕容的《乡愁》则以女性的细腻柔美的情愫和敏锐的视角,抒写内心深处依依难舍的家园情思,给人一种浪漫唯美、缠绵悱恻之感。
关键词:余光中;席慕蓉;《乡愁》;比较赏析指导教师:温先发[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0-0-02魂牵梦绕的乡愁情结,是我国诗歌历久弥新的主题。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无不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抒写内心的乡愁之苦。
崔颢《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李觏《乡思》中的“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瑾《九日感赋》中“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无不流露出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亲人深深的眷念之情。
抒写“乡愁”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余光中与席慕蓉两位诗人,巧用不同的意象,精妙绝伦的比喻,匠心独具的写法,分别写下了两篇题为《乡愁》的名篇,在表现对故国家园刻骨铭心的热爱和绵长深沉的眷念情感的同时,也呈现了别样的韵味和艺术美感。
一、独具匠心的意象组合,大同小异的乡愁主题余光中《乡愁》与席慕蓉《乡愁》表达主题相同,均寄托了身处异地他乡的游子那种挥之不去的对故土和家人深深的思念和依恋之情。
余光中的《乡愁》一诗,作者以“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的时间变化为线索,在四个不同的时期,各选取了四个不同的表示乡愁的意象,即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全编本习题集
习题集诗经1. 熟读各诗,体会重章叠句的艺术魅力。
2.《采薇》诗中是怎样处理爱国与恋家关系的?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为什么会被后人目为《诗经》中的佳句?4.《伯兮》中哪些地方使用了“以丑写美”的手法?先秦散文1.《曲则全》一文说“枉则正。
”《孟子·万章上》说:“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
”《淮南子·泰族训》说:“夫圣人之屈者,以求伸也;枉者,以求直也;故虽出邪辟之道,行幽昧之涂,将欲以直大道,成大功。
”请分析其间的义理异同。
2.《曲则全》一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其效果如何?3.《论语·为政》说:“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请谈谈孔子此言与本文宽猛相济之论的区别与联系。
4.阳虎说:“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孟子·滕文公上》)叔向认为韩宣子“有栾武子之贫”就“能其德”。
仁德是否一定与贫困相伴,请略作论述。
5.请分析评价下列句子的内涵:“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屈宋1. 楚辞研究史上有哪几种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2. 屈原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秦汉文1.一篇不足千字的《谏逐客书》,为什么能说服刚愎自用的君王?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其中蕴含的公关艺术。
2.具体分析《谏逐客书》正反论证、利害对举的说理方法,并请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写作特色。
3. 在当前既融合又竞争的国际形势下,《苏武传》中的苏武形象有何现实意义?司马迁曾为李陵辩解而受腐刑,你如何评价李陵?4. 有人说汉代并无民族观念,苏武只是汉朝国家的代表,无愧为爱国英雄,而不宜把他列为“民族英雄”。
你如何认识?5. 《苏武传》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总结和概括。
汉魏诗1. 名词解释①汉乐府②《古诗十九首》③建安文学④“三曹”2. 《饮马长城窟行》首二句“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用的是古代诗歌较常见的“比兴”手法,请分析这两句诗在整首诗中所起的作用。
台湾诗歌中的乡愁母题——以席慕容、郑愁予、余光中的诗歌为例
台湾诗歌中的乡愁母题——以席慕容、郑愁予、余光中的诗歌为例一、乡愁缘起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社会以及深受儒家思想而形成的“家国同构”的社会格局,形成了中国人深深的恋家情结和乡土情怀。
家被视为生命的本源、人生的归宿。
“穷家难舍,热土难离”、“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安土重迁”、“衣锦还乡”,正是这种恋家情结的体现。
家乡、故乡这一概念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根敏感神经,牵动着一代又一代游子的思乡愁情,并随着历史发展形成了乡愁这一文学母题。
思念故土、渴望返乡,也成为了中国人普遍的文化心态。
《诗经》中“东曰归,我心西悲”、“不我以归,忧心有忡”便是乡愁诗的源头;《离骚》中“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表现诗人对故国故土的深深眷念;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诗人,用“长风”、“飘蓬”、“鸿雁”、“明月”等诗歌意象,表达家园之思以及浪迹天涯的复杂心情;李煜、苏武、庾信等诗人,深陷异国他乡,有着道不尽的亡国之痛、离家之悲。
无论是戍边战士,还是科举书生,不论是被贬的官宦,还是沦落天涯的浪子,都曾黯然神伤地吟唱过他们的离愁别恨和绵绵乡思。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有个著名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他说:“我们心中有一种情绪源自远古的遗传,是有遗传的力量形成的心理倾向。
”可见,乡愁情结在历史的演变传承中已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遗传因子,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
而与大陆同根同源的台湾,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台湾的乡愁诗在传统思亲念家之外又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直接对现代乡愁诗造成直接且巨大影响的是20世纪40年代赴台移民的高潮。
许多大陆居民或迫于生计,或躲避战争,或出于政治原因,背井离乡、流落台湾。
然而历史与政治给他们开了一个大玩笑,海峡两岸禁止“三通”!一湾浅浅的海峡便把两岸骨肉同胞的亲情、友情、爱情都无情的隔开。
今后的二三十年里,乡愁成了台湾诗坛的一大主题,它似病魔般萦绕在诗人们敏感细腻的心头,令人黯然神伤,却又挥之不去;又似陈酿的老酒,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退,反而愈加浓烈。
浅析台湾思乡题材的现代诗歌
浅析台湾思乡题材的现代诗歌浅析台湾思乡题材的现代诗歌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台湾与祖国大陆隔离的独特生活环境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那就是风靡于台湾的“乡愁文学”。
在台湾的“乡愁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台湾思乡题材的现代诗歌,其中不乏此类诗歌的代表人物如:余光中、洛夫、纪弦等。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浅析台湾思乡题材的现代诗歌,希望对你有帮助。
思乡是一个中国人心中崇尚的“孝”的观念与情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道出了每一个漂泊在外的中国人的思乡情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思乡之情,连月都是故乡的明;“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对在家乡时窗前的寒梅是否开花这区区小事都牵肠挂肚,深挚地表达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描写出了浪迹天涯的游子的心路历程:叶落归根,去者还乡,走回归程,给自己的一生划个圆满的句号,这或许是许多漂泊者的最终归宿。
可见,从古至今,无论男女,家,总是他们盼望归去的港湾,思乡是他们不老的情结。
以下是我对这类诗的代表作的赏析和理解。
余光中的《乡愁》是最脍炙人口的一篇有关思乡的佳作。
这首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
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诗人们为每个阶段的乡愁找了一个具体的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
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
成年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
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诗歌的最后,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乡愁》这首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
余光中《乡愁》与席慕蓉《乡愁》比较赏析
余光中《乡愁》与席慕蓉《乡愁》比较赏析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蓉的《乡愁》,作为两首代表性的诗歌歌曲,展现了不同的乡愁情感。
余光中的《乡愁》深刻地表达了乡村的荒凉与人们的离散,表现出一种沉重的乡愁情感。
席慕蓉的《乡愁》则更多地关注了乡村的美好与历史的传承,表现出一种深情的乡愁情感。
在余光中的《乡愁》中,作者通过描绘家乡的种种痛苦与不幸,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刻怀念,并对人性的沉沦与贪婪进行了批判。
诗中的“发如飞蓬,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表现出对抗战时期的苦难与牺牲的缅怀,同时也反映出战争与贪婪所带来的伤害与破坏。
余光中通过描绘这些情景,表现出一种沉重的乡愁情感,让人感受到家乡的离散与荒凉。
与之不同的是,席慕蓉的《乡愁》更多地关注了乡村的美好与历史的传承。
歌曲中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表现出了乡村的美景与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情的乡愁情感。
席慕蓉在歌曲中还表达了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让人感受到家乡的历史与文化的厚重。
总之,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蓉的《乡愁》虽然表现的是同一个主题,但却展现出不同的情感与角度。
余光中表现出了一种沉重的乡愁情感,而席慕蓉则更多地关注了乡村的美好与历史的传承,表现出一种深情的乡愁情感。
无论是哪种表现方式,都让人感受到了家乡的深情与厚重。
余光中及其《乡愁》赏析
余光中及其《乡愁》赏析台湾诗人余光中及其《乡愁》赏析一、余光中简介1、生平余光中(1928—),男,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
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
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
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
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现已出版诗集21 种;散文集11 种;评论集5 种;翻译集13 种;共40 余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等。
2、创作风格他的诗,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
他因此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
他的诗论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他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
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
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
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郑芝溶和余光中乡愁绪论
郑芝溶和余光中乡愁绪论部芝溶和余光中乡愁绪论摘要:余光中和郑芝溶这两位台湾著名诗人,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主题:对家乡的思念和乡愁。
他们的诗歌对乡愁有着独特的表现,这得以激发出读者一种淡淡的思乡之情。
在郑芝溶和余光中的诗歌中,他们总能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将他们对家乡的思乡之情表达出来,用细腻的语言将乡愁深深地根植于读者心中,让读者体会到乡愁的深沉而淡雅的情调。
本文主要从郑芝溶和余光中的乡愁绪论来探讨乡愁的表现形式,分析他们如何通过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他们的乡愁之情,让读者体会到他们深深的乡愁。
关键词:郑芝溶;余光中;乡愁;乡愁绪论Introduction郑芝溶和余光中,都是台湾著名的文学家。
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主题:对家乡的思念和乡愁。
这种对家乡的情感,通过他们的诗歌来表达,把乡愁深深地根植于读者心中,让人们以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乡愁。
本文主要通过比较郑芝溶和余光中的诗歌,探讨乡愁的表现形式,分析他们如何表现乡愁,让读者体会到他们深深的乡愁。
Analysis of Zheng and Yu's homesick sentiment 郑芝溶和余光中的乡愁,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和情感上。
在郑芝溶的诗歌中,他常常以一种抒情的姿态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和情感,如《故国客迹》中写道:“落日落星,无尽无穷,夜晚夜宿,萧萧冷寂,象声穿牆,黄昏深凉,山映水出,山洞孤木……”这里芝溶以一个客旅的身份,把他在家乡对家乡的思念和情感表达出来,这种思念是非常深沉的。
余光中的乡愁主要以一种抽象的方式表达,他的诗歌常常把乡愁表达出来,比如他1978年的《凋落》:“萧萧秋风,凋零的节日,灰暗彷如,故乡的痛愁,古树将谢,碧海无声......”这首诗歌中,他用一种抽象的方式,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和乡愁。
Conclusion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郑芝溶和余光中这两位台湾著名诗人,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主题:对家乡的思念和乡愁。
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乡愁的情绪,他们的诗歌把乡愁深深地根植于读者心中,让读者体会到乡愁的深沉而淡雅的情调。
郑芝溶的乡愁诗
郑芝溶的乡愁诗郑芝溶的乡愁诗【摘要】20世纪30年代的韩国正遭受着日本侵略,郑芝溶用自己的万丈热情,谱写出了乡愁诗歌,他一直在寻找回家的路。
【关键词】郑芝溶;乡愁故乡是所有人都向往的地方,是一个家园,一个爱的港湾的代名词。
对故乡的爱恋是所有诗人、作家所必然涉足的主题,因为那里的一切都牵动了诗人的心。
尤其是在战争爆发的年代,20世纪30年代的韩国正遭受着日本侵略,郑芝溶有着家仇国难,他正值青年有着满腔的热血,万丈的豪情。
因此难免在诗中有着不忿和彷徨,更重要的是有着对“故乡” 深深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这些感情的滋生,必然要有排遣的方式,而他选择了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思念,都是以冷静的,节制的感情去书写自己的篇章。
当时诗人还很年轻,郑芝溶留学日本,在那里度过了他的大学生涯,1932年才回到家乡。
远在中国的诗人卞之琳,身处动荡、激变的时代也怀着爱国情怀,对自己的家园有着无比的眷恋,深深的情感。
在诗人仅有的5个月的日本之行中,他以中国赤子之心曾写下《尺八》①。
韩国现代文人的诗作中也有很多以“故乡”为素材的文章。
这当然与个人的经历有关,同时与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有密切的关系。
韩国近代正值殖民地时期,那时的文人对故乡的关注当然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在他们的诗作中具有明显的故乡丧失的普遍性。
韩国近代文学中,故乡和民族史有关又与近代社会的异化不无关联。
对故乡主题的研究从金起林开始,之后有更多的学者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考察,而且从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中期写故乡的作品日益增多。
郑芝溶的思乡诗歌中《故乡》和《乡愁》这两首代表作,显示了一种回归和失乡意识。
也正是《乡愁》这首诗使郑芝溶成为了韩国现代诗的顶峰。
《乡愁》是1923年郑芝溶离开家乡到日本留学之后写的作品,而《故乡》是1932年郑芝溶回到家乡后写的。
韩国诗人郑芝溶在《故乡》中出色地描写了刺骨般的悲哀,这种悲哀也就是离乡者再也无法回乡的生命经验:“心不拥有自己的故乡/漂浮着远离港口的一片白云。
异曲同工的乡愁情——余光中与席慕蓉的《乡愁》比较
异曲同工的乡愁情——余光中与席慕蓉的《乡愁》比较
孟庆顺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年(卷),期】2003(000)017
【摘要】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一种隐藏在思想深处的痛,一种欲说还休之感,更是一种难以言尽之情。
【总页数】1页(P)
【作者】孟庆顺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同是乡愁两样抒r——余光中与席慕蓉的同题诗《乡愁》之比较 [J], 杨长胜
2.绵绵乡愁幻化出一方情感世界--解读余光中和他的乡愁情结 [J], 吴乐央
3.论洛夫的乡愁诗——兼与余光中乡愁诗比较 [J], 刘辰
4.异曲同工的乡愁情——余光中与席慕蓉的《乡愁》比较 [J], 孟庆顺
5.余光中与席慕蓉的《乡愁》比较赏析 [J], 罗海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乡愁》对比阅读
阅读余光中的《乡愁》 与席慕容的《乡愁》,你 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 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的树 永不/ 老去
根据分析现代诗的方法,说说 这两首诗的异同
同:诗人都是选择几个深意的形象或画面 来表达同样的主题,两篇都是通过创造 性的比喻来书写心中的愁,两首都是抒 情诗。 异:余诗主要是通过形象来推进诗情,席 诗主要通过画面和比喻表达对故乡的怀 念;余诗的思想深度比席诗要广和深; 余诗的结构比较对称,在表达的情感上, 席诗相对细腻和缠绵。
余光中,洛夫,郑愁予的诗歌特点比较
余光中,洛夫,郑愁予的诗歌特点比较余光中,洛夫,郑愁予都是重要的诗人和散文创作者,作为20、30年代出生的重要作家,他们的文字彰显了时代的良知。
一、作家简介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
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
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
在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
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
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洛夫(1928- ),原名莫洛夫,世界华语诗坛泰斗,最著名的现代诗人,素有“诗魔”之称。
1928年出生于湖南相市乡,1949年离乡去,1996年移居加拿大。
又凭借长诗《漂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获北京(新诗界国际诗歌奖)的北斗星奖。
曾被评为中国十大诗人,并排首位。
洛夫写诗、译诗、教诗、编诗五十余年,著作甚丰,诗集《时间之伤》《灵河》(1957)、《石室之死亡》(1965)、《众荷喧哗》(1976)、《因为风的缘故》(1988)、《月光房子》(1990)、《漂木》(2001)等三十一部,散文集《一朵午荷》、《落叶在火中沉思》等六部,评论集《诗人之镜》等五部,译著《雨果传》等八部。
郑愁予(1933 ——2006),现代诗人。
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图分类号] I 7 3 2 .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0 - 2 (0 1O - 2 -5 0 76 5 2 1 )10 60 4 0
余 光 中(9 8 ) 中国 台湾 现代 诗 人 , 于 12 一 是 生
南 京 ,9 8年 随父 母 迁 往 香 港 , 年 赴 台就 读 台 14 次 湾 大 学外 文 系 , 历 任 台 师大 、 后 台政 大 、 台大 等 高 校 教授 。郑 芝 溶 ( 9 2 15 ) 韩 国现 代 诗 人 , 10 - 9 0 ,
第3 7卷 第 1 期
2 1年 1 月 01
徐州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学社 会 科 学 版 ) 哲
J fXu h uNoma n . P i sp ya d S ca ce c sE i o .o z o r lU i( hl o h n o ilS in e dt n o i
乡 、 国等人 生 体 验 中经 常抒 发 的情 感 。在 中 国 失
传统诗 学 中 , 乡 愁 ” 历 代 诗 人 久 吟 不 绝 的 主 “ 是 题, 表现 乡愁 的诗 歌可谓 不胜枚 举 , 中不乏广 为 其 传颂 的佳 作 。从 “ 哀 哀 而 怀 高 丘 兮 , 愁 愁 而 声 心 思 旧邦 ” 刘 向《 叹 》 , “ 故 乡而 一 顾 兮 , ( 九 )到 过 泣 戏 欷而 霜 衿 ” 东 方 朔 《 ( 七谏 ・ 思 》 ; “ 眷 怨 )从 情
同, 并从 精神 观照 的层面 解读 诗 人 在 “ 国 ” 失 时所 表 达 出的过 程 中 , 中韩诗 歌一 直没 有 中断
过交 流 , 之前 的各代 诗歌 作 品均 已传人韩 国 , 唐 并
广泛地 传播 开来 。 另 外 , 国古 代并 没有 自己的文字 , 韩 一直 采用
思国怀乡诗, 当我死时》 《 《 、 大江东去》 《 、 乡愁 四
韵》、呼唤 》 都 是其 中最 美 的诗 花 。 正 是 诗 《 等 ” 人 的血 液 中流淌 着 的深厚 民族文 化传统 因子 的作 用 , 光 中 的一 生 创 作 复 杂 而 多 变— — 浪 漫 、 余 现 代 、 典 , 西化 而 又 回归传 统 , 古 先 羁旅 于 自我 与非 我 的回转 之 间。最 终 , 人 找 到 了能 够 真 正使 那 诗
甚 密 , 起 切 磋 学 问 ” 并 互 赠 诗 文 口 。 由此 来 一 ,
淀 , 们从 不 同的观察 角度 和诗歌 意象 , 助 巧妙 他 借
的语 言风格 , 在诗 歌 中 自然地 表 达 出 一种 永 恒 的 “ 乡愁 ” 抒发 了对 “ 国” , 故 的想象 和眷 恋之情 。 下 面试 图通过 分析 二人 的《 乡愁 》 , 明 中 诗 说 韩两 国的乡愁 诗在 情感表 达 和意象建 构方 面 的异
更 规定 《 诗经 》 中国诗 为 学 生必 读 的课 程 , 且 等 而
成 为 录 用 官 吏 考 试 的 科 目。公 元 6 0年 , 罗 4 新
种 民族之 情 : 即对故 土 、 祖 国刻 骨 铭心 的爱 。 对 由于身处 特殊 的地 理 空间 以及诗人 敏感 的情 思积
“ 子弟 于唐 , 人 国学 ” “ 罗 赴唐 使 节多 系 文 遣 请 ,新 人 , 汉诗 汉文 ” 他 们 “ 交 中 国文 人 , 此 交 往 善 , 广 彼
已” 的感 情 包 括 在 里 面 , 汉 字来 表 达 的 话 也 可 用
际上是 精神 不断 重 复 的活 动 , 使 分 节 音得 以成 它 为思想 的表 达 ”, 因此 , 不 应 把 语 言 视 为 无 生 命 “
的制成 品 ( r uts , 是 必 须 在很 大程 度 上 将 Ez g ) 而 e e
二、 光中、 余 郑芝溶 乡愁诗 的精神源点
余 光 中和郑 芝溶 的人生 经历 和生存 体验 在一 定程度 上具 有相 同性 和相异 性 。其 相 同性在 于二 人 都 同时具 有深厚 的本 国传统 文化 积淀 和西 方现 代 主义 诗学 影响 , 同时 , 在精 神层 面上都 有迷失 故 国 、 离失 所 的痛 楚 ; 异 性 则体 现 在 对 “ 国” 流 相 失 的精神 体验上 。余 光 中的 “ 国” 在祖 国的 “ 失 是 一 国二分 ” “ 的 对望 ” , 达 出“ 中 表 寻根 ” 的精神 体验 ,
春夏 秋 冬 、 花雪 月 、 史 怀 古 等 人 性 、 活 、 风 咏 生 社
会 、 史 等 内容 皆被遣 入笔 端 , 中多 而且好 的是 历 其
袭 的主题 。 _ 乡 愁 母 题 在 中 国传 统 文 化 中是 诗 ”4 人潜 意识 中 因袭 相 传 的诗学 因子 , 是 韩 国诗 人 也
作 为 中 国近 邻 的韩 国0 , 自古 在 政 治 、 化 、 J 文 教育 等方 面与 中国有着 密不 可分 的联系 。在诗 歌
2 0年 间 , 2 霍里 子 高妻 丽玉 所 作 的 《 篌 引》: 公 箜 “ 无渡 河 , 竞渡 河 , 河 而死 , 奈公 何 ? l 作 为 公 堕 将 ”3 3
Vo . 137. . No 1
J n .2 1 a. 0 1
试 论 余 光 中 与 郑 芝 溶 的 现 代 乡 愁 诗 之 异 同
王 巨川
( 国艺 术 研 究 院 , 京 中 北 10 0 ) 0 12
[ 关键词 ] 余 光中; 郑芝溶 ; 乡愁诗 ; 同性 ; 趋 异质性 [ 摘 要 ] 中韩 两国 自古在政治 、 经济、 文化等 方 面交往 甚深。在诗歌 方 面, 中国古典诗歌 对韩 国诗歌 的创作 、 发展有 着深远的影响 , 国诗 的形式 、 韩 内容 、 技巧等深 受 中国诗的影 响。 中韩两 国诗 学的承传踪迹 是 余光 中、 郑芝溶二人“乡愁” 意识 生发 的背景 , 们同有“ 国” , 他 失 感 但在精神层 面上 的感受却 又有 不 同, 前者是 “ 国不能 归” 后 者是被 异族 殖民的“ 有 , 亡国” 因此 , 。 二人 的“乡愁 ” 主题 中“ 寻根” 无根 ” 与“ 是他们 的精神 源 点, 但二者在“ 失国” 的精神状 态中对 乡愁的表达和 乡土的想象却呈现 出明显的不 同: 在《乡愁》 作品 中通过 意 象实验、 语言运用 以及诗情 内蕴的营造 , 来表现 出“ 乐观 ” 悲伤” 与“ 两种相 异的诗 学风格 , 他们 乡愁诗的 气 是
由此 可 以看 出 , 国诗 歌 一直 影 响 着 韩 国诗 中 歌 的发展 。韩 国诗 人 在 对 中国 传统 文 化 、 言 等 语 方 面 的学 习 、 鉴 、 仿 的基 础 上 , 借 模 逐渐 形 成 了本 国的诗歌 传统 , 出现 了一批 优秀 的诗人 和诗 作 , 如 崔致 远 、 寅亮 、 仁 范 、 齐贤 等 人 的大 量 优 秀 朴 朴 李
剧美 是韩 国审美 的基 调 。
言 中扎下 了根 , 把生命 赋予 了语 言 , 并 就好 像把 灵 魂 赋予它 们所 造 就 的 肉体 ”6。洪 堡 特 的语 言世 _ J 界 观给我 们 的启示 就是 : 为 承 传 的 民族 文 化精 作 神通 过语 言 的世代 因袭 , 已经成 为一种 潜意 识 、 一 个生命 形 态 而存 在 于 人们 的意 识 之 中 。 自然 , 在 创作 上也 必然会 有 着 趋 同的 意识 , 也 正 是 我们 这 可 以 比照余 、 郑二 人 乡愁诗 歌 的基 本切 人点 。
《 中行 》) 诗 句 , 思 如 水 , 人 梦 绕 魂 牵 。 客 等 乡 令 “ 中国诗人 似乎 永 远 悲 叹流 浪 和 希望 还 乡 。 ……
因此 , 乡愁 之成 为 中国诗 中一 个 常有 的 因而 是 因
能够娴熟地在传统与现代 的诗思 中游走。“ 氏 余 诗 歌的题 材浩 阔 , 罗万 象 , 包 生老 病死 、 战争 爱情 、
中国传 人 的汉字 为书写 文 字 , 至 中古 时期 的 1 直 5
世 纪才 有 了 自己的 文字 。故 此 , 中 国诗 歌传 入 当
、
中国 文 化对 韩 国 的影 响及 诗 学 的交 流
韩 国后 , 出现 了用 汉字 创作 的韩 国诗 歌 , 便 也就 是
汉 诗 。现存 最 早 的 一 首 汉 文 诗 是 公 元 前 18~ 0
而郑 芝溶 的 “ 国 ” 是 一 种 对祖 国 被 异族 殖 民 失 却
作品, 但从整体上看 , 汉诗在韩国文学史上 占有重 要的地位。中国文化传统和语 言文字的影 响, 通
过诗 歌这一 形式 在韩 国的人 文精神 中打下 了深深 的烙 印 。思 乡 、 乡等 对 故 土 的 回望 与 想 象 的诗 怀 学 主题 也潜 移默 化着韩 国诗 人 的诗 歌创 作 。 乡愁作 为人 类共 有 的一 种情 感 , 诗 人 在 离 是
国任英语 教 师 、 编辑 、 大学 教授 等 。余 、 二 人 的 郑
国度 、 年龄 、 存体 验 及 诗歌 风格 都 不 尽相 同 , 生 但
他们 却在 “ 国 ” 体验 中创 作 出 了共 同 的 主题 失 的 诗 歌—— “ 乡愁诗 ”, 且 在 乡愁 诗 中表 现 出 了 同 并
一
的“ 无根” 精神体验。因此 , 在他们各 自 代表的乡 愁 诗 中就表现 出了 明显 的异 同 , 因 而就 具 有 特 也 殊 的代表 意义 。
正 因为二 人都有 深厚 的本 国传统 文化 积淀 和 西 方现代 主义 诗学 的影 响 , 因此 在创 作上 , 他们都
眷而怀归兮 , 孰忧思之可任? ( ” 王粲《 登楼赋》 , ) 再 到“ 使主 人 能 醉 客 , 知 何 处 是 他 乡 ” 李 白 但 不 (
[ 收稿 日期] 090 .0 20 -61 [ 作者简介] 巨川 , , 王 男 黑龙江哈尔滨人 , 中国艺术研究 院副研究员 , 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