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意义被动句式对比

合集下载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英汉两种语言有着各自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在英语中,被动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型结构,而在汉语中,被动句的使用则相对较少。

本文将对英汉两种语言中被动句的使用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点以及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和影响。

让我们来看看英文中被动句的构成方式。

英文中的被动句是通过将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和助动词“be”或其他状态动词连用来构成的。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Tom”中的“was written”就是一个被动句。

被动句的主语通常是动作的承受者,而动词的执行者则常常由介词“by”引出。

被动句的使用可以使得句子更加客观和正式,也可以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执行者。

相比之下,在汉语中,被动句的构成则更加简单直接。

汉语的被动句通常是通过在动词前加上“被”字构成的,“这个问题被他解决了”中的“被解决”。

在汉语中,被动句的使用相对较少,一般情况下更倾向于使用主动句来表达动作的执行者和承受者。

英汉两种语言中被动句的使用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英文中,被动句的使用相对更加普遍,可以用在多种场合和语境中,能够使得句子更加客观和正式。

而在汉语中,被动句的使用相对较少,一般倾向于使用主动句来表达动作的执行者和承受者,被动句常常用于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这说明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被动句时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偏好。

在实际使用中,英语中的被动句常常用于强调行为的对象而不是执行者,也可以使得句子更加客观和正式。

“The cake was eaten by the kids”相比于“The kids ate the cake”更加客观和正式。

而在汉语中,被动句的使用相对较少,通常用于特定情境下的强调。

“这个问题被他解决了”则强调了问题的解决者。

这表明了英语和汉语在被动句的使用上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和影响。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英语和中文是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因此在进行句式翻译时,主动与被动角度的表达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在英语中,主动和被动句式的表达方式有一些明显的区别,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主动句式的表达方式差异:
在英语中,主动句式的主语通常在句子的主要位置,而谓语动词则位于主语之后。

主语在主动句式中通常是执行动作的实际执行者或动作的发出者。

例如:
- I read a book.(我读一本书。


- They eat lunch.(他们吃午餐。


而在中文中,被动句式的表达方式则需要使用“被”字来表示动作的承受者,并保持原句的语序不变。

例如:
- 这本书被我读了。

- 午餐被他们吃了。

3. 句子结构的变化:
在进行句式翻译时,中英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英语的语法结构相对固定,一般是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

而中文的语法结构比较灵活,主语、谓语、宾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根据英语句子的结构差异来调整中文的语序,以保持句子的准确表达。

英语和中文在主动与被动角度的句式表达上存在一些差异。

在进行句式翻译时,我们需要注意这些差异,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句子的准确和流畅。

英汉语主被动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主被动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主被动对比与翻译一、概念主动与被动体现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语法关系。

所谓主动,是指行为的发出者在句子里是主语,即施事;而被动是指充当句子主语的是某一行为作用的对象,即受事。

二、汉语的被动式与翻译汉语中表达被动概念有三种形式: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不带有被动标记的意念被动式和无主句。

一)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是指借助词汇手段实现的。

主要有“被、由、给、把、让、受、挨、为、使、于、蒙、经、叫、遭受、加以、予以、为……所、是……的、在……中”等。

此类被动句一般表示较强的被动意义,侧重于行为的表达,翻译时一般译成英语的被动句。

如:1. 救济品很快被送到火灾的灾民手中。

Relief was quickly sent to the sufferers from the fire.2. 这些发动机由蒸汽驱动。

The engines are driven by steam.二)不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此类句子中的主语或话题实际上是动作的承受者。

句子形式主动,而意义被动。

一般情况下,译成英语,可使用被动式。

1. 这座桥将于今年年底建成。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will be completed by the end of this year.2. 地图挂在墙上。

A map was hung on the wall.三)无主句无主句通常可以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

一般情况下,可以用英语被动式表达该类无主句。

必须保证8小时睡眠。

Eight hours’ sleep must ne guaranteed.但如果选择的英语动词的意义和英语的行文习惯,也可以用主动式。

洋车夫疑心他醉了,回头叫他别动,车不好拉。

Suspecting he was drunk, the rickshaw puller turned his head and asked him to keep still, for it was hard to pull the rickshaw.三、英语的被动式与翻译、鉴于以上汉语被动句的三种表达方式,我们在翻译英语被动句的时候,要找出适当的被动形式,因为汉语表达被动式的词存在语体等方面的差异,如积极意义(被、受/到)和消极意义(挨、糟)的差异,抽象和具体的差异,口语体(给、叫、让+ 施事)和书面语体差异等。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在很多情况下用得比较频繁,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经常会遇到。

而在汉语中,被动语态却相对较少被使用。

本文将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被动句的使用情况,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以及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被动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用法有何不同。

在英语中,被动句通常由“be+过去分词”构成,例如:“The book was written by him.”(这本书是他写的)。

而在汉语中,被动句则通常使用“被/给+动作的承受者+动词+了/的/得+其他成分”,例如:“这本书被他写了”。

就在实际使用中,英语中的被动句更多用于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尤其是在正式场合下常被使用。

例如在新闻报道中,被动句可用来凸显句子的客观性,增强叙述的权威性;在科技文献中,被动句则常被用来描述实验过程和研究结果。

而在汉语中,被动句的使用相对较少,更多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下的表达。

比如在公告或规章制度中,被动句的使用可以表达一种权威性和严肃性。

值得注意的是,英语中的被动句通常强调行为的承受者,而汉语中被动句则强调动作的发出者。

在翻译时需要注意被动句的表达方式,灵活运用语言的特点,确保表达的准确和流畅。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被动句使用方式有所不同,且受到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希望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被动句有所帮助,能够为学习者们在使用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1. 语序的差异:
在英语中,句子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而在汉语中,句子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或者是主语-宾语-谓语的顺序。

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序来调整句子的结构。

例如:
英语句子:He ate an apple.
汉语句子:他吃了一个苹果。

2. 被动语态的差异:
在英语中,被动语态通过在谓语动词前加上助动词“be”和过去分词来构成。

而在汉语中,被动语态通过使用“被”或“受到”等被动词语的转换。

例如:
英语句子:The house was built by my father.
汉语句子:这座房子是我父亲建的。

3. 主动与被动的强调差异:
在英语中,主动和被动的差异是通过动词的形式来表示的。

主动句中,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中,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

而在汉语中,主动动词和被动动词的差异是通过句子的结构和上下文来体现的。

4. 掌握动宾结构的差异:
在英语中,动宾结构是指谓语动词后面直接跟着一个宾语的结构。

而在汉语中,动宾结构是需要通过一些连接词(如“给”、“让”、“叫”等)来连接动词和宾语的结构。

从主动与被动的角度来看英汉句式翻译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序、被动语态的构成、主动与被动的强调方式以及动宾结构的表达上。

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习惯用法来进行调整和转换,以保证翻译的准确和自然。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英汉语言中,被动句是表达被动意义的一种句型。

在英汉语言中,被动句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英汉被动句的不同之处。

英语中的被动句是通过把主语转化为句子的对象来表示被动。

通常是由“be”动词加上过去分词构成。

例如,我们可以把这个主动句子:The boy kicked the ball.转化为以下被动句子:在这个句子中,“the ball”是对象,而“was kicked”是被动的形式。

下面是更多的例子:主动句子:The teacher gave the students an exam. 被动句子:The students were given an exam by the teacher.主动句子:She will bake a cake. 被动句子:A cake will be baked by her.他吃了一个苹果。

主动句子:他收到了一封信。

被动句子:一封信被他收到了。

英汉被动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

首先,在英语中,被动句主要是由“be”动词加上过去分词来表达被动,但在汉语中则是通过加上“被”字来表达被动。

这是因为汉语中没有像“be”这样的动词。

其次,在英语中,被动句常常用于客观事实的陈述,而在汉语中则更注重于说话人的态度和情感。

例如,英语中可以说:The house was broken into last night.但在汉语中,可能会表达出更强的情感,如:昨晚我的房子被人破坏了,这真让人生气。

这个例子中,汉语句子表达出了说话人的愤怒和强烈情感,而英语句子则只是简单地陈述了一件客观事实。

此外,英语的被动句中,礼貌语气比汉语更加普遍。

例如,在英语中,一个能够被看作是礼貌用词的被动句是:而在汉语中,使用被动语态的时候,则不需要添加这种礼貌用语。

总结英汉被动句在表达方式和用法上有一些不同。

英语中的被动句主要是通过“be”V-ed 来表示,而汉语中的被动句则是通过添加“被”字来表示。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英汉句式翻译是中英语言之间重要的桥梁,它涉及到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以及语法结构的差异。

从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个不同角度来看,英汉句式翻译存在一些差异。

第一,主动与被动的表达方式在英语中,主动语态的表达常常强调动作的主体和动作的发出者,而被动语态的表达则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在汉语中,主动语态的表达并不会强调动作的主体,而是注重表达动作本身。

在句式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来把握句子的意义,准确地传达出来。

英语句子"I made a cup of coffee."可以翻译成汉语句子"我泡了一杯咖啡",而英语句子"A cup of coffee was made by me."则可以翻译成汉语句子"我泡了一杯咖啡",可以看到,这两个句子在英汉之间的翻译差异主要体现在被动语态的表达上,其中主语"我"(I)变为主谓结构中的动词"泡"(made)的宾语。

而汉语句子的主语"我"(我)并没有被翻译出来。

在句式翻译中,由主动语态到被动语态的转换通常需要对句子的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英语中,这种转换通常是通过变换动词的形式实现的。

而在汉语中,这种转换通常是通过语序的调整来实现的。

英语句子"The teacher teaches the students."可以通过将动词"teaches"变为被动形式来进行转换,使得句子变为"The students are taught by the teacher."在这个翻译过程中,动词"teaches"变为了"are taught",同时句子的主语"the teacher"变为了"by the teacher"。

英汉语表示被动语态的形式对比

英汉语表示被动语态的形式对比

英汉语表示被动语态的形式对比被动语态只是一种语法范畴,其功能是运用语言来符号化人所意识到的事物,以下是搜集资料的一篇研究英汉被动语态表达形式的,供大家阅读借鉴。

一、概述被动语态是所有语言的普遍范畴。

它同人的认知体验密切联系。

英语语态是动词的一种语法范畴,表达主语和动词谓语之间的语法和语义关系。

英语动词有主动语态(activevoice)和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之分,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根据相应规则,只有需要动作对象的及物动词,才有被动语态。

英语被动语态用句子形式表示,可以区分为有形标志的被动句和主动形式的被动句。

汉语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

徐德宽指出,“很久以来‘,被’字句一直是汉语语法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而‘被’字句的词类归属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本文通过英汉语表示被动语态的形式的对比,旨在从深层揭示被动语态的本质。

二、形式分析英汉被动语态的表达形式有共性和个性之分。

(一)共性各种语言的被动句都存在普遍性,包括形式和意义。

彭玉海在探讨俄汉被动句的认知共性中说:“一种句式除了句法结构所反映的大致相同内容的基本情景外,还必须将完整的语义所包含的认知因素考虑在内,这就给语言的认知分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彭玉海从顺序原则、包容原则、相邻原则和经济原则出发,得出结论:“一个结构式就是一个形义结合体,它既不是完全任意的,也不是完全可推导的,而是可解释的或有理据的(motivated)。

从一个认知领域到另一个认知领域,是整体性的心理意象或心理‘完形’的投射,而不是组成部分的投射。

在俄汉被动句的语义分析中,顺序、包容、邻近、数量4 条认知原则在意义(概念)领域和句式结构的形式领域同时起作用,或者说在意义域起作用的原则也‘投射’到形式域,这就是所谓的语法认知‘象似性’或语法隐喻,从意义认知域向形式认知域的投射。

分析表明,俄汉语被动句在语言认知层面上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统一,从认知原则出发确立被动句式的整体意义,这一做法能为英汉被动句之间的共性特征作出认知方面新的解释。

举例说明汉语和英语被动语态的差异

举例说明汉语和英语被动语态的差异

举例说明汉语和英语被动语态的差异在将近半个学期的汉译英的学习中,我对汉语和英语被动语态有了初步的认识,大概总结如下:1.汉语被动语态:汉语的动词基本上无形态变化,所以动词本身无被动语态,主动与被动主要使用一些词汇手段,或纯粹靠意合,依靠动词本身的意义和上下文来显示主动和被动。

(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这类被动句的标志有“被”、“给”、“让”等。

例如:①他被一块大石头砸伤了。

He was hurt by a big stone.②庄家让洪水冲毁了。

The crops were washed away by the flood.(2)使用一些词汇手段表示被动句,如“受到”、“遭到”、“得到”等。

例如:①他们在工厂受到欢迎。

They were welcomed in the factory.②计算机的应用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s should be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3)意义被动,被动意义完全靠汉语的意合来体现。

例如:①他已派到国外当翻译。

He has been sent abroad as an interpreter.②这种菜闻起来很香。

The dish smells wonderful.2.英语被动语态:通过词的屈折变化来体现。

(1)英语结构被动句:①施事原因。

因各种因素,不愿说出施动者。

例如:Children should be taught to respect the old.应该教导孩子们尊重老人。

②修辞和结构的需要。

有时为了更好的连接上下文,避免变换主语。

例如:The teachers should respect student first,and then still be respected by the students. 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然后才会受到学生的尊重。

(2)英语意义被动句:①作谓语的动词是由及物动词转化而来的不及物动词。

英汉被动语态的用法及意义表达对比

英汉被动语态的用法及意义表达对比
英 汉被动 Βιβλιοθήκη 态 的 用 法及意义 表达对 比
口鲁俊丰
摘 要 :被动语态是一种语 言现 象,在英汉两种语 言中都普遍存在。英汉被 动语 态在语法结构 、 表现形 式等
方面都存在着异同。本文将通过大量实例 ,探讨英汉两种语 言中的被动语态的特 点,并着重对其用法和 意义表达
进 行 分析 和 对 比
歌 曲中,情态动词主 要分布在第六 、七节 中: “ 国神圣 面 ,主要 用 了表意愿 的情态动词 ,传 达 了词作者对 人 民行 祖 的爱 ,请指 引和支持我们报 仇 ! 自由,亲爱的 自由请你 和 动起 来的希望 。由于歌词是 日常生活中不可 或缺 的语篇类
你 的 保 卫 者 同 战 斗 , 你 的保 卫 者 同 战 斗 。但 愿 在 你 雄 伟 的 型 之 一 ,所 以对 此进 行 人 际 方 面 的分 析 是 很有 意 义 的。
从 语 气 、情 态 方 面 着 重 分 析 了 法 国 国歌 《 赛 曲 》 的 人 际 马 意 义 。 在 语 气 方 面 ,主 要 使 用 了 大 量 的祈 使 旬 , 向法 兰 西
该动词所表 示的动作之 间的主被动关 系。语言 中存在着 两 省略 。一般来 说,只有及物 动词才具有被 动语态 ;在某 些
种 语 态 : 主动 语 态 (c ie o c )和 被 动 语 态 ( a s v 情 况 下 , 为 了 强 调 事 物 的 状 态 , 还 可 以 用 “ e , S e , a t v v i e p s ie g t e m v ie 。 当主 语 是 动 作 的施 事者 时 ,动 词 形 式 表 现 为主 动 b cm ,l o ,f e ”等 作 为 系动 词 。 oc ) e o e ok e l 态 ;相 反 , 当主 语 是 动 作 的承 受 者 时 , 动 词 形 式 表 现 为 被 通 常 ,被 动 语 态 和 主 动 语 态 的差 异 主 要 表 现 在 句 型 结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英汉语言有着不同的语法结构和句式特点。

从主动和被动角度来看,英汉句式的翻译
对比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动句的翻译对比差异
1. 动词位置:英语的动词一般位于句子的中间位置,而汉语的动词位置一般位于句
子的末尾。

在翻译主动句时,需要调整动词的位置。

英语句子"The boy is eating an apple."翻译成汉语时,需要调整动词的位置,变为"这个男孩正在吃一个苹果。

"
2. 被动结构:英语中可使用被动语态来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而汉语则没有被动语态。

在翻译主动句时,需要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被动意义。

英语句子"The book was written by John."翻译成汉语时,可使用主动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如"这本书是约翰写的。

"
3. 语序调整:英语中的主语和宾语的顺序一般为主语+谓语+宾语,而汉语的语序一
般为主语+宾语+谓语。

在翻译主动句时,需要调整语序。

2. 主语处理:英语中的被动句的主语一般是动作的承受者,而汉语中的被动句的主
语一般是动作的施动者。

在翻译被动句时,需要处理主语的变化。

从主动和被动角度来看,英汉句式的翻译对比差异主要体现在动词位置、被动结构、
语序调整和主语处理等方面。

翻译者需要灵活运用语言的规则和表达方式,准确传达原句
的含义。

英汉被动语态的用法及意义表达对比

英汉被动语态的用法及意义表达对比

英汉被动语态的用法及意义表达对比被动语态是一种语言现象,在英汉兩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

英汉被动语态在语法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异同。

本文将通过大量实例,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被动语态的特点,并着重对其用法和意义表达进行分析和对比。

标签:英语被动语态主动语态一、引言语态(voice)是动词的一种形式,体现动词的主语与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之间的主被动关系。

语言中存在着两种语态:主动语态(active voice)和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

当主语是动作的施事者时,动词形式表现为主动态;相反,当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时,动词形式表现为被动态。

表达同一个语义,人们可以选择用主动态,也可以选择用被动态。

选择何种语态,取决于不同的交际目的和语境效果。

二、英汉被动语态的用法分析与对比英语中的被动语态通常具有以下基本结构:名词词组1<动作的承受者>+系动词be+动词的过去分词(+介词by+名词词组2<动作的施事者>),其中名词词组2可以省略。

一般来说,只有及物动词才具有被动语态;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强调事物的状态,还可以用“get,seem,become,look,feel”等作为系动词。

通常,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句型结构上,但所表示的语义是一样的。

主被动语态相互之间的转化,其实是由说话人的意图所支配的。

英语被动语态主要在以下场合中使用:(一)说话人为突出事件本身,句子侧重要体现人们对事件本身的关注,而非动作施事者。

如:(1)The gift was sent to my teacher.这份礼物送给我的老师。

(2)The doctor should be sent for in time when you are badly sick.病重时必须及时请医生就诊。

(二)说话人不清楚动作施事者是谁,或者不愿道出动作施事者。

如:(3)The merchant was killed about two hours ago.商人大约两个小时前被害。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英汉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因此学习英汉语法是很重要的。

在英汉语法中,被动句是一个重要的语法结构。

被动句的构成和用法在英语和汉语中略有不同,因此有必要对比一下英汉被动句的用法和结构。

首先要了解的是,在英语中,被动句是由助动词“be”加上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的。

而在汉语中,被动句是由“被”字加上动词的动作部分构成的。

英汉被动句的结构是有一定区别的。

英语中的被动句结构为:助动词+动词的过去分词,如“is/are/was/were”+过去分词。

而汉语中的被动句结构为:主语+被+动作部分,如“我+被+打了”。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英语的被动句结构更加简单明了,而汉语的被动句结构更加直接传神。

要了解的是,英汉被动句的使用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英语中,被动句通常用于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或者强调动作本身,而在汉语中,被动句也用于强调动作的承受者,但更多的是强调动作的发出者。

在英语中,我们可以说“the book is written by him”来表达书是由他写的,而在汉语中,我们可以说“这本书被他写了”来表达这本书是他写的。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英语的被动句更加注重动作的承受者,而汉语的被动句更加注重动作的发出者。

要了解的是,在使用被动句时,英语和汉语也有一些不同的细节。

在英语中,被动句通常带有by短语来表示动作的发出者,如“the book is written by him”,而在汉语中,被动句通常不需要带有动作的发出者,如“这本书被他写了”。

在英语中,被动句常常用于科技、新闻等正式场合,如“the new building is being constructed”,而在汉语中,被动句更常见于口语和书面语之中,如“这个问题被他解决了”。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英语和汉语在使用被动句时都有其各自的习惯和规定。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展现出了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和文化差异。

通过对比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和用法,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1. 引言1.1 引言在学习英语和汉语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句式的翻译。

主动和被动句式是两种常见的句式结构,它们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主动句式强调动作的执行者,而被动句式则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含义来灵活运用不同的句式,以保持原文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主动和被动句式的特点、英汉句式翻译对比、语言运用中的差异以及句式翻译技巧等方面来探讨两种句式在英汉翻译中的差异和应用。

通过深入分析主动和被动句式在英语和汉语中的表达方式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两种句式,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愿本文对您在英汉句式翻译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

2. 正文2.1 主动句式的特点主动句式是在英语和汉语中都非常常见的句式结构,具有一些特点和特征,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主动句式。

主动句式的主语通常是动作的执行者或者实施者,即句子的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

在英语句子"I love you."中,主语"I"是动作"love"的执行者。

在汉语句子"我爱你。

"中,主语"我"也是动作"爱"的执行者。

主动句式强调主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即主语有能力主动执行动作。

这种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句子中反映出来,让读者或听者更容易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在句子"He wrote a letter."中,主语"He"主动地执行动作"wrote",强调了主语的主动性。

主动句式常常用于表达事实、描述和一般性陈述。

这种句式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都非常常见,可以清晰明了地表达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

主动句式具有动作执行者明确、主动性强烈以及用于表达事实和描述的特点。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在英汉语言中,句子的结构与表达方式有很多不同的特点。

其中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在主动和被动句式的使用上。

本文将从主动与被动角度来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的差异。

一、主动句式
主动句式是英汉语言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句式结构。

在主动句式中,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而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例如:Tom bought a book.(汤姆买了一本书。


在英汉语言翻译中,主动句式的翻译通常是直接翻译。

例如:
1. I love you.(我爱你。


2. The dog is barking.(狗在叫。


3. She is singing a song.(她在唱歌。


在英汉语言翻译中,被动句式的翻译要相对复杂一些。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被动句式的翻译方法。

1. 被动语态的直接翻译
1.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a famous author.(这本书是著名作家写的。


2. The cake was baked by my sister.(这个蛋糕是我妹妹烤的。


2. 被动语态的主动表达
有些被动语态的翻译,可以用主动语态来表达。

主动表达在英汉语言中是常见的,它能够更加强调动作的执行者。

例如:
总之,英汉语言中的主动句式和被动句式有着很大的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以使翻译的内容准确、自然和贴切。

举例说明汉语和英语被动语态的差异

举例说明汉语和英语被动语态的差异

举例说明汉语和英语被动语态的差异在将近半个学期的汉译英的学习中,我对汉语和英语被动语态有了初步的认识,大概总结如下:1.汉语被动语态:汉语的动词基本上无形态变化,所以动词本身无被动语态,主动与被动主要使用一些词汇手段,或纯粹靠意合,依靠动词本身的意义和上下文来显示主动和被动。

(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这类被动句的标志有“被”、“给”、“让”等。

例如:①他被一块大石头砸伤了。

He was hurt by a big stone.②庄家让洪水冲毁了。

The crops were washed away by the flood.(2)使用一些词汇手段表示被动句,如“受到”、“遭到”、“得到”等。

例如:①他们在工厂受到欢迎。

They were welcomed in the factory.②计算机的应用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s should be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3)意义被动,被动意义完全靠汉语的意合来体现。

例如:①他已派到国外当翻译。

He has been sent abroad as an interpreter.②这种菜闻起来很香。

The dish smells wonderful.2.英语被动语态:通过词的屈折变化来体现。

(1)英语结构被动句:①施事原因。

因各种因素,不愿说出施动者。

例如:Children should be taught to respect the old.应该教导孩子们尊重老人。

②修辞和结构的需要。

有时为了更好的连接上下文,避免变换主语。

例如:The teachers should respect student first,and then still be respected by the students. 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然后才会受到学生的尊重。

(2)英语意义被动句:①作谓语的动词是由及物动词转化而来的不及物动词。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英汉语言中,被动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一些不同。

本文将探讨英语和汉语中被动句的比较,包括语法结构、用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1. 语法结构在英语中,被动句的构成为“be + 过去分词”,例如:“The book is written by the author.” 在这个例子中,“is”是be动词,用于表示时态和人称,“written”是过去分词,表示动作的被动发生。

被动句的时态和人称变化主要由be动词来决定,而过去分词则保持不变。

而在汉语中,被动句的构成相对简单,通常是在动词后加上“被”字结构。

例如:“这本书被作者写了。

” 在这个例子中,“被”字结构表示动作的被动发生,其后的动词“写”则保持原形不变。

汉语中的被动句并不涉及时态和人称的变化,只要在动词后添加“被”字结构即可构成被动句。

2. 用法在英语中,被动句的用法相对灵活,可以用于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而忽略动作的执行者,也可以用于描述一种普遍规律或常规行为。

例如:“Mistakes were made.” 这句话中强调了“mistakes”的发生,而并未提到谁犯了错误。

“The dishes are usually washed by my mother.” 这句话用于描述一种常规的行为。

而在汉语中,被动句的用法较少,通常用于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或者描述一种不愿主动承担责任的情况。

例如:“这个问题应该被解决。

” 这句话强调了解决问题的责任应该落在谁身上。

汉语中的被动句并不常用于描述普遍规律或常规行为,而是更多用于强调某一特定情况下的动作承受者。

3. 表达方式在英语中,被动句的表达方式相对直观,通过be动词和过去分词的组合来构成被动结构。

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被动句的使用相对简单,也容易被理解。

英语中的被动句可以通过by短语来引入执行者,从而更清晰地表达动作的执行者。

例如:“The cake was baked by my sister.”而在汉语中,被动句的表达方式相对间接,通过“被”字结构来表示动作的被动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这样 的姑娘 爱不 得。 (3 2 )酒 肉朋友交 不得 。 4 .英汉语意义被 动句 的差 异 41使用的谓语动词 . 英语 中意义被动 句 的谓语 动词或动 词词组大 都是动 词
C .动词+ 形容词或介词短语
词)
( ) Cotnfes o t 6 t o e l f. s ( ) T es u ats e co s 7 h o ptse U iu . d
[ 中图分类号] H 4 03
1 引 言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4 7( 0 2 70 l.2 0 87 2 2 1 )0 . 130
1 5) 99
被动句是英语和汉语共有的句式之一 。 英语 中普遍存在 “ 助动词 b 有时是 gt eo 等 )+ e( e,bc me 动词 的过 去分 词”这 样结构的被动旬式 ;而汉语里 也有 由 “ 、受 、 、遭 、让、 被 挨 给、叫、靠 、加 以”等标志性词汇构成 的被动句 。这样 的被 动句式通常称为结构被动句 (y t t as e ( snai p si ) 连淑 能 cc v
19 。 9 3)
d .wo ’t ( n 偶尔也 以 wi n t cn 的形式 出现 ) l o 或 a ’t l + 动词 ( 一般主语指物 )
( 9) T ed o h o rwo ’ t h t n u. s ( 0 M yc l a 1) a" n’ t v . c mo e
的作 品一 劳伦斯的原著 d h t r y S o e 和钱 钟书的 y at l v r C ee L 《 围城 》的各 前 7 O页进行 了统计 , 统计 结果表 明两本 书被 动 句使用 的最大差 别在于英语 原著 中动 词的结构被 动句使用 的数量要远远多于 《 围城》中的,但意义被动句使用 的数量 又远远少于 《 围城 》中的 。原著与 《 围城》相 比,结构被 动 句和意义被动句 的比例分别是 1 1 5:7 ( 重德 19 ) 6: 和 1 。刘 99 由此 可 见 , 意义 被动 句在 汉语 中 的 使用 频 率 要 比在英 语 中 高
第3 2卷
第 7期
湖 北 广 播 电 视 大 掌 掌 报
Ju  ̄ o BO V iest om f Hu T Unv riy
Vo .2, o. 13 N 7
2 1 7月 0 2年
J l. 0 2 1 3 1 4 uy 2 1 . l ~ 1
英汉意义被动句式对比
金娜莉,邬争艳
得 多 ,应 用 范 围也 比在 英 语 中广 。
5 结 束 语 .
从 以上 的对 比分析 中我们可 以看到 , 英语和 汉语 的意义 被动 句无论在 形式结构还 是在使用 上都有所 不 同。在 英语 中,由于受到谓语动 词的选择 、语序及表示的时间范围的限 制 , 之英语讲 究语 言的形式,其意义被动句的使用范围要 加 比汉语 窄得 多。汉语语言的句式结构灵活多变,意义被动句 符合 中国人 的思维和表 达习惯 ,因此,这类被动句在汉语 中 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
( 9) T etigwa wel o e 2 h h n s ld n .
结构被动句 , 句子的意思会有所改变 。 譬如, 如果将 句子 ( ) 2 改为 “ h o rs lsdw l ,句子 的意思就不 同了,原句 T e o oe el d ic ” 强调 “h o r ted o ”的性能 ,而变换后 的句子则是对 “ ls” c e o 这个动作 的判 断。 而,如果汉语 意义被动 句改为结构被 动 然 句 ,句子意思基本不变 ,例如可 以把 (3 1 )改为 “ 在大家 的 努力下 问题被解决 了” 改动后的句子意思并没有什么变化 。 ,
(4 尼龙的容易洗。 2) 对这 一点 的有 力证据 是如 果将英语 的意义被 动旬改 为
谓语动词受一定限制 , 并且和一定的语体、 语域有密切关系 , 在 英 语 中 使 用 较 少 。然 而 , 以 “ 题 . 明 ”为 结 构 框 架 的 话 说
语 义 型 语 言一 汉 语 的 语 义 表 达 和 理 解 策 略 以意 会 为 主 ; 而 且 ,中 国人 传 统 思 维 的 基 本 特 征 是 整 体 性 , 种 倾 向抛 弃. 这 了
(7 1 )这个孩 子容 易带。
C.主 语 + 愿 动 词 + 物 动 词 能 及
A.句子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这一类意义被动句根据谓 语部分又可细分为 以下几种情况:
a .谓语动词单独使用
( )1 1t n o s 1 1a o ed en’t o n . ut c
(8 1 )这 东西不 能吃。 (9 1 )不好 的学 习习惯 一定要 改。
可见, 汉语意义被动旬在表示 的时 间范 围方面 比英语意 义被 动句 更为灵活 自由。
43 语 序 . 英语 意义被动句的语序相对 固定 ,不能随意改变 ,如 : 句 子 ( )不 能 改 为 “ s ce t c ae l e n v led. 8 Hisi i p pri o e ras” nf i ka
42 表 示 的 时 间范 围 .
由于英语意义被动句谓语动词 的特殊性 , 这类被动句在 英 语 中大 多用 谓 语 动 词 的现 在 进 行 时和 一 般 现 在 时 , 少 用 很 于一般过 去时或将来 时。 这一点从上文对英语意义被 动句 的 介绍 中可 以看 到。然而,汉语意义被动旬不仅可 以表 示现在 的行 为动 作,如 3中列举 的 B类 句子,而且也可 以表示过 去发 生的动作 ,说明该行为动作对主语的影响支配,句中常 加 “ 、“ ” 呢 ”“ ”等附属成 分来表达这个意思 , 了” 着 、“ 过 如 3中列举 的 A 类句子 。汉语还用这类被动句来表示将来 的行 为动 作 ,这 时 往 往 加 上 “ ” 要 ” 快 ”等 词 使 这 将 将 、“ 、“
第 7期
大都为及物动词 , 而且选择范 围不 受多大 限制 , 但一般不 能 是单个的动词 ,往往有状语 、补语、动态助词 “ 、“ ” 了” 过 等 修 饰 ( 福 义 19 ) 邢 98 。 另外 , 英语 中这类句子 的主语在意义上受谓语动词 的影 响支配 , 而动词通常说 明主语某一客观特征和性质 ; 在汉语 中, 意义被动句 中的谓语动词则表示某种行 为动作 , 试将句 子 ( )与下面的句子作 比较: 3
( 州市职 业 大学 ,江 苏 苏 州 2 5 ) 苏 11 4 0
[ 内容提要] 英汉语中都存在一种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 的句式——意义被动句 。然而 ,这类被动句在 英
语和汉语中无论是从形式结构还是从使用频率来看却都有所不 同。 文主 要从使用 的谓 语动词、 本 表示的时间范 围、 语序和使用频率这四个方面对英汉语 中的意义被动句作一简要对 比。 [ 关键 词] 意义被动旬;英语 ;汉语 rrasl e an v 1 ( 8 i c n f a e ed i o e. 陈敦金 i i k
[ 稿 日期] 020 .8 收 2 1.41
作者 系苏 州市 职业 大学 外 国语与 国 际交流 系讲 师 。
14 1
湖 北 广 播 电视 大 学 学 报
D.主 语 ( 受动 者 )+ 动 词 + 宾语 ( 动 者 ) 施
(0 2 )我淋着 雨。
(1 2 )猫 晒太 阳 。 E.主 语 + 词 + “ 得 ” 动 不
b .动词+ 副词或副词小品词 ( 有时是 “ 副词或副词小 品词+ 动词 ”的形式 )
( 2)Th o r lsswe ed o o e H. c ( ) Nyo s e ai . 3 lnwah s s l e y ( ) Th lc 4 eco kwid u th a k n s pa teb c . ( h eb kh r l e s 5)T o adysl .
“ ”等 ) 过
(3 1 )问题在大家 的努 力下解 决了。 (4 1 )书找着 了。 (5 1 )那种事他们 从来都没干过 。 B.主语+ 形容词 ( “ ” 容易 ” 难 ”等 )+ 如 好 、“ 、“ 动词
(6 1 )这 道 题 难 做 。
lo ,se o k em,su d pe d r t ul,w i on ,sra ,pi ,b i n d re等 ) t ,这类 动词其实往往是作为及物动词使用的 。 英语 中的这种被动句 主要可 以分为两大类:
动 词 用 法 ( ra ,wah el pn el at,s l 如 ed s ,sl ,o e ,fe,ts e mel ,
( 2)Th o ki p f g ( en nne 1 eb o dn n . =b igp td) s i
3 汉语 意义被 动句 . 汉语意义被动句的谓语部分一般 由及物动词构成 ( 时 有 也可用不及物动词 ) ,主要有 以下几种情 况: A.主 语 + 词 + 动 附属 成 分 ( “ ” 着 呢 ” 起 来 ” 如 了 、“ 、“ 、
( 谓语动词通常是感 官动
的不及物动词用法 ( 也有少量 的及物 动词 ) ,并且所涉及 的 是有限的一些常用的动词或动词词组 , 正如上文 2中所列举 的,这些动词后面往往用 esy ai ,we 副词修饰 ,有 时就 l 1等
只用谓语动词 ( 例如句 ( ):而汉语 中意义被动句 的谓语 1)
对句子成分局部和 细节的研 究, 注重对语句 的整体把握和 融 会贯通 ( 曹广涛 2 0 ) 0 2 。因此 ,汉语 的句子 结构是较 为松散 的。另外 ,由于 “ ”在古汉语 中表 示 “ 被 遭受 ” ,汉语 中的 “ ”字句 常带有 “ 被 不幸、不如意 、被迫 ”等负面意义 ( 吕 淑 湘 18 ) 9 2 ,这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使 结 构 被 动 句 的使 用 受 到 限 制。所 以, 在地道 的汉语 中人们往往广泛而普遍地使用 意义 被动句来表示被动意义 。 如果句子无须指 明或者无法指 出动 作的执行者 , 且主动意义与被动意义不致发生混淆 , 语一 汉 般 就 不 用 结 构 被 动 句 , 而代 之 以意 义 被 动 旬 ( 淑 能 连 19 :2 。试 比较下面一组句子: 9 3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