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合集下载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完美版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完美版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课前准备】:1、了解珠穆朗玛峰的有关地理知识。

2、查找关于纪念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活动的有关资料。

3、阅读郭超人长篇通讯《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4、查阅2000年湖北卫视《往事》栏目关于登顶珠峰的节目资料,特别是关于王连满的部分(教师可以提供“教师教学用书”上的文字材料) 。

【教学目标】:1、能抓住要点概括登顶的几个阶段。

2、能突出重点,复述故事,从中感受登山运动员的英雄气概。

3、体会景色描写的作用。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

而在1960年,年轻的中国登山运动员,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足迹,去感受他们登顶的气概。

(可出示相关图片)播放雪域高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光盘和图片导入新课。

二、整体阅读感知1注音峰巅(di m)砭骨(bi m )崔巍(cu i wei )滞留(zh i )窒息(zh i )匍匐(p tfu )缭绕(li do)履践(l心)养精蓄锐(x耳尖锥(zhui )迸发(b eng )2释义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履践;踩踏。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养精蓄锐;养,休养。

蓄,积蓄。

养息精神,积蓄力量。

齐心协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勇往直前;勇敢的一直往前进。

3、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按一定的顺序理清运动员登顶主峰的几个阶段,分别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1)登山队出发;2)运用人梯战术突击第二台阶;3)留下刘连满,三人继续登顶;4)三人无氧攀登,登顶成功。

)4、有针对性地快速浏览部分章节,小组讨论完成:(1)登山队登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寒冷、缺氧、虚弱、黑夜)(2)他们是如何克服的?(依靠顽强的毅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国勇于拼搏献身的精神,舍己为集体的团结协作精神)三、片段品读体味1、选择自己认为最感人的段落,进行复述。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教案标题:登上地球之巅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基本情况2. 了解登山珠穆朗玛峰的挑战和准备工作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珠穆朗玛峰的景观和登山过程2. 登山装备和工具模型,用于讲解登山准备工作3. 地球仪或地图,用于定位珠穆朗玛峰的位置教学活动:活动一:探索珠穆朗玛峰(20分钟)1. 展示珠穆朗玛峰的照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珠穆朗玛峰的基本情况,例如高度、位置等。

使用地球仪或地图指出珠穆朗玛峰的位置。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珠穆朗玛峰的了解和想法。

活动二:登山准备工作(30分钟)1. 展示登山装备和工具模型,讲解登山的准备工作,包括身体训练、氧气供应、食品储备等。

2. 分发登山准备工作的任务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任务要求,合作完成一份登山准备清单。

3. 学生讨论和总结,归纳出登山准备的重要因素和步骤。

活动三:团队合作登山(4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登山队的角色。

2. 每个小组根据前面总结的登山准备的重要因素和步骤,制定一份自己的登山计划。

3. 使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拟登山的过程,包括攀爬、安全措施等。

4. 每个小组通过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完成登山任务。

活动四:总结和展示(20分钟)1. 学生通过展示他们的登山计划和角色扮演的成果,分享自己的学习和体会。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登山经历中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克服困难的方法和经验。

3. 学生思考并回答一些问题,例如:登顶珠穆朗玛峰对你有什么意义?你会尝试登山吗?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探索珠穆朗玛峰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在制定登山计划和角色扮演中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收集学生的总结和展示中的学习成果和体会。

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探险活动,感受登山的挑战和乐趣。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登上地球之巅》。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登山过程和相关地理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来深入研究课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登上地球之巅》,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 重点词汇和短语学习:列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举例说明词汇和短语的用法,进行练习。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兴趣。

简要介绍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和登山历史。

2. 课文朗读与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重点词汇和短语学习:列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举例说明词汇和短语的用法,进行练习。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熟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 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写一篇关于登山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语法、词汇和表达的准确性。

3. 单元测试:在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测试,以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珠穆朗玛峰的纪录片,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登山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困难环节展开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珠穆朗玛峰的纪录片,用于课堂展示。

2. 打印资料:准备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高度以及历史和文化意义。

2.了解攀登珠穆朗玛峰所需的物品和技能。

3.能够运用英语描述珠峰攀登历程。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珠峰的地理位置、高度和历史。

2.较难理解的内容有爬山所需的物品、技能和途中的急流险滩等。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

2.《珠穆朗玛峰》英文读物一本。

3.珠峰照片、攀爬用品展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及预习(10分钟)1.向学生简单介绍珠穆朗玛峰。

2.让学生看《珠穆朗玛峰》英文读物的章节概括。

3.引导学生对攀登珠峰需要哪些物品和技能有初步了解。

2. 分组阅读(3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

2.每组指定一部分内容进行阅读。

3.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并概括其阅读内容。

4.老师给出相关疑问和补充说明。

3. 讲解珠峰的地理位置和历史(20分钟)1.根据PPT讲解珠峰的地理位置、高度和历史。

2.向学生交代攀登珠峰的主要难点。

4. 展示攀爬用品(20分钟)1.展示攀爬珠峰所需的物品和器具。

2.让学生通过观察及提问加深对所需物品的理解。

5. 讲解攀登珠峰的技能(20分钟)1.根据PPT讲解攀登珠峰所需的技能。

2.让学生提问及讨论。

6. 模拟珠峰攀登历程(30分钟)1.让学生分组模拟珠峰攀登历程。

2.学生用英文描述各自模拟的历程。

3.老师及其他学生提问、点评及互相补充。

7. 总结及作业(10分钟)1.总结梳理本节课的内容。

2.布置《登上地球之巅》读后感作业。

五、教学成果1.学生掌握了珠峰的地理位置、高度和历史。

2.学生了解了攀登珠峰所需的物品和技能。

3.学生亲身模拟珠峰攀登历程及用英语描述各自的经历。

六、作业1.完成《登上地球之巅》读后感。

2.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给出相应的完成要求及评价标准。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登上地球之巅教案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小说《登上地球之巅》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掌握生词和短语的词义和用法;(3)能够用英文简洁地描述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勇敢迎接挑战。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如团结、勇敢等;(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的决心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与组织安排:1.课前准备:(1)准备一些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和相关资料;(2)准备情境小组讨论的问题。

2.导入与探究:(1)观看一段珠穆朗玛峰的登山纪录片,并与学生共同探讨登山的困难和挑战。

(2)分组展示珠穆朗玛峰的相关知识和资料。

3.阅读与理解:(1)学生独立阅读小说《登上地球之巅》,操作时间不超过30分钟。

(2)组织小组内学生进行讨论,解答以下问题:a)请简要介绍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b)在你们看来,团队合作在这个故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拓展与交流:(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情景,展示团队合作和勇敢面对挑战的精神。

(2)学生用英文发表自己对于团队合作和勇敢的看法。

5.归纳与总结:(1)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整理学习到的生词和短语,讲解其中的意思和用法。

(2)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小组讨论的质量和情景角色扮演的效果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此外,还可以利用小测验、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课后预习和复习情况进行监测。

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相评价,帮助彼此提高。

五、教学反思:《登上地球之巅》是一本涉及登山和冒险的小说,通过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登山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勇气和决心。

[小学]《登上地球之巅》教案.docx

[小学]《登上地球之巅》教案.docx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的生字词。

2、能快速浏览课文,概括主要内容,能清晰流利地复述故事。

3、欣赏文章屮关于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月.进行仿写。

4、体会探险队员强烈的因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探险队员高度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刘连满同志的口我牺牲精神。

难点:揣摩作者极力渲染恶劣口然环境的用意,以及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目的。

能够在作文中尝试相似的技巧运用。

三、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带入情境。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吗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

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登上地球Z巅》就是其屮的一部分。

(二)初读文木1、字词注音、字义。

缭绕不散冰镐峰巅镶有钢爪颤抖眨骨履践崔巍崎岖滞留窒息朦胧轮廓匍匐头昏眼花腰酸背痛齐心协力养精蓄锐勇往直前斩钉截铁2、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三)研读文本1、全文结构:拿出俯视这种文章的气势来,不要被它吓倒!要运筹帷幄,一切尽在掌握Z中。

四人行一人留(刘)三人行(1)四人行:问题1:找找他们的“武器装备”(出示图片,解释“冰镐”等)冰镐、氧气筒、结组绳、防寒睡袋、铅笔、笔记本、电影摄影机、高山靴等。

问题2:第三段中的“一两一两”,第六段中的“一寸一寸”“爬了四次,跌落四次”,第八段中的“5个多小时” “三米”“长达三个小时”等,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去掉行不行?问题3:他们遇到了些什么困难?(一个过渡句)山路险峻、天气严寒、缺乏氧气、身体虚弱、黑夜登山、高山反应(2)三人行:问题1:过程中乂遇到了什么困难,一个转折点。

(氧气用完了)问题2:他们退缩了吗?(3)一人留:问题1:四人中给同学留卜工卩象最深的是谁?问题2:认真看14、15两个自然段,假设你就是刘连满同志,请同学们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一段内心独口。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教案内容:一、教育目标:1.了解并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2.分析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塑造;3.理解故事要传达的主题和思想;4.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2.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3.总结故事的主题和思想。

三、教学难点:1.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2.总结故事的主题和思想。

四、教学准备:1.教材《登上地球之巅》;2.教学录像资料;3.课堂讨论题。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观看教学录像资料,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2.引导学生回忆故事中的关键情节,与同桌讨论并做记录。

Step 2 教学主体:1.分组讨论: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感,讨论故事中几位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强调每个人物的特点及其作用,并给予讨论指导。

2.学生互相交流各自小组的观点,进行讨论并梳理。

3.用PPT展示故事中几位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再次强调每个人物的特点及其作用。

Step 3 教学辅助:1.运用教材和教学录像资料,展示故事的购考背景和主要情节,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集中讨论故事的主题和思想,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

Step 4 拓展活动: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中的关键情节,突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展示团队合作的精神。

2.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六、作业布置:请学生用200字左右的文章,总结故事的主题和思想,并结合自身的实际体会,写出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资料、小组讨论和辅以教学辅助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总结故事的主题和思想。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意识,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组织角色表演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效果良好,但需要继续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6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6

登上地球之巅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2.了解登山者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历史及相关知识。

3.了解登山者的装备和技能要求。

4.增强学生的勇气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面向学生阶段
适用于初中3年级及以上学生。

2. 教学时间安排
共2节课,每节课45分钟。

3.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节课:
1.介绍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高度和地形地貌。

2.讲解珠穆朗玛峰登顶历史及相关知识。

3.观看珠穆朗玛峰纪录片,使学生对珠穆朗玛峰有更深入的认识。

第二节课:
1.介绍登山者的装备和技能要求。

2.组织班级分组,进行模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

3.对活动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观看录像、小组合作等方式。

四、教学手段
采用电子白板、投影仪、录像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教学评价
1. 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测试和观察,评价学生对登山者装备和技能的了解程度,并评价模拟攀登活动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教学过程评价
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

六、参考资料
1.《世界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珠穆朗玛峰的攀登》,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

3.《登顶珠穆朗玛峰》,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登上地球之巅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球之巅的概念,掌握一些与登山相关的词汇,并了解登山的危险性和挑战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他们敢于挑战自我,勇往直前,同时提醒他们要了解自身的能力和限制。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地球之巅的概念,明白登山的危险和挑战,并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

三、教学过程实施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关登山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登山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有爬过山峰的经历吗?感觉如何?-你觉得登山有什么好处和挑战?2.探究(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地球之巅的概念和世界上一些有名的登山点。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登山点,展示该登山点相关的信息,并回答以下问题:-这个登山点的高度和位置在哪里?-登山者面临什么危险和挑战?-有多少人成功登顶?有没有失败的记录?-你认为登顶这个山峰需要哪些能力和准备?3.拓展(20分钟)通过观看一些登山纪录片和阅读一些登山者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一些登山者的经历和故事,并引导他们思考以下问题:-在登山中,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你认为登山者需要具备哪些品质和技能?4.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所选择的登山点及相关信息,并述说一位登山者的故事。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补充。

5.总结归纳(10分钟)对学生提问进行梳理,总结出与登山相关的词汇,并复习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制作一个小册子或海报,展示他们对登山的理解和认识。

并通过小组合作和小组展示的形式来评价和欣赏。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登山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登山者的挑战和危险有一定的认识。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文章《登上地球之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学习文章中的描写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勇于挑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

2.掌握文章中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分析文章中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的作用。

2.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写作语文作文。

四、教学准备1.课文《登上地球之巅》。

2.学生阅读材料。

3.计算机和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利用图片、视频或其他资源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登山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对登山的认识和感想。

2. 阅读理解(20分钟)•向学生介绍文章《登上地球之巅》的背景和作者,并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简要解读。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重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进行课文讲解和讨论,梳理文章的逻辑顺序和语言表达方式。

3. 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分析(30分钟)•分析文章中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如增加文学效果、表达情感等。

4. 语言运用(30分钟)•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并完成一道写作题目,如《描述一次你冒险或挑战的经历》。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来写作。

5. 课堂展示(20分钟)•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对文学描写的理解和运用。

六、课后作业1.让学生整理笔记,总结文章中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

2.让学生选择一个值得挑战的目标,写一篇关于自己如何努力实现这个目标的作文。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章《登上地球之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他们通过分析文章中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拓宽了语文写作的思路。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部分学生在课堂时间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完成作业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登上地球之巅
学习目标
1,了解这次登珠穆朗玛峰的概况和意义
2,体会登峰的艰难和队员们的大无畏精神
3,重点研读刘连满这个人物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文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勇往直前,团结协作,敢于献身等精神
难点:刘连满没有登上顶峰但文章却是重点写
学习课时:2课时
学习步骤:
一、走进珠穆朗玛
珠穆朗玛,藏语的意思是“圣母”,因为峰顶长年积雪,一派圣洁的景象.它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8.13M,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坐落在西藏定日县中尼边境处.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称为“连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
二、登峰活动概括介绍
那么,是谁在这条充满死亡的路上创下了奇迹呢?(学生回答: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
是的,1960年5月,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的冰雪,翻过万丈的岩,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了地球之巅,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从北坡登上历史最高峰的创举.
三、快速阅读,积累字词并初步感知课文。

解决生字词。

(1)注音:峰巅砭骨崔巍滞留窒息匍匐
(2)释义: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履践;踩踏。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养精蓄锐;养,休养。

蓄,积蓄。

养息精神,积蓄力量。

齐心协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勇往直前;勇敢的一直往前进。

四、整体感知
①请几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②学生思考并回答听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旨在让学生感受登山队员的英雄气概。

③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几个阶段?(出发——途中——登顶)
④中国登山队队员在突击主峰时遇到哪些困难?
山路险峻、天气严寒、缺乏氧气、身体虚弱、黑夜登山、高山反应(找出相应的句子)五、总结体验
不管是没登上的刘连满,还是登上的另外三个人,都是可爱的人,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请你用下面的句式并结合你的感受说一句话
“可爱的人呀,我爱你们,因为。


六、拓展与延伸:人类探索自然的脚步是永不停止的,课后查找有关最近重新攀登珠峰的资料,或最近考察南极的资料,然后在班内交流.
七、布置作业:假如你成功地登上珠穆朗玛峰,站在珠穆朗玛峰项上,你会有哪些话要说呢?写一篇登山后的心得体会。

附:板书设计:登上地球之巅
一、 5月24日9时30分,四名登山队员向珠峰最后380米冲刺(略)
二、登山队员征服“第二台阶”(详)
三、刘满连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详)
四、登上顶峰,完成创举(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