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2 ppt课件
细胞因子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17
按照产生CK的细胞种类进行分类:
淋巴因子(lymphokine)主要由淋巴细胞产 生;如IL-2、 IL-3、 IL-4 单核因子(monokine)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 产生;如TNF-γ、G-CSF和M-CSF
可编辑课件PPT
10
Swiss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可编辑课件PPT
11
7 拮抗性和协同性
不同的CK对同一靶细胞功能的影响可相互拮抗. 例如IFN-γ可活化巨噬细胞,而IL-4则抑制巨噬细胞功能。
协同性:一种CK可强化另一CK的功能. 例如,低浓度IFN-γ或TNF单独应用均不能激活巨噬细胞,但 联合使用则有显著激活作用。
IFN-α2有:IFN-α2a、IFN-α2b、IFN-α2c
可编辑课件PPT
25
二 干扰素的生物学特性
广谱性 种属特异性 差异性 相对稳定性 相对安全性
可编辑课件PPT
7
(作用方面特性)
4 高效性 10-12mol/L
5 主要以自分泌(autocrine)、旁分泌(paracrine) 形式发挥效应
某些细胞因子(IL-1、IL-6、TNF-α)也可以内分泌 (endocrine)形式作用于远端靶细胞,介导全身性 反应。
某些ck还可以通过细胞内分泌(intracrine),直接与 细胞内受体结合。
细胞因子
(cytokines)
可编辑课件PPT
1
第一节 细胞因子概述
一、概念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细胞(免疫细胞、 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具有广泛生物 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的统称。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的协同相互作用
• IL-1 ;
• TNF; • IFN-α
单核巨噬细胞
吞噬作用; 免疫调理作用
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应 答的协同相互作用
B B B B B B B B B B
信号 2
B
B B
B
B
Th
信号 1
Y
细胞因子 IL-4 IL-5 IL-6 IFN- TGF-β
三、细胞因子的受体
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
血小板生成素 ——thrombopoietin, TPO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血系统疾病或贫血
CSFs :造血功能异常; M-CSF:白细胞减少; EPO : 肾性贫血。
2 细胞因子拮抗疗法 移植排异反应
肿瘤治疗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治疗移植排斥
首次植皮第5天 首次植皮第12天 再次植皮第5天
白细胞介素 IL-2
产生细胞 活化的T细胞
效应 T、B细胞的增殖分化 增强NK杀伤活性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CSF
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
鸡胚绒毛尿囊膜
Rita Levi-Montalcini (李维蒙塔希妮 )
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Stanley Cohen (史坦利· 科恩)
主要功能:干扰病毒感 染和复制
动物免疫学第五章--细胞因子
2.合成和分泌特性 〔1〕 多源性; 〔2〕 短时自限性分泌; 〔3〕 自分泌和旁分泌
3.作用特性 〔1〕 高效性 10-12mol/L; 〔2〕 主要为自分泌、旁分泌效应; 〔3〕 非特异性、多效性及重叠性; 〔4〕 拮抗性; 〔5〕 细胞因子与激素、神经肽和神经递质共同组成
细胞间信号分子系统。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一〕总述
1. 概念: 选择性地刺激造血干细胞,诱导其发育和分化
为某一细胞谱系的细胞因子的统称。 2. 包括:SCF、Flt3L、GM-CSF、G-CSF、
M-CSF、EPO、TPO、 IL-7、 IL-3〔multi-CSF〕等。
〔二〕分述 1. 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又称c-Kit配体〕 〔1〕存在形式 跨膜型和分泌型 〔2〕细胞来源 骨髓基质细胞 〔3〕生物学功能 ① 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发育; ② 刺激肥大细胞增殖。 2. Flt3配体〔Flt3 ligand,FL〕
2. CC亚族〔β亚族〕--- 氨基端的两个半胱氨酸相邻 以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为代表
〔1〕细胞来源 活化的T细胞。 〔2〕主要功能 趋化并活化单个核细胞〔单核细胞
和T细胞〕。 3. C亚族〔γ亚族〕--- 氨基端只含有一个半胱氨酸。 〔1〕成员 lymphotactin-α和lymphotactin-β。
2.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造血因子受体家族〕
〔1〕结构特点 膜外区近氨基端有二个不连续保守半 胱氨酸残基〔C〕,其羧基端存在Trp色-Ser丝X-Trp-Ser〔WSXWS,X代表任一氨基酸〕 残基序列。
〔2〕成员包括 IL-2、IL-3、IL-4、IL-5、 IL-6 、IL-7、IL-9、 IL-11、IL-13、IL-15、GM-CSF、G-CSF的受体等。
医学免疫学课件 第五章 细胞因子
(公有γ链)
(公有β链)
(公有gp130亚单位)
第二节 细胞因子特征与作用
一、细胞因子的共同特征
✓ 多样性 一种细胞因子可作用
于多种细胞,取决于细胞 因子浓度、所作用靶细胞 的类型、微环境中其它细 胞因子等条件,可产生多 种生物学作用。
✓ 参与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 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 参与固有免疫和炎症反应
(一)参与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二)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
细胞因子在Ig类别转换中的作用
细胞因子对Th1和Th2细胞的调节作用
(三)参与固有免疫和炎症反应
✓ 参与固有免疫
• 促进NK细胞的杀伤活性:IL-2、IL-12等; • 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伤功能:IFN-γ、
CSF) ✓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 趋化因子(chemokine)
1.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 最初是指由白细胞产生并介导白细胞间相互 作 用的细胞因子;后定义为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 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
✓ 前至少发现38种,IL-1...IL-38。
TNF、IL-1β等; • 抗病毒、抗肿瘤:IFN-α/β、TNF等。
✓ 参与炎症反应
• TNF-α、IL-1、IL-6、IFN-γ和趋化因子等促炎细 胞因子可直接或间接参与炎症反应,利于机体抑 制和清除病原体,但也可介导病理性损伤。
“细胞因子风暴” (Cytokine storm)
✓ 此外,还可促进Th2 分化,抑制Th1和巨 噬细胞功能。
细胞因子概述ppt课件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征
1、多样性:作用于多种细胞,多种生 物学效应
2、局部性:自分泌或旁分泌为主,内 分泌
19
作用方式: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
一.Autocrine (自分泌)
一.T cell 一.IL-2 一.IL-2R
20
一.Paracrine (旁分泌)
一.IL-12
一.T cell
GM-CSF诱导单核细胞分化为 DC;IFN-γ促进Th0细胞分化为Th1细 胞;IL-4促进Th0分化为Th2细胞。
27
一.诱导B细胞增殖 二.和类别转换
28
一. 2、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二. 在免疫应答识别阶段
IFN可诱导MHC-Ⅱ类分子表达,促进抗原提呈;IL-10可 起相反的作用,抑制抗原提呈;
二. 诱导或抑制彼此的产生 三. 调节同一受体表达 四. 调节其他受体表达 五. 与激素、神经肽、神经递质共同组成细胞间信
号分子系统
26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一. 1、参与免疫细胞分化和发育 二. 1)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三. 2)T、B细胞分化发育:胸腺骨髓微环
境的细胞因子 四. 3)免疫细胞在外周组织中分化:IL-4,
8
5.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GF) 介导不同类型细胞生长和分化。 TGF-β,NGF, EGF等。
9
6.趋化因子(chemokine) 对不同靶细胞具有趋化效应的细胞因子。 化学趋化活性,在细胞黏附,脱颗粒与生物
活性介质释放,血管生成,造血细胞和免疫 细胞发育,淋巴器官起源中起作用。
一.IL-12R
21
一.Endocrine (内分泌): IL-1, IL-6, TNFa
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引言概述细胞因子是一类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和细胞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缓解疾病症状,以及预防疾病的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并介绍相关的小点来支持这些应用。
这些大点包括:1)免疫疾病的治疗;2)恶性肿瘤的治疗;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4)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5)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正文内容1.免疫疾病的治疗免疫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的一类疾病,细胞因子在免疫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小点包括:a)免疫调节剂的应用;b)细胞因子的替代治疗;c)细胞因子的免疫抑制作用;d)细胞因子的免疫增强作用;e)细胞因子的局部治疗。
2.恶性肿瘤的治疗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一类疾病,细胞因子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小点包括:a)免疫疗法的发展;b)细胞因子的抗肿瘤作用;c)细胞因子的联合治疗;d)细胞因子在放疗和化疗中的应用;e)细胞因子的靶向治疗。
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导致的疾病,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小点包括:a)免疫调节剂的应用;b)细胞因子的替代治疗;c)细胞因子的免疫抑制作用;d)细胞因子的免疫增强作用;e)细胞因子的局部治疗。
4.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逐渐受损导致的一类疾病,细胞因子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小点包括:a)神经保护作用;b)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c)维持神经元连接的功能;d)细胞因子的生长因子作用;e)细胞因子的干细胞疗法。
5.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细胞因子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点包括:a)细胞因子的血管作用;b)免疫调节剂的应用;c)细胞因子在心肌再生中的作用;d)细胞因子的抗炎作用;e)细胞因子在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1.简介细胞因子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分子,可以在细胞间传递信号,调控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和功能等。
近年来,随着对细胞因子的研究不断深入,细胞因子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逐渐被认识和发掘。
2.细胞因子的分类2.1 细胞因子的分类根据其作用方式,可以将细胞因子分为以下几类:a) 胞外信号分子:包括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等。
b) 胞内信号分子:包括转录因子、蛋白激酶等。
2.2 细胞因子的主要代表:a) 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等。
b) 生长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神经生长因子(NGF)等。
c) 趋化因子:如趋化肽、趋化因子受体等。
3.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3.1 免疫治疗a) 细胞因子可通过调节免疫应答,用于治疗免疫相关疾病,如慢性炎症性肠病(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b) 细胞因子还可用于改善实体瘤患者的免疫应答,提高免疫治疗效果,如肿瘤坏死因子的应用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2 神经系统疾病a) 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并提高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如神经生长因子的应用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b) 细胞因子还可用于减轻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如丙种脑白质病变患者中将干扰素-β作为治疗的方法。
3.3 多器官移植a) 细胞因子可用于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和成功率,减轻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如肿瘤坏死因子的应用在肾移植中的作用。
b) 细胞因子还可用于改善器官移植后的功能恢复,促进康复过程,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应用在骨髓移植中的作用。
4.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a) 相关研究论文和文献b) 临床案例和数据分析报告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细胞因子:指在细胞间起到信号传递和调控功能的生物分子。
5.2 免疫治疗:利用生物制剂或细胞因子等手段,调节身体的免疫反应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5.3 神经系统疾病:指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病理状态。
兽医免疫学《细胞因子》课件
细胞来源: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主要) T细胞、NK细胞和肥大细胞
2)TNF-β 又称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与TNF-α的氨
基酸序列为28%同源性,二者结合同一受体。 细胞来源:激活的T细胞
TNF生物学功能:调节适应性免疫、杀伤靶细胞、诱导 细胞凋亡。
B
IFN-γ 诱导
类别转化的
作用
2.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6)细胞因子的网络特性 细胞因子相互诱生 IL-1诱生IL-2,IL-2诱生TNF等 细胞因子调节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 IL-1可促进IL-2受体的表达 细胞因子之间生物活性的相互影响 拮抗性和协同性
多相性网 络性效应
3.细胞因子的分类
(6)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是一类主要具有刺激细胞生长功能的细胞因子。 种类很多。
其中在免疫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是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
TGF-β的重要功能是对T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活性 有显著抑制作用。
4.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干细胞 生长因子
(5)趋化因子(Chemokine,CK)
① 概念:吸引白细胞向一定方向移行,也可刺 激白细胞活化的小分子蛋白。
② 功能:招募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等进入感染发生的部位。
(5)趋化因子(chemokines)
内皮细胞上固相化的IL-8诱导中性粒 细胞L选择素的脱落,上调LFA-1的表 达,LFA-1与内皮细胞ICAM分子结合
2)细胞因子与肿瘤
抗肿瘤作用:TNF-α与TNF-β杀瘤,IFN、IL-4、SM 抑瘤, IL-2、IL-1、IFN-α诱导NK、CTL细胞杀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由激活 的巨噬细胞产生,且在体内外能够特 异性杀伤某些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 胞不起作用。 巨噬细胞产生的命名为TNF-; 淋巴细胞产生的命名为TNF-。
实验研究证明 ☆低浓度干扰素可刺激造血, 是通过促进人外周血单个核细 胞分泌克隆刺激因子(CSF); ☆高浓度干扰素则可抑制造血, 可能是阻滞祖细胞以下阶段细 胞的成熟、分化。
例如:应用干扰素后导致血细胞下 降,停用干扰素后24~72小时可 恢复,在如此短时间内恢复提示 可能存在白细胞在体内重新分布 有关。
干扰素对造血的影响 ☆干扰素能抑制髓系细胞集落形成、 B淋巴细胞的增殖以及髓系细胞的 分化; ☆干扰素能激活巨噬细胞、淋巴细 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刺 激产生白细胞介素(IL-1)。
☆干扰素能影响血小板衍化生长 因子,转移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 因子的作用,从而影响纤维原细 胞的增生。
抑制骨髓网硬蛋白纤维化。
贫血的患者在使用EPO后,骨 髓中的BFU-E数量明显增加,而 且DNA合成效率也提高。
肾衰晚期的患者在使用EPO后, 血小板数量普遍增加。
临床应用
☆肾性贫血疗效非常肯定,是一种替
代治疗。
☆非肾性贫血包括: 骨髓增生异常综
合症(MDS),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多发性骨髓瘤(MM),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肿瘤性 贫血等。
(4)对单核细胞的作用: G-CSF可诱导单核细胞的游
走。 (5)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游走 及增殖,与组织的修复相关。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激因子(GM-CSF) 是由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受抗原刺激诱导产生的。 GM-CSF还具有对前成红细胞系的前驱 细胞(BFU-E)的刺激作用及对巨核细胞 系驱细胞的刺激作用(Meg-CSF)。
☆增加巨核细胞的胞浆底物,最终形 成碎片; ☆促进血小板的生成; ☆释放功能性循环血小板。
TPO的主要作用
TPO
Ptatelet
TPO IL-11 EPO
SCF TPO IL-3 EPO
SCF IL-3 GM-CSF TPO
Flt3 IL-1 SCF IL-3 GM-CSF IL-6
TPO
Megakaryocyte Meg-Progenitor cell
血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
☆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二、干扰素
1957年Issacs和Lindenmann 用流感病毒干扰鸡胚绒毛尿囊膜 细胞,产生一种能使未受过感染 的细胞产生对病毒有抵抗能力的 蛋白,故命名为干扰素(简称 IFN)。
根据抗原特异性和分子结构将其 分为、、 三大类,由于干 扰素的核苷酸与氨基酸的顺序不
GM-CSF是以较未成熟的前驱 细胞为靶细胞的造血因子,较 之G-CSF更广泛的生物作用。但 对中性粒细胞系的作用,仍以 G-CSF特异而且迅速。
应用于
☆增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中性粒细胞计
数。
☆恶性肿瘤化放疗法(恶性淋巴瘤、急
性白血病、肺癌、卵巢癌等)所致的中 性粒细胞减少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TNF不敏感的肿瘤细胞合并使用 TNF和IFN- 产生细胞毒作用。 (2)对TNF敏感的肿瘤细胞、较低剂量 的TNF和IFN- 联合应用即可加强肿瘤 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3)体外合并使用TNF和IFN- 可使 靶细胞存活率大大下降。
副作用 (1)寒战、发热、关节疼痛、腹泻和暂时性 体重下降。 (2)一过性转氨酶升高。 (3)血小板白细胞减少。 停用后副作用即可消失。使用前应用消炎痛 等非特异性解热镇痛药可使发热反应减弱。 TNF-a在有肝功能不全、高血压、低血压或 有明显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中应当慎用。
四、血小板生成素
TPO的产生部位现较公认的器 官为肝、肾、大脑。 TPO既有刺激巨核细胞增殖作 用,又有促进巨核细胞成熟产 生血小板的功能。
在临床治疗工作中,血小板减 少,到目前为止只能依赖输注血 小板浓缩液或单采血小板。
多人份血小板浓缩液注极易引 起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输血 反应。另外,又可抑制内源性TPO 产生,延缓血小板恢复。
CFU-Meg CFU-GEMM
临床研究 ☆肿瘤放化疗诱发的严重血小板减少 ☆大剂量化疗配合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自体骨髓移植血小板的动员 ☆慢性血小板减少(HIV、 ITP ) ☆肝脏疾病
特比澳(TPO)三期临床试验 ☆接受化疗的恶性淋巴瘤、支气管肺癌患者或其
它实体肿瘤患者; ☆诱导缓解后接受巩固治疗的急性白血病。 ☆ITP慢性难治性ITP患者
一,又可分为多种亚型。 干扰素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 干扰素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 干扰素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
干扰素的作用: (1)激活了几种阻止病毒蛋白合成 的酶。 (2)由于干扰素的mRNA,从而影响 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增殖。 (3)激活了淋巴细胞非特异性细胞 毒作用,激活NK细胞。
(4)巨噬细胞被激活,对肿瘤细胞 有细胞毒作用。 (5)调节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MHC) 的抗原表达,调节T淋巴细胞对外来 抗原的识别。
一般应用干扰素后,外周血 象在部分病例有所下降,其程度 与剂量、疗效呈正相关。
☆可引起血象下降剂量为每日每公
斤体重104~105单位以上。
☆干扰素对造血抑制最敏感的是:
粒细胞、其次是血小板,而对红细 胞的抑制作用最弱。
☆具有可逆性。
干扰素临床应用 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包括:
毛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性白细胞; 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 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真性红细胞增多; B细胞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纤 维化伴髓外化生者等。
人G-CSF基因位于17号染色 体q21-q22上。
G-CSF 由单核巨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胞、血 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骨髓 间质细胞、中性粒细胞产生。
G-CSF 对其靶细胞具有以下作用: (1)对多能造血干细胞的作用:
缩短多能造血干细胞的静止期 (Go 期),诱导其进入细胞周期, 与IL-3作用叠加,促进干细胞集落 的形成。
TNF- 和二者具有共同受体,生 物活性相似,它们的基因定位于第6号 染色体短臂。
TNF- 能激活中性粒细胞的吞噬 功能和粘附在内皮细胞上的能力;还能 使各种细胞诱生GM-CSF,对体外培养 的各种造血祖细胞呈强烈的抑制作用。
TNF杀伤肿瘤细胞还需要机 体免疫系统的共同参与,除具有 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作用外,还与 多种效应细胞及细胞因子尤其是 IFN-有关。
TPO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产生部位:肝、肾脏、大脑等。 内源性TPO:人TPO基因位于3号染色 体,相对分子质量为为36103。 基因重组TPO:经酶切及糖基化等加 工修饰,由332个氨基酸的组成,相
对分子质量为60-70 103。
TPO的作用机理 ☆诱导造血干细胞 向巨核细胞分化; ☆刺激巨核细胞增殖和核内复制;
第五章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2 ppt课件
在骨髓造血干细胞进行分化、 增殖过程中,需要造血因子是集落 刺激因子(简称CSF)。包括: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 白细胞介素3 等。
G-CSF较特异地作用于粒细胞和 巨噬细胞的前驱细胞(简称CFUGM)。 ☆促进其增殖及分化, ☆增加中性粒细胞计数, ☆促进中性粒细胞游走、吞噬及 杀菌能力。
TNF的毒副作用同时也存在两重 性:TNF的抗肿瘤作用可由于体温升高 而更有效;血栓的形成可造成瘤细胞 局部血流阻断而发生坏死。局部炎症 对肿瘤的消退也有重要作用。
(六)蛋白尿是最常见泌尿系统症状, 但与剂量无关。 (七)干扰素是一种蛋白质,具有免疫 原性,可引起抗体产生。
临床上,肿瘤复发与干扰素中和抗 体的形成有关。使用重组干扰素发生这 种情况时,可该用天然干扰素可使肿瘤
重新缓解。
三、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第一个 被发现的造血刺激因子,是调节红细胞 生成的主要激素。
1977年Miyaka等从人尿中成功地分 离纯化EPO,但天然含量较少。
1985年通过基因重组在哺乳动物细 胞中获得了高效表达。
重组EPO(rhEPO)与天然EPO的 结构和生物学作用相似。
EPO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
EPO通过作用于前期成红细胞 的前驱细胞(BFU-E)和后期成红 细胞的前驱细胞(CFU-E)的增殖 和分化,调节和维持体内血中红 细胞数,而EPO的结合量又随着 细胞的成熟而直线上升。
病程>6个月; 经正规糖皮质激素和达那唑、免疫抑制剂治疗 或脾切除术无效; 血小板计数<30×109/L。
Ⅲ期临床试验的结论 ★有效性 ①减低血小板下降程度和增高血小板恢复程度; ②加速血小板计数恢复速度; ③减少化疗后输注血小板次数和数量。 特比澳可一过性升高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并能维持一段
干扰素的毒性和副作用
☆严重程度与剂量和用药次数相
关。
☆个体差异。 ☆自限性。
(一)小剂量干扰素可引起发热反 应,有时伴有轻度寒战和肌肉痛、 头痛、关节痛、疲劳感等,一般注 射后2~4小时出现,常见于首次用 药后。 (二)精神抑郁、嗜睡、健忘、偏 头痛。
(三)厌食,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最 终导致体重下降。 (四)常伴心动过速,故心功能不全的 患者使用干扰素就有可能发生充血性心 衰的危险,特别是在延长使用时间后易 于发生。然而,干扰素对心肌细胞无直 接作用。 (五)白细胞数减少是最常见的副作用, 但停药后可很快自行恢复。
(2)对粒细胞、巨噬细胞系前驱细 胞 ( CFU-GM) 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