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_成效_问题与对策研究述评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1ac838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0.png)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一、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经过改革设立的一种经济组织。
它是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诞生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农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规模不断扩大。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成员涵盖农户人数逐渐增多,经营面积不断扩大。
2. 组织结构日益完善。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组织结构日趋完善,管理体系逐渐健全,经营模式日益多样化。
3. 经济效益明显。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经济效益明显,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尽管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规模不足。
一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规模较小,成员数量较少,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和作用。
2. 经营管理不规范。
一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管理不规范,内部利益纠纷较多,影响合作社的正常运转。
3. 产业发展不均衡。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产业发展不够均衡,一些地区产业单一,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4. 风险防范能力不足。
面对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一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风险防范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三、对策思考针对目前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解决和改善,以推动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1. 加大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非农产业投资扶持力度,加大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多的扶持和帮助。
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a3bdc0890c69ec3d5bb7596.png)
[ 摘 要] 农村 土地 股份 合 作制 作为 农村 土地 流 转的 一种 方 式 , 有其 自身独特 的理 论背 景 和特 点 。 它符 合 规模 化生 产 的市 场经 济要 求 , 并 且能 够充 分促 进农 村经 济的 发展 , 提高 农 民生活水 平 。 在 我国一 些经 济发达 的地 方 , 股份 合作 制取得 了一 定成效 , 但也存 在着 一定 的 问题 , 本 文通 过对 我国农 村土 地股份 合作 制运 行 的分 析 , 提 出了一 些对 策 , 对促 进我 国农 村 土地流 转具 有一 定 的现实 意义 和参 考价值 。 [ 关键 词] 效益 土地 承 包经 营 股份 合作 制 经济 发展 中图分 类号 : F 3 2 1 . 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9 1 4 X ( 2 0 1 3 ) 0 3 一 O 1 1 3 - 0 l
科 学 论 坛
C h i n a s c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v i e w
●l
我 国 农 村 土 地 股 份 合 作 制 的 现 状 、 问 题 及 对策
张安 良
( 北 京 师 范大学 中 国教 育政 策研 究 院 1 0 0 8 7 5 )
农村 土地股份 合作制 , 是农 民把 自己承包经营 土地 的使 用权 以股 份的形 式 合 作 经营 , 以取 得更 好的经 济效 益的制 度 。 在新 中国成 立后 社会 主义 建设过程 中, 我国农 村就实 行 了农村 生产 合作社 制度 , 然 而其典 型 的“ 一 大二 公、 平均 分 配” 的特点 , 不 利于 发挥农 民 的生产积 极性 , 改 革开放 后被 取消 , 从 此在农 村 实 行 农村 土地 家庭 承包制 , 农 民可 以按照 家庭 人 口承 包本 集体 的土地 , 自主生产 经营, 大大地 提 高 了积 极性 。 随着 改革 开放 的深入 , 我 国经济 发展 迅速 , 为 了更 好 的发展 农村 经 济 , 实 现规模 化 经营 , 很多 地方 试点 了农 村土 地股 份合 作制 。 1农村 土地股 份合 作 制的 理论 背景 从产业 经济学 上来 说 , 土地股 份合 作制符 合企 业一体 化原 则的要 求 , 该原 则的 目的在于 降低 交易成 本 、 信 息费用 , 促进各 生产要 素的广 泛协调 , 实行 标准 化生 产 和供应 , 降低 外 部性 干预 等 , 从 而提 高 自身的 经济 效益 。 土地股 份合 作 制, 把土 地 、 劳动 力等要 素协 调集 中起 来 , 按 照企 业组 织原则 , 建 立一 种长期 的 契约 关系 , 这 种制度 能够 最大的 发挥土地 、 劳动 力等 资源的价 值 。 土地 股份合 作 制在合 作化的基 础上 实现 了土地 集 中和规模经 营 , 并按照农 户参与入 股的 土地 资产 的多 少 , 进行股 份分 红收 益 , 资产和 收益 的股份 化是 农村 土地股 份合作 制 与其 制度 安排 的重要特 征 。 这 种制度 的优 势在于 , 不仅能够 保 障本集 体经济 组 织对 自身 所有 的土 地增 值 的实 际获得 以及 内部分享 , 更方 便 打规 模的 专业 生 产, 符合 马克 思主 义经 济学上 社 会化 大生 产的 要求 。 2农村 土地 股 份合作 制 的实践 指 导意 义 农村 土地股 份合 作制 把农村分 散 的土地 集 中起来 , 统一规 划 和安排 , 在 现 行法 律 的框架 内以入股 的方式直 接向地产 市场供 应土地 , 在一 定程度 上缓解 了 当下 国家对 农民 征用土地 的矛 盾 , 并且 在农用 土地 转变 利用 的过程 中 , 可 以获 得更 多的 经济效益 , 保 障和提 高农 民的收益 , 转移 农村过剩 的劳动 力 , 促 进城 乡 互动。 2 . 1土 地股 份合作 制 的操作办 法
关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发展的调研分析
![关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发展的调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c90ae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e.png)
关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开展的调研分析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当前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重要途径,为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今年以来,江都市继续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那么,进一步完善运作机制,突出合作效益,强势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为全市农村经济开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一、开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的效用当前,开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切合农村经济社会开展需求,增强了农村土地经营活力,促进了农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
(一)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创新激发活力,合作提升效益,土地股份合作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有力的“推进器”。
一是促进高效规模农业开展。
坚持土地股份合作与高效规模农业开展相结合,创新土地流转形式,推进土地经营规模化、园区化,增强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能力。
至目前,全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到180个,入股面积达10.5万亩,占土地流转面积的48.5%,其中经营高效农业的面积占60以上%。
二是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开展实现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使用权的别离,维护了农民土地收益权,解决了局部农民转移就业的后顾之忧,推动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同时吸纳农民到合作社务工,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
三是实现了稳定的合作收益。
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实现了土地变资产、农民成股东的转变,土地股份合作社采取的保底分红和二次分配方法,为农民股东实现稳定的股权收益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江都市吴桥镇宝盛园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吸纳732户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入股面积5052亩,重点经营高效蔬菜产业,亩产值1.6万元,亩均效益6000元,入社农户比其他农户人均多增收1000元。
(二)农民组织程度不断提高土地股份合作将分散的土地有效整合,实现农民土地使用权入股经营,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了农民市场主体地位。
一是强化了利益联结机制。
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整合土地资源,统一经营,节省本钱,追求合作经营效益最大化,而农民将土地使用权入股,其目的也是追求更高的经营收益。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af604a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2.png)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是指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由农业生产经营者自愿组成,以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或投资,按照股份投资比例共同投资和经营合作,共享经济成果的合作组织。
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推动其健康发展。
一、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产物,其发展经历了初期的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健全阶段。
在这一进程中,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在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目前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资源配置不合理,土地流转规模小,规模化经营不足;二是管理体制不健全,股份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不高;三是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部分合作社面临盈利困难。
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对策思考为了推动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如何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户参与股份合作社,并提供土地流转补贴。
政府可以制定一些土地流转的奖励政策,比如向土地股份合作社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鼓励土地共同流转,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2. 支持引入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产出效率。
政府可以通过扶持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土地股份合作社生产水平,提高产出效益,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
如何健全管理体制,提升股份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1. 完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组织架构和管理规章制度。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加强对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管理,统一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引导其规范经营。
2. 培育优秀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管理人才,提高股份合作社的管理水平。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增强其组织化程度。
如何畅通产品销售渠道,提高股份合作社的盈利能力?1. 扶持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73de76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7.png)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解决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问题。
当前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对策。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存在规模小、资金紧张的问题。
由于农民个体小,社员参与积极性不高,整体规模相对较小,难以形成有效的经济规模。
合作社的发展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缺乏资本支持限制了其发展空间。
为应对这些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思考。
鼓励农民参与合作社的成立,提高社员参与积极性。
政府可以提供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建立健全合作社自愿入社机制,鼓励农民以土地、劳动和资金等多种方式参与合作社,同时加强实施绩效考核,提高社员收益。
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推动合作社规模化发展。
通过设立农资信用担保和贷款、发放启动资金等方式,帮助合作社解决资金紧张问题。
还可以引导合作社与其他企业或合作社合作,共同开展经营活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经济效益。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还需要加强农业技术支持和市场连接。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合作社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加强合作社与市场的对接,推动农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建设,提高合作社的盈利能力。
政府还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通过举办培训班、宣传活动等方式,向农民普及合作社的相关政策和利益,提高农民对合作社的信任和支持。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主要涉及规模小、资金紧张、技术支持和市场连接等问题。
政府应加强支持,通过鼓励农民参与、提供资金支持、加强技术支持和市场对接等方式,促进合作社规模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困境和出路分析
![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困境和出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47f11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2.png)
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困境和出路分析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是一种具有我国特色的组织形式,旨在通过股份合作制度,调动和组织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对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出路。
1. 产权不清晰。
由于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分离,土地股份合作社成员在土地使用权、分红权和决策权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导致农民对合作社的信任度不高,难以有效发挥合作社的作用。
2. 经营管理不规范。
部分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着薄弱环节,包括资金管理不到位、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技术支持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合作社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3. 人才短缺。
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导致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低下,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4. 资金困难。
部分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由于缺乏经营资金,难以开展规模化生产和技术改造,限制了合作社的发展空间。
5. 农民参与意愿不强。
由于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分红权和决策权不清晰,许多农民对合作社的发展和经营管理不够积极,导致合作社发展动力不足。
二、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出路1. 加强产权管理。
要加强对土地股份合作社产权的管理,明确土地使用权和分红权,建立健全的产权保护机制,增强农民对合作社的信任度。
2. 完善经营管理。
加强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能力,包括规范财务管理、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提高合作社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
4. 拓宽融资渠道。
帮助合作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引导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合作社的发展空间。
5. 提高农民参与意愿。
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对合作社的归属感和参与意愿,建立农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农民对合作社的民主管理和监督。
在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困境和出路的分析中,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都应积极参与并提供支持。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研究述评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研究述评](https://img.taocdn.com/s3/m/00278703bb68a98271fefae0.png)
20 0 9年 3月
江 西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 un l fJa g iA r utrlU ies y o ra in x g c l a nv ri o i u t
Vo . No 1 1 8, . Ma ., 0 9 r 20
文章编 号 :61 62 (09 0 — 00 0 17 — 5320 ) 1 02 — 8
农 村 土 地 股 份 合 作 制 研 究 述 评
唐 浩 , 曾福 生
( 南农 业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 南 长 沙 40 2 ) 湖 湖 118
摘要 : 从具体形式及分类、 形成原因、 绩效及存在的 问题 、 对策和建议等四个方面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研 究展
Ab t a t Thi ri l e iwst e r r lln tc o p r t e s se r s a c r m o ra e so e s e sr c : s a t e r ve h u a a d so k c o e ai y tm e e r h fo fu r a ft p — c v h cf o m n ca sfc t n、 a s s p ro a c n e e it g p o lms s g ssa d S n. i al i s m— i c fr a d l s i ai c u e 、 e fr n e a d t xsi r b e 、 ug e t n Oo F n y,t u i i o m h n l ma ie e c re tsu y a d p i t u t sc a a trsisa d s ot o ng Th sa t l l st a h t d rz s t u r n t d n on so ti’ h rc e tc n h rc mi . i ri ehod tte su y’ h i c h St p d r go y i ge a d t e su y o e c re tln tc o p r tv y tm a k o tn i y e a e in ae sn l n t d ft u r n a d so k c o e aie s se lc sc n i u t n h h y.I d na -
农地股份合作制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地股份合作制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e2c4dd360cba1aa811da99.png)
明确农地股份合作社 和村组织之 间权利界限 . 确立农地股份合作社 的 独立地位。 其次 , 完善农地 股份合作制 的“ 要 三会” 制度。 明确股东代表大会 、 监事会和董事会相应的权限和运作程序 . 允许各农地股份合作组 织制 定相应 的章程来 明确 治理结构 . 以保证股东 的知情权 、 决策权 和管理 权, 实现组织管理的民主化 和规范化 最后 , 建全股权运 行机制 。 股权 问题是农地股份合作制的核心 . 因 此在《 农地股份合作 制法》 . 定要明确股权 的设 定方式 . 配方法 中 一 分 及股权评估方式 , 并设立相应 的股权登记机构 . 在法律上规范股 东的 登记程序 , 确认股东的权利凭证 , 规范股东权利 的取得 与消灭程序 . 保 障股东的权利 . 地股权更具操作性 使农 23完善配套制度建设 . - 加强政策支持 方面 , 加强政 府在税收 、 信贷 、 技术等方 面的政策支持 , 地股 农 份合作组织的发展 .不仅单靠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就 可以发展壮大 . 需 要资金与技术上的支持 . 大多数农户或者是集体经济组织 缺乏相 应的 资金及融资渠道 , 技术也 比较缺乏 , 生产 政府如果在税 收、 融资渠道及 技术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一定会提高农村进行农地股份合作 制改革 的信心 . 并能够促进农 地股份合作制 的发展与壮大 方面 , 建立相应的风险保 障机制与社会保障机制。 在实践中 , 农 民及广大干部对其性质及作用认识不清 . 推行农地股份合作制 的地方 较少 . 而且股份合 作制引入 了股份运行 的机制 . 进了其生产 经营的 促 市场化 , 难免会 存在经 营风险 . 民 由于惧怕 风险承 担 . 不愿意 人 农 而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研究述评——主要做法、成效、问题与不足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研究述评——主要做法、成效、问题与不足](https://img.taocdn.com/s3/m/58f376acf524ccbff12184f0.png)
可以由集体经济组织 自行掌握,也可以出租给愿意
一
是通过土地 产权流转实 现了农 民对 土地依 附的解
经营 的公 司或农户 , 股东农户 有优先租赁权 。 四是农 放 ; 是重 构 了农村 集体在产权上 的主体 地位 , 二 有利 户可以通过股 息和分配 的形 式 ,每年分 享土地 经营 于实 现共 同富裕 ; 三是通 过土地产权 的流转 , 于 有利 收入 , 可以在条件允许 时 , 体组织 内部 或市 场 土地 资源 的优化 配置 ;四是土地 产权流转 有利 于农 也 在集 上转 让股权 , 变现资产 。问
要 : 村土 地股 份合 作制 的基 本做 法主要 有 土地折 股 ;分 配
方式、 确定组织管理机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典型例子很多, 比较有代表性的 当属南海、 温岭、 苏州、
辽 中、 北京 等 。2 世 纪 9 年 代初 中期 , 地股份 合作 制 的问题 已经显 露 , 2 世 纪初期 仍 然存在 不 少问 0 0 土 到 1
求规 范 , 以规 范促发 展 的原则 。
关键词 : 村 土地 股份 合 作制 / 要做 法 /成 效 /问题 /不足 农 主
土地 股份 合作 制又 称农 村 土地股 份合 作 制 , 始 红权 , 抽资退股 , 转让买卖 , 得抵押 , 股 不能 不能 不 持 于 2 世 纪 8 年代 中期 ,而研 究 则兴 起 于 2 世 纪 人寿 终所持股 权 自然 消失 。 0 0 0 四是 明确 分配方式 。 采取 8 年代末 , 今仍是 一个 十分主 要 的研 究课 题 。土 按劳 分配与按 股分配相结 合的方式 。按劳分 配是指 0 至 地 股份合作制 的研 究 范围较广 ,主要 包括 与土地 股 承包 者的承包 经营收入 和社员在集 体经济组 织劳动 份合作 制有关 的涵义与 特征 、 生背景 与实施 条件 、 所得 的工资收入 。 产 五是确定组 织管理机构 。 土地股份 创新 与作 用 、 形式 与模式 、 主要 做法 与成 效 、 问题 与 合作制一 般都实行 股东代表 大会 、 董事会 、 监事会 管 不足 、 启示与政 策建议 等。 本文重 点研 究土地 股份合 理 制度 。股东代表 大会 选 出董事会 或理事 会作 为股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ecad93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1.png)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1. 引言1.1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各地有所不同,但总体趋势是稳步增长。
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一些发达地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也有一些地区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缓慢,规模小,效益不高。
一些合作社存在着管理不规范、资金不足、社员参与度低等问题,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需要加强政策支持,促进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加强社员的培训和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1.2 对策思考对策思考是指针对当前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以促进合作社持续稳定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比如规模小、经营效益低、社员意识薄弱等问题,需要及时找出对策和解决办法。
通过对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可以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在制定对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合作社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结合政策支持和社员意识培养,全面提升合作社的整体发展水平。
只有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为合作社的发展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更大贡献。
2. 正文2.1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是一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
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政策支持的加大,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规模不断扩大,覆盖范围逐渐扩大,涉及的农户数量也在增加。
合作社在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fe915d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7.png)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一、现状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新兴起来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是农业经济组织的一种新发展形态。
它是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组织成立的股份制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土地入股、权益共享、利益联结、自治经营”的经营模式。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股份制的方式,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资金进行股份投资,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途径。
但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规模较小,没有形成规模效益,生产经营水平较低。
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参与程度不高,农民对合作社的认同感和积极性不足。
合作社组织管理水平不高,运作不够灵活,无法有效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
合作社的资金积累和融资渠道不畅,发展资金受限,难以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二、对策思考1. 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为了解决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规模小的问题,可以通过合作社的重组合并、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重组合并可以将小规模的合作社整合成为规模较大的合作社,实现资源整合,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引进社会资本可以通过吸引外部投资,带动合作社的发展,提高资金规模,增强竞争力。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也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 加强农民参与,提高积极性为了增强农民对合作社的参与程度和认同感,可以通过改善农民的权益保障机制,提高农民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可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民代表大会制度,让农民有更多机会了解合作社的经营情况和产业发展规划,并能够参与决策,增加合作社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3. 提高组织管理水平,灵活运作为了提高合作社的组织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培养和引进更多的管理人才,提高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
可以加强对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管理素质和水平。
关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发展的调研分析
![关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发展的调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3aec020b4c2e3f5727635c.png)
关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发展的调研分析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当前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重要途径,为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今年以来,江都市继续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运作机制,突出合作效益,强势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一、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的效用当前,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切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增强了农村土地经营活力,促进了农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
(一)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创新激发活力,合作提升效益,土地股份合作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有力的“推进器”。
一是促进高效规模农业发展。
坚持土地股份合作与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相结合,创新土地流转形式,推进土地经营规模化、园区化,增强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能力。
至目前,全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到180个,入股面积达10.5万亩,占土地流转面积的48.5%,其中经营高效农业的面积占60以上%。
二是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发展实现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使用权的分离,维护了农民土地收益权,解决了部分农民转移就业的后顾之忧,推动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同时吸纳农民到合作社务工,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
三是实现了稳定的合作收益。
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实现了土地变资产、农民成股东的转变,土地股份合作社采取的保底分红和二次分配办法,为农民股东实现稳定的股权收益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江都市吴桥镇宝盛园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吸纳732户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入股面积5052亩,重点经营高效蔬菜产业,亩产值1.6万元,亩均效益6000元,入社农户比其他农户人均多增收1000元。
(二)农民组织程度不断提高土地股份合作将分散的土地有效整合,实现农民土地使用权入股经营,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了农民市场主体地位。
一是强化了利益联结机制。
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整合土地资源,统一经营,节省成本,追求合作经营效益最大化,而农民将土地使用权入股,其目的也是追求更高的经营收益。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8de5ff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7.png)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随着国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载体,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
但是,随着实践的深入和问题的暴露,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入手,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思考。
一、现状分析1.发展慢,规模小尽管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但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规模仍然相对较小。
发展速度不足以满足广大农民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需求。
2.经营模式转型难度大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在经营上存在着多样性,有的发展较为成功,但也有很多遇到了瓶颈。
一些土地股份合作社在面对市场波动、销售难度等方面较为无奈,需要加强创新与转型。
3.资金来源不足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缺乏资金支持,这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之一。
目前,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多依赖国家、地方政府扶持资金,无法自我发展。
二、对策思考1.加强资金支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必须加强自身的资金支持,提高收益、降低成本,寻求多元化的运营方式,同时还要积极探索银行、信托、股票等金融资本的投资方式,增强资本运作能力。
2.注重品牌建设随着市场的浮现,不同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也应该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宣传力度,建立相对稳定的顾客基础,强调公信力,稳定市场。
3.提升组织自身素质提升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组织自身素质,不仅仅是人的素质,更是组织的素质。
需要通过理念转变和制度建设,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潜力。
4.加强创新能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需要加强创新能力,积极开发新产品,推广新品种,积极探索新市场,实现组织转型升级。
5.合理规范管理规范管理是确保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营的重要保障。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应加强规范管理,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从治理层面上确保组织发展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三、结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客观分析,遇到问题就要想方设法寻求解决之路。
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b3c7ecb3186bceb18e8bb12.png)
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王筱策来源:《今日财富》2016年第18期土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应抓紧完善现行法律和政策,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创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鼓励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成立集体土地农业经合组织、股份合作社或股份公司等,使农民对集体资产享有充分的股权,通过完善和强化土地用益物权,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最大化。
一、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对土地股份制改革认识不够。
一些地区对农村土地整治尤其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理解不到位,执行方面存在偏差。
不少地方为了获取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不惜将土地整治新增节约指标全部用于城市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而不是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进行统筹考虑,忽视了农民群众的利益。
(二)土地产权关系和主体界定模糊。
现阶段,在家庭承包制下,农村土地产权仍然存在着多元主体,而且产权主体界定模糊不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农村和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外,属于集体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也规定农村土地属于三级所有,即“乡集体、村集体、村民小组”。
这些规定明确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集体”,农民拥有的只是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但“集体”的概念显得含糊,有乡(镇)、村、村民小组三个层级,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代表。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对于农民来说,某种程度上是虚无的。
在实际操作中,土地产权主体不清必然形成三个层级对同一块地都拥有所有权和控制力,甚至以此为名义侵犯农民的土地权益,而农民实际缺乏充分行使自己土地权利的能力,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中处于弱势地位。
(三)土地股份制法律地位不明确。
依照我国现行的《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土地股份制是没有相关法律桂法支持的。
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法律地位不清晰、政策不明确。
由于国家对土地股份合作制企业没有立法,不能得到国家法律和行政机关的承认,工商管理部门不予登记注册。
XXXX年关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发展的调研分析(可编辑).doc
![XXXX年关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发展的调研分析(可编辑).doc](https://img.taocdn.com/s3/m/d145cf3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2.png)
XXXX年对于乡村土地股份合作发展的调研剖析(可编写 )对于乡村土地股份合作发展的调研剖析乡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是目前创新乡村土地经营体制的重要门路为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供给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今年以来江都市连续坚持“依法、自发、有偿”的原则进一步完美运作体制突出合作效益强势推动乡村土地股份合作为全市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了新的活力。
一、发展乡村土地股份合作的功效目前发展乡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吻合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增强了乡村土地经营活力促进了农民收入稳固连续增加。
(一)促进农民收入连续增加创新激发活力合作提高效益土地股份合作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有力的“推动器”。
一是促进高效规模农业发展。
坚持土地股份合作与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相联合创新土地流转形式推动土地经营规模化、园区化增强家产带动农民增收能力。
至目前全市乡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到个入股面积达万亩占土地流转面积的此中经营高效农业的面积占以上。
二是推动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乡村土地股份合作发展实现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使用权的分别保护了农民土地利润权解决了部分农民转移就业的后顾之忧推动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同时吸纳农民到合作社务工增加了农民薪资性收入。
三是实现了稳固的合作利润。
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实现了土地变财富、农民成股东的转变土地股份合作社采纳的保底分成和二次分派方法为农民股东实现稳固的股权益润供给了有力的体制保障促进了农民收入连续稳定增加。
江都市吴桥镇宝盛园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吸纳户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入股面积亩要点经营高效蔬菜家产亩产值万元,亩均效益元 ,入社田户比其余田户人均多增收元。
(二)农民组织程度不停提高土地股份合作将分别的土地有效整合实现农民土地使用权入股经营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农民市场主体地位。
一是增强了利益联络体制。
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过整合土地资源一致经营节俭成本追求合作经营效益最大化,而农民将土地使用权入股其目的也是追求更高的经营利润。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a28a7b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c.png)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农村土地经营权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在农村基础组织的基础上,农民以集体经济组织的名义共同占有并管理固定的土地资源,实行投入和收益的联产联销制度的一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得到了迅速发展。
1. 股份合作社模式的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在行政村基础扩大面积,设立股份制合作社,在村规民约制定内部细则,继续分散承包经营权,彻底摆脱传统大包干模式,实行入股经营,按劳分配。
2. 经营效益的提升随着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农田水利、肥料、种子等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生产成本得以降低,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3. 社会效益的增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效益,如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障了粮食安全,促进了农产品的供给。
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随着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迅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分散经营,缺乏统一规划由于各个股份合作社独立运营,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农业生产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降低了经济效益。
2. 组织经营机制不够健全一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组织经营机制不够健全,管理不规范,存在一些不正当的利益输送和腐败问题,影响了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和稳定。
3. 缺乏技术支持和管理人才一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导致生产技术水平低下,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4. 土地流转风险增加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股份合作社存在土地质量下降、土地保护不力等问题,土地流转风险逐渐增加。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加快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
1. 加强组织管理,推动整合发展应加强股份合作社的组织建设和管理,推动不同股份合作社之间的合作与整合,形成规模效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行特征、成效和潜在问题--以上村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例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行特征、成效和潜在问题--以上村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70b7c26b4daa58da0114a34.png)
二、 上林土 地股 份 合 作社 的成 效
l 、有效地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 。合作社成立后 ,合作
、
上林 土地股 份合 作社成 立 的社会 经济 条件
20 0 6年初 ,在村委 会推 动和 指导 下 ,上林 村三个 组 1 社将分散 的土 地集中起来 ,统一规划 、统一种植布局 ,改变 1 7
济条件。
2 有效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 、品牌化建设 。合作社成立 、
1劳动力转移 充分 ,农业经 营收入 比例低 。在合 作杜成 后 ,积极发展 生态 、高效农业 ,不断优 化产 业结构 ,提高 农 . 立之初 ,上林村 总人 口 47 人 ,农村劳 动力 20 多个 ,超 业产业化程度 。“ 24 20 桑林”牌 系列农产 品先后荣获省 、市名牌农 无公 害农产品称号 。今年叉有 四个 农产品 申报 了苏 州 过 9 %的农村劳 动力在非农产业实现 了稳 定 、充分就业 。农 产品 , O
覆盖的 、保 障水平较高的 、以农村养老保 险 、农村 合作 医疗 土地股份合 作社 ,农户将承包土地全 部入股后 ,合作社 投入 保险 、最低 生活保障等为主要 内容的农村社 会保障体系 。据 大量资金 ,加强农地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修筑了 3 O 米进排 OO
—
—
8 — 4 —
农业经济
3 方 政府 的 大力 扶持 。来自林 村 土地 股份 合 作社 的产 . 地
机制 ,本文以江苏省第一家取得 工商营业执照的土地股份合 生 ,离不开当地政府农业 、工商 、国土管理等部 门的大力扶 作社 __ -苏州吴 中区上林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个案从 微观层 持和 帮助 。区委农村工作办公 室对合作社筹建 的全 过程进行
展 的对 策 建 议 。
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困境和出路分析
![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困境和出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7a00c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e.png)
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困境和出路分析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更新,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
本文将就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出路。
1.土地资源受限农村社区的土地资源本身就受到限制,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分布和利用程度也不尽相同。
一些地区的土地资源匮乏,土地利用率较高,导致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难以扩大规模和增加生产。
2.生产方式滞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农村经济的需求,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生产方式存在滞后的问题。
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也无法得到提升。
3.经营管理不规范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多数是基于自然村的管理模式,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在经营上存在计划不周、管理混乱、信息闭塞等问题,导致合作社运营困难,发展受限。
4.金融支持不足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现实中很多合作社由于缺乏资金支持而难以进行规模化发展。
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信贷环境的复杂也给合作社的发展带来了制约。
5.法律法规困扰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面临着土地流转、农民权益保障、土地股份权等方面的法律困扰。
一些不正规的土地流转和股份转让活动,也给合作社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因素。
二、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出路1.规范土地流转对于土地资源有限的农村社区来说,规范土地流转是解决土地资源受限问题的关键。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土地资源富余地区进行合理的流转,支持贫困地区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产业升级。
2.引进先进技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需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和技术培训的方式来支持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出和降低成本。
3743 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3743 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成效与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130c7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3.png)
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成效与问题分析一、背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增大,农村土地问题成为瓶颈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5年,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启动,旨在进一步解决农村土地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笔者将从成效与问题两个方面对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进行分析。
二、成效1. 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是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重要途径,改革后,土地流转变得更加便利,据统计,到2019年底,全国累计完成耕地流转9592.09万亩,纳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总量的286.72万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 农民增收改革后,农民流转土地收益增加,助力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据统计,201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35元,同比增长5.6%。
同时,改革后下发的乡村振兴战略也有力地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3. 打击黑土地改革强化了土地权益保护,打击了非法占地、侵占私有土地等违法行为。
同时,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减少了土地流转中的不良行为,保障了国家重要资源的保护。
三、问题1. 投机层出不穷部分投机商借改革之机,大量涌入农村,操纵土地流转价格。
过高的流转价格让原本由农民享有的土地收益被削减,打乱了原本稳定的农民收益,甚至激化了土地流转问题。
同时,对于无法收回土地的经营者,过高的流转价格也增加了其经营成本,肆意逐利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
2. 规划不到位由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特殊性,规划不到位会使得整个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成效大打折扣。
在一些地方,农村流转土地由于规划不到位,造成大面积荒地、遗留问题,有的土地流转后借款人违约潜逃,农民收益无从追讨,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加精准的规划和政策支持。
四、个人看法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但是,我们需要警惕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在改革中加强规制力度,避免投机行为和非法侵占土地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10-10[作者简介]姜爱林(1964—),男,湖北省襄樊市人,中华全国总工会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房地产管理学。
土地股份合作制始于1980年代中期,而研究则兴起于1980年代末,至今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土地股份合作制研究范围较广,主要包括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涵义与特征、产生背景与实施条件、创新与作用、形式与模式、主要做法与成效、问题与缺陷、启示与政策建议等方面。
本文重点归纳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成效、问题与对策等问题,希望对研究者和管理者有所借鉴与启迪。
一、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成效:一般与典型1.土地股份合作制:一般成效一种观点认为,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成效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革新了产权制度,调动了各方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多层次的动力;二是创新了土地制度,推进了土地价值化、市场化,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奠定了基础;三是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为三大产业齐发展创设了有利条件;四是普及了公司运作机制,调动了各层次经营的积极性,为“六个轮子”齐推进拓宽了道路;五是建立了初步的社会保障环境,打下了集体分配的积累基础,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创造了前提条件;六是加强了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走出了新路子。
[1]类似观点认为,实行土地股份制的成效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解决了最棘手的问题,它是有效解决农村新矛盾的好形式;二是解放了生产力,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合作经济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新路子;三是稳定了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四是理顺了利益关系,是农村实现“共有制”的良好机制;五是革新了管理体制,迈出了民主建设、文明自治的步伐。
[2]第二种观点认为,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成效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利于规范管理,使土地集体所有得到强化;二是利于明晰产权使农民真正成为经营主体;三是利于合理流转促土地交易市场发育健全;四是利于规模经营使农业走上集约化发展道路。
[3]类似观点认为,实行土地股份制的成效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和完善;二是进一步明晰了土地产权关系,调动了农户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成效、问题与对策研究述评姜爱林1,陈海秋2(1.中华全国总工会政研室,北京100865;2.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二研究室,北京100009)[摘要]在广泛搜集1990年以来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概述了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成效、问题与政策建议等问题,初步勾画了土地股份合作制运作的基本状况。
[关键词]土地股份合作制;产权流转机制;用地政策[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729(2007)01-0030-07第8卷第1期2007年2月Vol.8No.1Feb.2007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SocialScience)第1期和集体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三是既有利于加强集体对土地的支配权和处置权,又有利于建立土地流转机制,从而有利于实行规模经营;四是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这个多元化不仅参与者多,而且要素多,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
[4]第三种观点认为,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成效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集体产权界定明晰化。
社区股份合作制将集体所有的经营性资产全部折成股份,部分为集体股,部分量化到农民个人,从而理顺了产权关系,形成了在农民个人产权基础上的新型合作制度。
二是分配机制体现了公有制原则。
农村股权配置既体现了同一社区范围内人人有份的平等分配原则,又根据农民对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贡献大小,同时按照社会主义原则专门设置照顾股,以照顾老人、残疾人等,从而形成了以公有制为基础、承认差距、尊重历史的新型分配制度。
三是社区集体经济得到壮大。
社区股份合作社设置集体股,参与股本增值的分配,因而强化了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中集体“统”的功能。
[5]第四种观点认为,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成效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打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理顺了集体与农民的分配关系;二是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推动了土地规模经营;三是有利于保护耕地和土地合理规划与开发。
[6]第五种观点认为,实行土地股份制的成效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二是形成了激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三是它是低成本与高效率的有机结合;四是它是稳定性与超前性的有机结合。
[7]第六种观点认为,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成效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三是有利于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四是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五是有利于促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创新和完善。
[8]类似观点认为,实行土地股份制的成效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优化了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二是具有社会保障机制的功用;三是有利于中国的小城镇建设的推行;四是它不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否定,而是以此为基础,保留了家庭经营的内核。
[9]第七种观点认为,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成效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实现了农民对土地依附的解放;二是重构了农村集体在产权上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三是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四是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2.土地股份合作制:典型成效上海市实施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主要成效:一是保证了在统一规划的引导下,促使农村居民住宅建设向规划住宅小区集中、工商业向非农产业区集中;二是保证了将土地收益投资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为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
[10]南海市的主要成效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突破了旧的产权制度,实现了农村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转变;二是突破了农村土地单家独户零散经营的格局,实现了农村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和基地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三是突破了集体利益分配的平均主义,实现了农村集体利益分配方式的转变;四是突破了人民公社时期遗留下来的农村集体组织管理体制,实现了农村集体组织管理体制的转变。
[11]肇庆市鼎湖区的主要成效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村收入稳步增长;二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三是推动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提高农村生产力的水平;四是有利于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五是有利于走共同富裕道路。
[12]温岭市的主要成效:一是探索了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新方式;二是开辟了保障农户承包权益、提高农民收入的新途径;三是找到了民主管理集体资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形式;四是启动了土地有序流转、农业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新态势;五是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13]葫芦岛市连山区金星镇的主要成效:一是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实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区域化种植;三是从机制上解决了税费收缴难的问题;四是促进了农村干部领导方式的转变。
[14]海城市西柳镇的主要成效: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建立,带起了农村经济发展中五种必备的制度。
简单说就是,一制建立,五制带起:稳定了家庭经营制;形成了土地流转制;探索了农业风险保障制度;建立了农民经营集体生产资料的资格审查制;构建了组织农民生产经营的公司制。
[15]辽中县的主要成效:一是促进了土地生产水平和效益的提高;二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是缓解了村级债务,壮大了集体经济;四是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五是转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
[16]姜爱林等: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成效、问题与对策研究述评31・・2007年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的主要成效:一是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快了农民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二是股权证的发放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安心工作,避免了农村劳动力的盲目回流;三是打破了一家一户零星分散经营的局面,促进了劳动力的优化组合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17]二、土地股份合作制的问题:一般与典型1.1990年代初中期的问题1990年代初中期,对于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主要问题学者蒋励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关于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思想问题;二是关于社员所有的土地股份权能否继承、转让问题;三是关于界定和分配给社员土地股份权以后,各户人口增减应否调整股权问题;四是关于土地股份权如何界定分配到人问题;五是关于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立法问题。
[18]学者刘明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如何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宏观政策问题。
[19]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南海土地股份合作制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南海市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制存在或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新建立的股份合作制在所起作用上反映出发展的不平衡;二是农民股权不准转让、不准抵押、不准继承的做法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暴露出其固有的局限性;三是股份合作制只是为农村过渡到市场经济造就了条件,但要真正实现市场经济仍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11]另一种观点认为,南海市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制存在或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股权定性问题。
现在是土地承包权入股,说是“虚股”,何时变为实股?怎样变为实股?二是股份合作公司的利润分配问题。
在利润中先扣除行政开支与干部报酬后再按股份分红,这种规定侵犯股东利益,而且易生流弊。
三是股份合作制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系问题。
土地股份合作制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一种比较适合的生产关系形式。
实践证明,合适的生产关系形式是必要的。
但光有合适的生产关系形式还不能自发地形成大量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
[20]2.21世纪初期的问题21世纪初期,土地股份合作制问题仍然存在。
从各地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推广来看存在两类问题:一类是该在何时启动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农地制度变革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选择一个完善的目标模式,而且在于准确地把握启动制度变迁的时机,任何不合时宜、不具备条件的制度规章都会走向失败;另一类是改制过程中的具体操作会涉及的问题,它包括农民股权的界定和分配问题、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问题、农民股权的法律效力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学术界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又需要中央与地方政府依据可行的方案出台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
[7]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土地股份合作制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是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缺乏明确的认识。
二是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和规范。
有的地方,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不甚了解,经营无头绪,管理无章法,名为股份合作,实为集体经济;有些企业,虽然有企业管理制度和公司章程,但缺乏规范的制约机制,其制度形同虚设,致使一些管理者我行我素,造成企业内部矛盾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