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维生素D的测定
维生素D测定方法

维生素D测定方法维生素D的测定方法,目前只有“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通用检验方法”介绍的GB/T 5413.9-1997所列的先正相收集,后反相分离的HPLC测定方法。
该法可同时测定A.D.E,但操作比较烦琐,对于维生素的营养素补充剂,样品中杂质干扰小,在测定A.E的同时可控制采样量和色谱的分离条件,并参照GB/T 5413.9-1997与GB/T 5009.82-2003(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的方法检测营养补充剂维生素D也可同时测定A.E。
一、原理样品中维生素D经热皂化处理后。
用HPLC紫外检测,内标法定量。
二、仪器1、HPLC:water公司,510泵,486紫外检测器,三锐色谱工作站。
2、超声波振荡器3、水浴箱4、0.45μ滤膜三、试剂1、维生素D3标准对照品:精确称取维生素D3标准对照品(sigma公司)5.0mg 左右加已脱醛处理的无水乙醇至50ml刻度,配成100μg/ml的标准D3贮备液。
2、维生素D贮存一般较稳定,贮备液也可在264μn下按常规的标定方法用比吸光系数计算出维生素D3的标准浓度。
维生素D3比吸光系数E1%cm=493。
3、其他试剂:无水乙醚,无水乙醇,无水硫酸钠,甲醇,抗坏血酸,氢氧化钾,内标苯并e芘……等同GB/T 5009.82-2003或GB/T 5413.9-1997四、方法1、准确称取经研碎成粉状的均匀样品2.0g于皂化瓶中,加内标苯并e芘溶液2.0ml,加10%抗坏血酸5ml,样品先混成均匀的糊状,再加无水乙醇30ml同1:1氢氧化钾溶液10ml在沸水上皂化10分钟,使皂化完全,皂化后立即放入冰中冷却。
2、提取、洗涤、浓缩等步骤同GB/T 5009.82-2003,最后用无水乙醇定容至2ml。
五、色谱条件“1、流动相:甲醇:水=97.5:2.52、分析柱:Kromasil C18 5μ250×4.6mm3、紫外检测器波长:264nm(如同时测定维生素A.E可依维生素A.D.E的峰时间在325nm→264nm→292nm转换。
(新)食品分析检验 维生素的测定

一)维生素A的测定
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性脂肪中,主要来源
于肝脏、鱼干油、蛋类、乳类等动物性食
品中。植物性食品中不含VA,但在深色果 蔬中含有胡萝卜素,它在人体内可转变为 VA,故称为VA原。
二 脂溶性V的测定
VA、VD、VE、与类脂物一起存于食物中,摄食时 可吸收,可在体内积贮。 脂溶性维生素具有以下理化性质:
1.溶解性: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易溶于脂 肪、乙醇、丙酮、氯仿、乙醚、苯等有机溶剂。 2.耐酸碱性:维生素A、D对酸不稳定, 对碱 稳定,维生素E对碱不稳定,但在抗氧化剂存在 下或惰性气体保护下,也能经受碱的煮沸。
对于紫外分光光度法不必加显色剂显色,
可直接测定维生素A的含量,对样品中含 VA低的也可以测出可信结果,操作简便、 快速。
三、β—胡萝卜素的测定 第一方法是HPLC; 第二方法为纸层析法。 胡萝卜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有色蔬菜和水果中的 天然色素,有多种异构体和衍生物,总称为类胡萝 卜素,其中在分子结构中含有 β一紫罗宁残基的类
⑶ 对碱稳定;
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物中VA、VC
(GB/T 5009.82—2003中第一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A是近几年发展起 来的方法,此法能快速分离和测定视黄醇和它的 同分异构体、酯及其衍生物。
2.比色法测定VA的含量
(1) 原理
在氯仿溶液中,VA与三氯化锑可生成蓝 色可溶性络合物,在 620 nm 波长处有最大 吸收峰,其吸光度与VA的含量在一定的范 围内成正比,故可比色测定。
食品分析理论第十章 维生素的测定_OK

• 1、微生物法:根据某种维生素是某种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原理,以细 菌繁殖程度或代谢产物定量该维生素含量,方法选择性较高,多用 于水溶性维生素检测,适用于检测多种衍生物的总和(如总叶酸), 是经典方法。但微生物法操作繁琐、耗时过长,而且要求有特殊设 备和专门的训练人员。
• 2、比色法 可见分光光度、紫外分光光度
2021/7/3
16
(二)测定方法
• 维生素D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荧光法、紫外分光 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及薄层层析法等。
• 比色法灵敏度较高,但操作十分复杂、费时。
• 气相色谱法虽然操作简单,精密度也高,但灵敏度 低,不能用于含微量维生素D的样品。
• 液相色谱法的灵敏度比比色法高20倍以上,且操作简 便,精度高,分析速度快。是目前分析维生素D的最 好方法。
2021/7/3
14
• 胡萝卜素一般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以含有胡萝卜为食物家 禽、兽类、水产动物及其加工产品,为着色而添加胡萝卜素 的食品,也含有胡萝卜素。
• 胡萝卜素对热及酸、碱比较稳定,但紫外线和空气中的氧可 促进其氧化破坏。用有机溶剂从食物中提取。
• 胡萝卜素本身是一种色素,在45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胡 萝卜素常与叶绿素、叶黄素等共存,在测定前,必须将胡萝 卜素与其它色素分开。常用的方法有纸层析、柱层析和薄层 层析法,下面介绍的是纸层析法。
• ②、操作时加入乙酰氯可以消除温度的影响,可使 灵敏度比仅用三氯化锑提高约3倍。并可减少部分甾 醇的干扰。
• ③、此法不能区分D2和D3测定值是两者的总量。
2021/7/3
18
B、高效液相色谱法
• 1、原理 • 试样经皂化后,用苯提取不皂化物,馏去苯后,使用第一阶段的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本标准是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委托整合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编号为ZHENGHE-2014-392。
该标准从2014年7月开始制订,2015年5月完成编制和实验室内验证工作,2015年6月完成实验室间验证工作。
接到标准整合任务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整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的具体工作要求组织了标准起草小组,专门组织技术人员成立研究工作组,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收集了大量相关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现行食品中维生素A、D、E 的测定方法,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为基础,根据原有的研究成果,制定了开展研究的技术路线。
拟定了标准初稿和编制说明框架,并于2014年7月在杭州召开了专家咨询会,向相关行业、单位征求修订意见,根据收集的修订意见,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工作组根据相关方面意见和实验室内验证结果,对标准初稿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的编制遵循GB/T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制。
本标准是根据国卫办食品函〔2014〕386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以《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GB/T )为基础,结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肉与肉制品维生素A含量测定》(GB/T )、《肉与肉制品维生素E含量测定》(GB/T )等4项标准统一整合并修订为新的标准。
主要起草单位为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起草人为黄百芬、许娇娇、王国栋、王天娇、郑熠斌、任一平等。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中规定了维生素A、D、E作为营养强化剂在各类食品中的允许使用量,维生素A在18种食品中规定了不同的使用量,允许使用量在30-1700μg/100g;维生素D在14种固体样品中规定了不同的使用量,允许使用量在μg/100g,在4种液体样品中允许使用量在μg/100g;维生素E在13种样品中规定了不同的使用量,允许使用量在100g。
食品分析《维生素的测定》(第8章)

注意事项:
★ 样品中的β-胡萝卜素会干扰测定,可将干样品用
正已烷溶解,以氧化铝为吸附剂,丙酮-已烷混合液为
洗脱剂进行层析分离;
★ 三氯化锑腐蚀性极强; ★ VA含量高的样品可直接加无水硫酸钠研磨后,加乙 醚提取,加三氯甲烷溶解后即为待测的处理样品; ★ 显色剂除用三氯化锑外,还可用三氟乙酸、三氯乙 酸。
三氯化锑比色法测定VD 说明与讨论: ★ VD常与VA、VE、胆固醇等在一起,且量要大大超过VD, 严重干扰其测定,因此要经柱层析去除这些干扰成分; ★ 操作时加入乙酰氯可消除温度的影响;
★ 此法不能区分VD2和VD3,测定的是二者的总和;
维 生 素 E 的 测 定
概述: VE有八种,又称生育酚,属于酚类化合物;其中以α-生育酚的
荧 光 法 测 定 维 生 素 B1
基本原理: VB1在碱性高铁氰化钾溶液中,能被氧化成一种蓝色的荧光化 合物——硫色素,在没有其它荧光物质存在时,溶液的荧光强度与 硫色素的浓度成正比。所含杂质需要用柱色谱法处理,测定提纯溶 液中VB1的含量。 操作步骤: (1)样品处理: (2)提纯: (3)氧化: (4)标准与标准空白制备: (5)测定:
第8章:维生素的测定
Chapter 8 Analysis of Vitamin
浙江科技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刘铁兵 tbliu@
食品分析
浙江科技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刘 铁 兵 tbliu@
概
述
1)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天然有机 化合物。其种类很多,目前已确认的有30余种,其中被
1分钟,或再加4滴0.5%淀粉,水呈蓝色;去除方法:பைடு நூலகம்蒸馏时,瓶内
12.食品中维生素的测定

皂化样品
→ →
水洗去除脂类物
→ 有机溶剂提取 → →
测定
脂溶性维生素 (不皂化物)
26
研磨法:适用于每克样品维生素A含量大于
5~10µg样品的测定,如动物肝脏的检测。步 骤简单,省时,结果准确。
①研磨 ②提取 ③浓缩
(3)测定
同皂化法
27
结果计算
c V1 x 100 m V2
式中:C ----由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溶液中维生素A的含量(µg)
m-----样品质量(g) V1----样品提取液的总体积(mL) V2----测定用样品提取液的体积(mL)
14
适用范围及特点
适用于维生素A含量较高的样品(高于 510μg /g ),对低含量样品,因受其他脂溶性 物质的干扰,不易比色测定 该法的主要缺点:是生成的蓝色物质的 稳定性差。比色测定必须在6秒钟内完成, 否则蓝色会迅速消退,将造成极大误差。
15
注意:
(1)维生素A见光易分解,整个实验应在暗处 进行,防止阳光照射,或采用棕色玻璃仪器 避光。
1/1000-----将mg/L换算成mg/mL
38
测定步骤
(1)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①粮食:样品用水洗净,臵60℃烘箱中烘干, 磨碎,贮于塑料瓶内,盖紧瓶塞保存,备用。 ②蔬菜与其他植物性食物:取可食部分用 水洗净后,用纱布吸去水滴,切碎,用 组织捣碎机制成匀浆,贮于塑料瓶内于 冰箱中保存备用。
39
43
(7)标准曲线绘制
维生素D测定法

附录VII K 维生素D测定法本法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 D)测定维生素D(包括维生素D2和D3,下同)及其制剂、维生素AD制剂或鱼肝油中所含维生素D及前维生素D经折算成维生素D的总量,以单位表示,每单位相当于维生素D 0.025μg。
测定应在半暗室中及避免氧化的情况下进行。
无维生素A醇及其他杂质干扰的供试品可用第一法测定,否则应按第二法处理后测定;如果按第二法处理后,前维生素D峰仍受杂质干扰,仅有维生素D 峰可以分离时,则可按第三法测定。
第一法对照品贮备溶液的制备根据各制剂中所含维生素D的成分,精密称取相应的维生素D2或D3对照品25mg,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异辛烷80ml,避免加热,用超声处理助溶1分钟使完全溶解,加异辛烷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溶液(1);精密量取5.0ml至50mL棕色量瓶中,加异辛烷稀释至刻度,摇匀,充氮密塞,避光,0℃以下保存,作为贮备溶液(2)。
测定维生素D2时,应另取维生素D3对照品25mg,同法制成维生素D3对照品贮备溶液,供系统适用性试验用。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硅胶为填充剂,正己烷-正戊醇(99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
量取维生素D3对照品贮备溶液(1)5ml,置具塞玻璃容器中,通氮后密塞,置90℃水浴中加热1小时,取出迅速冷却,加正己烷5ml,摇匀,置1cm具塞石英吸收池中,在2支8W主波长分别为254nm和365nm 的紫外光灯下,将石英吸收池斜放成45°,并距灯管5~6cm,照射5分钟,使溶液中含有前维生素D3、反式维生素D3、维生素D3和速甾醇D3;取此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维生素D3的峰值,先后进样5次,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2.0%;前维生素D3(与维生素D3的比保留时间约为0.5)与反式维生素D3(与维生素D3的比保留时间约为 0.6)以及维生素D3与速甾醇D3(与维生素D3的比保留时间约为1.1)的峰分离度均应大于1.0。
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

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维持血钙和血磷的水平,从而维持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就发育。
维生素D具有多种生理作用
除了调节钙磷代谢外,还与细胞生长、分化,以及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人体对维生素D需求
01
婴幼儿及儿童
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期,对维生素 D的需求量相对较高。
02
03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在补充维生素D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以确定合适的补充剂量和方式。
05
针对不同人群个性化改善方案制定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青少年特殊需求关注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日补充维生素D至少600IU,以确保母婴健康。同时,鼓励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多晒太阳 ,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对维生素D相关产品的监管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障消 费者权益。
推动产业发展
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维生素D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促 进产业健康发展。
加强科研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和效果
深入研究维生素D作用机制
加强对维生素D作用机制的研究,为产品研发和临床应用 提供科学依据。
开发高效安全产品
老年人
为满足自身及胎儿或婴儿的需要 ,应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合成维生 素D的能力下降,且肠道吸收能 力减弱,因此需要更多的维生素 D。
缺乏与过量危害
缺乏维生素D的危害
可导致佝偻病、软骨病、骨质疏松等 骨骼疾病,还可增加心血管疾病、自 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等风险。
维生素D过量的危害
研发高效、安全的维生素D补充剂和相关产品,满足不同 人群的需求。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