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 文言文阅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人买履
郑人有置履者,先自度 [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乃曰:“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 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 以足?”曰:“宁信度,无 自信也。”
作者简介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
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 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 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 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 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 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 人物。
》《
》
5.这二则寓言的内容不同,但讽刺的人物相同,请你写出文中的郑人和楚
人的共同点,并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共同点:
教训:
阅读答案
1.量长短 同返,返回 雕刻 指示代词,这儿 2.D 3.1)宁可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 2)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4.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5.1)做事迷信教条,不能根据事物的变化而改变行动。
(1)先自度其足( ) (2)反归取之( )
(3)遽契其舟 (
)
(4)是吾剑之所从坠( )
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不试之以足?
A.反归取之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C.项为之强
D.至之市
3.翻译文句。
(1)宁信度,无自信也。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4.请你为两则寓言分别添上标题。《
注释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春秋时代郑国,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 县。 欲:将要,想要。 者:(怎么样)的人。(定语后置) 先:首先,事先。 度(duó):衡量。用尺子度量的意思(动词) 而:顺承连词 意为然后 置: 放,搁在。(动词) 之:代词,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其:他的,指郑人的。(代词) 坐:通“座”,座位。 至:等到。 之:到……去,前往。(动词) 操:拿、携带。(动词) 已:已经。(时间副词) 得:得到;拿到。
4、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分)
ຫໍສະໝຸດ Baidu
5、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请分别解释(5
【阅读训练3】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4)
①而置之其坐( )
②反归取之( )
2、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4)
①反归取之(
)
②何不试之以足( )
③至之市而忘操之( ) (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
①
②
4、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可相信尺码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脚”
(2)
阅读答案
1、 ① 坐 座 ② 反 返 2、 D 3、① 尺码 ② 履 ③到、往 、 尺码 4、 ① (你)怎么不用其所长脚试试它呢? ② (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呀。
2)略(意对即可)
【阅读训练8】
1、给划线字注音并解释。(6分)
先自度其足( )( )
吾忘持度 ( )( )
宁信度( )(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2分)
(1)而置之其坐(____同____) (2)反归取之(____同____)
3、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2分)
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什么人?
阅读答案 1、①duó ②dù 2、C 3、A 4、宁信度,无自信也。 5、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不顾实际,头脑僵化的人。
【阅读训练7】
1.解释下列句中加黑字。
译文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 尺码,把尺子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到了集市,却忘 了带尺子。已经拿到了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子 了。”就返回家去取尺子。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 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就没能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 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尺子,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阅读答案 1、①置:买 履:鞋 ②持:拿 度:尺码
③反:返回 之:尺码 ④市:集市 罢:散 2、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反归取之 4、宁信度,无自信也。 5、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学会灵活变通,不能死搬教条。(意 思对即可)
及反,市罢( )
至之市而忘操之( )( )
2、指出划线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 ] A、吾忘持其度——先自度其足 B、宁信度——无自信也 C、郑人有且置履者——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 3、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履:鞋子,革履。(名词) 乃:于是(就) 持:拿,在本文中同“操”。(动词) 度(dù):量好的尺码,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名词) 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及:等到。 反:通“返”,返回。 罢:引申为散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遂:于是。 曰:说。 宁(nìng):副词。宁可,宁愿。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自信:相信自己。 以:用。 吾:我。 市罢:集市散了 至之市:等到前往集市。
5、 因为他是因循守旧的教条主义者。(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 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其度。”反归取之。及反,市 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 自信也。
(郑人买履《韩非子》)
【阅读训练4】
1、解释划线字。 郑人有且置履者( )
①至之市而忘操之。
② “宁信度,无自信也。”
4.买鞋的郑国人只相信量脚的尺寸,而不相信自己 的脚。你认为有这样的傻子吗?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 道理?
阅读答案
1. D 2.
(1) 代词,代尺码。 (2) 代词,代鞋。 (3) (动词,到; 代词,代尺码。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郑人)来到集市上,可是忘记了带尺码。 ②(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类似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倒确是有的。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本 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本本上写得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 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本本上写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 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
这是先秦时代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 上》;它既是一个成语,也是一个典故,但它更是一则寓言, 主要说的是郑国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 故事。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这则寓 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 通,终将一事无成。
这个郑国人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 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成为了笑柄。而现 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只懂死守教条 而不懂变通的人,可能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的确 是有的。而且并不少。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 出发,不从实际出发;书本上写到的,他就相信,书本上没有 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书本 上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 化,行动就容易碰壁。
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中的哪一句话写郑人行为愚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哪一句话写郑人思想愚蠢?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_____________的人。
参考答案: 1.(1)动词,量
(2)同“座”,座位 (3)名词,尺码 (4)同“返”,回家 3.(1)为什么不用脚来试鞋呢? (2)宁可相信尺码,也不要相信自己的脚呀!(意对即可) 4.固守教条,脱离实际,头脑僵化,不知变通。
【阅读训练1】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 无自信也 C、郑人有且置履者 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2.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 ) (2)何不试之以足( ) (3)至之市而忘操之( )(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 容。
【阅读训练6】
1、给句中的两个“度”注音。
①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
②吾忘持度(
)
2、给加粗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
宁信度,无自信也
A.安宁 B.宁静 C.宁可
3、选出与例句中“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A.反归取之
B.至之市
C.何不试之以足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用文中语句回答,郑人买不到履的根本原因是
这个寓言说明了书本上的东西和经验并不一定可靠,从客观实际出发,才是解 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阅读训练2】
1.解释下列的词。 ①度________ ②坐________ ③度________ ④反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的 “之”意义和 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至之 C.而忘操之 D.反归取之
代词,代尺码 代词,代鞋
分)
而置之其坐( ) 至之市( )
而忘操之( )
反归取之( ) 何不试之以足( )
阅读答案
1.duó量尺码 dù 量好的尺码 dù 量好的尺码 2.坐---座 反---返 3.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鞋的大小呢? 4.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5.做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不能迂腐、固执。 6.代词,代尺码 到----去 代词,代尺码
阅读答案 1、且:将要;罢:结束;之:往某处去;之:代尺码 2、A 3、有人问他:“你怎么不用脚试试呢?”他说:“我宁可 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讽刺那些墨守成规、不尊重事实的人。(意对即可)
【阅读训练5】
1、写出加粗字的意思。 ①郑人有且置履者。 ( )( ) ②吾忘持度。 ( )( ) ③反归取之。 ( )( ) . ④及反,市罢。( )( )
郑人有置履者,先自度 [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乃曰:“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 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 以足?”曰:“宁信度,无 自信也。”
作者简介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
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 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 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 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 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 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 人物。
》《
》
5.这二则寓言的内容不同,但讽刺的人物相同,请你写出文中的郑人和楚
人的共同点,并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共同点:
教训:
阅读答案
1.量长短 同返,返回 雕刻 指示代词,这儿 2.D 3.1)宁可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 2)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4.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5.1)做事迷信教条,不能根据事物的变化而改变行动。
(1)先自度其足( ) (2)反归取之( )
(3)遽契其舟 (
)
(4)是吾剑之所从坠( )
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不试之以足?
A.反归取之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C.项为之强
D.至之市
3.翻译文句。
(1)宁信度,无自信也。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4.请你为两则寓言分别添上标题。《
注释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春秋时代郑国,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 县。 欲:将要,想要。 者:(怎么样)的人。(定语后置) 先:首先,事先。 度(duó):衡量。用尺子度量的意思(动词) 而:顺承连词 意为然后 置: 放,搁在。(动词) 之:代词,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其:他的,指郑人的。(代词) 坐:通“座”,座位。 至:等到。 之:到……去,前往。(动词) 操:拿、携带。(动词) 已:已经。(时间副词) 得:得到;拿到。
4、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分)
ຫໍສະໝຸດ Baidu
5、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请分别解释(5
【阅读训练3】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4)
①而置之其坐( )
②反归取之( )
2、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4)
①反归取之(
)
②何不试之以足( )
③至之市而忘操之( ) (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
①
②
4、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可相信尺码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脚”
(2)
阅读答案
1、 ① 坐 座 ② 反 返 2、 D 3、① 尺码 ② 履 ③到、往 、 尺码 4、 ① (你)怎么不用其所长脚试试它呢? ② (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呀。
2)略(意对即可)
【阅读训练8】
1、给划线字注音并解释。(6分)
先自度其足( )( )
吾忘持度 ( )( )
宁信度( )(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2分)
(1)而置之其坐(____同____) (2)反归取之(____同____)
3、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2分)
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什么人?
阅读答案 1、①duó ②dù 2、C 3、A 4、宁信度,无自信也。 5、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不顾实际,头脑僵化的人。
【阅读训练7】
1.解释下列句中加黑字。
译文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 尺码,把尺子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到了集市,却忘 了带尺子。已经拿到了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子 了。”就返回家去取尺子。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 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就没能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 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尺子,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阅读答案 1、①置:买 履:鞋 ②持:拿 度:尺码
③反:返回 之:尺码 ④市:集市 罢:散 2、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反归取之 4、宁信度,无自信也。 5、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学会灵活变通,不能死搬教条。(意 思对即可)
及反,市罢( )
至之市而忘操之( )( )
2、指出划线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 ] A、吾忘持其度——先自度其足 B、宁信度——无自信也 C、郑人有且置履者——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 3、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履:鞋子,革履。(名词) 乃:于是(就) 持:拿,在本文中同“操”。(动词) 度(dù):量好的尺码,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名词) 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及:等到。 反:通“返”,返回。 罢:引申为散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遂:于是。 曰:说。 宁(nìng):副词。宁可,宁愿。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自信:相信自己。 以:用。 吾:我。 市罢:集市散了 至之市:等到前往集市。
5、 因为他是因循守旧的教条主义者。(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 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其度。”反归取之。及反,市 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 自信也。
(郑人买履《韩非子》)
【阅读训练4】
1、解释划线字。 郑人有且置履者( )
①至之市而忘操之。
② “宁信度,无自信也。”
4.买鞋的郑国人只相信量脚的尺寸,而不相信自己 的脚。你认为有这样的傻子吗?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 道理?
阅读答案
1. D 2.
(1) 代词,代尺码。 (2) 代词,代鞋。 (3) (动词,到; 代词,代尺码。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郑人)来到集市上,可是忘记了带尺码。 ②(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类似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倒确是有的。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本 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本本上写得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 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本本上写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 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
这是先秦时代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 上》;它既是一个成语,也是一个典故,但它更是一则寓言, 主要说的是郑国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 故事。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这则寓 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 通,终将一事无成。
这个郑国人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 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成为了笑柄。而现 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只懂死守教条 而不懂变通的人,可能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的确 是有的。而且并不少。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 出发,不从实际出发;书本上写到的,他就相信,书本上没有 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书本 上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 化,行动就容易碰壁。
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中的哪一句话写郑人行为愚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哪一句话写郑人思想愚蠢?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_____________的人。
参考答案: 1.(1)动词,量
(2)同“座”,座位 (3)名词,尺码 (4)同“返”,回家 3.(1)为什么不用脚来试鞋呢? (2)宁可相信尺码,也不要相信自己的脚呀!(意对即可) 4.固守教条,脱离实际,头脑僵化,不知变通。
【阅读训练1】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 无自信也 C、郑人有且置履者 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2.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 ) (2)何不试之以足( ) (3)至之市而忘操之( )(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 容。
【阅读训练6】
1、给句中的两个“度”注音。
①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
②吾忘持度(
)
2、给加粗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
宁信度,无自信也
A.安宁 B.宁静 C.宁可
3、选出与例句中“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A.反归取之
B.至之市
C.何不试之以足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用文中语句回答,郑人买不到履的根本原因是
这个寓言说明了书本上的东西和经验并不一定可靠,从客观实际出发,才是解 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阅读训练2】
1.解释下列的词。 ①度________ ②坐________ ③度________ ④反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的 “之”意义和 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至之 C.而忘操之 D.反归取之
代词,代尺码 代词,代鞋
分)
而置之其坐( ) 至之市( )
而忘操之( )
反归取之( ) 何不试之以足( )
阅读答案
1.duó量尺码 dù 量好的尺码 dù 量好的尺码 2.坐---座 反---返 3.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鞋的大小呢? 4.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5.做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不能迂腐、固执。 6.代词,代尺码 到----去 代词,代尺码
阅读答案 1、且:将要;罢:结束;之:往某处去;之:代尺码 2、A 3、有人问他:“你怎么不用脚试试呢?”他说:“我宁可 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讽刺那些墨守成规、不尊重事实的人。(意对即可)
【阅读训练5】
1、写出加粗字的意思。 ①郑人有且置履者。 ( )( ) ②吾忘持度。 ( )( ) ③反归取之。 ( )( ) . ④及反,市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