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患者残余症状的前庭康复训练

合集下载

2024常见头晕眩晕疾病的前庭康复治疗(全文)

2024常见头晕眩晕疾病的前庭康复治疗(全文)

2024常见头晕/眩晕疾病的前庭康复治疗(全文)眩晕/前庭疾病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治疗常涉及多学科领域。

近年来,随着前庭医学的快速发展,以功能代偿和重塑为基础的前庭康复治疗(VRT)已被广泛证实为治疗眩晕/前庭疾病的有效方法。

近日,《前庭疾病前庭康复专家共识》发布,旨在进一步规范、补充及更新针对不同眩晕/前庭疾病的VRT方案,以期为临床提供符合中国国清、实操性强且更为详细的VR T指导。

常用VRT方法常用VRT方法包括凝视稳定性训练、习服训练、平衡和步态训练、耐力运动或有氧运动4种前庭康复训练及认知行为治疗。

(一)前庭康复训练1.凝视稳定性训练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的凝视稳定性,包括适应训练和替代训练。

(1)适应训练旨在提高前庭限反射(VOR)的增益,在主动和被动头部运动过程中保持视觉稳定。

最常用的VOR适应训练是'V ORx1“和'V ORx2”。

"VORx1”:水平/垂直转动头部时,眼球始终凝视前方静止的靶标。

"VORx2":进阶训练,靶标移动方向与头动方向相反。

(2)替代训练旨在促进替代策略,通过中枢进行代偿即感觉整合提高凝视的稳定性。

它包括在靶标之间进行主动眼-头运动,眼球先转向靶标,之后转动头部对准靶标,这可能有助千眼动中枢预编码的使用。

2.习服训练习服训练指通过反复暴露在可诱发症状的刺激环境下,使患者对刺激脱敏,减轻前庭症状,通常包括以下3个方面。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相关习服训练以B randt-Daroff训练为主,它对垂直半规管(前、后半规管)BPPV效果更好,而改良的B randt-Daroff训练对水平半规管BPPV效果更好。

对千BPPV合并椭圆囊功能受损,可行睁眼/闭眼蹦床上跳跃,在线性头动下阅读课文等训练。

(2)运动诱发眩晕相关习服训练头动诱发眩晕可采用头部动作VOR训练,包括睁眼和闭眼VOR训练。

睁眼VOR训练包括无凝视的头部动作VOR训练和维持视觉目标的头部运动VOR训练。

前庭康复训练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前庭康复训练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前庭康复训练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蒋志云.顾烨.储宇霄(宜兴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苏 无锡 214200)【摘要】目的:分析前庭康复训练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残余症状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80例BPPV残余症状患者开展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40例,行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颈部不适、走路不稳、头晕持续时间、情绪性、功能性、躯体性、焦虑亚量表(HADS-A)、抑郁亚量表(HADS-D)评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BPPV残余症状患者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各项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负性情绪,缩短各项症状持续时间,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前庭康复训练;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药物;血流动力学;情绪【中图分类号】R7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3)8-0023-04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属于一种周围性眩晕,又名为耳石症,在所有眩晕患者中该病占比约为17%~42%。

该病主要采取耳石手法复位治疗,具有安全性、便捷性和有效性等特征,有研究显示,该方式治疗有效率约为71%~92%。

绝大多数患者接受治疗后,其典型症状均会消失,例如眩晕、位置性眼震等,但是少数患者会出现残余症状,常见的有颈部僵硬、头重脚轻、头部昏沉不适、走路不稳等,这些症状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到日常生活,患者容易出现负性心理[1]。

人们普遍缺乏对BPPV残余症状的关注,通常情况下不予以治疗,或者对于程度严重者,采取药物治疗,效果有限。

前庭康复训练属于物理疗法,该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平衡能力,改善眩晕症状,能够帮助患者快速形成前庭代偿,重建大脑平衡,但是目前有关于该方式治疗BPPV残余症状效果的报道较少,在实际应用中,缺乏系统、明确信息支持[2]。

手法复位联合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

手法复位联合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
8 . 1 ) 岁; 病程 ( 3 0 . 6 ±4 . 7 ) d 。2组 一 般 资 料 比较 差 异
后 闭眼进行 屋 内行走 , 先 睁眼后 闭 眼进行 上坡 和下 坡 , 先 睁眼 后 闭 眼 进 h , 共 4周 。 1 . 3 评 定标 准 ① 前 庭 症 状 指 数 ( v e s t i b u l a r s y up r — t o m i n d e x, VS I ) _ 5 ] , 即 分别 对 6种 症 状 ( 平衡 、 眩晕 、 头晕 、 恶心、 视 觉敏感 、 头痛 ) 进行 O ~1 0分 共 1 1 个 等
我科 对 良性 阵 发性位 置性 眩晕 患 者在手 法复 位后加 用 前庭 康复 治疗 , 疗效 满意 。
1 资 料与方 法
1 3 5 。 维持 ; 恢 复坐 位 , 头前倾 3 O 。 。上 述过 程反 复 进行 , 直 到任 一位 置均 无眩 晕和 眼震 出现再 重 复 2 ~3次 , 痊 愈 后无 需再 进行 。如 有复发 可再 次行 复位 治疗 。观察
均 无统 计学 意义 。 1 . 2 方法 2组患 者均 给予 改 善循 环 、 抗组 胺 等 药 物 作为基 础 治疗 , 且均行 E p l e y管 石 复位 法 进 行 手 法 复 位 ] : 患 者坐 于治 疗 台上 , 在 治疗 师帮 助下 迅速取 仰 卧
级的评分 , 0 分代表完全正常 , 1 0 分代表最严重。②采 用B e r g平 衡量 表 ( B e r g b a l a n c e s c a l e , B B S ) : 总分 最 高

手 法 复 位 联 合 个 性 化前 庭 康 复训 练 治 疗 良性 阵发 性位 置性 眩晕 的疗 效

提高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前庭康复操的执行率护理质量改善项目实施方案

提高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前庭康复操的执行率护理质量改善项目实施方案




(Check)
标准化
(Act)




1.持续开展科室疾病专项小课堂,讲解疾病知识。
2.连续拍摄疾病健教知识小视频。
3.每月抽查患者及家属疾病知识反馈。
4.动态连续性进行前庭康复操的数据统计。




1.是否制度化:□否□是2.是否须标准 Nhomakorabea:□否√是
3.是否须常规监测:□否√是
4.未解决问题: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配合度差。
护理质量改善项目实施方案
科室
签字
主题
提高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前庭康复操的执行率
项目开展时间
2020年3月10日——2020年8月5日
选定依据
□医院任务√病人需要√提供服务 □高危险性 □量大 □容易出问题
选题理由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常具有自限性,易复发。耳石复位是治疗BPPV的主要方法,效果良好。但部分患者行手法复位后仍残留有头晕、平衡功能障碍等症状,并且可能伴有焦虑和失眠等症状,以往多单纯采用药物治疗BPPV患者的残余症状,前庭康复训练是通过物理治疗来改善患者对眩晕的耐受能力和生活质量。前庭康复训练是一种物理训练方法,通过中枢适应和代偿机制提高患者前庭功能,减轻前庭损伤导致的后遗症。前庭康复训练可作为BPPV患者耳石复位的辅助治疗,用于复位无效以及复位后仍有头晕或平衡障碍的病例,或在复位治疗前使用以增加患者对复位的耐受性。如果患者拒绝或不耐受复位治疗,那么前庭康复训练可以作为替代治疗。
[3]Steenerson RL,Cronin GW, Marbach PM.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techniques in 923 cases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Laryngoscope,2005,115(2):226-231.DOI:10.1097/01.mlg.0000154723.55044.b5.

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疗效评价

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疗效评价

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疗效评价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疗效。

方法127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5例)与对照组(62例)。

对照组采取单纯手法复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前庭症状指数(VS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以及计时平衡试验结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SI评分、BBS评分及计时平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BBS、VSI和计时平衡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VSI 评分、BBS评分及计时平衡时间分别为(18.37±3.89)分、(55.21±8.09)分、(135.31±9.98)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5.68±3.13)分、(42.33±5.12)分、(89.34±5.0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手法复位治疗BPPV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前庭中枢代偿的建立,改善患者平衡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前庭康复训练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在临床上属于较为常见的眩晕疾病,由于该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目前有学者采用变位试验联合手法复位方法开展治疗,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1]。

由于该病的复发率较高,目前临床在手法复位后给予患者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可促进患者前庭功能的快速恢复,减少复发率[2]。

作者对本院收治的BPPV患者在手法复位的基础上联合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治疗,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127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分会制定诊断标准[3]。

观察前庭训练联合倍他司汀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疗效

观察前庭训练联合倍他司汀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疗效

观察前庭训练联合倍他司汀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疗效【摘要】目的:观察前庭训练联合倍他司汀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疗效。

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1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55)和研究组(n=55),常规组利用前庭训练,研究组利用前庭训练联合倍他司汀。

对两组患者残余症状发生频率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研究组患者昏沉、漂浮感、走路不稳、头晕发生频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前庭训练联合倍他司汀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具有确切的疗效,可以有效降低残余症状发生频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前庭训练;倍他司汀;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残余症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属于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现阶段临床中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是手法复位,虽然治疗后能够获得良好预后,但是患者普遍会出现一些残余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生存质量,因此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前庭训练,能够减少残余症状持续时间,但是症状改善效果不明显[1]。

倍他司汀,属于扩张血管药物,可以增加前庭和耳蜗血流量,改善心脑血管血液循环。

前庭训练联合倍他司汀,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下文对前庭训练联合倍他司汀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疗效进行观察,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1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55)和研究组(n=55)。

在常规组中,有30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年龄段在32-68岁之间;在研究组中,有28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年龄段在31-69岁之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结合耳石累及的半规管位置,科学挑选耳石复位法进行二次手法复位。

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近远期效果

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近远期效果

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近远期效果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平衡障碍疾病,患者在头部姿势改变时会出现突然的眩晕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快速手法复位治疗是目前治疗BPPV的主要方法之一,其通过特定的头部姿势改变和移位技术,能够有效地将游离在半规管内的耳石颗粒复位至正常位置,从而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眩晕症状。

本文将探讨快速手法复位治疗BPPV的近远期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我们来看一下快速手法复位治疗BPPV的近期效果。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对BPPV的近期疗效非常显著。

在一项由Semont和Epley等人进行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可以在一次治疗后将近80%的BPPV患者的眩晕症状完全缓解。

而在一项由Herdman等人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中,他们发现快速手法复位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5%,这说明这种治疗方法在缓解BPPV患者的眩晕症状上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我们来看一下快速手法复位治疗BPPV的远期效果。

虽然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在近期对BPPV患者的眩晕症状有良好的缓解效果,但关于其远期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少。

有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在一次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眩晕症状可以得到长期缓解,甚至完全消失。

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在一些BPPV患者中,眩晕症状可能在短期内得到缓解,但在随访期内可能会出现复发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评估快速手法复位治疗BPPV的远期效果,我们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

通过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对BPPV患者的长期疗效,以及在一定时间内的复发率。

这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除了对快速手法复位治疗BPPV的近远期效果进行研究外,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种治疗方法。

可以通过改进治疗技术、优化治疗流程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稳定性。

还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近远期效果

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近远期效果

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近远期效果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其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眩晕、头晕、恶心和呕吐。

BPPV通常是由于内耳中的耳石在半规管内不适当地移动而引起的,导致头部位置改变时出现眩晕的感觉。

快速手法复位治疗是一种用于治疗BPPV的常见方法,其通过特定的头部动作来重新定位耳石,以减轻或消除眩晕症状。

本文将探讨快速手法复位治疗的近远期效果。

近期效果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了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对BPPV的近期疗效。

一项发表在《美国耳鼻喉科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在接受快速手法复位治疗的患者中,有超过80%的人在治疗后经历了眩晕症状的明显减轻或消失。

另一项研究表明,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可以在治疗后的24小时内显著减少眩晕症状的发作次数和强度。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对BPPV的近期疗效非常显著,可以快速减轻眩晕症状,让患者迅速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除了减轻眩晕症状外,快速手法复位治疗还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平衡功能。

一项发表在《头颈康复杂志》的研究发现,接受快速手法复位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显著提高了他们的平衡能力,可以更好地行走和站立,减少了摔倒的风险。

这进一步证实了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对BPPV的近期疗效,不仅可以减轻眩晕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

近期效果的稳定性也是评估快速手法复位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一项研究发现,在接受快速手法复位治疗的患者中,有超过70%的人在治疗后6个月内没有发作眩晕症状。

这表明,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对BPPV的近期效果可以稳定地持续6个月以上,为患者提供了长期的眩晕缓解。

在快速手法复位治疗的远期效果方面,目前的研究结果仍有一定的争议。

一些研究表明,尽管快速手法复位治疗在治疗后能够显著减轻眩晕症状,但在长期跟踪观察后,患者的眩晕症状可能会再次出现。

这可能是由于耳石再次移位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BPPV的复发导致的。

需要注意的是,快速手法复位治疗的远期效果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差异、BPPV的类型和病程、治疗的操作技术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及手法复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及手法复位

临床表现
短暂的眩晕
患者在头部移动至特定位置时 出现短暂的眩晕,通常持续数
秒至1分钟。
眼球震颤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眼球震颤, 表现为眼球的快速往返运动。
恶心和呕吐
眩晕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恶 心和呕吐的症状。
平衡失调
患者可能感到站立不稳,容易 跌倒。
诊断标准
患者有头部移动至特 定位置时出现的短暂 眩晕症状。
04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 其他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 辅助治疗方式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症 状和减轻眩晕发作的严重程度。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患者需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药物, 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抗胆碱能 药、止吐药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前 庭神经的兴奋性,减轻眩晕症状。
注意事项
复位过程中应保持患者头部和身体位置正确,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同时密 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复位。
手法复位的疗效与复发情况
疗效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显著,多数患者 经过一次或多次复位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复发情况
部分患者可能因耳石再次脱落或其他原因导致眩晕复发,但 多数复发症状较轻,仍可采用手法复位治疗。
避免独自外出
在眩晕发作期间,尽量避 免独自外出,以免发生意 外。
健康教育
提高认识
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良性阵发性位 置性眩晕的病因、预防措施和治
疗方法。
正确认识疾病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良性阵发性位置 性眩晕,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指导患者自我管理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和自我管理, 提高生活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前庭康复训练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前庭康复训练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临床医学2016 NO.35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DOI:10.16662/ki.l674-0742.2016.35.057前庭康复训练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治疗中的应用分析张爱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福建南平353000[摘要]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0 月一2015年12月收治的42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行手法复位,其中86例有残余症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 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则加用个性化的前庭康复训练,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34%,治疗满意度100.00%,6个月复发率2.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74%,治疗满意度83.72%,6个月复发率1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通过加用个性化的前庭康复训练,能够缩短病程,明显改善残余症状,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复发率,临床应用价值髙。

[关键词]眩晕;常规疗法;前庭康复训练[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6)12(b)-0057-03 Application of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ZHANG A i-lanDepartm ent of ENT, Nanping First Hospital, Fujian M edical University, Nanping, Fujian Province,353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he treatm ent of patients with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Methods Group sel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3 to Decem ber 2015, 420 cases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treated with m anipulative reduction, 86 cases had residual symptom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herapy,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personalized, com 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 ent group 95.34%, treatm ent satisfaction 100.00%, the recur­rence rate of 6 months of 2.33%,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6.74%, treatm ent satisfaction 83.72%, recur­rence rate of 6 months of 11.63%,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can shorten the course of disease, improve the residual symptoms,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pa­tients effectively,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s high.[Key words] Vertigo; Routine therapy; V 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 是头部运动到某 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眩晕与眼震,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 疾病。

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疗效评价

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疗效评价
损疗效分析 .全科 口腔 医学 电子杂 志 ,2016,3(2):25—26. [7] 杨永平 ,刘广 昌 ,周沛玲 .口腔正 畸结合 修复治疗错猞畸形伴
牙列缺损临床疗效观察 .青 岛医药卫生 ,2016,48(6):454—456. [8] 何文娟 .口腔正 畸结合修 复治疗错袷伴牙列缺损 患者 6O例 l艋
床应用效果评价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3):132—133. [9] 郭 莉 .口腔正畸结合修 复治疗错袷伴牙 列缺损f 床效果 观察 .
参 考 文 献
[1] 邓斌 .口腔正畸 结合修 复治疗 错袷伴牙列 缺损 的临床效 果探 讨 .深圳中西医结合 杂志 ,2015,25(3):105—107.
综 上所述 ,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耠伴牙列 缺损较单纯修 复治疗 效果更佳 ,这种治疗 方式使患者 口腔牙齿更美 观 ,咀 嚼 、发音 功能得到 改善 ,且 患者 治疗满意 度高 ,值 得临床推 广 应 用 。
全科 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5,2(1 o):32—33. [4] 刘 芳 .口腔正畸结合修 复对错猞伴牙列缺 损的治疗效果 观察 .
基 层 医学 论 坛 ,2016,20(35):4976—4977. [5] 何 明宜 ,聂丽萍 ,古贵刚 ,等 .老年人牙列缺 损可摘局 部义齿
修复设计 回顾性研究 .中华 老年 1: 3腔医学杂志 ,2012(9:93—96. [6] 寇芳 ,王璨嫒 ,李兆全 .口腔正 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猞伴牙列 缺
作者单位 :123000 辽宁省阜新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会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分会制定诊断标准 J。将 患者 随机 分为 研究组 (65例 )与对照组 (62例 )。研究 组患者中男 30例 ,女 35例 ,平均 年龄 (44.6±5.5)岁 ,平均病程 (35.0±6.1)d;对照 组 患者 中男 31例 ,女 31例 ,平 均年 龄 (43.9 4-4.5)岁 ,平 均 病程 (33.0±4.21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比较 ,差 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P>O.05),具 有 可 比性 。 1.2 方 法 1.2.1 对 照组 患者给 予 Epley管石 复位法 进行 手法复 位 治疗 ,患者在 医师的协助 下取仰卧位后 ,将 头伸出治疗 台的 外延 ,将头部 向患侧旋转 45。,再将头 部缓 慢转 正 ,再向反方 向旋 转 45。,医师将 患者 的头 部及 身体 向健侧 翻转 ,保证 患 者侧 卧在治疗台上 ,保证 头部偏离仰 卧位 135。,患 者恢 复坐 位后 ,将 头部 向前倾斜 3O。。患 者反复 重复 以上治疗 过程 , 直 到在任一位 置患者均 未 出现 眩晕或眼部震 颤症状 出现后 , 再重复完成上述过程 3次 。 .

手法复位康复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疗效分析

手法复位康复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疗效分析

手法复位康复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评估阵发性良性的位置眩晕疾病患者实施手法复位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90例泰州市人民医院实施治疗的阵发性良性的位置眩晕疾病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一组归入45例。

参照组应用手法复位治疗、实验组应用手法复位康复训练治疗,分析两组方案的治疗前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分值。

结果:(1)阵发性良性的位置眩晕疾病患者治疗前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分值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值,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

实验组的阵发性良性的位置眩晕疾病患者经由治疗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其躯体性、情感性、功能性分值较低,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高。

(2)阵发性良性的位置眩晕疾病患者治疗前前庭症状指数组间差异性不存在,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

实验组的阵发性良性的位置眩晕疾病患者经由治疗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其治疗后前庭症状指数较低,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高。

结论:阵发性良性的位置眩晕疾病患者行手法复位康复训练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

【关键词】阵发性良性的位置眩晕疾病;手法复位;康复训练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临床治疗多采用耳石复位方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眩晕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但是,有研究显示,超过61.0%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耳石复位后仍残余眩晕症状,针对此类患者,多采用药物或康复训练方式改善其临床症状。

鉴于此,本研究就阵发性良性的位置眩晕疾病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手法复位康复训练的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实施治疗的阵发性良性的位置眩晕疾病予以项目研究,选于90例,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组间分布: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数量:45。

实验组的阵发性良性的位置眩晕疾病患者,其性别比例纳入为23比22。

手法复位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疗效分析

手法复位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疗效分析

手法复位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疗效分析作者:林雯蔡耿明庄黎明张晓东蔡德伦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9年第06期【摘要】目的:研究手法复位和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方案在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将2016年5月-2018年4月笔者科室接诊且明确诊断的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病患74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并对每组都进行手法复位治疗,同时对研究组加用前庭康复训练方案。

分析两组计时平衡试验的结果,比较VSI(前庭症状指数)和BBS(Berg)评分等指标。

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后计时平衡试验为(128.02±3.97)s、BBS评分为(50.01±2.9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8.96±2.13)s、(42.08±2.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治疗4周后VSI评分为(26.21±10.68)分,低于对照组的(30.42±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于常规手法复位的基础之上,采用前庭康复训练方案对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病患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其平衡功能,促进前庭中枢代偿功能恢复,降低眩晕复发风险,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前庭康复训练; 计时平衡试验; 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 手法复位doi:10.14033/ki.cfmr.2019.06.0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6-00-02在眩晕疾病当中,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为外周前庭疾病,能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两方面的损害[1]。

目前,临床上常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成功复位后有残余头晕及复发的症状出现,给患者带来身体的不适及精神上的焦虑。

多项研究表明,于手法复位治疗的基础之上,对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病患辅以前庭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升疗效,促进平衡功能改善,减少眩晕复发风险[2-3]。

前庭康复训练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前庭康复训练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前庭康复训练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将入选本次研究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性患者86例分为两组,均为本院收治,各43例,对照组以复位和药物治疗为主,观察组则增加前庭康复训练,观察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5.35%、2.33%,与对照组76.74%、16.28%比较差异明显,P<0.05。

结论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采用前庭康复训练方式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并降低复发情况,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前庭康复训练;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主要表现为眩晕、眼震、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可能引发行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常见病因为病毒性迷路炎、内听道动脉缺血等,目前以药物、复位及手术治疗为主,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可能存在残余症状,症状难以彻底消除[1]。

前庭康复训练方式,可帮助大脑重建良好的平衡状态,并进一步缓解症状,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对前庭康复训练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86例作为研究资料,均满足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发布“BPPV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相关标准[2]。

随机分组各43例,对照组男患者12例,女患者31例,年龄在20岁至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05±3.69)岁,后半规管患者30例,水平半规管患者13例,病程0.5年至2年,平均病程(1.12±0.42)年;观察组男患者10例,女患者33例,年龄在20岁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95±3.94)岁,后半规管患者31例,水平半规管患者12例,病程0.5年至2年,平均病程(1.17±0.44)年;两组患者资料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手法复位治疗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治疗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治疗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老年人手法复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又名耳石症,为头部运动到某一位置时引起的阵发性眩晕。

BPPV也是老年人眩晕最普遍的原因之一[1]。

由于老年人常并发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颈椎病、耳鸣、耳聋等与眩晕症状有关的疾病,老年人BPPV易被误诊或延缓治疗。

手法复位目前被认为是治疗BPPV 最为有效的方法[2]。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BPPV患者的手法复位治疗方案,为临床老年BPPV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临床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科门诊或住院治疗老年BPPV 患者131 例,其中女83例,男48例,年龄60~82岁,平均68岁,病程1天~5年,平均年。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7 年发布的BPPV 诊断标准[4]:①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出现短暂眩晕的病史;②Dix-Hallpike 试验阳性为后或上半规管BPPV;滚转试验阳性为水平半规管BPPV),且具有短潜伏期(&lt;30s)和疲劳性。

③头颅MR排除颅内其他器质性病变。

检查方法:①Dix-Hallpike试验:受检者坐在床上,头侧转45度,检查者迅速将其放倒,头超出床沿并下垂30度,出现眩晕和向上的旋转眼震为阳性。

②仰卧侧头位试验:受检者坐在检查床上,检查者迅速将其放倒至平卧位,然后头向左或向右转90度,出现眩晕和水平性眼震为阳性。

2治疗方法垂直半规管(后半规管和上半规管)BPPV118例,采取Epley 耳石复位法:①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头悬位(头超出床沿并下垂30度),并向患侧扭转45度,保持头位2~3min;②头逐渐转正,继续向健侧偏45度,保持头位2~3min;③将患者头部连同身体向健侧翻转,使其侧卧于治疗台。

头部偏离仰卧位135度。

前庭康复训练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效果观察

前庭康复训练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效果观察

前庭康复训练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效果观察马荣荣【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年(卷),期】2023(27)1【摘要】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93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按密闭信封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上加用前庭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眩晕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和86.9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基本治愈率为51.06%,高于对照组的26.09%(P<0.05)。

观察组干预后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低于对照组,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Tinetti PO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干预后基底动脉、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前庭康复训练可明显减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值得临床借鉴。

【总页数】3页(P65-67)【作者】马荣荣【作者单位】金湖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后半规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效果观察2.前庭康复训练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疗效分析3.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疗效分析4.前庭康复训练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疗效分析5.前庭康复训练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耳石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常用的前庭康复疗法

2023常用的前庭康复疗法

2023常用的前庭康复疗法前庭与耳蜗结构比邻,互相影响症状相伴。

听力康复患者往往不关注前庭康复部分,而大部分以眩晕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听力状况被眩晕所掩盖,或者因听损轻未引起注意。

因此,二者并重尤为重要。

未来社会老龄化严重,强化前庭康复和听力康复意识,是提高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

前庭康复疗法是指通过康复师设计的程序性锻炼,调动患者相关器官功能,促进平衡恢复及减轻与头晕、眩晕相关问题的治疗方法。

前庭康复训练由以下4部分组成:(1)凝视稳定锻炼;(2)症状习服锻炼,即循序渐进地反复暴露在伤害性刺激条件下,使病理反应逐渐减小的过程;(3)平衡锻炼;(4)行走锻炼。

前庭康复疗法的适应症包括:(1)处于稳定期的周围前庭损害。

周围前庭损害经常与听力损害并存,如年龄老化带来听力下降和前庭功能下降、突聋伴眩晕、梅尼埃病等。

(2)中枢损害或合并周围损害;(3)老年性头晕;(4)不明原因眩晕;(5)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6)高龄老人的平衡功能下降;(7)轻微脑外伤(脑震荡)导致的平衡障碍和头晕;(8)精神源性头晕,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 perceptual dizziness,PPPD)不仅是一种功能性头晕,还是一种躯体化形式障碍,属于精神源性头晕,前庭康复疗法是治疗PPPD的首选方法;(9)痴呆患者平衡障碍。

前庭康复疗法分为前庭功能低下的物理疗法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特异手法和锻炼治疗。

一、前庭功能低下的主要康复疗法前庭康复疗法能够改善患者单侧或双侧前庭功能低下的预后。

Cawthorne和Cooksey在1940年首先提出前庭康复的治疗原则:(1)增强凝视稳定性;(2)增强姿势稳定性;(3)减轻头晕和眩晕;(4)增强日常活动能力。

后人在此基础上又有各种改进,但仍是围绕这4项原则。

前庭康复疗法Cawthorne-Cooksey锻炼法是最早提出的前庭康复锻炼法,在20世纪40年代由Cawthorne和Cooksey首先描述,用于治疗在战争中受伤后出现平衡障碍、头晕和眩晕的军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 R4 7 3 . 7 6; R4 9 3 文献标识码 : A DOI : l 0 . 3 8 7 0 / j . i s s n . 1 0 0 1 4 1 5 2 . 2 0 1 7 . 1 O . O 8 1
Ef f i c a c y o f v e s t i bu l a r r e h a bi l i t at i o n t r a i ni ng o n r e s i du a l s y m pt o ms af t e r c a na l i t h r e po s i t i o ni ng pr o c e d u r e f o r be ni g n pa r o x y s ma l po s i —
s i t y ,Tai yua n 03 0 001,Chi n a
Ab s t r a c t :0b j e c t i v e T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f i c a c y o f v e s t i b u l a r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t r a i n i n g o n r e s i d u a l s y mp t o ms a f t e r c a n a l i t h r e p o s i t i o n i n g
p r o c e du r e f o r b e ni gn pa r oxy s ma l p os i t i o na l v e r t i g o( BPPV ) .M e t ho ds A t ot a l of 9 0 p a t i e n t s wi t h r e s i dua l s y m pt o ms a f t e r c a na l i t h r e po s i t i o ni ng p r o c e d ur e f or BPPV we r e r a nd om i z e d i nt o t hr e e g r o ups ,r e c ei v i ng e i t h e r ve s t i bu l a r r e ha b i l i t a t i o n t r a i n i n g,b e t a hi s t i ne me s y l at e or a l t r e a t me nt 。o r ve s t i bu l a r r e ha bi l i t a t i on t r a i ni ng wi t h be t a hi s t i ne m e s y l a t e. T h e i nt e r ve n t i o n l a s t e d 6 we e ks a nd t he Di z z i ne s s H a nd i c ap I nv e nt or y( DH I )wa s us e d t o me a s u r e t he e f f e c t be f or e a nd 2,4,6 we e ks a f t e r t h e i nt e r ve n t i on.Re s ul t s The r e was no s i gni f i c a nt di f f e r e nc e i n DH I s c or e be t we e n t he t r a i n i ng gr ou p a nd dr ug gr ou p ( P > 0.0 5), but s i gni f i c a n t di f f e r e nc e wa s f o und b e t we e n t he c o m bi na t i on gr ou p a nd t he ot he r t WO gr oup s( P< O. 01 f o r bo t h) . Co nc l u s i o n Ve s t i bu l a r r e ha bi l i t a t i o n t r a i ni ng i s a s e f f e c t i v e a s be t a h i s t i ne m es yl a t e t O t r e a t r e s i d ua l s ym pt om s a f t e r c a na l i t h r e p os i t i on i n g p r o c e du r e f or BPPV ,a nd c o m bi ni ng t he t wo t r e at me nt s c a n f u r t he r i m pr o v e c l i ni c a l e f f i c a c y . Ke y wo r d s :b e n i g n p a r o x ys ma l p o s i t i o n a l v e r t i g o; c a n a l i t h r e p os i t i o n i ng pr o c e d u r e; r e s i d u a l s y mp t o m; v e s t i b u l a r r e h a bi l i t a t i o n; t h e r a py; b e t a hi s t i n e me s y l a t e d r u g
学意义( 均 P <0 . 0 1 ) 。 结 论 前庭 康 复 训 练 与 甲磺 酸 倍 他 司 汀对 B P P V 手 法 复 位 后 伴 残 余 症 状 患者 治 疗效 果相 当 , 两种 方 法 联 合
可 进 一 步 提 高 治疗 效果 。
关键词 : 良性 阵 发 性 位 置 性 眩 晕 ; 耳 石手法复位 ; 残余症 状 ; 前庭康复训练 ; 药物治疗 ; 甲磺 酸倍 他 司 汀
合 前 庭 康 复 训 练及 药物 治 疗 ( 联合组 , 一 3 1 ) , 干 预 6周 。 于入 组 时 及 干 预 2 、 4 、 6周 末 进 行 眩 晕 残 障 程 度 评 定 量 表 ( DHI ) 评 分。 结果 干预后前庭康 复组与药物组 D HI 评 分 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P> 0 . 0 5 ) ; 联 合组 D HI 评 分 与 另 外 两 组 比较 , 差 异 有 统 计
护理学杂志 2 0 1 7年 5月 第 3 2卷 第 1 O 期
・பைடு நூலகம் 8 1 ・

康 复护理 ・
良性 阵 发 性 位 置 性 眩晕 手 法 复 位 患 者 残 余 症 状 的前 庭 康 复 训 练
金曼 , 王 斌 全 , 于 文 永 , 郑 智 英 , 杨 捷
摘要 : 目 的 探 讨 前 庭 康 复 训 练 对 良性 阵发 性 位 置 性 眩 晕 ( B P P V) 手 法复位 患者残余 症状 的影响。方法 将 9 O例 手 法 复 位 治 疗 后 有残余症状 的 B P P V 患者 随 机 分 为三 组 , 分别接受前庭康复训练 ( 前庭康复组 , n 二2 - 9 ) 、 口服 甲磺 酸 倍 他 司 汀( 药物 组 , 一3 0 ) 及 联
t i o n a l v e r t i g o Yi n Ma n,Wa n g Bi n q u a n,Yu We n y o n g,Zh e n g Z h i yi n g,Y a n g J i e . S c h o o l o f Nu r s i n g ,S h a n c c i Me di c a l Un i v e r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