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封锁》佛山市阅读教学大赛公开课

《封锁》佛山市阅读教学大赛公开课
封 锁
张爱玲
把握情节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人物分析 为什么电车中的宗桢和翠远会 发生情感的纠葛? 发生情感的纠葛?
常态与非常态中的宗桢与翠远
常态) 日常生活 (常态) 封锁(非常态) 封锁(非常态)
一个老实人 报复老婆 麻木) 宗桢 为生计奔波(麻木) 渴望得到理解 不被理解 好女儿、 好女儿、好学生 没有个性 自卑 不快乐 欣赏真人(真话) 欣赏真人(真话) 为真人炽热快乐 报复家庭
环境探究 电车中其他乘客分别在做什么事? 电车中其他乘客分别在做什么事? 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他们不能不填满这可怕的空虚。 他们不能不填满这可怕的空虚。
深层思考: 深层思考: 为什么宗桢与翠远的爱情不能延续 下去? 下去?
参考:生活重新恢复了常态,冗长和单调又 参考:生活重新恢复了常态, 重新封锁了激情。 重新封锁了激情。
标题探究: 标题探究:
有人说,标题“封锁”难以理解, 有人说,标题“封锁”难以理解,改成 “一个好男人和一个好女人的故事”更好。 一个好男人和一个好女人的故事”更好。 你同意吗?为什么? 你同意吗?为什么?
电车内(非常态)——封锁 电车内(非常态)——封锁 社 会(常 态)——封锁 ——封锁
探究二: 探究二: 联系社会现实, 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对宗桢与翠 远的情感纠葛的看法。 远的情感纠葛的看法。
翠远
共同点:被压抑、 共同点:被压抑、空虚
环境探究
请阅读小说开头的相关内容, 请阅读小说开头的相关内容,张爱玲笔下 的“日常生活”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日常生活”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参考: 参考: 日常生活乏味、单调、缺乏美感。 日常生活乏味、单调、缺乏美感。 人充满压力,麻木、疲倦。 人充满压力, 作业: 1.再次阅读课文,看看自己又读出了什么。 再次阅读课文,看看自己又读出了什么。 再次阅读课文 2.课后阅读张爱玲的相关作品。 课后阅读张爱玲的相关作品。 课后阅读张爱玲的相关作品

封锁

封锁

《封锁》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小说,把握翠远和宗桢的情感故事,体会张爱玲独特的人生视角。

2、通过资料搜索,集体赏读法,品味张爱玲新奇的语言艺术。

3、小说场景设置的隐喻性。

二、教学重难点:1、对小说陌生化的叙述手法的理解。

2、体会张爱玲独特的人生视角和语言艺术。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社会上近年来流行着一个名词“小资”。

当我们说一个人小资的时候应该是褒贬参半的。

这其实是中国社会新生的一类人群。

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属于大城市白领一族,受过良好的教育,会几国语言,关键时候不会用国语表达,比如说写情书,大辞职信等。

他们有较高的生活品味,不关心社会发展,只求自己生活舒适。

女性只穿名牌套裙,男士一定西装笔挺,闲来无事的周末或约会或独自一人在露天咖啡馆边品红茶边注视形色匆匆的行人,一脸寂寞。

或到星巴克喝一杯90块的卡布奇诺边看村上春树或张爱玲的小说。

人家说,要做一个成功的小资,必须读过张爱玲的小说。

这是小资的标志,张爱玲什么时候成为小资一族的最爱,她又有什么资本成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家,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回小资,感受下张爱玲小说的苍凉与清醒之美。

请大家翻开课本43页。

二、根据课本45页上张爱玲的照片,请学生说说对她的认识、感觉。

三、介绍张爱玲张爱玲:(1920—1995)原名张瑛,上海人,出生于一户显赫人家,曾祖父是清末北洋大臣李鸿章,祖父是张佩伦,12岁开始发表小说,20岁时因《我的天才梦》一举成名,此后23-2岁这三四年间创作了她一生最重要的几部作品《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倾城之恋》,《琉璃瓦》,《金锁记》,《封锁》等。

1952年到香港,55年赴纽约,并从此定居美国,直到1995年去世,享年74岁。

在1957年前张爱玲在文坛上非但不被认可,反被斥为“文化汉奸”,这是因为她的第一任丈夫胡兰成。

四、简述张爱玲小说的特点1、语言具有古典美,善用华丽的辞藻表达意象,隐喻性强。

粤教版选修《封锁》word教案

粤教版选修《封锁》word教案

封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张爱玲的传奇身世、传奇爱情和传奇才情。

过程与方法:分析本篇小说“封锁”的寓意和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导学生反思现实,关注内心。

教学重点:分析本篇小说的语言。

教学难点:分析本篇小说“封锁”的寓意。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引导、讨论。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是一位17岁的教会中学的女学生写的,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一段传奇的序幕。

就算到现在,无数的人甚至说不清是为她的文字所折服,还是为她的传奇所吸引。

这位17岁的女中学生就是张爱玲,张爱玲评价自己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的”。

其实,写出《传奇》的张爱玲,本身就是一部凄婉欲绝的传奇。

她的传奇家世、传奇爱情、传奇才情都让人感叹。

【作者介绍】传奇家世:祖父张佩纶是清朝重臣李鸿章的女婿,但到她的父亲这一辈,家道已经中落。

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遗少型人物,母亲出身于豪门深闺,接受的是西方教育,思想新潮,是西洋化的女性,几度跨洲越洋去留学,是一个颇具艺术天分和修养的音乐家和画家。

但父亲抽鸦片,讨姨太太,母亲愤而离家出走,张爱玲在享受了短暂的幸福童年之后就失去了正常的家庭温暖,又耳濡目染了封建大家庭内部的尔虞我诈,不仅形成孤独、敏感的内省个性,还使她过早地积累了对人对事的否定性情绪,习惯于以审慎怀疑的态度注视周围的世界。

因而她笔下的女性是实实在在的:自私、城府,经得起时间考验。

就是这些不近人情的角色的永恒性加重了她文字里苍凉的味道,反复地提醒着我们所有现今的文明终会消逝,只有人性的弱点得以长存於人间。

张爱玲早期作品中,没有一篇是歌颂母爱或父爱的,相反却塑造了一些暴戾毒辣的母亲,例《花凋》中,川嫦的母亲怕暴露自己的“私房”,不愿拿出钱为生命垂危的女儿治病。

《多少恨》中的虞老头为自己晚年能再度浪荡,纠缠着女儿做有钱人的妾。

《封锁》佛山市阅读教学大赛公开课教案

《封锁》佛山市阅读教学大赛公开课教案

封锁顺德一中高中部姜勇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小说,把握翠远和宗桢的情感故事,分析小说主旨。

2、过程与方法:从文本中寻求信息,分析人物性格与环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做真人,说真话。

【教学重点】揣摩人物心理,分析生活环境、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理解“封锁”的寓意及其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教法】导读法、诵读法、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这是一种对常态生活的理解。

然而,“爬满了虱子”这又是一种非常态的生活状况,在常态与非常态的审视中,张爱玲发现了人生本质。

张爱玲在《封锁》中又是如何以一种对常态与非常态的生活的审视来揭示人生的悖论?让我们首先来复述课文。

长文短说也是一种很大的本事。

很多同学说读完这篇文章感觉很难,那么我们有没有信心来挑战这篇长文?一、《封锁》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遭遇到封锁时发生的短暂的爱情故事。

什么故事?(学生复述,一句话复述。

描述性语言复述。

)提示:这是一个……的故事何时何地何人何因做何事何果。

小说中告诉我们,宗桢与翠远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感纠葛,那么——二、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为什么会在电车里发生情感的纠葛?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生活在常态与非常态生活中主人公的不同表现。

在作者介绍和人物对话中寻找,“言为心声”。

1.内心的真实的欲望A.男人、女人分别是什么人?从里面抽出关键的字眼来:翠远:身份:P45第11段的开头,是大学里的助教。

P46 12段开头是好女儿、是好学生。

第P45第10段“没有个性”老头子右首坐着吴翠远,“她穿一件白洋纱旗袍,滚一道窄窄的蓝边——深蓝与白,很有点讣文的味道。

……头发梳成千篇一律的式样,惟恐唤起公众的注意。

”她的美“是一种模棱两可的,仿佛怕得罪了谁的美,脸上一切都淡淡的,松弛的,没有轮廓。

连她自己的母亲也形容不出她是圆脸还是长脸。

”那她的生活环境呢P45第11段[ 翠远在学校里老是觉得谁都看不起她──从校长起,教授、学生、校役……学生们尤其愤慨得厉害:"申大越来越糟了!一天不如一天!用中国人教英文,照说,已经是不应当,何况是没有出过洋的中国人!"翠远在学校里受气,在家里也受气。

张爱玲封锁大学语文教案

张爱玲封锁大学语文教案

####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封锁》的背景和主题,把握张爱玲独特的文学风格。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纠葛。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 二、教学重点1. 小说背景和主题的把握。

2. 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的解读。

3. 张爱玲文学风格的鉴赏。

####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张爱玲独特的叙事技巧和语言风格。

2. 分析人物心理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以张爱玲生平简介和作品概况引入,激发学生对《封锁》的兴趣。

二、阅读与分析1. 背景介绍:介绍1940年代上海的社会背景,封锁的情景。

2. 人物分析:分析翠远和宗桢的形象,探讨他们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纠葛。

3. 主题探讨:讨论小说中封锁的象征意义,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三、课堂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 翠远和宗桢的情感关系如何发展?2. 封锁对人物心理产生了哪些影响?3. 小说的叙事技巧和语言风格有何特点?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讨论要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

#####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 回顾上节课的讨论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二、深入分析1. 叙事技巧:分析小说的叙事结构,探讨张爱玲如何运用封锁这一情节推动故事发展。

2. 语言风格:品味小说中的语言特色,分析张爱玲如何运用独特的语言风格塑造人物形象。

三、课堂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 封锁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有何作用?2. 张爱玲如何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主题?3. 小说的语言风格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何影响?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讨论要点,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阅读。

#### 五、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封锁》的读书笔记,重点分析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2. 搜集张爱玲的其他作品,比较其语言风格和叙事技巧。

火力封锁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火力封锁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火力封锁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火力封锁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火力封锁的策略和技巧;3. 能够在实际应用中使用火力封锁战术。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课件,白板,笔等;2. 学生准备:课本,笔。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约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者引入实例,引起学生对火力封锁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动机。

2. 火力封锁的概念和原理(约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讲解,向学生介绍火力封锁的概念和原理。

解释火力封锁是指利用火力优势或者兵力优势,通过射击控制来限制敌人的行动和机动能力,从而达到削弱敌人战斗力的目的。

3. 火力封锁的策略和技巧(约2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火力封锁的策略和技巧。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合适的火力封锁位置:通过分析地形、敌情等因素,选择适合进行火力封锁的位置。

(2) 制定火力封锁计划:根据作战任务和敌情,制定详细的火力封锁计划,包括兵力部署、火力控制点的选择等。

(3) 控制火力输出时机:通过掌握火力封锁的时机和节奏,有效地对敌人实施打击,确保火力封锁的有效性。

(4) 保持火力封锁的稳定性:通过保持火力持续输出,确保火力封锁的稳定性,避免敌人有机可乘。

(5) 协同作战:在火力封锁中,要与其他兵种和作战单元协同作战,实现火力的最大化利用。

4. 火力封锁战术的应用(约15分钟)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和演练,向学生展示火力封锁战术的应用。

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作战,让学生亲身体验火力封锁战术的实际应用。

5. 总结与讨论(约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火力封锁战术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6. 作业布置(约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火力封锁战术的应用场景和实战经验。

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例和模拟作战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对火力封锁战术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封锁的实施导学案》

《封锁的实施导学案》

《封锁的实施》导学案
一、导入
封锁是一种常见的战略手段,用于剥夺敌方的资源、通讯和动员能力,以达到战争胜利的目标。

本节课将盘绕封锁的实施展开讨论,帮助同砚们深入了解封锁的定义、种类、实施方法等内容。

二、进修目标
1. 了解封锁的观点及其作用;
2. 掌握封锁的种类和实施方法;
3. 能够分析封锁对战争胜利的重要性。

三、进修内容
1. 封锁的定义和作用;
2. 封锁的种类:陆上封锁、海上封锁、空中封锁;
3. 封锁的实施方法:封锁线的划定、封锁力量的配置、封锁手段的选择。

四、进修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封锁的基本观点,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

2. 进修任务: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讨封锁的作用和实施方法,并撰写小结。

3. 拓展阅读:分发相关文章或资料,让学生了解封锁在历史上的应用和影响。

4. 思考问题:让学生思考封锁对于当今国际干系的影响,引导他们展开讨论。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对封锁的定义、种类和实施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封锁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不息拓展知识,提升综合能力。

六、作业
1. 思考封锁对于国际干系的影响;
2. 撰写一篇关于封锁实施的小短文,包括封锁的定义、种类和作用。

七、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封锁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实际运用和思考方面还存在一些欠缺。

下节课我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封锁的实施导学案-畜禽疫病防治》

《封锁的实施导学案-畜禽疫病防治》

《封锁的实施》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封锁的观点和实施方式。

2. 掌握封锁对于国家安全和战争胜利的重要性。

3. 能够分析封锁对于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影响。

4.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认识。

二、教学重点1. 封锁的定义和实施方式。

2. 封锁对于国家安全和战争胜利的意义。

3. 封锁对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封锁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2. 如何分析封锁对于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1. 什么是封锁?封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采取军事、经济或政治手段,阻止其他国家或地区与某个目标国家或地区进行正常的经济、文化、政治等交流活动的行为。

2. 封锁的实施方式(1)军事封锁:通过军事力量封锁目标国家的海空交通线,阻止其进行对外贸易和军事活动。

(2)经济封锁:通过贸易禁运、金融制裁等手段,限制目标国家的经济活动。

(3)政治封锁:通过外交手段,孤立目标国家,削弱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3. 封锁对于国家安全和战争胜利的意义封锁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手段,可以有效地削弱敌对国家的实力和资源,加速战争的结束,保障自己国家的安全和胜利。

4. 封锁对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影响(1)经济方面:封锁会导致目标国家经济困难,加剧通货膨胀、失业等问题。

(2)文化方面:封锁会导致目标国家文化的关闭和岑寂,影响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3)政治方面:封锁会导致目标国家政治的孤立和动荡,加剧国际干系的紧张和对立。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封锁的观点、实施方式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封锁的重要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封锁对于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上的封锁事件,让学生了解封锁对于国家安全和战争胜利的实际影响。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封锁事件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封锁的思考和讨论。

2. 进修:讲解封锁的观点、实施方式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封锁的重要性。

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突破封锁线》

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突破封锁线》

《突破封锁线》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勇敢、机智、不怕困难的品质。

2.发展幼儿的奔跑、跳跃、平衡能力。

3.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奔跑、跳跃、平衡能力,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2.教学难点:如何在游戏中让幼儿掌握突破封锁线的技巧,提高游戏难度。

三、教学准备1.场地:宽敞的操场或篮球场2.道具:绳子、呼啦圈、障碍物3.音乐:激昂的背景音乐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组织幼儿玩“捉迷藏”游戏,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2.游戏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游戏规则,讲解突破封锁线的意义。

(2)组织幼儿进行第一次尝试,让幼儿了解游戏的基本玩法。

3.游戏进行(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每组排成一列,站在起点线后。

(2)在场地中间设置若干障碍物,用绳子连接,形成封锁线。

(3)游戏开始,每组的第一名幼儿手持呼啦圈,听到指令后,快速奔跑穿过封锁线,将呼啦圈传递给下一名队员。

(4)队员依次进行,直到一名队员穿过封锁线,计时结束。

4.能力提升(1)增加障碍物的数量和难度,提高游戏难度。

(2)在封锁线上设置“陷阱”,如沙包、小椅子等,让幼儿在突破封锁线时有所挑战。

(2)教师点评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6.放松活动(1)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

(2)组织幼儿玩“老鹰捉小鸡”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次课程。

五、教学反思1.在本次课程中,幼儿的参与度较高,表现出积极的运动热情。

2.在突破封锁线的过程中,幼儿的勇敢、机智、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锻炼。

3.通过增加游戏难度,让幼儿在挑战中成长,培养了幼儿的意志品质。

5.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的安全,确保游戏顺利进行。

六、教学效果评价1.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奔跑、跳跃、平衡能力。

《封锁》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

《封锁》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

《封锁》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家及其作品特点。

2、复述故事,梳理故事情节。

3、分析常态社会环境。

(二)过程与方法
自主阅读与小组讨论相结合,通过阅读小说,把握翠远和宗桢的情感故事,体会张爱玲独
特的人生视角;学会从文本中来寻求有用、可靠的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克服对生活的麻木感,保持激情,改变对现实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1、梳理故事情节
2、分析常态社会环境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70多年前,一位17岁的教会中学的女学生写下了这句话,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一段传奇
的序幕。

70多年年后的今天,无数的人甚至说不清是为她的文字所折服,还是为她的传
奇所吸引。

二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传奇家世: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原名张。

(选修)《封锁》教案

(选修)《封锁》教案

(选修)《封锁》教案第一篇:(选修)《封锁》教案第二单元中国现当代短篇小说4、《封锁》张爱玲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小说,把握翠远和宗桢的情感故事,把握小说写作的意图。

2、理解小说隐含的寓意。

3、通过资料搜索,集体赏读法,品味张爱玲新奇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点:把握翠远和宗桢的情感故事,把握小说写作的意图。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隐含的寓意。

教学方法:探究法、鉴赏法教学媒体:幻灯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写出《传奇》的张爱玲,本身就是一部凄惋欲绝的传奇。

二、作者介绍1、生平介绍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张煐,1930年改名张爱玲。

祖父张佩纶虽是清朝重臣李鸿章的女婿,但到她的父亲这一辈,家道已经中落。

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遗少型人物,母亲是西洋化的女性,几度跨洲越洋去留学,是一个颇具艺术天分和修养的音乐家和画家。

她家既有前朝的豪华,而其本人又很早接受了西洋文化,因此曾受到非常完整的教育。

但父亲抽鸦片,讨姨太太,母亲愤而离家出走,张爱玲自幼就失去了正常的家庭温暖,又耳濡目染了封建大家庭内部的尔虞我诈,不仅形成孤独、敏感的内省个性,还使她过早地积累了对人对事的否定性情绪,习惯于以审慎怀疑的态度注视着周围的世界。

2、年表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原名张煐。

1930年改名张爱玲。

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

两年后,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

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

1952年移居香港。

1955年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

1973年定居洛杉矶;两年后,完成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

1995年九月逝于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五岁。

3、代表作品中短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金锁记》、《心经》、《花凋》、《琉璃瓦》、《连环套》、《红玫瑰与白玫瑰》长篇小说:《十八春》三、检查预习阅读课文,找出小说的三要素。

大学语文封锁教案最新

大学语文封锁教案最新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大学语文封锁》的基本内容、主题和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 通过讨论和写作,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教材《大学语文封锁》2. 相关背景资料3. PPT课件4. 写作纸、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封锁?封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体现?2. 引出课题《大学语文封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背景。

二、课文阅读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 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

三、深入分析1. 分析文章的结构,探讨作者如何运用封锁的手法表现主题。

2. 讨论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

3. 分析文章在思想内容上的意义和价值。

四、讨论与思考1. 引导学生思考:封锁对于个人和社会有哪些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结果。

五、写作训练1.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以“封锁”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

2. 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文章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2. 提问:封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具体体现?二、写作展示1.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2. 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写作心得。

三、拓展阅读1. 教师推荐与封锁相关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2. 学生分享阅读体会,教师总结。

四、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封锁的主题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五、布置作业1. 深入阅读拓展阅读作品,撰写读后感。

2. 关注生活中的封锁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写作情况。

2. 写作能力: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突破封锁线》4篇

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突破封锁线》4篇

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突破封锁线》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突破封锁线》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敏捷性;3. 增强幼儿的意志力和勇气。

教学准备:1. 一条长绳;2. 少量废纸;3. 音乐播放器;4. 辅助蒲团。

教学过程:1. 热身运动(5分钟):- 展开双臂,做身体旋转运动,放松肩膀和背部;- 各种动态拉伸运动,如手臂伸展、腿部伸展等;- 跳绳活动,可以和幼儿一起比赛谁跳得更多。

2. 游戏介绍(2分钟):- 向幼儿们介绍游戏的规则和目标:大家分成两个队,每个队有一名队员被绑在绳子中间,其他队员需要帮助被绑队员跨越“封锁线”,到达安全区。

3. 分组和绑绳(2分钟):- 将幼儿们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队员作为被绑队员;- 将长绳绑在被绑队员的腰部,固定好。

4. 游戏开始(10分钟):- 播放音乐,队员们需协作将被绑队员“运送”到对方的安全区,同时尽量避免被对方队员抢走;- 鼓励队员们加快节奏,积极合作。

5. 游戏结束(3分钟):- 当一队的被绑队员成功到达对方的安全区时,游戏结束;- 鼓励队员们互相表示祝贺和鼓励,增强团队精神。

6. 结束活动(3分钟):- 给幼儿们时间休息,提供蒲团供他们坐在上面;-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奖励,鼓励他们参与体育活动。

教学延伸:1. 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比如加大封锁线的长度,增加废纸数量等。

2. 鼓励幼儿们提供创意,如通过其他道具(如大箱子等)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3. 鼓励幼儿们交流和合作,提高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突破封锁线》精选4篇(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正确掌握运动技能。

2.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健康生活的态度和意识。

1. 运动技能的操作和掌握。

2. 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装有米粒等小物品的袋子。

2. 音乐。

教学过程:1. 活动导入- 和幼儿们一起通过讨论了解到农民种植粮食需要付出的努力,引导幼儿认识到粮食对人们健康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锁》教学设计
庄绿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小说,把握翠远和宗桢的情感故事,体会张爱玲独特的人生视角。

2、过程与方法:从文本中寻求信息,分析人物性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做真人,说真话。

【教学重点】
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身份、生活环境、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理解“封锁”的寓意,及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课时安排】3课时(本节课为第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张爱玲
二、温故知新
1、故事情节:这是一个……的故事(何时何地何人何因做何事何果)?
明确:这讲的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遭遇封锁时于电车上发生的短暂的爱情故事。

2、小说如何描写常态生活?
明确:日常生活重复无聊,单调乏味,人麻木不仁。

三、分析文本
(一)翠远和宗桢为什么会在电车里发生情感纠葛?分析他们在常态和非常态生活中的不同表现。

请在文中找出作者的介绍和人物的对话、心理描写,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男女主人公的身份、性格与生活环境
2、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缺失和需求
3、封锁期间(非常态)男女主人公眼中的对方和自己
明确:1、男女主人公的身份与生活环境
翠远:好女儿、好学生、大学助教;其貌不扬,没有个性,内敛,庄重;自卑;没有成就感的压抑的工作环境,刻板的虚荣的家庭氛围。

宗桢:会计师、丈夫、父亲、家长、市民;按部就班的老实人。

明确:2、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缺失和需求
缺乏激情和欲望。

渴望背叛自己,渴望刺激,渴望诱惑。

明确:3、封锁期间(非常态)男女主人公眼中的对方和自己
都觉得对方可爱、真实,并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魅力。

总结:他们在文明秩序中,都是按照社会秩序指派给他们的角色做人,被现实生活压抑着,没有自我,异常空虚。

如果没有任何外部因素的刺激,他们永远都是这样的好人,可是封锁了,电车车厢就成了一片真空状态。

他们在一种真我的状态下进行欲望的交流,并且都能从对方身上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发现自己的魅力,所以彼此断定对方都是可爱的人。

这就是他们能够“搭讪”,并且一“搭”就“搭”很久,最后假戏真做,萌生爱情的原因。

(二)为什么他们的爱情不能延续下去?
明确:在一切有序的生活轨道上,人与人都保持着恰如其分的位置,电车的封锁是人性的一个出逃机会,然而封锁终究是短暂的。

回到原先的位子上,是一个象征,事如春梦了无痕。

生活重新恢复了常态,文明从短暂的中断中恢复了原来的秩序,冗长和单调又重新封锁了激情。

于是,这一对男女也终止了欲望,回到他们原来的社会角色和道德角色中,从真人变回了好人。

四、小结
通过宗桢和翠远在封锁时的电车上的短暂情事,让人们看到庸常众生的琐屑无聊,而又悲哀的一面,没有思想,循规蹈矩,迷失自我。

在这里,爱情不再是鲜亮的旗帜,而是公然调情解闷的幌子。

封锁中的情与爱,注定是一场要谢幕的演出!
五、课后思考
文中的“封锁”有什么寓意?生活中哪些事物对我们构成了“封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生活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