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四单元 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重难拓展
拓展二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比较
项目 背景 内容 商鞅变法 封建地主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国 掀起变法运动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 立县制 创设新制度(县制等) 富国强兵 使秦国富强,取得兼并战争中的优势地位 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 建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使用汉语;穿戴汉服;改用汉姓;鼓励与汉族联姻;采 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仿效汉制 制度更新、移风易俗 缓和矛盾,巩固统治,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加强对 黄河流域的控制 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 程
【识图学史】
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标内容】
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1.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 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 遵循自然规律 ,种植农作物必须因
不 同 点
特点 侧重点 目的 作用
重难拓展
拓展二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比较
项目 商鞅变法
(1)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2)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 (3)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阻碍,但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4)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 (5)改革措施都比较全面,触动了原先的经济体制 (6)都促进了社会形态的变化 (7)都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相 同 点
重难拓展
拓展三 北方的民族交融 名称 内容 影响
边疆少数民族内迁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匈奴、鲜卑、羯、氐、羌内迁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一、三国鼎立知识点1. 官渡之战1.双方:曹操和袁绍。
2.时间、地点:公元200年;官渡3.特点:以少胜多。
4结果:曹操取胜。
5.影响: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知识点2.赤壁之战1. 背景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刘备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孙权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2.时间、地点:208年,赤壁。
3.双方:曹操和孙刘联军。
4.结果:曹操兵败北撤。
赤壁之战的结果反映了当时的曹操、刘备、孙权三股军阀势均力敌,说明任何一支势力都不具备完成统一全国的实力。
5.特点:以少胜多。
6.影响: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力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3.三国鼎立1.形成2.社会经济发展(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2)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的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3)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重点难点讲解】知识拓展 1 比较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过程和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及其启示(1)过程(2)原因:在赤壁之战中,曹操骄傲轻敌,采取不当战术;北方士兵水土不敢,军中发生流行病,丧失战斗力;黄盖诈降,孙刘联军利用自然条件,借机火攻;曹操统一全国的时机尚未成熟,(3)启示:骄兵必败。
知识拓展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影响(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局面。
虽然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但由于三方互相牵制,这种形势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痛苦,为以后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魏、蜀、吴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在推动三个相对独立地区内社会生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等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知识点1西晋的建立至此,都城设在洛阳的政权有东周(洛邑)、东汉、曹魏、西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致脉络,淝水之战的简况和北方少数民族交融的基本史实,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大事年表,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替,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2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概括归纳孝文帝的主要改革措施,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民族观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和历史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及资料图片,发给学生预习指导,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活动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程导入复习导入:西晋灭亡后,内迁各族和汉族在黄河流域先后建立了多个政权,史称“十六国”。
提问:那位同学能用一两个字概括当时中国北方的特点?假如你是当时北方地区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回忆思考并作答温故知新,导入新课,使学生从已有知识点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新课的兴趣。
新课教学一、淝水之战西晋灭亡后,内迁各族和汉族在黄河流域先后建立了多个政权,史称“十六国”,这一时期各国彼此攻伐,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观看图表,怎一个乱字了得1.战乱的北方在四世纪后期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政权,氐族的苻坚建立了前秦,与东晋形成对峙局面2.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
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中考历史作业本 中国古代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4.(2022·南通)如表呈现了东晋南朝时期修建的两大水利灌溉工程概
况。该表体现了江南地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D)
时期
地区
工程 灌溉田亩数
东晋 江苏丹阳 新丰堰 八百余顷
南朝(宋) 浙江湖州 吴兴塘 二千余顷
A.水陆交通发达 B.自然条件优越
C.普遍使用筒车 D.逐渐得到开发
5.(2022·宜昌)《晋书》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哪一年?
概括孝文帝的汉化措施。其汉化有什么影响?
时间:494年。措施:以汉语代替鲜卑语;以汉服代 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 联姻;参照南朝典章改革北魏政治制度。影响:推 动了北魏发展,促进了文明进步;有效地缓解了民 族隔阂,促进了民族交融。
——摘编自《孝文帝改革》
材料二 雍正五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长期驻 藏,会同西藏最高统治者监理西藏事务,诸如高级僧俗官员任免,财政 收支稽核,地方军队指挥,涉外事务处理,司法、户口、差役等政务的 督察。驻藏大臣设置确保了清廷在西藏的主权行使,有力维护了西藏社 会的安定与发展。
——摘编自《清代驻藏大臣》
生在
( D)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5世纪初 D.公元5世纪末
7.★(2022·重庆A卷)北魏后期,一位到过北方的南朝大臣在亲眼目睹
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后,感叹当时中原“礼仪盛富,
人物殷阜”,表示不可轻视。这反映出
( B)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驻藏大臣设立于哪一年?概括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4.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箭头所指方向表示国家之间的更替灭亡)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二、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战役 (一) 三国时期前后著名战役
(二)魏晋时期著名的战役
十六国简表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改革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者: 北魏孝文帝
(在祖母冯太后的支持和指导下)
拓跋宏以身作则,改名为 元宏 北魏孝文帝简历
姓名:拓跋宏(元宏) 谥号: 孝文帝 在位:471年—499年
民族: 鲜卑族 职业:北魏皇帝 享年:32岁
主要成就: 北魏孝文帝改革
2、主要措施(内容):
(1)借鉴汉族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实施一系列新制度,加强经济和行政管理。
(2)迁移都城。
494年,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
(3)大力推行学习汉文化习俗的政策。
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语、与汉族通婚。
3、重要意义:
(1)缓和社会矛盾,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2)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鲜卑等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
(3)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
改革背景: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北魏统一北方后,各民族交往与交流增多,民族交融趋势增强。
鲜卑贵族用落后的方式统治各族人民,社会矛盾激化,北魏政权面临危机。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四、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事件年表
五、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宗教
发展
六、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 北方人口大迁移。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ppt课件
了立足之地。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并向岭南发展。此后,三国鼎
立的局面形成。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答: 魏
蜀吴
壹 政权分
立
曹操眼中的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龟虽寿》
曹操说:……设使国家无有孤, 帝,几人称王。
——《让县自明本志令》
不知当几人称
老百姓眼中的曹操 宁可我负天下人,勿教天下人负我。
壹 政权分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立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呢?
林立 鼎立
魏 蜀吴
群雄并起、政权林立
——摘 编 自 朱 绍 侯 《中国 古代史 》
2000
1500
减少
1000
500
760万
增加 1600万
0 东汉末年
——摘 编 自 朱个局部统一政权
(2019·广东)3.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
A 城市。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有误的是
()
A.在中国古代,山西地区最早出现了城市 B.先秦时期,山西的古代城市已初具规模 C.都城迁至大同的北魏政权由鲜卑族建立 D.少数民族建都山西境内,促进民族交融
贰 民族交
融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 本或者将文本粘贴到 此处
(2019·湖北孝感)2.“皇帝对胡汉联姻非常高兴,在
王与马共天下 前秦苻坚改革
淝水之战 南方稳定 经济发展 前秦土崩瓦解 再度分裂混战
列举成语 投鞭断流等
壹 政权分
立
(2019·安徽)3.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
口迁徙(B )
A.源于自然灾害 C.阻碍民族交融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备课说明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体例族交融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阐述,本单元讲述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学生将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二、单元教材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长期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交融的重要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秦汉时期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鼎立是从分裂割据逐步走向局部统一的过程。
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了短暂的统一。
八王之乱不仅使西晋衰落,也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出现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此后东晋南朝与十六国北朝对峙的局面形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不断内迁,各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显著进步,都为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史的一个大单元理念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大单元理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多方面,为隋唐盛世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三、单元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过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图片、文字等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四、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的时代特征,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人口迁徙、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基本史实,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意义。
2019安徽中考历史考点梳理(中国古代史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安徽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220~589年)(9年4考,1~2题,1~2分)时序坐标国际视角考点1赤壁之战[9年1考]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北师:七上P86~89;统编:七上P75~77 2011版课标: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三国鼎立形势图【关联速查】两岸关系:卫温到达台湾(P21)、澎湖巡检司设立(P 35)、郑成功收复台湾与台湾府设立(P 43)、台湾建省(P 43)、日本割占台湾(P 57)、台湾光复(P 82)、国民党残余势力退据台湾(P 87)、海峡两岸的交往(P 112)考点2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北师:七上P 86~89;统编:七上P 75~772011版课标: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延伸】古代三次人口大迁移:西晋“永嘉之乱”(黄河流域→江淮地区);唐朝“安史之乱”(人口大量南迁,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北宋“靖康之难”(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考点3北魏孝文帝改革[9年1考]北师:七上P96~99;统编:七上P86~89 2011版课标: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关联速查】中外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P8)、北魏孝文帝改革(P22)、西欧封君封臣制(P127)、大化改新(P129)【名词解释】1.少数民族封建化:指少数民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主要体现为生产方式和文化的改进。
2.民族交融:指不同的民族由于长期相处,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生活方式等方面达到一致的过程。
【归纳总结】古代三次民族交融的高潮: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为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交融。
③辽宋夏金元时期:战争频繁,民族政权并立,促进了民族交融。
封建生产方式逐渐向边疆地区扩展,周边各族迅速封建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知识点整理提高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一、魏晋南北朝阶段特征(1)政治:国家大分裂,政权更迭频繁,各种矛盾交织。
(2)经济: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南北趋向平衡。
(3)民族关系:五胡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大交融。
(4)文化:科技继续领先,佛教盛行,艺术大放异彩。
二.政治:(一)三国鼎立的形成(1) 220 年,曹丕称帝,定城洛阳,魏国建立;(2) 221 年,刘备称帝,定城成都,蜀(汉)国建立;(3) 229 年,孙权称帝,定城建业(南京),吴国建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二)西晋的兴亡1、建立: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2、统一: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全国。
3、政权特点: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昏庸腐朽,生活上腐化、奢侈。
4、衰落(转折点):晋惠帝时发生八王之乱,西晋迅速走向衰落。
5、灭亡:公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八王之乱1、原因:分封同姓诸王,导致宗室诸王势力过大;晋惠帝昏庸无能;朝政腐败。
2、爆发: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
3、影响:(1)西晋迅速走向衰落;(2)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
(三)东晋的兴亡1、东晋的建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2、政权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3、兴盛:淝水之战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4、衰落: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5、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四)十六国:(1)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先后建立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称为十六国。
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北魏:(1)建立: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2)统一北方:439年统一北方。
南朝:420——589年,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定都于建康,历史上称为“南朝”。
三、经济:(一)三国经济的发展状况:魏国:发展农业,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蜀国: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吴国: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复习课件(共29张ppt)
拓展
从东汉的统一到三国 鼎立(分裂)是历史 的倒退还是进步?
考点梳理
(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生产 遭到严重破坏。 (2)三国鼎立形成后,各国统治者都很注重 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三国鼎立还消灭东汉末 年的一些割据势力,为以后再次全国统一奠定 基础。
知识点2: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知识点4: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考点梳理
1.淝水之战
时间:383年 交战双方:东晋与前秦 结果: 前秦战败
特点:它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影响: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
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2.北魏孝文帝改革
提示: 三场战役区分:
(1)北魏: 建立: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 统一北方:439年统一北方。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时空坐标
三国时期
两晋
南北朝
200年 208年 220年 221年 222年 266年
官渡 之战
赤壁 之战
魏国 建立
蜀国 建立
吴国建立 西晋 三国鼎立 建立 局面形成
420年 439年 589年
北魏统一 黄河流域
南北 统一
单元知识建构
考点梳理
1.西晋 建立: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统一: 280年,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灭亡:公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2.八王之乱
原因:分封同姓诸王,导致宗室诸王势力过 大;晋惠帝昏庸无能;朝政腐败。
爆发: 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 兵,相互混战。
南 的 开 发
表 现
中考历史作业本 中国古代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的龙门石窟佛像则眉目疏朗,其服饰风格开始接近当时中原地区。这种
变化反映了
(D)
A.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B.统治区域逐步扩大
C.对外交流日渐频繁
D.文明成果相互吸收
二、辨析改错 15.历史表述语言准确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功。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 该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西晋初年,“八王之乱”导致西晋走向衰落。 改正: 【 ×】(2)南朝时的杭州,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改正:将“杭州”改为“建康”。
南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A.西汉末年开始出现大批中原人口南下现象
B.自然灾害频繁是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
C.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引发南方社会动荡不安
5.★(2021·广东)东晋初期,大量避乱南迁的北方贵族定居浙东,他们
主要参与制造业、商业和运输业等经济活动,很少涉足大土地农业经营。
A.瓦解了封建统治基础
B.影响了政府财政收入
C.促进自耕农经济发展
D.增加了政府管理成本
8.《资治通鉴》有载:“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混水)击之。……
秦兵遂溃……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
死者什七、八”。这场战役
( C)
A.成就了晋国的春秋霸业
B.激发了秦国的商鞅变法
——摘编自张进《儒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尊崇孔子,力推儒家文化,在道统上极力保持政权 本身的合法性,他大兴儒家文化教育,使鲜卑人的文化水平上了一个台 阶,凝聚了北魏政权统治下的各族人民。孝文帝还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 施,如推行汉化政策等,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专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淝水之战 383年
前秦和东晋。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东晋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 胁,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核心考点6: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数学 人物 祖冲之 朝代
南北朝
(2022年四
成就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
农学 《齐民 作年者 贾思勰
朝代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9年 孙权 建业
意义
(2022年四川内江) 公元230年,孙权派 将军卫温率万人船
队到达夷洲,加强
了大陆与台湾的联 系。这里的“大陆” 当时最主要是指 A.魏 B.蜀 C.吴 D.晋
C
一 单元概述 二 政治上 三 经济上
四 文化上 五 民族关系
本阶段时间界限为220年到589年,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三国鼎立、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B
核心考点4:江南地区的开发
①政治因素:南方战乱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原 ②经济因素:(最根本原因)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
江 因 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
技术;③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南
地
耕地面积增加,兴修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得 农业 到改进,种植双季稻,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十六国
(前秦统
一北方)
蜀吴
西
淝水之战
晋 ( 383年)
东晋
(266—316) (317420)
北朝(439—581)
东魏 北齐
北 魏
西魏
灭
北周 隋 隋
2022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
3. 【河北石家庄期末】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 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 糟”则和“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发生于( D )
A. 东汉明帝 B. 西汉武帝 C. 东晋惠帝 D. 西晋惠帝
4. 【河北秦皇岛期末】“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 羊”是对草原景象的生动描绘,东汉、魏、晋时期从蒙 古草原内迁的少数民族是( B )
30多万人参战,死伤10万人左右。洛阳周围13岁以上的 男子,都被迫当兵或服徭役,米价贵到1万钱一石,人民 流离四散。
(1)材料一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造成了怎样的 影响? 【点拨】据材料“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八王之 乱”。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 西晋从此衰落。
【点拨】从西晋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的过程可以看 出,西晋统治阶级昏庸腐朽,生活极为腐化,追求享乐。
【答案】D
8. (易错题) 西晋政权骤起骤灭,其兴亡耐人寻味。对西晋“ 骤灭”有直接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
A. 八王之乱 B. 祖逖北伐 C. 七国之乱 D. 五族内迁
【易误警示】八王之乱是西晋统治的转折点,从此以后, 西晋开始走向衰落。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A 2C 3D 4B 5D
6B 7D 8A 9B 10 B
11 见习题
答案呈现
1. (易错题)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虽然三国两 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存在政权并立的局面,但在此期间也 曾有过短暂的统一,这个统一全国的朝代是( A )
A. 西晋 B. 东晋 C. 曹魏 D. 北魏
A. 氐族和羌族 B. 匈奴族和羯族 C. 鲜卑族和羌族 D. 鲜卑族和氐族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优势地位
原的统治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2022·重庆A第4题1分)北魏后期,一位到过北方的南朝大臣在亲
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后,感叹当时中原“礼仪
盛富,人物殷阜”,表示不可轻视。这反映出
( B)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
C.民族隔阂完全消除
D.分裂割据局面已经结束
考点4: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淝水之战1640周年(七上第19课P93-96) [2022·重庆A4;2021·重庆A3,B2;2017·重庆A23(1)]
概况 383年,前秦苻坚领军南下,东晋在淝水打败前秦军 淝水
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此后,北 之战 影响
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3.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比较:
项目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过程 都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
相同点 结果 都取得了成功
影响 都增强了国力,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
侧重点 侧重于富国强兵
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 移风易俗
不同点
为了实现富国强兵,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
目的 在 兼 并 战 争 中 取 得 卑族的落后状态,加强对中
(4)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
(1)农业: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很多水利工程;农 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 表 (2)手工业: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 江南地 现 制盐等方面有显著的发展 区的开发 (3)商业:城市繁荣。南朝时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 跃的大都市 影 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响
(3)民族关系:三国时期,大量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 (4)文化: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时空纵横】【阶段特征】政治上: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社会动荡,王朝走向衰败。
三国鼎立的形成,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经济上: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成熟;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并赶上北方;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农业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思想上:儒学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取得新发展,科技文化取得辉煌成就,不少领域继续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民族上:东汉末年以来,少数民族内迁,北人南迁,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知识建构】【考点梳理】第16课:三国鼎立(p80)三国鼎立的背景: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一、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基本概况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
②经济上:实行屯田,恢复农业生产③军事上:采用正确的战术④曹操善于用人2)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①客观: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②主观:曹操骄傲轻敌;③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④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
★★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仅看力量强弱,还要看战略战术是否得当;不能骄傲轻敌,要适时出击,虚心接受好的建议等才能取胜。
【活学巧记】三国鼎立1.(2022·湖南怀化·中考真题)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记录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东汉末年,曹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A.赤壁之战B.淝水之战C.官渡之战D.郾城大捷2.(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西方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把史料分为“有意”和“无意”两大类。
前者的作者大都“有意”以自己的文字左右时人和后人的想法,后者指原属过去历史事物的一部分而遗留至今的、无意中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信息的那些史料。
据此推知,下列属于无意史料的是()A.《汉书·王莽传》对王莽性格的描述B.《三国志》中有关当时饮食的记载C.末代皇帝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D.《红色中华》对苏维埃建设的报道3.(2020·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历史文学作品来了解史实。
专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解析版)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一方面,它是封建统一多民族国家经受着新考验的时期——来自内部的分裂、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腐朽势力的考验,而另一方面,它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所以,从总体上说,该阶段是我国封建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所以,从总体上说,该阶段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交融时期。
具体来说,①这一时期的政治分裂是东汉末年以来封建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继续和扩大,其经济根源是分散的豪强地主经济。
尽管分裂是这一时期的显著政治特点,但分裂中却蕴含着诸多有利于统一的因素(三国鼎立,局部统一的实现,西晋实现短暂统一,东晋和南朝也是局部统一;北方黄河流域也出现过几个暂时统一的民族政权;后期割据逐渐消失,并为了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这一时期,南北方政治出现了不同特点: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士族得以充分发展,并成为分裂割据的基础。
随着这个腐朽的统治阶层从统治支柱到南朝后期的衰落,统治阶层的活力也从丧失到恢复,为以后的发展充实了阶级基础。
北方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③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使这一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江南的开发和南北经济差距的缩小,为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
④民族关系方面,五胡内迁,西晋实行民族压迫,民族矛盾尖锐,西晋最终为少数民族所灭。
多民族政权并立,彼此混战,人民流离迁徙,民族交融加强。
三国蜀汉政权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征服、招降和笼络越族,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更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④由于各民族人民的大交融、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我国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不少领域都取得了领先世界的成就。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交融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在中国历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是继春秋战国以来的民族融合而进行的一次更大规模的融合,另一方面为以后的民族交融开辟了一条更宽广的道路,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交融的高潮时期。
2023年中考历史考点梳理课件-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4.[文献史料]江南地区的开发: 《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 多贫。 《宋书》: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说明:《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江南地广人稀,生产技术落后,非常贫困;而《宋书》 则记载了江南地区经济发达,农业生产进步,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在织布、制盐 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
经济
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民族关系
北民南迁、少数民族内迁,促进民族大交融
科技文化
科技持续领先世界;文化承上启下,丰富多彩
知识主干·脉络清
考点1三国鼎立
1.过程:
(1)官渡之战:200年,_曹__操__打败袁绍,为以后_统__一__北__方__打下基础。
(2)赤壁之战:_2_0_8_年,孙刘联军打败_曹__操__,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
(2)表现:
农田水利
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增加,兴修水利工程
农业
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_精__耕__细__作__, 生产技术
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种植 粮食作物 _双__季__稻__,使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经济作物 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有了快速的进步。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有显著 手工业
的发展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_建__康__是当时商业最活跃的 商业
大都市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考点清单)-七年级历史上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考点清单】一、知识梗概:(时空概念)(大单元概念)历史阶段特征: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分裂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民族融合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另一特征)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由统一走向分裂,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元素。
统一是历史的主流。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二、考点清单考点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历史背景:战役名称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与袁绍曹操以少胜多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赤壁之战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魏220年曹丕2.形成过程:蜀221年刘备吴222年孙权3.历史意义:政治上: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为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经济上:三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促进了经济发展,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考点二: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1.西晋的建立:266 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
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2.八王之乱: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3.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政权更迭①十六国: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②前秦: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4.东晋的兴亡: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420年,东晋灭亡。
5.淝水之战:①时间与交战双方:383年;双方:前秦苻坚和东晋;②特点及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③影响:前秦失败,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6.南朝的政治:420—589 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定都在建康,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7.北朝:十六国后期,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方),北魏孝文帝改革(改姓元,史称元魏),促进了民族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魏孝文帝改革
相 同 点
重难拓展
拓展三 北方的民族交融 名称 内容 影响
边疆少数民族内迁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匈奴、鲜卑、羯、氐、羌内迁
迁都、汉化
各民族在生活方式、习俗风尚等方面呈 现出逐渐认同的趋势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识图学史】
考知识回扣
(2) 绘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 要地位。东晋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人物画。作品
【识图学史】
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开始形成。
。由于山水诗的增多,山水画
(3) 雕塑: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 上,开凿了许多石窟。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
交融。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考点知识回扣
(3) 文化交流: 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已使用汉语; 北魏孝文帝改革 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 北民族的乐器和歌舞等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4) 影响: 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 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 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 定了基础。 北魏陶俑
【识图学史】
祖冲之像
考点知识回扣
3. 书法、绘画与雕塑: (1) 书法
①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
供人们欣赏。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 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锺繇 独创楷书书法。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
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知识回扣
(3)手工业: 有了快速的进步。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 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4)商业和城市: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商业的交流 和城市的繁荣。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 大都市。
【史料解读】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 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解读] 材料描写了江南地区得到开
不 同 点
特点 侧重点 目的 作用
重难拓展
拓展二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比较
项目 商鞅变法
(1)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2)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 (3)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阻碍,但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4)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 (5)改革措施都比较全面,触动了原先的经济体制 (6)都促进了社会形态的变化 (7)都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拥有人才优势;实行屯田,发展经济,拥有经济优势;火烧乌巢,断了袁绍粮草,出奇制胜;袁绍用人多疑,骄傲
轻敌,军纪涣散,战斗力不强等。 (2)赤壁之战战败的主要因素: 孙权基业稳固,占有地利;刘备礼贤下士,颇得人心;孙刘联军,战术得当; 曹操骄傲轻敌;北方将士不习水战等。其中最根本原因是当时南北统一的条件还未成熟。
我国的南京,是因为三国时期的吴、 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都在 南京定都而得名。 【图解记忆】
考点知识回扣
3.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 东晋后期,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 劳动力 ,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 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2)农业: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 大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 犁耕 ,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 先进的生产技术。水稻由直播变成 育秧移栽 ,这是水稻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普遍实行了麦稻兼作, 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双季稻,使谷物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 植药材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
考点知识回扣
1.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东汉、魏、晋时期。西北的 氐
族和 羌
族,由西向东迁入 鲜卑
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
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族
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
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三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重难拓展
拓展二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比较
项目 背景 内容 商鞅变法 封建地主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国 掀起变法运动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 立县制 创设新制度(县制等) 富国强兵 使秦国富强,取得兼并战争中的优势地位 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 建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使用汉语;穿戴汉服;改用汉姓;鼓励与汉族联姻;采 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仿效汉制 制度更新、移风易俗 缓和矛盾,巩固统治,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加强对 黄河流域的控制 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 程
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二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标内容】
知道西晋的建立,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 1. 西晋的建立: 266年, 司马炎 (晋武帝)自立为帝,改国号 【史料解读】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 遗。 ——《资治通鉴》
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解读] 魏晋以来所积聚的社会财富, 2. 八王之乱: 晋惠帝在位时,八个封王为了争夺 中央政权 , 被破坏殆尽。这是描述八王之乱所 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这场内战历时16年, 造成的严重后果。 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 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 模的 人口迁徙 高潮。
发后的情况,经济水平得到提高,
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四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标内容】
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 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1. 北孝文帝改革: 【特别提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的四次短暂统一:曹操统一北 方、西晋的短暂统一、前秦的统一、
【课标内容】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 1. 东晋的兴亡: 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史称东晋。420年, 东晋灭亡。 2. 南朝的政治: 420年—589年,中国南方政权相继出现宋、 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于此同时,北方由北魏 统一后又分裂,统称北朝。
【知识拓展】 六朝古都指的是现在
(1)北魏孝文帝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494年迁都洛阳,把包括
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 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 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北魏的统一。
(2)这些措施,促进了
民族交融
,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考点知识回扣
,又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2) 民族关系: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
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 民族隔阂 趋于
[解读] 这是南朝的某位官员来到洛
文帝改革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 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交融。
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 阳之后发出的感慨,体现了北魏孝 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
② 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 王羲之 被后人誉为“书圣”。 ③ 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书法艺术受到重视,流传下来 的 碑刻 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④ 中国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 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兰亭集序》 (摹本•局部) 。他
的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是《兰亭集序》。他
【识图学史】
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标内容】
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1.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 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 遵循自然规律 ,种植农作物必须因
阳的龙门石窟。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
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 术品。 《女史箴图》 (摹本•局部
重难拓展
拓展一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说一说,曹操为什么能在官渡之战获 胜而在赤壁之战战败? (1)官渡之战获胜的主要因素: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唯才是举”,重用人才,
11、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你想要比别人强,你就必须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你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你就必须去承受更多的困难,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压力。 12、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13、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幸福。去发现你所拥有幸运,少抱怨上苍的不公,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你,我,我们大家都可以经历幸福的人生。 14、给自己一份坚强,擦干眼泪;给自己一份自信,不卑不亢;给自己一份洒脱,悠然前行。轻轻品,静静藏。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为了与阳光同行,我笑对 忧伤。 15、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现在而蒙蔽双眼,终究是要长大,最漆黑的那段路终要自己走完。 16、在路上,我们生命得到了肯定,一路上,我们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泪水也有感动,有曲折也有坦途,有机遇也有梦想。一路走来,我们熟悉了陌生的世界,我们熟 悉了陌生的面孔,遇人无数,匆匆又匆匆,有些成了我们忘不掉的背影,有些成了我们一生的风景。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17、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年龄无关。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千万不可放纵自己,给自己找懒散和拖延的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努力便成为一种心理 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18、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奋力直追,要么干脆放弃。别总是逢人就喋喋不休的表决心或者哀怨不断,做别人茶余饭后的笑点。 19、即使不能像依米花那样画上完美的感叹号,但我们可以歌咏最感人的诗篇;即使不能阻挡暴风雨的肆虐,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即使无法预料失败的打击, 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成功的一个个驿站。 20、能力配不上野心,是所有烦扰的根源。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要想得到,就得学会付出和坚持。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生活的样子。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 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 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 11、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开的更加灿烂。 12、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13、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14、当你决定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16、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17、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困惑谁都有,但成功只配得上勇敢的行动派。 18、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19、如果你真的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20、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1、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22、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轻言放弃。 23、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24、每天醒来,敲醒自己的不是钟声,而是梦想。 25、你不能拼爹的时候,你就只能去拼命! 26、如果人生的旅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27、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励志名言: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28、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长的阶梯,任何人也无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进程中,偶尔转过头来,回望自己留下的蹒跚脚印。 30、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时光转换,体会到缘分善变;平淡无语,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与不在,都会惦念;无心的 情,无论你好与不好,只是漠然。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31、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 32、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33、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