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二章 学与教的理论

合集下载

学与教的原理

学与教的原理

学与教的原理学习和教育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知识传递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学与教的原理是指人们在学习和教育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律和原则,它们对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和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学习和教育的角度,探讨学与教的原理。

首先,学与教的原理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认知、情感、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学与教的原理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学习是学生自身的行为,他们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学与教的原理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科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的学科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授抽象概念和理论知识时,可以采用讲授和解释的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时,可以采用实验和讨论的方法。

只有选择了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最后,学与教的原理要求教师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实践。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只有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支持。

总之,学与教的原理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它们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该深入理解学与教的原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同时,学生也应该根据学与教的原理,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自己的发展和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2章学与教的理论

第2章学与教的理论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学习中的应用
• 强调学习内容的基础性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 • 注意建立学习内容的层级结构 • 重视发挥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的作用
三、认知主义心理学理论的评价
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揭示了学习过程的某些 机制和具体过程,对于处理体育学习的认知性内 容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但它却脱离了社会实践来 研究人的认识活动,把学习归结为单纯的内部心 理过程和意识系统,把人的认识活动归结为纯粹 的认知行为,甚至类比或等同于计算机对信息的 机械加工,从而表露出其片面性。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学习中 的应用
• • • •
重视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重视意义学习,强调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重视学习的方法,强调学习的过程 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罗杰斯的意义学习十条原则
• 1.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 • 2.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 意义学习就发生了; • 3.涉及到改变自我组织(即改变对自己看法)的 学习是有威胁性的,并往往受到抵制; • 4.当外部威胁降到最低限度时,就比较容易觉察 和同化那些威胁到自我的学习内容; • 5.当对自我的威胁很小时,学生就会用一种辨别 的方式来知觉经验,学习就会取得进展;
支架问题:“什么是有袋动物?除了袋鼠有无其它的有 袋动物?” 三种有袋动物有何异同点?
最后组织全班进行交流和讨论
2)抛锚式教学
• Anchored Instruction
组织策略
• • • • • •
类似于基于问题的教学、实例式教学 创设情境 确定问题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效果评价
抛锚式教学例:
1)支架式教学 Scaffolding Instruction • “最邻近发展区” 搭脚手架 进入情境 独立探索 合作教学 效果评价

学与教的理论

学与教的理论

(二)强化学说
强化理论是斯金纳理论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基础, 强化理论是斯金纳理论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基础, 强化是主要的自变量。 强化是主要的自变量。他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 是因为强化作用, 是因为强化作用,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 制。 (1)强化及其类型 强化是指在行为发生频率或持续时间上的增加。 强化是指在行为发生频率或持续时间上的增加。 强化在课堂里经常发生。当学生得到表扬、 强化在课堂里经常发生。当学生得到表扬、奖励或好 的分数时,就会产生对学习行为的强化。 的分数时,就会产生对学习行为的强化。 强化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正强化和负强化。 强化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也叫积极强化是指当某一刺激出现时所产 生的行为增强的效果。 生的行为增强的效果。这时所呈现的刺激叫做正强化 它们通常是一些人所喜爱的或有价值的刺激, 物,它们通常是一些人所喜爱的或有价值的刺激,当 这些刺激伴随在某一行为之后出现时, 这些刺激伴随在某一行为之后出现时,就会使行为发 生的频率或持续时间增加。 生的频率或持续时间增加。
(三)行为的学习
所谓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目标。 所谓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目标。斯金纳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 如何通过强化去塑造行为,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如何通过强化去塑造行为,斯金 纳采用连续接近的方法, 纳采用连续接近的方法,对趋向于所要塑造的反应的方向不断 地给予强化,直到引出所需要的新行为。例如, 地给予强化,直到引出所需要的新行为。例如,训练鸽子或老 鼠的头抬到一定的高度, 鼠的头抬到一定的高度,只有当其头朝着实验所需的方向抬起 来时才强化,下一次要求再多一点, 来时才强化,下一次要求再多一点,直到全部达到所需的方向 和高度。这时,新的行为就塑造成了。 和高度。这时,新的行为就塑造成了。 下面是两种行为塑造技术。 下面是两种行为塑造技术。 1.链式塑造 当学生迅速从成功迈向成功时,使用塑造非常有效。 当学生迅速从成功迈向成功时,使用塑造非常有效。这就 要求将任务分成许多小步子,当学生完成每一步时都予强化。 要求将任务分成许多小步子,当学生完成每一步时都予强化。 这一过程称之为链式塑造,其步骤如下: 这一过程称之为链式塑造,其步骤如下: 选择目标,越具体越好。(终点行为) 。(终点行为 (1)选择目标,越具体越好。(终点行为) 了解学生目前能做什么,已经知道什么。(起点行为) 。(起点行为 (2)了解学生目前能做什么,已经知道什么。(起点行为)

2.1 学与教的理论

2.1 学与教的理论

2.1 学与教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它主要研究人类与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

由于学习过程的复杂性,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产生了各种学习理论的流派,这些不同的理论各有特点,相互补充,适用于不同的情形。

教学理论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它与学习理论是相互依赖的,学习理论构成了教学理论的基础,它为我们提供了发现一般教学原理的最切实的起点,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教学情境中的关键因素,其可靠的答案大多来自学习理论的研究。

可以说,虽然一种合适的学习理论并不是改进教学的充足条件,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理论必须是建立在有关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的。

由于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任何教育技术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因此研究人类学习过程内在规律的学习理论,显然在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即学习理论应当是教育技术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学习理论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发展阶段,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影响特别显著。

2.1.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作出与此对应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S-R)就是所谓的学习。

行为主义理论早期的代表人物有桑代克(Edward L Thordike)、华生(John Watson),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B. F. Skinner)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一反应一强化来概括。

把“强化”看作是程序教学的核心,认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对学生理想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还要尽量少的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一系列小的教学单元,在强化的帮助下对教学单元的内容进行学习,才能使强化的频率被最大限度地提高,将出错带来的消极反应降低到最小限度。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一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一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一现代教育技术试题一、选择题15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B)A 19世纪末、20世纪初B 1918—1942C 二战时期D 1945—19552,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C)A 计算机辅助教学B 网络技术应用C 电化教育D 虚拟技术3,在没过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D)A 计算机辅助教学B网络技术应用C 程序教学法D视听运动4,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践(C)A 19世纪末B 1922C 20世纪20年代D 1936年5,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程序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B)A 戴尔B 斯金纳C 克劳德D 加涅6,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C)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B 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C 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D 早期的CAI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7,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D)A 1972B 1973C 1977D 19948,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4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内容是(B)A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B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C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为了促进学习D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9,下列哪一项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C)A 信息和人员B 课程和课件C 设计和制作D 技术和环境第二章、学与教的理论1,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是(A)A 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B 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C 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管理理论D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2,桑代克试误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A 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B 学习是认知—发现C 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D 学习是学习者主支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3,谁提出了程序教学法(B)、A 桑代克B斯金纳 C 维特罗克 D 布鲁纳4,下列不属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的是(D)A 积极反应原则B 及时强化原则C 小步子原则D促进迁移原则5,在开发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时采用的主要理论是(B)A 试误法B 程序教学法C 认知—发现理论D 建构主义6,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中不包括(B)A感受器 B 感受控制器 C 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7,下列不属于支架式教学的环节是(B)A 搭脚手架B 告知目标C 独立探索D 协作学习8,构建主义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D)A 知识的传播B 学生的保姆C 学生的家长D 学生的帮助者9,下列是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是(C)A 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B 学习是个人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控求知识的过程C 学习是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主动建构来的过程D 学习是个体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第三章、视听与传播理论1,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是(A)A 香农—韦弗模式B 施拉姆循环模式C香农—施拉姆模式 D 贝罗模式2,在香农—韦弗模式中,噪声产生与哪一部分(B)A 编码B 信道C 解码D接受者3,贝罗模式是香农—韦弗模式在哪一方面的一个发展(C)A 教与学B 媒体理论C 社会学D 传播学4,谁提出了“经验之塔”(C)A 香农B 麦克卢汉C 戴尔D 施拉姆5,在经验之塔中,最高层是(A)A 言语符号B 视觉符号C 观摩示范D 设计的经验7,戴尔“经验之塔”强调的是(D)A 做的经验B 观察的经验C 抽象的经验D 给学习者的刺激8,传播过程是一种信息传送和什么的过程(B)A 反馈B 交换C 编码D 解码9,编码的过程是(B)A信息转换为符号B信息转换为信号C符号转换为信号D信号转换为符号10、戴尔“经验之塔”的第一层是(A)A直接有目的的经验B设计的经验C演戏的经验D观摩示范第四章视听媒体辅助教学1、媒体根据什么标准可分为电声类媒体、光学投影类媒体、电视类媒体、计算机类媒体(A)A物理性能B传播范围C呈现的状态D 使用方法2、最便于重现的媒体是(A)A教科书B幻灯投影C无线广播D电影电视录像3、接触面最广的媒体是(A)A教科书B幻灯投影C录音和计算机D电视和无线广播4、由于媒体的什么特性,一些专家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B)A固定性B扩散性C重复性D能动性5、教学媒体能够把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渐积累并传递下去,是因为教学媒体的(A)A固定性B扩散性C重复性D能动性6、投影媒体利用的是什么原理(B)P70A化学成像B光学成像C化学方应D实物成像7、录像机与录音机工作原理的相同点是(B)A都采用磁头高速扫描B都是利用电磁信号转换C都可录制两面节目D都采用多磁头结构8、任何彩色图像都可以分为哪三基色(C)P76A红黄白B红绿黄C红绿蓝D红黄黑9、有利于阐明教育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的教育电视节目类型是(B)A辅导型B讲授型C图解型D表演型第五章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1、下面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的是(C)P85A CMIB CADC CAID CAM2、计算机作为教学目标指的是(B)P85A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各种学科的教学B把计算机作为教学的对象和内容的教学C把计算机作为教学工具来使用的教学D把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来使用的教学3、有一个听写英语单词的教学课件供学生使用,即计算机读单词,学生通过键盘输入单词,最后计算机评分。

学与教的理论 名词解释

学与教的理论   名词解释

1.概念:是指某一领域中具有共同特征而被组织在一起的特定事物。

2.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3.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恰当的教学条件下,学生可能达到的学习量。

在最近发展区,教师和学习者同时完成一个任务,这个任
务多的难度是学习者无法独立完成的。

4.先行组织者:指的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
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5.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出的事实、概念、理论等组成的。

6.图示: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我们可以把图示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图示是组织结构的
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7.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

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如果主题能够利用已
有的图示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最近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
同化。

同化是量变过程,它引起的是格式的生长,同化主要指
个体对环境的作用。

8.顺应:则是同化性的结构受到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顺应是质变的过程,它引起的是格式的发展,顺应主要指
环境对个体的作用。

9.学习理论:是描述或说明人和动物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因素的。

10.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导、维持或促进学习的行为,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规定或处方,
以指导课堂实践的基本原理。

《学与教的理论》课件

《学与教的理论》课件

情感主义教学理论
情感与学习
认为情感对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关注培养学习者的兴趣和情感投入。
情感主义教学策略
提供情感支持和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和表达。
有效教学的要点
1 建立积极的学习环

创造温馨、尊重和互动 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个性化教学
3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 评估方式。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行为和教育事实的学科。它包括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等方面 的内容。
教学理论的分类和发展
1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关注学习者的外在行为和刺激响应,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2
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塑造学生的行为。
强调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和知识构建,
注重问题解决和概念形成。
3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把学习者视为积极参与者,注重学生 在社会和个人环境中的知识建构。
激发学生的主动学 习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 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培 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论
学与教的理论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通过研究不同的教学理论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效教学方法,可以改进教学质量,提 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与教的理论》PPT课 件
欢迎来到《学与教的理论》PPT课件!本课程将为您介绍学与教的理论的基本 概念、分类和发展,以及不同教学理论的特点和有效教学的要点。
学与教的理论概述
学与教的理论研究探讨了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和教学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它关注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 育哲学、教师角色等重要方面。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

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

详细描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学 习是刺激引发的一系列反应的积累。通过反复练习和强 化,个体能够习得新的行为模式。
总结词
强化与惩罚
详细描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强化和惩罚是学习的重要手段。 通过给予正面的奖励或负面的惩罚,个体可以习得或消 除某种行为。
认知学习理论
总结词
认知结构与信息处理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能够清晰地表达思想和信息 ,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和 关系。
情绪管理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情绪管理能力, 能够处理学生的问题和挑战, 保持冷静和理性。
创新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创新能力,能够 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提高教学效果和满足学生需
求。
05 学生心理
学生认知发展
学生认知发展阶段
学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 形式操作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
认知策略
学生认知发展过程中需要掌握各种认知策略,如记忆策略、组织策 略、精加工策略等,以提高学习效果。
知识表征
学生需要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表征知识,如概念地图、思维导图等,以 促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详细描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感和认知是学习的两个 重要方面,应该相互整合。学习者不仅需要掌握 知识,还需要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意义,以实现全 面发展的学习效果。
02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01
02
03
启发式教学
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 生的思考和探索,培养其 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情境教学
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 用知识,增强理解和记忆。
学生情感发展

第二章学与教的理论流派

第二章学与教的理论流派
应.他否定遗传的作用,过分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认 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给我一打健康、外形完好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设计的特殊的环 境里培养,我敢保证,随便挑出一个人来我就能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 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业首领,甚至是乞丐 或小偷,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的先辈们的职业 和种族是什么。
themegallery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
• 布鲁纳的知识表征模式

符号系统;冷僻、随意的属性
符号性表征
没有动作的心向活动
动作反应
映像性表征 动作性表征
• 类别及其编码 • “任何知识都可以以适当方式交给任何阶段的学习者”
themegallery
型有 意 义 学 习 的 类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
themegallery
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
❖ 所谓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目标,斯金纳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 。
❖ 链式塑造的步骤:
1、了解学生现在能做什么事情,既确定起点行为; 2、了解希望他表现的终点行为,越具体越好; 3、识别学生所在环境中的潜在强化物; 4、列出一系列阶梯式的步子,让学生从他们目前状态迈向新的目标。 步子的大小因学生的能力而异; 5、不断地强化每一个接近终点的行为,材料越新,学生要求的反馈 就越多。
❖ 经验论倡导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的理念。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约翰·洛克
❖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不是一门哲学,而是一种方法论。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 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在任何既定情境里, 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由它和既定情 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间关系所决定。

08020224时佳希_及

08020224时佳希_及

第二章学与教的理论
历本082班时佳希 08020224
一.行为主义理论
代表:以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华生S-R联结,桑代克猫开门实验,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应等研究为代表的学习理论流派
学习:是刺激-反应联接;
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其成功要靠强化。

关键点在于强化。

斯金纳程序教学五原则:
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即时强化原则;自定步调原则;低错误率原则。

缺点:
片面注重有机体的外在反应,而非其内部心理过程。

二.认知主义理论
特色:强调个体主动性和内部心理机制,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的行为。

方式方法:
1.直观显示学习内容结构
2.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水平相适应
3.自定目标
4.学习以求理解
5.提供认知反馈
6.学习材料的呈现演绎与归纳结合
7.学习材料要体现辩证的冲突。

代表:(1)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2)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三.建构主义理论
特色:认知主义理论的“继承人”和“背叛者”
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建构出来的。

方法方式:(1)随机通达教学
(2)抛锚式教学
(3)支架式教学
(4)发挥学习过程中的社会相互作用
(5)教师帮助学生主动学习
总结:学与教的理论处于变动发展之中,并无成法教条可遵循,作为中国的少壮教师群体,我们应该有博览式的全局观,通透地认识各套理论框架,并根据个人实践,从中合理定位出个人需要掌握的教学理论和实践。

及格。

局限与教材内容的罗列,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很少。

学与教的理论

学与教的理论

主动学习可视为模型建构的过程

模型建构:所呈现的材料的关键部分和它 们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环境下有意义学习的认知加工

选择相关的语词在言语工作记忆中加工 选择相关的画面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加工
将所选择的语词组织到一个言语心理模型 中 将所选择的画面组织到一个视觉心理模型 中 将言语和视觉表征与先前知识整合

应答性反应:由于刺激而被动引发的反应。

操作性反应:机体自身主动发出的反应。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实验的关键: 并不是动物每 一次按动开关, 都给食物,是 否给食物由实 验者控制。

研究环境事件和有机体行动之间的关系。
呈现刺激: 巴氏经典条件反射、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安排结果: 桑代克、斯金纳 “重要的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 (强化物),而不是反应之前的刺激。“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行为主义(behaviorism)学习理论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学习无需意识的参与。
桑代克的试误说
桑 代 克 迷 笼
主要观点

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学习过程是试误的过程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强调学习开始前预备 定势的作用 效果律(law of effect)强调联结的应用。凡导 致满意结果的行为被加强,而带来烦恼的行为 则会被削弱或淘汰。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是需要练习来强化的。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研究认知的内部过程与内部机制。
关键词:知觉、想象、记忆、判断、思维

强调人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 同化、顺化形成的结构在学习活动中的重 要作用。

学与教的理论

学与教的理论

第2章学与教的理论学习目标了解学习和教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能够分析各种学习理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理解各种学习和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基本教学原则和规律。

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应用相应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人类任何有意义的行为都隐含了一定的理论,需要将其明朗化、系统化。

正如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的,你即使是在田野里捡石头也需要理论。

理论就像锻炼身体或者吃维他命C,有的人过分上瘾,有的人很少考虑,但是没有人可以没有它(Wolcott,1995)主要内容2.1 行为主义理论一、主要代表人物桑代克,华生,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

二、什么是刺激——反应理论在数学小卡片上呈现一个等式“2+4=?”,如果学习者回答是6,那么学习就发生了,其中的刺激和反应分别是什么?2.1 行为主义理论三、基本观点:①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巴甫洛夫1890年首先发现了条件反射机理华生提出人的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形成了S-R学习理论2.1 行为主义理论②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桑代克得出的结论:猫的学习是经过多次的试误,是由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所构成的2.1 行为主义理论③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斯金纳——操作性反应(有机体自主发出)巴甫洛夫——应答性反应(被动对环境做出反应)条件模式:不管有没有刺激的存在,如果一种反应之后伴随一种强化,那么在类似的环境里发生这种反应的概率就增加。

解释学习的依据:人们通常都是以一种增加愉快、减少痛苦的方式来行事的。

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的主要创始人主要代表作:《学习的科学与教学的艺术》《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的五大原则:(1)积极反应原则;不主张完全讲授,而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知识(2)小步子原则;(3)及时强化原则;(4)自定步调原则;(5)低错误率原则错误的反应会得到令人反感的刺激,过多的错误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的速度案例:一个新聘任的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被要求按照公司的具体规范拟定一份会议议程。

2、《学与教的基本理论》---学习与教学---教学

2、《学与教的基本理论》---学习与教学---教学

第二节教学一、教学的概念(一)国内的理解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教学”一词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1.统一活动说王策三先生认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88~89页)。

李秉德先生也认为,“教学就是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

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页)。

另有学者认为,“教学是一个复合体,教和学不可分割,教为学而存在,学又靠教来引导。

”(吴也显主编:《教学论新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页)。

2.广义—狭义理解说有学者认为教学应从广义和狭义来理解(刘克兰主编:《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6页)。

广义的教学泛指一切经验获得的活动,是能者为师,不拘形式、场合,不拘内容,如“父传子”“师授徒”等活动。

狭义的教学是指学校教育中培养人的基本途径,即现在各级学校中进行的教学活动,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教学。

另有学者认为,广义的教学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的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

狭义的教学就是学校教学,是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的,以特定文化为对象的教与学的统一活动(黄甫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页)。

(二)国外的理解国外学者关于教学的含义的理解,一般可分为五类(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10页)。

0261.描述性定义教学的描述性定义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教学。

词义本身就有一个发展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深入,它的含义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早期的教与学是同义的。

15世纪时的教学是指提供信息、向某人演示的意思,今天的教学是指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活动。

学与教的基本理论概述

学与教的基本理论概述
16
The End
17
2. 3.
4.
9
学习的概念
学习究竟是什么?
10
学习的定义(心理学)

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 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 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 而且也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为。
11
教育学视野中的学习定义:
学习是人类(个体或团队、组织) 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 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和人类整 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
6
四、学与教的基本理论的应用范围
1. 2.
3.
指导教学活动 指导教学材料的编制 指导教学改革
7
五、学习“学与教的基本理论”的意义
1. 2.
3.
4. 5.
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奠定了教学技能的理论基础 提高学习与实践水平 教育技术以学与教的理论为基础 能科学的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8
六、教育技术与学与教的基本理论的关系
14
三、学习过程模型
执行控制 接 收 器 感 受 器 期望事项
反应发生器
环 境
感觉登记
短时记忆
长 时 记 忆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型
15
加涅认为学习行动包括八阶段




动机阶段 领会阶段 习得阶段 保持阶段 回忆阶段 概况阶段 作业阶段 反馈阶段
注意——选择性知觉阶段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把刺激组织起来。(分类,简化) 更容易进行学习的迁移 具有获得反馈的功能 类似心理学中的强化
1. 2. 3.
4.
5.
教育技术学 信息技术教育 数字媒体技术 教育软件科的八门主干课程:

第02章 学与教的理论

第02章 学与教的理论

第一节 行为主义
一、基本观点
二、 桑代克 1、实验
2、基本观点
三、华生 四、斯金纳 1、实验 2、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基本观点
一、基本观点
二、 桑代克 1、实验
2、基本观点
三、华生 四、斯金纳 1、实验 2、基本观点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 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作出与 此对应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 间的联接(S-R)就是所谓的学习。
2、抛锚式教学 3、支架式教学
2、抛锚式教学
一、理念
二、基本观点 三、教学应用
1、随机通达教学
2、抛锚式教学 3、支架式教学
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 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 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 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 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 的问题情境。 情境的构建是关键。
2、布鲁纳基本观点
一、基本观点
二、 布鲁纳 1、例证
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 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
发现学习的例子: 计算两数和的平方
2、基本观点
3、内涵 三、信息加工理论 1、信息加工 模式 2、 教学应用
3、 内涵
一、基本观点
二、 布鲁纳 1、例证
学习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 构);
学习过程包括新知识的获取、 转化、评价三个部分; 注重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包括知识结构、学习态度及学习 方法)
2、基本观点
3、内涵 三、信息加工理论 1、信息加工 模式 2、 教学应用
1、信息加工模式
一、基本观点
二、 布鲁纳 1、例证
2、基本观点
3、内涵 三、信息加工理论 1、信息加工 模式 2、 教学应用
二、 布鲁纳 1、例证

学与教的理论

学与教的理论

学与教的理论2. 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作出与此对应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S-R)就是所谓的学习。

早期的行为主义完全否认内部心理活动的作用,而且认为心理活动是无法进行研究的,因此被称为“暗箱”。

行为主义理论早期的代表人物有桑代克(Edward L?Thordike)、华生(John Watson),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B. F. Skinner)等。

2.1.1 桑代克的试误说1. 桑代克的实验桑代克是美国的心理学家,他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认为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动物和人一样进行学习,只是复杂程度不同而已。

因此他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提出了联结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其所设计的最为成功的实验之一就是“猫开门”的实验,如图2-1所示:他把饿得发慌的猫关进被称为迷笼的笼子,笼外放着食物,笼门用活动的门闩关着。

被放进笼时的猫在笼子里躁动不安在乱碰乱抓的过程中,偶然碰到那个活动的门闩,门被打开了,猫吃到了食物。

如此反复,猫从笼中出来吃到食物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实验表明,所有的猫的操作水平都是相对缓慢地、逐渐地和连续不断地改进的。

由此,桑代克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猫的学习是经过多次的试误,由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所构成的。

图2-1 桑代克迷笼2. 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桑代克通过上述实验所得出的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观点。

在这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人的学习是一种理智的过程,它涉及到观念的联想、经验的鉴赏,以及对逻辑关系的觉察等,这些心理活动与理智和智慧是同义词。

与此相反,动物的学习则是具有本能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是固定的。

桑代克抛弃了这种两分法,消除了动物与人类之间在学习上的这种差异。

在他看来,猫是在有理智地行事,即学会了逃出迷笼。

作为经验的结果,猫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

这种行为改进是通过各种机械过程自动地完成的,不需要观念或顿悟。

学与教的原理

学与教的原理

学与教的原理学习和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与教的原理是教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获取知识、技能、经验等方式,使自己的行为、认知、情感等发生变化的过程。

而教育则是指有意识地对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和管理,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学与教的原理涉及到学习者的心理、行为、认知等方面,也涉及到教育者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方面。

下面将从学习者和教育者两个角度,探讨学与教的原理。

首先,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学与教的原理要考虑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教育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另外,学与教的原理还需要考虑到学习者的动机和情感因素。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情感状态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育者需要注重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营造积极的学习情感氛围,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其次,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学与教的原理需要考虑到教育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教育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育者还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学科发展规律,使学习者能够获得系统的知识结构和深刻的理解。

此外,学与教的原理还需要考虑到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

教学环境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教育者需要注重教学环境的营造,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同时,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育者需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及时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学与教的原理是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学习者和教育者的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习动机和情感因素,教育者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基本观点
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识结构的的过程 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 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动机观
动机的作用与相对重要性,取决于
学习的类型和学生的发展水平。
关注成就动机
认知驱力-求知的需要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附属的内驱力
教育目标认为,我们不仅要看到人是什么, 而且应该看到人可能称为什么;不仅要看到人 的表面和现状,而且要看到人的潜能和内在价 值。教育目标论因而构成其教育观的核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 唯有从学员的内部动机出发,合理满足他 们的需要,让他们获得学习的快乐,我们 的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学习者究竟那些需要呢?
2.1
学与教的理论
学习理论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进行系
统阐述、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 制的心理学理论。 它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学习理论主要研究人类的行为特征和认知
心理过程,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 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2.1
学与教的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教学原则和
教师的职责是使学生对认知本身感兴趣,最 好的办法是让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 之间有适当的距离。
发现学习的特征及教学策略
强调学习过程 教学是提供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现成的知 识。 强调直觉思维 帮助学习者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 强调内在动机 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或把外部动机转化为内在 动机。 强调信息提取 要对信息进行组织,以便于提取,布鲁纳认为,人 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贮存,而是提取。
学习规律
频因律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某种行 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 速。
近因律
华生认为,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 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 加强。 (尝试与错误过程最后的成功动作, 总是前一次练习中的最后一个动作, 下一次练习中,这一动作必获得较 早发现。)
桑代克的试误理论
究,它把知觉、表象、记忆等基本内部过程作为 研究对象,而且把决策、策略等高级心理活动也 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范围。 主要观点
当人们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获得相应的知识后,
进一步的学习不再仅仅是外部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 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动性,应该积极作用于环境, 而不是外界环境引起行为的变化。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发展到认识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一、建构主义简介
世界是客观的,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 解和赋与的真正意义由认识这个世界的 每个人自己决定 。 认为: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并非说明世界的真理。 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 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
二、建构主义主要流派
一般认为建构主义观点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
亚杰于1966年提出的,他创立的学派被称为“皮亚
杰派”,是认知发展领域中最有影响的学派。在皮
亚杰上述理论的基础上,许多专家、学者从各种 不同角度进行建构主义的发展工作。主要有科恩 伯格(O.Kernberg)、斯滕伯格(R.J.sternberg)、 卡茨(D.Katz)、维果斯基(Vogotsgy)、维特洛克、
信息加工理论的启迪
刺激选择不是一种随机的过程,不能仅仅考虑到刺激的
特征,还要关注学习者已有的信息或认知图式。
人类记忆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不能一味要求在短
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要留有加工或思考的时间。
组块理论:为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学习较多的知
识,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块状,减少机械学习。
自定步调 低错误率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对“学习”的解释
认知学派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它的核心观点
是学习并非是机械的、被动的刺激—反应的 联结,学习要通过主体的主观作用来实现。
代表人物
苛勒
布鲁纳 加涅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马斯洛对于教育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两 大基本问题: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怎样才能确保这一目标实现?
《人猿的智慧》
皮亚杰的认知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
学习是认识结构的获得和建构新的知识结构。 决定学习的因素,不是外部因素,也不是内素,
而是主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认 知结构。 将行为主义的S-R公式发展为S-AT-R。A是认知 同化,T代表主体的认知结构。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对人们学习的内部过程进行研
散和集中及其相互诱导的规律。
提出了神经系统类型的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的
概念。
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主要观点
学习是塑造外显的行为,而内部的心理状态
是不可知的。 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人的反应完全由 客观刺激决定。 强调学习过程的实验研究。 重视环境在个体学习中的重要性。
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学习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 学习的成功要靠及时的强化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 程序教学
是一种个别化的自动教学的方式,由于 经常用机器来进行,也称为机器教学。
程序教学的原则
积极反应 小步子
及时强化
鱼脑中的牛形象(我们姑且称之为“鱼牛”)在客观上当然是 错误的,但对于鱼来说却是合理的,因为它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的 关于牛的部分信息,从本体出发,将新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 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形象。这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 结论: 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即由于人们对于世界的经验各不相同, 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必然会各不相同。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 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个体的先前经验有关,因而对 知识正误的判断只能是相对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 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因而学生应该处于 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因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 “知识建构”。
适用范围
认知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教学原则和
适用范围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教学原则和
适用范围
联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教学原则和 适用范围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对“学习”的解释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
的刺激,然后作出与此相关的反应,这种刺 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S-R)就是所谓的学习。
信息加工学习与教学观
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实质上是由获得信息和使用信息构成的
•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假设
人的行为是由有机体内部的信息流程决定的
–人类记忆的性质:选择、转变、存储信息 –信息存储的方式:转换和重新编码
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
执行控制
期望系统
环 境
效应器
反应发生器
短时 记忆 长时 记忆
代表人物
古典行为主义理论: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
新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
1.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学习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
主要观点
反射是有机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 基本的神经生理过程——兴奋和抑制现象的扩
皮亚杰认为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经过相
互作用,推动认知活动的发展,图式正是 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构成更高一 级的形式。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 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 -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 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乔纳生等。
(一)皮亚杰认知结构发展理论
1.认知发展基本过程:
核心概念:图式——指个体对世界的 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可以把图式看成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 组织结构。
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 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应和平衡。
同化 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
当人们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获得相应的知识后 ,进一步的学习不再仅仅是外部刺激,反应的联结,而 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动性,应该积极作用于环 境,而不是外界环境引起行为的变化。
苛勒的顿悟说
基本观点
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形,而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简
单联结。 学习是顿悟,而不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实现的。
感受器
感觉登记器
信息加工的基本原理
信息流是认知行为的基础 人类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
的 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 回忆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
加涅学习过程的九个阶段

引起注意——变化刺激、吸引兴趣改变体态、语 调、音量 告知目标——激起期望 刺激回忆——明确同化新知识的经验范围 呈示材料——注意考虑年龄、基础、学习类型等 因素,安排顺序和份量 提供指导——注意掌握指导的程度 诱引行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作出反应 及时强化——给学生行为及时反馈 检查评价——独立测试、单元测试等方法 促进迁移——系统复习、及时布置新任务
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 入到头脑中原有图式之内,是其成为自身的一部 分。 顺应 顺应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 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 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和 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应的过程。 平衡 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 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 程。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 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 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 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 认识上的新的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