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
第8课百家争鸣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知识与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这一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和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通过观点比较和阶级分析法,掌握各派学说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通过选择一家观点批驳其他观点,学会运用知识进行驳论和论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播放视频百家讲坛:于丹读《论语》心得体会。
教师设疑:视频中主讲的内容是哪部书?学生:《论语》。
教师: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享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经典之作,那么这个充满智慧的治国之书诞生在一个怎样的时代呢?学生:春秋战国时期。
教师:这是一个战争伴随着变革、动荡伴随着创新的时代,在这个充满变革气息的时代,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光芒至今还照耀着人类前进的道路,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历史,感受春秋战国时期哲人先贤的思想和智慧。
一、老子1.出示图片《道德经》教师:大家知道这部书的作者是谁吗?学生:老子。
教师:如果我们要为老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学生:道家学派创始人,中国第一位哲学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2.学生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
从前,在边塞有父子俩靠放牧马匹为生。
这天有匹骏马忽然逃跑了,儿子怎么追也没追上。
父亲安慰儿子说:“我们养马人,失掉马匹是常有的事。
也许它还会回来呢!”过了一段日子,那匹失去的骏马竟带回来一大群马。
儿子高兴极了,父亲倒没有太大的惊喜。
他对儿子说:“这件事确实意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局面
百家争鸣是指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 现及各家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孟子 儒家
墨子 墨家
庄子 道家
韩非子 法家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教师过渡讲解
时间轴中学历史
春秋
战国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秦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自主学习,构建结构
难点:如何理解诸子百家思想,
2
形成唯物史观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01
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02
自主学习,构建结构
03
主题探究,精讲点拨
04
及时检测,巩固反馈
05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总结视频信息,初步感知百家争鸣概念、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教师过渡讲解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02
下就能太平。
03
主要作品:《道德经》(即《老子》)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流程
主题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主题一:走进老子朴素辩证的世界
教师过渡讲解
受中国的孔子和孟子的影响“很大”,
而受老子的影响则是“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 父、智慧之父,是世界文化 名人,也是世界百位历史名 人之一。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
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
学习目标及落实途径孔子有一定的前认知,可以
结合小学学过的相关故事展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年级学生思辨性不强,要利用史料阅读,帮助学 02
生辩证看待诸子思想。
学情下的重难点突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8课 百家争鸣 (共24张)
(1)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 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道家学派代表人
(1)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 顺应自然和民心。 (2)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 持独立的人格。
法家学派代表人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 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4、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观点各不相同,他们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
2、核心思想:
“仁”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 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 了吗?” 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对财产的损失只字未提。
仁者爱人 要有爱心和同情心
樊迟(孔子弟子)问仁。子曰:“爱人”。 子曰:“已所不欲,务施于人。” 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人物
主要思想
老子 事物的对立转化,“无为而治”
孔子
“仁”、“以德治国”、“有教无类”
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 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荀子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道家 战国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墨家 战国 墨子 “兼爱”、“非攻”、选贤、提倡节俭
法家 战国 韩非子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6、影响:
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 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 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战国
中
军:兼并战争不断
朝不保夕
乱
国
的 社
思想活跃 政:社会变革 —奴隶制进一步瓦解,
会 转 经:生产力不断进步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型 时 期
社会转型
变
三、百家争鸣
1、时代背景: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第8课百家争鸣【学习目标】1.知道老子的思想观点,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
2.了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探讨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3.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古代先贤的智慧,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老子及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2、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自主学习】1.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__________;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__________的。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________”。
他的学说集中在《________》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经典。
2.孔子和儒家学说(1)政治方面:核心思想是“________”,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________,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2)教育方面:创办_______,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__________”,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在教学中,注重________教育和__________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3)影响:孔子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由弟子整理成《________》一书。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百家争鸣(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
此时的________ 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________”。
(2(3)意义:百家争鸣促进了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合作探究】1.为什么说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2.“百家争鸣”的含义是什么?3.为什么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4.诸子百家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在于批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古为今用。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百家争鸣》教材分析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学术自由,思想空前繁荣,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尤以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影响为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各家学说,指导学生用图表、归类等方式自学,掌握利用图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启发学生、教育学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教学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
同学们,下面是一个字的古汉语解释,你能猜出来是什么字吗?①婴儿;②孩子;③儿子或女儿;④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动 脑 筋:
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 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 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 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 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中 国伟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现于这个时代,构 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
1.请说出下列孔子的语录对于我们今天的 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的语录,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
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
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1. 多项选择题:
(1)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是我
国古代伟大的( BD )
A.政治家
B.思想家
C.外交家 D.教育家
(2)下列人物中,属于儒家学派
的是( ABC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
2.老子的学说记录在 A.《道德经》
A B.《尚书》
C.《论语》 D.《春秋》
移不,受意富志贵坚诱定惑,,正不直为高贫洁贱,动不摇阿,谀不奉为承武的力精 神屈。服,这才叫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行为 “,威表武现不出能了屈英”雄,气表概现,了我对们不今怕天强就权叫,做勇有敢 无骨畏气,。不卑不亢,一往无前的精神。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第8课 百家争鸣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 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七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 1.《论语》不是孔子的著作,而是孔子去世后,由其弟
子整理而成的孔子言论集。 • 2.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了儒家学派;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为轻”的主张,发展了儒家思想。
• 1.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被西汉初年的统治者采用, 是休养生息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 2.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切事物 都有其对立面,如难与易、长与短、前与后,对立的双方能 够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 3.韩非提出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主张,符合当时社 会发展的潮流,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秦统一六国后的许多 政治措施,都是对韩非学说的应用和发展。
• 3.孔子思想受到人们推崇,他的思想中对今天构建和谐
人际关系具有指导意义的有
C( )
•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意思与以下
哪本著作的思想一致
()
C
• 5.《论语·乡党篇》记,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
()
C
• A.诸侯争霸
B.思想
• 15.(益阳中考)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
2019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2019/7/1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4
谢谢欣赏!
2019/7/1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5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8课 百家争鸣
(3)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 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4 评价: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5 相关书籍: 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6 学说影响: 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 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8课 百家争鸣
【特别提示】 孔子的思想经过历代改造,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在中国传 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思想对今天建设和 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第8课 百家争鸣
助学资料❸
孔子的教育言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 思想主张 (1)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 ,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 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 德规范。 (2)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 察民意。
第8课 百家争鸣
(3)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 会才会稳定。 3.教育成就❸ (1)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 无类”❹,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 育在民间的发展。 (2)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 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第8课 百家争鸣
【史论术语】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最早由老子提出。老子认为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