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视纪录片及制作的思考影视艺术范文.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电视纪录片及制作的思考,影视艺术-
对电视纪录片及制作的思考
◆刘晗
电视纪录片的制作是运用新闻镜头,真实地记录和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的现实原貌形态和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从1958年北京电视台播出的《英雄的信阳人民》至今,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已经走过了50多个年头。但是在电视纪录片制作中,仍然存在主题先行,从头到尾灌满解说,运用大量摆拍等问题。正如北京电视台《纪录》栏目制片人陈大立回忆:“一想起纪录片,大家想到的就是对一个人的跟踪,镜头摇晃,节奏缓慢,大段的长镜头,大段不紧不慢的访谈或对话,解说词声调不高,冷静而有距离感”那种平淡的生活状态,小人物的边缘走向,总让人觉得不贴近自己的生活,故我国电视纪录片收视率总不理想。电视纪录片工应该客观理智地反思,才能创造性地摆脱困境。
一、选题的平民化
在电视纪录片前期策划方面,问题主要集中在题材角度选取和前期采访上。电视纪录片前期策划中的选题与文稿是一部片子的灵魂。选题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全片的成败。近年来,电视纪录片题材角度的选取越来越明显走“偏”。主要指两方面,一是地理位置偏,二是题材偏。不是苦大仇深的、就是老少边穷的,编导们总觉得这样的选题收视率一定会高。于是出现了很多纪录
片剧组跋山涉水到深山老林或是无人区拍摄。不可否认,这种类型的纪录片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认识上的空白,但是,此类题材的拍摄时间周期短、资金有限,使其内容很难保真。曾经一个编导说起他去深山之中拍摄电视纪录片的经历:电视台只给他3天的时间,他一到山中的村落,赶快召集了事先联系好的当事人,按照他前期采访了解到的情况,根据准备好的“分镜头剧本”进行拍摄与其说是拍摄纪录片,倒不如说是去当地拍摄电视剧。题材偏引起的问题,还会导致与受众心理预期相差太远,影响了与受众的贴近性和认可性,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导向性问题。资金、人力投入了,却没有达到效果。因此,我们在拍摄电视纪录片的时候,应该做到选题的平民化。“纪录片与各种观众参与的电视栏目不同的是,它不像摆道具一样将观众作为置景的一部分,而是将普通人作为纪录的主角;假如说电视栏目的平民意识不过是借观众做招牌的话,那么纪录片中的平民形象则是真正平民意识的影射。”①其实,选题的平民化、视角的平民化就是人文关怀精神的一种体现。
二、采访中的灵活引导一是不能主题先行。栏目化纪录片的快速生产往往使采访主题先行,蜻蜓点水般不予深挖,粗劣而片面。在采访中,往往一个表面的现象让编导感到有收视率了便戛然而止,打断当事人的诉说,自己编自己的。或在拍摄时,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前期编好的剧本进行,如编导诱导“你就这样说”之类直奔主题。这样的结果是失去当事人本真的情感和事件本来面目,淹没了事件本身的精神内涵,让一个好的选题变得浮躁。二是不能过于拖、过于散。采访是记者与当事人的交流,采访在大部分情
况下代替着叙事。采访中我们得到的素材往往都是比较散
的,东一句西一句、主题松散、空话大话、赞扬愤怒,不仅感染不了观众,还会使观众觉得虚假和无聊。故“纪录片采访要做准备,但又永远无法准备。”采访交谈的时候,总是常有新的东西出现,敏感的编导要使纪录片进入一个更深邃广阔的天地,就要在采访的基础背景材料等方面有广阔的视野和雄厚的文化素养,对社会有深刻全面的了解,才能对题材挖掘到位。当然,凡事不能过。比如要拍摄一家人吃饭,如用长镜头记录下整个的场景,其乐融融、幸福美满,是需要时间的。如为了加快进度,采访中生硬地插入“你们一家多久吃一次饭?”“平常谁做饭?”之类的提问,就会直接导致画蛇添足,看点下降,让人觉得乏味而虚假。三是不能生硬呆板,应灵活引导。采访过程中,摄像机往往或多或少地使被拍摄对象紧张,编导往往调动不起当事人的情绪。所以,我们要注意在采访过程中对当事人情感引入和慰籍并做好“度”的把握,灵活引导。纪录片导演让·鲁什曾说:“人为刺激可以使人把不愿摆到桌面上的事实真相显露出来。”这里的刺激,要求循序渐进,编导要善于将当事人的情感挖掘出来。三、辩证地看待真实性和商业性中国现代电视纪录片与其他片种一样,同样要过市场关,要追求高收视率,要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即具备商业性。纪录片所受到的生存压力,远远大于记录手段“真实性”等技术压力。但应辩证地看待真实性与商业性。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受到栏目化的束缚,只能依赖栏目化体制而生存,所以形成了一个矛盾:“纪录片运用在电视当中,受到栏目化的优待得以生存,但却因传媒的商业属性不得不放弃自觉的艺术探索;栏目的惯性和模式扼杀了纪录片的个性,助长了惰性,让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对真实的探讨,形成了固定的叙事结构和虚假的故事。”②如何去“接近”真实?笔者曾参与拍摄的电视纪录片,栏
目要求一律为好莱坞式叙事结构,必须有三个段落,两个转折点(即兴奋点)。要求故事跌宕离奇,内容赋予传奇色彩。这在国内外其实都是非常流行的。好莱坞“三幕剧”式的叙述模式不仅能赚取收视率让整个片子不至于平淡,而且还可以很好地预计时间。甚至还可以在前期采访结束后很快确定编导的思路。这种方法在栏目化纪录片中屡见不鲜,比如中央电视台的《讲述》、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真实》、《记录重庆》,概莫能外。三段式结构对于栏目化纪录片来说的确是拍摄的最好结构,非常实用非常好看。但对于一个纪录片来说,这种固定的结构,常使有些编导刻意地改事件本身,把原本没有的情节硬加进故事里,甚至有的还为了让整个片子好看,将虚假情节加到片子的关键部分以完成三段式结构的要求。三段式的弊端使许多编导养成了惰性,不主动地编排选题的结构,而是生搬硬套地将三段式套在自己想当然的“剧本”中。可见,三段式结构要求不能绝对化,只能相对运用,纪录片只能不断接近真实而不能绝对地到达真实。现代电视的固定时长和固定栏目模式使纪录片的艺术性大大下降,许多编导认为要想体现艺术性就要去除栏目化形式,才能追求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思想。曾有文章提到“微观真实”这一概念,“所谓微观真实,就是记录的事件完全合乎客观实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思想、结果、言语、行动、引用材料,诸如数字、引文、日记、书信、以及一切细节,都符合实际情况,准确无误,有根有据。不能把时过境迁的情节导演得像‘真的’一样搬上荧屏,即使借用一些书画或其他资料来谈论,也应标明来源,以求真实。”③其实,理论界对于纪录片有一个“四真”原则,即:“以摄影或者摄像直接从现实取材,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扮演。”④坚持这样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