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八年级数学教材审批稿

合集下载

部审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9.2.2 第2课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部审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9.2.2 第2课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部审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9.2.2 第2课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2.2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一次函数。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能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式,对函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能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教学难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直观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函数的概念和一次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让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并分析直线的特点。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13篇)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13篇)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八年级数学说课稿(13篇)八年级数学说课稿篇一一、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勾股定理是几何中几个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数量关系。

它在数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时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作用。

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二)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说出勾股定理的内容。

2、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运用。

3、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4、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三)本课的教学重点:探索勾股定理本课的教学难点:以直角三角形为边的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教法分析: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可选择引导探索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基本教学流程是:提出问题—实验操作—归纳验证—问题解决—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部分。

学法分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提出问题:首先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问题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也就是"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如何求第三边?" 的问题。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课题分式的基本概念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课题分式的基本概念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课题分式的基本概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课题“分式的基本概念”,是学生在学习了实数、代数式等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

本章主要介绍分式的定义、分式的运算、分式的性质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式的基本概念,理解分式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实数、代数式等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可能会对分式的抽象概念和运算规则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困惑,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的基本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分式的基本概念,理解分式的运算规则,能运用分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式的基本概念、分式的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分式的性质、分式的运算规则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分式的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分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分式的基本概念:讲解分式的定义、分式的组成部分,使学生理解分式的基本概念。

3.演示分式的运算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分式的运算规则。

4.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分式知识的掌握情况。

5.拓展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课题分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课题分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课题分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课题“分式的基本性质”是本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分式的定义,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化简、运算。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分式,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本节内容也为后续的分式运算、分式方程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代数式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但是,对于分式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建立分式的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分式与实数的区别和联系有一定的困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解答。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分式的定义,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化简、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分式,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式的定义,分式的基本性质。

2.难点:分式与实数的区别和联系,分式的化简和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黑板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分式,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分式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分式的概念。

3.知识讲解:讲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掌握分式的化简和运算方法。

4.案例分析:分析分式与实数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

5.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课题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课题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课题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课题,主要介绍了分式方程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继初中一年级学习了简单方程后,进一步拓展到分式方程的学习。

分式方程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几何、物理、化学等领域。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式方程的基本解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元一次方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进行基本的运算和求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并通过分式方程的解法求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式方程的基本概念,了解分式方程的解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式方程的基本概念,分式方程的解法,实际问题与分式方程的转化。

2.教学难点:分式方程的解法,实际问题与分式方程的转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解法,同时,利用板书,进行关键步骤的强调。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式方程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自主探究:学生自主探究分式方程的基本解法,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分式方程的解法,强调解题的关键步骤,引导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解法。

4.巩固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中位数和众数》评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中位数和众数》评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中位数和众数》评课稿一、课程背景与设计思路1. 教材编写背景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教材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对各个知识点进行了科学的编排和组织,力求让学生在数学学科中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次评课主要关注教材中的《中位数和众数》这一部分。

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主要围绕中位数和众数这两个概念展开,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实际问题中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同时,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掌握计算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

•了解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态度。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教学内容•中位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众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过程课程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a) 导入与概念引入(10分钟)首先,通过几个鲜活的例子,引导学生对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进行初步理解。

例如,给出一组数据:5,6,8,8,10,11,13,15,15,15,20,22,23,24,25,依次引导学生发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b) 中位数的计算(30分钟)接下来,针对中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具体计算步骤,引导学生掌握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例如,给出一组数据:5,6,8,8,10,11,13,15,15,15,20,22,23,24,25,让学生按照步骤计算该组数据的中位数。

c) 众数的计算(30分钟)然后,针对众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和具体计算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计算众数的方法。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小结与复习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小结与复习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小结与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小结与复习,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运算、分式的性质和分式的应用。

这一章节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从实数到虚数的一个过渡。

本章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分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分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实数体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分式的理解,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特别是分式的运算和应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能够运用分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式的运算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分式的运算和应用,特别是分式的化简和求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和黑板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分式的概念。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分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3.案例分析:教师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分式的运算方法。

4.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

6.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分母不为零2.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分式的运算法则1.分式的加减法:分母相同,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同,通分后相加(减)2.分式的乘除法:分子乘(除)以分子,分母乘(除)以分母3.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与其他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八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3篇八年级数学说课稿,希望在八年级数学说课稿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篇一一、从引入到研究。

从学生的认知的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平滑过渡到矩形新知识上来,过渡自然,知识衔接很紧密,而且从中体现了矩形就是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联系和关系。

展现给学生清晰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然后紧扣矩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特例,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来研究矩形的性质,引人入胜,提高了学生跃跃欲试的强烈愿望,达到了激趣导学的目的。

此时秦老师抓住了学生的心理进一步深入,顺便提出学习目标,给学生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和任务,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探究。

不足的是引入和矩形定义的给定这两个过程学生没有充分的体验。

引入时应该给每个学生一个与老师展示的模型一样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去探求平行四边形在各种情况下的情形,这正好给学生开放思维的机会,其实学生根据已有的小学的经验完全能知道某一特殊位置的矩形。

这样就进一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和兴趣。

同时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至学精神,体验到了生活中有无穷的科学奥妙。

情感意识和价值观也得到了培养。

二、学生思维、操作与老师的引导容为一体。

秦老师设计了让学生先画一个矩形,然后让学生由自己的感知来认识矩形的特点。

这一点设计巧妙。

学生前面有探究的欲望,有了探究的方向,而现在又有了研究的方法了,并且还指导小组合作,分工明确,所以学生从此就切入到探究的活动之中。

这整个过程一环扣一环,环环相连,层层深入,步步为营。

学生有热情、有兴趣、有目标、有方向、有方法,所有的同学都参与其中了。

三、小组的评价,激励性很强。

小组的探研,组内的合作和组间的交流开展得有色有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例如给小组打分,把小组的共同的结果贴在黑板上等等。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说教材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说教材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说教材稿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上册说教材尊敬的各位领导好!今天我要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的内容。

现在我将要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说课标(一)说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通过数学学习希望学生能达到以下四方面的目标:1、知识技能●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

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2、数学思考●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3、问题解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精神。

●学会与与他人合作交流。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三角形课题三角形高线角平分线中线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三角形课题三角形高线角平分线中线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三角形课题三角形高线角平分线中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三角形课题“三角形高线、角平分线、中线”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探讨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及其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高线、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性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概念及其性质,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新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概念及其性质,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概念及其性质。

2.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线、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性质的证明及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和中线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三角形的高线: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画出三角形的高线,并讨论高线的性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角形的高线概念及其性质。

3.探究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画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并讨论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概念及其性质。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三角形课题命题与证明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三角形课题命题与证明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三角形课题命题与证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三角形课题“命题与证明”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判定以及三角形的证明。

本节课通过探究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判定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思路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法、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软件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图形的性质和判定,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三角形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三角形的性质。

3.合作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发现的三角形性质,形成共同的结论。

4.教师讲解: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强调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5.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三角形性质与判定1.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内角和为180°–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形如ABC,AB+BC>AC,AC+AB>BC,AC+BC>AB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后作业的评价,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说教材稿件(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说教材稿件(下)

说教材各位老师,大家好:今日我说教材的内容是中学数学八年级下册,下边我将从以七个方面进行研说:一、教材剖析及主要内容初中数学分为“数与代数 " " 空间与图形 " " 统计与概率 " " 实践与综合应用 " 四个领域。

"数与代数 " 的内容主要包含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目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在八年级下册中详细表此刻:第十六章分式,第十七章反比率函数和第二十章数据的剖析,这些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现实中的问题可以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问题。

进而表现“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

"空间与图形 " 的内容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绘生活空间并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

在八年级下册中有:第十八章勾股定理,第十九章四边形,这些知识的学习能让学生进一步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统计与概率 " 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测和展望。

二、课程标准对各章节的要求分式这一章主要研究分式及其基天性质,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分式方程等内容。

这些内容分为三节安排。

第 16.1 节类比着分数的观点给出了分式的观点,类比着分数的基天性质商讨了分式的基天性质,类比着分数的约分、通分介绍了分式的通分、约分等,这些内容为后边两节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第 16.2 节议论分式的四则运算法例,教科书从实质问题出发,第一研究了分式的乘除运算,类比着分数的乘除,商讨了分式的乘除运算法例;接下去,教科书也是从实质问题出发,采纳与分数加减相类比的方法,研究了分式的加减运算,得出了运算法例,并学习分式的四则混淆运算;最后,教科书联合分式的运算,研究了整数指数幂的问题,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推行到整数范围,并完美了科学记数法。

本节内容是全章的要点,此中分式的混淆运算也是全章的一个难点。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

2023年秋学期苏科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一、学情分析本学期由我担任八年级(1)班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

本班共44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1人。

本班数学基础一般,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具体问题有计算题准确率低、图形题目看不懂、对一些定义和性质不理解、知识应用能力差等。

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及时练习巩固、不主动思考探究,课后不主动巩固拓展,解题作答比较粗心。

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抓习惯、规则意识培养,注重对基础的打牢,注重创新设计教学活动,成功激发学趣,养成爱好数学、会学数学的好习惯、好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本册教学内容包括: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图形、勾股定理、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总复习,共7章。

第1章:全等三角形掌握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的特征,掌握“SAS”、“ASA”等性质,能综合利用三种方法证两三角形全等,掌握“SSS”,会作角平分线,能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掌握“HL”,在数学活动:关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中深化认知,提升思维能力。

第2章: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性质,会设计轴对称图案,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应用,能综合应用线段、角的轴对称性证明,理解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在数学活动:折纸与证明中提升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第3章:勾股定理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能对勾股定理进行简单应用,在数学活动:探寻“勾股数”中提升思维能力,拓展数学知识面,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第4章:实数掌握平方根、立方根、实数、近似数等概念的意义和性质,能灵活应用,在数学活动:有关“实数”的课题研究中拓展数学知识面,提升思维能力。

第5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掌握物体位置的测定方法,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和使用,在数学活动:确定藏宝图中拓展数学知识面,提升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第6章:一次函数掌握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函数的意义,会画一次函数的图像,会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掌握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掌握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在数学活动:温度计上的一次函数和课题学习: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中拓展数学知识面,提升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审核发言稿范文

教材审核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就教材审核工作发表几点意见。

教材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未来。

下面,我将从教材的选材、内容、编写、审校等方面,谈谈教材审核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在审核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教材的选材至关重要。

教材内容应紧密围绕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选材过程中,我们要严格审查教材的来源,确保其科学性、权威性和可靠性。

同时,要关注教材的时效性,及时更新知识体系,使之与时代发展同步。

其次,教材内容要科学、严谨。

教材内容应准确无误,避免出现错误和误导。

在审核过程中,我们要对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公式等进行逐一核实,确保其科学性。

同时,要关注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之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三,教材编写要符合教学规律。

教材编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合理安排教材结构。

在审核过程中,我们要关注教材的章节设置、知识点分布、练习题设计等方面,确保教材内容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四,教材审校要严格细致。

教材审校是保证教材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审核过程中,我们要对教材的排版、字体、字号、插图等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教材的版式美观、易读。

同时,要关注教材的注释、附录等辅助材料,确保其完整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我在教材审核过程中总结的几点建议:1. 加强政策法规学习,提高审核人员的业务水平。

教材审核人员要不断学习国家教育政策法规,熟悉教材编写规范,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2. 建立健全教材审核制度,明确审核流程和责任。

教材审核工作要遵循科学、严谨、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审核质量。

3. 加强审核团队建设,提高审核效率。

教材审核工作需要多部门、多学科协同配合,要注重团队建设,提高审核效率。

4. 注重教材的适用性,关注教材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使用情况。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审批稿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审批稿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审批稿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针对初中数学教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初中生普遍对于数学缺乏兴趣,教师需要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解决与概率相关的简单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事件、样本空间、样本点、事件的概率等。

通过讲解,例题演练和课堂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掌握计算概率的方法,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运用概率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1.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法:通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入手,理解概率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概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演绎法:通过阐述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演绎出概率的相关性质和定理,帮助学生理解概率的原理。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概率,并提出探究问题。

(2)讲解:通过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概率的含义和计算概率的方式。

(3)例题演练:通过示例,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提高学生计算概率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学生合作解决一道综合性的概率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季八年级数学教材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第一讲三角形的三线【知识体系】一、三角形相关概念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接.2.三角形的表示通常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顶点,如用A、B、C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时,此三角形可记作△ABC,其中线段AB、BC、A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二、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是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而角的平分线是经过角的顶点且平分此角的一条射线.②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且相交于一点,这一点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画法与角平分线的画法相同,可以用量角器画,也可通过尺规作图来画.(2)三角形的中线:在一个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注意:①三角形有三条中线,且它们相交三角形内部一点.②画三角形中线时只需连结顶点及对边的中点即可.(3)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限度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注意:①三角形的三条高是线段②画三角形的高时,只需要向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作垂线,连结顶点与垂足的线段就是该边上的高.三、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①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同时满足△ABC三边长a、b、c的不等式有:a+b>c,b+c>a,c+a>b.②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故同时满足△ABC三边长a、b、c的不等式有:a>b-c,b>a-c,c>b-a.注意:判定这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只需看两条较短的线段的长度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即可四、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三边确定了,那么它的形状、大小都确定了,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就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例如起重机的支架采用三角形结构就是这个道理.【例题解析】 【例1】填空1、按角分类 :可分为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按边分类: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又可分为: 三角形和 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2、(1)如图,若 ,则AD 是△ABC 的中线;三角形有 条中线;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 相等的两个三角形;(2)如图,若 ,那么CE 是△ABC 的角平分线;三角形有 条角平分线;(3)如图 ,则BF 是△ABC 的BC 边上的高;三角形有 条高;锐角三角形 条高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 条高在三角形内部;钝角三角形 条高在三角形内部;3、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三角形 D. 平行四边形【例2】对下面每个三角形,过顶点A 画出中线,角平分线和高.图8.2.52题图DCBAEE A CBAC BABCABCE E【练】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形是( )【例3】如图,在ΔABC 中,AE 是中线,AD 是角平分线,AF 是高。

填空:(1)BE= = ; (2)∠BAD= = ; (3)∠AFB= =90°; (4)S ΔABC= 。

【练】如图,在⊿ABC 中, ∠1=∠2,G 为AD 中点,延长BG 交AC 于E,F 为AB 上一点,CF ⊥AD 于H,判断下列说法那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①AD 是⊿ABE 的角平分线( ) ②BE 是⊿ABD 边AD 上的中线( ) ③BE 是⊿ABC 边AC 上的中线( )FE D CBA(1)CB A CBA(2)CBA(3)2121_ EDBC_ A DCBA④CH 是⊿ACD 边AD 上的高( )【例4】如图,在△ABC 中,D,E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ABC S ∆=42cm ,求ABE S ∆【练】如图,在△ABC 中,D 是AD 的中点,ABD S ∆=42cm ,求ABC S ∆【例5】如图,△ACB 中,∠ACB=90°,∠1=∠B . (1)试说明CD 是△ABC 的高;(2)如果AC=8,BC=6,AB=10,求CD 的长.【练】已知AD,CE 为三角形ABC 的两条高,AB=4cm,CE=2cmBEAD(1) 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2)若AD=求BC 的长【例6】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三角形ABD 的周长比三角形ACD 的周长小5,你能求出AC 与AB 的边长的差吗?【练】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若△ABD 和△ADC 的周长之差为4(AB >AC ),AB 与AC 的和为14,求AB 和AC 的长.【例7】1.以下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cm ,2cm ,4cmB .8cm ,6cm ,4cmC .12cm ,5cm ,6cmD .2cm ,3cm ,5cm【练】1.在ABC △中,若8AB =,6BC =,则第三边AC 的长度m 的取值范围是 .2.(2011?河北)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x ,13,若x 为正整数 则这样的三角形个数为( )A 、2B 、3C 、5D 、13【练】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cm 和7cm ,第三边的长是一个奇数,则第三边的长是 cm 。

3.已知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4,8,X ,求X 的值【练】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cm ,它的另一边短6cm ,求三角形的周长【例8】已知a,分别是三角形ABC △的三边长,且b,c 满足(b-c )^2+/c-3/=0,a 满足/a-4/=2 (1) 求ABC △的周长 (2) 判断ABC △的形状B.A .D【练】已知a,分别是三角形ABC△的三边长,化简cba-++cba+-+cba--【例10】小华在电话中问小明:“已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4,9,12,如何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明提示说:“可通过作最长边上的高来求解.”小华根据小明的提示作出的图形正确的是【家庭作业】1、如图:(1)在△ABC中,BC边上的高是_________.(2)在△AEC中,AE边上的高是_________.(3)在△FEC中,EC边上的高是_________.(4)若AB=CD=2cm,AE=3cm,则S△AEC=_________cm2,CE=_________cm.2.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B=13cm,BC=12cm,AC=5cm,求○1△ABC的面积;○2CD的长。

3、如图所示,AD是△ABC的中线,AB=6cm,AC=5cm,求△ABD和△ADC的周长的差.4、如图所示,AD是△ABC的中线,AE是△ACD的中线,已知DE=2cm,求BD,BE,BC的长.5、如图,△ABC中,∠ABC=40°,∠C=60°,AD⊥BC于D,AE是∠BAC的平分线.(1)求∠DAE的度数;A BC(2)指出AD是哪几个三角形的高.7、如图在△ABC中,CD是高,点E、F、G分别在BC、AB、AC上,且EF ⊥AB,∠1=∠2,试判断DG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8、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2x,8,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第二讲: 三角形角度计算【基础回顾】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引申:直角三角形中,两内锐角;几何形式:在△ABC中,∠A+∠B+∠C= ;或∠A+∠B = -∠C;或∠A = -∠C-∠B;2、(1)三角形的与另一条边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外角;(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的两个内角的和;几何形式:∠A+∠B = ;或∠A = -∠B;(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的内角;几何形式:∠ACD> ;或∠ACD> ;引申:(4)三角形的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几何形式:∠ACD+∠ACB = ;(5)三角形的外角和(每个顶点取一个外角)等于;4题图BDC3、多边形的对角线 条对角线②n 边形的内角和为 ③多边形的外角和为 【例题解析】 【例1】选择题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20°,则它是( )A.等腰直角三角形B.一般的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钝角三角形2、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和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为180°,那么与这个外角相邻的内角的度数为( )A. 30°B. 60°C. 90°D. 120°3、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度数比为2∶3∶4A. 90° B. 110° C. 100° D. 120°4、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ACDB 、∠B+∠ACB =180°-∠AC 、∠B+∠ACB <180°D 、∠HEC >∠B8题图150︒50︒3217题图140︒80︒16题图F EA CD 5、若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6、如图,若∠A=10°,∠B=45°,∠C=38°,则∠DFE 等于( ) A. 120° B. 115° ° D. 105°7、如图,∠1=______.8、如图,则∠1=______,∠2=______,∠3=______,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50°,则它的底角为_______.【例2】1.如图,在△ABC 中,∠A=60°,BD 、CE 分别是AC 、AB 上的高,H 是BD 、•CE 的交点,求∠BHC 的度数.【练】(1)如图,已知:在 中,,,BD 是的高,求 的度数.(2)如图,已知:在中,,,,求的度数.【例3】如图△ABC中,∠A=20°,CD是∠BCA的平分线,△CDA中,DE是CA边上的高,又有∠EDA=∠CDB,求∠B的大小.【练】如图,已知△ABC的高AD,角平分线AE,∠B=26°,∠ACD=56°,求∠AED的度数21ED CBA【例4】在△ABC 中,点D 在BC 上,且AD=BD=CD ,AE 是BC 边上的高,若沿AE 所在直线折叠,点C 恰好落在点D 处,则∠B 等于多少【练】如图,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A=90°,若沿图中虚线减去∠A ,求∠1+∠2的值【例5】如图把一张三角形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的内部时,探索∠A 、∠1、∠2之间的关系?【练】将△ABC 沿EF 折叠,使点C 落在点C ’处.(1)如图1,试问∠1、∠2与∠C 之间有何关系为什么21C BA图4(2)若点C ’在△ABC 的外部,如图2所示,试问∠1、∠2与∠C 之间又有何关系?为什么?【例6】已知,如图,AB ∥CD ,AE 平分∠BAC ,CE 平分∠ACD ,求∠E 的度数【练】如图4,∠1+∠2+∠3+∠4等于多少度【例7】①如图1,求证∠A+∠B=∠C+∠D②如图2,求证∠A+∠B+∠C=∠BDC③如图3,求∠A+∠B+∠C+∠D+∠E=____________④如图4,∠F=58°,则∠A+∠B+∠C+∠D+∠E=____________ ⑤如图5,求∠A+∠B+∠C+∠D+∠E=____________EDCBA21C'FECBA图1CA⑥如图6,∠A +∠B +∠C +∠D +∠E +∠F +∠G = ; ⑦如图7,∠A +∠B +∠C +∠D +∠E +∠F = ;(图1) (图2) (图3) (图4)(图5) (图6) (图7)【例8】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A :∠B :∠C=1:3:5,则∠B=∠C= 0【练】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是1:2,求顶角的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