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南郑县碑坝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
第二十一课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品味写景佳词妙句。
2.体会本文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特点。
3.体味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逸的高洁志向。
教学重难点体味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逸的高洁志向。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今天我们继续领略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笔下的富春江沿途的旖丽风光。
课堂实录一、回忆上一节课所讲的内容,说一说本文的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上一节课的内容,学生能更迅速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
】明确: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奇山异水”;第二段先写“异水“部分,再写“奇山”部分。
二、精读课文,品味赏析。
【设计意图: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交流、倾听、评价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1.哪里语句写“异水”;哪里语句写“奇山”呢?明确:从“水皆缥碧”到“猛浪若奔”写的是“异水”。
从“夹岸高山”到“千百成峰”写的是“奇山”。
2.先读“异水“部分。
(1)作者怎样写“异水”,写了哪几方面?明确:写水,突出“异”。
写水色、水清、水急。
(2)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明确:没有,“千丈”是写水深,可是“千丈见底”就是写水清了。
(3)“甚箭”,“若奔”,分别是什么意思?明确:“甚箭”,是甚于箭,比箭还快速。
“若奔”,像奔马一样。
(4)“于”字在这里省了。
看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夸X和比喻。
(5)大家看看以上写异水的三个句子,前两句和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明确:前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一句是间接描写。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最后一句是动态描写。
动静两两结合,直接间接描写两两结合,所以,才如此美妙。
3.在描写了异水之后,作者又是如何爪住山“奇”来描写的呢?(学生讨论、总结一:在写山时文章逐层展开,多角度的分别描写了群山、树木,以及其中的泉水、百鸟、鸣蝉、山猿,特别是突出了它们的声音。
[VIP专享]八下21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课时 )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课题:《与朱元思书》主备人:仲宫中心中学仝梅复备:八年级备课组【课标分析】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的表达效果,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3.诵读文言诗文,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通过语气、节奏等朗读方法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
以书信短札的形式,用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描写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
应重点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训练中,利用工具书,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理解作者游览了富春江美景以后的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
”体会作者向往自然美景,厌弃社会世俗意欲归隐的思想,则是教材的难点。
2.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从、任意、奔、轩邈、经纶、柯”。
通过语气、节奏等朗读方法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教学难点准确理解“鸢飞戾天”两句话的含义及其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经对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对于课下注释中最基本的词义有了一定的感知。
积累了一些文言词语的意思。
1.学生基本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大意;能通过课下注释和手中的《古代汉语词典》疏通文义。
2.对于学困生,文言词语积累较少,对课文中有些句子理解上可能有些难度, 对于写景状物的手法存在一定问题,对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认识存在困难.【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从、任意、奔、轩邈、经纶、柯”的意思和用法。
2.通过语气、节奏等朗读方法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课题总课时4(1)授课时间课型新授主备人杜凤丽授课人教学目标:1.识记作家作品,熟读课文。
2.欣赏富春江美景。
教学重难点: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
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二、介绍作者和背景1.作者简介。
吴均,字叔庠(xiáng)吴兴教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南北朝时梁代的文学家、史学家。
他的诗文多描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在当时文坛上产生过较大影响,人们把他的写作风格称为“吴均体”。
2.背景。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
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
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
“与”:给,“书”:信。
【知识链接】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多陈情记事,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结合的特点。
我们曾学过一篇这种文体的文章是《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艺文类聚》是唐代类书。
由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五年(622)下诏编修。
受诏参与编修的有欧阳询、令狐德棻、陈叔达等10余人。
历时三年而成,共100卷,分46部,以故事居前,诗文附后。
【成语积累】江郎才尽:南朝江淹年少时以文才著称,晚年诗文无佳句,人们说他才尽了。
比喻才思枯竭。
三、学习新知。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1.听课文朗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自由读,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⑴注意语速。
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品味文中的意境。
⑵注意停顿。
⑶注意重音。
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⑷注意节拍。
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与朱元思书》 教案(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与朱元思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熟练朗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品位文中山水描写的意境。
3、简单了解六朝文人书信中写景的作用。
4、感知作者对朋友的关心,学习他豁达的处世观。
5、使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培养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文言文重在朗读,在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2、品位山水意境。
难点:文章中表现出的对朋友的劝导,在文末不易发觉,需老师指点。
三、教学方法与过程1、过程:先引起学生兴趣,走入课文,掌握课文,体会思想。
2、方法:演示法、引导法、讨论法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富春江图画)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语文学习犹如快乐的旅行,她给我们很多快乐和幸福,也给了我们许多知识和感悟。
今天,就让我们背起智慧的行囊,继续我们的快乐之旅。
我们的目的地是哪里呢?请看大屏幕。
师:这是美丽的富春江,你看江水碧波荡漾,两岸高山危耸,(严于陵钓台、葫芦瀑布、鹳山)心向往之吧!今天,我们就到那里去游山玩水吧!(二)学习新课1、了解作者我给大家找了一个导游,吴均。
我们先认识一下他。
(板书)吴均,字_______ 、________ 人,___________ 朝文学家。
(指名上来填写)我们跟着他的脚步走进文章《与朱元思书》,去领略山水风光。
2、阅读提示,获取信息先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朗读预习提示,其他同学请圈出里面提供的信息。
(指名回答)[山水小品、内容是描绘大自然、学习时注意要点]3、给生字正音,能熟练朗读课文(1)老师范读,同学仔细听,圈出易读错的字。
指名说出(缥碧、轩邈、千转、鸢飞戾天)(2)指名学生读,指出应注意的地方:要读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位文中意境;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这样有鲜明层次感,不至于两个不同画面交错。
(3)齐读(效果不错)4、疏通文意(1)检查预习[大屏幕] 天下独绝若奔忘反百叫无绝轩邈千转(指名回答)一词多义词语活用通假字师:这几个有些难度的字就没有难倒大家,那其他的词语就是小菜一碟了。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
课时:第2课时
备课方式:图文结构式课型方式:要素组合方式
引导学生阅读时通过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语
句,把握文段内容。
通过对这些语句的分析,
使文章中的相关信息得以明晰化和条理化。
通
过分组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
精神。
通过成果展示、分享、评价等途经达到资源
共享,使学生互相受益。
通过写景技法探究,
让学生掌握写景方法。
走进文本仔细体悟,
感受作者的感情和志趣。
能力。
通过质疑、
通过巩固练
习,检查学生对
知识的掌握程
度。
通过拓展,
提升学生在生活
中运用语文的能
力。
第21课 与朱元思书 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
册)
21《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教学设计思路:1、激情引入→提出问题→学习探究→巩固新知→综合运用。
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学习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获得知识的能力。
2、反复地阅读文章,理解文意是学习成功的关键,通过阅读使学生在“兴中启”,在“趣中探”,从而丰富他们对优美语言的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社会,学习借鉴古人的进步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了解“骈文”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
2、注意本文中对偶句的现象,学会将全文翻译成白话文,培养阅读文言文语感的能力。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有层次、动静相生、拟人、比喻、夸张等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习文言文,侧重阅读,要反复读,熟读成诵;在内容探究上,要学生分析作者写景的目的,从而领悟作者要抒发的情感;在写作训练中,要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描写角度和多种修辞方法进行写作,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协作讨论,教师启发点拨等方法完成该文的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对富春江优美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他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二)重点:文言词汇,抓住富春江水的绮丽多姿这个特点有层次的写景方法。
(三)难点: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他对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和思想。
(四)教学突破:通过自读课文、自学讨论、合作交流,理解作者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境。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一、读课文,抽查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积累情况。
二、深入探究: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山水“奇”“异”在哪里?2.本文描写山水之美,作者用了哪八个字进行了高度概括?3.找出总结全文的句子和表明作者乘船出游的句子。
4、文中又是如何写水和山的呢?具体都写了什么内容?各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班内展示,适当点拨。
三、尽述其美:我们带着这份美感再次品读这篇文章,然后分四人小组在一起交流,采用“我读▁▁▁▁▁▁▁▁▁▁▁,感受到▁▁▁▁▁▁▁▁▁▁▁。
”或“▁▁▁字词甚妙,写出了▁▁▁▁▁▁▁▁▁▁▁▁▁。
”的模式交流对美文的感受。
四、体情品意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那么作者寓于山水间的感情是怎样的呢?2、你是从文中哪一句话中看出作者崇尚清高隐逸、鄙视世俗官场的思想感情的?五、探寻艺术的魔棒该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
我们看看作者除了有很深厚的语言功底,他还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写就了这篇至文?请同学们带着探寻艺术魔棒的诚切之心再次品读本文。
说出你探寻到的艺术魔棒是什么?六、小结全文。
学生谈这堂课上的收获,老师总结。
七、拓展延伸同学们,《与朱元思书》描山绘水精妙无比,让我们流连忘返,其实在我们古代诗词里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名句,你能写出几句来吗?附参考答案:1、本文抒写了富春江山水之美,也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2、可结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3、艺术魔棒①、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②、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
八年级语文下册21《与朱元思书》教案新人教版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文章的景物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章的语言,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3、能准确的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感受文章的景物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章的语言,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揣摩文章的语言,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多媒体出示重点字词和重点语句,通过复习巩固导入。
二、细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景物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1、请用波浪线找出文章中体现富春江景物美的语句?并说说它们美在何处?发言指导:我从___句中,感受到了富春江美在_来回答。
示例:我从“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几句中,感受到了富春江美在水的清澈,你看千丈深的水也能看得见底,水中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得到。
2、文章通过描绘富春江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请找出文章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表达出作者对富春江景色的赞美,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和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三、品读课文,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任务一:请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句,并作赏析。
赏析的角度:词的角度(形容词、动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衬托等)任务二:小组交流,分享、补充见解并做好发言准备。
发言指导:示例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仿佛让人看见青青的山渐渐地融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
境界阔大,令人神清气爽。
示例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千丈见底”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从正面突出水的清澈和幽深,使读者对水清的印象更加形象可感。
多媒体出示学生可能赏析到的句子: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泉水激石,泠泠作响……猿则百叫无绝。
明确:1、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水流之急,水势之猛,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2、“寒”既写出了树木的茂密和翠绿,同时也烘托出了山的高峻,给人一种高寒的感觉。
《与朱元思书》的教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与朱元思书》教学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与朱元思书》的内容。
2. 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3.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及其含义。
4. 了解作者朱元思的生平和思想,感受其人格魅力。
5. 能够运用文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熟读并理解《与朱元思书》的内容。
2. 掌握并运用文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难点:1.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及其含义。
2. 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朱元思的生平和思想。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朱元思会给朋友写信表达自己的观点。
Step 2: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与朱元思书》,理解大意。
2. 学生查找并学习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及其含义。
Step 3: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与朱元思书》的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2. 教师重点讲解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及其含义。
Step 4: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Step 5: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与朱元思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与朱元思书》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文中生僻词语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朱元思写信的目的和动机。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3. 采用分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朱元思的思想和情感。
八语下21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课例
八语下21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课例第一篇:八语下21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课例《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本文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的路上所见,描绘了这一段优美奇异的山水风光,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心驰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寄情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根据上面所述,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抓住写景的方法、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志趣美。
本文是一篇有名的山水游记,千百年来广为人赞,自有它的魅力之处,这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在意。
学情分析: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致力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
因此对于这么优美的一篇文章,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把美的地方找出来,发现它、分析它的写法特点和语言特点。
分析课文的同时也可找出背诵的思路。
根据文章所绘富春江美景,找出富春江的山水有何“奇”“异”之处,探讨作者热爱大自然并生发出来的内心感触,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认识新字词、积累文言知识和把握文意。
2、过程与方法:采用不同读法,感受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并理解本文深刻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由欣赏自然美景而引发的内心感触,培养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方法:1、朗读法2、点评法3、对话法学习方法:1、预习法2、评点阅读法3、自主、合作、探究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中重要词语,领悟本文大意。
(重点)2、学习本文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描写美景的方法及作者由此生发出来的内心感触。
(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PPT课件(包含配乐朗诵、图片等素材)。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情境引入:教师可以采用富有情境的方式渲染激趣。
八年级语文下册 21 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
word1 / 1 《与朱元思书》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2.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3.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2.朗读背诵。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4.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学。
1.第一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第一段写自己游览的地点及对桐庐一带山水总的印象。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说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现同样的颜色。
这八个字四种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勒出广阔的空间境界。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作者乘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奇山异水”表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响,“独绝”二字,强调此处山水为天下之冠。
这一段总领全篇,结构上细举目X ,脉络分明。
2.第二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第二段写水,突出“异”。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是说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这两句突出水之清。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是说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这两句突出了水之急。
作者从两个侧面来写水,把静态的色和动态的形都描摹得异常形象。
3.第三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第三段写山,突出“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两岸高山,夹江而立,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由此形成无数的山峰。
写树之“寒”反衬山之“奇”,以“竞上”“轩邈”正面烘托山之奇,勾勒出峰峰相接、层峦耸翠的景象。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14(第2课时实录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14(第2课时实录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1《与朱元思书》教案14(第二课时实录型)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品味文章之美。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和寄情山水的情趣,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4.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写景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课堂研讨(学生拿出自己的材料,先在小组内交流)生1:作者在介绍富春江山水时先总写,再分写。
师:这叫写景有层次,先总后分。
哪些句子是总写,哪些句子是分写?生1:第一节是总写,二、三节分写。
生2:不对,总写富春江山水的句子应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而不是整个的第一节。
因为前面的“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是交待写景的地点和范围,而不是写景。
师:还有不同看法吗?(摇头,无举手)正确。
板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写)师:下面,我们一起把总写富春江山水的句子背诵一遍。
(齐背)师:分写部分先写——水,再写——山。
那作者是如果介绍富春江的“异水”的呢?生3:分两个方面,一是从“水皆缥碧”到“直视无碍”,这是写它的清澈;一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这是写它的湍急。
师:“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和“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什么意思?生4:水都呈现出青白色,千丈深的水清澈见底。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头像飞猛的骏马。
缥碧的意思是——青白色;湍——水流;甚箭——比箭还快;若奔——“像飞奔的骏马;奔——飞奔的骏马。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解释有错误吗?(学生思考、交流后无人举手)请大家查阅工具书,弄清“湍”的意思。
(学生查阅工具书)生5:“湍”音tuān,意思是“急流的水”,而他解释为“水流”。
“急流的水”,是指“水”,“水流”是指“水流动的速度”。
八年级下语文21与朱元思书教案 (2)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
教学准备让学生通过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
教师准备有关富春江的风景短片及课文重点字词的投影。
设计思路本文虽是书信可与一般书信不同,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小品文。
因此在教学时,应当使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要教学生读懂文本并能顺畅地朗读;二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
朗读,总的说来,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要注意停顿,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才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
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
教师要做示范朗读,也可以让学生中读得好的示范。
教学时由眼前的风景引入。
启发想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假定某些情节,然后设问。
例如,作者这次是特意选择一个“风烟俱净”的日子并且自雇小船出游;作者说“猛浪若奔”不是从旁看到的,而是小船在浪尖上行驶时亲自感受到的;“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是作者的幻觉,如此等等。
根据这些情节设问,可能引起争论,但更有可能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好答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数不胜数。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著名的景IX?(学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欣赏。
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
)师:富春江的景色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美”。
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分清句子的停顿。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二)
程
四:
检
测
反
馈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蝉那么千转不穷,猿那么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二)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立足文本夯实双基
自省自悟
联想延展
学
习
目
标
1.积存文言实词,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读出本文生动形象、优美传神而富于意蕴的特点。
3.调动丰富的想象,拓延本文的意境。
4.了解景物描写的层次、艺术方法及作者的感情。
你认为还有哪些学习目标?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足原文。
2、《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梁的________家_____。
3、翻译句子。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
蝉那么千转不穷,猿那么百叫无绝。
4、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怎么样的?〔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5、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
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掌握得如何样?自己评价一下吧。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请从积存的古诗文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写“水”的诗句。
写“山”的:
写“水”的:____________
1.本文和《三峡》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相同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是文言文教学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其中《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描写山水景物的精品,不仅让我们体味到作者高雅的志趣,同时还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美的享受。
新教材入选此文,意在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名家描绘山水景物的名篇,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继续欣赏山水游记的优美意境,继续提高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根据新课标中三维目标和阅读文言文的要求,以及结合本课的内容和地位、学生的认知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几点: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家作品常识,能正确有感情朗读、诵读课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体会文中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特点和骈散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1、学生预习,搜集有关写山水的诗文。
2、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味优美的写景语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大好河山的热爱,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文,需重点介绍多层次、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法(将入微的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熟读成诵感受文中优美的意境确立为教学重点)。
由于本文语言表达含蓄,寓意深刻,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确立理解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以及把握课文的主旨为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提出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学生已有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朗读、诵读教学法、资料收集信息整合法、师生立体交流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又依据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理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学习,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质疑,自主合作,发挥想象,养成自主勾画圈点批注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弥补传统教学设备的不足,达到快速信息整合。
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情境课前板书课题师:“山水佳天下,古今推富阳。
”这是古人对富春江的评价,我们也将随着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吴均的笔迹走进这奇学生听老师口述,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导入山异水。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与朱元思书》第一课时,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疏通。
接下来,我们就先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
基础。
复习回顾1、作者:吴均,(朝代)文学家,其文章“文词清拔有古气”,被称为“”。
2、给加点字注音。
轩邈..缥.碧横柯.窥.谷戾.天经纶.3、解释加点的字。
风烟俱.净千转.不穷望峰息.心负势竞上.4、翻译下列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先找两位学生到黑板前板书1、2、题的答案;然后再找两位同学板书3、4、两题的答案。
其余的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写到练习本上。
写后,下面的同学同位互相批改订正;找另外两名同学到黑板前进行订正;最后全班齐读1-4题的内容,以加强巩固。
明确学习目标老师对学生在“复习巩固”中出现的问题做以评价,然后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写景的方法;2、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为下文的学习指明方向。
深情朗读,熏陶感染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本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它们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总写分写”)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以朱元思的身份再一次去感受一下作者给我们描绘的富春江的美景。
师:“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朱元思先生的身份去游览富春江。
请大家再次朗读文章的第一部分,同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出示幻灯片)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作者是怎样概括富春江景色的?本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提示:学生思考后回答(可能的答案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总领全文的作用。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的评价。
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1、本部分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引导学生回顾五种常用的表达方式)2、本部分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意境相同的是哪一句?分析后,再次齐读这部分。
学生回答:总分听老师的过渡与要求学生齐读课文一遍,做到声音洪亮,节奏鲜明,能初步用心去感受美景。
学生齐读第一部分,然后思考幻灯片上的问题,而后展示。
学生与老师一起回顾五种常用的表达方式。
思考老师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先自学,若有疑难也可以同小结:此部分写了富春江一带山水的总特点,是为总起。
位或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质疑问难,赏析文本俗话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接下来我们应该学习哪些内容了呢?学生可能很容易就发现了:对于奇山异水,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写的?老师出示幻灯片,提醒学生直接看大屏幕。
朗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富春江的山水到底奇在哪,异在哪?(试从写作顺序、景物特点、修辞、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等方面分析。
)提示:学生学习,重点是结合具体语句品味。
学生展示时,老师适当归纳板书。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体会“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的含义。
小结:第二部分,作者运用了在抓住景物特点的同时,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多个感官的角度,运用多种修辞和写作手法,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进行了描绘,可谓声形并茂,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接下来,请大家带上眼睛、带上耳朵和我一起来朗诵文章的第二部分,亲自感受一下作者当时写作时的心情。
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积极思考回答。
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然后按要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讨论、交流并以小组的形式结合具体语句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可采用一组一个或一组两个人配合展示的形式。
一定注意品读感受。
分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时,紧扣其意象和“息心”“忘反”两个关键词语。
学生齐声朗诵文章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把握主旨师:清朝人王国维先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那请同学们思考本文的作者在文中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感呢?出示幻灯片。
结合具体语句探究: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人生观?提示:具体描写奇山异水,看出作者热爱自然美景;由“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可以看出作者避世退隐的情怀。
老师适时板书(爱慕自然、避世退隐)小结:作者在本文中运用多种技巧描写的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寄予了其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情怀。
现在就让我们在朗读声中去感受他这种学生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
小组代表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
声情并茂地朗诵《与朱元思书》全文,感受其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情怀。
情怀。
拓展训练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古人的文章,接受其情感的熏陶是一个目的,学以致用也不可忽视,接下里就有请大家利用本节课中的部分写作技巧,为富春江写一段导游词。
(出示幻灯片)结合吴均对富春江的描写给它写一段导游词。
师:适时点评,以鼓励为主。
按要求写作、展示、评价。
作业布置1、搜集吴均的其它作品,进一步了解作者;2、搜集写山水的文章,自主分析其中的妙处。
按要求积累到摘抄本上。
板书设计与朱元思书吴均一、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爱慕自然避世退隐水异:清、急二、分写山奇:高、幽、茂六、教学反思本次公开课,是我步入工作岗位以来自认为比较成功的一次课,也是自己感觉进步比较明显的一次课,当然虽然自认为不错了,但是课无完课,所以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又结合老领导的点评,课后想想还真是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现将个人的一些浅见归纳如下:优点:1、指导思想:学为主体,以学定教。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点拨指导为辅。
2、教学过程:备课期间,多方查找资料,基本做到了精心备课。
课前做到了摩课,请同组的老师莅临本班先听课,后提出修改意见,然后自己再修改教学设计,包括流程和课件。
上课时除了常规程序外,本人还主动联系教务处主任,申请上成录像课,精品课,为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以及提高做准备,把本节课延伸到课前与课后。
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所有的内容在老师提出之后,基本上都要经过自学、探究、交流、展示、评价的过程。
在导入和环节的衔接上,我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让自己的话尽量的既有感染力又具有简洁性。
环节的设置基本上环环相扣,在板书上也下了较大的功夫。
课后我主动找老领导评课,在组内虚心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并有记录。
最后根据录像又做了课堂实录,写出了教学反思。
不足:1、给学生真正留下的东西不多,换句话说实效性可能不大,极有可能是“不是花架子的花架子课”;2、赏析的内容没有拔高,没有从文章的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志趣美来分析;3、文章的赏析看似有点支离破碎,缺少整体感;4、口头语还没有完全杜绝,“嗯”这个词在老师的讲话里出现的频率有点高;5、板书的内容不是十分准确。
补措:老师备课应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研究好课文,研究好课标,把文章的学习提到应有的高度,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把平时的课上成实实在在的高效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