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近现代英国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而,他要求英国的资产阶级必须使自
己的子弟受到良好的教育。
28
• 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 •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绅士? 洛克提出,他要培养的绅
士既要有健壮的身体,又要有“德行、智慧、礼仪
和学问”4种品质,是一种“有德行、有用、能干的
人才”。
29
绅士风度
绅士风度是指彬彬有礼,待人谦和,衣冠得体,谈吐 高雅,良好的自身修养,知识渊博,见多识广,有 爱心,尊老爱幼,尊重女性,无不良嗜好,人际关 系良好。是心地善良、举止优雅的男士。
伦敦大学规模更大,拥有三十多个学院,主要培
养高级科技人才。古典大学,如牛津、剑桥等大
学,则仍然处于英国大学系统的金字塔顶端。
17
• 1943年,政府发表《教育改革》白皮书。它 的中心建议是,法定的公共教育体系应该组
织成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阶
段。1944年,教育大臣R.A.巴特勒在议会
提出了教育法案,很快得到通过,史称
3
• (二)中等教育
1、文法学校
2、公学 3、阿加德米
文彻斯特公学
4
• (三)高等教育
中世纪的古典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生源:上层社会的青年。 教学内容:以古典文科与神学为主,但是从17 世纪末起,开始设立自然科学讲座
5
二、19世纪
• (一)初等教育
19世纪初的初等教育,仍然主要是一种慈善事业: 导生制学校和幼儿学校。 导生制也称相互教学制度,是由教师选择一些年级 较高或年龄较大、成绩优秀的学生充任“导生”,作为 助手,先让他们接受教学内容,再让他们转教其他学生 的一种教学制度。 幼儿学校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于19世纪初在纽兰 纳克所创办,目的是让工人子女能学点初步文化知识。
37

• 为了贯彻以理智克制欲望的德育基本原则,培养良
好的德行与礼仪,洛克在方法上提出了许多建议。
• (1)及早管教。
• (2)奖惩得宜,培养羞耻心和荣誉感。
(3)说理和规则。
(4)榜样。
(5)要合情合理。
38
• 3.论智育
洛克从培养资产阶级事业家的立场出发,认 为学问固属必要,但与德行相比却居次要地位。
形成了国会、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局这样一个从
中央到地方的教育管理系统(其中地方教育局是掌 握实权的),“国家教育”基本形成,同时也确定
了由国家统一领导与地方分权同时并存的教育领导
体制,这是英国教育行政制度的一个特征。
13
• •
1870年“初等教育法”公布后,百度文库地教育局开
办了大量的“公立学校”。
1918年,英国国会颁布了费舍法案,免除小学 学费,禁止12岁前的童工,为2~5岁的儿童开办幼 儿学校,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14岁,从而使初等 教育进一步普及。
《1944年教育法》,亦称《巴特勒教育法》。
18
• 该法案共122款。主要内容有:
• (1)废除1899年建立的只负责督导的中央教育署, 设立教育部为全国教育行政领导机构,以加强国 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 • (2)废除以往中小学教育不连贯、相互重迭的学 制,将法定的公共教育体系分为初等教育(5-11 岁)、中等教育(11-18岁)和继续教育(为离校 青少年而设)三个连续的阶段。 • (3)将义务教育年限从原来的9年(5-14岁)延长 为10年(5-15岁),有条件的地区可再延长1年。

洛克认为,只要学生的智力发展了,他就可以 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中观察、探索、领会和掌握
知识,使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得到发展。

• 师范教育方面,根据1902年的巴尔福法案,各地方政
府单独开设师范学校,原来的训练学院有的升格为教
育学院。由于地方大学相继建立,它们也负担了部分
师范教育的任务。有些大学办起了教育系,招大学本
科毕业生,给予一年的教育专业训练,可到中学任教
16
• 在高等教育方面,原来的地方大学,如利物浦学
院等都陆续改为大学,发展成为高等科技学校。
• •
“读书、写字和学问,我也认为是必需的,
不过不是主要的工作而已”。
在洛克看来,学问之所以必要,主要是因为
它可以“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即有助 于发展理性,增长才干,处理事务。
39

基于上述思想,洛克认为知识教育的目的不只
在于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理解能力、思 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8
• (二)师范教育
英国的师范教育起步较晚 • 小学教师的培养,导生制可算作最初的形式。

• •
1840年,出现了由宗教团体创办的师范学校。
1846年起,不少接受国家补助的学校校长采取带徒
弟的方法个别培训见习生。
1870年“初等教育法”公布后,师范学校有所发 展但直到19世纪末,还没有高师。
9
• (三)中等教育
• •
洛克认为,绅士的培养应在家里进行,决不能
通过学校教育。这是因为,
第一,当时英国的文法学校是古典主义的,青
年绅士“只能学得一点点希腊文和拉丁文”所学知
识空疏无用; • • 第二,学校里的学生良莠不齐,成份复杂, 小绅士与之交流,易受污染,性格变坏; 第三,学生人数太多,教师难以进行个别的细 致考察,必然影响良好品格的形成。
• 他的体育理论可以集中为一句话:“要忍耐劳 苦,不要娇生惯养。” 在服饰方面应少束缚,勤锻炼。 • 在饮食方面应粗食淡饮。
• 在起居方面应习于艰苦。
• 在行为方面应多活动,常运动。
33
• 2.论德育
在思想品德的教育中,洛克十分重视德
行和礼仪的教育。 • 首先是培养德行。因为,在他看来,德
行是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
什么是礼仪? 其一,是有礼貌,言谈动作谦虚恭敬,明达事理,给人以 好感,与人合得来; 其二,是仪表好,容貌和姿态悦人,风度翩翩,举止大方。 要有好的礼仪,得遵守一条规则,即对己,要有自知之明 善于自处;对人,要谦恭有礼,不卑不亢,礼仪有四戒:戒粗 暴、戒轻蔑、戒非难(好找人差错,爱动辄反驳,好嘲笑别 人)、戒刁难。
31
(二)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 洛克认为干练的事业家,必须受到身体、道德、智 力等多方面的训练。
• 1.论体育 • 洛克十分重视体育,因为健康的身体是满足个 人幸福,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
• •
“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是对于人世 幸福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 “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 们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 32 的身体”
23
洛克像
24
一、生平与著述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17 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思想家。在西方近
代教育史上,他占有重要地位。

洛克的教育著作主要是《教育漫话》,此书
原本是他在荷兰流亡期间为友人爱德华·葛洛克 儿子的教育问题而写的许多书信,1693年正式出 书并风行欧洲各国。
在这一时期,英国的中等教育学校与初等教育 仍不衔接(中学之前有预备班),是有产阶级子弟受的 那一轨教育。 此时英国中学的类型:1、公学与文法学校
• 2、新的私立中学与一些由地方税款维持的学校。

1872年以后实科学校、技术学校以及理科班级 都发展起来。
10
• (四)高等教育
为了改造英国的高等教育,英国资产阶级从18
26
三、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作用、目的和途径
洛克从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高度评价教育在
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他把儿童天性喻为没有痕迹的
白板或柔软的蜡块,可以任人随心所欲地涂写或塑
造。在他看来,一个人所以成为这样或那样,决不
是先天秉赋所决定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27
• “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 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 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 于教育之故”。
第五章 近现代英国的教育
第一节 近现代英国教育发展概述
第二节 洛克的教育思想 第三节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1
第一节
近现代英国教育发展概述
• 一、17至18世纪 • 二、19世纪 • 三、20世纪前期
2
一、17至18世纪
• (一)初等教育 1.堂区学校、主妇学校和私学 2.慈善学校和贫儿学校
特点:英国初等学校多具有宗教和慈善的 性质,国家不管教育。
世纪末起就掀起了新大学运动。
• 1826年,伦敦新学院成立,这是英国第一所具
有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精神,注重实科教学的新大
学。此后,各大城市先后出现地方学院
11
三、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这段时间英国的教育发展总的说来是:教育进 一步国家化,初等教育普及,中等教育大大扩展。 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也有所前进,但是高等教育和
19
7
• (4)公立学校实行免费,并根据学生的年龄、 能力和性向提供不同类型的教育。
• (5)教会学校纳入国家教育体制,并规定在
所有公、私立学校进行宗教教育。
• (6)各类独立学校须在教育部注册、备案,
并接受检查。
20
• (7)详细规定地方教育当局的职责:为学生提供 免费医疗、牛奶、午餐和其他点心,必要时包括衣、 食、宿;为缺陷儿童提供特殊教育;为少数考入收 费学校的学生支付学费,为公立学校学生提供生活 补助费,为接受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奖 学金;负责组织青少年的业余文化娱乐活动;为25岁的幼儿提供学前教育;设立郡学院,为未满18 岁的离校青少年提供非全日制教育,等等。
师范教育的大发展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
不过,尽管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机会以及各级教 育中实科内容有所增加,双轨制与教育内容的宗教 性,仍是英国教育突出特点。
12
• 1902年英国国会颁布巴尔福法案。
• 根据这一法案,各郡、市设立地方教育局,并通过
资助进一步控制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至此,英国
34
“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
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
的;他要被人看重,被人喜爱,要使自己
也感喜悦,或者也还过得去,德行是绝对
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
今生来世就都得不到幸福。”
35

洛克把服从理智的指导,克制欲望的能力作为
道德的基础。他说:“一切道德与价值的重要原则
14

1918年的“费舍法案”着重要求各地方当局大力发
展中等水平的学校,广泛开办技术学校、夜校、艺术学 校、商业学校以及家事学校和附设于工业学校的二年制 的工业、商业专修班等等。这样,在当时“普及中等教 育”的口号下,英国的中等技术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大 有发展。

同时还出现了一种新的中学——现代中学,但这种 中学水平很低,其毕业生是不准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的。 上述这些学校的学生多为劳动人民子女。 富裕家庭出身的青年仍然经过家庭教育或预备学校 升入公学和文法中学,为将来升入大学作准备。显然, 15 这一时期的英国教育仍实行双轨学制。
25
二、洛克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 • • 在社会政治观上,洛克反对为封建专制辩护的“君权 神授”论,主张“社会契约论”。 在哲学观上,洛克反对天赋观念论,主张知识来源于 人的感觉经验。 人之初生,心灵就如“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 没有任何观念。”观念既非生而俱有,那么作为观念的人 的知识由何而来呢? “我用一句话来答复这个问题,是从经验得来的。”
21
本节小结
• 纵观英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人们会发现,英 国近现代教育具有浓厚的封建保守性。
• 具体特点如下:其一是英国国家长期不管理、不过
问教育、教育大权旁落。
• 其二,明显的双轨性质。
• 其三,教育中的古典主义、经院主义、重文轻理的
传统根深蒂固。
22
第二节 洛克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著述 二、洛克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三、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四、《贫穷儿童劳动学校计划》
及基础在于:一个人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能不
顾自己的倾向而纯粹顺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
虽则欲望是在指向另外一个方向”

洛克要求及早培养服从理性,自我克制的能力。
当儿童刚有知识,刚能懂事的时候就要着手把这关 系到他未来快乐与幸福的“真正基础”,“打进他 们的心里”
36

• • •

洛克十分重视礼仪的培养。 “一个绅士的第二种美德是良 好的礼仪”。礼仪是一个有教养的绅士不可缺少的品质。
6

• 19世纪英国实行贝尔、兰卡斯特导生制
7


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 。 1880年英国政府规定初等教育为强迫教育。


到1891年,开始实现初等教育免费的规定。至此, 英国初等教育制度基本形成并为国家所控制。
《福斯特法案》的颁布宣告了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形成英国教育史上公立学校与教会学校并存的初等教 育制度,由此奠定了整个英国教育制度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