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英国近现代教育

合集下载

英国的教育制度

英国的教育制度

㈣1902——1941 1902——1941
《哈多报告》 哈多报告》 《斯宾塞报告》 斯宾塞报告》 《诺伍德报告》 诺伍德报告》
㈤1944年的教育法(即《巴特勒教 1944年的教育法 年的教育法( 育法案》 育法案》)
二战后后,为恢复教育,英国政府发表由教育委员会主席 巴特勒起草的题为《教育的改造》 巴特勒起草的题为《教育的改造》的白皮书。 1943年巴特勒向议会提交了一项法案,1944年获得通过成 1943年巴特勒向议会提交了一项法案,1944年获得通过成 为《1944年教育法》,亦称《巴特勒教育法》。 1944年教育法》,亦称《巴特勒教育法》 法案主要内容: 法案主要内容: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 法案意义:决定了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 法案意义:决定了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 直至今天,该法案仍是英国现行教育制度的主要基础。
财务司
继续教育 和高等教 育局
中小学 教育局
师资及 统计局
教育委 员会
教育局
各级各 类教育
幼儿 教育
初等 教育
中等 学校
高等 学校
继续 教育
公立与 私立幼 儿园
幼儿学校 初级学校 预备学校
文法中学 技术中学 现代中学 综合中学
中间中学 公学 第六学级 第三极学院
古典大学 近代大学 新大学 开放大学
高等教育
17世纪到18世纪末,英国的 17世纪到18世纪末,英国的 高等教育仍然通过中世纪建 立起来的古典大学进行,只 有贵族,资产阶级的后代能 接受高等教育。 “比英国国老还老”的大学 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 学生主要是上层社会青年 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典文科 和神学 19世纪50年代以后,政府成 19世纪50年代以后,政府成 立了皇家大学委员会,在于 改革旧的大学章程和条例, 开设新的课程,以适应时代 的需要。 19世纪20年代开展了“新大 19世纪20年代开展了“新大 学运动”。“伦敦大学学院” 学运动”。“伦敦大学学院” 19世纪50年代,政府加强对 19世纪50年代,政府加强对 各类教育的干预。 各类教育的干预。《牛津大 学法案》 剑桥大学法案》 学法案》 《剑桥大学法案》 “校务委员会”

英国现代教育介绍

英国现代教育介绍

英国现代教育介绍
英国是一个致力于发展教育的国家,其教育体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质量。

在英国,教育分为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多个层次。

幼儿教育是英国教育体系中的第一步,通常从3岁开始,包括托儿所和幼儿园。

基础教育是从4岁到11岁,主要包括小学教育。

中等教育是从11岁到18岁,主要包括中学教育,其中GCSE是英国中学教育的重要考试。

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英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职业教育则是针对那些不想上大学但想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的学生而设立的。

除了不同的教育层次,英国的教育还有非常多样化的课程和教学方法。

例如,英格兰的教育体系推崇单科学习,而苏格兰的教育体系则强调全面发展。

此外,英国还有许多著名的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这些学校以其高质量的教育和丰富的课外活动而闻名于世。

总的来说,英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和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英国的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备受赞誉的原因之一。

- 1 -。

西方近现代的教育制度

西方近现代的教育制度
西方近现代的教育制度
一、英国近现代的教育制度
㈠ 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 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初等教育的领导权仍由国教会掌握, 一些宗教团体为宣传教义,兴办“慈善学校’’,收纳贫家子弟,
向他们灌输宗教教义及进行宗教道德教育,也教授一些初步的读写
算知识,并教女童一些缝纫知识等。1763年,一些宗教界人士又 兴办“星期日学校”(SundaySch001),亦称主日学校,利用星
在高等教育方面,
这一时期英国仍以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为中心,大学的
教学内容仍以古典文科和宗教神学为主。 17 世纪末、 18 世纪初,由于培根的唯物主义哲学和牛顿 的物理学理论对大学教学内容的改变所起的推动作用,一 些自然科学知识开始走进大学课堂。
㈡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
1.英国教育体制的发展。
教会控制教育是英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1806年国会开始讨论国民教育国家化的问题,1853年国会又决定 每年从国库中拨款两万英镑作为对初等学校的建筑补助金,但仍交 由宗教团体“贫民教育促进会”和“英国及海外学校协会”全权负 责。 1839年,英国政府才设置“枢密院教育委员会”直接掌管经费 的分配。1856年又改组为“教育局”,最终于1899年废教育局,设 “教育署”,把对初等和中等教育的领导权集中起来,从此初步完 成了教育领导体制的国家化进程。
3.初等教育。 英国的初等教育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幼儿学校和初级学校。
幼儿学校招收五至七岁的儿童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扩大儿童的认
知领域、发展智力、锻炼体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教学主要 在开放教室中进行,采用开放式的非正规教学方法,以便于开发儿 童的潜力和独立学习能力。初级学校招收七至十一岁儿童,教育目 的在于发展儿童的基本才能,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培养其理想、

第六章教育制度教学教案

第六章教育制度教学教案
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学生读完初级 小学之后,只能进入高等小学或初等、中等职业学校, 成为适合生产需要的工人。
2020/9/22
18
2、单轨学制
单轨学制是一个自下而上的体制,其结构是:小 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
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单轨制最早产生 于美国,后被世界许多国家先后采纳。
2006年修订颁行的《义务教育法》 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 收学费、杂费”,这标志着,国 家从法律层面确立义务教育经费 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 施。
2020/9/22
39
免费
资料

德国在1919年实行8年义务教育,职业义务教
育到18岁,18岁前全部免费,家庭困难的还可申
请生活补贴;1973年起延长到10年,目前是12年
2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1、什么是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
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
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
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第 四 章 教 育 体 制
第 四
教育的法制化:

• 保教结合
2020/9/22
36

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 )


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

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 会和家庭

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世界上最早颁布实行义务教育法令的是德国,1872年颁布了

《普通教育法》。
我国的义务教育: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英国近现代教师教育的发展

英国近现代教师教育的发展

英国近现代教师教育的发展英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基于英国教师教育发展的特点,介绍了英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英国教师教育发展英国师范教育产生于18 世纪末,至今200 余年。

在此过程中,英国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职前职后培养体系。

一、英国教师教育的发展阶段1. 英国师范教育的初创、定型期(18 世纪末至20 世纪40 年代)英国的师范教育萌生于18 世纪中叶,英国初等教育发展使各种师资的培训机构发展起来。

主要的师资培训制度是导生制、见习生制和中等师范院校等教育师资培训制度。

随着走读制师范学院和地方公立学院的创办,中小学教师培训方式逐渐分野。

20 世纪初,英国师范教育基本定型,形成了一个系统较为严密的体制。

2. 英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期(20 世纪40年代至80 年代)二战后,为了提高英国在全球中的竞争能力,英国在师范教育上进行了三次大的改革,教师教育一体化师资培养模式最终确(1)《麦克奈尔报告》与地区师资培训组织的建立1994年5月发表的《麦克奈尔报告》调查报告。

其主要内容包括:增加教师数量;提高教师准入标准;改革师范教育课程;改革师范教育体制。

地区师资培训组织是《麦克奈尔报告》中最具影响的成果。

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具有大学所属机关的地位,第二类地区师资培训组织独立于大学之外。

(2)《罗宾斯报告》与教育学院的设立1963年10 月《罗宾斯报告》报告书中对师范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作出了具体建议:改大学教育系和地方教育学院为“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必须为独立的管理机构;教师培训的规格为 3 年制专业教师合格证书的获得者,还必须提供 4 年制的学士学位课程,即教育学士学位课程;建议把教育学院的学位授予权、行政权和财务管理权逐步移交给大学。

(3)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起步英国的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主要来自于上个世纪60 年代后期 3 次对教师培训状况调查的推动。

其一,是对地区师资培训组织的调查。

外国教育教学史教程填空选择题

外国教育教学史教程填空选择题

外国教育教学史教程填空选择题第一章远古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填空题1.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2.学校在国家出现之后产生,首先是适应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

3.古代文明古国是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代希伯来。

4.外国早期原始人的化石发现于东非的坦桑尼亚。

5.中外学术界关于教育起源这个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分别是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需要起源说。

6.母系氏族时期出现的教育机构的胚胎形式称为青年之家。

二、选择题1.外国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学校是 A 的宫廷学校。

A.古代埃及B.两河流域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2.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 D 。

A.文雅教育B.职官教育C.书吏教育D.科学教育3.古代埃及学校的教育方法十分 D 。

A.生动活泼B.直观有趣C.严肃认真D.简单粗暴4.古代埃及的学校教育除了宫廷学校、职官学校之外,还有A 等。

A.寺庙学校B.教区学校C.文法学校D.修辞学校5.在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中,教师被称为B .(2009)A.“拉比”B.“古儒”C.“书吏”D.“校父”第二章古代希腊的教育一、填空题1.“三艺”是辩证法、文法、修辞学。

2.古代希腊体育的五项竞技项目是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角力(摔跤)。

3.古代雅典教育的基本特点是_要求身心和谐发展_。

4.古代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都是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5.“教仆”是古代雅典伴随奴隶主儿童到学校受教育的仆人。

6.“三艺”为“智者派”所创。

7.在荷马时代,希腊人最为重视的道德品质是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8.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9.古代西方第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是柏拉图提出的。

10.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政治学》。

11.苏格拉底以其“知识助产术”而著称于世界教育史。

12._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问题。

13.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被称为三个里程碑的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之 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之 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思考题:1,我们为什么需要学制?学制对我们教育有哪些影响作用?2,中外的学制有哪些不同?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制度”(“SYSTEM”“INSTITUTION”)制度一词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机构或组织的系统;二是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教育制度(广义):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广义教育制度的两个基本内容:(1)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2)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个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教育制度(狭义):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学制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育制度的主体。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的4个内容:1,学校层级与类别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2,学校办学制度。

3,学校入学与修业年限制度。

4,学校管理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二、我国的学校制度(一)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1,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从小学堂到大学堂,学制总年限长达20-21年之久。

(一)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2,1922年,我国制定了新学制(也称“壬戌学制”),规定小学修业年限为6年,中等教育阶段设初中和高中,各3年,总称为“六三三”学制。

(一)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3,1958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

(二)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教育法制化建设不断增强,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

第六章19世纪欧美国的教育

第六章19世纪欧美国的教育
①导生制:是由教 师选择一些年级较高或年龄较大、 成绩优秀的学生充任“导生”,作为助手, 先让他们接受教学内容,再让他们转教其 他学生的一种教学制度。也称相互教学制
度(Monitorial System)
②创始人:英国国教会牧师 贝尔(A.Bell)和公谊 会教师兰卡斯特(J.Lancaster)所创新 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③导生制评价: 优点:省钱、省师资、扩大受教育范围、有助于儿 童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缺陷:教学机械化;只能运用到简单的背诵或书写、 计算教学中;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④影响:在英国盛行近三十年,对欧、美其他国家 也有影响。但由于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而最 终被人们抛弃。
对于19世纪后半期的英国教育改革具有决定性影 响。他积极提倡科学教育,尖锐批判传统的古典教育, 他一生追求促进自然科学知识的发展,推动科学研究方 法在生活诸多方面的应用,以及普及科学知识,发展和 组织科学教育。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Thomas Henry Huxley
(1825—1895)
总结:
他的教育思想比较集中在《科学与教育》这一论文集 中。在科学教育的具体内容应包括: ⑴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地理学、植物学、物理学、 化学、人体生物学) ⑵道德伦理、政治和社会理论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 ⑶历史教育,特别是英国历史教育 关于科学教育的具体实施: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 行: ①要适当选择理论 ②要注重实际教学 ③要训练一些有实际经验的教师 ④要安排充裕的时间
3.高等教育——“新大学运动”和古典大学的改革
⑴新大学运动”:
背景: 在19世纪,工业革命席卷全英国,迫切需要科学和技术知识,,对高等
教育提出新要求,但牛津和剑桥仍26年,伦敦新学院成立,这是英国第一所具有民主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中国教育史部分第一章远古至西周时期的教育第一节远古社会的教(只需作一般了解)第二节夏、商和西周的教育(只需作一般了解)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第一节官学衰废与私学兴起(只需作一般了解)第二节孔子的教育思想(可做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1、六书2、对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孔子提出了最著名的_________原则。

第三节“百家争鸣”与稷下学宫(只需作一般了解)第四节、墨子与墨家学派的教育思想(填空、名词解释)1、墨子第五节孟子的教育思想(只需作一般了解)第六节荀子的教育思想(只需作一般了解)第七节《学记》的教育思想(可做名词解释、简答)1、《学记》来源于_____________一书。

2、《学记》中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第三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第一节封建制文教政策的确定(只需作一般了解)第二节封建教育制度的初步形成(只需作一般了解)第三节“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只需作一般了解)第四节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可做名词解释、简答)1、三大文教政策2、简述汉代独尊儒术的政策第五节王充的教育思想(只需作一般了解)第六节颜之推的教育思想(只需作一般了解)第一节封建制文教政策的确定(只需作一般了解)第二节科举制度的产生(只需作一般了解)第三节韩愈的教育思想(可作填空、名词、简答)1、韩愈关于人性的看法,提出“________ ”说。

第五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第一节封建教育制度的发展完备(填空、简答)1、简述宋出三次兴学的内容及其影响第二节 科举制度的发展(只需作一般了解)第三节书院(只需作一般了解)第四节蒙养教育和蒙养教材(只需作一般了解)第五节朱熹的教育思想(名词解释、简答、论述)1、简述朱子读书法2、存天理、灭人欲第六章明至清中时期的教育第一节封建教育制度的腐败(只需作一般了解)第二节科举制度的教条化(只需作一般了解)1、明清科举考试采用的十分教条的形式的文体是______。

英国近现代教师教育发展研究

英国近现代教师教育发展研究

英国近现代教师教育发展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探讨英国近现代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揭示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主要特征及其对社会和教育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

文章首先将对英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从早期的师范教育到现代的教师专业发展,分析各个阶段的关键事件和转折点。

接着,文章将深入探讨影响英国近现代教师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推动、教育理念变革、社会经济背景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总结英国近现代教师教育的主要特征,如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等,并分析这些特征对教师教育实践和教育质量的影响。

文章将评估英国近现代教师教育发展的成效,展望未来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理解和借鉴英国教师教育经验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为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启示。

二、英国近现代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英国的教师教育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历程,其近现代阶段的特点尤为鲜明。

从19世纪末开始,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英国社会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对教育系统,特别是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的教师教育主要由地方教育当局负责,教师往往通过短期培训或者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获得教师资格。

然而,这种方式的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因此,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开始着手改革教师教育制度,推动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和标准化。

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改革是1944年颁布的《麦克奈尔报告》,该报告提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专业的教师培训机构的设想。

随后,英国的教师教育机构逐渐从地方教育当局的控制下独立出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的局面。

这些机构开始提供更为系统和专业的培训课程,以确保教师具备必要的教育知识和技能。

进入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教师教育又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

政府推出了“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政策,强调教师的专业地位和专业发展。

这一政策推动了教师教育的进一步专业化和标准化,使得教师教育的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英国近现代教育

英国近现代教育

近代英国的教育17世纪上半叶,英国率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60年代,英国又发动了产业革命,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在教育上的要求愈来愈强烈,英国的近代教育制度也随之形成与发展起来。

(一)初等教育英国虽然率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但其封建的和宗教的色彩仍然很浓厚,教育中的双轨制特点十分突出。

在整个近代史中,初等教育基本上是提供给劳动人民子女的,富家子弟均由聘请的教师在家施教,与初等学校并无关系。

英国的初等教育主要由教会开办。

为传播宗教知识,教会最初在教堂附近的读经班或唱诗班里进行一些初步的阅读、唱读、读经活动,其对象主要是贫苦儿童。

英国国教建立以后,开始创办一些简陋的教区学校,这是英国初等学校的最初形式。

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国教会先后创办了“基督教知识促进会”和“国外福音宣传会”。

为广泛进行传教活动,这两个团体动员富人捐款办学,于是,慈善性质的学校在各地相继出现。

这种学校不收学费,主要讲授宗教教义和读、写、算常识,设备十分简陋。

学校的名称各地不同,如乞儿学校、劳动学校、感化学校等。

产业革命以后,英国的初等教育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刺激下迅速发展,国家日益重视教育事业,资产阶级教育体制在英国逐步得到确立。

18世纪下半叶,星期日学校开始在各地出现。

这种学校利用星期日传教施教,亦称主日学校。

19世纪晚期,正规初等学校发展,星期日学校逐渐减少。

18世纪前后,私立初等学校开始在英国产生,其形式主要有妇女学校(或称主妇学校)、普通私立学校等。

这类学校收费低廉、水平不高。

自19世纪初开始,英国的慈善学校进一步发展壮大,其典型代表是导生制学校和幼儿学校。

导生制由传教士兰卡斯特和贝尔两人共同创立,其做法是教师先对学生班长(亦译为导生)施教,然后再由他们转教其他学生,以此节省经费,广招学生。

这种制度后来盛行于法、美、意、瑞士等国。

幼儿学校最初由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首创,招收工人子女,后被众人仿效,掀起了一场幼儿学校运动。

第一节近现代英国教育发展概述

第一节近现代英国教育发展概述

第一节近现代英国教育发展概述第一节近现代英国教育发展概述英国教育的历史渊远流长。

其有组织的教育实践的开端,可以追溯到罗马统治时期,是与基督教的传入同时兴起的。

尽管在基督教被奉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以前,英格兰可能已有学校存在,但英格兰学校主要产生于公元5、6世纪。

教育的动因是宗教的,教育的重心在教会和修道院,平民教育的水平甚为低下。

到了16世纪后期,英国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这时,文艺复兴时期创办的文法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逐渐趋于狭隘、繁琐和形式主义。

1534年,英国宗教改革以后,学校受到国家教会方面严格的控制,当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工商业的发展、哲学上新的觉醒、伟大作品的出现,对学校都很难产生影响。

教育与时代的要求严重脱节。

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640—1660年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这场革命对英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革命阵营中的平等派和掘土派的领袖和思想家,把教育看作进行激进的社会改革的工具和主要手段。

他们信奉“泛智”思想,主张进行彻底的教育改革,其中包括普及初等教育,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主张国家应干预教育,建立国民教育制度等。

长期国会还邀请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到英国担任教育改革委员会的成员,国会下院和下院的各种委员会经常讨论教育问题,计划建立与苏格兰教区学校相类似的初等学校。

1649年,国会通过法案在威尔士设立免费学校;并通过补助教育事业的法案,从没收的教会财产中每年拨款两万英镑补助教育。

一时间,英国出现很多私立学校,同时建立了非地方性的文法学校。

但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浓厚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对革命力量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算,革命一度夭折。

1688年政变,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订立长期同盟,建立了君主立宪的国家,实现了两者联合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史称“光荣革命”。

然而政权为大土地贵族所掌握,革命时期提出的许多教育改革主张无法实现。

文法学校和大学在英国国教会的控制之下,对传统课程难以进行重大改革,教学活动刻板而了无生气。

外国教育史——第6章

外国教育史——第6章

第六章近现代英国的教育第一节英国近代教育制度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教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其教育就已具有悠久的历史。

从历史上看,英国教育具有明显的宗教性和贵族性的特点中世纪后期,英国传统学校的性质和作用也发生了改变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又得到较快的发展,一些著名的大学也附设文法学校。

这个时期又出现公学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国教派控制了教育。

后期,国教又分出清教派,清教与国教一起来控制教育16世纪后期,英国的封建制度逐步衰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培养资产阶级新人的需要,促使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和批判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教育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许多教育家和团体主张教育革新,改革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第二,这一时期英国非国教派教育家所创办的新型学校的出现,推动了英国教育制度的发展第三,在这一时期,英国一些宗教团体和慈善机构开始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

这个时期的普及初等教育是与社会的贫困现象联系在一起的在扶贫过程中,英国宗教团体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非国教派和天主教等教派也大力创办慈善学校,进行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

英国初等教育对贫困儿童的实施,也引发了一场关于贫苦儿童教育和就业关系问题的争论三、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教育18世纪80年代前后,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工业革命使得解决普通人的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问题,成为更为迫切的现实需要在英国工业革命的时期,首先出现的是“星期日学校(SundaySchool,也称主日学校)”伴随星期日学校的发展,出现了另一种学校制度——“导生制”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为缩短工时和建立工厂法,保护童工的利益,与资产阶级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也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引起了英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19世纪20年代,英国开展了“新大学运动”四、工业革命后英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1870年通过了“福斯特法案”。

英国近代学校制度

英国近代学校制度

英国近代学校制度的发展历程,见证了英国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的变革。

从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近代学校制度逐渐形成,并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基石。

一、初等教育在18世纪末以前,英国初等教育主要由宗教团体和慈善机构负责。

慈善学校为贫苦家庭儿童提供免费教育,其中著名的慈善学校有“基督教知识促进会”和“海外福音宣传会”。

19世纪初,英国出现了导生制,即教师先教授导生,再由导生教授其他学生。

这种教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师资匮乏的问题。

1833年,英国政府开始关注教育问题,颁布了《初等教育法》(Forster's Act),对初等教育进行改革。

该法案规定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将全国划分为数千个学区,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

同时,对5至12岁儿童实施强迫义务教育,教学内容包括世俗科目和宗教科目。

二、中等教育19世纪,英国中等教育机构主要包括文法学校、新兴中等学校和公学。

文法学校主要培养贵族子弟,新兴中等学校则面向中产阶级。

公学作为英国绅士的摇篮,以其严格的教育和管理著称。

19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对中等教育进行改革。

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Forster's Act),将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相衔接,形成了双轨制。

20世纪初,英国中等教育改革继续深入,建立了现代中学,为工商业科目提供了教育机会,扩大了教育覆盖面。

三、高等教育18世纪末,英国高等教育主要以古典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为主,主要培养神职人员和贵族子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出现了新大学运动,以曼切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等为代表,开设了新的学科和专业,推动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20世纪初,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继续深入。

1902年,英国颁布了《大学和学院法案》,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古典大学与其他大学平起平坐,标志着英国高等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四、教育思想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教育思想的推动。

自考比较教育第六章英国教育

自考比较教育第六章英国教育

第六章英国教育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通过了解英国现代教育制度建立的过程与重大事件,理解英国现行教育制度及其特点,深刻领会与掌握英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措施及其趋势。

考核内容第一节英国教育的演变(一)国家干预教育的开端国家开始干预教育的标志和时间(二)双重教育制度确立的时代1.双重教育制度的含义2. 1839年的初等教育法3.城市学院(三)国民教育制度的统一与确立1.巴尔福法案2.《青少年教育》报告3.中等教育三轨制4. 1944年教育法(四)走向教育综合化和大发展时期1-综合中学的发展2.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3.高等教育双重制的建立4.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5.师范教育的双轨制6.詹姆斯报告第二节英国现行教育制度(一)教育行政1.英国教育行政的特点2.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及其职责3.辅助机构及其职能4.地方教育当局及其职责(二)学制结构1.学制结构的特点2.义务教育制度(三)各级各类教育1.学前教育(1)机构(2)宗旨(3)教学实施2.初等教育(1)机构(2)宗旨(3)教学实施3.中等教育(1)机构(2)教学实施4.高等教育(1)机构(2)宗旨(3)学位5.职业教育(1)机构(2)教学组织形式6.师范教育(1)机构(2)特点第三节英国教育改革动向(一)中小学教育改革改革的措施(1)统一全国课程(2)改革考试制度①推行全国统一考度制度②实行新的“中等教育普通证书”③设“职前教育证书”考试④推行高级水平补充考试(3)推行直接拨款公立学校政策(二)高等教育改革1.《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的发展>2.《高等教育——迎接新的挑战》3. 1988年教育改革法关于高等教育内容4. 1988年秋的教育白皮书5.《高等教育:一个新的框架》6.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三)职业教育改革1.各种青年职业培训与教育计划2.创设“国家职业资格”证书3.开设“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削弱地方教育当局的权力3.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4.扩大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决策的权力重点、难点一、英国现代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的阶段。

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A.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B.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D.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第六章外国现代教育:苏联教育的发展之凯洛夫的《教育学》2.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觉按照角色要求为人处世。

这体现了教育的()A.个体社会化功能B.个体个性化功能C.个体谋生性功能D.个体享用功能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之个体社会化3.有西方学者研究发现,美国大多数教师出身于中产阶级,习惯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奖惩的标准,即不合乎他们的要求就要受到处罚。

这实质上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A.传递B.选择C.创造D.传播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的文化功能之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4.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儿童发展,根本在于儿童发展上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可塑性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A.发展生产力B.消灭社会分工C.普及教育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下列属于我国基本教育制度的是()A.学区教育制度B.成人教育制度C.教师教育制度D.教师资格制度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国家教育基本制度。

7.某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如右图所示:这类课程是()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广域课程D.核心课程>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七章课程:课程类型之综合课程8.学生围绕自己和教师订立的学习契约开展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文纳特卡制B.道尔顿制C.特朗普制D.曼海姆制参考答案:B考察知识点:进步教育运动中的主要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

外国教育史第六章

外国教育史第六章

第六章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第一节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影响久远。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文艺复兴前期是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时期,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比较狭窄;文艺复兴后期是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开始贴近现实生活时期,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比较宽泛;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形成的新教思想,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运用和推广。

此后,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更加注重现实生活,强调"遵循自然",强调新知识和新方法,充溢着一种入世、求实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社会进步对教育的客观要求,被称为唯实主义教育思想。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维多里诺、伊拉斯谟、拉伯雷、蒙田、路德、加尔文、夸美纽斯、洛克等。

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1、文艺复兴前期文艺复兴前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比较重视以古典语言和古典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活动,并把宗教教育作为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代表人物有维多里诺,伊拉斯谟。

(1)维多里诺的人文主义教育实践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1378-1446),把它所创建的孟都亚宫廷学校称为"快乐之家",反映出他反对封建教育压制儿童个性的教育思想。

他提出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精神、身体、道德都充分发展的人,因此他重视智、德、体、美诸育的普遍实施。

他的学校中不仅设有古典学科,也注意自然科学和数学课程的开设。

在教学法上,他要求注意儿童的兴趣,多运用直观和练习的原则与方法,使教学做到生动、实际、有趣,以利于发展儿童的个性。

他提出了体育应被看作是高尚的、于科学知识教育并重的教育内容。

在道德教育方面,他要求发展儿童的优良品质,并特别注重教师对学生的示范,同时也注重让学生阅读有关宗教方面的书。

维多里诺最早把人文主义的理想付诸于教育实践,他被称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

他主张通才教育,并以古典学科作为课程的中心,强调古典著作对陶冶和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这些见解促进了古典人文学科的发展。

英国近代教育

英国近代教育

英国近代教育英国近代教育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英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教育制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育机构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一、教育制度的变化在英国近代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制度逐渐从传统的宗教教会教育中走出来,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现代教育制度。

学校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逐渐以学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主。

1. 传统学校与新式学校的出现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学校主要是以传统的形式出现,即教会学校。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国出现了许多新式学校,这些学校强调学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能力的培养。

2. 政府管理的教育改革英国在19世纪初开始推行政府管理的教育改革,这一改革的核心是男子教育的提高。

政府开始加强对学校的监管,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推动学校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二、教学方法的变化在英国近代教育的过程中,教学方法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教学方法从单纯地传授知识转变为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角色逐渐从单纯地传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习。

1. 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英国近代教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逐渐提高。

教师不再是唯一的学习指导者,而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

2. 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起在英国近代教育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逐渐兴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分享、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

三、教学内容的变化在英国近代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课程内容逐渐从单纯的学科知识转变为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1. 学科知识与社会文化的关联英国近代教育注重学科知识与社会文化的关联,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2. 人文素养的培养英国近代教育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包括阅读、写作、演讲、音乐、艺术等方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底蕴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呼吁教育应从古典主 义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 应当教授有价值的知识。
.
2.知识价值论
❖ 针对古典主义者对古典学科价值的辩解,斯宾塞认为,最重 要的问题不在于某些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 这个比较的尺度就是他提出的知识价值论。
❖ 他认为,学科是否重要是与生活、生产和个人的发展相联系 的。为此,他把人类生活的几种主要活动加以分类。
需要。
.
斯宾塞的课程体系
.
4.教学原则与方法
① 教学应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它包括:从简单到 复杂;从不准确到准确;从具体到抽象。
② 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必须在方式和安排上同历史上人类的教 育一致。(类似“复演说”)
③ 教学的每个部分都应从实验到推理。(直观抽象) ④ 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和推论。 ⑤ 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⑥ 重视实物教学。
❖ 法案规定: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地方设学校委员 会管理地方教育;对5-12岁儿童实施强迫初等教育;在没有 学校的地方,允许私人在一年内设校,过期者由地方委员会 设立公立学校;学校中世俗科目与宗教科目分离。
❖ 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从此 英国出现了公、私立学校并存的局面(“双轨制”)。
.
(四)赫胥黎的教育思想
❖ 赫胥黎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和教育家,其教育思 想比较集中的反映在《科学与教育》这一论文集中。
❖ 赫胥黎对当时英国初等教育、文法学校、公学和大学中存在 的弊端进行了批判。
❖ 他从工业发展和现代生活的需要出发,阐述了科学教育的重 要性,并对古典主义进行了犀利的反驳。他还进一步指出, 科学教育首先应当包括自然科学。在竭力提倡科学教育的同 时,赫胥黎也对忽视人文学科的倾向提出批评。
❖ 慈善学校不收学费。课程主要是基督教教义,使儿童勤劳守 法。学生毕业不能升入文法学校和公学。当时出现了各样的 “免费学校”、“贫困儿学校”、“乞儿学校”、“流动学 校”等。
.
2.文法学校和公学
❖ 文法学校和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富家子弟升入 大学的预备学校,属于中等教育性质。公学则强调学校由公 众团体集资兴办,培养一般公职人员,教学设备、条件和教 学质量均高于文法学校。
❖ 还认为,五官的感觉只能了解物体的部分性质,内心的“自 我反省”则可以使人了解复杂的概念。
.
2.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 洛克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巨大作用,认为“人之好 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 洛克认为一国之中绅士教育是最应该受到重视的。他注重贵 族子弟的教育,主张把他们培养成为身体强健、举止优雅、 有德行、智慧和才干的事业家(绅士)。
.
❖ 它们可以自然的排列成为: ①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 ②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 ③目的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 ④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 ⑤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可用于满足爱好和各种感情的活动。
.
3.课程设置
❖ 根据生活准备说和知识价值论,他提出学校应该开设以下五 种类型的课程:
.
二、公共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一)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二)中等教育的变化 (三)高等教育的改革
.
(一)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 自《1870年初等教育法》颁布以后,英国的初等教育得到了 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互不衔接、初等 教育还没有免费等问题。
❖ 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教育大臣费舍提出的教育议案,制 定了新的初等教育法,也称《费舍教育法》。
.
5.“导生制”学校
❖ 18世纪90年代,教会人士贝尔在印度,兰卡斯特在伦敦分别 创立了“导生制”学校,也称“贝尔—兰卡斯特制”。
❖ “导生制”学校的基本方法是先将学生编成小组,每组10人, 再制定一个年龄较大且成绩突出者为“导生”,教师先教 “导生”,“导生”再对小组进行教学。
❖ 由于“导生制”学校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教学方法过于机械, 19世纪中期以后为正规初等学校所取代。
.
二、英国近代教育思想
(一)培根的教育思想 (二)洛克的教育思想 (三)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四)赫胥黎的教育思想
.
(一)培根的教育思想
❖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以提倡自然科 学和科学教育而著名,开辟了近代科学教育发展的道路。
❖ 他以“知识就是力量”等名言对科学知识的价值作了很高度 的概括,他曾起草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科大纲,几乎包括 了科学知识以及新技术的各个方面,却唯独没有宗教神学的 地位。
.
图4:英国牛津大学基督教学院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
.
图5:英国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
.
图6: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外景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
.
3.1870年《初等教育法》
❖ 19世纪下半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普及义务教育的 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 《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
.
❖ 《巴尔福教育法》的意义:《巴尔福教育法》是英国进入20 世纪后所制定的第一部重要的教育法。
❖ 它促成了英国政府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委员会的结合;形 成了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英国教育管理体制;打破了长 期以来形成的中等教育是中上层阶级特权的观念;第一次把 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放在一起论述;对后来英国教育管理体 制和中等教育制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
3.绅士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1)关于德育,他把德行放在比知识更为重要的位置。洛克 把听从理性的指导、克制自己的欲望,看成是一切道德与价 值的重要标准及其基础。
❖ 道德教育的方法,首先要重视理性的领导,其次要重视榜样 示范作用,强调德育中的早期教育、行为习惯和良好榜样, 主张尽可能不要使用体罚。
.
(2)关于智育,洛克尤其强调两点:德行重于学问;学问的 内容必须是实际有用的广泛知识。
❖ 文法学校和公学修业年限一般为 5年。注重古典语言的学习 和上层社会礼仪的培养,同时还进行体育和军事训练。
.
公学
❖ 也是一种文法学校,最初是因为学校由公众团体集 资兴办,所定教学目的又在于提高公共教育水平和 培养一般公职人员而得名,实际上它是一种私立学 校。主要进行古典文科教学,很快发展为只限上层 社会子弟才能入学,教育目的实际表现为培养未来 的、具有特权的官吏和统治阶层人物。被誉为“英 国绅士的摇篮”。
.
图2:导生制学校及其教学
(F.P.Graves,1919)
.
图3:导生制学校及其教学
(F.P.Graves,1919)
.
(二)三件教育大事
1.国家干预教育开端 2.“新大学运干预教育开端
❖ 19世纪初期,随着英国经济的较快发展,要求国家 干预教育,对国民进行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1833 年,国会通过了“教育补助金”法,决定每年从国 库中拨出 2万英镑支柱发展初等教育,开了通过拨 款形式、国家间接干预教育的先河。
.
(二)洛克的教育思想
❖ 洛克是英国著名的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他的“自 然、权力基础上的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和“白板 说”,以及他在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中所阐述的绅士教 育的主张,都对西方近代教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1.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 反对流行的“天赋观念”论,提倡“白板说”。认为人出生 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 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
❖ 《费舍教育法》在英国历史上,首次明确宣布教育立法的实 施“要考虑到建立面向全体有能力受益的人的全国公共教育 制度”。在建立完整的国家教育制度方面迈出了一步。但它 并没有解决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衔接问题。
.
《费舍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1)加强地方当局发展教育的权力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约地 方当局的权限;
.
2.“新大学运动”
❖ 19世纪初,英国产业革命要求大学适应新的需要,但当时的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仍然恪守古典教育的传统。在社会许多 有识之士的推动下,英国开始了新大学运动。
❖ 1828年,伦敦大学成立,拉开此运动的序幕。学院以自然科 学学科为主,不进行宗教教学。在其带领下,出现许多新的 大学。
❖ 这些学院的共同特点:由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 教育面向中产阶级。从此,英国大学在加强与社会联系,扩 大受教育对象,推进课程改革等方面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 主要内容是: (1)小学教育应重新称为初等教育(5-11岁); (2)儿童在11岁以后所受的各种教育,均成为中等教育(包
括以学术性课程为主的文法学校;具有实科性质的选择性现 代中学;相当于职业中学的非选择性现代中学;略高于初等 教育水平的公立小学高级班或高级小学); (3)为了使每个儿童进入最合适的学校,应在11岁时进行选 择性考试(“11岁考试”)。同时规定,义务教育的最高年 龄为15岁。
.
图1:17世纪的英国伊顿公学
(F.P.Graves,1919)
.
3.学 园
❖ 17世纪,在英国出现,是由非国教派创办的一种新 的学校形式,当时主要靠学生交费维持,传授一些 实用的知识,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实科性质的中学。
.
4.星期日学校
❖ 工业革命后,英国工厂中的童工教育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 1780年,报馆经理雷克斯首创“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 学校”)以利用礼拜日对童工进行指导和教育。星期日学校 最初仅阅读《圣经》,以后又教初步的读、写、算知识。
第五章 英国近现代教育
.
第一节 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
一、英国近代教育概况
(一)五种教育形式
1.慈善教育 2.文法学校和公学 3.学园 4.星期日学校 5.“导生制”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