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中考数学总复习——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
(中考考点梳理)三角形及其全等-中考数学一遍过
考点14 三角形及其全等一、三角形的基础知识1.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3.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推论: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4.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4)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二、全等三角形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1)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2)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3)边边边定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4)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学科-网(3)全等三角形对应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中位线都相等.考向一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时,可以根据两条较短线段的长度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来判断.典例1 小芳有两根长度为6cm和9cm的木条,她想钉一个三角形木框,桌上有下列长度的几根木条,她应该选择长度为__________的木条.A.2cm B.3cmC.12cm D.15cm【答案】C【解析】设木条的长度为x cm,则9–6<x<9+6,即3<x<15,故她应该选择长度为12cm的木条.故选C.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cm,5cm,8cm B.3cm,3cm,6cmC.3cm,4cm,5cm D.1cm,2cm,3cm考向二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典例2 如图,下列有四个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B >∠ACD ;②∠B +∠ACB =180°–∠A ;③∠A +∠B =∠ACD ;④∠HEC >∠ B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解答】解:①∠B <∠ACD ,故①错误; ②∠B +∠ACB =180°–∠A ,故②正确; ③∠A +∠B =∠ACD ,故③正确;④∠HEC =∠AED >∠ACD >∠B ,则∠HEC >∠B ,故④正确. 故选C .2.如图,CE 是△ABC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若3560,B ACE ∠=︒∠=︒,则A ∠=__________.3.如图,在△ABC 中,∠ACB =68°,若P 为△ABC 内一点,且∠1=∠2,则∠BPC =__________.考向三 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是三条线段,由三角形的高可得90°的角,由三角形的中线可得线段之间的关系,由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可得角之间的关系.另外,要注意区分三角形的中线和中位线.中线:连接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条边中点的线段.典例3 在△ABC 中,AB =3,BC =4,AC =2,D ,E ,F 分别为AB ,BC ,AC 中点,连接DF ,FE ,则四边形DBEF 的周长是A .5B .7C .9D .11【答案】B典例4 如图,点G 为△ABC 的重心,则S △ABG ∶S △ACG ∶S △BCG 的值是A .1∶2∶3B .2∶1∶2C .1∶1∶1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如图,分别延长AG 、CG 、BG ,交BC 、AB 、AC 于点D 、F 、E ,根据三角形重心的定理得到AD 、BE 、CF 是△ABC 的中线,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可得,ABD ACD BDG CDG S S S S ∆∆∆==,即可得ABG ACG S S ∆∆=,同理可得ABG BCG S S ∆∆=,所以=ABG BCG ACG S S S ∆∆∆=,即S △ABG ∶S △ACG ∶S △BCG =1∶1∶1,故选C .4.如图,在Rt △ABC 中,∠A =90°,BD 平分∠ABC 交AC 于D 点,AB =4,BD =5,点P 是线段BC 上的一动点,则PD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考向四 全等三角形1.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可知,要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知道这两个三角形分别有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是边)对应相等,这样就可以利用题目中的已知边(角)准确地确定要补充的边(角),有目的地完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从而得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思路:(1)已知两边SAS HLSSS ⎧⎪⎨⎪⎩找夹角→找直角→找第三边→ (2)已知一边、一角AAS SAS ASA AAS ⎧⎪⎧⎪⎨⎪⎨⎪⎪⎪⎩⎩一边为角的对边→找另一角→找夹角的另一边→一边为角的邻边找夹角的另一角→找边的对角→ (3)已知两角ASAAAS ⎧⎨⎩找夹边→找其中一角的对边→ 2.若题中没有全等的三角形,则可根据题中条件合理地添加辅助线,如运用作高法、倍长中线法、截长补短法、分解图形法等来解决运动、拼接、旋转等探究性题目.典例5 如图,已知∠ADB =∠CBD ,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D ≌△CDB 的是A .∠A =∠CB .AD =BC C .∠ABD =∠CDB D .AB =CD【答案】D【解析】A .∵∠A =∠C ,∠ADB =∠CBD ,BD =BD ,∴△ABD ≌△CDB (AAS ),故正确;B .∵AD =BC ,∠ADB =∠CBD ,BD =DB ,∴△ABD ≌△CDB (SAS ),故正确;C .∵∠ABD =∠CDB ,∠ADB =∠CBD ,BD =DB ,∴△ABD ≌△CDB (ASA ),故正确;D .∵AB =CD ,BD =DB ,∠ADB =∠CBD,不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故不正确,故选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①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SS”;②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AS”;③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SA”;④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AS”;⑤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这几种判定方法解答即可.5.如图,OA=OB,∠A=∠B,有下列3个结论:①△AOD≌△BOC,②△ACE≌△BDE,③点E在∠O的平分线上,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A.0 B.1C.2 D.36.如图,在△BCE中,AC⊥BE,AB=AC,点A、点F分别在BE、CE上,BF、AC相交于点D,BD=CE.求证:AD=AE.1.如图所示,其中三角形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2.下列图形不具有稳定性的是A.正方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之差为20°,则较大锐角为A.45° B.55°C.65° D.50°4.若△ABC内一点O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则O为△ABC__________的交点.A.角平分线B.高线C.中线D.边的中垂线5.如图所示,AB=DB,BC=BE,欲证△ABE≌△DBC,则需补充的条件是A.∠A=∠D B.∠E=∠CC.∠A=∠C D.∠1=∠26.如图,∠1=∠2,∠C=∠D,AC、BD交于E点,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DAE =∠CBEB .△DEA 不全等于△CEBC .CE =DED .△EAB 是等腰三角形7.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是4个相同的正方形,则∠1+∠2+∠3=__________度.8.如图所示,AB ⊥BE 于点B ,DE ⊥BE 于点E .(1)若∠A =∠D ,AB =DE ,则△ABC 与△DEF 全等的理由是__________; (2)若∠A =∠D ,BC =EF ,则△ABC 与△DEF 全等的理由是__________; (3)若AB =DE ,BC =EF ,则△ABC 与△DEF 全等的理由是__________; (4)若AB =DE ,AC =DF ,则△ABC 与△DEF 全等的理由是__________.学-科网9.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90°,BD 是中线,AF ⊥BD ,F 为垂足,过点C 作AB 的平行线交AF 的延长线于点E .求证:(1)∠ABD =∠FAD ;(2)AB =2CE .10.如图,,,于D ,于E ,且.求证:.AB AC =90BAC ∠= BD AE ⊥CE AE ⊥BD CE >BD EC ED =+11.如图,操场上有两根旗杆CA与BD之间相距12m,小强同学从B点沿BA走向A,一定时间后他到达M 点,此时他测得CM和DM的夹角为90°,且CM=DM,已知旗杆AC的高为3m,小强同学行走的速度为0.5m/s,则:(1)请你求出另一旗杆BD的高度;(2)小强从M点到达A点还需要多长时间?1.(2018•柳州)如图,图中直角三角形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2.(2018•河北)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A.B.C.D.3.(2017•河池)三角形的下列线段中能将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两部分的是A.中线B.角平分线C.高D.中位线4.(2018•百色)顶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是该三角形的A.重心B.外心C.内心D.中心5.(2018•毕节市)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和2,则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长可能是A.4 B.6C.8 D.106.(2018•贵阳市)如图,在△ABC中有四条线段DE,BE,EF,FG,其中有一条线段是△ABC的中线,则该线段是A.线段DE B.线段BEC.线段EF D.线段FG7.(2018•昆明)在△AOC中,OB交AC于点D,量角器的摆放如图所示,则∠CDO的度数为A.90°B.95°C.100°D.120°8.(2018•青海)小桐把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其中∠E=90°,∠C=90°,∠A=45°,∠D=30°,则∠1+∠2等于A.150°B.180°C.210°D.270°9.(2018•广西)如图,∠ACD是△ABC的外角,CE平分∠ACD,若∠A=60°,∠B=40°,则∠ECD等于A.40°B.45°C.50°D.55°10.(2018•聊城市)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的一角折叠,使点A落在△ABC外的A'处,折痕为DE.如果∠A=α,∠CEA′=β,∠BDA'=γ,那么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γ=2α+βB.γ=α+2βC.γ=α+βD.γ=180°–α–β11.(2018•黔西南州市)下列各图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全等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只有丙12.(2018•安顺市)如图,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CD与BE相交于O点,已知AB=AC,现添加以下的哪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BE≌△ACDA.∠B=∠C B.AD=AEC.BD=CE D.BE=CD13.(2018•南京市)如图,AB⊥CD,且AB=CD.E、F是AD上两点,CE⊥AD,BF⊥A D.若CE=a,BF=b,EF=c,则AD的长为A.a+c B.b+cC.a–b+c D.a+b–c14.(2018•辽阳市)如图,在∠MON中,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射线OM于点A,交射线ON于点B,再分别以A,B为圆心,OA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MON的内部交于点C,作射线OC.若OA=5,AB=6,则点B到AC的距离为A.5 B.24 5C.4 D.12 515.(2018•绵阳市)如图,在△ABC中,AC=3,BC=4,若AC,BC边上的中线BE,AD垂直相交于O点,则AB=__________.16.(2018•泰州)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1、5,第三边长为整数,则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_.17.(2018•陇南市)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a,b满足|a–7|+(b–1)2=0,c为奇数,则c=__________.18.(2018•柳州)如图,AE和BD相交于点C,∠A=∠E,AC=EC.求证:△ABC≌△ED C.19.(2018•云南)如图,已知AC平分∠BAD,AB=A D.求证:△ABC≌△ADC.4.【答案】3【解析】由勾股定理知AD3=,BD平分∠ABC交AC于D点,所以PD=AD最小,PD=3,故答案为:3.5.【答案】D【解析】∵OA=OB,∠A=∠B,∠O=∠O,∴△AOD≌△BOC(ASA),故①正确;∴OD=CO,∴BD=AC,∴△ACE≌△BDE(AAS),故②正确;∴AE=BE,连接OE,∴△AOE≌△BOE(SSS),∴∠AOE =∠BOE ,∴点E 在∠O 的平分线上,故③正确, 故选D .6.【解析】∵AC ⊥BE ,∴∠BAD =∠CAE =90°,在Rt △ABD 和Rt △ACE 中,BD CEAB AC =⎧⎨=⎩,∴Rt △ABD ≌Rt △ACE (HL ),∴AD =AE .1.【答案】D【解析】图中的三角形有:△ABC ,△BCD ,△BCE ,△ABE ,△CDE 共5个.故选D . 2.【答案】A【解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知,只有选项A 不具有稳定性,故选A . 3.【答案】B【解析】设两个锐角分别为x 、y ,由题意得,,解得,所以最大锐角为55°.故选B . 4.【答案】A【解析】∵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这个点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故选A . 5.【答案】D【解析】根据全等“SAS”判定可知,要证△ABE ≌△DBC 还需补充条件AB ,BE 与BC ,BD 的夹角相等,即∠ABE =∠CBD 或者∠1=∠2,故选D . 6.【答案】B【解析】∵∠1+∠C +∠ABC =∠2+∠D +∠DAB =180°,且∠1=∠2,∠C =∠D , ∴∠ABC =∠DAB ,∴∠ABC –∠2=∠DAB –∠1,∴∠DAE =∠CBE .故A 正确;∵∠1=∠2,∴AE =BE .在△DEA 和△CEB 中DAE CBE C D AE BE ∠=∠⎧⎪∠=∠⎨⎪=⎩,∴△DEA ≌△CEB (AAS ),故B 错误;由△DEA ≌△CEB 可得CE =DE .故C 正确.∵∠1=∠2,∴BE =AE ,∴△EAB 是等腰三角形故D 正确;故选B .=90=20x y x y +︒-︒⎧⎨⎩=55=35x y ︒︒⎧⎨⎩7.【答案】135 【解析】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ABC ≌△EDC ,∴∠3=∠BAC , 又∵∠1+∠BAC =90°,∴∠1+∠3=90°,∵DF =DC ,∴∠2=45°,∴∠1+∠2+∠3=135度, 故答案是:135.8.【答案】ASA ,AAS ,SAS ,HL【解析】(1)在△ABC 和△DEF 中,因为∠B =∠E =90°, AB =DE ,∠A =∠D ,所以△ABC ≌△DEF (ASA); (2)在△ABC 和△DEF 中,因为∠B =∠E =90°, ∠A =∠D ,BC =EF ,所以△ABC ≌△DEF (AAS); (3)在△ABC 和△DEF 中,因为AB =DE ,∠B =∠E =90°, BC =EF ,所以△ABC ≌△DEF (SAS);(4)在Rt △ABC 和Rt △DEF 中,因为AC =DF ,AB =DE , 所以Rt △ABC ≌Rt △DEF (HL). 故答案为:ASA ;AAS ;SAS ;HL.10.【解析】,,,,,, ,90BAC ∠= CE AE ⊥BD AE ⊥90ABD BAD ∠∠∴+= 90BAD DAC ∠∠+= 90ADB AEC ∠∠== ABD DAC ∠∠∴=在和中,,∴≌(AAS ),,, ,∴BD =EC +ED .11.【解析】(1)如图,∵CM 和DM 的夹角为90°,∴∠1+∠2=90°,∵∠DBA =90°,∴∠2+∠D =90°,∴∠1=∠D ,在△CAM 和△MBD 中,,∴△CAM ≌△MBD (AAS ),∴AM =DB ,AC =MB , ∵AC =3m ,∴MB =3m ,∵AB =12m ,∴AM =9m ,∴DB =9m ; (2)9÷0.5=18(s ).学_科网答:小强从M 点到达A 点还需要18秒.1.【答案】CABD CAE ABD EAC BDA E AB AC ∠=∠∠=∠=⎧⎪⎨⎪⎩ABD CAE BD AE ∴=EC AD =AE AD DE =+ 1A B D CM MD ∠=∠∠=∠=⎧⎪⎨⎪⎩【解析】如图,图中直角三角形有Rt△ABD、Rt△BDC、Rt△ABC,共有3个,故选C.2.【答案】A【解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A.3.【答案】A【解析】∵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等底同高的三角形,∴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两部分.故选A.4.【答案】A【解析】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是三角形的重心,故选A.5.【答案】C【解析】设第三边长为x,则8–2<x<2+8,6<x<10,故选C.6.【答案】B【解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知线段BE是△ABC的中线,故选B.7.【答案】B【解析】∵CO=AO,∠AOC=130°,∴∠CAO=25°,又∵∠AOB=70°,∴∠CDO=∠CAO+∠AOB=25°+70°=95°,故选B.8.【答案】C【解析】如图:∵∠1=∠D+∠DOA,∠2=∠E+∠EPB,∵∠DOA=∠COP,∠EPB=∠CPO,∴∠1+∠2=∠D+∠E+∠COP+∠CPO=∠D+∠E+180°–∠C=30°+90°+180°–90°=210°,故选C . 9.【答案】C【解析】∵∠A =60°,∠B =40°,∴∠ACD =∠A +∠B =100°, ∵CE 平分∠ACD ,∴∠ECD =12∠ACD =50°,故选C . 10.【答案】A【解析】由折叠得:∠A =∠A ',∵∠BDA '=∠A +∠AFD ,∠AFD =∠A '+∠CEA ', ∵∠A =α,∠CEA ′=β,∠BDA '=γ,∴∠BDA '=γ=α+α+β=2α+β,故选.11.【答案】B【解析】乙和△ABC 全等;理由如下:在△ABC 和图乙的三角形中,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 ,所以乙和△ABC 全等; 在△ABC 和图丙的三角形中,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AAS ,所以丙和△ABC 全等; 不能判定甲与△ABC 全等;故选B .13.【答案】D【解析】∵AB ⊥CD ,CE ⊥AD ,BF ⊥AD ,∴∠AFB =∠CED =90°,∠A +∠D =90°,∠C +∠D =90°,∴∠A =∠C ,∵AB =CD ,∴△ABF ≌△CDE ,∴AF =CE =a ,BF =DE =b , ∵EF =c ,∴AD =AF +DF =a +(b –c )=a +b –c ,故选D . 14.【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得,OC 为∠MON 的平分线, ∵OA =OB ,OC 平分∠AOB ,∴OC ⊥AB , 设OC 与AB 交于点D ,作BE ⊥AC 于点E ,∵AB =6,OA =5,AC =OA ,OC ⊥AB ,∴AC =5,∠ADC =90°,AD =3, ∴CD =4,∵2AB CD ⋅=2AC BE ⋅,∴642⨯=52BE ⨯,解得,BE =245,故选B . 15【解析】∵AD 、BE 为BC ,AC 边上的中线,∴BD =12BC =2,AE =12AC =32,点O 为△ABC 的重心,∴AO =2OD ,OB =2OE , ∵BE ⊥AD ,∴BO 2+OD 2=BD 2=4,OE 2+AO 2=AE 2=94,∴BO 2+14AO 2=4,14BO 2+AO 2=94,∴54BO 2+54AO 2=254,∴BO 2+AO 2=5,∴AB. 16.【答案】5【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4<第三边<6. 又第三条边长为整数,则第三边是5.故答案为:5. 17.【答案】7【解析】∵a ,b 满足|a –7|+(b –1)2=0,∴a –7=0,b –1=0,解得a =7,b =1, ∵7–1=6,7+1=8,∴6<c <8,又∵c 为奇数,∴c =7,故答案是:7.18.【解析】∵在△ABC 和△EDC 中,,∴△ABC ≌△EDC (ASA ).19.【解析】∵AC 平分∠BAD ,∴∠BAC =∠DAC ,在△ABC 和△ADC 中,,∴△ABC ≌△ADC .A EAC EC ACB ECD ∠=∠=∠=∠⎧⎪⎨⎪⎩AB AD BAC DAC AC AC =∠=∠=⎧⎪⎨⎪⎩。
中考数学考点专题复习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剖析
先看一个事实,如图,将等腰△ABC 的底边 BC 延长线上的任一点和顶 点 A 相连,所得的△DAB 和△DAC 无疑是不全等的,由此可知,有两边及 其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简称“边边角”)不一定全等.因此, 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一定要留心“边边角”,别上当哟.
正解 证明:∵EB=EC,∴∠3=∠4.又∵∠1=∠2,∴∠1+∠3= ∠2+∠4,即∠ABC=∠ACB,∴AB=AC.在△AEB和△AEC中, ∵EB=EC,∠1=∠2,AB=AC,∴△AEB≌△AEC(SAS), ∴∠BAE=∠CAE
的长可能是下列哪个值( B )
A.11
B.5 C.2 D.1
(2)(2015·巴中)若 a,b,c 为三角形的三边,且 a,b 满足 a2-9+(b-
2)2=0,则第三边 c 的取值范围是 1<c<5
.
【点评】 三角形三边关系性质的实质是“两点之间,线段最 短”.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三角形的两边a,b,可确 定三角形第三边长c的取值范围|a-b|<c<a+b.
[对应训练] 1.(1)(2014·宜昌)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8,则该三角形第 三边的长可能是( )B A.5 B.10 C.11 D.12
(2)(2014·淮安)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3,x,则x的值可 以为___4_.(只需填一个整数)
【例2】 (1)(2014·赤峰)如图,把一块含有30°角(∠A=30°)的 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放在矩形桌面CDEF的一个顶点C处,桌 面的另一个顶点F与三角板斜边相交于点F,如果∠1=40°,那么 ∠AFE=( ) D
A.40° B.50° C.60° D.70°
4.(2015·柳州)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C≌△DCB 的是( D )
安徽省2014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课件 第15课时 三角形
4.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A∶∠B∶∠C=1∶2∶1, 试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理由:设每份为 x°,根据题意, 得 x+2x+x=180, 解得 x=45,2x=90, 所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皖考解读
考点聚焦
皖考探究
当堂检测
如 图, AE 是△ABC 的角平 分线 ∠ BAE = 1 ∠CAE= ∠BAC. 2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 内 ________ 部.
皖考解读
考点聚焦
皖考探究
当堂检测
第15课时┃ 三角形
如图,AF 是△ABC 的高∠BFA=∠CFA=90°. 三 角 形 的 高
________ 锐角 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直角 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是直角顶点; ______ 钝角 三 ______ 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皖考解读
考点聚焦
皖考探究
当堂检测
第15课时┃ 三角形
2. 如图 15-4 所示, ∠A、 ∠1、 ∠2 的大小关系是( B )
图 15-4 A.∠A>∠1>∠2 B.∠2>∠1>∠A C.∠A>∠2>∠1 D.∠2>∠A>∠1
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 解 析 意内角”可知,∠2>∠1>∠A.故选 B.
考点聚焦
皖考探究
当堂检测
第15课时┃ 三角形
例 5 [2013· 上海] 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 α 是另一个内 角 β 的两倍时, 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角形”, 其中 α 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 为 100°,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 30° . ________
全等三角形-中考数学总复习精品课件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如何找边相等、 角相等
1.找“角”相等的途径主要有:对顶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 内错角相等;余角等角代换;角平分线;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等.
2.找“边”相等主要借助中点、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来证明.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
如何找边相等、 角相等
3.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三个条件中,“边”是必不可少的.
垂足分别是点 D,E,AD=3,BE=1,则 DE 的长是( B )
3 A.2
B.2
C.2 2
D. 10
61.2如0° 图,△ABC≌△A′B′C′,其中∠A=36°,∠C′=24°,则∠B=________.
7.如图,已知∠ABC=∠DCB,添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①∠A=∠D,②AC=DB, ③AB=DC,其中不能确定△ABC≌△DCB的是_②_____(只填序号).
A.∠A=∠D B.AC=DF C.AB=ED D.BF=EC
平移加翻折型
2.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AC=DF,BE=CF,且 BC=5,∠A=70°,∠B=75°,EC=2,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C)
A.BE=3 B.∠F=35° C.DF=5 D.AB∥DE
平移型
3.如图,小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池塘两端M,N的距离,如果
对称型
解:(1)在△ABC 和△ADC 中,AABC= =AADC,,∴△ABC≌△ADC(SSS), BC=DC,
∴∠BAC=∠DAC,即 AC 平分∠BAD (2) 由 (1) 得 ∠BAE = ∠ DAE , 在 △BAE 和 △DAE 中 ,
BA=DA, ∠BAE=∠DAE,∴△BAE≌△DAE(SAS),∴BE=DE AE=AE,
【2014年】中考数学复习方案课件_第4单元三角形1【沪科版】
平 行 线
性质
皖考解读
第14课时┃ 平面图形及相交线、平行线
考点7 垂直及其性质
垂直 的基 本性 质 线段 的垂 直平 分线
1.过一点___________ 有且只有 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2. 在 连 接 直 线 外 一 点 与 直 线 上 各 点 的 线 段 中 , ________ 垂线段 最短. 垂线段 的长度,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________ 叫做点到 直线的距离. 线段两个端点 的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_______________ 距离相等; 逆定理: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 线段的____________ 垂直平分线 上.
余角、 补角、 对顶角的概念 了解
皖考解读
考点聚焦
皖考探究
当堂检测
第14课时┃ 平面图形及相交线、平行线
考 点 聚 焦
考点1 名称 直线、射线、线段
关键点回顾 1.经过两点____________ 有且只有一 条直线; 2.两条直线相交只有________ 一个 交点. 直线 过任意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 n 个点中的两个点 n(n-1) 可以画____________ 条直线. 2 线段 最短. 两点之间,________ 1.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________ 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长度 , 线段 2. 线段上共有 n 个点 ( 包括两个端点 ) 时, 共有线段 n(n-1) ________条. 2
皖考解读
考点聚焦
皖考探究
当堂检测
第14课时┃ 平面图形及相交线、平行线
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 角平分 ________. 相等 线的性 相等 的点在这个 逆定理: 到角的两边距离________ 质 角的平分线上.
2013-2014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学生版第十七讲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第十七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基础知识回顾】三角形的概念:1、由直线上的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2、三角形的基本元素:三角形有条边个顶点个内角二、三角形的分类:按边可分为三角形和三角形,按角可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名师提醒:等边三角形属于特殊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又称为三角形】三、三角形的性质: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任意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3、三角形具有性【名师提醒:1、三角形的外角是指三角形一边和另一边的组成的角,三角形有个外角,三角形的外角和是,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是确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和判断线段间不等关系的主要依据】四、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1、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部且交于一点,这点是三角形的心它到得距离相等2、中线: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部,且交于一点3、高线:不同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位置不同,锐角三角形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条高线在部,另外两条和重合,钝角三角形有一条高线在三角形部,另外两条在三角形部4、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任意两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名师提醒: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中位线都是且都有条】五、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1、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分别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线)周长、面积分别对应【名师提醒: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证明线段、角等之间数量关系的最主要依据】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一般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方法:①边角边,简记为②角边角:简记为③角角边:简记为④边边边:简记为2、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除可用一般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所有方法以外,还可以用来判定【名师提醒:1、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条件中,必须至少有一组对应相等,用SAS判定全等,切记角为两边的2、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条件要特别注意对应两个字】【重点考点例析】考点一:三角形三边关系例1 (2013•温州)下列各组数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边长的是()A.1,2,4 B.4,5,9 C.4,6,8 D.5,5,1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只要满足两短边的和大于最长的边,就可以构成三角形.对应训练1.(2013•长沙)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第三边长可能是()A.2 B.4 C.6 D.8考点二:三角形内角、外角的应用例2 (2013•湘西州)如图,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角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下图形,其中∠C=90°,∠B=45°,∠E=30°,则∠BFD的度数是()A.15°B.25°C.30°D.10°鄂州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对应训练2.(2013•鄂州)一副三角板有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叠放在一起,则∠α的度数是()A.165°B.120°C.150°D.135°考点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例3 (2013•天门)如图,已知△ABC≌△ADE,AB与ED交于点M,BC与ED,AD分别交于点F,N.请写出图中两对全等三角形(△ABC≌△ADE除外),并选择其中的一对加以证明.宜宾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例4 (2013•宜宾)如图:已知D、E分别在AB、AC上,AB=AC,∠B=∠C,求证:BE=CD.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常常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解决线段或角相等的问题,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时,要注意公共角及公共边,对顶角等隐含条件的运用.对应训练3.(2013•荆州)如图,△ABC与△CDE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D在AB 上,连结BE.请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4.(2013•十堰)如图,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BD=CE.求证:AD=AE.考点四:全等三角形开放性问题例5 (2013•云南)如图,点B在AE上,点D在AC上,AB=AD.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BC≌△ADE(只能添加一个).(1)你添加的条件是.(2)添加条件后,请说明△ABC≌△ADE的理由.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开放型题目,根据不同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可以选择添加的条件也不相同.对应训练5.(2013•昭通)如图,AF=DC,BC∥EF,只需补充一个条件,就得△ABC≌△DEF.【聚焦山东中考】(2013•威海)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点C在EF上,AC经过点D.已知∠A=∠EDF=90°,1.AB=AC.∠E=30°,∠BCE=40°,则∠CDF= .1.25°2.(2013•聊城)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90°,BC=CD,CE⊥AD,垂足为E,求证:AE=CE.3.(2013•菏泽)如图,在△ABC中,AB=CB,∠ABC=90°,D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边上,且BE=BD,连结AE、DE、DC.(1)求证:△ABE≌△CBD;(2)若∠CAE=30°,求∠BDC的度数.4.(2013•临沂)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B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1)求证:AF=DC;(2)若AB⊥AC,试判断四边形ADC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5.(2013•东营)(1)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试判断△DEF的形状.6.(2013•烟台)已知,点P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分别过A,B向直线C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Q为斜边AB的中点.(1)如图1,当点P与点Q重合时,AE与BF的位置关系是,QE与QF 的数量关系式;(2)如图2,当点P在线段AB上不与点Q重合时,试判断QE与QF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3)如图3,当点P在线段BA(或AB)的延长线上时,此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备考真题过关】一、选择题1.(2013•泉州)在△ABC中,∠A=20°,∠B=60°,则△ABC的形状是()A.等边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2.(2013•宜昌)下列每组数分别表示三根木棒的长度,将它们首尾连接后,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是()A.1,2,6 B.2,2,4 C.1,2,3 D.2,3,4 3.(2013•衡阳)如图,∠1=100°,∠C=70°,则∠A的大小是()A.10°B.20°C.30°D.80°4.(2013•河北)如图1,M是铁丝AD的中点,将该铁丝首尾相接折成△ABC,且∠B=30°,∠C=100°,如图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M在AB上B.点M在BC的中点处C.点M在BC上,且距点B较近,距点C较远D.点M在BC上,且距点C较近,距点B较远衡阳5.(2013•铁岭)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 ≌△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A.BC=EC,∠B=∠E B.BC=EC,AC=DCC.BC=DC,∠A=∠D D.∠B=∠E,∠A=∠D邵阳6.(2013•台州)已知△A1B1C1△A2B2C2的周长相等,现有两个判断:①若A1B1=A2B2,A1C1=A2C2,则△A1B1C1≌△A2B2C2;②若∠A1=∠A2,∠B1=∠B2,则△A1B1C1≌△A2B2C2,对于上述的两个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正确,②错误B.①错误,②正确C.①,②都错误D.①,②都正确7.(2013•邵阳)如图所示,点E是矩形ABCD的边A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D=DE,连结BE 交CD于点O,连结AO,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OB≌△BOC B.△BOC≌△EOD C.△AOD≌△EOD D.△AOD≌△BOC8.(2013•河北)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3=50°,则∠1+∠2=()A.90°B.100°C.130°D.180°陕西9.(2013•陕西)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若连接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二、填空题10.(2013•黔东南州)在△ABC中,三个内角∠A、∠B、∠C满足∠B-∠A=∠C-∠B,则∠B= 度.≌△DEF,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柳州13.(2013•郴州)如图,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AE=AD,不添加新的线段和字母,要使△ABE≌△ACD,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只写一个条件即可).达州14.(2013•达州)如图,在△ABC中,∠A=m°,∠ABC和∠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1,得∠A1;∠A1BC和∠A1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得∠A2;…∠A2012BC和∠A2012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013,则∠A2013= 度.三、解答题15.(2013•玉林)如图,AB=AE,∠1=∠2,∠C=∠D.求证:△ABC≌△AED.16.(2013•湛江)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B∥ED,AC∥FD,求证:AC=DF.17.(2013•佛山)课本指出: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除了公理外,其他的真命题(如推论、定理等)的正确性都需要通过推理的方法证实.(1)叙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中的推论AAS;(2)证明推论AAS.要求:叙述推论用文字表达;用图形中的符号表达已知、求证,并证明,证明对各步骤要注明依据.18.(2013•随州)如图,点F、B、E、C在同一直线上,并且BF=CE,∠ABC=∠DEF.能否由上面的已知条件证明△ABC≌△DEF?如果能,请给出证明;如果不能,请从下列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条件,添加到已知条件中,使△ABC≌△DEF,并给出证明.提供的三个条件是:①AB=DE;②AC=DF;③AC∥DF.19.(2013•内江)已知,如图,△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DCE=90°,D 为AB边上一点.求证:BD=AE.20.(2013•舟山)如图,△ABC与△DCB中,AC与BD交于点E,且∠A=∠D,AB=DC.(1)求证:△ABE≌DCE;(2)当∠AEB=50°,求∠EBC的度数?21.(2013•荆门)如图1,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点E在AD上.(1)求证:BE=CE;(2)如图2,若BE的延长线交AC于点F,且BF⊥AC,垂足为F,∠BAC=45°,原题设其它条件不变.求证:△AEF≌△BCF.。
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考题节选含答案
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考题节选含答案一、选择题1.(2014年四川资阳,第6题3分)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C.对角线垂直的梯形是等腰梯形D.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利用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对每个选项逐一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解答:解:A、有可能是等腰梯形,故错误;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C、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故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定理,难度不大.2.(2014•毕节地区,第5题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方差越大,说明数据就越稳定B.在不等式两边同乘或同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时,不等号的方向不变C.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D.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考点:方差;不等式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确定圆的条件分析:利用方差的意义、不等号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确定圆的条件对每个选项逐一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解答:解:A、方差越大,越不稳定,故选项错误;B、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故选项错误;C、正确;D、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不等号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确定圆的条件,属于基本定理的应用,较为简单.3.(2014·台湾,第9题3分)如图,坐标平面上,△ABC与△DEF全等,其中A、B、C 的对应顶点分别为D、E、F,且AB=BC=5.若A点的坐标为(﹣3,1),B、C两点在方程式y=﹣3的图形上,D、E两点在y轴上,则F点到y轴的距离为何?()A.2B.3C.4D.5分析:如图,作AH、CK、FP分别垂直BC、AB、DE于H、K、P.由AB=BC,△ABC≌△DEF,就可以得出△AKC≌△CHA≌△DPF,就可以得出结论.解:如图,作AH、CK、FP分别垂直BC、AB、DE于H、K、P.∴∠DPF=∠AKC=∠CHA=90°.∵AB=BC,∴∠BAC=∠BC A.在△AKC和△CHA中。
三角形、三角形的相似及全等、解直角三角形-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试题
三角形、三角形的相似及全等、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准备一. 教学目标:(1)掌握三角形、三角形的全等、相似及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2)利用三角形的相似、全等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进行计算、解答有关综合题。
(3)培养学生的转化、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的能力二. 教学重点、难点:三角形、三角形的相似及全等、解直角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是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知识要点:知识点1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①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②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③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④三角形三个外角的和等于360°;⑤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⑥三角形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知识点2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和外心、内心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②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外心到各顶点的距离相等;③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④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知识点3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识别:①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②有两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③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④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⑤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边对等角;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的中垂线是它的对称轴;④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等于60°。
知识点4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识别:①有一个角等于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
∴△ADE≌△ADC。DE=CD,∠AED=∠C
∵AB=AC+CD,∴DE=CD=AB-AC=AB-AE=BE
∠B=∠EDB
∠C=∠B+∠EDB=2∠B
12证明:
∵BE‖CF
∴∠E=∠CFM,∠EBM=∠FCM
∵BE=CF
∴△BEM≌△CFM
∴BM=CM
∴AM是△ABC的中线。
9作AG∥BD交DE延长线于G
AGE全等BDE
AG=BD=5
AGF∽CDF
AF=AG=5
所以DC=CF=2
10证明:
做BE的延长线,与AP相交于F点,
∵PA//BC
∴∠PAB+∠CBA=180°,
又∵,AE,BE均为∠PAB和∠CBA的角平分线
∴∠EAB+∠EBA=90°∴∠AEB=90°,EAB为直角三角形
13证明:因为AB=AC,
所以∠EBC=∠DCB
因为BD⊥AC,CE⊥AB
所以∠BEC=∠CDB
BC=CB (公共边)
则有三角形EBC全等于三角形DCB
所以BE=CD
14
11.证明:∵∠ACB=90°,
∴∠ACD+∠BCE=90°,
而AD⊥MN于D,BE⊥MN于E,
∴∠ADC=∠CEB=90°,∠BCE+∠CBE=90°,
∵CF⊥AD
∴∠ACF+∠DCF=90°
∵∠ACF+∠CAF=90°
∴∠CAF=∠DCF
∵AC=CB∠ACG=∠B
∴△ACG≌△CBE
∴CG=BE
∵∠DCG=∠B CD=BD
∴△CDG≌△BDE
浙江新中考2014届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15)全等三角形
考点一 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
1.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
温馨提示
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 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 置上 .如右图,△ ABC 和△ DBC 全 等,点 A 和点 D,点 B 和点 B,点 C 和 点 C 是 对应顶点 ,记作 △ ABC≌△ DBC.
(1)求证:△ACD≌△AED; (2)若∠B=30° ,CD=1,求 BD 的长.
解 : (1) 证 明: ∵AD 平 分 ∠CAB , ∴∠CAD = ∠EAD. ∵DE⊥AB,∠C=90° ,∴∠C=∠AED=90° , 又∵AD=AD,∴△ACD≌△AED. (2)∵△ACD≌△AED,∴DE=CD=1. ∵∠B=30° ,∠DEB=90° ,∴BD=2DE=2.
7.(2011· 义乌)如图,已知 E,F 是▱ABCD 对角线 AC 上的两点,且 BE⊥AC,DF⊥AC.
(1)求证:△ABE≌△CDF; (2)请写出图中除△ABE≌△CDF 外, 其余两对全 等三角形(不D 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BAE=∠DCF. 又∵BE⊥AC,DF⊥AC, ∴∠AEB=∠CFD=90° . ∴△ABE≌△CDF(AAS). (2)△ABC≌△CDA 和△BCE≌△DAF.
解: (1) 证明:∵∠A =∠D ,∠AEB =∠DEC , AB=DC,∴△ABE≌△DCE. (2)∵△ABE≌△DCE ,∴BE = CE ,∴∠ECB = ∠EBC. ∵∠EBC + ∠ECB = ∠AEB = 50° , ∴∠EBC = 25° .
6. (2013· 温州)如图,在△ABC 中,∠C=90° , AD 平分∠CAB,交 CB 于点 D,过点 D 作 DE⊥AB 于点 E.
2014中考数学复习课件15全等三角形-第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三角形3
解析:∵AE=CF,∴AF=CE.A 中,具备 AF= CE , ∠AFD = ∠CEB , ∠A = ∠C , 由 “ASA” 可 得 △ADF≌△CBE;B 中,具备 AD=CB,AF=CE, ∠AFD=∠CEB,是两边及一边的对角,不能证明 两三角形全等;C 中,具备 BE=DF,AF=CE, ∠AFD=∠CEB,由“SAS”可得△ADF≌△CBE; D 中,∵AD∥BC,∴∠A=∠C.因此具备 AF=CE, ∠AFD = ∠CEB , ∠A = ∠C , 由 “ASA” 可 得 △ADF≌△CBE.故选 B.
6. (2013· 陕西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AB= AD, CB= CD,若连接 AC, BD 相交于点 O,则图中 全等三角形共有 ( A. 1 对 C. 3 对 C ) B. 2 对 D. 4 对
解 析 : ∵ AB = AD , CB = CD , AC = AC , ∴△ ABC≌△ADC ; ∵△ ABC≌△ ADC , ∴∠BAC = ∠DAC , ∠BCA = ∠ DCA. 由 AB = AD , ∠BAC = ∠DAC, AO= AO, 可得 △ABO≌△ ADO; 由 BC= DC, ∠BCA= ∠DCA, CO= CO,可得 △ BOC≌△ DOC.综 上所述,共有 3 对全等三角形.故选 C.
(8 分)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D∥BC,E 为 CD 的中点,连接 AE,BE,BE⊥AE,延长 AE 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 F.
求证:(1)FC=AD; (2)AB=BC+AD.
证明: (1)∵AD∥ BC, ∴∠ ADE= ∠FCE. ∵E 是 CD 的中点, ∴DE= CE. ∵在 △ADE 与 △ FCE 中, ∠ADE=∠ FCE, DE= CE, ∠AED= ∠FEC, ∴△ ADE≌△ FCE(ASA), ∴FC= AD.
中考备考数学总复习14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含解析)
第14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锁定目标考试]考标要求考查角度1.了解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有关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3.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的概念及画法和性质.4.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中考多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通过解答题来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全等三角形在中考中常与平行四边形、二次函数、圆等知识相结合,考查运用知识的能力.[导学必备知识]知识梳理一、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1.概念(1)由三条线段________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按边可分为:非等腰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按角可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2.性质(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______;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____________;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________的任何一个内角.(2)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______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________第三边.二、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特性: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________.2.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______,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高.特性: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______.3.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______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特性: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______.4.三角形的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______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它的________.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概念能够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性质全等三角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相等.3.判定(1)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SS);(2)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AS);(3)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SA);(4)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AS);(5)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记为(HL).四、定义、命题、定理、公理1.定义对一个概念的特征、性质的描述叫做这个概念的定义.2.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1)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命题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是题设,“那么”后面是结论.(2)命题的真假:正确的命题称为________;错误的命题称为________.(3)互逆命题: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________,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________,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每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3.定理经过证明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因为定理的逆命题不一定都是真命题.所以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4.公理有一类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伪的原始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五、证明1.证明从一个命题的条件出发,根据定义、公理及定理,经过________,得出它的结论成立,从而判断该命题为真,这个过程叫做证明.2.证明的一般步骤(1)审题,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2)由题意画出图形,具有一般性;(3)用数学语言写出已知、求证;(4)分析证明的思路;(5)写出证明过程,每一步应有根据,要推理严密.3.反证法先假设命题中结论的反面成立,推出与已知条件或是定义、定理等相矛盾,从而结论的反面不可能成立,借此证明原命题结论是成立的.这种证明的方法叫做反证法.自主测试1.(浙江嘉兴)已知△ABC中,∠B是∠A的2倍,∠C比∠A大20°,则∠A等于() A.40° B.60° C.80° D.90°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3,8,4 B.4,9,6 C.15,20,8 D.9,15,83. (贵阳)如图,已知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C=EF,要使△ABC≌△DEF,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A.∠BCA=∠F B.∠B=∠E C.BC∥EF D.∠A=∠EDF4.下面的命题中,真命题是()A.有一条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有两条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有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有一条高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5.(四川雅安)在△ADB和△ADC中,下列条件:①BD=DC,AB=AC;②∠B=∠C,∠BAD=∠CAD;③∠B=∠C,BD=DC;④∠ADB=∠ADC,BD=DC.能得出△ADB≌△ADC的序号是__________.6.(广东广州)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B=AC,∠B=∠C,求证:BE =CD.[探究重难方法]考点一、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例1】若某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下列长度的线段能作为其第三边的是()A.1 B.5 C.7 D.9解析:设第三边为x,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得4-3<x<3+4,即1<x<7.答案:B方法总结 1.在具体判断时,可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最长的线段进行比较.若这两条线段的和大于最长的那条线段,则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否则就不能组成三角形.2.三角形边的关系的应用:(1)判定三条线段是否构成三角形;(2)已知两边的长,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3)可证明线段之间的不等关系.触类旁通1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x,13,若x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个数为()A.2 B.3 C.5 D.13考点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例2】(云南)如图,在△ABC中,∠C=90°,点D是AB边上一点,DM⊥AB,且DM=AC,过点M作ME∥BC交AB于点E.求证:△ABC≌△MED.证明:在△ABC和△MED中,∵BC∥EM,∴∠MED=∠B.∵DM⊥AB,∴∠MDE=90°,∴∠C=∠MDE.∵AC=MD,∴△ABC≌△MED.方法总结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常用下面的思路:有两角对应相等时找夹边或任一边对应相等;有两边对应相等时找夹角或另一边对应相等.在具体的证明中,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择证明方法.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主要是指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中线、对应高、对应角平分线、周长、面积等之间的等量关系.触类旁通2如图,在△ABC中,∠ACB=90°,AC=BC,BE⊥CE于点E,AD⊥CE于点D.求证:△BEC ≌△CDA . 考点三、真假命题的判断【例3】 (湖南益阳)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 .中心投影下,物高与影长成正比B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C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D .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解析:同一时刻,平行投影下物高与影长成正比,故A 项错误;平移是全等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故B 项正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故C 项正确;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是切线的性质,故D 项正确.答案:A方法总结 对命题的正确性理解一定要准确,判定命题不成立时,有时可以举反例说明道理;命题有正、误,错误的命题也是命题.触类旁通3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 ,b ,c 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a ∥b ,a ⊥c ,那么b ⊥c ;②如果b ∥a ,c ∥a ,那么b ∥c ;③如果b ⊥a ,c ⊥a ,那么b ⊥c ;④如果b ⊥a ,c ⊥a ,那么b ∥C .其中为真命题的是__________.(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考点四、证明的方法【例4】 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 ∥BC ,BC =DC ,CF 平分∠BCD ,DF ∥AB ,BF 的延长线交DC 于点E.求证:(1)△BFC ≌△DFC ; (2)AD =DE .证明:(1)∵CF 平分∠BCD ,∴∠BCF =∠DCF . 在△BFC 和△DFC 中,⎩⎪⎨⎪⎧BC =DC ,∠BCF =∠DCF ,FC =FC ,∴△BFC ≌△DFC . (2)如图,连接BD .∵△BFC≌△DFC,∴BF=DF.∴∠FBD=∠FDB.∵DF∥AB,∴∠ABD=∠FDB.∴∠ABD=∠FBD.∵AD∥BC,∴∠BDA=∠DBC.∵BC=DC,∴∠DBC=∠BDC.∴∠BDA=∠BDC.又BD是公共边,∴△BAD≌△BED.∴AD=DE.方法总结 1.证明问题时,首先要理清证明的思路,做到证明过程的每一步都有理有据,推理严密.要证明线段、角相等时,证全等是常用的方法.2.证明的基本方法:(1)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入手,探索解题途径的方法;(2)分析法,从结论出发,用倒推来寻求证题思路的方法;(3)两头“凑”的方法,综合应用以上两种方法找证明思路的方法.触类旁通4如图,在△ABC中,AD是中线,分别过点B,C作AD及其延长线的垂线BE,CF,垂足分别为点E,F.求证:BE=CF.[品鉴经典考题]1.(湖南长沙)现有3 cm,4 cm,7 cm,9 cm长的四根木棒,任取其中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可以组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是()A.1 B.2 C.3 D.42.(湖南娄底)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B.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C.对于简单的随机样本,可以用样本的方差去估计总体的方差D.若x2=y2,则x=y3.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 cm,2 cm,4 cm B.4 cm,6 cm,8 cm C.5 cm,6 cm,12 cm D.2 cm,3 cm,5 cm4.(湖南长沙)如图,在△ABC中,∠A=45°,∠B=60°,则外角∠ACD=__________°.5.(湖南郴州)已知,点P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经过点P的直线EF交AB于点E,交DC于点F.求证:AE=CF.6. (湖南衡阳)如图所示,AF=DC,BC∥EF,请你只补充一个条件,使△ABC≌△DEF,并说明理由.[研习预测试题]1.如图,为估计池塘两岸A,B间的距离,杨阳在池塘一侧选取了一点P,测得P A=16 m,PB=12 m,那么AB间的距离不可能是()A.5 m B.15 m C.20 m D.28 m2.如图,已知△ABC中,∠ABC=45°,F是高AD和BE的交点,CD=4,则线段DF的长度为()A.2 2 B.4 C.3 2 D.4 23.如图,在△ABC中,∠A=80°,点D是BC延长线上一点,∠ACD=150°,则∠B =__________.4.如图,在△ABC中,BC边不动,点A竖直向上运动,∠A越来越小,∠B,∠C越来越大,若∠A减少α度,∠B增加β度,∠C增加γ度,则α,β,γ三者之间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__.5.如图所示,三角形纸片ABC中,∠A=65°,∠B=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若∠1=20°,则∠2的度数为__________.6.如图,点B,C,F,E在同一直线上,∠1=∠2,BC=FE,∠1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2的对顶角,要使△ABC≌△DEF,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只需写出一个).7.如图,已知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点E在AC上,CE=BC,过点E作AC的垂线,交C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B=FC.8.如图,点A,B,D,E在同一直线上,AD=EB,BC∥DF,∠C=∠F.求证:AC=EF.参考答案【知识梳理】一、1.(1)首尾2.(1)180° 两个内角的和 不相邻 (2)大于 小于 二、1.内心 2.垂线 垂心 3.中点 重心 4.中点 一半三、1.完全重合 2.对应边 对应角四、2.(1)题设 结论 (2)真命题 假命题 (3)结论 题设 五、1.逻辑推理 导学必备知识 自主测试1.A 设∠A =x ,则∠B =2x ,∠C =x +20°,则x +2x +x +20°=180°,解得x =40°,即∠A =40°.2.A3.B 由已知可得两个三角形已有两组边对应相等,还需要另一组边对应相等或夹角对应相等,只有B 能满足条件.4.D5.①②④ 由题意知AD =AD ,条件①可组成三边对应相等,条件②可组成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条件④可组成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这三个条件都可得出△ADB ≌△ADC ,条件③组成的是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不能得出△ADB ≌△ADC .6.证明:∵在△ABE 和△ACD 中,∠B =∠C ,AB =AC ,∠A =∠A ,∴△ABE ≌△ACD (ASA).∴BE =CD .探究考点方法触类旁通1.B 由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得13-2<x <13+2,即11<x <15, ∵x 为正整数,∴x 为12,13,14,故选B.触类旁通2.证明:∵BE ⊥CF 于点E ,AD ⊥CE 于点D , ∴∠BEC =∠CDA =90°.在Rt △BEC 中,∠BCE +∠CBE =90°, 在Rt △BCA 中,∠BCE +∠ACD =90°, ∴∠CBE =∠ACD . 在△BEC 和△CDA 中, ∵⎩⎪⎨⎪⎧∠BEC =∠CDA ,∠CBE =∠ACD ,BC =CA ,∴△BEC ≌△CDA . 触类旁通3.①②④触类旁通4.证明:∵在△ABC 中,AD 是中线, ∴BD =CD .∵CF ⊥AD ,BE ⊥AE ,∴∠CFD =∠BED =90°. 在△BED 与△CFD 中,∵∠BED =∠CFD ,∠BDE =∠CDF ,BD =CD , ∴△BED ≌△CFD ,∴BE =CF .品鉴经典考题1.B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能组成三角形的是:3,7,9;4,7,9. 2.D 若x 2=y 2,则x =y 或x =-y ,所以D 是假命题. 3.B4.105 ∠ACD =∠A +∠B =45°+60°=105°. 5.证明: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CD , ∴∠ACD =∠BAC .在△APE 和△CPF 中,⎩⎪⎨⎪⎧∠ACD =∠BAC ,∠CPF =∠APE ,PC =P A ,∴△APE ≌△CPF .∴AE =CF . 6.解:答案不唯一,如BC =EF 等. 理由:∵AF =DC ,∴AC =DF . ∵BC ∥EF ,∴∠BCA =∠EFD . 又BC =EF ,∴△ABC ≌△DEF .研习预测试题1.D 由三角形三边关系知16-12<AB <16+12,故选D. 2.B 因为由已知可证明△BDF ≌△ADC ,所以DF =CD . 3.70° 4.α=β+γ5.60° ∵∠A +∠B +∠C =180°,∠CDE +∠CED +∠C =180°, ∴∠A +∠B =∠CDE +∠CED .∴∠A +∠B +∠CDE +∠CED =2(∠A +∠B )=280°. ∵∠1+∠2+∠CDE +∠CED +∠A +∠B =360°, ∴∠1+∠2=360°-280°=80°. 又∵∠1=20°,∴∠2=60°. 6.不是 ∠B =∠E (答案不唯一)7.证明:∵FE ⊥AC 于点E ,∠ACB =90°, ∴∠FEC =∠ACB =90°.∴∠F +∠ECF =90°. 又∵CD ⊥AB 于点D ,∴∠A +∠ECF =90°. ∴∠A =∠F .在△ABC 和△FCE 中,⎩⎪⎨⎪⎧∠A =∠F ,∠ACB =∠FEC ,BC =CE ,∴△ABC ≌△FCE . ∴AB =FC .8.证明:∵AD =EB ,∴AD -BD =EB -BD ,即AB =ED .又∵BC∥DF,∴∠CBD=∠FDB. ∴∠ABC=∠EDF.又∵∠C=∠F,∴△ABC≌△EDF.∴AC=EF。
(沪科版)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16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第16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经典示例
例2 [2014·成都] 如图 16-1,为估计池塘两岸边 A,B
两点间的距离, 在池塘的一侧选取点 O, 分别取 OA , OB 的中点 M,
64 N,测得 MN=32 m,则 A,B 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 m.
图 16 - 1 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第 16
8.[2014·黄石] 如图16-5,一张矩形纸片,剪去部分后 得到一个三角形,则图中∠1+∠2的度数是( C )
A.30° B.60° C.90° D.120°
图16-5
第16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9.[2014·孝感] 如图16-6,直线l1∥l2,l3⊥l4,∠1= 44°,那么∠2的度数为( A )
角平 AE 是 △ABC 的 角 平 分 线 分线 ∠BAE=∠CAE 高 AF 是△ABC 的高
BFA=∠CFA=90°
第16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概念:连接三角形两边的中点的线段 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中位 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GH 是△ABC 的 线 1 中位线 GH BC 2
经典示例
例1 [2012·长沙] 现有长度分别为 3 cm ,4 cm,7 cm,9 cm 的四根木棒,任取其中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可以组成的三角 形的个数是( B )
A.1 B.2
C.3 D.4
第16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解析] 可以用枚举法得出四条木棒的所有组合:3 cm,
4 cm,7 cm和3 cm,4 cm,9 cm和3 cm,7 cm,9 cm和4 cm,
第16讲┃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一副三角板叠在一起如图 16-11 放置, 最小锐角的顶点 D 恰好放 在等腰直角三角板的斜边 AB 上, BC 与 DE 交于点 M.如果∠ADF=100°, 那么∠BMD 为________度.
【2014中考复习方案】(河北专版)中考数学复习权威课件:19全等三角形
类型
第19课时┃全等三角形
冀 考 探 究
探究一 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
命题角度: 1. 利用 SSS,ASA,AAS,SAS,HL 判定三角形全等; 2.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线段或角之间的关系与计算问题. [2013· 永州] 如图 19-1,M 是△ABC 的边 BC 的中点,AN 平分∠BAC,BN⊥AN 于点 N,延长 BN 交 AC 于点 D,已知 AB=10, BC=15,MN=3. (1)求证:BN=DN; (2)求△ABC 的周长.
图 19-1
冀考解读 考点聚焦 冀考探究
第19课时┃全等三角形
解 ∠DAN. ∵BN⊥AN 于点 N,∴∠ANB=∠AND=90°. 又∵AN=AN,∴△ABN≌△ADN. ∴BN=DN. (2)∵M 为边 BC 的中点,∴BM=CM. 又由(1)BN=DN,MN=3,∴CD=2MN=6. ∵△ABN≌△ADN,AB=10,∴AD=AB=10. ∴△ABC 的周长=10+10+6+15=41. (1) 证明 : ∵AN 平分∠BAC ,∴∠ BAN =
冀考解读 考点聚焦 冀考探究
第19课时┃全等三角形
(3)如图③,当点 P 在线段 BA(或 AB)的延长线上时, 此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
图 19-3
冀考解读
考点聚焦
冀考探究
第19课时┃全等三角形
解 (1)AE∥BF QE=QF (2)QE=QF. 证明:如图①,延长 FQ 交 AE 于点 D. 由题意 AE∥BF,∴∠1=∠2. ∵∠3=∠4, AQ=BQ, ∴△AQD≌△BQF, ∴QD=QF. ∵AE⊥CP,∴QE 为 Rt△FDE 斜边 FD 的中线. ∴QE=QF.
数学中考总复习(一轮复习)第17讲全等三角形
第17讲全等三角形【考点总汇】一、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1•性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的中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角平分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边上的高 __________ ,全等三角 形的周长 _________ ,面积 _________ 。
2•判定定理(1)三边分别 _________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边边边”或“ _______ ”)。
微拨炉:已知两边和一角判定三角形全等时,没有“ SSA ”定理,即不能错用成“两边及一边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二、角的平分线1•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 ___________ 。
2•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 ____________ 。
3•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 微拨炉: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不是射线。
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互为逆定理。
注意分清题设和结论。
高频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范例】如图,在△ ABC 中,AB=CB ,■ ABC =90,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 E 在BC 边上, 且 BE 二 BD ,连接 AE 、DE 、DC 。
(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________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边角边”或 ”) (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________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角边角”或”)(4)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 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斜边、直角边”或 ”)(1)求证:△ ABE ◎△ CBD(2)若• CAE =30 [求• BDC 的度数D得分要领: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思路1•已知两边:(1)找夹角(SAS) ; (2)找直角(HL或SAS) ; (3)找第三边(SSS)。
中考数学精华复习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完美
第16讲┃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11.如图16-8,给出下列四组条件: ①AB=DE,BC=EF,AC=DF; ②AB=DE,∠B=∠E,BC=EF; ③∠B=∠E,BC=EF,∠C=∠F; ④AC=DF,∠A=∠D,∠B=∠E; 其中能使△ABC≌△DEF的条件共有( D )
A.1组
B.2组
图16-8 C.3组
图16-4
[解析] 如图,根据题意可知∠5=90°, ∴∠3+∠4=90°,∴∠1+∠2=2∠5+∠3+∠4=2×90°+90° =270°.
第16讲┃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考点3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
定义 性质
如果两个三角形能够完全_重__合___,那么这 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对应边相__等____,对应
第16讲┃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6.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那么这个三
角形是( B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第16讲┃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7.如图16-4,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剪去直角后,得到一个四边 形,则∠1+∠2=___27_0____度.
考点2 三角形的边和角
三角形边 的关系
三角形的内角 和与外角和
三角形外 角性质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__大_于_____第三 边,任意两边之差_小__于_____第三边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_1_8_0_°__,外角和为
_3_6_0_°__ 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__等_于___与它不相 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②三角形的一个 外角大于与__它__不__相__邻_的__任何一个内角
_三__边___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解析—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定理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解析—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定理复习目标1.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准确地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考点梳理一、基本概念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特别提醒: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相等;对应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例1.如图,BD、CE分别是△ABC的边AC和AB上的高,点P在BD的延长线上,BP=AC,点Q在CE上,CQ=AB.求证:(1)AP=AQ;(2)AP△AQ.【答案】证明:(1)△BD、CE分别是△ABC的边AC和AB上的高,△△1+△CAE=90°,△2+△CAE=90°.△△1=△2,△在△AQC和△PAB中,△△AQC△△PAB.△ AP=AQ.(2)△ AP=AQ,△QAC=△P,△△PAD+△P=90°,△△PAD+△QAC=90°,即△PAQ=90°.△AP△AQ.二、灵活运用定理三角形全等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这不仅因为全等三角形有很多重要的角相等、线段相等的特征,还在于全等三角形能把已知的线段相等、角相等与未知的结论联系起来.应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方法注意以下几点:1. 条件充足时直接应用判定定理在证明与线段或角相等的有关问题时,常常需要先证明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种情况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比较充分,只要认真观察图形,结合已知条件分析寻找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即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2. 条件不足,会增加条件用判定定理此类问题实际是指条件开放题,即指题中没有确定的已知条件或已知条件不充分,需要补充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执果索因,逆向思维,即从求证入手,逐步分析,探索结论成立的条件,从而得出答案.3. 条件比较隐蔽时,可通过添加辅助线用判定定理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当边或角的关系不明显时,可通过添加辅助线作为桥梁,沟通边或角的关系,使条件由隐变显,从而顺利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别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例2.如图,已知AD为△ABC的中线,且△1=△2,△3=△4,求证:BE+CF>EF.【答案】证明:延长ED至M,使DM=DE,连接CM,MF,在△BDE和△CDM中,△△BDE△△CDM(SAS).△BE=CM.又△△1=△2,△3=△4 ,△1+△2+△3+△4=180°,△△3+△2=90°,即△EDF=90°,△△FDM=△EDF =90°.在△EDF和△MDF中△△EDF△△MDF(SAS),△EF=MF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在△CMF中,CF+CM>MF(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E+CF>EF.三、常见的几种辅助线添加△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使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之类的题目.例3.如图所示,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AE=EF. 求证:AC=BF.【答案】证明:延长AD到H,使得DH=AD,连结BH,△ D为BC中点,△ BD=DC,在△ADC和△HDB中,△ △ADC△△HDB(SAS),△ AC=BH, △H=△HAC,△ EA=EF,△ △HAE=△AFE,又△ △BFH=△AFE,△ BH=BF,△ BF=AC.综合训练1.(2022·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九年级月考)如图,小明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A.SSS B.SSA C.ASA D.SAS【答案】C【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答即可.【详解】解:画一个三角形A′B′C′,使△A′=△A,A′B′=AB,△B′=△B,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故选:C.2.(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G是△ABC的重心,直线过A点与BC平行.若直线CG分别与AB、交于D、E两点,直线BG与AC交于F点,则△AED 的面积:四边形ADGF的面积=()A.1:2B.2:1C.2:3D.3:2【答案】D【分析】根据重心的概念得出D,F分别是三角形边的中点.若设△ABC的面积是2,则△BCD的面积和△BCF的面积都是1.又因为BG:GF=CG:GD,可求得△CGF 的面积.则四边形ADGF的面积也可求出.根据ASA可以证明△ADE△△BDC,则△ADE的面积是1.则△AED的面积:四边形ADGF的面积可求.【详解】解:设三角形ABC的面积是2,△三角形BCD的面积和三角形BCF的面积都是1,△BG:GF=CG:GD=2,△三角形CGF的面积是13,△四边形ADGF的面积是2−1−13=23,△//l BC,△EAD CBD∠=∠,△,=∠=∠,BD AD ADE BDC△△ADE△△BDC(ASA)△△ADE的面积是1△△AED的面积:四边形ADGF的面积=1:2=3:2.3故选:D.3.(2022·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九年级月考)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210AB=﹐E,F分别为BC,CD的中点,连接AE、BF,AE交BF于点G,将BCF△沿BF△的面积是()翻折得到BPF△,延长FP交BA延长线于点Q,连接QG,则QGFA.25B.25C.20D.15 2【答案】D【分析】由已知可求QF=QB,在Rt△BPQ中,由勾股定理求得QB,可求出S△BQF=25,再证明△ABE△△BCF(SAS),△BGE△△BCF,由此得BF,GE,BG,过点G作GN△AB交AB于N,可证明△ANG△△ABE,再由GA=AE-GE,可求得GN,根据S△QGF=S△BQF-S△BQG即可求解.【详解】解:将BCF△,△沿BF翻折得到BPF∴PF =FC ,△PFB =△CFB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FPB =90°,CD △AB ,,90AB BC ABE BCF =∠=∠=︒△△CFB =△ABF , △△ABF =△PFB , △QF =QB ,△PF =FC =12CD 12AB =PB =AB 在Rt △BPQ 中,222QB BP PQ =+,△222(QB QB =+,△QB△S△BQF =1252=,△AB =BC ,BE =CF ,△ABE =△BCF =90°, △△ABE △△BCF (SAS ), △△AEB =△BFC , 又△△EBG =△CBF , △△BGE △△BCF ,GE BG BECF BC BF∴==, △CF,BC △BF△GEBG , 过点G 作GN △AB 交AB 于N ,△△GAN=△EAB,△ANG=△ABE=90°,△△ANG△△ABE,△GN GABE EA=△GA=AE-GE =42△GN=4105△S△BQG=12×QB×GN=1510410225⨯⨯=10,△S△QGF=S△BQF-S△BQG=25-10=15,故选:D.4.(2022·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校九年级一模)如图,以ABC的三边为边分别作等边ACD△、ABE△、BCF△,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EBF DFC≌B.四边形ADFE为矩形C.四边形ADFE为菱形D .当AB AC =,120BAC ∠=︒时,四边形ADFE 是正方形【答案】A【分析】利用SAS 得到△EBF 与△DFC 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EF =AC ,再由△ADC 为等边三角形得到三边相等,等量代换得到EF =AD ,AE =DF ,利用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得到AEFD 为平行四边形,若AB =AC ,△BAC =120°,只能得到AEFD 为菱形,不能为正方形,即可得到正确的选项.【详解】解:△△ABE 、△BCF 为等边三角形,△AB =BE =AE ,BC =CF =FB ,△ABE =△CBF =60°,△△ABE −△ABF =△FBC −△ABF ,即△CBA =△FBE ,在△ABC 和△EBF 中,AB EB CBA FBE BC BF =⎧⎪∠=∠⎨⎪=⎩, △△ABC △△EBF (SAS ),△EF =AC ,又△△ADC 为等边三角形,△CD =AD =AC ,△EF =AD =DC ,同理可得△ABC △△DFC ,△DF =AB =AE =DF ,△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故B 、C 选项错误;△△FEA =△ADF ,△△FEA +△AEB =△ADF +△ADC ,即△FEB =△CDF ,在△FEB 和△CDF 中,EF DC FEB CDF EB FD =⎧⎪∠=∠⎨⎪=⎩. △△FEB △△CDF (SAS ),故选项A 正确;若AB =AC ,△BAC =120°,则有AE =AD ,△EAD =120°,此时AEFD 为菱形,选项D 错误故选A .5.(2022·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开学考试)如图在四边形ABEC 中,BEC ∠和BAC ∠都是直角,且AB AC =.现将BEC ∆沿BC 翻折,点E 的对应点为E ',BE '与AC 边相交于D 点,恰好BE '是ABC ∠的角平分线,若1CE =,则BD 的长为( )A .1.5B 2C .2D 3【答案】C【分析】 如图,延长CE '和BA 相交于点F ,根据翻折的性质可以证明△BE′C △△BE′F ,可得CF =2,再证明△FCA △△DBA ,可得BD =CF =2.【详解】解:如图,延长CE '和BA 相交于点F ,由翻折可知:90BE C E ∠'=∠=︒,1CE CE '==,BE '是ABC ∠的角平分线,CBE FBE ∴∠'=∠',BE BE '=',∴()BE C BE F ASA '≅',1E F CE ∴'='=,2CF ∴=,90FCA F ∠+∠=︒,90DBA F ∠+∠=︒,FCA DBA ∴∠=∠,90FAC DAB ∠=∠=︒,AB AC =,()FCA DBA ASA ∴≅,2BD CF ∴==.故选:C .6.(2022·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三模)如图,在Rt ABC 中,90A ∠=︒,利用尺规在BA ,BC 上分别截取BD ,BE ,使BD BE =;分别以D ,E 为圆心、以大于12D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BC ∠内交于点F ;作射线BF 交AC于点H.若2HA=,P为BC上一动点,则HP的最小值是()A.12B.2C.1D.无法确定【答案】B【分析】根据作图过程可得BH平分△ABC,当HP△BC时,HP最小,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HP的最小值.【详解】解:根据作图过程可知:BH平分△ABC,当HP△BC时,HP最小,△HP=HA=2.故选:B.7.(2022·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九年级月考)如图,在Rt ABC中,90C∠=︒,以点A为圆心,适当的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12MN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O,作射线AO交BC于点D,若54B∠=︒,则CDA∠=______度.【答案】72°利用三角形内角和180°,解得36CAB ∠=︒,由角平分线性质解得18CAD ∠=︒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解题即可.【详解】解:90,54C B ∠=︒∠=︒905436CAB ∴∠=︒-︒=︒ AD 平分CAB ∠ 1182CAD DAB CAB ∴∠=∠=∠=︒ 185472CDA DAB B ∴∠=∠+∠=︒+︒=︒故答案为:72.8.(2022·广东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中,3OA =,6OC =,将ABC 沿对角线AC 翻折,使点B 落在B '处,AB '与y 轴交于点D ,则点D 的坐标为______.【答案】9(0,)4-【分析】设OD m =,则6CD m =-,由题意可以求证AOD CB D '△≌△,从而得到6AD CD m ==-,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解:由题意可知:3OA BC B C '===,6OC AB ==,90B B AOD '∠=∠=∠=︒ 设OD m =,则6CD m =-,又△B DC ADO '∠=∠△()AOD CB D AAS '△≌△△6AD CD m ==-在Rt AOD △中,222AD AO OD =+,即222(6)3m m -=+ 解得:94m =△点D 的坐标为9(0,)4-故答案为9(0,)4-9.(2022·广东实验中学九年级三模)已知,ABC DCB ∠=∠,ACB DBC ∠=∠,求证:ABC DCB △≌△.【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由条件△ABC =△DCB ,△ACB =△DBC ,根据ASA 证明△ABC △△DCB 即可.【详解】证明:在△ABC 和△DCB 中,ABC DCB BC CBACB DBC ∠=∠⎧⎪=⎨⎪∠=∠⎩, △△ABC △△DCB (ASA );10.(2022·厦门市湖滨中学)如图,在△ABE 和△CDF 中,点C 、E 、F 、B 在同一直线上,BF =CE ,若AB △CD ,△A =△D .求证:AB =CD .【答案】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 =△C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BE =CD ,结合已知条件△A =△D ,即可证明△ABE △△DCF ,进而即可得证AB =CD .【详解】解:△AB △CD ,△△B =△C .△BF =CE ,△BF +EF =CE +EF ,即BE =CF .△△A =△D ,△B =△C ,BE =CF△△ABE △△DCF (AAS ).△AB =CD .。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浅析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思路及方法
浅析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思路及方法浅析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思路及方法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初中数学知识的一个重点,考试时经常会以填空、选择、解答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学习非常重要.通过探索,我们发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共有5种:SSS、SAS、ASA、AAS、HL (只适合直角三角形).一、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路(一) 定义法: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二)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将解决的问题归结到证明某两个三角形的全等后,采用哪个全等判定定理加以证明,可以按下图思路进行分析:(三) 平移、旋转或对折后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二、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一)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一:SSS (边边边),即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例l 如图1,已知AB=CD,AC=BD,求证:∠A=∠D.思路点拨:此题只要巧妙地作一条辅助线即连结BC,再根据已知条件就可以利用SSS 来判定三角形全等,从而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证明连结BC,在△ABE与△DCE中,∵AB=CD,AC=BD,BC=CB,∴△ACD≌△BDC.(SSS),∴∠A=∠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例2如图2,AB=AC,BD=CD,求证:∠1=∠2.思路点拨:此题有一个隐含的条件(公共边),再根据已知条件利用SSS来判定三角形全等,从而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B=∠ADC,从而得到∠1=∠2(二)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二:SAS (边角边),即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例3 如图3,已知AB=AD,若AC平分∠BAD,问CA是否平分∠BCD? 为什么?思路点拨:此题只要巧妙利用隐含的条件(公共边),再根据已知条件就可以利用SAS 来判定三角形全等,从而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B=∠ACD.证明∵AC平分∠BAD,∴∠CAB=∠CAD.在△ACB与△ACD中AB=AD,∠CAB=∠CAD,AC=AC,∴△ACB≌△ACD.(SAS)∴∠ACB=∠AC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CA平分∠BCD.(三)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三:ASA (角边角),即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例4 如图4,已知∠A=∠C,AF=CE,DE∥BF,求证:△ABF≌△CDE.思路点拨:此题先根据DE∥BF可知∠l=∠2.再由已知条件就可以利用ASA来判定三角形全等.证明∵DE∥BF,∴∠1=∠2.在△ABF与△DCE中,∠A=∠C,AF=CE,∠1=∠2,∴△ABE≌△ACD.(ASA)(四)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四:AAS (角角边),即两角及其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例5如图5,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交CD于点F,且AD=DF,求证:AC=BF.思路点拨:此题由CD⊥AB,BE⊥AC,可知∠FDB=∠CEF=90°,再根据∠CFE=∠BFD,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可知∠C=∠B,从而由已知条件就可以利用AAS来判定三角形全等.证明∵CD⊥AB,BE⊥AC,∴∠FDB=∠CEF=90°,又∵∠CFE=∠B,∴∠C=∠B.在△ADC与△FDB中,∠ADC=∠FDB,∠C=∠B,AD=DF,∴△ADC≌△FDB (AAS),∴AC=B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例6 如图6,已知:∠C=∠D,∠BAC=∠ABD,求证:OC=OD.思路点拨:此题有一个隐含的条件(公共边),再根据已知条件就可利用AAS来判定△ADB≌△BCA,从而得到AD=BC,然后再根据AAS来判定△ADO≌△BCO,从而得到,OC=OD例7如图7,AB,CD相交于点O,且AO=BO,试添加一个条件,使△AOC≌△BOD.思路点拨:可添加∠C=∠D (用AAS证之) 或∠A=∠B (用ASA证之).(五)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五:HL(斜边、直角边),即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例8 如图8,AB=CD,DF⊥AC于F,BE⊥AC于E,DF=BE,求证:AF=CE.思路点拨:直接利用HL判定方法证出Rt△ABE≌Rt△CDF.例9 如图9,∠B=∠D=90°,要证明△ABC与△ADC全等,还需要补充的条件是.思路点拨:此题只要巧妙利用隐含的条件(公共边),再根据已知条件添加BC=CD (或AB=AD) 就可以利用HL来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证明∠B=∠D=90°,∴△ABC和△ADC是直角三角形.在Rt△ABC与Rt △ADC中,∵AC=AC,BC=CD,∴Rt△ADC≌Rt△BCD.(HL)例10 如图10,A,F,E,B四点共线,AC⊥CE,BD⊥DF,AE=BF,AC=BD.求证:△ACF≌△BDE.思路点拨:此题根据条件首先利用HL判定方法证明得到Rt△AEC≌Rt△BFD,从而得到∠A=∠B,然后再利用SAS证明得到△ACF≌△BDE.证明∵AC⊥CE,BD⊥DF.∴△AEC和△BFD是直角三角形.在Rt△AEC与Rt△BFD中,∵AE=BF,AC=BD,∴Rt△AEC≌Rt△BFD,(HL)∴∠A=∠B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又∵AE=BF.∴AE-EF=BF-EF,即AF=BE.在△ACF和△BDE,∵AC=BD,∠A=∠B,AF=BE,∴△AFC≌△BDE (SAS).总之,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思路及方法多种多样,老师们应加强对课本习题和中考典型题目的研究,立足基础、力求变化、锻炼思维、灵活应用,巧添辅助线,让学生在学会解题的同时,真正做到“做一题,通一类,会一片,得一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一、三角形的概念 1、由 直线上的三条线段 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三角形的基本元素:三角形有 条边 个顶点 个内角
知识点二、三角形的分类
按边可分为 三角形和 三角形
按角可分为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谈重点:等边三角形属于特殊的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有时称为 三角形 知识点三、三角形的性质 1、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 与它不不相连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 任意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 第三边 3、稳定性:三角形具有 性
谈重点:(1)三角形的外角是指三角形一边和另一边的 组成的角,三角形有 个外角,三角形的外角和是 ;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是确定三条线段是否构成三角形和判断线段间不等关系的主要依据。
知识点睛 2014年中考总复习——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知识点四、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部,且交于一点,这个交点是三角形的心,它到得距离相等
2、中线: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部,且交于一点。
3、高线:不同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位置不同,
锐角三角形三条高都连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有一条高线在部,另两条与重合,
钝角三角形有一条高线在三角形部,两条在三角形部
4、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任意两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
知识点五、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1、概念: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分别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线)周长、面积分别对应
谈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证明线段、角等之间数量关系的最主要依据
3、判定定理:
一般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方法:
①边角边,简记为
②角边角:简记为
③角角边:简记为
④边边边:简记为
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除可用一般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所有方法以外,还可以用来判定
谈重点:
1、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条件中,必须至少有一组对应相等,用SAS判定
全等,切记角为两边的。
2、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条件要特别注意对应两个字。
例题精讲
考点一:三角形内角、外角的应用
例题1(2013•南通)如图,△ABC中,∠C=70°,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1+∠2=()
A.360°B.250°C.180°D.140°
对应训练
1.(2013•泉州)如图,在△ABC中,∠A=60°,∠B=40°,点D、E分别在BC、AC的
延长线上,则∠1= °.
考点二:三角形三边关系
例题2(2013•泸州)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6x+8=0的根,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于()
A.13 B.11 C.11 或13 D.12或15
对应训练
2.(2012•义乌市)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第三边长是偶数,则第三边长可以是()
A.2 B.3 C.4 D.8
考点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例题3(2013•乐山)如图,在△ABC中,∠C=90°,AC=BC=4,D是AB的中点,点E、
F分别在AC、BC边上运动(点E不与点A、C重合),且保持AE=CF,连接DE、DF、EF.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下列结论:
①△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四边形CEDF不可能为正方形;
③四边形CEDF的面积随点E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④点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为2.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变式训练
3、(2013•雅安)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AEF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C交EF于G,下列结论:①BE=DF,②∠DAF=15°,③AC垂直平分EF,
④BE+DF=EF,⑤S△CEF=2S△ABE.其中正确结论有()个.
A.2B.3C.4D.5
例题4(2013•珠海)如图,把正方形AB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正方形A′
B′CD′(此时,点B′落在对角线AC上,点A′落在CD的延长线上),A′B′交AD 于点E,连接AA′、CE.
求证:(1)△ADA′≌△CDE;
(2)直线CE是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
变式训练
4.(2013•肇庆)如图,已知AC⊥BC,BD⊥AD,AC与BD交于O,AC=BD.
求证:(1)BC=AD;
(2)△OAB是等腰三角形.
考点四:全等三角形开放性问题
例题5(2013•义乌市)如图,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作射线AD,在线段AD
及其延长线上分别取点E、F,连接CE、BF.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DF≌△CDE,并加以证明.你添加的条件是.(不添加辅助线).
对应训练
5.(2013•衡阳)如图,AF=DC,BC∥EF,请只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BC≌△DEF,并说明理由.
【中考在线】
1.(2013•云南)如图,在△ABC中,∠B=67°,∠C=33°,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CAD的度数为()
A.40°B.45°C.50°D.55°
2.(2013•梅州)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A.150°B.210°C.105°D.75°
3.(2013•漳州)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α的度数是()A.45°B.60°C.75°D.90°
4.(2013•广东湛江)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5 B.6 C.11 D.16
5.(2013•赤峰)如图所示,在△ABC中,∠ABC=∠ACB.
(1)尺规作图:过顶点A作△ABC的角平分线AD;(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在AD上任取一点E,连接BE、CE.求证:△ABE≌△ACE.
6.(2013•镇江)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F,点G在边BC上,且∠GDF=∠ADF.
(1)求证:△ADE≌△BFE;
(2)连接EG,判断EG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7.(2013•内江)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直线BC上的一动点(点D不与B、C 重合),以AD为边作菱形ADEF(A、D、E、F按逆时针排列),使∠DAF=60°,连接CF.(1)如图1,当点D在边BC上时,求证:①BD=CF;②AC=CF+CD;
(2)如图2,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结论AC=CF+CD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请写出AC、CF、C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AC、CF、C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课后作业】
1、(2013•绥化)已知,在△ABC中,∠BAC=90°,∠ABC=45°,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边做正方形ADEF,连接CF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求证CF+CD=BC;
(2)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CF,BC,CD 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3)如图3,当点D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且点A,F分别在直线BC的两侧,其他条件不变;
①请直接写出CF,BC,CD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②若正方形ADEF的边长为2,对角线AE,DF相交于点O,连接OC.求OC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