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微粒构成物质”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作业
初中化学微粒观建构的教学研究
初中化学微粒观建构的教学研究作者:吴长宝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29期一、问题的提出初中化学属于九年级才开设的学科,由于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学生初学时的感觉是内容丰富易学易懂,但是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出现后学生又会感到难度变大,不易理解,以至于到了溶液和酸碱盐的学习就更困难,缺乏从本质上理解物质的形成和转化的根源,导致他们理解、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降低。
究其原因,学生们虽然记忆了“分子、原子、离子”等一些具体的化学“微观”概念,但缺乏从微观角度科学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来学习化学,没有形成化学微粒观念意识。
二、初中阶段对微粒观的认识初中化学教学中物质微粒观的基本要点有: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原子是最为基本的粒子,原子既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还可以形成分子、离子,由分子、离子构成物质;微观粒子是体积和质量很小、相互之间有间隔、存在相互作用的不断运动的微小的粒子;物质所发生变化的本质是组成物质的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微观粒子的间隔或排列方式等的变化,化学变化是微观粒子结合形式及结合后物质微观结构的变化。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变化,而原子不变;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结构的层次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大千世界物质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三、初中阶段学生构建微粒观的因素和策略1.教师要具有“微粒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重视基本化学观念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核心的化学观念不但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2.教师要重视初中化学核心概念教学中的微粒观意识建构(1)重视核心概念对基本观念形成的重要作用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微观粒子,是化学最基本的研究对象,这些粒子的结合、重组,是构成物质及其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
教学时一定要重视核心概念的选择和深层次的理解,使其真正成为连接基本观念和具体事实的中介和桥梁。
初中化学_初中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考化学总复习《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设计——---专题《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课时一、本课题的核心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核心内容:微粒观的认识,宏观与微观的联系的思维方式的建立教学重点:一是系统复习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以及微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是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宏观现象(包括物理现象和化学反应)。
三是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科学方法。
如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二、本节课学习目标:1、通过举例说明由不同微粒构成的物质很多,从物质的组成上认识微粒,形成大千世界都是由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意识。
2、通过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分析,掌握分子、原子、离子微粒间的联系与区别,能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宏观现象。
3、通过对不同微粒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分析,树立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构成物质的微粒决定的观念。
4、通过典型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分析,认识到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
三、评价设计:1、通过学生交流由不同微粒构成的物质都有哪些,了解学生对由不同微粒构成物质的认知程度。
2、通过学生的交流与回答问题的情况,把握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微粒间联系与区别的把握情况。
3、通过学生对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分析,观察学生是否会用类比等科学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学生是否能够树立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构成物质的微粒决定的观念。
4、通过分析典型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观察学生是否能够认识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从而从根本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主题,明确复习目标导入:化学按照知识可以分为五大专题——《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探究》,今天就从专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开始复习。
我们知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又是由许许多多的微粒构成,提问学生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引入本节课的课题《构成物质的微粒》。
初中化学“微粒构成物质”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作业
初中化学“微粒构成物质”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作业作业要求:答题内容:通过学习《初中化学“微粒构成物质”教学研究与案例分析》这门课程收获颇多,在学习过程中,跟书本和同学借鉴了很多经验。
知道初中化学“微粒构成物质”教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微粒构成物质”学科知识深层次分析、教学重点及实施策略、学生常见错误与问题分析三方面的内容。
本专题包括两个教学重点:1.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
微粒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 原子的构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离子。
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转化以及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知道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电子在原子核外做无规则的高速运动,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数目有密切的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针对本主题教学重点和难点给出了教学建议,并且分析学生常见错误与问题,给出了解决建议。
【学习要求】化学启蒙阶段的教学,在元素观之外,还应当着力于建立物质的微粒观。
虽然课程也涉及原子核、电子、质子、光子等微粒,但是就化学而言,原子和分子才是学科的基础。
掌握微观粒子的运动特点:波粒二象性。
在教学中注意区分微粒运动特点与宏观物体运动特点: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用轨道、速度等物理量来描述,但电子等微观粒子与宏观物体不同,它具有波粒二象性,没有确定的轨道,可以用统计性的规律去研究。
因此,在认识物质微粒性的教学中,教师的知识讲授一定要透彻、到位,不要用宏观物体运动的例子去比喻微粒运动。
注意以生活情景和化学实验探究为载体帮助学生建立物质微粒性的思维模型。
注意学生调研,分析学生在学习该专题内容时常见错误与问题,由此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
我会好好利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初中化学_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复习课教学设计复习目标:二、重点、难点:1.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 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思维方法。
2.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3.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4.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5.掌握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三、课前准备:教师:①自制多媒体课件。
②印发本节课的学案、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练习。
学生:①复习初中物理所学的分子、原子的知识。
②做好本节适当的预习学案。
四、教学过程:《构成物质的微粒复习课》教学反思物质的构成属于化学的基本理论,这部分主要是要学生认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并且要让学生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虽然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对物质的微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让学生体会或感受物质的微粒性是不容易实现的,由于是复习课,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把所有构成物质的微粒放在了一起复习,让学生能够把知识联系起来,组成知识体系。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但是分子、离子又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这就使它们三者之间有了联系,通过回顾有关的实验,从宏观的现象引入微观的本质,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并进一步熟悉分子的性质: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再对比分子的定义及性质,掌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并体会原子的三条性质。
在熟悉了原子的性质后,要通过回顾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的关系,并让学生能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
本节课将复习讲解知识点与练习结合,串联了物质构成的基本知识,复习了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使学生从宏观世界,进入了微观世界,所以在理解上存在一些困难,可回顾电解水的示意图及相关实验,来减少了一些学生理解方面的困难。
但课程中有关于这些知识与实际的结合不够多,应该在今后的练习过程中多让学生看生活中的各种商品标签,了解物质的成分及其含量。
物质由微粒构成教案和反思.doc(1) 精品
第六章第一节物质由微粒组成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探究物质构成的基本观点与意识。
(2)知道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粒构成。
(3)知道原子由原子核与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构成。
教学重点:物质由原子、分子和离子构成。
教学难点:对三种微粒的认识及原子的结构。
教学过程:一、探索物质的结构图片苍蝇眼睛的放大图片(PPT)构成物质的微粒太小,肉眼看不清,必须借助仪器才能看到。
科学家不断探索,终于了解到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二、分子和原子1、实验探究:如何把蔗糖变没?实验过程:1.观察一块蔗糖2、我们能否把这块蔗糖变小呢?3.将方形蔗糖碾碎后,用放大镜观察,你看到了什么?4、我们能否将这些蔗糖小颗粒变得更小呢?5.将碾碎的蔗糖溶入水中,用放大镜观察糖水,你还能看到蔗糖吗?思考与讨论:1、蔗糖是否消失了?怎样证明呢?2、既然蔗糖还在水里,为什么看不到了呢?总结:原来这些小颗粒在水中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即使用显微镜也看不到,我们把这些微粒叫做——分子(配合ppt)2、板书:6.1物质有微粒构成我们把这种微粒就叫做蔗糖分子。
蔗糖就是由无数个蔗糖分子构成。
分子的种类有很多,所以由分子这种微粒构成的物质种类自然也就很多了。
比如,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水就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构成的,这就是水分子(配合ppt)。
水分子(视频):从此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水分子很小)在这里色设计一个分子的计算,让学生对分子很小有更深刻的记忆。
3、以水、氧气、蔗糖为例小结出: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自然界有很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4、从水的电解角度分析水分子模型(出示水分子模型和放大的水分子模型ppt图片)这是一个放大无数倍的水分子模型,从这个水分子模型里你看到了什么?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水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也就是刚才大家所指的那三个小球,我们把这种构成分子的微粒称为原子。
一个水分子就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ppt 配合)。
“用微粒观点看物质”案例与反思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案例与反思初中化学新教材已经在南昌市各中学全面推广使用,如何按新课标上好一节化学课是各位教师迫切需要探讨和关注的问题,物质的微观世界对初三学生来说,即抽象又陌生。
在上沪版“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这节课时,为了把学生带入这一神秘的物质世界,化抽象为具体,我有意识地安排了以下教学程序:呈现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猜想、实验探究、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应用。
首先,我让学生举出物质被越分越小的例子。
学生一下子打开话匣子,七嘴八舌的涌跃发言,如豆浆机将豆子磨成豆浆和豆渣,碎纸机碎纸,石墨研磨成墨汁……,接着学生亲自动手将一颗kmno4不断分下去,直到肉眼看不见为止,通过溶解并不断稀释,溶液颜色由深变浅,学生建立起一个新观念:即物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风的微粒构成的。
既然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那么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基本性质呢?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在学习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我是这样呈观学习情景,指着桌面上一瓶浓氨水说:“浓氨水表面静止不动,但构成它的微粒是不是也静止不动呢?”说完打开瓶塞沿教室走一圈,同学们立刻掩着鼻子,露出复杂表情,这时,我立刻要求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现象合理猜测,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先让学生获得相关信息,让一名学生上台向盛有无色酚酞的试管里滴加1-2滴浓氨水,无色酚酞立刻变红。
接着我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在这里我对新教材沪版所提供的实验加以改进,改进方法:在两张滤纸上滴加1-2滴浓氨水,将滤纸放在a、c两个小烧杯口上,b小烧杯滴几滴浓氨水,尽量扩大浓氨水与烧杯接触面积。
a、b小烧杯罩在大烧杯内,c小烧杯放在大烧杯外,1-2分钟后,同学们可以观察到a烧杯滤纸上出现颜色鲜艳的红晕,而c烧杯滤纸无明显现象。
这样改进,由于有了白色滤纸的衬托,使颜色变化十分明显,便于观察,当学生观察到正确实验现象,我即时提问:a滤纸上无色酚酞为什么变红?学生不难得出,构成浓氨水微粒进入a白色滤纸。
九年级化学上册《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和离子》优秀教学案例
2.利用实验视频,展示离子形成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离子的特性。
3.创设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熟悉的背景下探索化学原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教学是激发学生思维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原子和离子之间的转化过程。
五、案例亮点
1.创新的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本教学案例中,通过摩擦气球带电的实验导入新课,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激发了他们对电荷和微观粒子世界的好奇心。这种创新的情景导入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的教学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兴趣基础。
2.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增强知识直观性
案例中充分运用了多媒体动画、实验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原子和离子概念具象化,使学生在视觉和感官上直观地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离子的形成过程。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有效降低了知识点的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培养批判性思维
本案例以问题导向为核心,设计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将学生分成小组,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职责,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如共同完成实验报告、制作科普海报等,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3.鼓励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提高自我认知。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优秀教学案例
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3.通过对分子的学习,培养学生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4.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是学生在学习了原子和离子概念后,对微观粒子的进一步探究。通过对分子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单元,分子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此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但对于分子的抽象概念和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性还需加深理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分子的定义、特征和基本性质,理解分子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2.能够运用分子理论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挥发性、溶解性等。
3.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动画和模拟软件,形象地理解分子结构和性质。
4.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宏观现象推理到微观分子层面。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如挥发性、溶解性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分子概念。
2.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分子结构和性质,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3.设计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分子性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推理到微观分子层面,培养科学推理能力。
2.强调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初中生化学微粒观的递进式教学探索——以“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为例
案例研究培养初中生化学微粒观的递进式教学探索——以“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为例□桂林市第十四中学盛莉【摘要】本文对建立微粒观的重要性及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以“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为例,从情境体验、实验论证、模型认知、对比分析、梯度训练几个教学环节实现学生由浅表思维到高阶思维的递进,在递进式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建立微粒观。
【关键词】初中化学微粒观递进式教学构成物质的微粒【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6-0069-0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念放在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位置。
化学观念是人类探索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应用、化学反应及其规律所形成的基本观念,是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提炼与升华,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以及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基础。
化学学科的特点是从分子、原子等微观角度认识和研究物质,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微粒观对学生理解化学原理、形成化学学科思维至关重要,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由于微观世界是人类肉眼不可见的,加上学生抽象思维相对薄弱,导致学生在建立微粒观上困难重重。
为此,教师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找到合适的方法策略,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阻碍建立微粒观。
递进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层层划分,使得知识难度有梯度地排列,然后循序渐进地给学生详细讲解有关知识,使学生可以透彻理解和掌握整体教学内容。
在微粒观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递进式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思维由宏观世界带入微观世界,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象到抽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学生逐步建立微粒观,并能运用微粒观解释化学现象、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解决实际化学问题,从而达到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建立微粒观的重要性及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一)微粒观是初中化学的核心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初中化学微粒观形成的教学分析
初中化学微粒观形成的教学分析初中化学微粒观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该概念指的是物质的最小微小颗粒。
理解微粒观对于初中化学学习至关重要,因为它帮助学生了解了物质的组成和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解析初中化学微粒观的形成:1. 引入概念:我们可以通过给出一系列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质背后的微粒结构。
我们可以展示水的可压缩性、气体的扩散性等现象,并问学生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微粒结构。
2. 探究实验:接下来,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自己的实践,逐渐理解微粒观的形成。
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颗粒模拟物质的微粒,通过撞击、散布等实验,让学生发现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
3. 讨论总结: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总结出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规律和结论。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微粒观对于理解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意义,并与他们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
4. 进一步延伸:在学生对微粒观有了初步认识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入更深入的知识,例如原子理论、分子结构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微粒观的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动的实验和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2. 引导发现与思考: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现象、推理判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师生互动: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加深学生对微粒观的理解。
4. 多媒体辅助: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动画、视频等,展示微粒观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微粒观。
初中化学微粒观形成的教学分析,是一项需要有条理和方法的过程。
通过引入概念、实验探究、讨论总结等步骤,并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微粒观的形成,从而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组成和特性。
《构成物质的微粒作业设计方案》
《构成物质的微粒》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是学生理解化学观点的基础。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物质的微粒构成,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物质的微粒构成,掌握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观点,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教学内容1. 物质的微粒构成:原子、分子、离子的观点和特点。
2.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三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四、作业设计方案1. 作业要求:(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物质的微粒构成和性质。
(2)完成练习题,稳固知识点。
(3)设计一个小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4)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2. 作业流程:(1)预习阶段: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物质的微粒构成和性质。
(2)教室练习:老师安置相关练习题,学生在课后完成。
(3)实验设计: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4)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5)实验报告: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五、评判方式1. 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
2. 学生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3. 学生实验报告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六、作业设计效果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物质的微粒构成和性质,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了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理解。
同时,通过实验设计和报告撰写,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3.1分子和原子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掌握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及其性质;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所学内容;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反馈。
反思与评价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评价能力。在反思与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从实际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如“为什么水会结冰?”“气体是如何膨胀的?”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导向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在问题导向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2.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3.小组合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合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第六章1构成物质的微粒》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华东师大12八上
《构成物质的微粒》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1. 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概念,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
2. 掌握微粒的基本性质和相互作用力。
3. 培养观察、实验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提升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作业设计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预习任务:学生需预习《构成物质的微粒》课程相关内容,包括微粒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其在物质中的作用等。
2. 实验操作:学生需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如观察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物质的微观形态,理解微粒的组成和分布。
3. 课堂笔记整理:学生需整理课堂学习笔记,包括微粒的基本概念、性质、相互作用的原理等。
4. 思考题解答:学生需完成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思考题,如分析微粒间相互作用力的表现等。
三、作业要求针对以上作业内容,提出以下具体要求:1. 预习任务: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并做好相关笔记,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标记,以便在课堂中提问。
2. 实验操作:学生需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注意实验安全,遵守实验规则。
3. 课堂笔记整理:学生需在课后及时整理笔记,将预习和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疑问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学习笔记。
4. 思考题解答:学生需独立思考,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可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鼓励创新思维。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2. 实验操作的认真程度和记录的准确性;3. 课堂笔记的完整性和条理性;4. 思考题的解答质量和创新性。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并及时将批改结果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同时,教师还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是“初中科学课程《构成物质的微粒》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构成物质的微粒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构成物质的微粒》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设计背景与目标在当今科学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对于物质构成的基本理解是构建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石。
《构成物质的微粒》这一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物质的微观世界,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观点及其在物质性质中的作用。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我们期望学生能够:1. 掌握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定义及其区别。
2. 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与微粒运动的干系。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平时生活中的物质现象。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设计(一)基础知识梳理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总结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2. 制作观点卡片,将关键知识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
(二)实验探究1.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温度变化对物质微粒运动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 收集平时生活中与物质微粒相关的现象,如水的沸腾、冰的融化等。
2. 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微观原理,撰写分析报告。
(四)拓展钻研1.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物质,钻研其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干系。
2. 撰写钻研报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三、作业实施步骤(一)预习准备1. 教师提供预习指导,明确作业要求和进修目标。
2.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基础知识梳理部分。
(二)实验操作1. 教师演示实验操作,确保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讨论实验结果。
(三)案例分析与拓展钻研1. 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案例分析和拓展钻研任务。
2.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资源支持。
(四)效果展示与评判1. 学生提交作业效果,包括观点卡片、实验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和钻研报告。
2. 教师组织教室展示,学生互相评判和交流。
3. 教师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综合评判。
四、作业评判标准1. 基础知识掌握水平:观点卡片的准确性和完备性。
《构成物质的微粒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构成物质的微粒》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进修这一部分的知识,学生可以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掌握微粒的观点,并且能够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二、设计目标:1. 理解微粒的观点,掌握常见物质的微粒组成;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3.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三、设计内容:1. 学生将分组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的微粒组成;2. 学生将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推测其微粒组成;3. 学生将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探究物质的变化过程。
四、设计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玻璃杯、水、食盐、砂糖、铁钉等;b. 分组讨论实验流程,确定实验方案;c. 每组学生分工合作,准备实验材料。
2. 实验过程:a. 实验一:观察水的性质学生倒入玻璃杯中的水,观察其性质,并讨论水的微粒组成。
b. 实验二:观察食盐的性质学生将少许食盐溶解在水中,观察其溶解过程,并推测食盐的微粒组成。
c. 实验三:观察砂糖的性质学生将少许砂糖溶解在水中,观察其溶解过程,并推测砂糖的微粒组成。
d. 实验四:观察铁钉的性质学生将铁钉放入玻璃杯中的水中,观察其表面的变化,并讨论铁钉的微粒组成。
3. 实验结果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不同物质的微粒组成,探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4.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五、评判方式:1. 实验过程表现:包括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观察记录的准确性等;2. 实验报告质量:包括实验报告的内容完备性、逻辑性和表达能力等;3. 实验结果分析: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六、延伸拓展:1. 学生可以设计更多的实验,探究其他物质的微粒组成;2. 学生可以展开讨论,探究微粒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影响;3. 学生可以进行实验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欲望。
《第六章1构成物质的微粒》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华东师大12八上
《构成物质的微粒》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构成物质的微粒》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其特性,理解它们在物质变化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力,并能够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基础知识点复习:要求学生回顾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包括它们的结构、运动规律等。
2. 知识点应用:设计一系列关于微粒构成物质的实验题目,如通过物质的变化推断其构成微粒的种类和数量等。
3. 实践活动:学生自行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微粒在物质中的运动和变化情况,并尝试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4. 拓展探究: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不同类型物质(如晶体、非晶体等)的微粒构成及其特点。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每位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并按照要求填写完整。
2. 基础知识点复习部分需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理解透彻。
3. 知识点应用部分需根据所学知识,准确分析实验题目,得出正确答案。
4. 实践活动部分需记录详细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分析微粒在物质中的变化规律。
5. 拓展探究部分需查阅相关资料,记录详细资料来源和探究过程,分析不同类型物质的微粒构成特点。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基础知识点掌握情况。
2. 知识点应用能力。
3. 实践活动的观察和记录情况。
4. 拓展探究的深度和广度。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采取以下方式:1. 教师批改作业后,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课堂讲解和指导。
3.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分享实践活动的经验和观察结果。
4. 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积极学习。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在初中科学课程《构成物质的微粒》中学习的知识,加深学生对微观粒子构成物质的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构成物质的微粒》 作业设计方案
《构成物质的微粒》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使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微粒,并能举例说明它们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微观思维能力,能够从微粒的角度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4、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一)基础知识巩固1、填空(1)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______中的最小粒子。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______,而原子______。
(4)离子是带电的______或______。
2、选择(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 铁B 氯化钠C 氧气D 金刚石(2)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 水分子B 氢原子C 氧原子D 氢氧原子(二)能力提升1、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墙内开花墙外香。
(2)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2、画出氢原子、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它们在形成水分子时的变化。
3、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H₂O (2)CO₂(3)Ca(OH)₂(三)拓展探究1、查阅资料,了解纳米技术与微粒的关系,并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
2、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析它们是由分子、原子还是离子构成的,并制作一个表格进行总结。
三、作业形式1、书面作业: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
2、实践作业:如调查活动、绘制结构示意图等,以报告或图表的形式呈现。
四、作业时间安排1、基础知识巩固作业,安排在课堂学习后的当天完成,预计时间20 分钟。
2、能力提升作业,安排在基础知识巩固作业完成后的第二天进行,预计时间 30 分钟。
3、拓展探究作业,安排在周末完成,预计时间 1 2 小时。
五、作业评价1、评价方式(1)教师批改:对书面作业进行批改,指出错误并给予评语。
(2)学生互评:对于实践作业,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互相学习和交流。
2、评价标准(1)基础知识: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九年级化学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我将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景,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具体化、生活化。例如,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水沸腾、盐溶解等,引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思考。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和模型,直观地展示原子、离子和分子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设计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通过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三)小组合作
3.分子:阐述分子的定义,通过实例说明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讲解分子的类型和特点。
4.微粒之间的关系:讲解原子、离子和分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物质组成中的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原子、离子和分子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2.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由原子、离子和分子组成的物质。
本案例紧密结合化学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通过绘制结构示意图、举例说明等作业形式,巩固学生对原子、离子和分子概念的理解,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化学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九年级化学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九年级化学上册的教学中,《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这一章节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微观世界的初步认识,理解原子、离子和分子等基本微粒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针对此章节,本教学案例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本案例的实施,使学生能够掌握物质微观结构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后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化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教案与反思
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江缘学校陈思梅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2.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实验现象获取信息,从而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有疑惑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对实验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形及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掌握微粒的三个基本特征。
2.怎样从微观角度解释宏观现象。
教学难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
情境导入八月桂花(如图)遍地香,桂花飘香人团圆。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桂花为什么会“飘香”?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提出问题1.走过盛开的花圃时为什么能闻到花香?2.湿衣服经晾晒就会变干,这是为什么?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又是什么原因?讨论交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归纳。
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品红在水中逐渐扩散,最后整杯水都变红了。
【实验结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在不断地运动。
探究点二分子的基本性质提出问题1.在距加油站一定距离的范围内为什么要严禁烟火?2.常见的混凝土水泥地板分成许多块,主要是为了美观吗?讨论交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归纳。
探究实验实验步骤a.在盛有约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现象b.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c.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微粒构成物质”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作业
作业要求:
答题内容:
通过学习《初中化学“微粒构成物质”教学研究与案例分析》这门课程收获颇多,在学习过程中,跟书本和同学借鉴了很多经验。
知道初中化学“微粒构成物质”教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微粒构成物质”学科知识深层次分析、教学重点及实施策略、学生常见错误与问题分析三方面的内容。
本专题包括两个教学重点:
1.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
微粒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 原子的构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离子。
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转化以及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知道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电子在原子核外做无规则的高速运动,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数目有密切的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针对本主题教学重点和难点给出了教学建议,并且分析学生常见错误与问题,给出了解决建议。
【学习要求】
化学启蒙阶段的教学,在元素观之外,还应当着力于建立物质的微粒观。
虽然课程也涉及原子核、电子、质子、光子等微粒,但是就化学而言,原子和分子才是学科的基础。
掌握微观粒子的运动特点:波粒二象性。
在教学中注意区分微粒运动特点与宏观物体运动特点: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用轨道、速度等物理量来描述,但电子等微观粒子与宏观物体不同,它具有波粒二象性,没有确定的轨道,可以用统计性的规律去研究。
因此,在认识物质微粒性的教学中,教师的知识讲授一定要透彻、到位,不要用宏观物体运动的例子去比喻微粒运动。
注意以生活情景和化学实验探究为载体帮助学生建立物质微粒性的思维模型。
注意学生调研,分析学生在学习该专题内容时常见错误与问题,由此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
我会好好利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