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多凄怨,悲剧缘何原
《离骚》悲剧色彩的探因
《离骚》悲剧色彩的探因【摘要】屈原出身于皇室、长于楚地、服务于楚国,有着忠君爱国的情怀,执着不屈的政治理想,高洁不阿的品格,追求尽善尽美的心灵,然而他的一生却是悲剧性的充满悲剧色彩的。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最深刻、最伟大的悲剧。
屈原深刻地揭示出悲剧的社会根源,深刻地表现出悲剧双方的矛盾冲突,将人生的悲剧与艺术的悲剧有机而深刻地统一起来,饱含浓厚的悲剧色彩。
本文拟对以下四个方面对屈原《离骚》中所体现出来的悲剧性进行探讨:一、出身于日渐衰弱的楚国皇室,二、深受楚文化的浸染,三、理想主义与浑浊现实的对立,四、悲剧的性格决定了悲剧的命运。
【关键词】屈原;性格;政治理想;悲剧色彩前言《离骚》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个人创作的政治抒情长诗,字里行间中饱含着诗人的真情实感,从他多姿多彩、意象诸多又不失华丽的辞藻中看到了他充满悲剧性的一生。
《离骚》叙述了屈原自己的家世出身、生辰名字,以及辅助楚王进行政治改革的斗争,他从早年起就汲汲自修,锻炼品质和才能,并决心把这一切献给祖国的富强事业,然而却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招来了重重的打击,贵族群小向他围攻,极尽诬蔑诽谤之能事,楚王听信谗言不仅不信任他反而放逐了他,苦心培植的人才也变质了。
屈原抑制不住自己的满腔愤怒对腐朽的反动势力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对自己的未来苦苦思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经过反复的求问思考最终决心以死以殉自己的理想:“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结束了自己悲壮的一生。
司马迁对《离骚》是这样解释的:“屈平疾王之不听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做《离骚》,盖自怨生也。
”〔1〕司马迁的这番评价是对《离骚》这诗篇创作动力的说明,也是对长诗《离骚》感情基调的论释。
屈原为了振兴邦国,实行“美政”,“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但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遭受谗言而被疏远。
试论李贺诗歌悲剧意识的现实基础和原因
试论李贺诗歌悲剧意识的现实基础和原因中唐诗人李贺,是诗史上一位奇特的“鬼才”。
他的诗歌素来以悲凄、怪诞著称,其诗作从里到外都渗透着一股浓重的悲剧意识。
细读李贺生平不难发现,李贺生在一个极富悲剧意味的时代,其个人有着极具悲剧色彩的性格,又遭遇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悲剧性厄运,最后以27岁的夭亡为生命划上了个悲剧性的句号。
“如果说科学的世界是人类理性的世界,那么艺术的世界就是人类情感的世界、体验的世界。
[1]”李贺短暂的一生,一直在体验生命的悲苦,其诗歌中也便有了悲苦的底蕴,可以说,社会、自身性格、人生际遇等构成了李贺诗歌悲剧意识的现实基础和原因。
1、社会因素李贺生活在公元79O一816年,正值安史之乱后不久,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纷争,朝政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在这短暂的27年,李贺经历了德宗、顺宗、宪宗三个王朝,虽然贞元、元和之际是唐后期政治、经济形势较好的时期,但这实在是一个饱经丧乱,暂存喘息的苟安时代,是一个日趋没落,走下坡路的时代。
社会的动荡、人民的流离以及各种矛盾的激化,无疑会加重文学作品的悲剧感染力。
文学史上历来有“愤怒出诗人”的说法。
残酷的社会现实让每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为之愤怒焦灼,时代在为诗人提供创作源泉的同时,也造就了他们忧伤的悲剧人格基础。
李贺处于这样一个时代,其诗作也就附带了这个时代的特点,其感伤、哀怨、怪僻的吟咏,实际上是对这个几乎令人绝望的时代的控诉。
现实的残酷与其政治理想的尖锐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李贺在这剧烈的矛盾碰撞中找不到出路,其“上天”、“入地”反复求索,仍是迷茫而穷途的,李贺所处时代的残酷不可根治,大唐王朝的衰微己成定局。
因此,时代的悲剧定格匡定了李贺的命运。
2、生理因素李贺一生只活了27岁,最后死在病床上。
无论史书记载,还是李贺诗中,我们都能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李贺有一张怪诞的面孔和一个多病之躯。
时刻都要面对疾病所带来的诸多痛苦和无奈。
这使李贺的创作思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论白居易与韦应物诗歌惭愧表现之异同
第37卷第1期中国韵文学刊Vol.37.No.1 2023年3月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Mar.2023 论白居易与韦应物诗歌惭愧表现之异同吴嘉璐∗(西华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摘 要 白居易诗表现惭愧情绪的高频次,在中国古典诗人中极其少见。
以时代相近、同样多表现惭愧之情的韦应物诗作对比,二者不论进退,在仕途上都多有惭于为官、愧对民众的真诚论调。
不同的是,白居易表达惭愧之情的场域不限于仕途,对自己的外貌、亲属乃至优裕的生活,都有愧悔的表达,其广度远远大于韦应物;而韦应物所表现的惭愧甚至达到“忏悔”的程度,其深度又远大于白居易。
造成二者迥异的惭愧情绪表达的原因,在于其出身、性格与人生经历存在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 白居易;韦应物;惭愧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491(2023)01-0025-10 绪言惭愧,是人类常见的情感,但遍寻中国诗,却发现中国诗人较少在其中表现惭愧的情绪。
即使最早如《古诗》中的故夫遇前妻,忏悔自己不该喜新厌旧的诗句,其惭愧也是建立在“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的市侩的、现实利益的比较上的,似乎欠奉真心。
因高尚人格被赞许的诗人陶渊明和杜甫,其诗中虽有自省的惭愧、悔恨,但亦较少围绕道德做文章,比如陶之名句“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不过是对自己既缺乏自由又不在高位而表示遗憾,再如杜甫“共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交新徒有喜,礼厚愧无才”,与陶诗出于同一机杼;但陶与杜的诗中已经出现了对他者表达惭愧情绪的端绪,如陶之“顾尔俦列,能不怀愧”,是诚挚的对农人的惭愧,杜之“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是由衷的对妻子的惭愧。
中国诗人中,最集中表现对己对人的惭愧情绪的,当数白居易。
白居易诗出现的单音节语汇惭、愧、悔、恨甚至连言惭愧的频次之高,相当惊人,从数量上看,惭有75首,愧有57首,惭愧连言的有10首;与之相近的悔有33首,恨也有67首。
浅析影响纳兰容若词创作的因素
浅析影响纳兰容若词创作的因素作者:陆林燕字体大小:【大中小】摘要:纳兰容若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
被国学大师梁启超誉为“清初学人第一”、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后人尊为一代词宗。
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为词坛一说而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
纳兰容若的词纯然、直率、性灵,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建造了一个属于他的独有的精神世界。
文学反映生活,纳兰容若的词的创作离不开他所生活的时代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与生活道路。
一部《纳兰词》正是纳兰容若他自己独特的生活、独有的心灵的悲歌,是他心灵的内视,是真情之流露。
本文就从纳兰容若所处的时代、家庭环境、从事的职业以及情感生活四个方面,分析影响他词创作的因素。
关键词:纳兰容若,影响因素,时代,家庭,职业,爱情纳兰容若,清代有名的词人,名为性德,容若是他的字,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
原名为成德,因避太子胤礽(小名保成)的讳,改名为性德,是大学士纳兰明珠的长子。
纳兰容若聪颖俊逸,文武全才,是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极受康熙的赏爱,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但是,纳兰容若却仅活了三十一岁,不,还不满三十一岁,刚刚而立之年,恰似一颗划破夜空的流星,华光异彩,却倏忽即逝,然而那生命的璀璨美丽,那诗章词篇的忧伤而挚情,却永久地留了下来,让他身后的人为之泣,为之歌。
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1],。
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又一颗流星。
纳兰容若的词纯然、直率、性灵,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建造了一个属于他的独有的精神世界。
真情实感加上真才实学,他的词全以一个“真”字胜,情真景真,“纯任性灵,纤尘不染”(况周颐《蕙风词话》)。
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并以高超的白描手段出之,看去不加粉饰,却如天生丽质,无不鲜明真切,摇曳动人。
《一剪梅》的原文翻译及赏析阅读
《一剪梅》的原文翻译及赏析阅读《一剪梅》的原文翻译及赏析阅读引言:《一剪梅》是宋末词人蒋捷乘船经过吴江县时所作的一首词。
小编整理了《一剪梅》的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学习和参考!一剪梅·舟过吴江朝代:宋代作者: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译文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
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恼。
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一剪梅》赏析(一)这是一首写在离乱颠簸的流亡途中的心歌。
明艳的春光与凄楚的神魂在强烈地对照着,春深似海,愁深胜似海,在时光的流逝中,”春愁”却无法排遣。
于是从看似浏亮的声韵中读者听到了夹杂着风声雨声的心底的呜咽声。
词大致作在南宋亡后蒋捷飘零于姑苏一带太湖之滨的阶段。
这里原是个山柔水软的江南秀丽地。
一个彷徨四顾,前程茫茫,时光空抛,有家难归的游子置身在此境地里,怎能不惆怅莫名呢?词的上片初一看无非写春愁难解,借酒浇愁而已。
略加细察,可以看出此中有大起伏,情思在跌宕中激越波荡。
词人的一腔”春愁”待酒以浇的渴望,在”江上舟摇”的飘流中是得到瞬间的满足的。
”楼上帘招”这江村小酒店的或许写有”太白一醉”字样的青布帘招知词人,可来醉乡小憩。
在这一”摇”一”招”之间,情绪是由愁而略见开颜了的。
可是当江上小舟载着这薄醉之人继续行去,醉眼惺忪地在眼帘上映入”秋娘渡与泰娘桥”的景色时,风吹酒醒,雨滴心帘,只觉风入骨,雨寒心。
转而”秋愁”复涨,而且愈涨愈高了。
情绪的起伏就是如此激转湍漩。
茶修随想-----为什么中国文人多悲痛?
茶修随想------为什么中国文人多悲痛?中国古代文化人多是喜欢用悲惨来描写生命,来描写生活,面对古人们的悲惨,当代人觉得似乎没有那么多矫情可以抒发,可能是因为共产主义的使命与行动拯救了中国新人。
生命来自于极乐,成长于抗争,成就于取精,成熟于包容。
当文人们生活在被城市隔离农村的养尊处优中,自觉生命就是天生三六九等,习惯于挥霍,难堪于无有觉醒,形成于执着中。
代际传递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传递方式,财富,知识,身份,都可以随着城市的诞生而传递,因为守城的一般都是拥有权利,知识,能力的强者,繁衍也就是强者的延续。
在养尊处优的城市中生活,失去了博弈自然的警惕性,后代多会败落于复杂的人事关系与城市的阴谋诡计中,宗教,人文,成了城市稳定的屏障。
新人们很难穿越宗教,穿越人文去看见自己的城市其实建立于强暴与竞争,要想长久稳定,利用人的同情心与艺术性维护城市稳定其实是无用的,那只会让强者的后代成为小人与笑柄,让城市成为孤陋寡闻不得人心的垃圾场与春宫。
所以古代中国的文化人都是在春宫与丑闻中生存,因为城市不以服务农耕为目的,不是以创新创造引领为核心,堕落与丑陋就会在城市中蔓延与传送。
文化人的存在是一种特别庸俗的存在,就像文化人到了当代依旧不受欢迎一样,就像很多笑话嘲讽文人酸腐,嘲笑文人们对于男女互动方面的讲文明讲礼貌,最终还是要做禽兽运动,但过后又要装出一副与众不同的模样,让孩子们觉得大人们虚伪至极。
文化对于独善其身来说是有用的,但仅仅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修养心性,寻找一种超越生命的寄托,达成群居文明的共识。
人类一旦成年,所有的文化就成为了支撑身份冷静守成的后勤保证,成为了修养高低的支撑,成年人的生活里,只有行动,兴奋,热情,鼓励,牵引,不可能再一板一眼的缓慢矫情,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生命失能与生存环境负责任。
尤其是养孩子陪家人,过夫妻生活搞运动,人类的兽性需要十足的发泄,倾诉,分享,活动,如果不这样,人类在去往老年的时候就会产生心理变态甚至无法面对家人的困顿。
文人多凄怨,悲剧缘何原
文人多凄怨,悲剧缘何原——从辛弃疾的“怀才不遇”说起【摘要】在中国古代,文人常以悲愤凄怨、怀才不遇的形象出现。
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便是这些文人中一个突出的典型。
本文试以辛弃疾的创作和人生经历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的悲剧命运及其悲剧产生的原因,进而探讨古今文人的心理差异及其对当今知识分子如何立身处世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辛弃疾;创作;古代文人;怀才不遇我们阅读中国文学经典时,会发现一个鲜明的特点:咏怀型作品占了很大比例。
而且文学家在艺术上的作为越大,所受的苦难越重,他们那光焰千丈长的作品与其深重的人生悲剧往往也更引人注目。
在种种人生悲剧中,“怀才不遇”则是古代文人所遭受的最为常见也最为沉痛的悲剧。
夸张一点说,中国文学史几乎就是一部文人悲剧史:三闾大夫自投汨罗,曹子建七步成诗,陶渊明愤世长隐,谪仙人青天揽月,李后主饮鸩毙命,苏东坡赤壁怀古,宋徽宗身死他乡;还有诸如王实甫、关汉卿、吴承恩、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等等留下了“千古文章”的大文豪,他们在写下辉煌篇章的同时却又一一写下了自己愤愤不遇的坎坷遭际。
而真正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人真是少而又少,哪怕是在封建盛世也难以做到真正的人尽其才,如在西汉昌盛时期,也有许多失意文人感叹生不逢时,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便生动地揭示了文人们即使身处封建盛世也难以有所作为的悲剧命运;而身处盛唐时期的张九龄进退出处的人生轨迹更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苦涩和艰难”[1]。
南宋词人辛弃疾自然也不能超脱出这个命题。
他的词,是其壮志难酬的悲愤呐喊,那种将希望一点一点磨蚀为绝望的心路历程更是令人扼腕。
研究他的创作和人生经历,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古代文人们所遭受的类似悲剧。
一、“光照日月”的艺术成就与壮志难酬苦作词的“无奈”辛弃疾是南宋词坛上成就最高的词人,他的词内容博大精深,风格雄浑雅健,建立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派。
为什么自古文人多不幸
为什么自古文人多不幸最近总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古以来但凡是才华横溢的文人,大多不幸。
要么一生怀才不遇,郁郁寡欢,终生不得志,要么终其一生,难得知己,总是为伊消的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难道是有才华的人必然不幸?还是不幸的人方才有才华?于是,孟子他老先生煞有其事的总结了一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意思说呀,这是天意,老天爷他老人家要让你成就大事呢,因此,在成就之前考验考验你,等着吧,考验完了,你就成就了大文豪了。
这话,绝对的反动的唯心主义思想,属于无奈的自我安慰!什么叫天意?我看那农民也苦着呢,有的人,穷其一生,扒拉不到几口热火饭,连个老婆都娶不到,一辈子上厕所都没用过手纸,光用土坷拉解决问题呢,最后,也没见其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反过来想,似乎又觉得我的话太绝对,那些声名显赫的人,又几乎都经历过一些让我们痛心疾首的遭遇,好像,这真的就是天妒英才,想做个才子啥的必须要跟唐僧取经一样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才能修成正果,才能斗酒诗百篇,才能下笔如有神。
于是,我们在读着他们伟大的文学作品的同时,又在感怀这他的身世不幸,可能,真的是不幸,造就了他们。
其实,如果我们再仔细的去观察一下,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他们所谓的不幸,都是自找的,他们在刻意的追求着不幸。
而不幸,就是他们的灵感源泉,如果真的过上了小康富庶的生活了,他们,也就失去的创作的根基,为了保持这种创作灵感,于是,他们故意让自己不幸或者显的不幸起来。
比如陶渊明,我们都为他的高风亮节所折服,感叹他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然而,他真的没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展示自己的才能么?不是,朝廷,曾五次请他出山做官,虽然,每次担任的官职都并不是很大,是一些参军,县令之类的基层官员,但是,要想走到领导岗位,谁不是从基层开始做起的呢?而且,这些基层官员不是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一方百姓么?但是,老陶同志,就是不安心在基层岗位工作,最后一次,他出任彭泽县令,虽不是什么高官要职,但是,总是一个县的父母官吧?山高皇帝远的,最起码可以造福一方了呀?放到现在,好歹也算是个县团级了!可是,这哥们一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在参加工作不到八十天,丝毫不负责任的离任而去,我们且不说他这种无政府主的行为是否值得提倡,仅仅从他离任的原由,就可以看的出来,他辞职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嫌工资低,二是嫌受到别人的管制,从这个方面可以看的出来,老陶同志严重缺乏忍辱负重为人民服的精神,这绝对跟我们所提倡的做好本职工作的思想,中华民族的任劳任怨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其实,他从出任彭泽县令之前,就已经打好了小算盘,找个借口辞职走人,以次,来证自己清高,为自己将来创作的归隐作品,找个借口,铺条路,顺便沾上个怀才不遇的美名。
浅谈宋代文人个体生命悲剧意识的觉醒(下)
浅谈宋代文人个体生命悲剧意识的觉醒(下)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繁盛的时期,文人雅士层出不穷,他们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许多杰出的成就。
与此他们也面临着个体生命的悲剧意识,这一意识的觉醒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宋代文人的悲剧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在宋代,社会风气废弛,朝政腐败,民生艰辛,这使得许多文人对世间的现实产生了无尽的感慨。
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对这种现实的不满与悲叹,比如苏轼的《赤壁怀古》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这些文字中透露出的无奈与悲叹,正是他们对世态炎凉的真实写照。
宋代文人所处的政治环境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当时的政治腐败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官场的尔虞我诈,让许多文人深受其害。
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对这种政治压力进行了充分的抒发,在诗词中表达出了对官场腐败的厌恶与不满。
比如柳宗元的《江雪》中写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些文字中透露出的孤独与寂寞,正是他们对政治环境的无奈与悲叹。
宋代文人的个体生命悲剧意识还体现在他们的思想境界之中。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很多文人因为自己的言行而受到了排挤与打压,甚至还有许多人因此丧失了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境遇使得许多文人对生命的脆弱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了对生命的珍惜与深刻的思考。
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写到:“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水一到天上流。
”这些文字中透露出的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正是他们对个体生命悲剧意识的觉醒。
宋代文人在面对悲剧的个体生命时,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智慧。
他们敢于直面现实,敢于直面政治压力,敢于直面生命的无常。
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了对个体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抒发。
正是这种勇气与智慧,使得他们的作品在后世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也使得他们的悲剧意识得到了充分的觉醒。
为什么古代诗人生活不如意
为什么古代诗人生活不如意古代诗人常常被赋予伟大的形象,像李白、杜甫等名句传诵至今。
然而,尽管他们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们的生活却并不如意。
本文将探讨古代诗人为何生活不如意的原因。
一、社会地位低下古代诗人的社会地位往往比较低下,他们多为官员或士人的仆从。
在官场竞争激烈的封建社会中,他们很难获得高职位,无法享受到更多的特权和权力。
因此,他们的经济条件较为拮据,生活常常处于贫困之中。
二、政治动荡的环境古代中国历经多次的政治动荡,不稳定的政治环境对于诗人来说是巨大的不利因素。
在战乱或政治斗争的年代,诗人常常面临生命的威胁,他们的创作与生活都受到了严重干扰。
他们无法安定下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创作的灵感。
三、文化价值被忽视封建社会对于文化价值的重视程度与现代社会有所不同。
诗人的才华被人们所认可,但往往不被重视。
他们的作品被视为娱乐或调剂情绪的工具,常常缺乏应有的价值认同。
这也导致古代诗人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经济支持和社会地位,生活在边缘化的状态中。
四、个人追求与社会期望的冲突古代社会对于诗人的期望往往与诗人个人的追求产生冲突。
社会更加倾向于追求实用和功利,而诗人渴望表达内心的感受和追求艺术的真实。
他们面临着在功利与情感之间的抉择,往往会因此陷入挣扎与困惑。
综上所述,古代诗人之所以生活不如意,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政治动荡的环境、文化价值被忽视以及个人追求与社会期望的冲突所致。
虽然他们的作品卓越,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面临着生计的压力和心灵的困扰。
他们艰难地在封建社会的限制中追求创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珍视他们的创作,理解他们的困境,为古代诗人的贡献致以敬意。
文人诗在东汉中后期呈现悲观色彩的成因
T h e B o r d e r E c o n o m y A n dC u l t u r e N o . 4 , 2 0 1 4
遂 乃激扬 名 声 ,互 相题 拂 ,品 核公卿 ,裁 量执 政 , 口直之 风 ,于斯 行矣 。 ” … 由此 可 以看 出 ,东 汉士 风 之所 以转 向 “ 口直之风 ”是 因为 “ 主荒政 缪 ,国 命 委于 阉寺 ” 。 东汉桓帝、灵帝年间, 宦官势力强盛 , 肆意横 行 ,毁 坏朝 纲 ,阻塞 士 人 进 仕 之路 ,镇 压 异 己力 量 ,残 害正 直 之 士 。太 学生 为 了 “ 涤 清 污浊 ” ,故 而 掀起 了一 股 品评 人 物 的 “ 清议 之 风 ” ,这股 “ 清 议 之风 ”又在游学 的助长 下进一步 加强 。一 时之 间 士林 舆论 成为 了朝 堂之上 颇具影 响 的力量 ,但 事态 却并 没有 如他们期 望 的那 么美好 ,这股 “ 清议 ”之 风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 反而让他们招来 了残 酷的 “ 党锢 之 祸 ” 。 “ 党锢 之祸 ”后 ,强 烈 的落差 令他们 日益感到生命受到威胁。无穷无尽的黑暗和 死 亡 的阴影 ,让一 些先知 先觉者意识 到 “ 口直” 的 悲惨 结局 转而 隐身不仕 ,士风 由此从 “ 口 直”转 向
东 汉 中后 期社 会 动 荡 ,政治 腐败 ,外 戚 专权 , 宦 官干政 ,引起 了大批 有 志爱 国文人 智 士的担忧 和 抗争 。尤其是东汉中后期 , 宦官专权更甚 ,决定士 人 能否入仕 的 “ 选举 ”和 “ 征辟 ”之 路都 受其爱 憎 决定 。士人 上进 无 门和官僚 大夫结合 形成 了一支 反 官宦 专 权 的社 会政 治 力量 ,掀 起 了著 名 的 “ 清议 ”
摘
要 :东汉中后 期社会动 荡不安 ,政 治腐败 ,朝纲混乱 。这样的政 治环境下产生的文人诗是失意文人将
论唐五代文人宫怨词的创作原因
论唐五代文人宫怨词的创作原因唐代宫怨诗的繁荣与唐代的后宫制度直接相关,广选美女入宫及森严的宫禁是产生大量宫怨诗的客观条件。
其次,开放的社会和宽松的思想文化环境为写作宫怨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唐代是诗的王国,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唐人对诗歌的热爱超过了我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可以说:“凡是生活中用到文字的地方,他们一律用诗的形式来写,达到任何事物无不可以入诗的程度”。
这些言近旨远、语浅情深、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诗歌,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大唐时代的风云变幻,反映出了唐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并在继承前代诗歌艺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达到了炉火纯青,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峰,而宫怨诗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唐朝的著名诗人,如王昌龄、李白、王维、王建、顾况、刘禹锡、白居易、元稹、李商隐、杜荀鹤等,都有宫怨诗作,且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
这些宫怨诗多是男性代言之作,有单篇只首的短小作品,也有多首连缀的组诗,不拘一格,众体兼备,在唐诗坛格外引人注目。
而产生如此多的宫怨诗则必然要求诗人们对后宫的生活状态有相当的了解和把握,这在唐朝也恰恰成为了可能。
虽然宫门九重,宫女妃嫔们身居内廷,门禁森严,一般人难以目睹她们真实的生活状态,但唐前不但有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可供参考,而且有班婕好等妃嫔以及文人骚客的不少同题材的诗歌可以直接借鉴。
另外,唐许多文人与太监交往密切,通过太监这个中介他们亦能获得有关后宫的大量信息。
如宋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中就载有关于王建《宫词》一百首的故事。
说王建之所以对后宫生活了如指掌,完全得知于太监王枢密。
他们两个关系很好并结为本家,一次宴饮,王建谈起汉代桓帝、灵帝因为信任太监惹起迫害知识分子的党锢之祸,王枢密听了觉得是在讽刺自己,心里不高兴,就问王建所作《宫词》广为传颂,但皇宫是深邃之地他怎么会知道这许多的的事情呢,王建无从回答,深恐王枢密给他罗织罪名,过一两天就作了一首诗送给王枢密,诗曰:“先朝行坐镇相随,今上春宫见长时。
浅论李煜词渗透着悲剧意识的原因
浅论李煜词渗透着悲剧意识的原因摘要:李煜的前后期词作贯穿着同一种底色——悲剧意识。
本文着力探索的是他的悲剧意识的由来,从词的这个体裁以及他的遭遇按前后期分别进行分析,亡国前他的悲剧意识多半与他的出身遭遇和天赋有关;而亡国后则主要是他的痛苦生活和矛盾情绪相关的。
关键词:李煜;悲剧意识;原因Discusses Li Yuci to seep the tragedy consciousness reason shallowly Abstract:The Li Yu adjacent periods word does is passing through the identical kind of bottom color - - tragedy consciousness. What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ore is his tragedy consciousness origin,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separately from his bitter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the adjacent periods, before perishing the country, his tragedy consciousness mostly with his family background bitter experience with the talent related; But after perishing the country, is mainly his painful life is related.key word: Li Yu; Tragedy consciousness; Reason关于李煜词中透露的悲剧意识,已经有很多学者论述到,而且也论述得很透彻,有关于他前期词中的悲剧意识的,更有探讨他后期词深沉的悲剧意识的,在这里,我主要研究的是他的悲剧意识的由来,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无法摆脱的悲剧意识。
柳永的文化角色与生存悲剧
柳永的文化角色与生存悲剧可以用流连风月和终生沉沦来描述柳永的一生。
在柳永身上,这两者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而对这两者因果关系的认定,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
柳永本人是因为不得中进士,才放浪形骸的,所以他说:“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鹤冲天·黄金榜上》)这与仁宗皇帝的看法显然不同,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因为认为柳永风流,才不让他中进士。
双方都有一定的理由,所以,这其中一定存在着某种规则,超出这种简单的因果论定,逼迫柳永接受这一事实,从而造就了柳永的悲剧命运。
对这一规则的揭示,是一个有意思的文化题目;而柳永对这一规则的悲苦抗争,又关系到词文学的主要功能。
一从现有的史料来看,柳永之所以蹭蹬仕途是因为“品格”二字。
当然包括人品和文品。
宋人严有翼所撰《艺苑雌黄》云:柳三变,字景庄;一名永,字耆卿。
喜作小词,然薄于操行。
当时有荐其才者,上曰:“得非填词柳三变乎?”曰:“然。
”上曰:“且去填词。
”由是不得志,日与狷子纵游娼馆酒楼间,无复检约,自称云:“奉旨填词柳三变。
”“薄于操行”,在歌舞升平的北宋时代似乎算不得什么大错。
自中唐以后,城市经济在中国得到发展,城市中的游乐活动也随之迅速地繁荣,歌楼妓馆当然首当其冲。
到了北宋时期,更见奢靡。
《东京梦华录序》记录汴京的盛况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
雕车竞驻于大街,宝马争驰于御路。
金翠耀目,罗绮飘香。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
伎巧则惊人耳目,奢侈则长人精神。
显然,这样一个社会环境需要并且会促成意识形态或社会舆论相对较为宽松。
唐朝的官妓和私妓十分普遍,在京举子和进士们与长安平康里的妓家关系非常密切。
名盛一时的曲江宴和杏园探花宴往往少不了妓女作陪,甚至留宿妓家都成为新进士作诗夸耀的好题目。
(注:《唐擅言》卷三载进士郑合敬留宿平康里后作诗云:“春来无处不闲行,楚、闰(妓名)相看别有情。
论杜甫之悲剧人生
风雨中执着的躯干——试述子美人生悲剧及其成因班级:2013级国汉2班姓名:孙雪华学号:20134894 摘要:杜甫的一生经历了从初唐开元盛日到安史之乱过后社会混乱、民生疾苦的两个俨然不同的时代,而出身官僚家庭、并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杜甫则更是在亲眼目睹一个时代大变革带来的变化后,一直是忧国忧民、心系百姓,且寄希望于君主却终不得回报。
无奈只能坚守着他执着的躯干、灵魂,在这样一个大唐风雨中向我们留下一篇篇瑰丽的诗篇,也留下了一幕幕时代的悲剧。
关键词:杜甫,悲剧,时代,安史之乱,统治者,儒家思想“古今诗人众吴,而子美独为首者,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这句话出自我国宋代大文豪----苏轼之口,肯定了杜甫这位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为诗的典范的不朽地位。
但除此之外,是否还流露出了对于杜甫悲剧性的人生的些许感慨呢?我想,是的。
众所周知,杜甫在诗歌、文学领域是个杰出的人物,他的诗歌使他取得了不少辉煌的成就,就像孔庆翔说的那样他就是:“中国唯一影响随着时间不断增长的诗人”。
而且闻一多说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即杜甫的诗歌是灿烂的,他的一生是辉煌的。
正是这样的诗歌使他光芒四射,流芳百世;又是这样的诗歌揭露了他的本真、现实与直率,迎来了他悲剧的一生。
杜甫生在唐代封建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
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国泰民安、“开元全盛日”到安史之乱爆发,社会混乱不安,变得“战伐乾坤破,疮痍府库贫”、“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的过程。
就是这样的杜甫所生活的时代大背景以及他所经历的时代大变革无可厚非地给他的人生以至于他的诗歌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乃至我们后人读到杜甫时都会弥漫着一种无从可知的悲剧的色彩。
这也正是学界大部分学者所看到的杜甫的一大悲剧之一------时代的局限。
那么,在经历国家的危机、感受人民的疾苦之前,青年时期的杜甫和我们所熟悉的杜甫是有所不同的。
我们所熟悉的杜甫是“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这样忧国忧民,“穷年忧黎元”的热诚不曾减退,面对暴乱和一切残酷事实都不会逃避、并给予严肃的正视洞悉时代的症结的一位现实的用诗歌去记录历史、抒发情感的圣人。
《暮江吟》PPT精选教学课件4
晚霞破月的天际,依旧映红了归家的路途,流浪了好久的笔调写满了疲倦的素笺,伴着枯萎的憔悴,与年华斑驳的碎影相逢,溅起涟漪在心田的几缕游丝浅叹,让年华牵住执笔的手,静听潺潺流水;波动在逐流的心海,唤名为;婆娑年华,勾勒了谁的斑驳唯有情醉琉璃一宿,又是一个不眠的夜。 真正的相爱,是人在千里,却梦魂相依;真正的相爱,是岁月流转,却不离不弃;真正的相爱,是彼此付出,却无怨无悔。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中进士后 任左拾遗,后被贬为江州司马,晚年任杭州、苏 州刺史和太子少傅等职。他目击当时日益腐朽的 政治,比较接近劳动人民,了解他们的痛苦生活。 他的诗歌反映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 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文字通俗 易懂,流传较广。著有《白氏长庆集》等。
生活的列车慢慢的前进,有些人下去,也有人上去,不慌不忙的过着行云流水的日子,有的人知道自己的前方在哪里停靠,生活充实而安逸,有些人庸庸碌碌的过着不起波澜的日子,每天无头鸟似的瞎忙,朦胧的眼神向世界宣告着昏暗思想,一个个皮囊悬浮在空气中,没有生机的灵魂过着糜烂的时间。没有归属,无处生根。有时我们在迷茫青春的时候,日子也慢慢地溜走,不留一点痕迹。 时光不可阻挡,岁月交错中总要有些思量。人生只有在不短的思考中才会有所进步,有所追求,有了目标的人生才不会孤独和无助,只有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时一些前方的东西才会明朗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不再迷惑于为所谓的挣扎中,谁的年华没有色彩,谁的青春没有耀眼的光芒,只是在岁月的长河里我们的选择不同,所得到的结局就不同,每个人都需要努力才会得到一切自己所要追求的东西和梦想。 生命无常,人生苦短,记忆的时光中我们匆匆走过,走过喧嚣,走过孤寂,时光无情地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年少,还好我们都在坚持着内心的宁静,岁月的年轮缓缓的从我们身边碾过,往事一幕幕铺陈,让我的生活回忆不至于那么的枯燥,一些美好的记忆还依然鲜活地根植在我的脑海之中。消逝不去,本不该怀旧的年纪,可是我们学不会遗忘,日日夜夜的想念,带着些许的小寂寞,心有不甘常常在无人的街角大声的长啸,发泄着内心的声音,有时候我们会选择相信宿命,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像是上天早已做了安排,人谁也逃不过岁月时光刻下的印迹。 时光荏苒,蹉跎了谁的年华,匆匆行走的岁月长河中,有些人只顾着追寻他人的脚步,忘记了自己的方向,忘记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有些人几顾思量不敢走出自己的道路,因而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有些人默默坚守,把青春的岁月包裹在温热的怀里,载着它踏上梦想的征途,不留一丝遗憾。不留一点别人靠近的距离,就像是陈孝正为自己规划的一厘米的差距,人生没有从头来过的权利。亦没有后悔的权利,做过的事情,不管有些怎样的结局都会成为过往,我们纵使一味的活在过去的时光里也不会改变一点点发生的故事,向着远方,努力的看看前方的路才是对我们自己的肯定,只有心存希望,才会有拼搏的勇气,才有希望去走更远的路,因为值得,所以一路前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人多凄怨,悲剧缘何原作者:潘建肖德昶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3期[摘要]在中国古代,文人常以悲愤凄怨、怀才不遇的形象出现。
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便是这些文人中一个突出的典型。
本文试以辛弃疾的创作和人生经历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的悲剧命运及其悲剧产生的原因,进而探讨古今文人的心理差异及其对当今知识分子如何立身处世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辛弃疾创作古代文人怀才不遇[中图分类号]J2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078-03我们阅读中国文学经典时,会发现一个鲜明的特点:咏怀型作品占了很大比例。
而且文学家在艺术上的作为越大,所受的苦难越重,他们那光焰千丈长的作品与其深重的人生悲剧往往也更引人注目。
在种种人生悲剧中,“怀才不遇”则是古代文人所遭受的最为常见也最为沉痛的悲剧。
夸张一点说,中国文学史几乎就是一部文人悲剧史:三闾大夫自投汨罗,曹子建七步成诗,陶渊明愤世长隐,谪仙人青天揽月,李后主饮鸩毙命,苏东坡赤壁怀古,宋徽宗身死他乡;还有诸如王实甫、关汉卿、吴承恩、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等等留下了“千古文章”的大文豪,他们在写下辉煌篇章的同时却又——写下了自己愤愤不遇的坎坷遭际。
而真正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人真是少而又少,哪怕是在封建盛世也难以做到真正的人尽其才,如在西汉昌盛时期,也有许多失意文人感叹生不逢时,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便生动地揭示了文人们即使身处封建盛世也难以有所作为的悲剧命运:而身处盛唐时期的张九龄进退出处的人生轨迹更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苦涩和艰难”。
南宋词人辛弃疾自然也不能超脱出这个命题。
他的词,是其壮志难酬的悲愤呐喊,那种将希望一点一点磨蚀为绝望的心路历程更是令人扼腕。
研究他的创作和人生经历,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古代文人们所遭受的类似悲剧。
一、“光照日月”的艺术成就与壮志难酬苦作词的“无奈”辛弃疾是南宋词坛上成就最高的词人,他的词内容博大精深,风格雄浑雅健,建立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派。
然而写词成为艺术家并非词人本意,他的理想是抗金复国,重振朝纲,只是弱宋末造不堪其用,他才退而求其次地借词以抒发壮志,戏剧性地成为了一位“无奈”的词坛大家。
辛弃疾的爱国词中尤为值得我们重视的是那些按自我经历、自我形象、自我感触所创作的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辛弃疾往往能将一个壮志冲天的爱国志士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他这种以自我感受和人生经历为模本的写作,超出了同类词人的同类作品,达到了一种居高临下的高度。
他的英雄豪壮与绝望交织组结,大起大落,反差强烈,形成了瀑布般的冲击力量,以极强烈的力度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奏响了宋词的最强音。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他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干云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
他的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风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
可以说,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这也使得辛词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中又兼入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是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正是从他以后,词的创作才完全摆脱了羁绊,进入了自由的境界,而他也与苏轼成为了宋词史上的双璧,前后辉映,光照千秋。
不过,当我们对其生平思想及其词作精神深入分析研究时,就会发现写词成为艺术家实在与其人生理想南辕北辙,成为文学史上一代词坛大家却是他个人最大的无奈与悲哀!我们知道,辛弃疾出生之时,他的家乡山东已经沦为金人的土地。
而稼轩在少年时期就深受祖父辛赞的影响,“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美芹十论》)成为其一生的追求。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踌躇满志的辛弃疾慷慨南下后,弱宋末造的颓靡朝廷却不能为他提供一个大展抱负的舞台。
宋朝重文轻武的传统以及求和派把持朝政的现实让辛弃疾苦不堪言:在南归后的四十多年间,朝廷对他是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
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二十多年间,居然有多达三十七次的频繁调动!由此可以想见,对于一位身怀壮志且兼有政治军事才干的英雄来说,这该是一条多么曲折何其坎坷的人生道路!尽管如此,当很多人在经历了相似遭遇之后选择消极隐退、遁迹田园时,辛弃疾壮志凌云的锐气却没有失去点滴的锋芒,他的一生总是忘不了恢复中原、积极抗金的大事,他总是为社稷、为苍生献计献策,尽心尽职,表现了他坚韧不拔的军人品性。
辛弃疾的壮志豪情在现实中得不到实现,那么他该当如何?隐退田园,旷达度日?不,因为词人至死都未曾放弃心中壮志。
饮酒解愁,消极颓废?不,因为词人是一位坚韧超绝的斗士。
然而现实与理想的强烈反差必定会使辛弃疾心中郁积了太多的愤慨与无奈,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感情是需要发泄的,种种郁闷悲愤的情绪,我们的英雄该如何发泄呢?于是乎,致力写词便成为辛弃疾最好的发泄方式。
“徐釚《词苑丛谈》引黄梨庄的话说:…辛稼轩当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
……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词。
‟这是辛弃疾致力写词的原因,也是辛弃疾词多“忠愤”之气的原因所在。
”不过辛弃疾是何等坚毅之士,虽然他也哀叹也愤慨,但是他从未消沉从未放弃其收复河山的壮志。
这种坚韧的意志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可以得见,词作中虽然也浩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但他更多的是追忆那种在青年时代所经历的战斗生涯,表示出不甘衰老、犹有可为的壮烈情怀: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种永远不能在平庸中度过人生的英雄本色,伴随了辛弃疾的一生,也始终闪耀在他的词中。
总之,辛弃疾的一生虽然是郁郁不得志:作为从金地南归之人,他受到南宋本地人的排挤;作为武人。
他饱受朝廷文人的打压;作为主战派,他又遭到主和派的攻击;但是作为一个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的爱国英雄,他始终未曾放弃“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
的雄迈志向。
他承载着英雄的历史使命,带着满腔抗敌复国的赤诚和对民族苦难忧患的深刻认识,为民族事业奋斗了终生。
虽然光复古国的雄才将略得不到施展,但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赵翼《题遗山寺》),他一腔忠心奋发为词,由此成就了一代词坛大家。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着实是历史和词人开了一个最大的玩笑:本应驰骋绝荡的将军却无可奈何地成为了只能以笔为剑以词为沙场的文人!也可以这么说,辛弃疾在创作上的成就愈大,实则表明他所郁积的不遇之痛愈甚。
二、“怀才不遇”无独有偶,轮回悲剧原因何在翻开中国文学史,我们便会发现历史上有着无数与辛弃疾遭遇相似的文人,其数量之巨,命运之坎坷,着实让人触目惊心!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可以想见,文人们在怀才不遇饱尝人世寒酸之后,心中抑郁无法发泄,便寄之于文学创作,因此才成就了那些无与伦比的文学经典。
“发愤著书说”成为了一种解释文人创作动机最好的说法,司马迁本人就是一个发愤著书的典型。
不过,面对古代文人普遍性怀才不遇的悲剧命运,我们应该进一步追问:难道文人们真的只有在历经了磨难和挫折之后,才能写就伟大的文学经典?难道文人们就不能在一种相对顺畅的人生中创作出令世人瞩目的作品?他们人生悲剧的造成,到底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呢?难道就仅仅只是“文章憎命达”吗?诚非如此,笔者认为,“怀才不遇”作为古代社会一种普遍性的时代悲剧,从社会因素和时代背景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儒家思想的影响。
千百年来,在以儒家入世精神和伦理义务为基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下,中国古代优秀的知识分子莫不以天下为己任,把治国安邦、兼济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最高理想。
而古代知识分子在以官本位为一元价值取向的社会思想背景下要想实现上述最高理想,就只能走“学而优则仕”的从政道路,只有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们才有可能实现救济天下的人生抱负。
因此,大凡能在文学史留下一鳞半爪痕迹的文人,几乎毫无例外地都做过致君尧舜、治国安邦的英雄梦。
中国古代广大知识分子大多也把读书做官作为惟一的人生正途,即使那些称得上伟大的作家,也只是把文学当作“副业”,也以不能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只能当作家而感到莫大的遗憾,比如辛弃疾便是最好的例证。
可以这样说,古代文人的“怀才不遇”,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指他们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事实上,真正能在仕途上获得较大成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文人却是极少的。
文人所怀之“才”,大抵只是“文才”,而不是适合于封建官场的“政才”,但是许多文人却一厢情愿地将“文才”与“政才”划上了等号。
基于此,文人“怀才不遇”的悲剧也就在所难免。
第二,历史文化与经济结构的影响。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牛郎织女式的社会生产方式始终是中国社会核心的生产模式。
在传统的“劳力者”社会阶层“士”、“农”、“工”、“商”中,“士”为四民之首。
这里的“士”,即可看成是“文人”。
当人们苦读圣贤书成为“文人”,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也就不再愿意务“农”和“工”。
一旦从政成功,则既可以实现鸿鹄之志,又可以解决经济之忧;既可以济世救民,又可以摆脱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俗物。
然而数量庞大的文人群竞相涌向为官从政这座独木桥,自然就会造成一系列“落水”悲剧的发生。
这就与当代中国高中生以参加高考考上大学作为终极奋斗目标的情况相似。
没有办法,“桥”过于狭窄,肯定不堪其重,这便也成为了文人们不遇的一个重要社会原因。
第三,封建制度的种种弊端和朝廷的腐败也是造成文人不遇的重要社会原因。
“生不逢时”,历来是对中国文人仕途失意、难有作为的最令人信服的解释,甚至在人们的潜意识观念中,“怀才不遇”几乎与朝廷腐败划上了等号。
诚然,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但是封建制度的种种弊端以及朝廷的腐败颓靡确实也是造成文人不遇的重要原因。
封建社会的取仕方式是有很多弊端的,汉举“孝廉”,会有真伪之分;魏评“九品”,又容易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庶族”的现象发生;唐宋以后实行“科举”考试,即使做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能写文章的人未必就有济世之才,比如李煜;而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又未必善于考试,比如蒲松龄终身未能及第。
而文人要想在考试失败后被破格录用,则更加难了。
中国封建社会浩浩几千年,真正的君明臣贤时期又有多少年昵?昏君奸臣当道时自然不用多说,即使到了贤君时期,封建王朝的本质也很难使其完全做到任人唯贤,唯才是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