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据文证义”的训诂方法
第五章训诂的方法
13
二、破假借
清代著名训诂学家王引之于《经义 述闻》说过:“许氏《说文》论六书假 借曰:‘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 也。’盖无本字而後假借他字,此谓造 作文字之始也。至於经典古字声近而通, 则有不限於无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见 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 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 之,则以文害辞。”
《论衡· 宣汉》:“非以身生汉世, 可褒增颂叹,以求媚称也。”有的本 子注释道:“媚,喜爱,宠幸。称, 称赞。”(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 释小组《论衡注释》,中华书局版)按: 此注以称字为称赞之义,非是。称也 是媚的意思,媚称乃同义复词(即王念 孙所说的“古人自有复语”)。怎麽知 道称有媚义呢?试看以下语言材料:
21
《说文》目部:“盼,白黑分也。”“盻 (xì ),恨视也。”“眄,目偏合也;一曰邪视 也。”段玉裁在盼字下注云 :“盼、眄、盻 三字形近多互訛,不可不正。”邵瑛《说文群 经正字》云 :“《说文》盼下引《诗》曰 ‘美目盼兮’,今《诗· 硕人》、《论语· 八佾》 作盻,诸本皆同,此大谬也。”吾邱衍《闲居 录》云 :“宋儒不识顾眄字,皆读为‘美目 盼兮’之盼;又不识此盼字,写作‘使民盻盻 然’之盻;又不识此盻字,而读为盼。”(转 引自俞樾《茶香室丛钞· 四钞》卷一四)按:盼、 眄、盻三字形体微别,而意义迥殊,绝对不可 22 混淆。
第五章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训诂的 方法,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释词的方法,是 指一个陌生的词摆在面前,采用什麽样的手段, 能使它由未知变为已知。概括言之,约有如下 数端:一曰据古训,二曰破假借,三曰辨字形, 四曰考异文,五曰通语法,六曰审文例,七曰 因声求义,八曰探求语源。兹分别举例说明之。
《史记· 刺客列传》:“因自皮面 决眼。”《索隐》曰:“皮面,谓刀 割其面皮,欲令人不识。”王念孙曰: “如小司马说,则当云割面皮,不当 云皮面矣。《广雅》曰:‘皮,离 也。’又曰:‘皮,剥也。’然则皮 面者,谓以刀自割其面也。”(《读 书杂志· 史记第五》“皮面”条)按:王 念孙之所以知道皮有剥、离之义,是 据古书《广雅》。
训诂学知识训诂的方法
某启:昨日蒙教。(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⑸启发(心﹢打开) 启叔孙氏之心。(《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启”字是一个多义词,粗看一下各个义项之 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我们认真分析各个义 项的义素构成情况(义素分析的结果附于各个 义项后面),就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义素 “打开”。而这个核心义素是通过汉字字形来 具体体现的。《说文解字》:“启,开也。从 户从口。”甲骨文“启”字有几个不同的字形, 从户从口(开门与人说话之形),或从户从日 (门开见日之形),或从户从手(以手开门之 形),或从户从口从手(以手开门与人说话之 形),从不同字形构成的分析不能看出词义引 申的线索。
• 历代注释家的注释中也常常使用形训。 如: • 《周礼·大司徒》:“知仁圣义忠 和。”郑玄注:“忠,言以中心。” • 陆德明《经典释文·周易·讼卦》: “讼,争也;言之于公也。”
• 古代字书中也采用形训的方法解释字 (词)义。例如: • 《说文解字》:“刀,兵也。象形。” • 《说文解字》:“八,别也。象分别 相背之形。” • 《说文解字》:“告,牛触人,角着 横木,所以告人也。从牛从口。” • 《说文解字》:“禮,履也。从示从 豊,豊亦声。”
• •
《广雅·释训》:“踌躇,犹豫也。” 《广雅疏证》:“嫌疑、狐疑、犹豫、蹢躅 皆双声字,狐疑与嫌疑,一声之转耳。后人 误读狐疑二字,以为狐性多疑,故曰狐疑。 又因《离骚》犹豫、狐疑相对成文(心犹豫 而狐疑兮),而谓犹是犬名,犬随人行,每 豫在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故曰犹豫。 或又谓犹是兽名,每闻人声,即豫上树,久 之复下,故曰犹豫。或又以豫字从象,而谓 犹豫俱是多疑之兽。以上诸说,具见于《水 经注》《颜氏家训》《礼记正义》及《汉书 注》《文选注》《史记索隐》等书。夫双声 之字,本因声以见义,不求诸声而求诸字, 因宜其说之多凿也。”
训诂学填空题
填空题1、“训诂”是很早就有的说法。
最初时可以单称为(“诂”),或单称为(训)。
2、“训诂”合称始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3、《说文》对“训”的解释是(说教)。
4、“诂”字《说文》解释为(训诂言)。
5、综合许多人的说法,给训诂定义为“训诂者,通古今之异词,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的人是唐代的(孔颖达)。
6、最早对古书随文逐字地做出具体注释的人是汉代的(毛亨)。
7、古人最初的训诂实践的成果是《毛诗诂训传》和(《尔雅》)这两部书。
8、把“训诂”解释为“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也”的人是(黄侃)。
9、按照《辞海》所说,“训诂”就是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但分开来讲,用通俗的话来解释词义的叫(训);用当代的话来解释古代词语,或用普通通行的话来解释方言的叫(诂)。
10、训诂4章1、词义的特点共有两个,一个是概括性,另一个是(客观性)。
2、说“凡字有本义,有引申假借之余意焉。
守其本意,其失也固;习其余义,其失也蔽。
蔽与固皆不可以治经”的清代训诂学家是(段玉裁)。
3、“梳”的本义是(梳理毛发)。
4、“缚”的本义是(束缚)。
5、“翼”的本义是(翅膀)。
6、“副”的本义是(分开)。
7、“桡”的本义是(曲木)。
8、“疾”的本义是(疾病)。
9、“匠”的本义是(木工)。
10、“宰”的本义是(罪人)。
11、“削”的本义是(破木)。
12、关于词义引申问题的阐述,其集大成者、首创者是(段玉裁)。
13、“副”用为量词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14、认为引申就是“义自音衍”即词因分化而造出新字的学者是(章炳麟)。
15、认为“凡一字而兼两谊、三谊者,除本谊之外皆假借也”的学者是(江声)。
16、段玉裁所说的引申是指一个词由(本义)推演而形成新的意义。
17、“节”的本义是(竹节)。
18、“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句中“节”的意思是(关节)。
19、文天祥“时穷节乃见”中“节”的意思是(节操)。
20、《论语》:“节用而爱人。
”句子中“节”字的意思是(节制、节省)。
训诂学名词解释
1.形训: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的训诂方法叫形训。
2.声训:利用词的内在形式,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叫声训。
3.据文证义:利用语言环境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叫据文证义。
4.辨体明义:通过结合文章的体裁来明确词义的训诂方法就叫辨体明义。
5.殷商系文字:指殷商时期产生一种汉字形体,即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
6.两周系文字:指两周时期产生一种汉字形体,即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钟鼎文。
7.音义关系的偶然性:同一个声音可以表达多种完全无关的意义,而相同或相反的意义完全可以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这就是音义关系的偶然性。
8.音义关系的约定性:音义之间虽不存在必然联系,但存在着与现实的联系,这种联系由社会成员约定后,任何成员便不能随意变更,这样,音义便互相制约又互相依存了。
这就是音义关系的约定性。
9.音义关系的回授性:由于社会的约定,本无必然联系的音义关系便对自身所处的语言系统产生了反作用,使语言发展接受其已有的音义关系的影响制约,这样早起音义关系对后起音义关系就产生了作用,这就是音义关系的回授性。
10.音义关系的延展性:同一事物的名称,不同的地方说法不同,此由语言的地方变体所致。
这些语言的不同地方变体,在音义结合关系上常有明显的脉络可寻,这就是音义关系的延展性。
11.音义关系的类聚性:声音相同或相近的有些词往往有共同的意义特征。
这就是词音义关系的类聚性。
12.音叉关系的多元性:某一音素或音位所允许联系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某一意义单位也允许由不同的语音形式负载。
因为音素有限而义位无限,所以音素只好兼职。
这样,有些有共同意义特征的词就不一定必然地有语音上的联系。
这就是词的音义关系的多元性。
13.推因:也是训诂的三种主要方式之一。
它是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求词义的由来的一种训释方式。
它的途径是从实际语言材料中找出“信而有征”的线索来,进而探求其本源。
14.右文说:是宋人王子韶(圣美)提出的。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方法
田 苗 西南民族大学文新学院
摘 要:训诂的方法在训诂学中是很重要的,学界对训诂的方法,特别是义训,有一些争议,文章主张区别索义方法和释义方法。 并将训诂的方法(如何索义的方法)做了归纳介绍。
关键词:形训 声训 义训
一、形训 即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从 而探索这个字所表示的词的意义。我们都知道汉字在世界文字体 系里面是一种特殊的文字,它属于一种形意文字,它大体上一个 符号表示一个意义。这就使人们能够根据字的形体结构来了解它 们的意义。 使用形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a 应该明确,能够使用这种方法的字是有限的。将汉字分为“六 书”,其中能够用这种方法研究的只有指事、象形、会意方式造 成的字。 b 应该区别开词义与字义。在造字之初,汉字有一定的意义, 即字义。字义有的和词义是一致的。由于词义的引申、文字的假借, 字义和词义之间就出现了复杂的情况。如:“莫”字,其字义是“日 且冥也”,至于“莫”用作代词,是文字的假借,是词义了。 c 要注意文字假借。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假借之字, 其意义与字形无关,只是借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的形体,不能 以形索义。 d 分析字的形体结构探索意义要信而有据,切勿望文生训。 应该有旁证、文例依据或者事实依据,不能单靠字形结构的分析。 二、声训 即因声求义,通过语音寻求语义,就是从被释词的语音着眼, 利用语音和语义的关系,推求它的词义。用来解释的词和被释的 词是音同、音近、或音转的关系。 其理据是“声义同源”。众所周知,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是同 时产生的,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分离,共处于语言这个实体中。 语言形成之初,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是由使用这一语言的社 会的人共同约定的,有任意性。但是这之后,某一语言中语音和 语义的实际关系就不再是任意性的了,有严格的规定性。就汉语 而言,人们在创新词新义的时候,往往通过联想,在原有词的基 础上,用相同或相近的语音形式,来表示一组关系密切、特点相 似的新概念。词的发展总是以声音为纽带的,不论是词本身的词 义系统还是一组词组成的词族。词与词之间,义项与义项之间不 是一盘散沙而是有它的系统性。抓住声音这一线索,就有可能探 求出词的本义、引伸义、假借义以及命名的由来、所属词族等。 而就同一词族来说,音同、音近、音转的词,意义又往往相通。 有人说:金木水火土五个字,都是象形字,在各字下注明“象形” 就够了,《说文》却附会声训。如木字原像整个树木行,上为枝叶, 中为树干,下为树根,但《说文》却说:“木,冒也,冒地而生, 东方之行。”以冒训木,已犯了声训的附会,后世经传里面,没 有把“木”训为“冒”的。这种误会源于不明白:声训是用音同、 音近之字来揭示某一语词的命名立意之义,而不是解释该词在产 生之后用于交际的所指义。因为“木,冒也”只是解释“木”之 为词的语源义即命名立意之义,并非解释其表达所指之义。 晋代出现的“右文说”,对象是汉字中的形声字,即论述形 声字的声符和意义之关系的学说。右文说的理据和声训一样是“声 义同源”,但需要注意的是:a 右文说着眼的是文字的形体,而 不是文字所代表的词语。所以关于“右文”以及右文说的研究, 既有训诂学的问题,也有文字学的问题;b 声训与右文说虽然原 理一致,但声训旨在探求语源,解释语词的由来,其对象是文字 所代表的语词,右文说旨在揭示具有共同“右文”的形声字意义 上的共性;c 另外,声训不拘泥于文字的形体,而右文则03,巴蜀书社
训诂的条例、方式和术语
(二) 拟音的术语:读如、读若
• 这两个术语是用来注音的。《说文》 “读”篆下段氏注云:“拟其音曰 读,凡言读如、读若皆是也。”段 氏曰:“案注经之例,凡言读如者 拟其音,凡言读为者易其字。”
• 《礼记》郑注:“匪读如四牡騑 騑。”(《少仪》“车马之美,匪匪 翼翼”注) • 《礼记》郑注:“衣读如 殷。”(《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 注) • 《毛诗》郑笺:“邪读如 徐。”(《北风》“其虚其邪”笺)
3.貌:
• 一般在动词或形容词後面,使用 貌字时,被释的词儿往往是表示某 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用在形容词後
• 《诗· 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卫· 朱熹注:“沃若,润泽貌。” • 《诗· 召南· 甘棠》:“蔽芾甘棠。”朱熹注: “蔽芾,盛貌。” • 《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王逸 注:“纷,盛貌。” • 《文选》卷十六司马长卿《长门赋》: “望中庭之蔼蔼兮。”李善注:“蔼蔼, 月光微闇貌。”
• 《说文》:“祼,灌祭也。”段注: “……凡云 ‘之言’者,皆通其 音义以为诂训,非如‘读为’之易 其字,‘读如’之定其音。”段氏 在《周礼汉读考》中又云:“凡云 ‘之言’者,皆就其双声叠韻以得 其转注假借之用。”
• 《尔雅· 释训》:“鬼之言归也。” • 《礼记》郑注:“死之言澌 也。”(《曲礼下》) • 《毛诗》郑笺:“拜之言拔 也。”(《甘棠》“勿翦勿拜”笺) • 《论语· 为政》朱注:“政之为言 正也,德之为言得也。”
关于“芾”
• 巴金名尧棠字芾甘,“李芾甘”在他的书 信中时常出现。巴金的名和字源于《诗 经· 国风》中《召南· 甘棠》的首句“蔽芾甘 棠”。“蔽芾”形容枝叶小,所以“芾” 字在这里读作fèi;而不是fú。“芾”字读作 fú的意思不同,指的是草木茂盛。宋代书画 家米芾的名字就读作fú,“芾”字读fú时又 同“黻”,所以也作米黻。
浅析“义训”与“训诂方法”
浅析“义训”与“训诂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训诂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复兴和发展,对训诂实践的梳理工作进入了理论层面,大量关于训诂学理论的专著和论文陆续出版发表,其讨论的问题主要涉及两个基本问题:训诂学的性质和训诂方法。
对于训诂方法的界定,诸家学说历来众说纷纭,而对于“义训”的归属,也一直存有分歧,这使得训诂方法和训诂形式关系混乱,研究者各持己说,使学习者无所适从,阻碍了训诂学的普及和研究。
因此,深入研究训诂方法和义训,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
一、“训诂方法”诸说概况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训诂方法”分类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1.传统的三分法按照传统的分类,训诂方法一般分为“形训”“声训”“义训”三种。
如周大璞《训诂学要略》、张永言《训诂学简论》、白兆麟《简明训诂学》、吴孟复《训诂通论》、黄大荣《训诂学基础》、赵振铎《训诂学纲要》、杨端志《训诂学》等都持有这样的观点。
需要指出的是:吴孟复在传统三分法的基础上,又论述了“义界”和“代言”的方法。
周大璞在《训诂学初稿》中又添加了“观境为训”的训诂方法。
杨端志《训诂学》分别介绍了传统训诂的形训、声训、义训,并且指出“基本上是针对实词的”。
但他同时认为,“由于虚词本身的特点,虽然音训、义训也适应于虚词,但在古代训诂中解释虚词的方法与解释实词又是不尽相同。
”所以杨设专节加以介绍,归纳出指明虚词词性、以声音为训、同义词相训和描写语法意义四类解释虚词的方法。
这对训诂方法的细化和系统化具有启示作用。
以上这些观点是训诂方法传统的“形训”“声训”“义训”的三分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一定的扩展。
2.新三分法这里所说的“新三分法”采用的是白兆麟的观点:“取消‘义训’的新三分法。
”[1]陆宗达、王宁把训诂方法归结为:以形索义、因声求义和比较互证三种。
陈绂承其学说归纳为:以形说义、因声求义、据文证义三种。
白兆麟上世纪90年代观点有新的变化,用“引申推义”取代了“直陈语义”。
第五章训诂的方法
《史记· 张仪列传》:“因而数让之。”司马 贞《史记索隐》曰:“谓数设词而让之。让亦责 也。数音朔。”王念孙则认为“小司马读数为频 数之数,非也。秦初不见仪,至是始一见,即责 以数语而谢去之,未尝数数责之也。数读如‘数 之以王命’之数,高注《秦策》曰:‘数,让 也。’《广雅》曰:‘数、让,责也。’数让连 文,犹诛让连文,古人自有复语耳。”(《读书杂 志· 史记第四》“数让之”条)按:王念孙根据《广 雅》和《战国策· 秦策》高诱注,指出数有责的意 思,数让是同义复词,司马贞解数为频数之数, 非是。这便是据古训以释词的一个例证。 3
《汉书· 贾谊传》:“臣闻圣主言问其臣, 而不自造事。”师古曰:“欲发言,则问其 臣。”王引之谓“师古以言为发言,非也。 言亦问也,连言言问者,古人自有复语耳”。 王引之怎麽知道言有问义呢?他的根据是《尔 雅》郭璞注、《广雅》、《聘礼》郑注、 《曲礼》郑注、《曾子问》正义、《左传· 昭 公二十五年》、《周官· 冢人》注引郑司农说、 《大祝》注引郑司农说、《小雅· 出车》郑笺 等等(《读书杂志· 汉书第九》“言问其臣”条)。 以上辞书和古注都指出言有问义,因此王引 之的说法是颠扑不破的,这也是据古训以释 4 词的例证。
7
《诗经· 邶风· 燕燕》:“终温且惠。” 《诗经· 邶风· 北门》:“终窶且贫。” 《诗经· 小雅· 伐木》:“终和且平。” 《诗经· 小雅· 甫田》:“终善且有。” 《诗经· 小雅· 正月》:“既其永怀,又窘阴雨。” 四个同例句,均以终与且相呼应,且字在此 是列连词,犹又也。则终字也应当是一个表示 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的连词,它的意思只能是既。 再跟“既其永怀,又窘阴雨”相比照,且犹又 也,则终亦犹既也。就这样,王氏通过排比语 言材料的方法,考出了终有既义,而这是任何 字典、辞书所不载的。 8
第五章训释词义的方法和原则
(四)、简要论述因形求义的训诂 方法。
1、早期汉字多是根据意义来绘形的。这 样,汉字在形义关系上具有一定的统一性。 这种“形义相一” 统一性为我们因形求义 提供了可能。 2、因形求义是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 析来考求字(词)的本义。这就叫作因形 求义或形训。
3、因形求义的依据和方法。 1)依据。小篆及古文字学资料。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 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这一论断说明了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特点。 任意性是就初始符号而言的。
2、新词音义的理据性。
【例1】朱,本指赤心木。后专指深红色。当朱与 红色建立关系后,人们继续为一些与“朱”色相 关的事物命名时,往往也就与“朱”的声音联系 起来了。如, 红色的衣服叫“袾”。 红色的缯叫絑。 红色的丹砂叫硃。 似虾而无足的水虫叫鮢, 红色的马叫駯。 有一圈红色羽毛的鸟叫鴸。 以上这些事物的得名都与“朱”的语音和意义有 关。
【例6】所,从斤,户声,伐木声也。 《留侯世家》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 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二)、因形求义的依据和方法
1、理论依据。汉字的“形义相一”性为 因形求义的提供了可能。 2、分析对象:小篆及古文字学资料。 3、方法。主要是利用四书来考求字义的。 四书分两类:一是纯表意文字,二是音义 文字。对于纯表意文字来说,无论象形, 指事,还是会意,基本上都符合形义相一 的要求,这样可通过字形分析,同时结合 文献资料,寻求其本义。如:
明假借 考方言 求语源
1、明通假
明假借就是凭借字的声音所提供的线索, 沿着音同或音近的途径探求本字,然后通 过本字的形体说明词义。
浅议“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
浅议“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根据汉语和汉字的特点而建立起来的解读语言词句意义的学科。
这门学科从它诞生到现在,其作用越来越明显,价值也日益重大。
在古代,人们为了读经,以求进仕,于是产生了训诂学并且逐渐发展。
今天,人们虽然不像古人那样去读经,但是训诂学的作用丝毫没有减弱,相反,却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
人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进行语言交际,不论是和现代人讲话,还是阅读古代的文献。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遇到疑难字词。
训诂既然是解释词义的,那么它需要有一套完整而系统的释义方法。
从其产生至今,基本上采用了形训即以形索义、声训即因声求义、义训即直接释义的方法。
由于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其形体和意义的关系非常密切,因而造字时的基本意义常常可以从字形分析中显示出来,所以形训在解释词义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今时代使用形训的可能性从甲骨文到今天,汉字字形的发展历程是久远而漫长的,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汉字保留着产生之时的造字意图的讯息。
对这部分汉字通过分析字形结构来解释字义最准确不过了,而且最清晰。
例如“口”、“日”、“月”、“本”、“弄”、“男”、“炙”、“眉”、“祭”等一大批字仍然可以从其形体结构识别出意义之所在。
“口”,《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
”今天,我们仍可以看出“口”字的所象之形,即通过观察字的形体就可以分析出它的意义了。
“日”,小篆是画一个椭圆形,中间加一点。
《说文·日部》的解释是:“日,实也。
太阳之精不亏。
从口一,象形。
”“月”,小篆抓住了月亮有圆缺这个特点,画一个月亮,并且依照“日”字的写法在中间加上一点或一笔。
《说文·月部》:“月,缺也。
太阳之精,象形。
”这些象形字看到形体就可了解其字义。
“本”字是在“木”字的下面画一横表示位置在树的下面,指出根本所在。
从这个字的形体分析可以了解“本”的本义是树干或树根。
训诂的方式
二)义界的原则 义界既然是下定义式的,自然应该以能
揭示事物本质属性为基本原则。具体来讲, 就是必须确切而又简要地说明一种事物的本 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然而,在 具体的训诂实践中,完全体现这一原则的并 不是很多。有时只是以狭义释广义,即以外 延较小的词语解释外延较大的词语。比如:
《礼记·乐记》:“道谓仁义也,欲谓邪淫 也。”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八分。
根据逻辑规则,定义一般是,被定义概念等于种 差加邻近的属。古人运用“义界”的方式释词,有时 或多或少地符合定义的逻辑规则,但总的来说,义界 的理论与实践并不能与科学的定义等量齐观。正因为 如此,我们并不把“义界”表述为“定义”。义界的 训诂方式,也比较常见,再举几例: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八分。
有时只是对词所标志的事物的形状、性能加以描写而已,比 如:
《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 《尔雅·释畜》:“驳如马,倨牙,食虎豹。” 有时只是把两种类似的事物加以比较,比如:
《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属。”郑玄注 引郑司农曰:“官属,谓六官,其属各六十,若今博士、大史、大宰、 大祝、大乐,属大常。”(以今制拟古制)
农历十二月叫“腊月”,夏至第三个庚日起叫“三伏”。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叫“腊”、叫“伏”?我们就可以对这两 个字,做一番“推原”的工作了。首先,查一下历史,知道
“腊”和“伏”是古代农村里的两种祭祀(腊祭在十二月举
行,伏祭在夏至第三个庚日以后举行);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八分。
其次,就从研究词义的角度,进一步去探索这 两种祭祀得名的原因。“腊祭”是用腊肉作祭品的 意思,“腊”的命名,就是由腊肉得来的,比较容 易解释。“伏祭”是用“杀狗”作仪式,“伏”是 由“杀狗”而得名的。“杀狗”为什么叫“伏”呢? 这就要进一步去推求。《周礼》上称“伏祭”叫 “ 辜”。“ ”就是“副”的异体字,“伏” 和“副”的古音相同,所以“伏”就是“副”的同 音假借。《说文解字》说:“副,判也。”“副” 就是用刀剖开的意思,也就是“杀”。现在湖北方 言仍把宰杀牲口叫作“副”,说副猪、副鸡等等。 这样一层一层推求,最后从声音线索探求到词义, 就能弄清楚“伏”和“杀狗”的关系。
第六讲训诂方法之义训
第六讲训诂方法之义训第六讲训诂方法之义训一、什么叫义训在训释词语时,仅从现有意义的角度来选择训释词或作出义界,而不考虑词义来源与形义关系,这种直陈词义的训释方法就叫义训。
义训是训诂学上运用的最普遍的一种训诂方法。
二、义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同义为训、反义为训、递相为训三种形式。
(一)同义为训就是用同义词说解词义。
如:僖,乐也。
接,交也。
祺,祥也。
蒙,覆也。
《诗经》:“硕鼠硕鼠”郑笺:硕,大也。
《尚书》:“九族既睦”孔传:既,已也。
(二)反义为训简称“反训”,就是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
古代汉语中,有一部分词兼有正反相因的两个意义,这在训诂学上叫“施受同辞”或“美恶同名”。
后世只通行其中一个意义,训诂学者为了说明古书中本来的词义,往往就要用反义词来说明词义。
如:《尚书》: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孔安国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同心同德。
《尚书》: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
孔安国传:乱,治也。
“乱”在《尚书》时代有“治理”和“紊乱”两个相反的意义,到汉代只通行“紊乱”一义。
(三)递相为训就是几个字辗转训释,意义相同。
《尔雅·释言》:速,徵也。
徵,召也。
邢昺疏:转相解也,皆谓呼召。
这种方法的使用应该注意:如果释词和被释词都是多义词,那么递相训释的义项所表示的概念必须有同一性,否则就会犯移花接木的错误。
三、义训的实质——据文证义形训是从字形分析寻找解释词义的依据,声训是从读音线索寻找解说词义的依据,义训是不利用语音和字形线索,不考虑词义来源和形义关系,只是就文献中具体的语言材料来解释词义。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唐人文字,仅多训庶几之几。
如杜诗:山城仅百尺。
韩文: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又,家累仅三十口。
柳文:自古贤人才士被谤议不能自明者,仅以百数。
”由唐人诗文的用例排列归纳得知,“仅”有“几乎”、“将近”的意义。
镇下千行泪,非是为人思。
李世民《咏烛》情知道世上,难使皓月长圆,彩云镇聚。
柳永《倾杯》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训诂的方式
其次,就从研究词义的角度,进一步去探索这 两种祭祀得名的原因。“腊祭”是用腊肉作祭品的 意思,“腊”的命名,就是由腊肉得来的,比较容 易解释。“伏祭”是用“杀狗”作仪式,“伏”是 由“杀狗”而得名的。“杀狗”为什么叫“伏”呢? 这就要进一步去推求。《周礼》上称“伏祭”叫 “ 辜”。“ ”就是“副”的异体字,“伏” 和“副”的古音相同,所以“伏”就是“副”的同 音假借。《说文解字》说:“副,判也。”“副” 就是用刀剖开的意思,也就是“杀”。现在湖北方 言仍把宰杀牲口叫作“副”,说副猪、副鸡等等。 这样一层一层推求,最后从声音线索探求到词义, 就能弄清楚“伏”和“杀狗”的关系。
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也可以运用于这种 比较方法。不仅如此,这一比较方法还可以 运用于不同的书籍。比如《尔雅》:“俞, 然也。”“若,顺也。”其根据便是《尚 书· 尧典》:“帝曰‘俞’”、“钦若昊天” 的“俞”“若”和后来他书“帝曰‘然’”、 “敬顺昊天”的“然”“顺”同义。它们可 以互训,也就是综合比较的结果。古人曾经 称之为“异言相代”,简称“代言”或“代 语”。
训诂的方式
一、互训
一)互训的实质 训诂首先从同义词的调查研究入手,在实际语言 材料里找出同样环境里的词,通过分析综合,然后用 以互相训释。这样,“互训”实质上是实际语言环境 里 的比较训释,即“用同义词相互训释”。更具体地讲, 互训就是指意义和用法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词互相解释。比如《说文· 老部》:“老,考 也。”“考,老也。”《尔雅· 释诂》:“宫谓之室, 室谓 之宫。”用互训方式释义,简明切要。
关于训诂学的声训方法概述(2)
关于训诂学的声训方法概述(2)1、对转:指在语音的发展过程中,在韵腹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同一发声部位的阴声韵(无韵尾或以元音结尾),阳声韵(收鼻音的韵),入声韵(收塞音的韵)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对转分为阴阳对转、阴入对转、阳入对转。
1阴阳对转:《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读为“坡”,“泮”训“坡”。
2阴入对转:《诗经·陈风·墓门》:“墓门有荆,斧以斯之。
”“斯”(si)训“析”(xit)。
3阳入对转:《诗经·鄘风·定之有方》:“灵雨既零,命彼倌人。
”“零”(ling)训“落”(lot)。
2、旁转:指汉语语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声纽和韵尾不变的前提下,韵腹发生转变。
《诗经·王风·扬之水》:“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
”“戍”训“守”。
在以上三种声训方法中,古人大量使用的是同音为训和对换为训,使用旁转为训的大都是清朝人。
四、声训的功能声训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第一,通假借。
解决同音替代问题,避免铜价造成的形义分离现象,求得本字,以便更好地运用以形说义的方法。
王引之引其父王念孙说:“训诂之旨,存乎声音。
字之声同声近者, 经传往往假借。
学者以声求义, 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 则涣然冰释。
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 则诘屈为病矣。
”用声训的方法说明通假,读者容易理解。
注释中说明通假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用借字释本字。
如《管子·轻重丁》: “今齐西之粟, 釜百泉。
”注: “泉, 钱也。
”“泉”是本字, “钱”是借字。
二是用本字释借字。
《诗•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毛传:“调,朝也。
”“朝”是本字,“调”是借字。
三是用本字的意义释借字。
如《诗.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毛传训“隐,痛也。
”按《说文》:“殷,痛也。
”毛传训“隐”为痛,即以“隐”为“殷”的借字,故用“殷”的意义来解释“隐”字。
第二,探寻词语的来源。
训诂的方法与原则
第六章训诂的方法与原则一、训诂的方法(一)排比归纳《詩經·邶風·終風》:“終風且暴,顧我則笑,謔浪笑敖,中心是悼。
”毛傳:“終日風為終風。
”韓詩說:“終風,西風也。
”終……且(又)……《終風》:“終風且暴,顧我則笑。
”《燕燕》:“終溫且惠,淑慎其身。
”《北門》:“終窶且貧,莫知我艱。
”《伐木》:“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甫田》:“禾易長畝,終善且有。
”《正月》:“終其永懷,又窘陰雨。
”柳永《木蘭花》:“若言無意向咱行,為甚夢中頻夢見。
”行你在我行,口強,硬抵著頭皮撞。
(王實甫《西廂記》)最苦夢魂,今宵不到伊行。
(周邦彥《風流子》)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
(周邦彥《少年遊》)我也則是嫂嫂行閒聒。
(《殺狗勸夫》)《水经注》卷34《江水》:“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精华为草,实为灵芝。
”《唐语林》卷一:“公主既行,每进见,上常诲曰:‘无轻待夫,无干预时事。
”《太平广记》卷245:“弟先兄举,世以为笑,今处姊未适,先行可乎?”《太平广记》卷117:“其妇曰:‘……守制婺居,官不免税;孤穷无托,遂意再行。
’”又:“(刘弘敬)有女将适,抵维杨,求女奴资行,用钱八十万,得四人焉。
”敦煌變文《漢將王陵變》:“斫營比是王陵過,無辜老母有何愆?”比比望我子受快樂,因何愁苦轉悲傷。
(敦煌變文《八相變》)比擬好心來送喜,誰知鎖我在金籠裏。
(《敦煌曲子詞·鵲踏枝》)仁矩比節使下小校,驟居内職。
(《北夢瑣言》卷十六《以酒致禍》)余嘗集錄前世遺文數千篇,因得悉覽諸賢筆跡。
比不識書,遂稍通其學。
(歐陽修《集古錄跋》卷四)(二)辞例(属词之惯例)求证1.连文所谓“连文”,就是并列复合词。
连文往往同义。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汉书·灌夫传》:“婴大望曰:‘老仆虽弃,将军虽贵,宁可以势相夺乎?”《史记·商君列传》:“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训诂的方法包括
训诂的方法训诂是对古代文献进行解读和研究的方法,主要应用于古文字、古代文献及经典著作的研究领域。
通过训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古代文化、历史和思想。
一、训诂的定义与意义训诂,即对文献进行解释和研究。
它是一种学术方法,通过对文字、语言、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推理,揭示文献背后的含义、思想和价值。
训诂的目的是还原古代文献原本的面貌,理解作者的用意,并为后人提供参考和启迪。
训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训诂,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训诂对于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经典著作的训诂,我们可以传承和弘扬古代智慧,为现代社会提供借鉴和启示。
训诂也可以促进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使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产生新的价值和意义。
二、训诂的基本原则训诂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训诂的基本原则:1. 文字考证原则文字考证是训诂的基础工作,它主要通过对古文字的解读、比较和分析来还原文献中的文字内容。
文字考证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对古文字的正确理解。
2. 语境分析原则语境分析是指对文献中的语言环境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
通过了解当时社会背景、作者用词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献中表达的含义和用意。
3. 考据与注释原则考据与注释是训诂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对文献内容进行详细考察,并添加合适的注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献的内容和意义。
考据也可以帮助纠正文献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或疑点。
4. 系统比较原则系统比较是训诂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不同版本、不同作者或不同时期的文献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中的异同之处,从而推断出更为准确和全面的结论。
5. 学科交叉原则训诂往往需要借助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历史学、语言学、哲学等都可以为训诂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其意义是单一 的、 确定的。根据“ 在三个句子 中的不 同语 田”
言环境 , 3 “ 指耕 种的 田地 ; ( ) 田” 例( ) 田” 例 4 “ 是打猎 ; 5 例( ) “ 是耕种 。同一个“ 由一个 义项 演变引申 , 田” 田” 在不同文句
解作 “ 没有 ” 为语 境 意 义 。
2“ 、据文证义 ” 文” 之“ 它使多 义词在具体语境 中义项确
定。
汉语的词绝大多数为多义词 , 一个词 的词义 由本义和几
对文 、 连文。也就是说 , 我们要根据具体的篇章 、 文句和文例
来推断“ 中词语 的含义 。 文”
二 、据 文 证义 ” “ ” 词 义 的影 响 “ 之 文 对
免虚浮。  ̄这是运用“ ”2 J 据文证义” 释文献词语典型 的一例 。 解 例( )鲜” 《 文》 “ 鱼省声 ” 本 义是 一种鱼 , 2 “ ,说 :从 , 常用 义是 “ 。但在此却 当“ 少” 没有” , 文本 内容可知 , 讲 从 李密既元“ 伯 叔” 又没“ , 兄弟”而且 “ 与“ 相对为文 ,鲜 ” , 鲜” 无” “ 在此 释为 “ 没有” 是恰切的。在辞 书中 ,鲜 ” “ 是没有 这个义项 的 ,鲜” “
义, 这是从语 境 角度 总结 出来 的一 种科 学及 重要 的训 诂方
法。许嘉璐先生将 “ 文证 义 ” “ ” 据 之 文 分为 四个 方 面 : 即一 “ 指的是文句。即通常 所说 的语 言环 境。 二 “ ” 还指古人 连词 成文的文例 , 即构词组句 的规则 、 习惯。 三“ ” 还包括古代文献 作品全篇 的思想内容。 四“ ” 还可 以指古代 文献 产生 的社会生 活历史背景。…根据许嘉璐先生 的概括 和训诂实践情况 , ” 我 们将“ 据文证义” “ ” 之 文 归纳为 三个方 面的 内容 : 即篇章 、 文 句和文例。篇章 , 文章 的思 想 内容。文句 , 同句或邻 句 指 指 的语言环境。文例 , 指古人构词组 句的规则、 习惯 , 主要包括
方法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1492009030058一02一据文证义的界定及其文的含义据文证义就是根据文献中具体的语言材料来训释词义这是从语境角度总结出来的一种科学及重要的训诂方法
2 0 年 5月 09
内 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o m a o n e n oi iest o t n l i u l fIn rMo g l Unv riyfrNai aie a o ts
有 时 相 当 重要 。
俗义。那 么“ 就可释为浮夸 、 史” 虚浮。这是“ ” 史 在此句 中对 举临时具有 的含义 , 也就是 受语 言环境 影响而临时具有 的含
[ 收稿 日期  ̄o8—0 2o 9—2 6
( 作者简介 ] 国煜 (9 0 , , 程 1 6 一)男 内蒙古赤峰人 , 赤峰学 院中文系副教 授 , 主要研究方 向为训诂学 、 修辞学 。
Ma . 0 9 y20 Vl . 5 N . 0 1 o 3 1
第 1卷 5
第3 期
再 谈 “ 文 证义 ” 据 的训诂 方法 。
程 国 煜
( 赤峰 学院 中文 系, 内蒙古 赤峰 0 4 0 ) 2 0 0
[ 摘
要]据 文证 义” 是从语境 角度总结 出来的一种科学、 ‘ ‘ , 重要 的训诂方法。这里的“ 主要指篇章、 文” 文
() 3 我执曹君 而分曹卫之 田以赐宋人 。(左传 ・ 公二 《 僖
十八 年》 )
() 4焚林而 田, 偷取多兽 , 后必无兽 。(韩非子 ・ 《 难一》 )
() 5故秦苑 囿园池 , 令民得 田之 。(汉 书・ 《 高帝纪》 ) 在古 汉语 中“ 主要有 三个义项 : 田” ①田地 ; ②耕种 ; ③打 猎。但 当“ 进入具体文句后就 只表示其 中的一个 意思 了。 田”
个引 申义 、 假借 义构 成。但在 具体 的文 句中 , 每个词都 只能
有一个义项。怎样确定究竟 哪一义项才 是最准确 的?又怎
样根据它的本义所体 现出来 的特 点来恰 当地 为文 句中的词
作注?这 当然离不开语境。例如“ 。 田”
l“ 、据文证义 ” “ 它制 约着词义 在实 际运用 中的具 之 文” 体显现 。例如 : () 1 质胜文则野 , 文胜质则史 。(论语 - 《 雍也》 ) () 2 既无伯叔 , 终鲜兄弟 。( 密《 李 陈情表》 )
对举 ,野” “ ” 对为文 , “ 、史 相 我们 常说 “ 质兼美 ” 这两 句 文 , 的意思是 “ 质胜文” 文胜质 ” 不好 。“ 既 然有粗野 、 和“ 均 野” 粗
中具有不 同的含义 , 这仅从字形 、 声音上是 不好 考求 出来 的。 可见 , 语言环境对词 义起着 不容忽视 的作用 , 而且这一 作用
句和 文例 。利 用其 “ 推 断词 义 的 方 法主 要 有 三 : 文” 一是 根 据 文 献 作 品 的 内容推 断词 义 ; 是 根 据 文 甸推 断词 二
义 ; 是根据文例推断词义。 三
[ 关键词] 训诂 学; 文证 义; 据 方法
[ 中图分类号] 1 [ H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8 54 (090 — 08 0 10 — 1920 ) 05 — 2 3
“ 据文 证 义 ” 的界 定 及 其 “ ” 含 义 文 的 义 。杨 伯 峻 先 生运 用 “ 文 证 义 ” 方 法 , 释 了 “ ” 翻译 据 的 解 史 , 了这 两 句话 ,朴 实 多于 文 彩 , 免 粗 野 ; 采 多 于朴 实 , “ 未 文 又未
一
、
“ 文证 义 ”就 是 根 据 文 献 中具 体 的语 言 材 料 来 训 释 词 据 ,
例( )野” 《 1“ ,说文》 “ 外也 , :郊 从里 予声” 本 义为郊 外。 ,
引申为粗 野 、 俗 。但 “ ” 这句 中就 不好 解 释 了。《 粗 史 在 说 文》 “ , :史 记事者也 ” 本义 为史官 , 申为史书 , , 引 其本 义及引
申义在此句 中均讲不通 , 遍查辞 书也无法 找出合适的义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