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共57页共57页文档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范式(1)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范式(1)所谓研究范式是在一定研究方法论基础上形成的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体系。
我们主要介绍四种典型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社会批判研究范式、复杂系统研究范式。
这四种研究范式各具优势和弊端。
目前,整个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和辩证化的趋势。
作为一个专门术语,“范式”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史家库恩(Thomas kuhn,1922-1996)《必要的张力(The Essential Tension)》(1958年)一文中首先引用的,后经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的出版而广为流传并逐渐应用于各门学科的研究中。
什么是范式?范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应明确的一个概念。
“‘范式’一词的原文是Paradigm,原意是‘词尾变化’。
在语法书中,词的变化是有规则的,库恩借用语法上的Paradigm这个词来说明范式具有‘范例’、‘模型’、‘模式’等意义。
’范式尽管是库恩首创,但他并没有对范式下过定义,但从他的使用上看,这一概念与科学家集团或“科学共同体”这个概念密切相关。
“范式就是指科学共同体用基本一致的思考方式来研究同一领域的特定问题,是常规科学研究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
简言之,范式代表了一种近乎固定的问题和解题方法。
范式不是理论,但它对理论的形式起着很大的作用。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2)共有的信念;(3)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
在库恩看来,科学发展就是从一种科学研究传统过渡到另一种科学研究传统,常规科学的研究活动是由范式来指导的,科学革命其实就是范式的“格式塔转换”。
虽然库恩有关“范式”的这个概念最初指涉的是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对自然科学史进行研究时提出来的,但是近年来西方社会科学界对这个概念的借用十分广泛。
科学研究的四个范式

科学研究的四个范式
科学研究的四个范式是指科学界中广泛接受的四种理论和实践方法。
这些范式分别是
经验主义、逻辑经验主义、辩证法和富勒理论。
下面将对这四个范式进行简单介绍。
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范式指的是基于经验和观察的理论和实践。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实验和观察
来发现和验证真相。
科学界通常会进行多项实验来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得出结论。
这种方
法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化学实验室中的化学家们会进行实验来研究化
学物质的组成和反应。
逻辑经验主义范式则更强调逻辑和推理,而非经验和观察。
这种方法认为,人类可以
通过推理和逻辑方法来推出未知的真相。
这种方法在哲学、数学和逻辑学等领域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
例如,在数学领域中,人们可以通过证明来推断一个定理是否正确。
辩证法
辩证法范式是指一种研究事物之间矛盾和冲突的方法。
这种方法认为,事物之间并不
是单纯的对立,而是存在着矛盾和互动。
辩证法范式通常会分析矛盾之间的相互关系,并
通过调整来达成更为适宜的结论。
这种方法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社会学中,研究者们通常会利用辩证法来分析社会事件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富勒理论
富勒理论范式是一种系统论和综合性的方法,认为各个研究领域之间存在协同性,需
要进行跨学科的研究。
由于现代科学中越来越多的领域之间出现交叉和重叠,所以富勒理
论范式在当今科学研究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种方法强调综合各类信息,从而形成更加完
整的理论模型。
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与价值性范式

• 法兰克福学派以历史唯物主义、黑格尔的辩证法
以及马克思的批判和革命学说为基础,以分析现 代资本主义社会为主要目标,将现代资本主义社 会内在固有局限和不合理性作为研究的重要主题。 在学术观点上,它们与实证主义势不两立,并进 行了激烈的论战。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纯经验性和 数量化方法,拒绝“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 涉”,坚信理论知识的时代性和政治性,倡导批 判性的社会理论及其改造社会的作用,认为科学 的目的不是解决“是什么”,而是解决“应该是 什么”的问题。批判理论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和苏 联式社会主义的社会组织形式表现出狭隘的和非 人性化的“技术理性”,颠覆了启蒙理性的理想。 因此,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和苏联式社会主义成为 其根本的职责。
⑤主张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强调的个体是有意义 行为唯一承担者,社会结构只不过是个体行动和 活动的副产物或结果,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等社 会整体概念可以还原为个体的行动。个体依据特 定情境中的其他个体的预期行为来指导其行动, 由此创造了社会情境。
⑵结构功能主义:又称社会系统理论,孔德 和斯宾塞是基奠基者,涂尔干尤其是帕森 斯是其系统化的主要建构者。20世纪50年代 曾经取得过统治地位。结构功能主义基本 立场是,社会系统像其他的有机体一样, 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社会各组成 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整体发 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 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⑶冲突论: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科 塞尔、米尔斯文、德国的多伦多夫等开始 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精确性进行怀 疑和批判,他们吸取古典社会学家马克思、 韦伯、西美尔等人的有关冲突论思想,强 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来解释社会 变迁,逐渐形成继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之后 立即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学范式之一。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人文社会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思维、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学科,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哲学等多个子学科。
不同的学科在研究对象、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遵循一定的研究范式。
一、归纳法与演绎法归纳法是从具体的个别例子中总结出普遍规律或原理。
研究者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实证和分析,将个别案例归纳为一般规律,从而推导出结论。
例如,社会学家通过调查和观察不同群体的行为,推论出人类社会行为的一般规律。
演绎法则是从一般的原则推导出具体的结论。
研究者建立一个逻辑上严密的理论框架,然后根据该理论框架,通过推理和假设得出特定问题的解答。
例如,经济学家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模型,分析特定市场中的供需关系和价格变动趋势。
二、定性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注重对社会现象的深入了解和描述,通过观察、访谈、文字分析等方法,收集和分析质性数据,以揭示人类行为背后的意义、动机和过程。
定性研究常用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
例如,人类学家通过对特定文化群体的观察和访谈,深入了解其传统、文化习俗和价值取向。
定量研究注重通过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来量化和概括社会现象,以获取较为客观的结论。
研究者通常运用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统计模型等方法,收集和分析量化数据,从而进行量化测量和描述人类行为的分布、关联和趋势。
经济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等学科常使用定量研究方法。
例如,经济学家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对消费者行为和经济增长进行量化研究。
三、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理论构建是在大量经验观察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和解释模型,以解释和预测人类社会行为的规律和机制。
理论构建不仅是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也是指导实证研究的基石。
例如,社会学家构建社会交往理论,解释社会关系和互动的规律。
实证研究是基于理论假设或研究问题,通过实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验证理论预测或检验研究问题。
研究者运用合适的方法和统计工具,利用样本或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系统,它包括了各种研究方法和技术,用于探究社会现象、理解社会行为和解释社会规律。
以下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一些主要组成部分:
1.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它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和实证模型来验证假设和得出结论。
2.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注重对社会现象的深入理解和解释,通过访谈、焦点小组讨论、参与观察等方法收集非数值化的数据,进行归纳和分析。
3. 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是通过对不同国家、文化、社会制度等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点和规律。
4. 案例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是对特定个体、组织或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以提供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5. 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包括描述性统计、推论统计和多元统计等技术,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6. 模型构建方法:模型构建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概念模型来解释社会现象和规律,常用的模型包括经济模型、社会网络模型等。
7. 文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是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合分析和综述来获取知识和理解社会现象。
8. 行动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是一种实践导向的研究方法,它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干预和改变实践来促进社会进步。
以上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一些主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研究方法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工具箱,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批判理论范式的优缺点
优点
批判理论范式强调对既有理论和观念的 反思和质疑,有助于发现新的问题和提 出新的观点;关注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 和意义,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 象。
VS
缺点
批判理论范式过于强调对既有理论和观念 的批判和反思,可能导致忽视一些有价值 的理论和观点;同时,该范式在实践中可 能面临操作困难和验证难题。
深度访谈法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进行深入的、半结构化的 访谈,以探讨被研究者的经验、感受、信念 和态度等。这种方法有助于获取被研究者的 内心想法和感受,以及他们对社会现象的理 解和解释。
建构主义范式的优缺点
优点
重视个体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强调个体对现实的理解和解释。
关注社会互动和文化背景对知识构建的影响,有助于揭示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 性。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哲学对批判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关注个体的存在和自 由,以及社会对人的压迫和束缚。
批判性思维方法
01
反思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强调对既有观念、理 论和假设进行反思和质疑,以发 现其中的问题和矛盾。
分析性思维
02
03
创新性思维
分析性思维要求对问题进行深入 的分析和研究,以揭示其内在的 逻辑关系和本质特征。
归纳-解释方法
归纳推理
解释主义采用归纳推理的方法,从具体的社会现象中抽象出一般性 的理论或解释。
解释性理解
解释主义强调研究者需要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解释,以揭 示其背后的意义。
语境敏感性
解释主义认为社会现象的意义与其所处的具体语境密切相关,因此研 究者需要关注现象所处的具体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具有综合性,它涉 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需要 研究者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和研究 能力。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量的研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质的研究: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复杂科学
如下研究问题适合用什么方法?
1、教师的性别与其职业选择是什么关系? 2、这些教师是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
的? 3、教师的学历与工资之间是什么关系? 4、对这些教师而言,“教师职业”对他
们意味着什么? 5、他们为什么要选择当教师?
提问:Philosophical study 是“研究”吗?
这些说法反映了对“研究”的什么理解?
1、了解以便预测,预测以便控制。 ——孔德
2、社会现象是事物,应该被当作事物来看待。 ——涂尔干
3、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
行解释性的理解。
——韦伯
4、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 ——狄尔泰
定量研究
一种运用调查、实验、测量、统计等 量化的手段来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 从而判断教育现象的性质,发现内 在规律,检验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 方法
定量研究的特点
1、先有理论假设,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验 证假设
2、关注有关现象的总体情况和一般规律, 研究具有可重复性
3、注重研究方案的预先设计 4、有一套规范的研究程序和操作技术,包
5、以往的哲学家只是在解释世界,然而重要的是
要改变世界。
——马克思
6、如果你希望了解它,那就去改变它。 ——勒温
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类型
学术取向(求真,是 实践取向(求善,
什么)
应该是什么)
实证主义 解释主义 批判理论
实征的 定量研究 质性研究 行动研究
思辩的
定性研究
范式(paradigm)的定义
3、批判理论
本体论:历史现实主义——现实由社会、政 治、文化、经济、种族和性别等价值观念 塑造而成
科学研究的四大范式

科学研究的四大范式
科学研究的四大范式是指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四种基本方法或思
维方式。
它们是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范式学派和社会构建主义。
实证主义是一种基于经验和观察的科学方法。
它认为只有通过经验和实验才能得出真实的知识和理解。
这种方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设计来测试假设和理论,以确定它们是否正确。
逻辑实证主义强调语言和逻辑的重要性。
这种方法认为,只有通过语言和逻辑的分析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
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科学理论必须符合逻辑规则,同时还要与经验数据相符合。
范式学派认为,科学研究的进展是通过一系列的范式(科学理论框架)来实现的。
这种方法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固定的、有限的过程,而不是不断累积的过程。
社会构建主义认为,科学知识的构建是通过社会和文化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这种方法认为,人类的观念和信仰是科学知识的重要来源,而科学理论本身不是客观的、绝对的真理,而是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被构建出来的。
总之,这四种范式各有其优劣和局限性,科学研究者应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范式或方法来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