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合集下载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通过对生命体征的观察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情况,为诊断、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1 操作步骤1.1 操作前准备:检查体温计、血压计等无破损,清点体温计数目评估病人,做好物品、环境、护士及病人准备。

1.2 核对解释:携带用物至床旁,核对并向病人解释告知病人在操作中需注意的事项以取得其配合。

1.3 安置体位:协助病人采取坐位或卧位。

1.4 异常体温的观察及处理根据发热程度的高低,发热可分为低热、中度热、高热及超高热。

以口腔温度为例,低热不超过38摄氏度,中度热在38摄氏度—39摄氏度之间,高热在39摄氏度—40摄氏度,超高热体温达40摄氏度以上。

高热的病人需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待体温恢复正常后,逐渐递减为每日2次,同时需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和血压及出汗等体征。

如体温高达40摄氏度持续不退,应给于降温。

一般采用物理降温。

若体温超过39摄氏度,可用冰袋冷敷头部。

体温超过39.5摄氏度,可用酒精擦浴或在身体大动脉处冷敷。

高热时由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降低,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另外,分解代谢增强,营养物质及维生素大量消耗,应给病人营养丰富且易消化吸收的流食或半流质饮食,如稀米粥、蛋羹、面条、汤等,鼓励病人少食多餐;高热还可导致水分大量丢失,因为高热时病人呼吸加快,蒸发水分增多,皮肤汗液增多也丢失大量水分,所以要鼓励病人多饮水。

高热的病人退热时,会出现大量汗出,应及时用干毛巾为病人擦干汗液,更换内衣或床单,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燥。

高热的病人机体代谢率增快,体温每增高1摄氏度,代谢率将增快7%,而致机体消耗多、进食少、体质虚弱,故应卧床休息。

同时应注意调整高温环境,使病人感到舒适。

体温过低的病人一般温度不超过35摄氏度,常见于早产儿及全身衰竭的危重病人。

前者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对外界的温度变化不能白行调节;后者则因末梢循环不良,尤其在低温环境下,机体散热大于产热而使体温下降。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第十一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一、考试重点1.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是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状况的可靠指标。

护士要通过对生命体征的评估,发现病人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确定护理计划,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特别要掌握生命体征的各项正常值和异常情况及正确的测量方法。

2.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是人体新陈代谢和骨骼肌运动等过程中不断产生热能的结果。

但是体温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正常范围。

同时体温也受一些生理性因素影响。

重点掌握口腔、腋下和直肠的温度及影响体温的生理性因素。

3.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现象。

根据发热的程度min为低热、中度热、高热和超高热。

发热的过程分为三期,即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和退热期,要掌握发热的过程各期的特点及症状、常见热型,特别是要掌握体温过高病人的护理措施。

4.体温过低是指体温在35℃以下。

临床常见于早产儿及全身衰竭的危重病人。

要掌握体温过低的表现及护理。

5.护士要了解体温计的种类和检查方法,掌握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和灭菌方法。

6.脉搏是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表浅动脉上触摸到的搏动。

正常情况下脉率与心率是一致的,成人安静状态下60~100次/min,它可随着年龄、性别、活动和情绪等因素而变动。

重点掌握异常脉搏和脉搏异常时的护理措施,以及测量脉搏的部位和注意事项。

7.呼吸是指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从外界吸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种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正常情况下成人呼吸频率为16~20次/min,它可随着年龄、性别、活动和情绪等因素而变动。

掌握异常呼吸和呼吸异常时的护理措施,以及测量呼吸的注意事项。

特别掌握潮式呼吸、间断呼吸、深度呼吸和呼吸困难。

8.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正常情况下成人在安静时,收缩压为90~139mmhg,舒张压为60~89mmhg,脉压为30~40mmhg,它可随着年龄和性别、昼夜和睡眠、环境、部位和其他因素如:紧张、恐惧、兴奋及疼痛等导致收缩压升高。

生命体征观察及护理

生命体征观察及护理

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1、血压测量,临床需要;掌握方法, 准确无误。 2、正常值限,心中牢记;过高过低, 及时报告。
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测量方法 测量部位:以常在上肢肘窝的肱动脉处测量 为方便。 用物:血压计、听诊器、记录本、笔。
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操作流程: 量前休息 体位适宜 缠好袖带 正确测量 整理用物 记录结果
意识的观察及护理
意识障碍分级及护理流程: 谵妄 意识模糊,伴有知觉障碍和注意力丧失, 意识模糊,伴有知觉障碍和注意力丧失,表 现为语无伦次、幻想、幻听、躁动不安, 现为语无伦次、幻想、幻听、躁动不安,对 刺激反应增强,但多不正确。 刺激反应增强,但多不正确。需保持室内安 床边要设床挡板,房子坠床摔伤。 静,床边要设床挡板,房子坠床摔伤。
目的: 意识判断,十分重要;依据表现,进行观察。 意识判断,十分重要;依据表现,进行观察。 障碍程度,可分四级;朦胧昏睡,谵妄昏迷。 障碍程度,可分四级;朦胧昏睡,谵妄昏迷。 细心辨认,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报告医生。 细心辨认,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报告医生。
意识的观察及护理
意识障碍分级及护理流程: 嗜睡 病人处于睡眠状态,但可以唤醒, 病人处于睡眠状态,但可以唤醒,随即又入 可回答问题,但不一定正确。 睡,可回答问题,但不一定正确。注意观察 嗜睡性质、发作时间、次数及夜间睡眠情况。 嗜睡性质、发作时间、次数及夜间睡眠情况。 唤醒进行饮食,以保证营养。 唤醒进行饮食,以保证营养。禁止独立外出 活动。 活动。
脉搏搏动均匀规则,间歇时间相等。
脉搏观察
异常脉搏:
(1)频率异常:脉搏增快,每分钟超过100次为速脉,常 见于发热、贫血、心功能不全、休克期及阵发性心动过速 等。脉搏缓慢,每分钟少于60次为缓脉,常见于颅内高压、 房室传导阻滞等。 (2)节律异常:脉搏的搏动不规则,间隔时间时长时短, 称节律异常。间歇脉是在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 而较弱的脉搏,也称为过早搏动。 (3)强弱异常:脉搏洪大,细弱及强弱交替出现等。

对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对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定期校准监测设备:为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
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在监测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因监测设备的使用给患者带来 不必要的痛苦和不适。
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设备: 确保设备正常运 行,及时发现并 解决问题
清洁保养:保持 设备清洁,防止 灰尘、污垢对设 备造成损害
Part Two
生命体征的护理
护理原则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循环系统正 常功能
维持体温在正常 范围
保持正常排泄功 能
护理措施
定期监测体温、脉搏、呼吸、 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 呼吸道分泌物
维持适当的体位,避免剧烈 运动和过度疲劳
给予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 营养摄入
护理技巧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给病人吸痰、 翻身和拍背。
观察指标
体温:反映人体新陈代谢 和免疫功能
脉搏:反映心脏的收缩功 能和血管的弹性
呼吸:反映人体的通气功 能和酸碱平衡状态
血压:反映心脏的泵血功 能和血管的阻力
注意事项
观察生命体征时要保持安静,避免影响患者 观察时要及时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和反应,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 对于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通知医生进行救治
观察面色:判断 患者是否缺氧或 发绀
测量体温:了解 患者有无发热或 低体温
监测呼吸:观察 呼吸频率、节律 和深度
监测脉搏:评估 心脏功能和循环 状态
观察频率
观察频率:每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脉搏和呼吸频率 观察方法:采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记录表格 观察内容: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趋势和异常情况 注意事项:在测量过程中,注意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干扰和误差

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变异
正常人的呼吸是规律且稳氧等。
呼吸异常的原因与分类
原因
呼吸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 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中毒 等。
分类
呼吸异常可分为呼吸过速、呼吸过缓 、潮式呼吸、间歇呼吸和不规则呼吸 等。
呼吸异常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观察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节律以及伴随症状,如咳嗽、 咳痰、呼吸困难等。
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雾化吸入等,协助患者采取舒 适体位,遵医嘱使用药物。
机械通气的定义与应用
定义
机械通气是指利用机械装置来控制和辅助呼吸,以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
应用
机械通气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如COPD、哮喘、肺炎等。
机械通气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观察
观察机械通气患者的生命体征、 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参数等。
心动过缓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头晕、乏 力等表现。
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心理 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等。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 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04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正常呼吸及其变异
正常呼吸
正常人的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呼吸深度为5-6次/ 分,呼气与吸气之比为1:1.5。
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这可能包括指导患者保 持良好的饮食和水分摄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等。
06
生命体征的协同观察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协同观察方法
01
02
03
04
体温
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注意观 察发热或体温过低的情况。

(完整版)生命体征试题详解

(完整版)生命体征试题详解

第十一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一.选择题A1型题1.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A.肝脏B.心脏C.肺脏D.皮肤E.肌肤2.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换算公式为A. ℉ = ℃ⅹ5/9+32B. ℉ = ℃ⅹ9/5+32C.℃= ℉ⅹ5/9+32D. ℉ =(℃-32)ⅹ5/9E. ℉ =℃+32 ⅹ5/93.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发热A.37℃B.37.2℃C.37.5℃D.37.8℃E.38℃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以上都不是4.败血症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以上都不是5.感染肺炎双球菌的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以上都不是6.测量口温时,一般需将口表的水银端放入的部位是A.口腔中部B.舌下热窝C.舌上1/3处D.舌上2/3处E.舌下2/3处7.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属于超高热A.39℃B.40℃C.41℃D.42℃E.43℃8.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B.头晕、恶心、无汗C.脉搏呼吸渐慢、无汗D.脉细速、四肢是冷、出汗E.脉速、面色潮红、无汗9.个人体温正常生理波动范围是A.0.1-0.2℃B.0.3-0.6℃C.0.5-1℃D.1-1.5℃E.1.5-2℃10.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一般在下列哪个范围A.40-60次/分B.40-80次/分C.60-80次/分D.60-100次/分E.80-120次/分11.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速的脉搏次数A.>60次/分B.>80次/分C.>100次/分D.>120次/分E.>140次/分12.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缓的脉搏次数A.〈40次/分B.〈50次/分C.〈60次/分D.〈70次/分E.〈80次/分13.间歇脉多见于A.心动过缓B.心动过速C.窦性心律不齐D.器质性心脏病E.甲状腺功能亢进14.脉搏短绌多见于A.心动过缓B.心动过速C.窦性心律不齐D.甲状腺功能亢进E.心房纤颤15.以下哪种脉搏属于节律异常A.洪脉B.丝脉C.水冲脉D.奇脉E.脉搏短绌16.有期前收缩所产生的脉搏称为A.洪脉B.丝脉C.水冲脉D.奇脉E.脉搏短绌17.测量脉搏常用部位是A.颞动脉B.颈动脉C.肱动脉D.桡动脉E.足背动脉18.测量正常脉搏常用的时间为•15s B.20s C.30s D.45s E.60s19.需2个护士同时测量心率和脉率的是A.心动过缓B.心动过速C.窦性心律不齐D.甲状腺功能亢进E.心房纤颤20.平均动脉压的值约等于A.1/3舒张压+1/3收缩压B.1/3舒张压+1/2收缩压C.1/2舒张压+1/3收缩压D.2/3舒张压+1/3收缩压E.1/3舒张压+2/3收缩压21.测血压时袖带下缘距离肘窝A.1-2cmB.2-3cmC.3-4cmD.4-5cmE.5-6cm22.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范围为A 8-12次/分B12-16次/分C 14-18次/分D 16-20次/分E 18-22次/分A2型题1.下列哪知因素引起的体温波动不属于体温的生理变动A.24h周期性变化B.年龄变化C.情绪激动D.感染性疾病E.麻醉药物2.下列哪种病人不宜测口温A.昏迷者B.心肌梗塞C.腹泻者D.下肢损伤者E.手术后病人3.下列哪种病人不宜测肛温A.昏迷者B.小儿C.腹泻者D.下肢损伤者E.腹部手术后病人4.有关体温测量描述错误的是A.经口呼吸者不宜测量口温B.口温多用于婴儿和昏迷病人C.心脏病患者不宜测量直肠温度D.腋温易受环境影响不够准确E.腋窝如有汗液应擦干稍停片刻再测5. 测量血压时,下列哪项因素不能引起测得的血压值偏高A 手臂位置低于心脏水平B 膀胱充盈C 袖带过宽D 吸烟E 进食6.不可能出现水冲脉的疾病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B.严重贫血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心包积液E.动脉导管未闭7. 不可能出现丝脉的疾病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B.大出血C.主动脉瓣狭窄D.休克E.心功能不全8.为无法咳痰或不合作的病人采集痰标本叙述错误的是A.查对医嘱B.给予口腔护理C.向家属和别人解释留痰的目的和方法D.协助别人取适当卧位E.由上向下叩病人背部A3型题问题1-3张某,女,32岁,以高热3天为主诉入院。

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02
生命体征的监测对于评估患者的 生理状态、预防并发症和制定护 理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生命体征的生理作用
体温
维持体内代谢和生理功能的正 常进行,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
身体各系统的正常运作。
脉搏
反映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血管的 弹性,通过脉搏的频率、节律 和强弱可以判断心脏和循环系 统的状况。
呼吸
为身体提供足够的氧气并排出 二氧化碳,保持酸碱平衡和内 环境的稳定。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6
其他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意识状态的观察与护理
意识状态
观察患者是否清醒,是否能够正 常交流,是否有嗜睡、昏睡、昏 迷等异常意识状态。
护理措施
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刺激,及时 记录患者意识状态的变化,对于 异常状态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 助处理。
皮肤状态的观察与护理
皮肤状态
观察患者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 弹性以及是否有破损、皮疹、出血点 等异常表现。
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 与护理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7
目录
• 生命体征概述 •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 其他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01
生命体征概述
定义与意义
01
生命体征是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 重要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 吸和血压等。
血压
推动血液循环,维持各脏器和 组织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同
时也有助于维持体液平衡。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通过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可以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如体温升高、脉搏过快 或过慢、呼吸急促等,有助于及时采 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对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对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编辑版ppt
3
学习目标:
1.描述生命体征的正常范围 2.识别生命体征的异常变化 3.按规程进行生命体征的观察 4.正确记录生命体征的观察资料 5.为高热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6.正确管理体温计和血压计 7.有效运用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
编辑版ppt
4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体温(temperature)是指身体的温度, 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 要条件,包括:

编辑版ppt
11
(三)体温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编辑版ppt
12
(1)散热调节(下丘脑前部):
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 时,可通过下列机制调节
编辑版ppt
13
a 使皮肤血管扩张, 血流量增加,通 过辐射散热;
b 增加出汗与加速 呼吸;
c 降低细胞代谢 作用;
d 减少肌肉活动。
散热增加
编辑版ppt
8
➢ 辐射:是热由一个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 传到另一个与它不接触的物体表面的散 热方法。
➢ 对流:是通过因密度不同而循环着的气 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的传热方式。
➢ 传导:是经过直接接触使热直接传给同 它接触的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或 在物体内由分子传递,使热由较热的部 位传至较冷的部位。
利用→转化为热能。
编辑版ppt
6
(二)产热与散热
1、产热过程:机体的总产热量 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 用和肌肉活动所产生的热量。基 础代谢是产热的基础,基础代谢 高,产热量就多。
编辑版ppt
7
2、散热过程:主要散热部位:皮 肤—70%,肺—29%,排泄—1%。 散热方式:辐射 传导
对流 蒸发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第一节体温观察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第一节体温观察

-
16
2. 体温的生理变化
• 昼夜
– 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 – 午后2~6时最高
• 年龄
– 儿童、青少年的体温高于成年人 – 老年人的体温低于青、壮年 –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 ,易受环境温度的影
响而变化
-
17
2. 体温的生理变化
• 性别
– 女性高于男性0.3℃ – 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出现周期性
1.请问该病人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2.请以口腔温度为例判断其发热的程度。
3.该病人可能会出现哪种热型?
4.对该病人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
3
学习目标
1.准确说出体温过高、体温过低、稽留热、 弛张热、间歇热、间歇脉、脉搏短绌、潮 式呼吸、间断呼吸、呼吸困难等概念。
2.能举例说明T、P、R、Bp的生理变化。 3.能正确叙述常见的异常T、P、R、Bp的
-
7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1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2
二、异常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3
三、体温测量技术
-
8
体核温度 体温分两种
体表温度
身体深部—胸腔、腹腔 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较高且稳定。
皮肤温度 低于体核 温度,可随环境温度和 衣着厚薄而变化。
-
9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一) T的产 生及 调节
(二)正常 体温及生理
食物氧化
甲状腺素分

泌增多
(低温环境)
化学方理 方
(高温环境)
辐射
式式
蒸发
传导 产热
对流

返回
-
12
3、体温的调节
自主性(生理性)体温调节

第11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护理学基础课件

第11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护理学基础课件
三、体温计的介绍
体温计的种类和构造 体温计的检测与消毒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体温计的种类和构造
玻璃汞柱式体温计:腋表、口表、肛表 电脑数字式体温计:电子感温探头 红外线体温计: 红外线体温计是利用红外线
接受原理测量体温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二)体温计的检测与消毒
体温计的检测
浸泡的消毒液每天更换1次,盛放消毒液的容器和 离心机每周消毒1次。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四、测量体温的技术
口温、 腋温、肛温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口温
方法:(1)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热窝处 (2)告诉患者闭唇用鼻呼吸,勿咬体温计 (3)测口温3min后取出体温计,用消毒纱布
常见于肿瘤性发热、流行性感冒。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伴随症状
不同原因导致的发热,伴随症状往往不同。 常见有淋巴结肿大、出血、关节肿痛、皮疹等 。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发热患者的护理
心理护理 观察 保暖 降温 口腔护理 补充营养和水分 皮肤护理 卧床休息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补充营养和水分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 质或半流质
少量多餐 多饮水,每日3000ml 必要时按医嘱静脉补液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二)体温过低
定义:体温低于35 ℃ 常见于早产儿、全身衰竭的病人 表现为:躁动、嗜睡、昏迷、心跳呼吸
减慢、血压降低、颤抖、肤色苍白、四 肢冰冷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发热的过程及其表现
体温上升期:其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 分为骤升和渐升
高热持续期:指体温在较高温度持续一段时间。 此期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
3.交替脉(alternans pulse)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
4.水冲脉(water hammer pulse)脉搏骤起骤降,急促而有力。由于收缩压偏高,舒张压偏低而引起,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等
5.重博脉(dicrotic pulse)正常脉波在其下降中有一重复上升的脉波,但较第一波为低,不能触及。但在病理情况下,次波增高可触及,称重博脉。见于伤寒等。
新课75min
认知达成:呼吸的观察与护理(35min)
1、呼吸的概念
2、正常的呼吸及其生理变化。
3、异常呼吸的观察及护理。
认知达成:血压的观察与护理(40min)
5.新课引入
临床案例及问题思考,让学生分析患者出现的情况,对案例给出的信息进行思考和讨论得出讨论结果。老师再引出体温脉搏测量对病人意义,及不及时为患者做清洁护理的严重后果,引出本章节任务一的单元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点强调灵活的应用所学知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6.新课内容:
案例导入:
患者,男,36岁,发热1周,体温持续在39.0-40.0℃,以发热待查于上午9时收入院。入院时测体温39.8℃,脉搏112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16/80mmHg,神志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裂,食欲缺乏。
2、待人接物态度诚恳、和蔼、语气要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
3、站立时,不得歪脖、斜腰、曲腿等,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
3.旧课复习:1、女性导尿术的目的是什么?
2、女性导尿术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4.明确学习目标:掌握体温脉搏的正常范围、测量体温脉搏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熟悉头发护理、床上梳发的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熟悉:体温过低的判定标准、表现及护理措施。了解: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影响因素。能对给出的临床案例进行评估和计划,并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做好体温脉搏的观察与护理工作。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
• 年龄:婴幼儿﹥成人﹥老年。 • 性别:女性体温比同龄男性稍高,约0.3℃ • 饮食:饥饿、禁食时,体温会下降;进食后体温
可升高。
• 运动:激烈运动时,骨骼肌强烈收缩,使产热增
加,体温升高。
• 情绪: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体温升高。 • 昼夜:一般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最高。 • 药物:如麻醉药物会使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
人体的散热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体温的调节
• 1、生理性体温调节

——温度感受器

——体温调节中枢
• 2、行为性体温调节

——有意识的行为活动
• 通常意义上的体温调节指前者
正常体温
部位 平均温 正常范围 度
口温 37℃ 36.3~37.2℃ 肛温 37.5℃ 36.5~37.7℃ 腋温 36.5℃ 36.0~37.0℃
• (一)发热患者的护理: • 1、降低体温:分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有局部和全身冷疗
两种。
• 体温超过39 ℃,选用局部冷疗,可采用冷毛巾、冰袋、化学制冷袋,
通过传导方式散热;体温超过39.5 ℃,选用全身冷疗,可采用温水拭 浴、乙醇拭浴。
• 2、观察病情:37.5℃每日测4次体温,超过39℃每4h测体温一次,待
测量体温的注意事项
• ①精神异常、昏迷、婴幼儿、口腔疾患、
口鼻腔手术或呼吸困难及不能 合作者不宜 测口温。刚进食或面部冷热敷者30分钟后 方可测量口温。
• ②极度消瘦者、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
腋下出汗多者不宜测腋温。运动或沐浴30 分钟后方可测量腋温。
• ③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塞患者
不宜测肛温。热水坐浴或灌肠者30分钟后 方可测量肛温。

生命体征试题

生命体征试题

第十一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一.选择题A1型题1.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A.肝脏B.心脏C.肺脏D.皮肤E.肌肤2.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换算公式为A. ℉ = ℃ⅹ5/9+32B. ℉ = ℃ⅹ9/5+32C.℃= ℉ⅹ5/9+32D. ℉ =(℃-32)ⅹ5/9E. ℉ =℃+32 ⅹ5/93.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发热A.37℃B.37.2℃C.37.5℃D.37.8℃E.38℃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以上都不是4.败血症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以上都不是5.感染肺炎双球菌的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以上都不是6.测量口温时,一般需将口表的水银端放入的部位是A.口腔中部B.舌下热窝C.舌上1/3处D.舌上2/3处E.舌下2/3处7.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属于超高热A.39℃B.40℃C.41℃D.42℃E.43℃8.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B.头晕、恶心、无汗C.脉搏呼吸渐慢、无汗D.脉细速、四肢是冷、出汗E.脉速、面色潮红、无汗9.个人体温正常生理波动范围是A.0.1-0.2℃B.0.3-0.6℃C.0.5-1℃D.1-1.5℃E.1.5-2℃10.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一般在下列哪个范围A.40-60次/分B.40-80次/分C.60-80次/分D.60-100次/分E.80-120次/分11.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速的脉搏次数A.>60次/分B.>80次/分C.>100次/分D.>120次/分E.>140次/分12.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缓的脉搏次数A.〈40次/分B.〈50次/分C.〈60次/分D.〈70次/分E.〈80次/分13.间歇脉多见于A.心动过缓B.心动过速C.窦性心律不齐D.器质性心脏病E.甲状腺功能亢进14.脉搏短绌多见于A.心动过缓B.心动过速C.窦性心律不齐D.甲状腺功能亢进E.心房纤颤15.以下哪种脉搏属于节律异常A.洪脉B.丝脉C.水冲脉D.奇脉E.脉搏短绌16.有期前收缩所产生的脉搏称为A.洪脉B.丝脉C.水冲脉D.奇脉E.脉搏短绌17.测量脉搏常用部位是A.颞动脉B.颈动脉C.肱动脉D.桡动脉E.足背动脉18.测量正常脉搏常用的时间为•15s B.20s C.30s D.45s E.60s19.需2个护士同时测量心率和脉率的是A.心动过缓B.心动过速C.窦性心律不齐D.甲状腺功能亢进E.心房纤颤20.平均动脉压的值约等于A.1/3舒张压+1/3收缩压B.1/3舒张压+1/2收缩压C.1/2舒张压+1/3收缩压D.2/3舒张压+1/3收缩压E.1/3舒张压+2/3收缩压21.测血压时袖带下缘距离肘窝A.1-2cmB.2-3cmC.3-4cmD.4-5cmE.5-6cm22.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范围为A 8-12次/分B12-16次/分C 14-18次/分D 16-20次/分E 18-22次/分A2型题1.下列哪知因素引起的体温波动不属于体温的生理变动A.24h周期性变化B.年龄变化C.情绪激动D.感染性疾病E.麻醉药物2.下列哪种病人不宜测口温A.昏迷者B.心肌梗塞C.腹泻者D.下肢损伤者E.手术后病人3.下列哪种病人不宜测肛温A.昏迷者B.小儿C.腹泻者D.下肢损伤者E.腹部手术后病人4.有关体温测量描述错误的是A.经口呼吸者不宜测量口温B.口温多用于婴儿和昏迷病人C.心脏病患者不宜测量直肠温度D.腋温易受环境影响不够准确E.腋窝如有汗液应擦干稍停片刻再测5. 测量血压时,下列哪项因素不能引起测得的血压值偏高A 手臂位置低于心脏水平B 膀胱充盈C 袖带过宽D 吸烟E 进食6.不可能出现水冲脉的疾病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B.严重贫血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心包积液E.动脉导管未闭7. 不可能出现丝脉的疾病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B.大出血C.主动脉瓣狭窄D.休克E.心功能不全8.为无法咳痰或不合作的病人采集痰标本叙述错误的是A.查对医嘱B.给予口腔护理C.向家属和别人解释留痰的目的和方法D.协助别人取适当卧位E.由上向下叩病人背部A3型题问题1-3张某,女,32岁,以高热3天为主诉入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第一节体温的观察与护理正常人体的温度是由大脑皮质和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所调节。

机体的热能主要产生于肝脏和肌肉,而骨骼肌的产热作用极大。

机体散热以辐射、对流、蒸发、及传导等方式进行,95%的热量由前三者散失。

影响体温的因素1、运动:运动可增加产热,使体温上升。

2、进食:大量摄入蛋白质食物产热增加。

3、年龄:婴儿、高龄体温偏高,老年偏低。

4、情绪:激动时偏高5、时间:24小时内波动0.5—1.5度,凌晨4-6时最低,下午4-8时最高,6、性别:女较男高,排卵至经前和妊娠早期体温轻度升高。

7、环境:外环境温度高影响体表温度。

体温测量方法1、体温计分为口表、腋表、肛表2、体温计的消毒:70%酒精,0.1%新洁尔灭或0.5%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净擦干备用。

3、体温计校对:甩至35度以下,同时放入40度以下水中3分钟,误差应在0.5度以下。

4、口温:放于舌下7-8分钟,经口呼吸、口腔疾患、行口鼻手术者不宜测口温。

5、直肠温:用于婴儿、昏迷与不合作的病人,直肠手术、腹泻、直肠疾患禁用。

插入4厘米测3分钟。

6、腋温:放于腋下10分钟。

7、体温正常范围:平均口温:37度;直肠温:37.5度;腋温:36.7度;上下波动0.3—0.6度。

体温异常及护理按发病程度分为:低热:口温不超过38度,常见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

中等热:口温在38--38.9度,常见于急性感染。

高热:口温在39--41度,常见于急性感染。

过高热:口温超过41度,常见于中暑。

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0~40.0℃左右,达数日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0℃。

常见于急性传染病,如伤寒等。

2、弛张热:体温在39.0℃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h体温差在2.0℃以上,但在波动中始终未降到正常,常见于败血症等。

3、间歇热:发热期与正常或正常以下体温期交替有规律地进行,常见于疟疾等。

4、不规则热:一日间体温变化极不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等。

高热病人的护理1、评估体温及病人一般情况。

2、休息、饮水、摄入蛋白3、保持患者舒适:室温、衣服、盖被等4、物理降温:高热时冰袋、酒精浴。

5、必要时药物降温酒精浴:酒精具有刺激皮肤血管扩张作用,其散热能力较强。

30%--50%酒精200---3000毫升,冰袋放于头部防止头部充血而至头痛热水袋于足底,使血管扩张,间接减少头部充血注意:1、评估病人反应,2、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心等处禁擦3、体弱、高热恶寒、对冷刺激教敏感及风湿病患者不宜采用酒精擦浴。

4、伤寒病人同时在腹部冷敷,防止肠穿孔。

要掌握正常体温的范围,体温的生理性变化及影响因素(运动、进食、年龄、情绪、昼夜时间、性别和环境等)。

常用的测量体温的方法:口温、腋温、肛温在测量时的部位、测量时间、注意事项等。

异常体温的表现及护理原则,特别是发热类型和高热病人的护理原则。

掌握高热病人的护理及物理降温操作中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第二节血压的观察及护理血压: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收缩压:当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最高值。

舒张压:心脏舒张时血压降低,在舒张末期血压降至最低值。

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

影响血压的因素1、心输出量:心搏的力量越强,心率越快,动脉血压越高。

2、循环血量:增加时血压增加3、动脉壁的弹性:动脉壁的弹性减小,动脉硬化时血压增高。

4、血液粘稠度:血液粘稠度高时血压增高。

5、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大时血压增高正常值收缩压:12—18.7Kpa(90---140mmHg); 舒张压:8--12 Kpa(60--90; 脉压:4—5.3 Kpa (30---40mmHg);右臂高于左臂(10--20 mmHg);下肢收缩压高于上肢(20---40 mmHg)。

血压的生理变化1、年龄2、性别:中年前女性低于男性3、时间:傍晚较清晨高5--104、激动、恐惧时血压升高。

异常血压:高血压:成人收缩压达140mmHg或以上,和(或)舒张压达90 mmHg或以上,称为高血压。

见于动脉硬化、肾脏疾病、颅内压增高。

低血压:血压低于90/60--50mmHg成为低血压。

常见于大量失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

脉压异常: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动脉硬化;减低见于严重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重度心功能不全。

测量方法:上肢测量时手臂位置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卧位:平腋中线。

血压测量时的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校正;2、防止血压计损坏;3、重测汞柱降至0;4、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应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5、为偏瘫、一侧肢体外伤或手术的病人测血压应选择健侧肢体,因患侧肢肌张力减低及血循环障碍,不能真实反映血压的变化;6、排除影响血压值的外界因素:①袖带太窄需用较高的空气才能阻断动脉血流,使测得血压值偏高。

②袖带过宽使大段血管受压,以致搏动音在到达袖带下缘之前已消失,故测得血压值偏低。

③袖带过松使橡胶袋呈球状,有效的测量面积变窄使得血压值偏高。

④袖带过紧使血管在未充气前已受压,测得血压值偏低。

水银不足测得值偏低;水银柱上端小孔被阻出现收缩压偏低舒张压偏高现象。

理解血压的形成原理,掌握影响血压因素、血压的生理变化及异常、血压的测量方法及在测量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掌握血压、脉压、高血压低血压等名词。

第三节脉搏的观察与护理脉率:每分钟脉搏的次数60—100次/分心动过速:脉率大于100次/分。

心动过缓:脉率小于60次/分。

脉搏短绌:由于一部分心搏出量过少,致使周围血管不能出现脉搏时,脉率少于心率称为脉搏短绌。

见于早搏、房颤。

洪脉:心搏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较小时,则脉搏强而大,称为洪脉。

见于高热、甲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丝脉:脉搏弱而小。

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功能不全。

掌握脉搏的产生、脉搏的生理变化及异常、脉搏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掌握脉搏、脉率、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洪脉、丝脉、脉短绌等。

理解脉搏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呼吸的观察与护理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分钟呼吸16~20次,节律规则,均匀平稳,但受意识控制,可随意改变。

呼吸可随年龄、劳动、情绪等因素改变,小儿较快,老人稍慢,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增快,休息和睡眠时较慢。

呼吸频率;16--20次/分,呼吸与脉率之比为1;4。

每次平静呼吸的气体交换量成为潮气量,正常人约为500ML。

呼吸异常的表现1、频率异常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称为呼吸过速。

见于发热、疼痛、甲亢、心功能不全等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称为呼吸过缓。

麻醉、镇静剂过量、颅压高等2、深度异常深长呼吸,见于糖尿病酮中毒、尿毒症时的酸中毒。

3、节律异常潮式呼吸:它的特点是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到浅慢,之后呼吸暂停30—40秒,再开始又一次重复,循环往复如潮水涨退式的呼吸节律。

由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低所至。

多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如:脑炎、脑膜炎及某些中毒状态,如糖尿病酮中毒、巴比妥中毒等。

叹气呼吸:见于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或抑郁的病人。

4、性质异常:呼吸困难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措施体位引流:使病人处于一种姿势,利用重利促使支气管小分支内的分泌物向较大的分支中引流,以便咳出的方法。

每日可安排2-4次,每次20-30分钟。

给氧:吸痰:以无菌水湿润无菌吸痰管,轻轻地插入鼻孔或口腔,经过咽部进入气管。

拔除吸痰管时慢慢转动。

吸引不可超过10—15秒。

了解呼吸异常的表现,特别名词:呼吸过速、呼吸过缓、潮式呼吸等;掌握呼吸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措施:体位引流、吸氧、吸痰等。

第十二章病人饮食与营养的需要人们通过摄取食物,获取各种物质,并在体内加以利用,从而提供热能,参与机体组织的构成与修补及调节体内各种生理功能。

食物在摄取之后,经过消化、吸收,其中促进身体功能的成分叫做营养素。

营养素可分为六大类: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掌握各类营养素的基本功能,包括需要量及某些营养素缺乏对机体的影响。

热能;食物中能产生能量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它们的产热量分别为蛋白质4千卡/克、脂肪9千卡/克、碳水化合物4千卡/克决定热能需要量主要有以下因素: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活动度人体的热能需要可用下列公式表示:热能需要=基础代谢+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所需+活动消耗蛋白质:将动物蛋白质与大豆蛋白质称为优质蛋白质。

人体所需蛋白质量为1.2克/(千克.天)脂类:可分为脂肪和类脂碳水化合物功能:节省蛋白质作用、抗生酮作用碳水化合物需要量约为80—120克/天液体的出入量液体入量包括:由口或鼻摄入的液体量、隐藏于食物中的水分、代谢来源(氧化所产生的水)、治疗量。

液体出量包括:尿液量、无感丧失的水分9呼吸蒸发及皮肤表面的湿气)、粪便中的水分约150ML/D正常成人每日液体的的入量与出量应保持平衡状态,约为2000-2500ML医院饮食可分为基本饮食、治疗饮食和试验饮食三大类1.基本饮食饮食种类适用范围饮食原则饮食设计普通饮食:病情轻、无饮食限制者易消化、无刺激的一般食物蛋白质:70~90g/d;总热能:2200~2600kcal/d软质饮食:口腔疾患、消化不良或老幼病人等软烂、易咀嚼、易吞咽、无刺激蛋白质:60~80g/d;总热能:2200~2600kcal/d半流质饮食:发热、体弱、咀嚼不便、术后等无需咀嚼、易吞咽、少纤维;如粥蛋白质:50~70g/d;总热能:1500~2000kcal/d流质饮食:高热、无法咀嚼、危重病人等食物呈液体状,如米汤;只能短期使用每次200~300ml蛋白质:40~50g/d;总热能:1200 ~ 1400 kcal/d 2.治疗饮食饮食种类适用范围饮食原则高热量饮食:甲状腺功能亢进、高热、烧伤、产妇、肝炎、胆道疾患的病人等总热量约3000kcal/d;高蛋白饮食:长期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严重贫血、烧伤、肾病综合征、大手术后及癌症晚期的病人蛋白质约2g/kg.d,总量不超过120g低蛋白饮食:慢性肾炎、尿毒症、肝昏迷前驱期的病人等蛋白质每日不超过30~40g低脂肪饮食:冠心病、高血脂症、预防脑中风发生者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超过40g低盐饮食:水肿、高血压、腹水、肝硬化、心衰、肾衰、长期服用固醇类药物者每日摄入食盐量少于2g(含钠0.8g)3.试验饮食胆囊造影饮食:用于检查胆囊、胆管疾患检查前一天中午进食高脂肪餐;检查当天禁食早餐,然后作胆囊造影;若显像明显,再吃油煎鸡蛋两个,再作造影。

忌碘饮食:甲状腺吸碘测定及用于碘治疗,甲亢在检查或治疗前一月,忌食海带、紫菜、卷心菜等含碘量高的食物,局部消毒禁用碘。

潜血试验饮食:诊断胃肠道有无出血一般食用3天,禁用肉类、肝、动物血、深色蔬菜及其他含铁丰富的食物管饲饮食是对不能由口进食者(如昏迷、消化道疾患、颅脑外伤病人)、不能张口者(破伤风)、拒绝进食者(如精神病病人)或早产婴和病情危重的婴幼儿通过导管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以保证病人摄入所需的营养物质、水分和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