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合集下载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导学案)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导学案)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学习目标】
掌握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分析大众传媒发展的影响。

【自学案】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
1958年,电视台(即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以来,电视逐渐普及。

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互联网的兴起
、、、被称为“三大媒体”。

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了,它同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媒介”。

【探究案】
探究一:
1996年,中宣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该集团目前共有19种报刊,日均发行量达163万份,2000年广告总收入达13亿,连续几年居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第一位……目前我国批准的报业集团有31家。

思考:1、当前我国报刊事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
2、根据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这一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什么影响?
探究二:P74学思之窗
探究三: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

”那么,网络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何启示?
优势:(1)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缺陷:(1)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

(2)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

(3)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

大事年表。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新人教必修2)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新人教必修2)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新人教必修2)
第16 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标要求】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1.了解我国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2.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3.了解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

4.认识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维目标】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大众传媒的变迁,首先解题,了解什幺是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可由学生总结出有哪些主要的方式。

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

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学案2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学案2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标要求】: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知识与能力】:1、了解报刊业的发展过程,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对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

2、掌握影视业发展的标志性时间,分析影视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3、了解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认识互联网的优势。

【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分期、社会调查、文字表达等方式渗透历史学习的新思维、新方法。

2、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社会认识到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人盟生活方式特别史精神生活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明确大胆借鉴、用于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对话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信息传播的途径非常有限,口语和书籍是知识和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发挥着迟缓而重要的作用。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于是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报刊应运而生,这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日新月异;相继出现了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

教材选取了报刊、影视和网路这三大媒介,以点代面,从其自身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各种媒体的特点,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报刊和电影的历史较长,内容较为丰富,是本节课的重点。

电视和网络媒介的历史短暂,但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大,对中学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以讨论、探究等形式积极引导。

在信息时代多元化的传媒手段中,各种媒介都有着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以其各自的方式影响着社会思潮,使得社会思潮呈现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但是也容易让人无所适从。

在信息爆炸时代,怎样正确而有效地吸收信息,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呢?这是对我们的一大考验。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最全版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最全版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重点讲解】概述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史实【难点分析】国内国际大事最快 捷的渠道。

画面比较清晰。

表现力和感染力。

作 用 报纸除了具有 报道新闻的功能外, 在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 立言议政和实行舆 论监督等方面,都 发挥着重要作用。

能让观众在 较短的时间内得 到充分的视觉和 听觉享受;电影 奇妙的教化功能, 能给观众带来强 烈的情感参与和 情感体验,其特 殊的效果是其他 媒介所无法比拟 的。

用户可以从网上查询资料、浏览新闻、 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其他媒介能办 至啲事,互联网都能办到,而且费用低廉。

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使信息 的即时反馈得以实现。

通过互联网,人们 可以更加主动、更加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 取信息。

影 响最主要的任务 是通过新闻事业影 响人们政治生活, 其次是影响人们经 济生活和文化娱乐 生活。

以报道、记 录、宣传、批判、 形成舆论为内容的 新闻事业的功能, 是报刊的主要任务。

它满足知识届"秀 才不出门,便知天 下事”的欲望,对 人们,尤其是知识 界的政治生活有重 大影响。

后来,报 刊上开始登载商业 广告、娱乐信息, 而且比重日益增大, 但新闻活动仍被人 们认为是报刊的主 要特征。

最主要的任 务是满足大众的 文化娱乐生活, 其次是影响人们 政治生活和经济 生活。

影视总是 带有政治导向的, 影响着人们的政 治生活;但其主 要任务是满足大 众的文化娱乐生 活,消磨闲暇时 光,发散剩余能 量,转换情绪,获得休养。

在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下, 影视中夹带大量 商业广告,甚至 出现电视商场的专题节目,引导 人们消费,它对 人们经济生活的 影响日益增大。

积极方面:(1)促使知识经济的产 生和发展,其不但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 快的部门,而且创造的社会财富占据了国 民生产总值的相当大的部分;命名知识产 权的保护得到空前的重视,对劳动者的知 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知 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促使了传 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第16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第16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的社会发展的影响前自主学习.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是中国境内创办的一份中文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②一一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2.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纸有、。

3.新中国建立后,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的代表性党报党刊是、。

4。

190年,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堂合作探究知识一报刊业走向繁荣民主革命时期,我国各阶级各阶层在不同时期创办了代表性报刊,试说明它们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舆论作用。

.中国报业的形成阶段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等。

自19世纪70年代起,又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办的报刊。

这些报刊主要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讨论商情。

2.中国报业的发展阶段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以及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新青年》等,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先后创办了《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这些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主要舆沦工具,《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的内容比较丰富。

3.中国报业的繁荣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的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

各报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普遍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领域,并重视可读性。

4.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达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

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篇一:16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识记:近现代报刊产生、发展及繁荣;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电视的普及;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四大媒介(2)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电视迅速普及互联网所具有的优势(3)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表格归纳总结和历史比较法对本课探讨和学习。

(2)通过历史分期、社会调查、文字表达等方式渗透历史学习的新思维、新方法(3)通过展示背景材料,生成问题,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即感知新知识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文化和生活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2)大众传媒的百年变迁,其实就是近现代中国民社会生活发展史,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认识人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各种媒介在产生后,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报刊对近代历史发展的作用、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2 教学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4.标签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师: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获得信息?生: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师:很好,这些都属于大众传媒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近代以来,随着人与人之间联系的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的大大加强,就越来越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

于是大众传媒出现,最先是报刊,随后是广播、电影、电视等相继出现。

目前已形成印刷媒介、电波声像媒介两大体系,并正在崛起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体系。

历史必修二导学案16

历史必修二导学案16
(2)普及: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互联网的兴起
1、兴起
(1)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
(2)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21世纪初,中国上网用户急剧增加。
2、功能: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1980年,中断17年的电影“百花奖”恢复举办。选票是随《大众电影》杂志发出的,每本只有一张选票,不少工厂、学校、机关团体一、两千人中只有一两份《大众电影》。评选结果是,故事片《吉鸿昌》得票14万张,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得票21万张,美术片《哪吒闹海》得票42万张。这种情况反映了()
(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3、繁荣
(1)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
(2)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创办起来。
(3)各报刊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究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事业的发展
(1)起步:1905年中国人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摄制的《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C.网络是资料查找的途径之一,但我们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网络信息。
D.因为有一些不健康的网络内容,所以我们严禁青少年上网
5.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勇夺110米栏冠军,实现了历史的突破,让全国人民都感到激动和骄傲。小明不仅观看了电视现场直播,第二天又上网浏览了相关报道,在学校听了广播的奥运报道,还在当地的日报上看到大篇幅的专题报道。请指出在小明接触到的上述大众传媒中,历史最悠久的是()

高中历史必修2大众传媒的变迁导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2大众传媒的变迁导学案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学习目标】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重点难点】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基础掌握】一、报刊业走向繁荣1、中国报刊业的形成(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和《》。

(2)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了一些自己办的报刊。

2、中国报刊业的发展(1)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宣传,后来革命派同维新派展开论战。

(2)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宣传思想。

(3)20世纪前期:中共创办《》、《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作用。

(4)新中国成立后:《》、《红旗》等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文汇报》等报刊的内容也较丰富。

3、中国报刊的繁荣(1)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作用,各种、娱乐性报刊创办起来。

(2)各报刊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事业的发展(1)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2)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

(3)新中国成立后,和题材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

(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

2、电视事业的发展(1)1958年,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改革开放后,电视。

(3)在现代社会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三、互联网的兴起1、诞生:20世纪2、发展: 后风靡全球,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特点:(1)具有迅速的功能,被称为“”。

(2)网络媒介可以集、、于一体,还能模拟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高度,双向传受。

【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至今,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多年高速发展的历程。

人教版必修2历史: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学案

人教版必修2历史: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学案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习目标】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学习重难点】1.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的标志。

2.中国电视业诞生的标志。

【学习过程】一、报刊业走向繁荣1.出现(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目的是将其作为侵华工具)。

(2)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

2.发展(1)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

(2)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3)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等。

(4)20世纪前期:①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

②国民党:《中央日报》。

(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文汇报》。

3.繁荣改革以后,报刊业发展迅速。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1)诞生: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2)发展:①1931年,诞生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②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渔光曲》(1935年)。

③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搬上银幕。

④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以前。

2.电视(1)诞生: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普及:改革开放以后,电视逐渐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互联网的兴起1.兴起: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功能:互联网具有迅速转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

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集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特点: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人们还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4.影响: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和方便。

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学案

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学案

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学习目标:内容标准: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事业和互联网逐渐普及的情况;2、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社会生活的变迁,认识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1、制作《报刊、影视和互联网发展简表》,用数据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与影响;2、搜集相关资料,探讨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知识结构:一、报刊业走向繁荣1、近代前期(1)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纸: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和《》等。

(2)国人自办的报纸:,陆续出现。

这些报刊主要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

____________,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且多反映社会思潮。

先是维新派在报上发表文章,宣传维新思想;后来,_________创办报刊,同________展开论战。

____________,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___________思想。

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_________》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新中国成立以后(1)改革开放前:《__________》《_______》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__________》《_______》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比较丰富。

(2)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

各报刊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___________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普遍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领域。

学案14: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学案14: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自主学习】知识点一报刊业走向繁荣知识点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事业的发展(1)起步: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2)发展: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在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影片。

(3)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

(4)走向辉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以前。

2.电视事业的发展(1)诞生:1958年,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普及: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知识点三互联网的兴起1.诞生:20世纪60年代末。

2.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特点(1)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

(2)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影响(1)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2)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合作探究】史料一至1905年5月,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共有报纸约240种,上海出过119种①。

在上海出过的报纸中,中国人办报72种,外商报纸34种,教会报纸5种②,但仍在公开发行的只有31种。

——据《大公报》(1905年) [解读] ①处从地域方面说明当时办报的情况。

②处从办报的主体方面说明当时的办报情况。

[思考] 根据史料一,分析归纳上海报业发展的特点。

史料二时四方新学士子喜康、梁议论新颖,群相呼应③……举其著者,如长沙之湘学会、时务学堂……而每会必有一种出版物以发表意见(如时务学堂创办了《时务报》)。

于是维新运动,顿成活跃之观,而杂志亦风起云涌,盛极一时④。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解读] ③处说明康梁维新思想的影响较大。

学案8: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学案8: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学习目标】知道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

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活动方案】活动一:阅读与整理——走向繁荣的报刊业。

整理中国近代前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时期和类型主要报刊作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世纪70年代起)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派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活动二:创新与设计——不断发展的影视业。

①请你为CCTV(中央电视台)和CCTV—6(中央电视六套)各设计一个互联网网址,并说明你这样设计的理由。

②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中,中国民众可以通过看电视了解其详情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A.开国大典B.中共八大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活动三:感受与认识——大众传媒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请结合本课所学知识,紧密联系实际,说说大众传媒对社会进步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参考答案【活动方案】活动一:活动二:①CCTV(中央电视台):或。

理由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北京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

CCTV—6(中央电视六套):或。

理由1905年,《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开始起步。

②选C。

理由:开国大典发生于1949年,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1958年北京电视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起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开始于1958年。

活动三:推动了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传播资讯,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等。

(言之成理即可)。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必修2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学习目标】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知识梳理】1.报刊业走向繁荣(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①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有《________》《万国公报》等。

②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有维新派、革命派和________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________》《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________》等报刊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

(3)建国后:有《________》《红旗》等党报党刊,还有《________》《文汇报》等,内容比较丰富。

(4)改革开放以后,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①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________》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②建国初,工农生活如________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

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

(2)电视:①1958年,________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②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

③普及原因:技术进步,卫星传送技术的应用,“村村通”工程;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3.互联网(1)兴起: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介入________,发展迅猛。

(2)特点:迅速传递信息;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高度互动,________。

(3)影响: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改变了人们的________,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基础练习】1.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

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A.唐胥铁路开通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2.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全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5.16《大众传媒的变迁》优教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5.16《大众传媒的变迁》优教导学案

《大众传媒的变迁》导学案(1)1872年创办的《 》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

(2)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

(3)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

(4)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期间的《新青年》。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中华》《新华日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民日报》等。

近代报刊业的发展(1)《 》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2)《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无声电影的历史。

(3)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1)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2008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知识点二:影视事业的发展知识点一:报刊业走向繁荣知识点三:互联网的兴起深化探究主干梳理图解图示史料一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

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

……宣传变法图存。

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姚福中《中国编辑史》史料二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振聋发聩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

”史料一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

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史料二 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呜歧、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

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

——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刊对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

1.(2013·江苏高考)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习型教学案_1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习型教学案_1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考纲课标解读】大众传媒的变迁。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考点概括梳理】一、报刊业1.表现:(1)19世纪中期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世纪70年代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前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革开放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影视业 1.表现:(1)电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互联网 1.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1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1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一、初、高中知识联系1、报刊业走向繁荣中国历史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①鸦片战争后,在上海,外文报纸、中文报纸先后出现②中文报纸当时最著名的是1872年上海创办的《申报》③1897年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2、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初三世界历史第二册,第19课《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②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广泛应用和作用。

二、问题探究1、报刊对近代历史的发展起什么作用?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新青年》等,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2、互联网对人们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言之有理即可)三、重要概念1、三大媒介:报纸、广播、电视2、网络媒介: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互联网的利用和普及而产生,它集三者的优势于一体,具有以下特点: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四、知识巩固分析上表中四种传媒发展的速度,哪种最快?你能分析其原因吗?答案提示:互联网集报纸、广播和电视三者的优势于一体,通过网络发布的信息可以是多种传播符号的组合,文字、图象、声音皆备,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资料、浏览新闻、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其他媒介能办到的事,互联网都能办到。

2、问答题:四大媒介是指哪些大众传播媒介?请谈谈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答案提示:第一问:四大媒介指报纸媒介、广播媒介、电影媒介、网络媒介。

第二问:言之有理即可,如四大媒介能为我们提供学习的资源。

(教师版)学案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教师版)学案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学习目标】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知识结构填空】一、报刊业走向繁荣1、中国近代报刊的萌芽(1)《》(2)《》2、中国人开始自办报纸-----世纪年代主要是介绍、发表或讨论。

3、戊戌变法时期:国人办报越来越多,多反映社会思潮,宣传思想。

如:康有为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严复等在天津创办的《国闻报》等等。

4、辛亥革命时期:派与派展开论战。

如:1905年革命派在日本东京创办的《》5、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宣传思想。

如: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第二卷起改名《》)6、20世纪前期(1)中共创办的报刊《》、《》、《》、《》等政论性报刊。

(2)国民党控制的报刊:《》7、新中国初期(1)党报党刊:《》、《》(2)文化生活报刊:《》、《》8、改革开放后---欣欣向荣(1)党报党刊:主导宣传(2)专业性、娱乐性报刊:真实、及时、客观、讲求新闻价值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中国电影的发展(1)起步------《》1905世纪末,西方出现电影。

不久,传入中国。

1905年11月,中国人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业的起步。

(2)走向成熟---20世纪20年代以后1931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电影《》1935年中国出现第一部获得国际性荣誉的影片《》《》的插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新中国成立后:生活和战争题材成为电影主题。

(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走向辉煌2、中国电视的发展(1)诞生------ 年电视台试播(2)改革开放前------发展缓慢②受生活水平限制,只有少数人拥有电视,节目也比较简单。

(3)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①电视逐渐普及到2003年,电视观众亿。

电视从黑白小电视到大屏幕彩电以及液晶电视。

②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三、互联网的兴起1、产生及发展诞生于20世纪年代末,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报刊;2、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知识梳理】 1.报刊业走向繁荣(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①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有《________》《万国公报》等。

②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有维新派、革命派和________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________》《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________》等报刊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

(3)建国后:有《________》《红旗》等党报党刊,还有《________》《文汇报》等,内容比较丰富。

(4)改革开放以后,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 ①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________》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②建国初,工农生活如________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

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

(2)电视 ①诞生:1958年,________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②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

③普及原因:技术进步,卫星传送技术的应用,“村村通”工程;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3.互联网的兴起(“第四媒介”)(1)兴起 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介入________,发展迅猛。

(2)优势 ①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________和________;②高度互动,________。

③可以更主动、更便捷、更及时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3)影响积极: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改变了人们的________,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广播(1)近代广播事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

1923年,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开播,中国境内第一批广播电台均由外国人开办。

(2)1926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3)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消极:给人们带来不安全感,如虚假信息、垃圾邮件、网络犯罪、青少年沉迷网络等。

【基础练习】1.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

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2.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全球。

“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彰显中国茶文化魅力的流行语。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

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 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3.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振聋发聩权力大,万般提创总有君。

”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C.报纸已经成为清政府的喉舌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互动探究】一、报刊业走向繁荣阶段时间内容社会影响产生发展繁荣合作探究1: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合作探究2: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合作探究3:改革开放后中国报刊业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主要原因有哪些?对社会的影响有哪些?目前,发展报刊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二、影视事业的发展阶段内容起步发展辉煌合作探究4:阅读P74【学思之窗】,请回答,除技术因素外,你认为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哪些?三、互联网的兴起合作探究5: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

”那么,网络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何启示?【效果测试】1.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振聋发聩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

”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2.“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3.“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

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1999年2000年报纸总印数(亿份)246.8211.3263.3318.4329.3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280799647762233216429316823381466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3805691572383513526483585007互联网用户(户)721330145189021717对以上表格反映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报纸业发展缓慢,呈现被其他大众传媒取代的趋势B.广播业发展最快,广受观众欢迎C.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D.互联网集前三者的优势于一身,但费用昂贵,因此发展受到制约5.民国初年,生活在上海的某君能够享受到()①打电话与女友约会②坐小汽车逛街③穿着中山装看电影④喝着咖啡读《新华日报》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基础练习】1.B 2.A 3.D【效果检测】1.D 2.D 3.B 4.C 5.D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导与练【重点讲解】概述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史实发展状况报刊(1)19世纪40年代开始,在华传教士兴起一股办报热潮,中国出现近代报刊,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

(2)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3)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通俗性报刊受到民众的欢迎。

(4)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青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都成为有力的思想宣传武器。

广播(1)近代广播事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

1923年,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开播,中国境内第一批广播电台均由外国人开办。

(2)1926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3)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电影(1)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

1896年,上海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放电影。

电影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

(2)《定军山》(1905年)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歌女红牡丹》(1931年)是第一步有声电影;《渔光曲》首次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电影《风云儿女》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国歌。

(3)新中国成立后,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纷纷搬上银幕。

(4)改革开放后,电影走向一个辉煌时代。

(1)1958年5月,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1978年改名电视为中央电视台。

(2)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普及,使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互联网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中国在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

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却是一日千里,发展态势呈现出后发者的跳跃式特征。

【难点分析】一、分析报刊、影视、互联网的特点、作用及其影响报纸影视互联网特点在广播电视出现前,报纸一直是时效性最强的新闻媒介,是人们了解国内国际大事最快捷的渠道。

电影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时效性并不强,但制作比较精良,画面比较清晰。

互联网集报纸、广播和电视三者的优势于一体,通过网络发布的信息可以是多种传播符号的组合,文字、图像、声音兼备,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作用报纸除了具有报道新闻的功能外,在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能让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电影奇妙的教化功能,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其特殊的效果是其他媒介所无法比拟的。

用户可以从网上查询资料、浏览新闻、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其他媒介能办到的事,互联网都能办到,而且费用低廉。

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使信息的即时反馈得以实现。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加主动、更加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影响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新闻事业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

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内容的新闻事业的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

它满足知识届“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欲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有重大影响。

后来,报刊上开始登载商业广告、娱乐信息,而最主要的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影视总是带有政治导向的,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但其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消磨闲暇时光,发散剩余能量,转换情绪,获得休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视中夹带大量商业广告,甚至出现电积极方面:(1)促使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其不但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部门,而且创造的社会财富占据了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当大的部分;命名知识产权的保护得到空前的重视,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促使了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