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人教版化学ppt2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酸性、碱
性、 腐2蚀.物性理、性稳质:定不性需等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 硬度、
溶区解别性:、这导种电性导质是热否性通、过挥化发学性变、化吸才能附表性现、出吸来水 性等。
外部特征
物质的外形,形状、 状态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 放热,颜色改变、生成 气体,产生沉淀等
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 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 化学变化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 同时发生
化学变化
完成学法大视野P4[即学即用1-1]
的物质
质生成
液态的水

粉末状的胆


想一想:这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点?
水的沸腾 液 态 胆矾的研碎 块 状
气态
液 态 (状态改变)
粉末 状 (形状改变)
实验1-1:(3)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1-1:(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实验 (3)
实验 (4)
练一练 完成学法大视野P5[课堂训练],第1、2、4题
物理变化
变化
联系
区别
联系
物质 化学
组成 化学变化
研究对象
结构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区别
作业布置
1.课本P10练习与运用第1题; 2.学法大视野P5【课后提升】(5、7不做); 3.预习第一单元课题2,完成学法大视野P6 【课前预习】

河北省高碑店市白芙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2) 新人教版

河北省高碑店市白芙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2) 新人教版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101kPa的压强称为标准大气压,上述水的熔 点和沸点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若压强低于 101kPa,则水的沸点低于100℃。
(2)密度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 质的密度。
物质
密度

1.0g/cm3

7.8g/cm3

2.7g/cm3
氧气 1.429g/L
二氧化碳 1.977g/L
空气 1.293g/L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 质
千姿百态的物质间,存 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 变化着。
同学们能举出一些日常 生活中的物质的变化吗?
节 日 焰 火
燃 烧
钢 铁 生 锈
牛 奶 变 质
【实验1-1】
操作: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3.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种有本质区别的一种变
化是( A )
A 鸡蛋变臭
B 分离空气制取氧气
C 碘加热升华
D 西瓜榨成西瓜汁
•作业:课本P10 1 、 2
第二课时
回忆:什么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两变化的 本质区别是什么?
思考:观察一瓶酒精,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
验,说出酒精有哪些性质?
颜色: 无色
2.下列关于性质的描述:①标准状况下 水的沸点是100℃;②胆矾是蓝色的块 状固体;③酒精能燃烧;④水的密度比 汽油大;⑤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⑥铜可以导电。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① ② ④ ⑥ ,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③ ⑤

【实验1-5】操作: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D
A、汽油挥发
B、粉碎矿石
C、水变成冰
D、粮食酿酒
3、在下列被媒体曝光的食品事件中一定涉及 到化学变化的是( D )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到掺和成假奶粉
B、用酱色、水、食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C、用工业石蜡给瓜子美容
D、用硫磺燃烧后生成的气体熏蒸粉丝
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A、B、 D、 F、 J、 ;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C、 E、 G、H、 I、 。
举例: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矿石粉碎等
2.化学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举例:木柴燃烧;铁的生锈;往石灰石中加盐酸
有气体生成等。
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依据:
有无生成其 它物质。
怎样知道有新 物质生成呢?
3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常见现象: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并 且常伴随能量变化,表现为发光、放热、吸热等
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实验1-1 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加热, 管口放一洁净玻片。观察并 记录发生的现象。 实验1-2 将少量胆矾放入研钵内,用 杵研碎。观察并记录胆矾发 生的变化。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 物质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产 有无其他 的现象 生的物质 物质生成 沸腾时生成 的水蒸气遇 液态的水 无其他物 质生成 玻璃片又凝 结成水珠
变化前 的物质 液态的水 块状胆矾 硫酸铜 溶液 块状 石灰石
变化后 产生的物质 液态的水 粉末状胆矾 氢氧化铜 沉淀 二氧化碳 气体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课件
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二课时
纸燃烧
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响
石灰石与盐酸反响
化学性质的概念: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复原性、毒性、金属 活动性、酸碱性、受热易分解等物质。
物理性质的概念: (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 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铁磁性 等。
让工人阶层的恶性竞争、工资水平无限下降;才能让贪婪的资本节约更多本 钱,获得更多利润。
穷人的一次失败,为了还债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为还债一辈子送外卖。 你将不再会有精力去思考和投机。穷人的失败可能断送了他所有暴富的机遇和时 间,让不确定的人生瞬间确定下来,让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可能性逐渐缩小。这 是赤裸裸的现实。
知识点 2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例1】 以下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C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实验室常用酒精作燃料
C.铜、铝用于制作导线
D.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
导引:A中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呼吸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因此利用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 ;B中酒精具有可燃性,常用作燃料,可燃性是化学性质 ;C中铜、铝用于制作导线利用的是其导电性,属于物理 性质;D中氯气消毒杀菌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利用的是氯 气的化学性质。
的是 ( D )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氮气用作保护气 C.用金属铜制作导线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解析]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 附性;用金属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金属铜的导电性;干冰用 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时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成 雨滴降落。在这些性质的利用过程中均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均属于物理性质,只有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不活 泼这一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4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41张PPT)

• 第二组:①属于物理性质 (5) ;
• ②属于化学性质
(2)

• ③属于物理变化
(4)

• ④属于化学变化
(1)

• ⑤属于化学现象
(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 1、日常生产生活中接触到的下列变化,其
2.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 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溶解性、 熔点、沸点、密度、挥发性、导热性、 导电性、延展性等
3.区别: 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熔点和沸点
①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
如:固态的冰在0℃时会熔化成液态的水,即冰 的熔点为0℃。 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态变气态)
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化学性质的是( C )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D
• A、石油分馏
B、用活性炭净化水
• C、灯泡通电发光 D、牛奶变酸
• 2.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
是( )
B
• A.铁锅生锈
B.冰雪融化
• C.粮食酿酒
D.蜡烛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课件

B、煤的燃烧
C、矿石粉碎
D、钢铁生锈
3、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钢锭轧成钢条
D、蜡烛熔化
学以致用
4.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观察到以下现象:①菜刀表面常产生 棕黄色的斑点 ②新鲜萝卜放入泡菜坛中,几天后萝卜变 酸了 ③水果腐烂后发出难闻的气味 ④把鸡蛋放入白醋 中,蛋壳表面产生气泡 ⑤农田里烧麦沤肥,浓烟冲天 ⑥点燃烟花可看到美丽的焰火、闻到刺激性气味,现有四
实验二:胆矾的研碎
(1)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中。 (2)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现象。
实验探究
实验三: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1)取少量研碎的胆矾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 (2)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溶液。 (3)向其中一只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试管中发生的
变化。
实验探究 记录实验数据
序号
变化前的物 质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 疑惑吗?
(1)水变成水蒸气。 (2)酒精挥发。 (3)酒精能挥发。 (4)铁杵磨成针。 (5)铁器易生锈。 (6)纸张能燃烧。
学以致用
1、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C )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C )
A、火药爆炸
位同学就以上现象发表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B )
A.甲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能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B.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所 以都发生了化学反应 C.丙同学认为除了②以外,其余都是化学变化 D.丁同学认为上述现象确实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 ,但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堂小结
物质变化
体现 决定
物质性质
决定 体现
物质用途
今日作业 助学案:第一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本课结束
课堂检测
1.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②木炭可以燃烧 ③木炭粉碎 ④木炭是灰黑色固体
⑤蜡烛熔化 ⑥蜡烛能燃烧 ⑦蜡烛受热可以熔化 ⑧蜡烛燃烧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④⑦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②⑥;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③⑤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⑧。
2.镁条是一种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 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粉末,镁条变短,因此金属镁可以 制作照明弹,回答下列问题: ①镁条的物理性质是: 银白色固体 , 化学性质是 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 ②判断镁条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生成白色粉。末 ③金属镁可以用作照明弹的原因是 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方法一
方法二
分别将燃烧的木 条伸入两只集气 瓶中,若木条燃 烧更旺,则为氧 气;若木条熄灭, 则为二氧化碳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向两只集气瓶 中滴入相同滴数的 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若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则为二氧化 碳;若无明显现象, 则为氧气。
活】 先独立完成5min,随机抽选同学展示。
性质与变化组合题的方法 先分“性质”与“变化”,
再判“物理”还是“化学”
蜡油能凝固
物理 性质
活动二:性质、变化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评价任务2】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
①酒精易挥发;②水能结成冰;③云变成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二氧化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⑤钢铁能生锈;⑥纸张燃烧剩下一些灰烬.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共4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共44张PPT)

石灰石与稀 盐酸的反应
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
颗粒状石 灰石(或 大理石)
有气泡放出 和石灰水变 浑浊
二氧化碳 气体
有新物质 生成
1.实验一和实验二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2.实验三和实验四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有新物质生成
3.实验一、二与实验三、四有什么本 质的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新课导入
60年后这雕塑又变成怎样呢?
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慢慢生锈。
铜变成铜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 象的观察和分析,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 化的初步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典 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初步了解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3.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连。
课后习题答案
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铁生锈是化学变 化, 水蒸发是物理变化。
2. (1)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3)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4)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5)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6)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7)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8)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3.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 变化。 4.物理性质:(1)(2)(5)(8) 化学性质:(3)(4)(6)(7) 化学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 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 生,但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 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质
物质在化学变 化中表现出来 的性质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PPT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PPT

注意: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时,不能只看有无现象,而应该 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明显现象的, 物理变化也可伴随有明显的现象如通电时发光也放热。
新知探究
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说一说酒精的常见性质:
1.颜色: 2.状态: 3.气味: 4.挥发性:
无色 液体 有气味 易挥发
5.点燃能否燃烧: 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
新知探究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实验1-3 实验1-4
新知探究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实验1-3胆源自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1-4
块状
的石灰石
2. 下列物质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氧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CD )
B. 碳在常温下的性质稳定
C. 碳点燃时,可以燃烧
D. 碳高温时,可以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E. 4℃时水的密度最大
F. 醋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
G. 铁可以打成铁片,磨成铁粉
课堂练习
3. 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铜的性质如下,
其中属于铜的物理性质有: ①、②、③、④、⑤、⑥

铜的化学性质有: ⑦、⑧、⑨、⑩

①呈紫红色光泽;
②熔点为1 083.4 ℃;
③沸点为2 567 ℃;
④密度8.9 g/cm3;
⑤具有很好的延展性;
⑥导电、导热性较好,但含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
⑦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
⑧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俗称铜绿;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 (2)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 (2)

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 的液体,但在通电条件下 能生成氢气和氧气。你能 对它的这些性质进行分类 吗?如何划分?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 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 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 性等。 2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物质生11液态的水液态的水12蓝色颗粒状的胆矾蓝色粉末的胆矾13蓝色的胆矾溶液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14颗粒状石灰有水蒸气放出遇冷变液由颗粒状变粉末有蓝色沉淀生有气泡放出和石灰水变浑浊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有新物质生成有无新物质状态改变形状改变现象
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 稳定性、酸性、碱性等。
如:
1、冷饭会变馊 2、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3、蜡烛可以燃烧 4、镁条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燃烧 5、汽油易挥发
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哪些 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1、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 物理性质 2、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物理性质 3、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化学性质 4、汽油会挥发 物理性质 5、铁丝可以燃烧 化学性质 6、铜能导电 物理性质 7、铜一般呈红色 物理性质
小结: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 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物质无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 来的性质。
2、化学性质: 物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谢谢!
有无新物质
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现象: 状态改变、形状改变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5
化学反应的条件
• 可燃物的燃烧要具备燃烧条件 • 有一些反应要在点燃、加热(高温)、通电或有
催化剂存在等条件下发生 • 金属与酸或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与金
属的活动性、酸的性质及盐的溶解性有关 • 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发生,要考
虑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6
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1
A、3:2; B、2:3;
C、5:2;
D、5:3
17
例题10、前几年曾喧闹一时的“水 油”,是一场用伪科学进行诈骗的 闹剧,其实,稍有文化常识的人都 知道,化学反应前后原来原子种类 不变,水中的氢、氧元素是不可能 转变成汽油中的碳元素的依据的是 ____。
18
科学实验证明:空气中微量臭氧(O3) 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损害。作空 调和冰箱的致冷剂“氟利昂”是一种氯氟 烃(以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臭氧 层,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氯氟烃在反应中的 作用是() A氧化剂B还原剂 C催化剂D稳定剂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在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注意一些关 键的词语。如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不是指反应的质量总和,应考虑没有反应或不参加 反应的杂质。同样,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也应 考虑到气体散逸的因素。总之,不能简单认为,反 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相等。
19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 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 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等。 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可燃 性、稳定性、碱性、酸性等。
20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是根据化学反应中原子或原子团重新组合的方式 不同进行分类,在判断某个反应属于哪种反应类 型时,要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全面分析。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走进化学世界PPT精品课件(第2课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走进化学世界PPT精品课件(第2课时)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2.能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能用语言描述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
导入新课 请通过不同的方法来鉴别水和酒精,方法越多越好。
导入新课
1.描述格式: (填写方法), xxx 的是水, xxx 的是酒精。 2.展示要求:表述清楚,站姿挺拔,声音洪亮。
导入新课
我们提到的水和酒精的性质当中,哪 些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哪些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导入新课
一、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叫作物理性质。
探究新知
硬度
颜色
状态
密度
物理性质 气味
沸点 熔点
溶解性 挥发性 导电性 延展性
磁性 ……
探究新知
二、化学性质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化学变化

2.烧制陶器。
化学变化

3.冰雪消融。 4.镁在空气中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金 睛
5.镁是银白色的固体。 物理性质
探究新知
通过观察实验,试总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探究新知
为什么酒精可以做 燃料?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当堂训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
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C )
A.用铜丝做导线 B.用石墨做铅笔芯 C.用二氧化碳灭火 D.用金、银等材料做奥运奖牌
课后作业
完成 练习与应用 4~6题。
物质的性质
木炭能燃烧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酒精易挥发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对点典例剖析 典例2 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 氮气无色无味 B. 碳酸易分解 C. 铜呈紫红色 D. 蔗糖易溶于水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解题思路]
[答案]B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典例3 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领悟提能 轮胎爆胎、气球爆炸、蒸汽锅炉因压强过大 而爆炸等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天然气爆炸等属于化 学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 判断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依据。


A.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B.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解析]B 项过程中涉及到燃烧,体现物质的可燃性, 属于化学性质。
[答案]B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题型一 物质变化的判断
例 1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
[答案] C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பைடு நூலகம்思路点拨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题型二 物质性质的判断
例 2 下列物质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利用铝的延展性制作易拉罐
B. 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制作玻璃刀
C. 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冶炼金属
D. 利用铁的导热性作炊具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解析] 延展性、 硬度大和导热性均不需要通过化学 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均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故 A、B、D 项错误。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方法2 二氧化碳(C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熄 灭,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方法3 二氧化碳(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氧气不能。
探究新知 知识点 3
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间的关系。
体现 变
性 决定


决定 质
途 体现
二氧化碳使 燃着的木条
熄灭
二氧化碳既不 能燃烧也不能
支持燃烧
可制作二氧化 碳灭火器进行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导入新知
世间的万物总是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比如雪 融化、放烟花、蜡烛燃烧等。这些变化又可分为物 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如何区分它们呢?
雪景
烟花
蜡烛燃烧
导入新知
轻轨电车
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一种无污染的新兴 交通工具。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 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 高温。接触点常用的原料是石 墨,请你推测石墨具有哪些性 质?这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 是化学性质呢?
字眼。如木炭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于水。
物 理 性 质
常 见 的
熔点 沸点 密度
固体熔化时的温度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与气压有关) 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探究新知
探究实验 5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1)观看实验视频,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颜色 和状态。
(2)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
点 击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否 需要加热或其他条件)。
2 反应中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光、发热或 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3 反应后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探究新知
知识点 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012年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2

2012年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2
甲同学: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菜刀生锈 B、牛奶变酸 C、煤气泄漏遇火爆炸 D、蒸汽锅炉爆炸
D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 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 不同,这种变化是 ( D )
A、蒸发 C、水变成冰 B、变形 D、物质燃烧
4、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 依据是( C )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D、木炭消失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判断下列变化 (1)、樟脑丸的升华 (2)、蜡烛的融化 (3)、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 表面有铜绿生成 (4)、火药爆炸 (5)、汽车轮胎充气过多炸裂 (6)、鲜牛奶变酸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化学性质的是( C )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 3、在下列描述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D B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C A
) )
A、氧气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D、水在0 0C时变成冰。
一、物质变化的分类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区别: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二、物质性质的分类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态、味、密度、硬度、熔点等 化学性质: 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22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物质的变化和 性质》 人教版 化学ppt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物质的 变化和 性质
有其他物 质生成
无其他物 质生成
化学变化
判断依据: 颜色改变 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
1、两种气体的性质哪些是物理(化学)性质? 2、怎样区分它们?(实验1-2)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物质的变化和 性质》 人教版 化学ppt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Page 18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物质的变化和 性质》 人教版 化学ppt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氧 气 和 二 氧 化 碳 的 对 照 实 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Page 1
教学重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常见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Page 2
一、从生活中看化学
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 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水蒸气


Page 3
无色 无味 气体 比空气大
可以
无色 无味 气体 比空气大
不可以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物质的变化和 性质》 人教版 化学ppt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Page 20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物质的变化和 性质》 人教版 化学ppt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3、性质与变化的区别:
变化:描述的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的过程
物质
现象 生的物质 物质生成
胆矾、氢 氧化钠
产生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

石灰石、 产生气泡,石 稀盐酸 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等

(1)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特征?
(2)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吗?与物理变化有什么不同?
Page 12
定义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特征 有其他物质生成
化 学
化 学
常表现为
颜色改变 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
1-1 液态的水 水雾、玻璃 水

片上有水珠
实验 1-2
块状的胆矾
块状固体变成 粉末状
胆矾

水的沸腾: 液 态
气态
液 态 状态改变
胆矾的研碎: 块 状
粉末 状 形状改变
想一想:这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点?
Page 8
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理 变
特征 形状发生改变或状态发生改变

汽油挥发
例如
铁水铸成锅
物理变化:1、2、5、6 、8、9 化学变化:3、4、7
Page 14
请同学们思考: 1、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 成沉淀、能量变的变化就是化学 变化吗?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什么 样的关系?
Page 15
二、从实验中分析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特征
区别 伴随 现象 关系来自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 化学变化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 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铁磁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 化学变化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金属活动性、酸碱 性、受热易分解等。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物质的变化和 性质》 人教版 化学ppt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Page 19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物质的变化和 性质》 人教版 化学ppt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下列气体的性质中哪些是物理(化学)性质?你是如何区分的?
气体 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是否可助燃
氧气
二氧化碳
如物质的状态、形状等的变 有与原物质组成和结构不同

的其他物质生成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有其他物质生成
破碎、熔化、汽化
放热、发光、变色、放出 气体、生成沉淀等
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 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Page 16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物质的变化和 性质》 人教版 化学ppt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反变
吸热
应 化 伴随现象 放热
判断物质是 否发生化学 变化的依据
发光
木材燃烧
例如 铁生锈
以粮食为原料酿酒
Page 13
牛刀小试: 下列变化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1、酒精挥发 2、白糖溶于水 3、食物腐烂 4、铁 生锈 5、汽车轮胎爆炸 6、电灯发光发热 7、火药 爆炸 8、气态氧气冷却到-218.8℃成为雪花状的淡 蓝色固体9、干冰(固体二氧化碳)气化
4、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物质的用途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变化、 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例:
用途
反映 决定
性质
决定 反映
(1)水可以用来灭火; (2)酒精可以做燃料; (3)石墨可以做铅笔芯
变化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物质的变化和 性质》 人教版 化学ppt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钢铁 生锈
牛 奶 变 质
Page 4
爆炸
Page 5
木材 燃烧
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水的沸腾)
水 的 沸 腾 实 验
Page 6
胆 矾 的 研 碎 实 验
Page 7
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
实验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产 有无其它
序号
物质
的现象 生的物质 物质生成
实验
试管口形成
物质的物理性质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因此,描述物质的性质 时往往要注明条件。如水的沸点受压强影响。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物质的变化和 性质》 人教版 化学ppt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Page 17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物质的变化和 性质》 人教版 化学ppt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阅读课本P9实验1-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 验然后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蜡烛受热熔化
Page 9
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胆矾溶解,与氢氧化钠反应)
胆氢 矾氧 溶化 解钠 并反 与应
Page 10
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Page 11
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
讨论:
实验 序号
实验 1-3 实验 1-4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产 有无其它
例如:撕碎纸张、镁条燃烧;
性质: 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常用“易”、 “会”、“能”、“是”、“可以”等 词来描述
例如:纸张能撕碎、镁条可以燃烧; 铁丝在潮湿空气中会生锈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物质的变化和 性质》 人教版 化学ppt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Page 21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物质的变化和 性质》 人教版 化学ppt 2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