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互动视角下的他律剥夺式德育研究

合集下载

德育互动的重构-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大学德育的启示

德育互动的重构-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大学德育的启示

德育互动的重构: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大学德育的启示大学德育困境的根本在于忽视生活互动。

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对个体在一定会话际遇下的微观互动进行了阐释,为反思大学德育提供了新的启示。

当前德育活动的形式化导致空洞或强迫的互动仪式出现;德育活动空间的虚拟化使会话际遇脱离了现实,德育的个体化倾向导致群体团结的减少和神圣物的祛魅。

改变现有困境需要重构已有的互动仪式,增加真实情境下的会话际遇,让互动符号与群体道德返魅。

[标签]德育互动仪式链互动重构据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判断上,73.6%的大学生认为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是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只有2%的受访者认为多数人追求的是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德育困境日益凸显,找到新形势下德育困境的原因所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笔者认为,大学德育的根本问题在于德育在促进道德个体化方面出现了问题,即德育无法与大学生活结合,导致社会价值观念无法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判断、信念、意志和行为。

本文以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为理论视角,探讨德育困境,并分析了德育如何与个体的社会互动结合促进道德的个体内化问题。

一、互动仪式链理论及其对大学德育的意义当代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

他认为,社会是由个体在情境中的互动构成的。

人们总是在不同的会话际遇中互动。

每个人不断拓展的互动仪式链(interaction ritual chain)构成了社会。

即互动仪式链在时间上经由具体情境中的个人之间的不断接触而得到伸展。

当人们参与越来越多的会话际遇,组成的社会空间也就越来越大,最终会形成宏观社会。

人是道德的存在,道德与生活是一体的,社会道德是在个体道德生活的互动中形成和体现的。

德育也必须充分考虑到生活互动,脱离生活的德育不能成功。

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念的构建、学校独特精神的传承都必须落实到生活中,落实到学校德育空间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

对符号互动论的教育学反思

对符号互动论的教育学反思

对符号互动论的教育学反思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构成元素,它是一种培养家庭和社会未来代表的重要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符号互动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是有关教育行为和观念的研究。

本文试图从教育学角度对符号互动论提出一些思考,从而探究在教育中符号互动论所扮演的角色。

符号互动论是由美国人托尼穆勒提出的。

根据穆勒的理论,社会技术是一个社会创造的符号系统,每个符号都有自己的含义。

同时,这些符号也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意义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能够建立和维护自己的文化和社会活动,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规范。

符号互动论也可以应用到教育领域。

也就是说,它可以作为一种有力的工具,帮助教育者把握和实现课堂上的学习过程。

首先,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使用符号互动论来训练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内容。

同时,可以用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发现问题,并通过探索和发现来解决问题。

此外,符号互动论也可以应用于情感教育,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发展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符号互动论来传达情感,引导学生用符号互动论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行为,以及训练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符号互动论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教育工具,它能够帮助教师把握教育过程,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与社会共存、共享。

但是,在实践中,教育者也需要注意符号互动论的局限性,比如它的抽象性和主观性,学习者也需要有自我约束的能力,否则,符号互动论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从教育学角度看,符号互动论可以作为一种有力的工具,被用于教育领域,它能够帮助教师把握学习过程,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社会,与社会共存、共享。

然而,它也有一些局限性,要充分考虑这些局限性,确保在教育中符号互动论发挥最大的作用。

只有这样,符号互动论才能真正达到教育方面期望的目标。

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下德育工作的创新

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下德育工作的创新

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下德育工作的创新作者简介:高敏(1992.01-),女,汉,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硕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

摘要: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奠基性的作用。

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德育工作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如德育理念没有及时更新、德育体制与现实不相适应、德育工作流于形式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对学校德育工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分析阐述,进而提出在互动论影响下德育工作的创新,使得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

关键词:符号互动理论;德育;创新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3-0191-02随着社会的发展,符号互动理论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符号互动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互动论者探讨了个体通过运用语言符号进行社会互动,并对社会化产生主动影响的双向过程[1]。

一直以来我们在用辩证观点对待这些新式的教育理念,而不适合的原因基本都是在我国的应试教育下,这些新式理念由于受到学校升学压力和家长望子成龙的传统理念的抵制不能得到广泛的开展。

但是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目前这些“新式理念”都是在智育工作的贯彻落实中表现出的诸多障碍。

在我们重智育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往往忽视这些理念在德育中是否行的通?一、符号互动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分析符号互动理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从理论的视角来看,符号互动理论中的“符号”即有意义的姿势,强调学生互动的力量。

而对于学校德育工作而言,部分德育认知和情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或者说不是所有德育命题都是可以用语言进行表达的。

因此在符号互动论的指导下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实践的视角来看,符号互动理论的在德育工作中主要强调社会过程的教育,通过互动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以及强调学生的自我认知与自我理解。

符号互动交际语境下辅导员德育工作多维模型化体系构建

符号互动交际语境下辅导员德育工作多维模型化体系构建
第 2 2 1年4 期 期02 月 总第十三
高 校 辅 导 员
符号互动交际语境下辅导员德育工作
多维模型 化体 系构建
◇王 晶 木

要 :符号是社会人 互动 的重要媒介 。高校应 以符 号互动论 的逻辑视 角为 出发 点 ,结合
“ 同群效应” 、 “ 期待效应 ”及 “ 辐射效应”等情境 性原则的德育效用,以平等对话与主动参与 的交往活动为介入策略 ,构建辅导 员德 育工作 的多维体 系。 关键词 :符号互动论;交际语境;德育
性 、肯定性 的评估 。同时 ,青年学 生对人生价值 的 自我肯定 ,也受到所在群体范 畴符号互动 的影响 , 体现高校德育 向生活世界 的回归轨迹 。 往往更易激发其身体中的潜能 。 “ 期待效应 ”对高 校德育 的启示在于 :当青年学 生获得朋辈的信任、
向灌输、教化为重的权 力话语 向全面发散、 以学生 教育心理学 研究 发现 , 大多数青年 学生的天 赋与才 为本 的 自助体验的转变 。积极 的符号意义推动青年 能都深深地潜伏着 ,需要各种外界 因素的激发 ,而
学生根据 内化 的社会 标准对 自己生活质量进行整体 期待 、鼓励、支持、赞扬 等这些积极 的外界 因素 ,
高校符号互动德育模式 ,是高校德育主体问相
互作 用、相互理解 、主 动参与 的过程 ,是德育主体 之 间民主、 自由地进行 平等对话 ,实现德育理念创
学生完善社会化技 能的强化物和榜样 ,又 是认识 自
己、发现 自己、完善 自己的镜像 。 “ 期待效应 ” 由美 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
新 ,最终产 生德育影响和德育效果 的交往活动 。符 雅格布森验证提 出。它暗示人的情感和观念, 会不同 号互动依赖于精神 的力量 ,在实践 中可 以运用有意 程度地受到他人下意识 的影响, 会不 自 觉地接受 自己

开放大学教师角色认同建构个案研究社会学符号互动论和建构论视角

开放大学教师角色认同建构个案研究社会学符号互动论和建构论视角
开放大学教师角色认同建构个案研 究社会学符号互动论和建构论视角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符号互动论与教 师角色认同
03
三、建构论与教师角 色认同
04 四、结论与建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5 五、结论
06 参考内容
一、引言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开放大学的作用日益凸显。教师作为这一教育体系中 的核心力量,其角色认同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次 演示以社会学的符号互动论和建构论为视角,对开放大学教师角色认同的建构进 行个案研究。
二、符号互动论与教师角色认同
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是由他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决定的。在教育环 境中,教师对自身角色的理解与定位,以及学生对这种角色的期待,都深深地影 响着他们的行为和互动。
1、教师角色的多样性
在开放大学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他们还需要成为学生的引导 者、创新者和合作者。这种多重角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 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灵活的教学策略。
2、学生对教师角色的期待
在学生的眼中,一个优秀的开放大学教师应该具备严谨的学术态度、灵活的 教学方法和热情的教学态度。他们期待教师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实 现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
三、建构论与教师角色认同
建构论强调社会是由个体之间的互动和协商所形成的。在开放大学中,教师 通过与同事、学生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不断建构和重塑自身的角色认同。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相关 理论和实践经验,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以某开放大学 教师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角色认同的总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最后,采用案例 研究法,

符号互动论(1)

符号互动论(1)
一的综合体。
主我也称作“自然我”,是人的一种本能 的冲动,未经社会化的我。客我是经过社 会化的我,是社会化的结果。
主我与客我的互动产生自我,主我与客我 的互动构成一个呈现于社会经验中的人。
(3)社会 A.形成。在米德看来,社会代表着不同个人之
间的有组织的互动或定型化的互动,是自我 与“他人”互动的产物。
前台包括“舞台设置”和“个人前台”。
前者是指表演的场景部分,后者是指与表 演者自身系为一体的那些项目,又可以分 为“外表”与“举止” 。
B.后台是指演员为前台表演做准备的、不想 让观众看到的地方。
(2)印象管理 A.含义。就是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如何努力
去反映一些有意性的行动,给他人形成我 们所希望的印象;同时努力去避免一些非 期望性的行动。
B.检查:是指对事物的诸因素进行认真分析, 发掘出一般性的关系,形成理论观点。
三、戈夫曼的人际互动分析
1、对社会机构内互动的研究 戈夫曼把人们的活动比作剧院里的演出, 从戏剧的角度分析社会互动。他的理论因 而也被称作“戏剧论”。
(1)戏剧分析要素 戈夫曼将表演的舞台分为前台与后台。
A.前台,就是演员——行动者在表演(行 动)时的“形势”,这种“形势”以一般 和固定的方式有规则地发生作用,为那些 观察表演的人限定情景。
1、从符号互动的角度看社会
布鲁默认为,社会是人际间符号互动的结果, 人类社会的最典型特征就是符号互动。
2、符号互动中的客体(产品) (1)物质客体,如桌子、汽车、植物; (2)社会客体,如学生、教师、父母; (3)抽象客体,如价值、法律、道德。 3、对符号互动基本思想的归纳 (1)人类对于某一客体所采取的行动,
(2)含义
他于是提出“情境定义”的思想:在客观环境与 人的行为反应之间有一个主观定义的过程,即 “情境定义”。环境变化——情境定义——作出 行为

符号互动论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教育策略

符号互动论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教育策略

征 ,开展社会 主义 核心价值观教育 ,对于促进和提 升教育成效有着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双重意义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认 同教育 问题
的符号学释 义 符号是指 所有能代表人 的某种意义 的事物 ,比 如语言 、文字 、动作、物 品甚至场景等 。教 育传播
脑 、入 心、入课堂 ,帮助青年学 生 “ 扣好人 生的第
园网首页也多围绕 学校各项事业进展 、学生生活动
动就是 以有意义 的象征 符号为基础 的行 动过程 。就 态开展 。这些宣传 活动对学生具有相 当重要 的正面
作者简介 :何玉杰 ,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 学院党委 副书记,讲师。
邵贵文 ,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 学院行政秘 书,讲师 。 } 基金项 目:本文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 0 1 7 年基本科研业务费思想政治理论研究项 目 “ 接受理论视野 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 ( 项 目编号 :2 O 1 7 R w s Z o 6 )阶段成果 。
选聘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助教参与一门思政课程的主要教学辅助活动包括参与集体备课课堂教工作方略万方数据62学研讨协助组织实践教学等环节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同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合作开展年度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定期召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判会深入把握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和成长规律及时改进思政课教学内容方法有效融合大学生招生就业社会实习实践及其他学习生活事务指导工作与价值观理论教育创新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措施和载体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让思政课程教学有了更丰富的素材学生工作不脱离教育本色
5 9
引导教育作 用 ,对培育大学 生的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
观 具 有 重 要意 义 。
观教育 的行为倾 向及其基本素养 的心理积淀问题 。 这需要深度剖析 当前价值观教育核 心问题的成因并

论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视域下的道德教育

论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视域下的道德教育
[ 摘 要 ] 符 号互动 理论是 米德 社会 心理 学 的主要 内容 , 它强调表 意的符 号 ,
尤其是 语 言在人 的 自我 形成 中的重要 地位 。米德 的符号 互动 理论 为我 们认 识 和理
解道德 教 育 的方 式和过程 提供 了一 个新 的视 角 。 在 道德教 育的过 程 中 , 各种 符号是
与社会 》 一书中, 他从 进化 论 的观 点 出发 , 以心 灵 、
怒表 现为进 攻 , 害怕表 现 为逃跑 ” 。 [ 1 1 我们 知 道一个 人 的 内心 是从 他 的动作 中看 出来 的 ,如果 一种 姿 态能 够 引起对 方 的反应 ,那 么这种 姿态 就成 了一 种表 意 的符号 。 在米德 看来 , 表 意 的姿 态会 话 比无 意识 的姿 态会 话 更能适 应 社会 动作 之 间 的相互 作 用或智 能 的存在 才是可 能 的” 。踊 表意 的符 号 同时也 是促 成 个 体 内在化 的 隐含 的会话 ,并且 促进 人 的思 维 的
动理 论 中 , 表 意 的符 号还 只 是一 个 广义 的概 念 , 它
的身 教就 是要 让 学生 在 面 临类似 的社会 背景 时 再 现他 人 ( 教育 者 ) 的个 体 经 验 , 通 过 有 声 的语 言 和
无 声 的行 为 的双 重作 用使 学 生在 面 I 临类 似 的道 德 问题 时做 出正 确 的道 德选 择 和道 德行 为 。除 了语
号 形式 在教 育 中作用 显 得越来 重 要 。 因此 , 教 育者 在 选择 教育 资 源 时 ,要 特 别 注意 所选 择 的对 象是


从 姿态 到表 意的 符号—— 道 德教 育的 媒介
在 米德 看来 , 当姿态 发展 到 表意 的符 号 时 , 人 与人 之 间的沟 通才 成 为可 能 ,这 时人 与 人之 间才 可 以相互影 响 , 符号 作 为人 类社 会互 动 的工 具 , 即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下高职德育工作的检视与反思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下高职德育工作的检视与反思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下高职德育工作的检视与反思1. 引言1.1 绪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也变得日益重要。

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往往存在局限性,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

急需一种新的理论视角来指导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2. 正文2.1 互动仪式链理论概述互动仪式链理论是由社会学家加弗恩·辛格创立的一种理论框架,用以解释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如何通过仪式化的行为来建立联系和维持关系。

该理论将社会互动比喻为一条“链”,每个环节都承载着特定的仪式化行为,通过这些行为参与者之间形成互动模式,从而构建起稳定而有序的社会关系网络。

在互动仪式链理论中,关键的概念包括仪式、互动、链条和环节。

仪式是指规范化的行为、语言或符号,用以传达特定的意义和价值观念;互动是指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过程,包括了仪式化的对话和行为;链条是指互动仪式的连续性和延续性,将不同的仪式环节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互动过程;环节则是指在互动仪式链中的各个单独的步骤或阶段。

互动仪式链理论强调了仪式化行为在社会互动中的重要性,认为这种行为能够帮助参与者建立共同的认知框架和情感联系,从而促进社会关系的发展和维护。

在高职德育工作中,能够运用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相关概念和原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技巧,促进学校文化的和谐发展。

2.2 高职德育工作实践分析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德育工作中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挑战。

高职学生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或社会青年,他们的年龄较小,思想不够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学生群体多样性较大,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统一的德育工作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高职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德育工作需要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才能切实发挥作用。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理论一、符号互动理论简介符号互动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视野。

互动被视为分析单位。

互动论是一种反实证的主观社会学,贯穿主观主义原则,强调个人的主观理解,认为社会结构是许许多多的个人理解与行动的结果,社会过程是人把主观的意义赋予客体并作出反应的过程。

互动论同时是一种微观社会学。

社会由互动的个人组成,他们的行为不只是反应,而且还是领悟、解释、行动与创造。

社会环境不是某种外在的静止的东西,它一直在影响着和塑造着我们,但这本质上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为环境正是互动的产物。

人有内心生活,同时又是一个自我,自我是社会互动过程的一个方面。

互动过程首先是符号互动的过程,符号被行动者赋予了意义。

这种我们与他人共享的意义,关于社会世界的定义以及对现实的感知与反应,均产生于互动过程中。

布鲁默说:符号互动一词是与人们之间发生的互动的独特性质有关系。

这种独特性在于,人们解释或定义彼此的行为而非单纯对它人的行为作出反应。

这样,人类的互动是以符号的使用、解释、或对彼此行为的意义的确定为中介的。

这种中介等于是在人们行为的刺激与反应之间插入一个解释过程。

二、符号互动理论的理论背景(一)威廉·詹姆斯对习惯、自我与社会我的研究詹(1842-1910)认为习惯在人类行为中具有重大作用,他研究了本能是怎样被习惯所取代的。

所谓习惯是指通过经验学习到的和被经验修正了的行为。

他认为习惯的基础是记忆,通过记忆人类可以将过去发生过的行为从心中唤起。

在记忆的基础上重复这一行为,这就意味着此种行为已不再是无目的的了,这时,本能便消失了。

因此,本能既可以改变又可以发展,也有很多会逐渐消失。

詹认为在人类的行为由以生物因素为基础转向以社会因素为基础的过程中,习惯起了重要作用。

在对于“意识”的探讨中,研究了由意识中产生出的“自我”。

“自我”这个概念意味着承认人类可以而且也正在发展着他们对待他们自己的态度和关于他们自己的感觉,意味着承认他们自己也是可以观察的对象,就好比人类观察一个外部的客体。

符号互动视角下的他律剥夺式德育

符号互动视角下的他律剥夺式德育

符号互动视角下的他律剥夺式德育德育中的师生冲突频发,影响了学校教育职能的正常发挥,给师生双方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由于这些师生冲突问题是在德育的互动过程中出现的,又型塑着畸形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故而这篇文章以符号互动论作为理论工具,进一步审视这一问题,以求方家指正。

一、符号互动论的主要内容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个体使用符号作为中介与他人和社会进行互动。

人是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建构对自我、他人以及社会的认知。

良好的互动能够准确地传递意义,激发积极的情感,且有助于个体的身份认同的完成。

在不良的互动过程中,互动的一方或双方意欲传递的意义被扭曲,消极的情感被激发出来,且个体的身份认同遭遇阻碍。

(一)身份认同与认同危机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拥有多重身份。

“身份是与符号文本相关的一个人际角色或社会角色。

任何符号活动,都有相应身份。

” “身份认同的形成是一个人生命历程中经验的诠释与再诠释的持续过程。

人们透过认同让自己及其行动建构出意义,在过去到现在的旅程中发现秩序与一致性;让他得以在其所站立的、与他人关系的位置上工作,并为其态度、行为辩护。

”身份认同离不开他人对自我形象的判断。

查尔斯·霍顿·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认为,社会自我认识“似乎有三个主要成分:对别人眼里我们的形象的想象;对他对这一形象的判断的想象;某种自我感觉,如骄傲或耻辱等”。

这说明他人眼中的自我形象之所以会引发个体的情感反应,是因为它是个体身份认同的重要内容。

杜巴尔认为,“个体从‘关系性过程’和‘自传性过程’中分别汲取不同的内容因素,使其‘身份’得以发展变化。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

有意义意义 得以交流。
第二,抽象思想的出现,它使人人能够进入一个纯用 符号操作的世界,能在想象中排演各种角色和情境;
第三,主体成为他自己的一个客体,对他 自己的刺激作出反应,与他自己对话,把他 自己当作行动的目标,解释和反思他自己的 行为等;
背景 个人门面
外观 举止方式
2、社会机构外互动
• 指没有明确界限的、临时性的互动,即相遇。 • 相遇式互动的最突出特点是人们之间持续性的
相互注意。 • 角色距离: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
存在的差距。用于说明个人在某种角 色上是否能积极地发挥作用取决于他 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
三、标签理论
• 标签理论亦称标志理论或标定理论。它是一 种从符号互动论角度探讨社会问题与越轨行 为的理论。
亚当·斯密
大卫·休谟
亚当·弗格森 本能与习惯
二、詹姆斯:多元的自我
• 自我:就是“一个人可以用来称呼他自己的一 切之总和”。
• 自我的分类: (1)物质我(The Material Self) (2)精神我(The Spiritual Self) (3)社会我(The Social Self) (4)抽象我纯粹的我(The Pure Ego)
第二节 符号互动论的早期 代表人物及思想
• 库利的“镜中我”的思想
• 托马斯的情境定义和情境分析
的思想
• 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
库利(1864~1929) Cooley,Charles Horton 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1887年获 密歇根大学学士学位,1894年获该校博士 学位。此后一直在密歇根大学执教。曾任 美国社会学会主席。著有《人性和社会秩 序》、《社会组织》、《社会过程》等。
• 社会结构是社会互动的产物。共同 行动必须从历史的内容上来理解。

教育学中的符号互动主义研究

教育学中的符号互动主义研究

教育学中的符号互动主义研究引言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教育学作为研究教育的学科,不断探索着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在教育学的领域中,符号互动主义研究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教育学中的符号互动主义研究,以及其对教育实践和理论的意义。

符号互动主义的基本概念符号互动主义强调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它的基本假设是,个体通过与他人之间的符号互动构建了对世界的理解和意义。

符号互动主义强调了语言和符号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倡导了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

符号互动主义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符号互动主义在教育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强调了师生之间积极的互动关系。

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符号互动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其次,符号互动主义提倡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丰富的符号和语言交流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最后,符号互动主义还强调了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创造良好的符号互动氛围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符号互动主义在教育理论中的影响符号互动主义在教育理论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冲击和改革。

传统的教育观念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而符号互动主义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共同建构知识。

同时,符号互动主义倡导了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提醒教育者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社会背景,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除此之外,符号互动主义在教育学领域也推动了相关理论的发展,如认知社会学、建构主义等。

符号互动主义研究的挑战和展望尽管符号互动主义研究在教育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符号互动主义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和评估缺乏明确的指南,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来完善。

其次,符号互动主义研究应更好地融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构建更为全面且有深度的理论框架。

最后,符号互动主义在实践中容易受到教育资源和社会背景的影响,需要更多的跨学科合作以更公平的方式推进教育改革。

“互动仪式链”理论下小学体育德育研究

“互动仪式链”理论下小学体育德育研究

“互动仪式链”理论下小学体育德育研究作者:包晶雪陆欢君来源:《体育教学》2020年第12期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研究视角,从情景、情感、符号3个维度出发,对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融入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结果认为,小学体育德育教育问题主要有:教育渠道单一,脱离互动仪式情景;教育形式模式化,构建情感连带受阻。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小学生情感能量;创设特定情境,情景化教学,畅通小学生体验通道;强化符号优势,激发小学生无意注意”等发展策略。

关键词:互动仪式链;小学体育;德育;情景;情感体验;群体符号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12-00-02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小学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是解决新时代小学生理想信念低下、道德品质不足问题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虽然体育德育工作随着国家重视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完善,但在实践环节中仍存在着以下问题。

首先,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德育问题的重视不够,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正认识到德育教育的真正含义,也没有理解德育和体育两者之间的关系。

其次,小學体育德育教育目标不明确。

小学体育的德育更倾向于学生政治思想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德育领城其他的目标和功能。

作为基础教育的学科之一,小学体育应该设计出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开展德育教育,以此来弥补其他学科在德育教育上的漏洞,为小学生成为社会和时代需要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一、互动仪式链理论与小学体育德育最早提出“互动仪式”这一概念的是著名社会学家欧文·戈尔曼(Erving Goffman),他认为仪式是一种表达意义的社会程序化活动,所有团结性和群众性的社会程序化活动均可列入“互动仪式”的范畴。

米德符号互动论视角下对学前融合教育中师幼互动质量的评价

米德符号互动论视角下对学前融合教育中师幼互动质量的评价

米德符号互动论视角下对学前融合教育中师幼互动质量的评价[摘要]: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联系日益密切,学前融合教育越来越成为当下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

师幼互动是影响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研究采用观察法、测量法和访谈法,选取了J市 M 融合幼儿园的教师和特殊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编的《教师与特殊幼儿互动评估量表》对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表现进行现场观察,记录打分。

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出发,从情感符号、言语符号及行为符号三个维度分析学前融合教育中师幼互动质量的现状,所测量的数据运用SPSS19.0进行分析,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分别从教师符号、家长符号和环境符号三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教师要掌握与特殊幼儿互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互动水平,树立一个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家长要重视家园合作,多与教师沟通互动,转变教育观念;幼儿园要为特殊幼儿提供一个适宜的物质环境;教师要为特殊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关键词]:符号互动论;学前融合教育;特殊幼儿;师幼互动;评价一、问题提出(一)学前融合教育逐步成为全球学前教育的导向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都明确表示,普通幼儿园应当接受能适应其生活的特殊幼儿。

[1]随着近些年学前融合教育的开展和推进,国内越来越多的普通幼儿园开始尝试接收特殊幼儿入园。

学前融合教育是指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与正常幼儿一起接受保育与教育的一种形式。

(二)关于特殊教育中的师幼互动研究较少师幼互动自20世纪90年代末被正式提出以来,关于师幼互动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说法,如李丽等人认为是“师幼双方围绕某一问题展开,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交换信息或行为的过程,双方都有可能通过反馈在行为或心理上发生一定的改变”。

本次研究丰富和完善了有关学前教育融合中师幼互动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研究意义。

本研究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出发,也拓展了以往的研究的视角。

“逗”符号下大学生德育探索

“逗”符号下大学生德育探索

“逗”符号下大学生德育探索现今针对大学生QQ空间的研究方向,一类是将QQ空间作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辅助平台,分析其优势和特点。

一类是大学生QQ空间使用的优劣探讨,提议教师的介入。

硕博论文则倾向问卷调查法,研究大学生的自我呈现和自我表露的相关因素。

还有一类从人性角度指出QQ空间的存在是以虚拟网络空间来满足人们空虚和孤独。

因此,现阶段大学生QQ空间研究多集中于其网络特性所带来的宏观利弊,对于提出的对策也多基于网络管理,鲜有研究通过QQ 空间挖掘现阶段大学生突出的文化特点。

1“.逗”的释义“逗”,在《辞海》中解释有两层意思,第一种作为动词意为“引逗”、“招引”,同时在方言中有“逗笑儿”的意思,如这话真逗。

第二种作为动词意为“停留”、同“读”。

单字的组词有逗点、逗乐儿、逗弄、逗趣、逗人、逗笑儿、逗引、挑逗、引逗等。

《辞海》的组词特别举例中,“逗哏”意为用滑稽有趣的话引人发笑,“逗闷子”指开玩笑:逗乐。

笔者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逗”是第一种含义的引申,所指的是大学生在网络中的一种文化现象。

表达特色以自黑、自嘲、调侃、恶搞、正话反说等技巧,并频繁使用当下网络流行语。

展现“逗”的常用语为网络流行词:逗比、老子、憨逗、苦逼、牛逼、欢乐、碉堡、嘚瑟、亮瞎、然并卵、怎么破等。

或者是一些暴力语言的同音字,以展示文化人骂人和吐槽的狠劲。

除了幽默有趣,有时隐含炫耀的意味,希望通过分享获得他人的关注。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只是萌,没有引人发笑的呆、傻意味,则不属于“逗”。

2.研究理论瑞士的“符号学之父”索绪尔是第一位提出表示成分和被表示成分之间是一种任意的关系,而意义是两者之间仅有的联系。

他的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认为语言学是符号学的一部分,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罗兰•巴尔特在《符号学历险》一书中“意义的调配”篇中提到,世上种类各异之物之间共同的东西:记号。

而我们对其施以同一种行动:即某种读解行为。

人们在读解时,将众多的社会的、道德的、意识形态的价值等表面混乱现象服从于一种分类原则———意指作用,这让我们遇见到一种新的现象性质:意义。

符号互动论视域下校园仪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化研究

符号互动论视域下校园仪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化研究

符号互动论视域下校园仪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化研究【摘要】校园仪式对提高学生集体意识、激发情感共鸣、形成思想共识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校园仪式中学生参与感和获得感缺失,通过校园活动取得的育人效果难以保持。

借鉴符号互动论视角,研究校园仪式中发挥教育作用的符号要素及其互动机制,从延展校园仪式的时空维度、营造积极参与的互动情境、促进参与主体的价值内化等方面入手,提升校园仪式育人实效。

【关键词】符号互动论;校园仪式;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要发挥各类群团组织的育人纽带功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项工作和活动,支持各类师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当前高校学生活动形式多样,仪式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来考察校园仪式教育,有助于厘清其中发挥作用的关键要素,提升校园仪式在思政教育中的育人实效。

1.符号互动论与校园仪式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H.Mead)被公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认为人类的心智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为人具有理解和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

1互动的过程即是符号和语言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行为主体借助一定的方式,与自身、他人、环境产生相互作用与影响。

这一理论对于研究微观情景中的社会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框架,对校园仪式中的互动要素考察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以涂尔干和戈夫曼为代表的社会学家认为,“仪式”一词的使用在相当意义上等同于礼节或典礼。

柯林斯将仪式定义为“一种相互专注的情感和关注机制,它形成了一种瞬间共有的现实,因而会形成群体团结和群体成员性的符号。

”2也有学者认为仪式由符号及其象征意义构成,仪式的生成实际上是符号和象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3概括而言,仪式的要素包括一个个鲜活的符号及其构成的符号体系,这些符号包括语言、实物、行为、声音等形式。

据此,校园仪式可以理解为教育者通过一定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使之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实践活动。

符号互动理论课件

符号互动理论课件

3
在社交媒体中的应用
符号互动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和品牌理解顾客的需求和行为,优化社交媒体营销和 客户关系管理。
符号互动理论的优缺点
1 符号互动理论的优点
符号互动理论能够深入理解人类行为和交互的根本原因,帮助促进沟通、理解和协作。
2 符号互动理论的缺点
符号互动理论的研究范围局限于情境感知,需要在具体场景中进行实证研究。
三层意义
主要研究方法
符号互动理论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哲学意义、社会学意义和个体意 义。
符号互动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观 察、访谈、问卷和实验证验等方 法。
符号互动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
应用范围
符号互动理论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传媒学、文化研究和管理等 领域。
2
在教学中的应用
符号互动理论可以帮助教师理解学生的行为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 果。
符号互动理论ppt课件
符号互动理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旨在解释人与人之间的符号交流以及 其对社会关系和行为的影响。本课程主要介绍符号互动理论的定义、主要内 容、应用以及优缺点。
什么是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的定义
符号互动理论是指个体与周 围环境和文化之间交互作用 的过程中,通过符号交流和 互动获得新的知识、经验以 及行为方式的理论。
3 符号互动理论的展望
符号互动理论将继续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和实践不断更新和完善。
结语
了解符号互动理论
理解符号互动理论,可以帮助 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促进人 类的交流和协作。
应用符号互动理论
应用符号互动理论,可以帮助 我们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存 在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推动符号互动理论发 展
推动符号互动理论的发展,需 要从理论、方法和实践三方面 入手,充分利用当代技术手段 和视角。

《符号与德育分析》课件

《符号与德育分析》课件
——《旧唐 书·高宗纪》
文化符号在德育中的作用
➢暗示功能
文化符号的内在象征特质和外在文化 表征为教育提供了显性教育和隐形教 育融于一体的运行方式。它具有更加 隐蔽、更具影响力的优势。有利于教 育在不知不觉、润无声中影响教育对 象的思想和行为,故文化符号可用来 开展渗透式教育。有学者研究美国渗 透式教育,指出:“他们不惜大量投 资进行社会政治环境建设,像美国国 会大厦、华盛顿纪念馆、林肯纪念馆、 杰弗逊纪念馆等。许多学校都有自己 的校旗、校训、校徽使青年人在潜移 默化中接受和认可其意识形态。”
符号与德育
小组成员 : 朱俊 蒋顺梅 崔洁
一、理论部分
符号互动理论——米德
人物概述:乔治·赫伯特·米德(Mead,George Herbert 1863-1931),美国心理学家是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 家及哲学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米德于1863年2月27日生于出 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南哈德利,就读于哈佛大学,在W.詹 姆斯指导下从事研究,并于1894年和J.杜威同时进入芝加哥 大学期间,米德受到机能主义运动和早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 从而涉足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自我理论,是20世纪最重要的
如校训的德育功能主要表 现在它的教育教化、导向 激励、规范约束、感染熏 陶、宣传辐射等方面。
文化符号在德育中的作用
➢情感功能
“没有情感,道德就变成了干枯、苍白 的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
——苏霍姆林斯基
教学是一种知识信息的传递、沟通和交 流的过程,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情景 性”,任何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 产生的,文化符号具有形象性、可感性、 综合性、连续性、情境性的特点,是联 系教育者与受教者的重要纽带,凝聚起 共同体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符 号传播恰好提供了现实的情景让受教者 体验感悟,有助于教育者传递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符号互动视角下的他律剥夺式德育研究德育中的师生冲突频发,影响了学校教育职能的正常发挥,给师生双方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由于这些师生冲突问题是在德育的互动过程中出现的,又型塑着畸形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故而这篇文章以符号互动论作为理论工具,进一步审视这一问题,以求方家指正。

一、符号互动论的主要内容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个体使用符号作为中介与他人和社会进行互动。

人是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建构对自我、他人以及社会的认知。

良好的互动能够准确地传递意义,激发积极的情感,且有助于个体的身份认同的完成。

在不良的互动过程中,互动的一方或双方意欲传递的意义被扭曲,消极的情感被激发出来,且个体的身份认同遭遇阻碍。

(一)身份认同与认同危机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拥有多重身份。

身份是与符号文本相关的一个人际角色或社会角色。

任何符号活动,都有相应身份。

身份认同的形成是一个人生命历程中经验的诠释与再诠释的持续过程。

人们透过认同让自己及其行动建构出意义,在过去到现在的旅程中发现秩序与一致性;让他得以在其所站立的、与他人关系的位置上工作,并为其态度、行为辩护。

身份认同离不开他人对自我形象的判断。

查尔斯霍顿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认为,社会自我认识似乎有三个主要成分:对别人眼里我们的形象的想象;对他对这一形象的判断的想象;某种自我感觉,如骄傲或耻辱等。

这说明他人眼中的自我形象之所以会引发个体的情感反应,是因为它是个体身份认同的重要内容。

杜巴尔认为,个体从关系性过程和自传性过程中分别汲取不同的内容因素,使其身份得以发展变化。

关系性过程强调的是个体在与外界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建构而成的主要由他人赋予我的身份。

而自传性过程注重的是个体自我期待、自我认知的身份,这种身份是自我定位的身份。

这两种身份都可能遭遇认同危机:认同危机是个体对自我的不确定性的一种疑虑和焦虑,是自我价值感的衰落、自我身份感的丧失和自我归属感的迷失。

身份认同危机指的是个体对于自己履行某种身份职责表现出不确定感和焦虑情绪。

他为自己拥有这一身份而感到自卑、压抑,也怀疑自己能否恰当地履行这一身份所涵盖的职责。

参照杜巴尔对身份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关系性过程中产生的身份认同危机是在自我与他者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个体被判定的正式身份与真实身份之间的冲突。

在自传性过程中产生的身份认同危机则产生于自我与自我的互动过程中,是自我身份预言与真实身份之间的冲突。

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他们面对的主要发展障碍是建立同一性(identity),一种关于自己是谁,要朝哪个方向发展,以及社会上何处适合自己等坚定的、一贯的认识。

而且,到青少年早期,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变得更加分化,且更多地集中于人际关系方面。

他们对自我的认知更容易受到外在的他人的影响,因而本研究主要关注由关系性过程生成的身份以及相应的身份认同危机。

又因为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是重要他人,同学则在学生的同伴关系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学生在与重要他人、同伴等的社会互动中建构着自我。

因此,本文主要关注在互动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而更容易成为冲突的受害者的学生。

(二)符号互动与意义传递在米德看来,所谓社会的互动,就是各个意识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流,而其互动的内容,基本上是各主体的意义世界之间的交换。

符号互动理论者强调姿态的交互传达和解释,姿态携带着对话意义。

姿态是互动中对传达者和接受者具有同样意义的符号。

姿态包括词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或任何携带共同意义的行为。

实际上,能够指示意义的姿态就是符号。

人们对符号的意义诠释影响了人们的回应方式。

布鲁默指出,人类的行动充满着解释和意义。

行动者总是根据他所处情境和行为取向选择、重组和改变意义,从而有不同的行动选择。

虽说特定的符号具有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对应意义,但是符号也具有神秘性。

符号的神秘性又被称作暧昧性,指的就是符号的形象与意义之间可能会不协调。

在多元文化社会,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具有更大的变动空间。

能指是符号的可感知部分而符号的意义称为所指。

为了规避能指与所指所可能引发的歧义,赵毅衡倾向于将能指分解为符号载体符号文本,而将所指分解为意义对象解释。

同一的能指可以指向不同的所指,而同一的所指也可能借助不同的能指表达。

这是因为互动者的身份、所处的情境等都可能干扰个体对符号的意义诠释。

这些因素既可能干扰人们对符号的辨认,也可能因为改变了符号出现的语境而影响了符号的所指。

由于人们是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根据互动来不断地修正对事物的意义认知,故而互动的双方不一定能够对于事物意义形成同样的认识。

也可以说,一方行动的意图在被对方诠释时一般都会多多少少地变形,这基本上是互动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尴尬。

除了符号的神秘性导致意义的歪曲外,表达者的符号驾驭能力也可能影响到符号的意义传递。

戈夫曼在分析印象管理时谈到,个体的表达包括给予的表达与流露出来的表达,两者大多数时候会存在一些差异。

接受表达的一方更倾向于以流露出来的表达为依据去诠释行动的意义,而表达的发出者则基本上以给予的表达来诠释自身的行动。

这就使得互动的双方容易对同样的互动形式产生有差异甚至大相径庭的内容诠释。

二、德育缘何在互动中偏离教师为了进行德育的目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行、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向学生传递德育方面的积极意义。

然而,意义未必在互动过程中得到准确的传递,甚至会出现德育的意义在互动过程中被扭曲的问题。

那么,不仅德育的目的难以实现,且被扭曲的德育意义威胁到学生的身份认同,师生之间的冲突便难以避免。

(一)规范被表达成优先于学生的尊严德育旨在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它的首要任务是呵护学生的尊严,信任学生向善的主观能动性。

规范在德育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它既可以作为一种抽象系统与学生进行互动,又可以被视作德育的内容而被教师运用于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

规范应当协助学生自我约束,使他们在遵守规范的过程中习得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并实现人格的健全发展。

然而,学校和教师在运用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却存在一些因为符号驾驭能力的不足或不良情绪的干扰,而使得规章制度压制学生自主性、伤害学生自尊的问题。

浙江某高中校长就曾在校园广播中公开批评一名早恋的女生不自重、不自爱、不知羞耻,并说道:女生如果是精神有问题就应该去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病专科医院),要是没病就应该去(指当地一处存在不正当服务的地方)。

校长虽然用心良苦,但是他的举动不仅给当事学生造成了伤害,而且也给其他学生造成了心理困扰。

当事学生仅仅触犯了禁止早恋的校规,却因此遭受了来自权威他人的人身攻击。

尊严从本质上讲就是不受侮辱的权利。

侮辱性的行为或状态的一个根本特征在于,受害人在强制力量下没有任何抵抗能力,侮辱性行为的必然后果就是当事人对自己和对世界的信任的崩溃。

对自己的不信任也就意味着身份认同的危机。

有些德育规范是在实施中出现了问题,有些德育规范则在制定中就存在可商榷的地方。

后一类规范的制定者在制定时大多带有为了学生好的善意,如避免学生出现偷奸耍滑的可能性。

然而,条框式的规范很难考虑到多样的个性与复杂的情境,一刀切的规范容易存在一些想当然的、不人道的要求,如上课时禁止喝水自习时间禁止上厕所。

享有他人对自身人格的尊重是一个人基本的道德权利。

缺乏道德权利的道德教育本身是不道德的。

因此,即便一些学校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但因无视学生的道德权利,以这种规范为主要手段的所谓德育实质是在反德育。

规范是人所设立的,它必须尽可能地保护人的价值,否则就违背了人的目的。

人的价值是自足的,这种价值由人的目的直接显现出来,而伦理规范的价值是非自足的,它必须在有利于人的价值时才具有价值。

学校的纪律规范也一样,只有有助于学生的人格完善的规范才是合理的规范。

当规范轻视个体的正常生理需求、压制个体的自我实现的时候,这种规范自身的正当性就值得质疑了。

(二)整合性羞耻被解读为烙印性羞耻在德育实践中,一些教师割裂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形成群体对个体的压迫感,从而迫使学生改变自身的一些不被教师或学生群体接受的行为。

教师的举动试图表达的是整合性羞耻的意图。

整合性羞耻意味着表达共同体的不赞成,这可能从温和的指责到降格仪式,接着是将其重新接纳入守法公民共同体的姿态。

这些姿态各不相同,它可能是一个简单的表达宽容和爱的微笑,也可能是收回将犯罪者作为不正常人的判定的正规仪式。

绝大多数教师为后进生或问题学生贴上负面标签并不是真的想将他们排除出共同体,而只是通过这种预演其若不调整、改变自身言行则未来将难以在社会立足的形式警醒他们。

教师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后进生或问题学生能够表现得更符合教师、家长的合理期望。

但是,教师的这种教育手段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符号驾驭能力以及学生是否信任教师的影响。

若教师的人格魅力不足以征服学生,或教师的符号驾驭能力尚未提高到能够使符号的意义传递不受具体情境干扰的程度,或学生对教师的善意有所怀疑,那么教师意图传递的符号将很难避免意义被扭曲的命运。

在此过程中,教师试图表达整合性羞耻的意图则会被学生解读为烙印性羞耻。

而这种烙印性羞耻通过制造出一个被抛弃的群体来分裂共同体,很多努力是致力于为异常贴上标签,只投注很少的注意力于去标签化。

而去标签化意味着宽容与重新整合,可以确保标明偏差的标签只是针对特定行为而不是针对特定的人,这种行动是基于这样的假设:不受赞成的行为只是暂时的,它是由本质上好的人做出来。

教师作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由教师给某位学生贴上的负面标签,这种消极的形象判断会影响学生的身份认同。

不仅如此,教师对学生的消极的形象判断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同伴关系,因为其他学生很容易受到教师的判断的影响,从而嘲讽、排斥、孤立当事学生。

一些排斥、孤立式德育使学生个体与班集体之间形成了割裂,这对于自我价值感主要集中于人际关系方面的青少年而言是很严重的伤害。

三、德育缘何背离初衷教师出于善意的德育为何会使学生遭遇身份认同危机以至于走向了德育的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