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_建设生态文明村

合集下载

村规民约宣传口号

村规民约宣传口号

村规民约宣传口号篇一:文明村宣传口号[1].jsp创建生态文明村标语口号1.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建生态文明村2.创建生态文明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3.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文明生态新农村4.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创建生态文明村5.干部群众齐动手,共建生态文明家园6.以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为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7.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地推动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8、爱国爱家爱环境,护绿护草护生态9、建设绿色家园,展现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村规民约(供参考)1.柴草不进村(柴草不乱堆)2.污水不乱倒3.畜禽不乱跑4.垃圾定点收集、存放、处理5.节约水电,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生活用品6.绿化美化庭院,不乱砍、滥伐林木7.少用或不用农膜,减少白色污染8.不焚烧秸秆,使秸秆得到综合利用9.少用化肥,多用有机肥10.少用农药,不使用禁用农药11.多用太阳能和沼气等再生能源12.保护耕地,不违法占用和废弃耕地13.不在村庄和禁养区内开展规模养殖14.保护野生动物,不乱捕、乱杀、滥吃野生动物15.凡污染环境或变相污染环境的农户,不能评为文明户篇二:村规民约建设村文明新农村建设村规民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更好地促进“三个文明”的健康发展,保障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胜利进行,根据国家《宪法》法律、法规,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村规民约。

第二条本村规民约适用于尚不够《刑法》和《治安处罚条例》处罚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

第三条本村规民约的主要任务是,依法依规惩治各种违法违规活动,查禁各种违法违规活动,加强治安防范,防止各种矛盾激化,消除不安定因素,鼓励公民自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第四条在本村管辖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以及公民适用本村规民约。

第二章违反治安行为和处罚第五条打架斗殴、致人轻伤的,除负担医疗费用外视其情节轻重处罚。

第六条寻伴闹事、扰乱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及公共场所、公共秩序者,除批评教育外,并处以罚款。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环发〔2008〕1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以下意见: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生态文明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

因此,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耕地、淡水、森林、能源等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个战略阶段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阶段。

如果继续沿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完成。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当前在生产和消费领域,还存在着向大自然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现象,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破坏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强调,深入贯彻落实发觉发展观是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必然要求,县委书记方显中在县委十届三次全会上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深入推进科学发展。

同时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通过这次学习,结合环保工作实际,有一些心得与大家共勉。

一、建设生态文明极具战略意义生态文明具有丰富内涵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按照生态文明“人类生态学的满意原则,经济生态学的效益原则和自然生态学的和谐原则"的要求,生态文明不仅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要体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社会和和谐;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统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权益,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在合理配置资源,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还要为后代留出持续发展的空间;要改造传统的发展模式,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化,达到循环发展的高效与协调;以城市建设为中心,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平衡;弘扬环境道德,强化生态理念,塑造精神生态,确保社会的持续繁荣和发展。

生态文明是由良好的生态环境,高效的生态经济和共生的生态社会所构成。

生态环境是基础,生态经济是条件,生态社会是目的,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不可缺少的三大系统。

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一方面是人类对自然的作用,包括索取资源和空间,享受生态系统的服务,向环境排放废物。

另一面是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包括资源制约,自然危害,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会带来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自然就会威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

落实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推进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协调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推进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协调发展
谐 的生态 文 明观 。不 断 丰 富生 态文 化 产 品 , 极 发展 积
林业 生 态示 范 、 生态 文 明示 范村 和名优 经 济林 花卉 示 范 基地 建 设 、 林 防火 、 林 病 虫 害 防 治 以及 林 业 贴 森 森
生态 文 化 产业 , 着力 完 善生 态 文 化 基 础设 施 , 速导人 与 自然 大
五 、 极开 展项 目工作 。 强林业发 展 后劲 。 积 增
认 真研 究 国家 投 资政 策导 向和趋 势 , 积极论 证 储 备 项 目,抓 好 已经 通 过论 证 储备 投 资 25亿 元 的 3 . 1
个 项 目的 申报衔 接 ,进 一 步做 好退 耕 还林 后续 发展 、
紧 紧 围绕生 态 文化 体 系建 设 , 深入 开 展 生态 文 化 知识 的宣 传 , 组织 开 展行 风 热线 、 力 普及 生 态 知识 。 大 增强 生态 文化 的活力 和 影 响力 , 固树 立 人 与 自然 和 牢
息贷款和国外援助等项 目 争取和落实工作。同时 , 积 极 向 国家 和 省上 有关 部 门汇 报 , 对新 农村 建 设 中涉 及
林 业建 设 项 目和投 资计 划进 行 衔接 , 争更 多 的项 目 力 列入 国家 和 省上计 划 , 效加 强 天水 市 生态 环境 建设 有 的投 资规 模 。
维普资讯
落 实科 学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全 面推 进祁 连 山 自然 保 护 区协 调发 展
杨 全 生
深入 贯 彻 落 实科 学 发 展 观 , 设 生 态 文 明 , 现 建 实 人 与 自然 和谐 相 处 , 构 建 社 会 主义 和谐 社 会 , 设 是 建 社会 主义新 农村 的基 本 特征 之一 。 建设 社 会 主义新 林 区是 新农 村 建 设 的重 要 内容 , 没有 生 态 文 明 , 没 有 就

生态文明建设是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是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是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要内容陈瑞清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的报告中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这是中共中央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报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在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深化,不仅对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

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中共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也是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新课题。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连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地克服其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建立人—经济—社会—自然系统的和谐关系,实现生态系统的最优化,同时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对于我们农工党而言,一方面要把围绕医药卫生领域的改革与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重点,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巩固老阵地的同时开拓新领域,其中就包括围绕建设生态文明进行参政议政,要做求实的眼睛,决策的参谋。

近几年来,农工党内蒙古区委会和广大农工党员在推动内蒙古自治区依法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现在反思起来,许多方面也是与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要求相一致的。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大力推行的一种理念和战略,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一项重大战略。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紧密的关联。

在科学发展观中,重点强调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理念,提出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要求。

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在这一理念基础上,将保护生态环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一项全面性工程。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这包括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等方面。

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推进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措施,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管理能力,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企业应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保投入,推动原材料和能源的节约与回收。

公众应加强环保意识,履行环保责任,保护生态环境。

总之,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它们旨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在实践中逐步深化和完善这一理念,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类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做出贡献。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碱)工作的决定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碱)工作的决定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碱)工作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4.02•【字号】吉政发[2008]7号•【施行日期】2008.04.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碱)工作的决定(吉政发(2008)7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防沙治沙(碱)是一项社会性公益事业,事关我省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中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国发〔2005〕29号)精神,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碱)工作,推进沙(碱)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特做出如下决定:一、充分认识防沙治沙(碱)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防沙治沙(碱)工作取得较大成效。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和沙(碱)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防沙治沙(碱)工作,把沙(碱)区环境治理纳入重要日程,坚持常抓不懈,先后实施了科尔沁沙地造林、白城地区南部和西部防风固沙林带建设、白城地区中部沙带治沙、第二松花江右岸治沙四大骨干工程建设。

特别是近年来,通过生态草工程建设以及西部治碱等工程建设,大力开展了沙化、盐碱化土地治理,沙(碱)区的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有效地控制了土地荒漠化的蔓延,使2667万公顷农田和40万公顷牧场得到庇护。

风沙受害面积由20年前的730万公顷,减少到255万公顷。

西部地区粮食产量较1977年增长36倍。

(二)防沙治沙(碱)工作任务艰巨。

尽管我省防沙治沙(碱)成效显著,但土地沙(碱)化形势依然严峻,处在治理和破坏相持阶段。

据全国第三次沙化和荒漠化监测结果:全省还有沙化土地711万公顷、有沙化趋势的土地457万公顷亟需治理,已治理的沙(碱)地呈现出明显的脆弱性、不确定性和反复性。

建设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是价值观的革命,与长期以来所提出来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化。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各级领导干部应带头准确把握建设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维,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具有为子孙万代造福的远大目光。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首先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建设生态完美,前提和关键是如何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在加快发展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快发展;根据分类对自然界的逐步认识来调节我们制定的目标,通过适应性的变化和调整来达到最佳状态,实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

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

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倡导人际关系和谐,承认社会分工而强调人格的平等,配置团结、互助、和睦、又好的人际关系。

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生态文明镇

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生态文明镇
中共济 南市委党校 学报 ・ 2设 生 态 文 明 镇 珂
吴 涛
中 图分 类 号 :D 6 . 文 献 标 识 码 :A 279 文 章 编 号 :1 7 6 2—6 5 ( 0 0 3—0 1 3 9 2 1 )0 1 3—0 2
新 市 镇 位 于 济 阳县 西 北 部 ,距 县城 约 2 1公 里 ,西 与 临
新 市 镇 在 县 委 、县 府 的 正 确 领 导 下 ,牢 牢 抓 住 历 史 机 遇 ,
招 商 引 资 工 作 作 为 重 中之 重 ,科 学 整 合 力 量 ,不 断 加 大 招 商 引 资 力 度 ,创 新 招 商 理 念 ,优 化 招 商 环 境 ,强 化 招 商 队 伍 建 设 ,落 实 招 商 责 任 ,提 高 招 商 效 率 ,掀 起 了 一 场 全 民 招 商 引 资 的 高 潮 。一 方 面 走 出 去 , 充 分 利 用 掌 握 的 信 息 渠 道 ,组 织 招 商 小 分 队 分 赴 北 京 、青 岛 、济 南 等 地 主 动 对 接 、
解 放 思 想 是 发 展 的前 提 和基 础 ,只有 不 断 地解 放 思 想 、
更新 观念 ,及 时 破 除 各 种 旧 观 念 的 束 缚 ,才 能 与 时 俱 进 , 制定 出正 确 的 路 线 、方 针 和 政 策 。近 年 来 ,新 市 镇 一 直 高 度 重 视 干 部 的思 想 解 放 问 题 , 开 展 了多 次 “ 放 思 想 大 讨 解 论 活 动” ,并 积 极 组 织 各 级 干 部 进 行 外 出 参 观 、 学 习 、考 察
了 重 要 的 思 想 保 障 。在 解 放 思 想 的 基 础 上 ,新 市 镇 始 终 把
邑县 搭 界 ,北 与 商 河 县 毗 邻 ,地 处 两 市 三 县 交 界 处 ,版 图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道路 , 实现 由工 业 文 明 向 生态 文 明 的转 型 。
( 生态文明体现着科 学发展观 以人 为本 的核心 一) 坚持 以人为本 , 是科学 发展观 的本 质 和核心 , 也是加强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前提。在发 展中坚持以人为本 , 也就是 坚持 以人 为价值的核心 和社会的本位 , 人的生存 和发展作 把
Au . 0 9 g 20
NO. e . . 9 4 S r No 9
第 4期 ( 第 9 总 9期 )
落 实科 学发 展 观 推 动 生 态文 明建 设
王 勇 。 丽 丽 孙
(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 40 1 ) 0 75
摘 要: 党的十七 大报 告首次提 出生态文明的概念 ,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 学发展现 的题 中应有之 义, 深刻体 现着科 学发展观的科 学 内涵。 当前 , 我国的生态问题比较 突出, 所以,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构建 生态文明。
20 0 9年 8月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 学院学报
J m a 0 S a d n A miit t n I tu e& S a d n E o o c Ma a e n e sn e Isi t ∞ l f h n o g d ns ai m i t r o t h n o  ̄ c n mi n g me tP ro n I n tu e t
Ke wo d y r s:T e S in i c C n e t fD v lp n ;E o o i a C v l ain;B i i g h ce t i o c p e eo me t c lg c ii z t f o l i o ul n d
在党的十七大报 告中 , 第一次明确 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 明。这是我党执政兴 国理念 的新 发展 , 落实科 学发展 观、 是 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 目标的新要 求。面临当前严 峻的生 态背景 , 中国的实 际出发 , 取积极而有 效的战略举 措建 从 采 设生态文明已经刻不容缓。

科学发展观之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之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之生态文明建设摘要:生态文明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和标志。

生态文明建设史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发展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怎样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的调查,了解到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文明系统的整体。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党贯彻落实发展观、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只有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含义及内容生态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来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相对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如国内学界多数人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和利用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由此所产生的对自身的各种负面影响,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1]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即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而言。

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生态文明[2]都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生态文明包括生态理念文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政治文明,生态科技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等方面的内容。

生态理念文明指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理想观念和精神追求等。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村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村

个 综 合 的 具 有 统 观 全 局 的指 导 思 想 十 六 大 提 出 建设 社 会 主
义政 治 文 明 . 十七 大 首 次 把 建 设 生 态 文 明写 入 报 告 之 中 . 纳 起 归

展 思 想 . 且 通 过 对 马 克思 社会 发 展 理 论 内涵 的扩 展 和发 展 . 并 确
立 了 生 态 文 明 及建 设 在 整 个 社 会 发 展 中 的地 位 和 作 用 的 科 学 和 发 展 的理 论 我 们 可 从 以 下 两个 方 面来 认 识 科 学 发 展 观 对 生 态 文 明 及 生 态建 设 的影 响 和 作 用 首 先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全 面 发展 思 想 对 马 克 思 主 义 关 于 生态
DU n Ya
(ia nvr t,hn qn 4 0 1 ,hn) Xn nU i syC ogig 07 5C ia ei
Ab t a t I lme t g s i n i c d v lp n i w, u l i g a v r l We l B i g S c ey , s h r n z h o sr c :mp e ni c e t i e eo me tv e B i n n O e a l n f d l— e n o it we mu t a mo ie t e c mmo n d v lp n f e c r a e e o me to a h a e ,Noh n a e a he e t o t t e c mmo e e o me t o i a e .Bul ig a n w o il t t ig c n b c iv d wi u h o h n d v lp n f vl g s l i n e s ca i d s c u t sd s a mp r n at t mp e n c e t c d v l p n iw ,b i a mo iu i a e n o it .B i i g o n r i e i n i o t tp r o i lme t s i ni e eo me t ve y a i f ul h r no s v l g s a d s ce y u l n d l d e oo ia n ii z d vla e s a f c ie c riro u l i g n w o i l t o n r s e a d i i e p o tn t o s l e c lgc la d cvl e i g si n e f t are fb i n e s c ai u t i , n t s i l e v d sc y d a n w o p r i t o v u y t e“ h e r u t r l r b e ” h T r e Agi l a o l ms . c u P Ke r s I l me t g s i n i c d v lp n iw; oo ia ii z t n y wo d :mp e n i c e t i e eo me t e Ec lgc lcv l ai n f v i o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态环境 为主 旨,以可持续发展为 根据 ,以未来 人类 的 牢 固树立和深入 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 ,增 强对 建设生 继续 发展为着 眼点 ,它强调人 的 自觉与 自律 ,强调人 态文 明必要性和 紧迫性 的认 识,真正使生态文 明成为 与 自然环 境 的相 互依存 、相互促 进 、共处共 融,其意 种 坚定 的信念 、一种 自觉 的行动 。这 既是为 了我们 义十分重大 。 自己,也是为 了整个人类 。 当今 生态文 明的提 出 ,不仅 仅是理论上 的创新 , 当前 ,贯彻落 实科 学发展观 ,其本质就 是做 到经 也是 实践上 的创新 。我们 的物质 文 明、政 治文 明 、精 济与 社会、地 区与 地区 、城市与农 村 、人与人 、人与 神 文 明和 生 态文 明是 紧 密联 系 的 ,物 质文 明为精 神 社会 、人与 自然 、今 人与后人之 间 的协调发展 。发展 文 明提 供物 质 条 件 ,精 神文 明为政 治 文 明 的实现 提 不是 单纯的经济增 长,而是社会整 体 的进步 ,既包括 供 思想 保证 ,物质文 明 、精神文 明和政治文 明共 同为 社会 关系方面 的进 步,也包括 自然 关系方面 的进 步 。 实现 生态 文 明提供 了坚实 的基础 ;生态文 明反 过来又 进而 言之 ,科学发 展观不仅仅要求物 质文 明、精 神文
维普资讯
LlnY a d i u n i・理 论园地 u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宫宝涵 建设生 态文 明,是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 的重 要 内 容 ,也是 全面 建 设 小康 社会 的新要 求 。我 国人 口众 多,资源相对不足 ,生态环境承 载能力弱 ,这 是基本 生 态 文 明是人 类 在 发 展物 质 文 明过 程 中 保护 和 国情 。特别是 随着 经济快速增长 和人 口不 断增加 ,能 改 善生 态环 境 的成果 ,它表 现 为人 与 自然 和 谐程 度 源 、水 、土地 、矿 产等资源不足 的矛盾越来越尖 锐 , 的进步和 人们生态文 明观念 的增 强 。从十 二大 到十五 生态 环境 的形势 十分严峻 。高度 重视资源和 生态环境 大 ,物质 文 明、精神 文 明建设一 直是我们党 强调 的主 问题 ,增强可 持续 发展能力 ,是全面建设 小康 社会 的 旋律 ,十 六大在此 基础 上有所创 新 ,提 出 “ 建设社会 重要 目标之一 ,也是关系 中华 民族 生存与发展 的根本 主义政 治文 明”。而 十七大报 告中又首次提 出 “ 建设 大计 。 生态文 明 ”并牢 固树 立 “ 生态文 明观念 ”的新 理念 , 多年来 ,我 国在经济快速发展 的同时 ,也积 累 了 这是建 设和谐社会理念 在生态与 经济发展方面 的一次 不少 矛盾和 问题 ,突 出表现为我 国经济发展在 很大程 升华 ,充分体现 了生态文 明对 中华 民族生存 的重要意 度上 是靠物质 资源 投入实现 的,主要依赖投 资和 增加 义 ,也是对全球 日益严峻 的环境 生态 问题所做 出 的庄 严承诺 ,展示 了中国负 责任大 国的形 象。 早在 我 国古代经 典 《 易》里就有这样 的论述 : 周 “ 见龙在 田,天 下文 明”,此处 的文 明指物质 文 明; 唐代孔 颖达注疏 《 尚书》 时将文 明释为 “ 天纬地 日 经 文 ,照临 四方 日明”,兼指物质 文 明和精神 文 明。而 生态文 明作为人类 文 明的一种形 式 ,以尊重和 维护生 物 质投入 的粗放 型增长方式 尚未根本转变 ,能源 和其 他 资 源 的消耗 增 长 过快 ,生态 环境 恶 化 问题 日益 突 出。今年初 ,我 国南方部分地 区发生 了特大低温 雨雪 及冰 冻灾害天气 。据专家分析 ,这 是在全球气候 变暖 背景 下 出现 的极端 灾害天气 。极 端灾害天气 的出现 , 是人 类过度活动破 坏大 自然 生态平 衡造成 的恶 果 。这 次特 大低温 雨雪及 冰冻灾害天气 再次提醒我们 ,必须

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生态文明之路

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生态文明之路

作风实、善于领导科 学发展 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 其 中 ,抓班 子 、带 队伍 两个核 心环 节 靠 的正是 新
I 干部 机制 。抓 班子 方 面 ,首 先通 过加 强县 委 的 领 导班 子建设 ,努 力 将县 委建 成一 个学 习型 、务 实 型 、创 新 型 、团 结 型 、廉 洁 型 的 班 子 。其 次 , 在选 用 干部 上 ,着 眼发展选 干部 、配班 子 、建 队 伍 ,使一 批 批 政 治 素 质 好 、作 风 扎 实 、政 绩 突 出 、群众 公认 的干部走 上 了领 导 岗位 ,各级 领导 班子 的年 龄 、性别 、知识 和专业 结构 不 断改 善 和 优化 ,执 政能 力不 断 提高 。坚 持在 实践 中识 别干 部 、考察 干 部 、选 拔 干 部 、使 用 干 部 、淘 汰 干 部 ,把能 办大 事 、敢 办新 事 、善 办难 事 、会办 实 事 的干 部选 拔重 用 到领 导 岗位上来 ,用科 学发 展 观 的导 向来 引导 用人 导 向和作 风 导 向 ,用 好 的作 风 选人 ,选 作风 好 的人 。第 三 ,深 入 开展 党风 廉
设 、基 础设 施 建设 、教 育 、社会 保 障等 方面 ,屯 留也 改革 创新 了机 制 ,推动 了这 些领 域 的跨越 式
发展 。
学习过程 中提高 了认识 问题 、解决问题 的能力 , 提高 了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能力 ,进一步树立 了正 确 的世界 观 、人生 观 、价值 观 。 同时领 导带
难较大 、矛盾突出、经济落后 的地方 ,作转变作
风 、狠 抓落 实 的榜样 和示 范 ,以县委 和 四套班 子 领 导榜 样 的 力 量 ,带 动 全 县 各 级 干 部 的作 风 转 变 ,以作风 大转 变促 进工 作大 落 实 。 通 过深 化改 革 ,屯 留初步 形成 了促 进 和保 障 科 学发展 的新体 制新 机制 ,经 济社 会发 展进 入 更

乡镇生态文明创建实施方案(通用3篇)

乡镇生态文明创建实施方案(通用3篇)
三、说教法
建构主义认为,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使自身的认 知结构得以转化和发展而获得的,因此在课堂上,我着力于构建具有知识性、创造性、体验性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学模式,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启发法。
四、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七个环节:(一)、温故知新知识迁移
3、增加群众收入,为民办好事
①积极的搞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巩固现有的退耕还林成果,抓好补植补造、除荒灭草、控制牛羊入山放牧,以 保持村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和经济收入。
②入畜饮水工程的强化管理,建立一整套保证供水的管理方案,投资一万元进行供水管道的维修改造,改善村民 的生活条件。
③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和市镇劳人部门紧密联系配合,为外出务工人员做好保障工作,逐步扩大务工人数,增加 村民
复习:
1、什么叫做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为什么?
2、生态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成分具有什么功能?
构成生态系统需2个因素,既生物和环境,研究生物和环境的科学称为生态学,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林德曼曾描 述了这样一个场景。
(二)、创设情境朗诵导入
学生朗诵林德曼描述的场景: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一只彩蝶翩翩飞来落在鲜花上津津有味地吮吸花蜜, 冷不防背后划过一道绿色刀影,转眼之间,蝴蝶已在螳螂的绿色大刀下奄奄一息。螳螂正要品尝美餐,蛤蟆出其不 意地吐射长舌,一下子把它卷入口中。蛤蟆还没来得及吞咽螳螂,悄悄爬到近旁的长蛇猛地一窜,准确无误地一口 咬住蛤蟆。正在这时,盘旋在天空中的鹰一个猛子扎下去用利爪紧紧攫住蛇。在大自然里,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场 面。
2、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出原则。文明社区社区创建活动要在全面推进的同时,突出重点区域建设,要以基础 条件好、开发潜力大的公路沿线为重点,率先建成一批产业效应明显的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和人居环境优美的小康农 宅建设聚居区。

略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层面

略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层面

略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层面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

一、经济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

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

实施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不仅指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

“预防污染”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它适宜于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第一、二、三产业。

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

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

环保产业不仅是一种实体、一种市场行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

因此,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通过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生态职业责任意识。

二、政治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

农村精神文明宣传标语

农村精神文明宣传标语

农村精神文明宣传标语
农村精神文明宣传标语
乡村文明行动宣传标语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

生产发展、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文明乡村,幸福家园。

人人动手,建设秀美富裕文明乡村。

破除陈规陋习,倡导健康生活。

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美化家园,让乡村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

文明乡村大家创,文明成果大家享。

让家园多一份文明,让群众多一份满意。

植树栽花种草,清污治乱除脏。

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

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

培育文明新风,构筑和谐乡村。

户户树新风,人人讲公德。

净化环境,绿化大地,美化乡村。

营造优美舒适环境,倡导文明健康生活。

文明从细节做起,乡村因你而美丽。

文明从脚下起步,创建从你我做起。

乡村是我家,创建靠大家。

讲文明树新风,共建和谐家园。

说文明话,行文明路,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农村精神文明宣传标语】。

对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思考

对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思考

对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思考对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思考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八大提出的我国五大建设任务之一,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战略措施,对农村的科学发展和乡镇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课题,如何建设?从何抓起?笔者谈几点看法:生态乡村建设面临五大挑战一、化肥农药激素超施滥用。

据统计,我国每公顷农田化肥施用量高达318公斤,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5倍;施用农药12公斤,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什么增长素、增红剂、膨胀素、防腐剂、除草剂等各种药物激素的普遍使用,导致粮食、肉食、禽蛋、蔬菜、水果的味道远远不如从前,而且,有些蔬菜带有残留农药人吃了经常发生中毒事件,残留药物和化学激素人畜共食,最终将各种有害物质积淀在人体内,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畸形人、癌症等各种疾病的增长,直接挑战人类食品安全问题。

二、白色污染愈演愈烈。

塑料大棚和地膜覆盖技术的大面积运用,使残留薄膜逐年增多,超过2/3的废膜被弃之于农田,加之食品塑料袋的普及使用,林带、水渠,沟道,河边成为农村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

三、生活垃圾乱排乱放。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打工族在集镇和城郊租房过渡性栖居的人口剧增,加之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垃圾多样化、集中化、露天化、批量化、毒害化现象日益突出,一些地区已呈现“垃圾围村”之势。

全国农村每年产生2.8亿吨生活垃圾和90多亿吨生活污水,大都未经处理,被随意丢弃和排放。

每年产生的6.5亿吨农作物秸秆,多数被焚烧,综合利用率也很低。

四、过密养殖隐患重重。

以前化肥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农家肥”一直是农民种地施肥的首选,人畜粪便在当时是农民生产的必需品。

而如今,化肥逐渐成为农民种田的首选,使用农家肥的人少了,人畜粪便的处理变成了一大难题。

现在畜禽养殖业呈现集约化、机械化的趋势,千头猪场、万只鸡场大量涌现,畜禽粪便、养殖废水得不到有效处理。

笔者经常遇到路边积攒成堆的牲畜粪便,刺鼻的气味让行人避而远之,人蓄粪污随意排放、生活废水乱泼乱倒,多数地方水源严重污染,对周边村民的生活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共建绿色美丽家园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共建绿色美丽家园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共建绿色美丽家园2023年,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成为了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年代,我们必须以共建绿色美丽家园为目标,不断推进创新、协同、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模式,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内在要求和基本思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的本质就是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依托技术进步和科学发展,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推动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则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把生态文明摆在了对和平、可持续发展和全人类利益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让中国的发展之路越来越强调可持续性和生态适应性,呈现了一种新型的、绿色的发展模式。

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的关键举措。

首先,要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城市空间形态优化,推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等绿色产业的发展。

同时,还要继续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力推进水土保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推进城市森林建设,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将大自然的优美景色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相融合。

其次,加强资源保护,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通过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应对能源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消费,推进全民节约能源环保行动,努力构建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体系。

最后,加强人类自身素质的提升,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推动绿色生态知识的普及,加强环保教育,让人民群众形成保护环境生态的理念和行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全社会的绿色转型。

共建绿色美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我们迎接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新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8-12-20作者简介:杜艳(1985-),女,河北唐山人,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中国革命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具体标准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提出了推进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并把农村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起来,这是在农村建设中一个综合的具有统观全局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报告之中,归纳起来就是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角度指出了农村建设的新目标,是我们党在十六大中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在农村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而创建生态文明村正是落实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重大探索,也是农村发展史上的重大创举,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中的具体体现,同时有利于我们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1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已经进入下一轮的改革的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前期,由于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一些地区出现忽视经济规律、自然规律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现象,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阻碍可持续发展进程,从而给整个人类的生态平衡带来威胁。

因此,如何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等等,这些问题就成为我国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明确生态问题与其他发展问题的关系以及生态建设中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就正是一个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想,并且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内涵的扩展和发展,确立了生态文明及建设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和发展的理论。

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文明及生态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发展的贡献。

它不仅把中国的社会发展看成一个整体,还把中国的社会发展置于整个社会发展的整体中。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突破传统的单一经济发展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衡量标准的片面发展观,把社会发展看成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这就扩展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内涵。

同时把生态文明纳入到社会发展的领域,本身就扩大了社会发展的内涵,使社会发展的内涵从传统意义上的人造世界扩展到人的生存和发展直接相关的自然世界。

从而生态环境成为社会发展的衡量因素,在追求人类的和谐统一过程中更注重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内在统一性。

我国高度重视科学发展观,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把生态文明纳入其中,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构成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保护生态环境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生态环境”成为大家所关注的字眼,把生态环境纳入到社会发展之中,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正确选择,同时为人们的认识视野的扩大提供了重要的内容。

我们要求的社会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单一的追求物质文明不是我们的初衷,当然我们不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村杜艳,刘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北碚400715)摘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协调各地区共同发展,离开了农村全面小康将无从谈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农村、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建设生态文明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契机。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中图分类号:F 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907(2009)01-0001-02Implementing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Constructionthe Civilized and Ecological VillageDU Yan(Xinan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Abstract :Implementing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Building an Overall Well-Being Society ,we must harmoniz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each area,Nothing can be achieved without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villages.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s an important part to implemen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build harmonious villages and society.Building ecological and civilized villages is an effective carrier of building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and it is a new opportunity to solve the “Three Agricultural Problems ”.Key words:Implementing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Ecological civilization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1):1~2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能否认物质文明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我们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全面的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发展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等“四位一体”的整体体系中共同发展的形成。

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发展的“四位一体”的重要方面,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人类也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全球变暖作为生态破坏的征兆日显突出,同时我们应当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其他社会要素发展的关系,保障社会发展各要素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其次,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理论关于生态文明发展的贡献。

协调发展要求正确的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就指出“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党在十七大从理论体系上全面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两者无不体现“协调”二字。

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社会协调发展的实现,关键是要处理好“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囊括了当前改革和发展所要解决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

科学地回答和解释了中国社会应怎样发展的问题,以及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为中国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用协调发展的思想去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协调发展的内涵就在于它不仅强调社会自身结构的优化以及社会各要索、各方面以一种符合中国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规律的比较合理的比例关系的发展,而且还强调中国及世界各国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

十七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地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关注,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的决心。

2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在全面,就是要把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建设成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这个宏伟目标决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目标,同时也是包括政治、文化、生态等社会各个领域全面发展的目标。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的小康。

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谓协调,重点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协调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通过协调,解决地域、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等差距较大的问题,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的发展观的又一重要方面。

要在发展中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生态文明村是农村发展观念的新突破全面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村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社会人口的70%,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无所谓整个社会的发展;不促进农村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很难真正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提出是要使农村的发展达到“文明”的高度,是我党农村发展观念的重大突破,是农村发展史上的重大创举。

生态文明村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环境五方面的综合概述。

生态文明地提出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这并不是在强调生态环境决定经济和政治文化,而是充分考虑了目前在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我们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的重大影响。

建设生态文明村对于解决目前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生态文明村促进了人与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身的和谐就是要“修身”即人身修养的提高。

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是人居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文明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生态文明村的创建通过环境的改变不仅促进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形成。

体现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人们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质的提高。

用科技来武装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农村教育落后,卫生服务水平低,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针对这些弊病,对症下药,例如,建立农民阅览室,积极鼓励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实现科学种田,科学致富”。

组建各种娱乐团队,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一种乐观向上、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