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学自传

合集下载

陆文学自传原文及翻译

陆文学自传原文及翻译

陆文学自传原文及翻译
摘要:
一、广东人的历史渊源
1.祖先出自黄帝
2.周室东迁,列为诸侯
3.历经各朝代,迭为王臣
4.文化历史悠久,号为冠带之国
二、陆文学的生平
1.生长在广东
2.从小热爱学习,阅读破万卷
3.年十五,补弟子员,文名籍甚
4.弱冠,以文学知名于时
三、陆文学的文学成就
1.游历四方,结交豪杰
2.从事文章创作,以期成名
3.借鉴古人文章,模拟其意,为己创作
4.文章日益增多,声誉日以远扬
正文:
【提纲一】广东人的历史渊源
广东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一部分。

其祖先出自黄帝,后代子孙逐渐发展为诸侯。

从周室东迁开始,广东人列为诸侯,历经秦、汉、晋、南北朝,一
直到隋、唐,都是王的臣子。

广东的文化历史悠久,被称为衣冠礼义之国。

高中语文粤《唐宋散文》 陆文自传公开课件

高中语文粤《唐宋散文》 陆文自传公开课件

奠定了成功基础。历尽艰难困苦而初衷不改,后离开寺院沦为伶人,这使 他有机会接触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陆羽这个奇 人最终成功了,写下了一系列作品,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性格奇。如果没有少年时期的坚持,没有一颗率真、纯洁、高雅的心 灵,没有刻苦执着的奋斗精神,中国历史上便少了一位特立独行的文学家, 更少了一位茶学的开拓者,中国的茶学不知会因此往后推迟多少年。从这 点说,陆羽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化遗产,更有不竭的精神财富。
答案
返回
文本拓展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一、技法赏析
1.个性突出,形象鲜明。
陆羽一生历经磨难,但他充满自信、敢于挑战的精神,在文中得到了充分
地体现。
2.善于剪裁,详略得当。
这篇传记善于剪裁,详略得当。作者出于刻画自己性格的需要,对自己的
人生经历中庞杂的材料进行了精心的筛选。对自己的苦难身世,仅用“不
温馨晨读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哲思品悟
音乐是一种心境
音乐是一种心境。
肖邦让黑白相间的钢琴键轻轻起伏,当清澄的和弦与如歌的旋律从中
飞逸出来的时候,你有没有感受到他那一腔柔情?他在向你诉说一个流亡
者的孤独,诉说爱情带来的惆怅,还有那莫名的、却永远弥漫于心头的雾
霭……贝多芬让百十多人的大乐队轰然作响,当铿锵嘹亮的号角音调震撼
音乐是你自己的心境。
佳句咀华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 赏读: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资治通鉴》 赏读:生活环境从节衣缩食变成丰衣足食 ,轻而易举;若是由丰衣足食变 成节衣缩食,那就很困难了。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 赏读: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2016春高中语文 第7课《陆文学自传》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016春高中语文 第7课《陆文学自传》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这从侧面烘托出了作者少年才俊的风采。 这有何为见证?(所赠的白驴、乌犎牛等)
第四段
• 作者与这些名人的交往对他的人生有 何影响?
他们的赏识器重、倾心结他所结交的名人? 他们与作者陌路相逢,却一见如故, 提携、帮助了他,记叙这些是为了 表达对他们的感念。
陆文学自传
陆 羽
学习目标
• 1. 了解作者及其相关文学常识和知识背 景,把握作者的奇特个性。
• 2. 读懂文意,掌握文中主要虚词和实词 的用法,学习翻译文言文。
• 3. 理解陆羽为何隐居,体会陆羽忧国之 心,培养爱国热情。
• 重点: • 1. 理解作者的奇特个性。 • 2. 体会本文的艺术特色。 • 难点:
第一段
• 2.作者的外貌、口才怎样?但他却又自比于王 粲、张载等人,这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性格?此 外,还写了作者的哪些性格?作者有没有在传 中美化自己?
• “貌陋”、“口吃”,都是缺憾,作者却比之 王粲、张载等人,坦然自负,而不动声色。此 外,还从几个侧面表现作者特立独行的个性: “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意有所适, 不言而去”, “又与人为信”等。客观介绍, “不虚美,不隐恶”,寥寥数笔,性情毕现。
第二段
• 1.闭门苦读,结交僧士,表现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
•说明作者志向高沽,不同流俗。
• 2.楚人认为作者是一个狂人,你怎样认为 呢?
独行山野,诵佛吟诗,流连徘徊,号泣 而归,放浪形骸的表现,近似魏晋名士 的逍遥世外,而内心隐藏着巨大的痛苦 忧闷。
第二段
• 4.这一段的顺序安排与一般传记不同,从时间上 看,这些内容应该放到最后来写,你如何理解这 种构思?
他们的赏识器重、倾心结交使作者有了崭 露头角名闻遐迩的机会。
他们与作者陌路相逢,却一见如故,提携、 帮助了他,记叙这些是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感念。

2020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1:第7课 陆文学自传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1:第7课 陆文学自传 Word版含解析

茶圣——陆羽 陆羽(733—804),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 人,唐代文学家、博物学家。他不是僧人,胜 似僧人,四处漂泊,躬心茶事;才华横溢,傲物 不羁,一生未仕,却受到许多官员及文人士大 夫的尊崇,常常成为他们的座上客;重友情,守 信义;成长于佛寺,浸润于儒家学说;孑然一人, 清高淡泊,独来独往,如仙若神。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所著 《茶经》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被誉为“茶圣”。著作很 多,但传世甚少。
_意__味__)
(3)九岁学属.文(动词,_缀__辑__、__撰__写__) (4)终鲜. ①兄.弟.②,无复.③后. 嗣.④(①动词,_缺__少__,_不__足__。②古今
异义词,古义:_兄__与__弟__;今义:单指弟弟。③副词,_再__,_又__。 ④_后__代__)
(5)得.①称为孝乎?羽将授.②孔圣之文(①动词,_能__够__。②动词,
_接__受__)
(6)子为.①孝,殊. ②不知西方染削之道.③,其名.④大矣(①_当__,_做__。
②副词,_很__、__竟__然__。③名词,_佛__教__教__义__、__哲__理__。④名词, _学__问__。__一__说__“__名__声__”__)
(7)公执. ①释典不屈.②(①动词,_握__,_引__申__为__“__坚__持__”__。②动词,
第7课 陆文学自传
会稽东小山 陆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赏析】会稽为千古风流人物云 集之地,诗人览物思古,却又全不点明, 只用一些带有哀伤意味的“猿”加以 渲染:月色随着寒潮涌动,青猿之声偏是“叫断”,最后托出 “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之句。“昔人”二字概 括了在会稽留下踪迹的多少古人!而一“空”字又概括了诗人 多少感叹!本诗堪称为情景交融之佳作。

古诗陆文学自传翻译赏析

古诗陆文学自传翻译赏析

古诗陆文学自传翻译赏析“陆文学自传”出自古诗《小学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

常扁舟往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

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

故楚人相谓,陆羽盖今之接舆也。

始三岁,惸露,育于大师积公之禅院。

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

予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校孔氏之文可乎?”公曰:“善哉!子为孝,殊不知西方之道,其名大矣。

”公执释典不屈,予执儒典不屈。

公因矫怜抚爱,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圬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

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他日,问字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

公知之,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又束于寺中,令芟翦榛莽,以门人之伯主焉。

或时心记文字,懵焉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惰,鞭之。

因叹云:“岁月往矣,恐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

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乃释。

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

卷衣诣伶党,着《谑谈》三篇,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

公追之曰:“念尔道丧,惜哉!吾本师有言:‘我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降伏外道也。

’以我门人众多,今从尔所欲,可捐乐工书。

”天宝中,郢人酺于沧浪,ORg邑吏召予为伶正之师。

时河南尹李公齐物出守,见异,捉手拊背,亲授诗集,于是汉沔之俗亦异焉。

后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墅。

属礼部郎中崔公国辅出守竟陵,因与之游处,凡三年。

赠白驴乌犎一头,文槐书函一枚。

云:“白驴乌犎,襄阳太守李恺见遗;文槐书函故卢黄门侍郎所与。

此物皆己之所惜也。

宜野人乘蓄,故特以相赠。

”洎至德初,秦人过江,予亦过江,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

少好属文,多所讽谕……,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苦言逆耳,无所回避。

7、陆文学自传

7、陆文学自传

公曰:“善哉!子为孝,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其名大矣。” 积公说:“你想当孝子,好啊,你根本不懂西方佛门的道理,那学问可大呢。”
公执
释 典 不屈, 予执儒典不屈。
积公坚持让陆羽学佛经经典的主意不改变,陆羽坚持儒家经典不动摇。
公 因 矫 怜抚爱, 历 试 贱 务: 积公因要矫正过去的错爱,就用卑贱的工作对他一一进行考验:
陆文学自传
陆羽(733—804),字鸿渐,自号桑苎翁。复州竟陵(今湖北竟陵)人。唐代文 学家、博物学家,被后人尊为“茶圣”。他在掌握大量的资料之后,认真总结 前人的经验,锲而不舍,研创茶学,写就了被称为“茶叶百科全书”的世界上 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三卷。其著作有《杼山记》《灵隐天竺二寺记》
《武林山记》《吴兴图经》《南北人物志》《湖州刺史记》等。
写作背景
本文是唐肃宗上元二年(761)陆羽应诗僧皎然之约 为浙西诗会的诗友而写。当时陆羽虚年29岁。此 时,唐朝作为一个繁荣的封建帝国,已经开始转向衰 败,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战争频繁,致使生灵涂炭, 民不聊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因为战乱,陆羽也 被迫离开了家乡湖北,来到浙江一带,隐居在苕溪之 畔。于是,陆羽怀着一种深重的忧患意识,追思了自 己上半生的经历。文章表达了因遭遇坎坷而悲苦 的心情,同时也寄寓了对国事的关心。
字音
加点字 褊.躁 瞋. 愆. 苕.溪 青衿. 芟.剪
读音 biǎn chēn qiā源自 tiáo jīn shān加点字
懵.然 伶. 酺. 犎. 洎. 后嗣.
读音 měng línɡ pú fēng jì sì
字音
加点字 削 削.发
削.面
扁 扁.舟 扁.担
读音 xuē xiāo piān biǎn
豁 然 不惑。 凡与人宴处, 意有 所适, 不言 就心胸开朗而不疑惑。凡是与别人闲处,心里想往别处去,不说一声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第7课《陆文学自传》习题及答案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第7课《陆文学自传》习题及答案

7陆文学自传陆羽诗歌赏析寻陆鸿渐不遇①僧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注:①陆鸿渐:即茶圣陆羽。

曾授太子文学,不就,后隐居苕溪。

有《茶经》传世。

译文: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

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

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

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

赏析:这是诗人访友不遇之作。

全诗描写了隐士闲适清静的生活情趣。

诗人选取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如种养桑麻菊花,邀友人游山林等,刻画了一位生活悠闲的隐士形象。

全诗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情趣,语言朴实自然,不加雕饰,流畅潇洒。

文言积累曾子杀猪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译文: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也要跟着去。

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猪去杀。

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孩子不知道(你)在和他开玩笑。

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

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

”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规谏.(jiàn)豁.然(huò)多瞋.(zhēn)B.不愆.(yǎn) 当.道(dānɡ) 苕.溪(tiáo)C.结.庐(jiē) 黜.守(chù) 汉沔.(miǎn)D.别墅.(shù) 游处.(chǔ) 书函.(hán)解析:A项,“瞋”读“chēn”;B项,“愆”读“qiān”;C项,“结”读“jié”。

陆文学自传原文及翻译

陆文学自传原文及翻译

陆文学自传原文及翻译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陆文学自传概述
2.陆文学的生平经历
3.陆文学的文学成就
4.陆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陆文学自传概述】
《陆文学自传》是我国南朝刘勰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是《文心雕龙》的姊妹篇。

全书共二十篇,以刘勰的生平经历为主线,详细论述了他的文学见解、批评方法和创作实践。

本书是刘勰对自己一生文学研究的总结,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陆文学的生平经历】
刘勰,字彦和,南朝梁国人。

他出身寒微,但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善于文辞。

在梁武帝时期,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子中允等职务,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被贬为建安内史。

在建安期间,他致力于文学研究和创作,完成了《文心雕龙》和《陆文学自传》等著作。

【陆文学的文学成就】
刘勰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批评方法:刘勰在《陆文学自传》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文学批评方法,如“比兴说”、“风骨说”、“文质彬彬”等,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2.文学史观:刘勰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提出文学史观的批评家。

他认
为文学是一种历史现象,不同时代的文学有其不同的特点。

3.文学创作实践:刘勰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文学批评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他的诗歌、散文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陆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陆文学自传》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勰的文学批评方法和文学史观为后世文学批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同时,他的文学创作实践也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启示。

陆文学自传(唐·陆羽)

陆文学自传(唐·陆羽)

陆文学自传文学,指文学之士。

陆文学,是作者陆羽称呼自己,本文题为《陆文学自传》,是陆羽为自己写的一篇传记,追述了自己上半生的遭遇,也寄寓了对国事的关心。

[1] 作品名称陆文学自传创作年代唐代作品出处《文苑英华》文学体裁散文作者陆羽目录1 作品原文2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白话译文3 创作背景4 作品鉴赏5 作者简介作品原文编辑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

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为性,褊噪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惑。

凡与人燕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

人或疑之,谓生多嗔。

及与人为信,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不愆也。

注释:①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辞赋家,代表作《子虚赋》。

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

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

②杨雄:司马相如之后西汉著名的辞赋作家。

③自用:自以为是,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④刚愎自用:形容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十分固执。

⑤燕处:燕,宴。

安乐,闲居。

⑥新婚燕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

燕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

常扁舟往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

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

故楚人相谓,陆羽盖今之接舆也。

注释:①闭关:闭门谢客,断绝往来。

谓不为尘事所扰。

②杂:交往,聚集。

③谈宴:边饮酒边畅谈。

始三岁,惸露,育于大师积公之禅院。

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

予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校孔氏之文可乎?”公曰:“善哉!子为孝,殊不知西方之道,其名大矣。

”公执释典不屈,予执儒典不屈。

注释:①入世:孔子孟子。

儒家学说就是入世思想,鼓励人们积极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价值,达,则兼济天下。

高中语文 第7课《陆文学自传》 (1) 粤教版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 第7课《陆文学自传》 (1) 粤教版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整理课件
• 《全唐诗》载有陆羽的一首歌,正体现了他的品 质。 • 不羡黄金罍, • 不羡白玉杯, • 不羡朝入省, • 不羡暮登台; • 千羡万羡西江水, • 曾向竟陵城下来。
• (罍léi:一种盛酒器具,形状像壶。)
整理课件
•生字生词。
整理课件
学习第一段
• 第一段,写作者的 概况和为人。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 闭门苦读,结交僧士,说明作者 志向高洁,不同流俗。独行山野, 诵佛吟诗,流连徘徊,号泣而归, 放浪形骸的表现,近似魏晋名士 的逍遥世外,而内心隐藏着巨大 的痛苦忧闷。
整理课件
学习第三段
•第三段,写寄身 寺庙的经历。
整理课件
读完第三段你觉得有哪些细节描写 给人印象深刻?
• 动人细节有: • 接受惩罚之痛苦 • 学小孩读书之状
整理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学习第二段
第二段,写隐居

苕溪的生活。
整理课件
第二段写了他的性格特征,可以用 哪些词语来概括他的性格?
• 独来独往-----隐士风范:扁舟往 来山寺,独行山里中。
• 洒脱不羁-----狂人性格:杖击林 木,手弄流水,号泣而归。
整理课件
第二段的顺序安排与一般传记不
同,从时间上看,这些内容应该
本文开头说“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 渐,未知孰是”,有何用意? • 作者这所以这样写,是为了表现陆羽扑朔迷离,
颇为怪异.客观上具有渲染神秘色彩的作用,可 以烘托作者的独特个性,但不应理解为故弄玄虚。 作者白幼失去双亲,对自己的家世一无所知,所 以说“不知何许人也”,貌似幽默,实为辛酸。
整理课件
放到最后来写,如何理解这种构 思?
• 本文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自传”为题的传记文, 是作者二十九岁时应皎然之约为浙西诗会的诗友 而写的,所以它不像一般史传按时间顺序介绍自 己的事迹,而侧重表现自己目前的思想性格特点, 而这一段和第一段在内容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因 此放在一起。以下第三段追述幼年经历,可以看 成是对作者性格形成原因的解释。

2019_2020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陆文学自传文本助读含解析

2019_2020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陆文学自传文本助读含解析

第7课 陆文学自传杖击林木,手弄流水,独行山野,诵佛吟诗,乘一叶扁舟往来于山寺。

世人皆知他是一代茶圣,殊不知,他更是一位品行如清茶般的君子。

三岁而孤,寄养在外,备受折磨而矢志不移,半生坎坷,自立成才。

战乱纷争,社会动荡,他怀着一颗忧国之心,书《四悲诗》,作《天之未明赋》,希望用一己之力挽国之颓势。

有匪君子,如茶之淡,如茶之清,陆羽当之。

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陆羽(733—804),复州竟陵(今湖北竟陵)人。

字鸿渐,一字疾,或字季疵,唐代文学家、博物学家。

不知所生,是一个被遗弃的孤儿,为和尚积公拾得抚育成人。

既长,从易经中卜得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乃以陆为姓,羽为名,鸿渐为字。

又自号桑苎翁、东冈子。

性诙谐,闭门著书,不愿为官。

一度为伶工。

后学诗于李齐物、崔国辅,甚得爱重。

与女诗人李季兰及诗僧皎然交好。

陆羽以嗜茶闻名于世,对茶道很有研究,著有《茶经》,被誉为“茶圣”。

又能诗文,但传世不多。

二、背景资料《陆文学自传》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

当时陆羽虚年二十九岁。

唐朝作为一个繁荣的封建帝国,已经开始转向衰败,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仍然频繁地发生战争,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

因为战乱,陆羽也被迫离开了家乡湖北,来到浙江一带,隐居在苕溪之畔。

这样,陆羽怀着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追思了自己上半生的经历,表达了因遭遇坎坷而悲苦的心情,同时也寄寓了对国事的关心。

文白对照陆子 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

陆先生名羽,字鸿渐,不知是哪里人。

错误! 《周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于磐,九三于陆,六四于木,九五于陵,皆以次而进,渐至高位。

至上九鸿渐⎦⎥⎤与逵,其羽可用为仪,则最居上极。

”意思是渐渐升上高位。

或云 字羽,名鸿渐,也有人说他字羽,名鸿渐,未知孰 是。

不知谁说得对。

⎣⎢⎡⎦⎥⎤或:有的人。

云:说。

孰:疑问代词,谁。

有 仲宣、他有着像王粲(字仲宣)、孟阳 之貌陋, 而有 相如、子云 张载(字孟阳)那样丑陋的容貌,也像司马相如、扬雄(字子云)之 口吃,而为人才辩为性,褊躁 多自用意。

陆文学自传

陆文学自传

楚人认为作者是一个狂人,你怎样认为呢, 有何根据? 独行山野,诵佛吟诗,流连徘徊,号 泣而归,放浪形骸的表现,近似魏晋名士 的逍遥世外,而内心隐藏着巨大的痛苦忧 闷。
陆羽是怎样使“积公”放弃坚持,“从尔所欲” 的? 羽将授孔 圣之文。 子执儒 典不屈 历试贱务
又束于寺中
舍主者而 去,卷衣 诣伶党。
词类活用: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 同的一项是 ( A ) A、常扁舟往来山寺 B、杖击林木 C、手弄流水 D、灰心木立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主者以为慵懒,鞭之 B、洁僧厕 C、见人不善,若已羞之 D、以门人之伯主焉
( D )
文言虚词训练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 的一项是(D ) A、 他日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 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 B、 因与之游处 公因矫怜抚爱 C、 以吾门人众多,今从尔所欲 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 D、 号泣而归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四悲诗》、《天之未明赋》皆感时之 作,表明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 作者一生历经磨难,自幼 失去父母,寄身寺庙备受 折磨,但他从不屈服,充 满自信,敢于挑战,最后 成为闻名中外的茶圣。还 是应了我们说过的一句话,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古今异义词: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常扁舟往来山寺 B、往往独行野中 C、作《天之未明赋》,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泗 D、闭关读书,不杂非类
而侧重表现自己目前的 思想性格特点,第三、四、
五段追述幼年经历,可以看 成是对作者性格形成原因的 解释。
“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
这样写显得扑朔迷离, 颇为怪异,客观上具 有渲染神秘色彩的作 用,可以烘托作者的 独特个性。 作者自幼失去双亲 对自己的家世一无所 知,所以说“不知何 许人也”,貌似幽默, 实为辛酸。

《陆文学自传》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陆文学自传》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陆文学自传》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陆文学自传》的作者陆游,以及其生平背景。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学习《陆文学自传》,了解作者陆游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作者陆游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2. 理解并分析《陆文学自传》中的重要词句和文本内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解读《陆文学自传》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作者陆游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陆文学自传》,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3. 文本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并分析文本内容。

4. 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阅读,深入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者陆游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陆文学自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的掌握情况。

3. 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探究,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作者陆游的生平介绍、《陆文学自传》的文本内容、重要词汇和句子的解释等。

2. 准备相关的研究资料和参考书籍,以便在教学中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观点。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解答问题的方式,深入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

2. 利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证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作者陆游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陆文学自传原文及翻译

陆文学自传原文及翻译

陆文学自传原文及翻译摘要:1.陆文学自传概述2.陆文学的生平经历3.陆文学的学术成就4.陆文学的文学作品5.陆文学的影响与评价正文:【陆文学自传概述】《陆文学自传》是明代著名文学家陆文学的一部自传体著作,全书共分四卷,详细记录了陆文学的一生,包括他的生平经历、学术成就、文学作品以及影响与评价等方面内容。

这部自传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是研究明代文学及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陆文学的生平经历】陆文学,字文宇,号震川,明朝江苏苏州人。

他生活在明朝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是明代文学繁荣时期的一位重要作家。

陆文学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特别擅长诗文。

成年后,他先后考中举人和进士,历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太常寺少卿等职。

【陆文学的学术成就】陆文学是明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在文学批评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学作品应具有道德教化作用。

他还提出了“诗言志”的观点,主张诗歌应真实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在文学创作方面,陆文学的诗文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风格独特,被誉为“震川体”。

【陆文学的文学作品】陆文学的文学作品有诗、文、词等多种形式。

其中,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以《震川诗钞》最为著名。

他的散文作品也颇具影响力,如《震川文钞》等。

此外,陆文学还有一部重要的词学著作《词综》,对后世词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陆文学的影响与评价】陆文学在明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文学观点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倡的“文以载道”的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学家,成为明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原则。

同时,陆文学的诗歌、散文作品也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典范。

《陆文学自传》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陆文学自传》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陆文学自传》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陆文学自传》的作者陆游及其生平事迹,感受作者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

2. 通过学习《陆文学自传》,使学生掌握文学自传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介绍陆游的时代背景、生平事迹、文学成就等。

2. 文学自传的特点:通过学习《陆文学自传》,使学生了解文学自传的写作特点,如真实、生动、具体等。

3. 文本解读:分析《陆文学自传》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语言风格等。

4. 写作技巧:学习文学自传的写作技巧,如选材、构思、表达等。

5.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陆游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掌握文学自传的写作特点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陆文学自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简介、文学自传的特点、写作技巧等。

2. 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阅读《陆文学自传》,分析文本内容,体会作品风格。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掌握文学自传的写作技巧。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写作经验。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陆游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陆文学自传》,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品风格。

3. 课堂讲解:讲解文学自传的特点、写作技巧等,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写作经验。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阅读陆游的其他作品,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示儿》等,体会作者的文学风格和爱国情怀。

2. 结合《陆文学自传》的内容,写一篇关于陆游的文学评论,分析其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

3. 尝试创作一篇文学自传,可以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成长经历等为主题,运用学到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2.7 《陆文学自传》 素材 作者陆羽故里考究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2.7 《陆文学自传》 素材 作者陆羽故里考究

《陆文学自传》作者陆羽故里考究“古亭屹立官池边,千秋光辉耀楚天。

明月有情西江美,依稀陆子笑九泉。

”这是清朝人写的一首怀念陆羽的诗。

陆羽,出生于天门,生活在唐朝时期,他撰写的《茶经》,对有关茶树的产地、形态、生长环境以及采茶、制茶、饮茶的工具和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茶经》成书后,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影响极大,陆羽被后世尊称为“茶神”、“茶圣”、“茶博士”。

天门至今还有不少与陆羽有关的遗迹。

现天门市保存有一座“古雁桥”,传说是当年大雁庇护陆羽的地方。

镇北门有一座“三眼井”,曾是陆羽煮茶取水处。

井台旁边有一块后人立的石碑“唐处士陆鸿渐小像碑”,碑上刻着陆羽坐着品茶的情景,颇有韵味。

陆羽亭建于清朝,后毁于兵燹。

解放后重建为双层木质结构,呈六角形,精巧典雅。

置身其间,抚亭浥泉,品茗饮茶,十分令人流连陶醉。

位于竞陵西湖之滨的陆羽纪念馆,包括陆羽故居、纪念陆羽的古迹、陆羽茶事活动等建筑群,游览该馆,可以获得陆羽事迹和传说的许多信息。

陆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於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祀为「茶神」。

他工於诗文,但传世不多。

陆羽一生富有传奇色彩。

他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他三岁的时候,被竟陵龙盖寺主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

后取得陆羽一名。

在龙盖寺,他不但学得了识字,还学会了烹茶事务。

尽管如此,陆羽不愿皈依佛法,削发为僧。

十二岁时,他乘人不备逃出龙盖寺,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

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很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能和抱负,当即赠与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於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

后与一好友(崔国辅)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

唐肃宗乾元年(公元758年)陆羽来到升洲(今南京)钻研茶事。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2.7 《陆文学自传》 素材 作者陆羽人物生平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2.7 《陆文学自传》 素材 作者陆羽人物生平

《陆文学自传》作者陆羽人物生平传说之一难民南下,遍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考察搜集了大量第一手的茶叶产制资料,并积累了丰富的品泉鉴水的经验,撰下《水品》一篇,可惜今已失传。

但同代文人张又新在《煎茶水记》里,曾详细地开列出一张陆羽品评过的江河井泉及雪水等共二十品的水单。

如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

而把扬子江中心的中泠泉(在今镇江,又称南泠泉)列为第七品。

有意思的是张又新还记下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州刺史李季卿在扬子江畔,遇见了在此考察茶事的陆羽,便相邀同船而行。

李季卿闻说附近扬子江中心的南零水煮茶极佳,即令士卒驾小舟前去汲水。

不料士卒于半路上将一瓶水泼洒过半,偷偷舀了岸边的江水充兑。

陆羽舀尝一口,立即指出“此为近岸江中之水,非南零水。

”李季卿令士卒再去取水,陆羽品尝后,才微笑道:“此乃江中心南零水也。

”取水的士卒不得不服,跪在陆羽面前,告诉了实情,陆羽的名气随后也就越发被传扬得神乎其神了。

明清时的一些茶艺专家认为,南零水和临岸江水,一清一浊,一轻一重,对茶圣陆羽来说是不难分辨的。

陆羽逝世,后人尊其为“茶神”,肇始于晚唐。

唐时曾任过衢州刺史的赵磷,其外祖与陆羽交契至深.他在《因话录》里说:‘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

至今鬻茶之家,陶其像置于锡器之间,云宜茶足利。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研究经学坟典被视为士人正途。

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只是被认为难入正统的“杂学”。

陆羽与其他士人一样,对于传统的中国儒家学说十分熟悉并悉心钻研,深有造诣。

但他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

传说之二陆羽出生于唐时复州竟陵,就是现在的湖北天门,可竟陵这个地方留给陆羽的只是难以言说的辛酸。

你只要翻开陆羽写的自传——《陆文学自传》,就能迎面闻到这一浓郁的伤感气息。

粤教版-语文-高二-《陆文学自传》作者陆羽主要成就

粤教版-语文-高二-《陆文学自传》作者陆羽主要成就

高中-语文-精心校对-打印版《陆文学自传》作者陆羽主要成就陆羽所著《茶经》三卷十章七千余字,分别为:卷一,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二,四之器;卷三,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陆羽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取得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后,又遍稽群书,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

《茶经》一问世,即风行天下,为时人学习和珍藏。

在《茶经》中,陆羽除全面叙述茶区分布、茶叶的生长、种植、采摘、制造、品鉴外,有许多名茶首先为他所发现。

如浙江长城(今长兴县)的顾渚紫笋茶,经陆羽评为上品,后列为贡茶;义兴郡(令江苏宜兴)的阳羡茶,则是陆羽直接推举入贡的。

(义兴县重修茶舍记)载:“御史大夫李栖筠实典是邦,山俗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以荐于上。

栖筠从之,始进万两,此其滥觞也。

”《茶经》共十章,七千余言,分为上、中、下三卷。

十章目次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一之源,概述中国茶的主要产地及土壤、气候等生长环境和茶的性能、功用;二之具,讲当时制作、加工茶叶的工具;三之造,讲茶的制作过程;四之器,讲煮茶、饮茶器皿;五之煮,讲煮茶的过程、技艺;六之饮,讲饮茶的方法、茶品鉴赏;七之事,讲中国饮茶的历史;八之出,详细记载了当时的产茶盛地,并品评其高下,记载了全国四十余州产茶情形,对于自己不甚明了的十一个州的产茶之地亦如实注出;九之略,是讲饮茶器具何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省略何种:野外采薪煮茶,火炉、交床等不必讲究;临泉汲水可省去若干盛水之具。

但在正式茶宴上,“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

”最后,陆羽还主张要把以上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张陈于座隅,茶人们喝着茶,看着图,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悦,这与端来一瓢一碗,几口灌下,那意境自然大不相同。

陆羽的《茶经》,是古代茶人勤奋读书、刻苦学习、潜心求索、百折不挠精神的结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褊躁多自用意 Biǎn,气量狭小 谓生多瞋 Chēn,怒目而视 结庐于苕溪之湄 Tiáo,地名 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 Jīn,衣领 令芟夷卉莽 Shān,剪除杂草 郢人酺于沧浪 Yí ng,楚国首都。Pú,聚会饮酒 洎至德初 Jì ,自从 Zī,黑色 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交 并贮于褐布囊 Hè,粗布衣服 Miǎn,河流名 于是汉沔之俗异焉
文章内容
概况及为人 苕溪隐居
寄身寺庙 历经磨难
投身为伶
交接名流 勤奋著述
不屈不挠 详 略 自信乐观 得 当 敢于挑战
个突出
形 象 鲜 明

表并列 而有相如之口吃 表转折 而为人才辩为性 不言而去 表承接 而不愆也 表转折 号泣而归 表修饰 口动而已 罢了,语气词 舍主者而去 表承接

• • • • • • • 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 表凭借的工具手段, 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用,把 以身为伶党 主者以为慵惰 认为 主者以为蓄怒 以吾门人众多 因为,表原因 故特以相赠 用,后省略“之”。相:他
词类活用
闭关读书,不杂非类 杂,形作动,与----相杂 常扁舟往来山寺 扁舟,名作状,乘扁舟 杖击林木 杖,手,木,名作状, 手弄流水 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 用杖,用手,象木 因倦所役 形作动,为-----所倦 主者以为慵惰,鞭之 鞭,名作动,鞭打 见人不善,若己羞之 形作动,以------为羞 过日门人之伯主焉 名做动,主管,监管

在 结庐于苕溪之湄 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 被 他日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 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 又束于寺中 郢人酺于沧浪 在 于是汉沔之俗亦异焉 后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别墅 并贮于褐布囊
之、见
• • • • • • • 鞭之 公追之曰 代词,我 由是俗人多忌之 主谓之间 此物皆己之所惜 时河南尹李公齐物黜守见异 我,也说被 襄阳太守李憕见遗 皆见感激当时 被
陆文学自传
陆 羽
思考题
• • • •
1。你认为本文我们应重点掌握哪些字词? 2。本文有哪些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3。整理本文“而”“以”的用法 4。整理本文“于”、“之”、“见”及其他虚词 的用法。 • 5。本陆羽文写了自己的哪些事,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生字

• • • • • • • • •
可捐乐工书 抛弃。“细大不捐” 邑吏召子为伶正之师 管理戏子的官。乐正,里正 凡三年 总共 由是俗人多忌之,鞭之 第一人称代词,我 皆见感激当时 被;感慨激动 行哭涕泗 眼泪鼻涕
特殊句式
• • • • • • • • 判断句 陆子名羽,字鸿渐 结庐于苕溪之湄 状语后置句 他日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 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 被动句 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 状语后置 时河南尹李公齐物黜守见异 白驴,犎牛,襄阳太守李憕见遗 被动句 皆见感激当时
重点字词
• • • • • • • • • • • •
未知孰是 对,正确 凡与人宴处 闲居 又与人为信 诚实 而不愆也 延误 谈宴永日 终,整日。长,“永夜”“永日” 自九岁学属文 写 负瓦施屋 盖 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 只;地方 危坐展卷 端直 呜咽不自胜 承受,控制 折其楚乃释 荆条,“荆楚” 卷衣诣伶党 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