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三讲(2)与第四与第五讲)
小学初中高中数学全册目录(完整版)
![小学初中高中数学全册目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02cd4718e9951e79b892762.png)
七年级上册第1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1 从自然数到分数1.2 《九章算术》中的正负数1.3 数轴1.4 绝对值1.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1 有理数的加法2.2 有理数的减法2.3 有理数的乘法2.4 有理数的除法2.5 有理数的乘方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7 准确数和近似数2.8 计算器的使用第3章实数3.1 平方根3.2 实数3.3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3.4 实数的运算第4章代数式4.1用字母表示数4.2代数式4.3代数式的值4.4 整式4.5 合并同类项4.6 整式的加减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1 一元一次方程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步骤5.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4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第6章数据与图表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2 统计表6.3 条形统计图和统计图6.4 扇形统计图第7章图形的初步知识7.1 几何图形7.2 线段、射线和直线7.3 线段的长短比较7.4 角与角的度量7.5 角的大小比较7.6 余角和补角7.7 相交线7.8 平行线七年级下册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1 认识三角形1.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1.3 三角形的高1.4 全等三角形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6 作三角形第2章图形和变换2.1 轴对称图形2.2 轴对称变换2.3 平移变换2.4 旋转变换2.5 相似变换2.6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第3章事件的可能性3.1 认识事件的可能性3.2 可能性的大小3.3 可能性和概率第4章二元一次方程组4.1 二元一次方程4.2 二元一次方程组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5章整式的乘除5.1 同底数幂的乘法5.2 单项式的乘法5.3 多项式的乘法5.4乘法公式5.5 整式的化简5.6 同底数幂的除法5.7 整式的除法第6章因式分解6.1 因式分解6.2 提取公因式法6.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6.4因式分解的简单应用第7章分式7.1 分式7.2 分式的乘除7.3 分式的加减7.4 分式方程八年级上册第1章平行线1.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2 平行线的判定1.3 平行线的性质1.4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第2章特殊三角形2.1 等腰三角形2.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2.4 等边三角形2.5 直角三角形2.6 探索勾股定理2.7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章直棱柱3.1 认识直棱柱3.2 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3.3 三视图3.4 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第4章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4.1 抽样4.2 平均数4.3 中位数和众数4.4 方差和标准差4.5 统计量的选择与应用第5章一元一次不等式5.1 认识不等式5.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5.3 一元一次不等式5.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6章图形与坐标6.1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6.2 平面直角坐标系6.3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第7章一次函数7.1 常量与变量7.2 认识函数7.3 一次函数7.4 一次函数的图象7.5 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八年级下册第1章二次根式1.1 二次根式1.2 二次根式的性质1.3 二次根式的运算第2章一元二次方程2.1 一元二次方程2.2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2.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3章频数分布及其图形3.1 频数与频率3.2 频数分布直方图3.3 频数分布折线图第4章命题与证明4.1 定义与命题4.2 证明4.3 反例与证明4.4 反证法第5章平行四边形5.1 多边形5.2 平行四边形5.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5.4中心对称5.5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5.6 三角形的中位线5.7 逆命题和逆定理第6章特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6.1 矩形6.2 菱形6.3 正方形6.4梯形九年级上册第1章反比例函数1.1 反比例函数1.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2章二次函数2.1 二次函数2.2 二次函数的图像2.3 二次函数的性质2.4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3章圆的基本性质3.1 圆3.2 圆的轴对称性3.3 圆心角3.4 圆周角3.5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3.6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第4章相似三角形4.1 比例线段4.2 相似三角形4.3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4.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4.5 相似多边形4.6 图形的位似九年级下册第1章解直角三角形1.1 锐角三角形1.2 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1.3 解直角三角形第2章简单事件的概率2.1 简单事件的概率2.2 估计概率2.3 概率的简单应用第3章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3.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2 三角形的内切圆3.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4章投影与三视图4.1 视角与盲区4.2 投影4.3 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2 函数及其表示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2 直线的方程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 函数y=Asin(ωx+ψ)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应用举例1.3实习作业第二章数列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2等差数列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等比数列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三章不等式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4基本不等式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椭圆2.2双曲线2.3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变化率与导数3.2导数的计算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第四章框图4.1流程图4.2结构图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曲线与方程2.2 椭圆2.3 双曲线2.4 抛物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 变化率与导数1.2 导数的计算1.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5 定积分的概念1.6 微积分基本定理1.7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 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2 排列与组合1.3 二项式定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2.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4 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3.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选修3-1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第二讲古希腊数学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第五讲微积分的诞生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第七讲千古谜题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选修3-3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第四讲球面三角形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选修3-4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选修4-1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选修4-2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选修4-4第一讲坐标系第二讲参数方程选修4-5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第二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选修4-6第一讲整数的整除第二讲同余与同余方程第三讲一次不定方程第四讲数伦在密码中的应用选修4-7第一讲优选法第二讲试验设计初步选修4-9第一讲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第二讲决策树方法第三讲风险型决策的敏感性分析第四讲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一年级上册一、数一数二、比一比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四、认识物体和图形五、分类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七、11~20各数的认识八、认识钟表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十、总复习一年级下册一、位置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三、图形的拼组四、100以内数的认识五、认识人民币(出现简单的名数改写;关于人民币的简单运算)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七、认识时间八、找规律九、统计十、总复习二年级上册一、长度单位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三、角的初步知识四、表内乘法(一)五、观察物体六、表内乘法(二)七、统计八、数学广角九、总复习二年级下册一、解决问题二、表内除法(一)三、图形与变换四、表内除法(二)五、万以内数的认识六、克与千克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八、统计九、找规律十、总复习三年级上册一、测量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三、四边形四、有余数的除法五、时、分、秒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七、分数的初步认识八、可能性九、数学广角十、总复习三年级下册一、位置与方向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三、统计四、年、月、日五、两位数乘两位数六、面积七、小数的初步认识八、解决问题九、数学广角十、总复习四年级上册一、大数的认识二、角的度量三、三位数乘两位数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六、统计七、数学广角八、总复习四年级下册一、四则运算二、位置与方向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五、三角形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七、统计八、数学广角九、总复习五年级上册一、小数乘法二、小数除法三、观察物体四、简易方程五、多边形的面积六、统计与可能性七、数学广角八、总复习五年级下册一、图形的变换二、因数与倍数三、长方体和正方体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六、统计七、数学广角八、总复习六年级上册一、位置二、分数乘法三、分数除法四、圆五、百分数六、统计七、数学广角八、总复习六年级下册一、负数二、圆柱与圆锥三、比例四、统计五、数学广角六、整理与复习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统计与概率4、综合应用。
(整理)小学数学课外学习材料五年级下期
![(整理)小学数学课外学习材料五年级下期](https://img.taocdn.com/s3/m/7ce36d50cc7931b765ce15de.png)
小学数学课外学习材料五年级下期第一讲对称、平移和旋转例1 一条1m长的纸条,在距离一端0.618m的地方有一个红点,把纸条对折起来,在对准红点的地方涂一个黄点,然后打开纸条从红点的地方剪断,再把有黄点的一段对折起来,对准黄点的地方剪一刀,使纸条断成三段。
问:四段纸条中最短的一段长度是多少米?(第一届华杯赛决赛题)解:画出示意图:黄红第一次对折 . .第二次对折 . .黄第二次剪断处第一次对折的折痕,是红点与黄点的对称轴,第一次剪下的纸条长度是1-0.618=0.382(m)。
红点到黄点的距离是1-0.382×2=0.236(m)。
第二次对折的折痕是黄点与第二次剪断处的对称轴,黄点与第二次剪断处的距离是0.618-0.236×2=0.146(m)。
所以,四段纸条的长度分别是0.382m、0.236m、0.236m、0.146m,最短的一段长度是0.146m。
例2 如下页左图,一个斜边为49㎝的红色直角三角形纸片AFD,一个斜边为29㎝的蓝色直角三角形纸片BDE,—张黄色的正方形纸片CFDE,拼成一个直角三角形ABC。
问:红、蓝两个三角形纸片面积之和是多少平方厘米?(第七届“华杯赛”决赛试题)解:把直角三角形BD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如右上图)。
由于DE=DF,结果点E与点F重合,点B落在FC上的点G处,所以DG=DB=29。
而∠ADG =∠ADF+∠FDG=∠ADF+∠EDB=180°-∠FDE=180°-90°=90°,于是ADG是直角三角形,并且它的面积等于红、蓝两个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是AD×DG÷2=49×29÷2=710.5(㎝2)。
练习一1.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菱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
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电子版
![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8017d8cc17552706220859.png)
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电子版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电子版第一讲认识图形(一)1.这叫什么?这叫“点”。
用笔在纸上画一个点,可以画大些,也可以画小些。
点在纸上占一个位置。
2.这叫什么?这叫“线段”。
沿着直尺把两点用笔连起来,就能画出一条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
3.这叫什么?这叫“射线”。
从一点出发,沿着直尺画出去,就能画出一条射线。
射线有一个端点,另一边延伸得很远很远,没有尽头。
4.这叫什么?这叫“直线”。
沿着直尺用笔可以画出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
5.这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6.这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没有交点,无论延伸多远都不相交。
7.这叫什么?这叫“角”。
角是由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
这点叫角的顶点,射线叫角的边。
角分锐角、直角和钝角三种。
直角的两边互相垂直,三角板有一个角就是这样的直角。
教室里天花板上的角都是直角。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习题一1.点(1)看,这些点排列得多好!(2)看,这个带箭头的线上画了点。
2.线段下图中的线段表示小棍,看小棍的摆法多有趣!(1)一根小棍。
可以横着摆,也可以竖着摆。
(2)两根小棍。
可以都横着摆,也可以都竖着摆,还可以一横一竖摆。
(3)三根小棍。
可以像下面这样摆。
3.两条直线哪两条直线相交?哪两条直线垂直?哪两条直线平行?4.你能在自己的周围发现这样的角吗?第二讲认识图形(二)一、认识三角形1.这叫“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2.这叫“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一个角是直角。
它的三条边中有两条叫直角边,一条叫斜边。
3.这叫“等腰三角形”。
它也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两条边一样长(相等),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外的一条边叫“底”。
4.这叫“等腰直角三角形”或叫“直角等腰三角形”。
它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
5.这叫“等边三角形”。
它的三条边一样长(相等),三个角也一样大(相等)。
二年级下册奥数培训教材【推荐】
![二年级下册奥数培训教材【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be3d31323186bceb18e8bbd8.png)
目录第一章:算一算第一讲巧填竖式(二)第二讲简便运算(一)第三讲简便运算(二)第四讲简单数的分解用第五讲数的读写单元练习(一)(另附)第二章:实践与应用(一)第一讲应用题(一)第二讲应用题(二)第三讲应用题(三)单元练习(二)(另附)第三章:合理推算第一讲简单推理(一)第二讲简单推理(二)第三讲简单推理(三)第四讲合理安排单元练习(三)(另附)第四章:趣味数学与游戏第一讲巧填数第二讲数学游戏第三讲杂题单元练习(四)(另附)第五章:实践与应用(二)第一讲余数的妙用(二)第二讲年龄问题第三讲间隔趣谈(三)第四讲画画凑凑第五讲排队问题单元练习(五)(另附)第六章:认识时间第一讲时钟问题(一)第二讲时钟问题(二)单元练习(六)(另附)综合练习(一)(另附)综合练习(二)(另附)第一章算一算第一讲巧填竖式(二)【专题导引】“算式谜”是一种常见的猜谜游戏。
通常是给出一个式子,但式子中却含有一些用汉字、字母等表示的特定的数字。
要求我们根据一定的法则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找到要填的数字。
解答这类题目,要分析算式的特点,运用加、减的运算法则来安排每一个数。
一个算式中填几个数时,要选好先填什么,再填什么,选准“突破口”,其他就好填了。
【典型例题】【例1】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4+79□【试一试】1、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8□+4□02、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3+□90【例2】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6□-9□2【试一试】1、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5□-7□12、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7-□49【例3】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191【试一试】1、在下面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有哪几种填法?□□+□□1492、在下边的算式里,空格里的四个数字总和是()。
人教版高中数学B版目录
![人教版高中数学B版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eb3e523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7.png)
人教版高中数学B版目录第一篇:人教版高中数学B版目录人教版高中数学B版必修第一章1.1 集合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第二章第三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一章第二章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函数2.1 函数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2.3 函数的应用(Ⅰ)2.4 函数与方程基本初等函数(Ⅰ)3.1 指数与指数函数 3.2 对数与对数函数 3.3 幂函数3.4 函数的应用(Ⅱ)立体几何初步1.1 空间几何体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2 直线方程 2.3 圆的方程2.4 空间直角坐标系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2 基本算法语句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统计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2.3 变量的相关性概率3.1 随机现象 3.2 古典概型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 3.4 概率的应用基本初等函(Ⅱ)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平面向量2.1 向量的线性运算必修五第三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 2.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4 向量的应用三角恒等变换3.1 和角公式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解直角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2 应用举例数列2.1 数列 2.2 等差数列 2.3 等比数列不等式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 均值不等式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3.5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人教版高中数学B版选修常用逻辑用语命题与量词第一章1.1 选修1-1 选修1-2 选修4-5 第二章第三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1.2 基本逻辑联结词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椭圆 2.2 双曲线 2.3 抛物线导数及其应用3.1 导数3.2 导数的运算 3.3导数的应用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2 基本不等式1.3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4 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 1.5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2.1 柯西不等式2.2 排序不等式2.3平均值不等式(选学)2.4 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化的数学模型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 3.1 数学归纳法原理3.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第二篇:高中数学目录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阅读与思考集合中元素的个数1.2 函数及其表示阅读与思考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1.3 函数的基本性质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象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信息技术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2.2 对数函数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探究也发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阅读与思考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信息技术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方程的近似解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收集数据并建立函数模型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阅读与思考画法几何与蒙日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探究与发现祖暅原理与柱体、椎体、球体的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阅读与思考欧几里得《原本》与公理化方法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探究与发现魔术师的地毯3.2 直线的方程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阅读与思考笛卡儿与解析几何第四章圆与方程4.1 圆的方程阅读与思考坐标法与机器证明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4.3 空间直角坐标系信息技术应用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圆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算法案例阅读与思考割圆术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2.2 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阅读与思考概率与密码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阅读与思考三角学与天文学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探究与发现函数y=Asin(ωx+φ)及函数y=Acos(ωx+φ)探究与发现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研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信息技术应用1.5 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阅读与思考振幅、周期、频率、相位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阅读与思考向量及向量符号的由来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阅读与思考向量的运算(运算律)与图形性质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信息技术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三角函数表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探究与发现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1.2 应用举例阅读与思考海伦和秦九韶1.3 实习作业第二章数列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阅读与思考斐波那契数列信息技术应用2.2 等差数列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 等比数列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阅读与思考九连环探究与发现购房中的数学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阅读与思考错在哪儿信息技术应用用Excel解线性规划问题举例3.4 基本不等式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阅读与思考“且”“或”“非”与“交”“并”“补”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椭圆探究与发现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信息技术应用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2.2 双曲线探究与发现2.3 抛物线阅读与思考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变化率与导数3.2 导数的计算探究与发现牛顿法──用导数方法求方程的近似解3.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图形技术与函数性质3.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实习作业走进微积分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阅读与思考科学发现中的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第四章框图4.1 流程图4.2 结构图信息技术应用用word2002绘制流程图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曲线与方程2.2 椭圆探究与发现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信息技术应用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2.3 双曲线2.4 抛物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阅读与思考向量概念的推广与应用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 变化率与导数1.2 导数的计算1.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5 定积分的概念1.6 微积分基本定理1.7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 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探究与发现子集的个数有多少1.2 排列与组合探究与发现组合数的两个性质1.3 二项式定理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中的一些秘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探究与发现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取何值时概率最大2.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4 正态分布信息技术应用μ,σ对正态分布的影响第三章统计案例3.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选修3-1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一古埃及的数学二两河流域的数学三丰富多彩的记数制度第二讲古希腊数学一希腊数学的先行者二毕达哥拉斯学派三欧几里得与《原本》四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一《周髀算经》与赵爽弦图二《九章算术》三大衍求一术四中国古代数学家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一坐标思想的早期萌芽二笛卡儿坐标系三费马的解析几何思想四解析几何的进一步发展第五讲微积分的诞生一微积分产生的历史背景二科学巨人牛顿的工作三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一分析的化身──欧拉二数学王子──高斯第七讲千古谜题一三次、四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发现二高次方程可解性问题的解决三伽罗瓦与群论四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的解决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一古代的无穷观念二无穷集合论的创立三集合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一中国现代数学发展概观二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三当代几何大师──陈省身选修3-3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一平面与球面的位置关系二直线与球面的位置关系和球幂定理三球面的对称性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一球面上的距离二球面上的角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一极与赤道二球面二角形三球面三角形1.球面三角形2.三面角3.对顶三角形4.球极三角形第四讲球面三角形一球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二、球面“等腰”三角形三球面三角形的周长四球面三角形的内角和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1.“边边边”(s.s.s)判定定理2.“边角边”(s.a.s.)判定定理3.“角边角”(a.s.a.)判定定理4.“角角角”(a.a.a.)判定定理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一球面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公式二简单多面体的欧拉公式三用球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证明欧拉公式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一球面上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二用向量方法证明球面上的余弦定理1.向量的向量积2.球面上余弦定理的向量证明三从球面上的正弦定理看球面与平面四球面上余弦定理的应用──求地球上两城市间的距离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一平面几何与球面几何的比较二欧氏平行公理与非欧几何模型──庞加莱模型三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的意义选修3-4对称与群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一平面刚体运动1.平面刚体运动的定义2.平面刚体运动的性质二对称变换1.对称变换的定义2.正多边形的对称变换3.对称变换的合成4.对称变换的性质5.对称变换的逆变换三平面图形的对称群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一 n元对称群Sn思考题二多项式的对称变换思考题三抽象群的概念1.群的一般概念2.直积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一带饰和面饰思考题二化学分子的对称群三晶体的分类四伽罗瓦理论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一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四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圆周角定理二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三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四弦切角的性质五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一平行射影二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三平面与圆锥面的截线选修4-2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一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一)几类特殊线性变换及其二阶矩阵1.旋转变换2.反射变换3.伸缩变换4.投影变换5.切变变换(二)变换、矩阵的相等二二阶矩阵与平面向量的乘法三线性变换的基本性质(一)线性变换的基本性质(二)一些重要线性变换对单位正方形区域的作用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一复合变换与二阶矩阵的乘法二矩阵乘法的性质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一逆变换与逆矩阵1.逆变换与逆矩阵2.逆矩阵的性质二二阶行列式与逆矩阵三逆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矩阵形式2.逆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探索与发现三阶矩阵与三阶行列式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一变换的不变量——矩阵的特征向量1.特征值与特征向量2.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二特征向量的应用1.Anα的简单表示2.特征向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一讲坐标系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二极坐标系三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四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简介第二讲参数方程一曲线的参数方程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三直线的参数方程四渐开线与摆线选修4-5不等式选讲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一不等式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基本不等式3.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二绝对值不等式1.绝对值三角不等式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第二讲讲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一比较法二综合法与分析法三反证法与放缩法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一二维形式柯西不等式二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三排序不等式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一数学归纳法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第一讲整数的整除一整除1.整除的概念和性质2.带余除法3.素数及其判别法二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1.最大公因数2.最小公倍数三算术基本定理第二讲同余与同余方程一同余1.同余的概念2.同余的性质二剩余类及其运算三费马小定理和欧拉定理四一次同余方程五拉格朗日插值法和孙子定理六弃九验算法第三讲一次不定方程一二元一次不定方程二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特解三多元一次不定方程第四讲数伦在密码中的应用一信息的加密与去密二大数分解和公开密钥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第一讲优选法一什么叫优选法二单峰函数三黄金分割法——0.618法1.黄金分割常数2.黄金分割法——0.618法阅读与思考黄金分割研究简史四分数法1.分数法阅读与思考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2.分数法的最优性五其他几种常用的优越法1.对分法2.盲人爬山法3.分批试验法4.多峰的情形六多因素方法1.纵横对折法和从好点出发法2.平行线法3.双因素盲人爬山法第二讲试验设计初步一正交试验设计法1.正交表2.正交试验设计3.试验结果的分析4.正交表的特性二正交试验的应用选修4-9风险与决策第一讲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一风险与决策的关系二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1.风险(平均损失)2.平均收益3.损益矩阵4.风险型决策探究与发现风险相差不大时该如何决策第二讲决策树方法第三讲风险型决策的敏感性分析第四讲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一马尔可夫链简介1.马尔可夫性与马尔可夫链2.转移概率与转移概率矩阵二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三长期准则下的马尔可夫型决策理论1.马尔可夫链的平稳分布2.平稳分布与马尔可夫型决策的长期准则3.平稳准则的应用案例第三篇:高中数学目录【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总目录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阅读与思考集合中元素的个数1.2 函数及其表示阅读与思考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1.3 函数的基本性质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象实习作业小结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信息技术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2.2 对数函数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探究也发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2.3 幂函数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阅读与思考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信息技术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方程的近似解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收集数据并建立函数模型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必修二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阅读与思考画法几何与蒙日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探究与发现祖暅原理与柱体、椎体、球体的体积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阅读与思考欧几里得《原本》与公理化方法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探究与发现魔术师的地毯3.2 直线的方程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阅读与思考笛卡儿与解析几何小结复习参考题第四章圆与方程4.1 圆的方程阅读与思考坐标法与机器证明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4.3 空间直角坐标系信息技术应用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圆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算法案例阅读与思考割圆术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2.2 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阅读与思考概率与密码小结复习参考题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阅读与思考三角学与天文学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探究与发现函数y=Asin(ωx+φ)及函数y=Acos(ωx+φ)探究与发现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研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信息技术应用1.5 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阅读与思考振幅、周期、频率、相位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平面向量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阅读与思考向量及向量符号的由来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阅读与思考向量的运算(运算律)与图形性质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信息技术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三角函数表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探究与发现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1.2 应用举例阅读与思考海伦和秦九韶1.3 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数列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阅读与思考斐波那契数列信息技术应用2.2 等差数列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 等比数列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阅读与思考九连环探究与发现购房中的数学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阅读与思考错在哪儿信息技术应用用Excel解线性规划问题举例3.4 基本不等式选修1-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阅读与思考“且”“或”“非”与“交”“并”“补”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椭圆探究与发现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信息技术应用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2.2 双曲线探究与发现2.3 抛物线阅读与思考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变化率与导数3.2 导数的计算探究与发现牛顿法──用导数方法求方程的近似解3.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图形技术与函数性质3.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实习作业走进微积分选修1-2 第一章统计案例1.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阅读与思考科学发现中的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小结复习参考题第四章框图4.1 流程图4.2 结构图选修2—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曲线与方程2.2 椭圆探究与发现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信息技术应用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2.3 双曲线探究与发现2.4 抛物线探究与发现阅读与思考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阅读与思考向量概念的推广与应用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选修2—2 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 变化率与导数1.2 导数的计算1.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5 定积分的概念1.6 微积分基本定理1.7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 数学归纳法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选修2-3 第一章计数原理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探究与发现子集的个数有多少1.2 排列与组合。
2019年 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打印版)
![2019年 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ec3fa45fbfc77da269b163.png)
1916 年樊炳清先生首先介绍了比内—西蒙智力量表。1920 年,北京高等师范和南京师 范学校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两个心理学实验室,廖世承和陈鹤琴先生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 心理测量课。1921 年,他俩正式出版《心理测验法》一书,当时影响很大。1922 年夏天, 中华教育改进社聘请美国教育心理测验专家麦考尔来华讲学。
单位是测量的基本要素,没有单位就无法进行测量。好的单位具备条件:一是确定的 意义,二是相同的价值。一般来说,心理测量的单位往往不够完善。
三、测量量表
量表是根据一定法则在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上把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的连 续体。根据量表的精确度,斯蒂文斯将量表从低到高分为成四种水平,即命名量表、顺序量 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 (一)命名量表
课程简介
心理测量学是心理学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心理测量是重要的心 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诊断和人力资源管理中决策的辅助工具,但心 理测量工具目前尚不完善。
心理测量是心理学工作者需要熟练掌握的一项工具或一种手段。 因为心理测量学中涉及到统计学和数学方面知识,在心理咨询师知识 结构中是最难学、最难懂的一门课程,所以,本章课程对大部分参加 心理咨询师课程学习者来说是具有相当难度的。
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
辅 导 资 料
洪进鹏 2018.11
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 课程目录
第一讲 测量:心理咋测量 第二讲 定义:什么是心理测验 第三讲 常模:成绩好坏跟谁比 第四讲 信度:心理测量可靠吗 第五讲 效度:心理测量准确吗 第六讲 项目分析:这次测验难吗 第七讲 编制:测验咋编制 第八讲 技术:测验咋使用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182222240c844768eaee6b.png)
第一讲跨文化交际1. 在你的日常活动中哪些是比较典型的跨文化交际?答:(1)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
(2)日常活动中比较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有:①中外领导人谈判、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外国商人谈生意;②和外国旅游者、外国留学生、外国教师交往;③阅读外国小说、观看外国电影、电视节目。
2。
你认为强调个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有什么利弊?答:强调个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有如下利弊:(1)利:每个人都隶属于若干群体,而且没有哪两个人隶属的群体是完全相同的。
即使在同一群体中,每个人的态度、价值和信念也不会完全一样.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被认为是独特的。
强调个人的差异,就是在从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来研究不同文化对个体的影响,这有助于跨文化交际深入开展。
(2)弊:过于强调个人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有一定的弊端。
个体只是一种或多种文化的具体情况。
根据传统的观念,文化通常不是指个人行为,而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个人之间的差异研究只有在把他们当作群体代表时才有意义。
过于强调个人文化之间的差异会使跨文化交际变得非常繁琐,实际上取消了跨文化研究的意义。
3. 我国的地区文化差异是否可以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方面?答:我国的地区文化差异可以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方面。
(1)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性排序如下:主流文化-亚文化—地区文化—小群体文化。
(2)地区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地势高低起伏,地形复杂多变,由于空间分布差异,各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地方特斯的区域文化.(3)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些也构成了地区文化的一部分.这些地区文化从总体上看,特点显著,区别性强,差异性大,值得进行跨文化研究.第二讲跨文化交际学1。
跨文化交际学为什么产生在美国?答:跨文化交际学产生在美国有以下几个原因:(1)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除了印第安人以外,其他人都先后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
上海初高中物理目录(完整版)
![上海初高中物理目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d4ef0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e.png)
上海初高中物理目录(完整版)初二第一学期让我们起航1 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2 有用的物理学3 测量的历史第一章声1.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1.2声音的特征第二章光2.1光的反射2.2光的折射2.3透镜成像2.4光的色散第三章运动和力3.1机械运动3.2直线运动3.3力3.4重力力的合成3.5二力平衡3.6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初二第二学期第四章机械和功4.1简单机械4.2机械功4.3机械能﹡4.4功的原理第五章热与能5.1温度温标5.2热量比热容5.3内能﹡5.4物态变化5.5热机初三第一学期第六章压力与压强6.1密度6.2压强6.3液体内部的压强6.4阿基米德原理﹡6.5液体对压强的传递6.6大气压强﹡6.7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第七章电路7.1电流电压7.2欧姆定律电阻7.3串联电路7.4并联电路初三第二学期第八章电能与磁8.1电功率8.2电流的磁场8.3电能的获得和输送8.4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第九章从原子到星系9.1原子9.2地球太阳系﹡9.3银河系宇宙9.4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物理新教材共有五册,其中基础型课程,高一、二年级各一册。
拓展型课程,高一、高二合一册,高三一册。
还有研究型课程一册。
高一第一学期前言物理探索之旅——致同学们第一篇机械运动第一章匀变速直线运动A.质点位移和时间B.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C.快慢变化的运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D.现代实验技术——数字化信息系统(DIS)E.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F.匀加速直线运动G.学习包——自由落体运动第二章力和力的平衡A.生活中常见的力B.力的合成C.力的分解D.共点力的平衡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A.牛顿第一定律惯性B.牛顿第二定律C.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三定律D.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E.从牛顿到爱因斯坦高一第二学期第四章周期运动A.匀速圆周运动B.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C.机械振动D.机械波的产生E.机械波的描述第二篇能量与能量守恒第五章机械能A.功B.功率C.动能D.重力势能E.功和能量变化的关系F.机械能守恒定律第六章分子和气体定律A.分子阿伏伽德罗常数B.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C.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关系D.压缩气体的应用高二第一学期第七章内能能量守恒定律A.物体的内能B.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C.能的转化的方向性能源开发D.学习包——太阳能的利用第三篇电场和磁场第八章电场A.静电现象元电荷B.电荷的相互作用电场C.静电的利用与防范第九章电路A.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B.电功电功率C.多用电表的使用D.简单逻辑电路E.学习包——自动控制与模块机器人第十章磁场A.电流的磁场B.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左手定则C.磁感应强度磁通量D.直流电动机高二第二学期第十一章电磁感应电磁波A.电磁感应现象B.感应电流的方向右手定则C.学习包——电磁波第四篇微观和宇观世界第十二章物质的微观结构A.原子的核式结构B.物质的放射性及其应用C.原子核的组成D.重核裂变链式反应E.反应堆核电站第十三章宇宙A.万有引力定律B.宇宙的基本结构C.天体的演化结束语可爱的物理学高一、二拓展型课程Ⅰ第一章匀变速直线运动A 匀变速直线运动B 竖直上抛运动第二章力矩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A 力矩B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A 摩擦力B 物体的受力分析C 牛顿定律的应用第四章机械能A 机械能守恒定律B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第五章匀速圆周运动A 向心加速度向心力B 圆周运动的应用*C 离心现象第六章简谐运动与机械波A 简谐运动振动图像B 单摆*C 受迫振动共振现象D 纵波E 波的干涉、衍射*F 多普勒效应第七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A 固体的基本性质B 液体的基本性质*C 新材料简介D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第八章热力学定律A 热力学第一定律B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第九章电场A 真空中的库仑定律B 匀强电场电场的叠加C 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D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E 静电感应现象第十章电路A 电动势B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C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D 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应用*E 电阻定律第十一章磁场A 安培力*B 磁力矩第十二章电磁感应A 楞次定律B 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大小第十三章光的波粒二象性A 光的干涉和衍射B 光的电磁说*光的偏振C 光电效应光子说D 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第十四章原子核A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B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C 结合能和质能方程*D 核聚变*E 人类对物质微观结构的探索第十五章宇宙A 万有引力和第一宇宙速度*B 宇宙大爆炸学说*C 人类对宇宙结构的探索高三拓展型课程Ⅱ第一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抛体运动(共同专题)A.运动的合成和分解B.平抛运动﹡C.斜抛运动第二讲动能定理(共同专题)A.动能定理B.动能定理的应用第三讲动量(侧重理论专题)A.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B.冲量动量定理﹡第四讲物体的平衡(测中应用专题)第五讲人造地球卫星(测中应用专题)第六讲匀强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共同专题)第七讲电磁感应定律(共同专题)第八讲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侧重理论专题)A.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B.洛伦兹力﹡C.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第九讲交流电(测中应用专题)A.交流电B.变压器高压输电﹡C.电感器电容器﹡D.交流电路第十讲传感器及其应用(测中应用专题)第十一讲光的折射(测中应用专题)A.光的折射﹡B.全反射﹡第十二讲激光及其应用(测中应用专题)A.激光的特性B.激光应用简介﹡第十三讲相对论简介(侧重理论专题)A.光速不变原理B.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C.质速关系和质能关系﹡第十四讲量子论简介(侧重理论专题)A.物质波B.原子能级和原子跃迁。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A版数学目录(超详细完美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A版数学目录(超详细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bb98f32af90242a995e591.png)
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目录新课标A版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单元测试•综合专栏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2函数及其表示• 1.3函数的基本性质•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本节综合1.2函数及其表示• 1.2.1函数的概念• 1.2.2函数的表示法•本节综合1.3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3.2奇偶性•本节综合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 2.2对数函数• 2.3幂函数•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2.1指数函数•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本节综合2.2对数函数•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本节综合2.3幂函数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函数与方程• 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3.1函数与方程•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本节综合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本节综合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单元测试综合专栏新课标A版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第四章圆与方程•单元测试综合专栏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复习参考题•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直线的方程•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四章圆与方程• 4.1圆的方程• 4.2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4.3空间直角坐标系•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单元测试综合专栏新课标A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第二章统计•第三章概率•单元测试•综合专栏第一章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1.2基本算法语句• 1.3算法与案例•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1.1算法与程序框图• 1.1.1算法的概念• 1.1.2程序框图和算法的逻辑结构•本节综合1.2基本算法语句• 1.2.1输入、输出、赋值语句• 1.2.2条件语句• 1.2.3循环语句•本节综合1.3算法与案例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章统计• 2.1随机抽样• 2.2用样本估计总体•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2.1随机抽样• 2.1.1简单随机抽样• 2.1.2系统抽样• 2.1.3分层抽样•本节综合2.2用样本估计总体• 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本节综合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3.1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本节综合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章概率• 3.1随机事件的概率• 3.2古典概型• 3.3几何概型•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3.1随机事件的概率•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 3.1.2概率的意义•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本节综合3.2古典概型• 3.2.1古典概型• 3.2.2随机数的产生•本节综合3.3几何概型• 3.3.1几何概型• 3.3.2均匀随机数的产生•本节综合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单元测试综合专栏新课标A版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第二章平面向量•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单元测试•综合专栏第一章三角函数•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1.2任意的三角函数•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函数y=Asin(ωx+ψ)•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章平面向量•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单元测试综合专栏新课标A版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第二章数列•第三章不等式•单元测试•综合专栏第一章解三角形•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2应用举例• 1.3实习作业•探究与发现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章数列•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1等差数列•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等比数列•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章不等式• 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 3.4基本不等式:•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单元测试综合专栏新课标A版选修一•新课标A版选修1-1•新课标A版选修1-2新课标A版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月考专栏•期中专栏•期末专栏•单元测试•综合专栏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椭圆• 2.2双曲线• 2.3抛物线•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 3.1变化率与导数• 3.2导数的计算• 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月考专栏期中专栏期末专栏单元测试新课标A版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四章框图•月考专栏•期中专栏•期末专栏•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点击这里展开-- 查看子节点索引目录,更精确地筛选资料!第一章统计案例• 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1.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实习作业•同步练习•综合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同步练习•综合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同步练习•综合第四章框图• 4.1流程图• 4.2结构图•同步练习•综合月考专栏期中专栏期末专栏单元测试本章综合新课标A版选修二•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1•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2•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3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曲线与方程• 2.2椭圆• 2.3双曲线• 2.4抛物线•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1.1变化率与导数• 1.2导数的计算• 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1.5定积分的概念• 1.6微积分基本定理• 1.7定积分的简单应用•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数学归纳法•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章计数原理• 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 1.2排列与组合• 1.3二项式定理•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2.4正态分布•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章统计案例• 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本章综合•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A版选修三•新课标A版选修3-1•新课标A版选修3-3•新课标A版选修3-4新课标A版选修3-1•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第二讲古希腊数学•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第五讲微积分的诞生•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第七讲千古谜题•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一古埃及的数学•二两河流域的数学•三丰富多彩的记数制度•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讲古希腊数学•一希腊数学的先行者•二毕达哥拉斯学派•三欧几里得与《原本》•四数学之神──阿基米德•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一《周髀算经》与赵爽弦图•二《九章算术》•三大衍求一术•四中国古代数学家•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一坐标思想的早期萌芽•二笛卡儿坐标系•三费马的解析几何思想•四解析几何的进一步发展•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五讲微积分的诞生•一微积分产生的历史背景•二科学巨人牛顿的工作•三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一分析的化身──欧拉•二数学王子──高斯•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七讲千古谜题•一三次、四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发现•二高次方程可解性问题的解决•三伽罗瓦与群论•四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的解决•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一古代的无穷观念•二无穷集合论的创立•三集合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一中国现代数学发展概观•二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三当代几何大师──陈省身•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A版选修3-3•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第四讲球面三角形•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一平面与球面的位置关系•二直线与球面的位置关系和球幂定理•三球面的对称性•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一球面上的距离•二球面上的角•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一极与赤道•二球面二角形•三球面三角形•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四讲球面三角形•一球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二、球面“等腰”三角形•三球面三角形的周长•四球面三角形的内角和•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1.“边边边”(s.s.s)判定定理•2.“边角边”(s.a.s.)判定定理•3.“角边角”(a.s.a.)判定定理•4.“角角角”(a.a.a.)判定定理•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一球面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公式•二简单多面体的欧拉公式•三用球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证明欧拉公式•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一球面上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二用向量方法证明球面上的余弦定理•三从球面上的正弦定理看球面与平面•四球面上余弦定理的应用──求地球上两城市间的距离•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一平面几何与球面几何的比较•二欧氏平行公理与非欧几何模型──庞加莱模型•三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的意义•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A版选修3-4•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综合专栏•单元测试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平面刚体运动•对称变换•平面图形的对称群•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n元对称群S•多项式的对称变换•抽象群的概念•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带饰和面饰•化学分子的对称群•晶体的分类•伽罗瓦理论•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综合专栏单元测试新课标A版选修四•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4-1•选修4-2•新课标A版选修4-4•新课标A版选修4-5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4-1•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一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四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圆周角定理•二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三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四弦切角的性质•五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一平行射影•二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三平面与圆锥面的截线•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选修4-2•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一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二二阶矩阵与平面向量的乘法•三线性变换的基本性质•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一复合变换与二阶短阵的乘法•二矩阵乘法的性质•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一逆变换与逆矩阵•二二阶行列式与逆矩阵•三逆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一变换的不变量---矩阵的特征向量•二特征向量的应用•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A版选修4-4•第一章坐标系•第二章参数方程•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章坐标系• 1.1直角坐标系、平面上的伸缩变换• 1.2极坐标系• 1.3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1.4圆的极坐标方程• 1.5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章参数方程• 2.1曲线的参数方程• 2.2直线和圆的参数方程• 2.3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2.4一些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A版选修4-5•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第二讲讲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一不等式•二绝对值不等式•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讲讲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一比较法•二综合法与分析法•三反证法与放缩法•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一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二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三排序不等式•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一数学归纳法•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单元测试•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11 / 11。
五年级奥数培训教材
![五年级奥数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14f24c1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3.png)
目录第一章数与计算…………………………………………第一讲估值问题……………………………………第二章趣题与智巧…………………………………………第一讲算式谜…………………………………………第三章实践与应用(一)………………………………第一讲行程问题(一)………………………………第二讲行程问题(二)………………………………第三讲行程问题(三)………………………………第四讲行程问题(四)………………………………第四章数论与整除…………………………………………第一讲数字趣题…………………………………………第二讲分解质因数(一)………………………………第三讲分解质因数(二)………………………………第四讲最大公因数………………………………第五讲最小公倍数(一)………………………………第六讲最小公倍数(二)………………………………第五章实践与应用(二)………………………………第一讲盈亏问题……………………………………第二讲假设法解题……………………………………第三讲作图法解题……………………………………第四讲火车行程问题………………………………第五讲杂题…………………………………………第六章组合与推理……………………………………第一讲包含与排除………………………………第二讲置换问题……………………………………第三讲简单列举……………………………………第四讲最大最小问题………………………………第五讲推理问题……………………………………第一章数与计算第一讲估值问题【专题导引】在日常生活中,某些量往往只需要作一个大致的估计,如对某厂下一年生产的总产值的估计就只能是一个大概数。
很难也没有必要精确到几元几角几分.估算就是对一些量的粗略运算,不仅现在,就是今后科学技术相当发达了,这类计算仍然十分必要.如果我们的计算结果与粗略估计大相径庭,就说明我们的计算过程必然有错。
估算常采用的方法是:1、省略尾数取近似值;2、用放大或缩小的方法来确定某个数或整个算式的取值范围进行估算。
学科概论
![学科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f2a3211aff00bed5b9f31d7d.png)
40723401《学科概论》英文课名:Introduction Discipline学时:16学时学分:1 学分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生物技术一、总论(一)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二)开课目的与任务学科概论(Introduction Discipline)是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性质的先导课程,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稳定专业学习思想,明确专业学习方向,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树立专业学习信心。
同时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本专业的主干学科(生物学)、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技术导论等)的主要研究内容、地位和作用、学科特点、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发展历程、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为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打下一个很好的铺垫,引导学生尽快尽早的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去,在教学中开拓学生的思路。
在课堂讲授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本专业兴趣,培养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三)课程教学重点、难点、手段、方法等有关说明1、重点: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技术2、难点: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技术及其具体操作采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课程内容及其学时分配第一讲: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2学时)第二讲:生物学概述(2学时)第三讲:主要课程介绍(4学时)第四讲:发酵工程(2学时)第五讲:酶工程(2学时)第六讲:基因工程(2学时)第七讲:细胞工程(2学时)三、习题及习题课每周留一次习题作业;无习题课。
四、实验无五、课程设计无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学科概论》(自编讲义)2、《现代生物技术概论》刘群红、李朝品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3、《现代生物技术导论》吕虎编著科学出版社4、《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瞿礼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七、考核办法考查40733021、40733031《生物化学》英文课名:Biochemistry(Ⅰ) (Ⅱ)学分:120学时学时:8学分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学授课对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一、总论(一)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二)开课目的与任务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发展的历史,掌握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生物体内各种物质的变化以及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代谢的规律,系统地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https://img.taocdn.com/s3/m/d9b6049571fe910ef12df8f3.png)
中国式管理主讲:曾仕强★课程提纲——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第一讲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1. 从“风水”看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2. 基本概念之一—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3. 基本概念之二—修己的要旨在自觉、自律与自主4. 基本概念之三—安人的目的在人安己安第二讲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形态1. 基本概念之四—明哲保身的理念2. 基本概念之五—化解问题的方法3. 中国式管理的思想形态第三讲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与企业文化(一)1. 引言2. 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3. 以人为主的三大原则4. 因道结合,重在企业文化第四讲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与企业文化(二)1. 依理应变,以求时时刻刻都合理2. 合理应变要有要领3.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妙用第五讲树状的组织精神1. 树状的有机系统2. 避免上侵下职3. 员工要安上级的心4. 职位越高弹性就应越大第六讲随时调整的计划方式1. 边做边修改2. 治标和治本并重3. 至诚可以前知4. 提出计划应合理坚持第七讲中国式管理的执行与考核(一)1. 中国式管理的执行与考核概述2. 站在落实计划的立场来执行3. 认清计划的可变与不可变的原则4. 检讨执行的缺失,作为下次计划的参考第八讲中国式管理的执行与考核(二)1. 采取全面无形的控制2. 建立“对没有用”的考核标准3. 保持“救人而非杀人”的考核心态4. 采取“综合考量”的原则5. 鼓励大家“反求诸己”第九讲圆满的沟通艺术1. 引言2. 妥当性大于真实性3. 采取不同的申诉方式4. 最好做到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5. 站在不明言的立场来名言第十讲圆满的领导风格1. 通过核心班子好办事2. 防止小人当道3. 用情、理、法来领导最为合理4. 最高的境界在促使部属自动自发5. 如何在规定范围内衡情伦理第十一讲合理的激励方式1. 随时随地都应该激励2. 先忠诚再求能力3. 逐渐提升安、和、乐、利的层次4. 由安员工而安顾客5. 情景配合,激励大家随机应变第十二讲中国式管理的发展1. 中国历史治少乱多的原因2. 全世界都向中国式管理学习3. 中国式管理要成为21世纪的主流第1讲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本讲重点】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上)中华民族每七百年大兴盛一次1.什么叫风水风水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54b1852b0717fd5370cdcad.png)
《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艺术导论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学时学分: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授课时间:周星期三节授课地点:6F任课教师姓名:梁宝忠职称:音乐学副教授所属院(系):师范学院联系电话:(短号:)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周星期二节音乐教研室教师办公室当面辅导二、课程简介本课程属于普通高校所有专业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开设本科程是为了使学生能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能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鉴赏各种复杂的文艺现象,牢固地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审美观 ,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途径。
三、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本课程属于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开设本科程是为了使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对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和艺术的门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以提高其艺术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讲解、赏析相关音像资料、共同探讨相关论题、学生课后作业、期末书面考试等环节和形式,采用教育、教学及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与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艺术这一文化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与理念,而不只是纯粹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提倡批判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将艺术文化与西方社会、历史、哲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与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品行操守,使这一门公选理论课的教学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的途径之一。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修读过一定的文学、美术和音乐类课程之后再修读本课程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如选修过《外国文学》、《美术鉴赏》、《西方音乐简史》、《音乐鉴赏》等课程之后再选修本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将对学生以后选修《交响乐赏析》和《音乐剧欣赏》等课程起到桥梁和铺垫的作用,并有助于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对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声乐进阶教程》
![《声乐进阶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b954e48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e.png)
单元音—— a、e、i、o、u
前响复元音,如ai、ao、ei、ou 复元音—— 中响复元音,如iao、iou、uai、uei
后响复元音,如ia、ie、ua、uo、ve
鼻元音——
前鼻元音,如an、en、in; 后鼻元音,如ang、eng、ong、ing
(1)唇部辅音:b、p、m、f
(2)齿部辅音:c、j、q、s、x、z
读谱 通过乐谱掌握歌曲的旋律线条、节拍、节奏的规律 及其表现形式
三、音乐风格分析
1.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 2.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 3.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西方分为: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20世纪音乐
中国分为:古代音乐、近现代音乐、当代音乐
东北地区:“二人转 ” ——《小拜年》、《东北风》 西北地区:“信天游”“花儿”“二人台”——《走西口》
教学目的: 1.掌握声乐作品的演唱方法、注意事项、写作背景 2.以作品演唱的形式,对发声方法进行综合应用 3.拥有独立演唱声乐作品的能力
第一节 中国歌曲
1.《问》
歌曲演唱简析:
这首歌曲是由易韦斋作词,萧友梅谱曲的一首艺术歌曲。这首歌最初收录在萧 友梅的歌曲集《今乐初集》中,于1922年10月出版。歌曲创作手法简明扼要, 音乐风格质朴、无华,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歌曲以问句的形式作为开端, 展开对人生和生活的哲理性探索。 本曲为G大调,节拍为4/4拍,音域从小字一组d到小字二组e。旋律悠扬、平缓, 情绪较为平稳。演唱时,起音要轻柔,保持气息的顺畅与流动性。牙关保持打 开状态,找到头腔共鸣,达到声音位置的统一。咬字要清晰,尤其注意每句话 结尾的闭口音“谁、水、悴、垂、泪、对”等的归韵问题。要稳定住节奏,尤 其是三连音的使用。曲中渐强与渐弱的对比使用较多,切忌渐强时出现撑喉的 状态,渐弱时要注意气息的支撑。
现代企业基础管理课程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精选五篇)
![现代企业基础管理课程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4366b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8.png)
现代企业基础管理课程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精选五篇)第一篇:现代企业基础管理课程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现代企业基础管理课程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详见下述)。
它基本涵盖了企业内部运作管理中的各个方面。
其培训的对象主要是企业的高中层、基层管理人员。
管理就是沟通和协调。
各级管理人员不但应知道自己干什么,还应当知道其他管理人员在干什么,掌握系统的管理知识。
无疑对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工作上的协调是十分有益的。
因此,我们认为只要是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员都应该参加这五门课程的学习,都应该了解这五个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注重管理方法及技能培训,突出事例分析。
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1、企业管理概述及管理学发展简史2、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3、企业的基本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价值工程、网络技术、ABC 管理法、全面质量管理、线性规化4、现代企业管理原理:以人为本、信息管理、动态原理、创新原理、经济效益原理、反馈原理5、企业规章制度的概念、基本内容6、制度的制定及执行:1)制定的指导思想、原则及条件 2)执行措施 3)完善及系统化二、产品质量管理1、产品质量的概念、术语和名词解释a、质量概念b、质量特性c、质量职能d、质量管理及其发展2、质量认证体系的内容、意义、程序及措施方案(iso9000介绍)3、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及有效运转a、质量基础工作的建立b、TQC活动c、质量成本d、PDCA循环4、质量管理的几个基本方法a、主次因素排列法b、因果分折法c、直方图法d、控制图法5、6西格玛管理介绍三、生产计划、生产运作及现场管理1、生产运作的基本构成及其基本原则a、技术工艺准备b、生产流程c、辅助运作过程d、运作服务过程e、生产运作的基本原则——连续性、比例性、均衡性、适应性f、人、机、物、环的科学配合原则2、生产计划管理a、计划类型b、时间、能力安排原则c、工艺及设施管理d、设备管理e、物料及辅助准备3、生产运作的基本方法a、目标管理b、滚动计划c、ABC分类控制法d、网络计划技术e、线性规划4、现场管理一一意义、目的、标准及4S的执行5、提高生产效率的基本途径:增长短扳克服瓶颈简单介绍MRP 原理即流程重组四、生产成本分折及控制管理1、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2、生产成本构成内容:a、市场费用b、开发费用c、运作费用(工、料、费、税、资金成本…)d、成本开支范围3、成本计划编制内容及分折:a、综合成本编制及分折b、单个成本编制及分折4、成本控制的方法:a、基本方法 b、价值工程 c、量本利分折法d、变动成本法e、回归法(仅讲二元回归法)5、企业二级核算的目的、意义及基本方法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企业人事管理的意义、目的及原则2、企业人事管理的主要内容:a、招聘及甄选b、用工合同主要内容c、测评方法d、员工激励e、人员考核f、调配、提升或解雇g、职工培训 h、薪酬设计原则3、“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原则和内容4、节省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第二篇: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健全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指按照规定的格式,对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的具体事实所做的最初书面记载。
围棋入门教程(个人宝典)
![围棋入门教程(个人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883fad85a45177232e60a204.png)
《围棋初学者》。
目录第一讲:基础知识一、围棋的用具与名称二、围棋的下法三、围棋的胜负判别四、围棋的着法名称五、围棋中的气与提子六、棋子的连接与分断第二讲:吃子手段(一)双打(二)征子(三)缓征(四)枷 (五)接不归(六)扑(七)倒扑(八)滚打包收(九)金鸡独立(十)倒脱靴第三讲:死活要点一、活棋的条件——制造两个真眼二、“聚三”能否活棋三、“聚四”能否活棋四、“聚五”能否活棋第四讲:对杀方法一、数气方法二、长气和紧气的知识三、不同情况下的对杀第五讲:劫的知识一、打劫的概念二、劫材的选择三、劫的种类四、劫的应用五、劫的应用第六讲:下法概述一、一盘棋分三个阶段二、布局三、中盘战斗四、官子五、比赛结束,判定胜负第一讲:基础知识一、围棋的用具与名称(一)棋盘棋盘的大小有一定的规格,通常是44×41厘米的矩形。
棋盘的表面划有纵横各19路直线,形成361个交叉点,其中规定的9个交叉点被画成较大的黑点,这9个点就称为“星位”,而中央的星位我们称之为“天元”,(见左图)。
棋盘上的各部分分别称为右上角、右边、右下角、上边、下边、左上角、左边、左下角及中腹。
(见右图)。
二、围棋的下法找个合适的地方放好你的围棋用具,你就可以与对手隔棋盘相对而坐进行对弈了。
首先要决定谁执白棋谁执黑棋,正规比赛时,一般用猜先的办法来决定。
平时对弈则通常是由棋力较差的一方执黑棋,棋力较强的一方执白棋,这在棋界中已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如果棋力不相上下,双方可轮流执黑棋和白棋。
决定好两人所执棋子之后,就由执黑棋的一方在棋盘上下第一颗棋子。
此时棋盘上的361个交叉点中的任何点都可下子,但不可放在交叉点外的方格内。
接着由白棋下第2颗子,然后再轮到黑棋下第3颗子,如此双方轮流下子直到终盘。
(见图)就是双方轮流下子形成布局阶段的例子,但并不表示下棋时要依照此例下,黑白双方的任何一个子都可下在自己想下的地方,而不拘泥于图示。
请记住围棋的第一原则:黑棋先下子,白棋后下子,然后双方轮流下子,一方绝不能连续下两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C51单片机软件基础知识
5.5 80C51单片机C51程序设计语言
1. C语言编程与汇编语言编程相比的优势 1)编程调试灵活方便 2)生成的代码编译效率高 3)完全模块化 4)可移植性好 5)便于项目维护管理
80C51单片机软件基础知识
2. C51语言编译器与标准ANSI C编译器的主要区别
1000H
MOV R0,#00H MOV DPTR,#TABLE DISP: MOV A,R0 MOVC A,@A+DPTR MOV P1,A ACALL DELAY INC R0 CJNE R0,#10H,DISP AJMP MAIN
;从"0"开始显示 ;表格地址送数据指针 ;送显示 ;指向表格地址 ;数据送LED TABLE: ;延时 DB 0C0H ;指向下一个字符 ;未显示完,继续 DB 0F9H DB 0A4H ;下一个循环 DB 0B0H ;当晶振大于3M,要适当加长延时,避免LED数字闪烁过快! DB 99H DB 92H DELAY: DB 82H MOV R1,#0FFH ;延时子程序,延时时间赋值 DB 0F8H LOOP0: MOV R2,#0FFH DB 80H LOOP1: NOP DB 90H NOP DB 88H NOP DB 83H DJNZ R2,LOOP1 DB 0C6H DJNZ R1,LOOP0 DB 0A1H RET ;子程序返回 DB 86H DB 8EH END
;字型码表 ;显示"0"P1口输出 ;显示"1"P1口输出 ;显示"2"P1口输出 ;显示"3"P1口输出 ;显示"4"P1口输出 ;显示"5"P1口输出 ;显示"6"P1口输出 ;显示"7"P1口输出 ;显示"8"P1口输出 ;显示"9"P1口输出 ;显示"A"P1口输出 ;显示"B"P1口输出 ;显示"C"P1口输出 ;显示"D"P1口输出 ;显示"E"P1口输出 ;显示"F"P1口输出
表5.1 ansi c 标准关键字
80C51单片机软件基础知识
表5.1 ansi c 标准关键字( 续)
80C51单片机软件基础知识
表5.2 C51编译器的扩展关键字
bdata char IB0 _at_ 0X2C;
bit b2;
unsigned int code unid[2]={0x1234, 0x752b};
80C51单片机软件基础知识
80C52特殊功能寄存器表(续)
注: 带*号的 特殊功 能寄存 器都是 可位寻 址的寄 存器。
80C51单片机软件基础知识
•sfr16 16位特殊功能寄存器 作用:定义存在于80C51单片机内部RAM的16 位特殊功能寄存器。
值:0-65535,占用2个内存单元。如定时器T0和 T1。
数据运算操作和程序控制:从数据运算操作和程序控 制语句以及函数的使用上来讲,它们几乎没有什么明 显的区别。只是在函数的使用上,由于单片机系统的 资源有限,它的编译系统不允许太多的程序嵌套。
C51与标准ANSI C库函数:部分库函数不适合单片机 处理系统,因此被排除在外,如字符屏幕和图形函数。
80C51单片机软件基础知识
sbit
位
0或1
80C51单片机软件基础知识
•bit位标量
是C51编译器的一种扩充数据类型。
作用:定义一个位变量。
值:是一个二进制位,即0,或1。
bit b2;
注意:不能用它定义位指针,也不能定义位数组。
80C51单片机软件基础知识
•sfr特殊功能寄存器
作用:利用它可以访问51单片机内部所有特殊功 能寄存器。
数据类型 长 度 大 小
unsigned char
char unsigned int int unsigned long long float * bit sfr sfr16
1B
1B 2B 2B 4B 4B 4B 1B~3B 位 1B 2B
0~255
-128~+127 0~65535 -32768~+32767 0~4294967295 -2147483648~+2147483647 1.175494E-38~3.402823E+38 对象的地址 0或1 0~255 0~65535
80C51单片机软件基础知识
数据存储类型:80C51系列单片机有程序存储器和数据 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又分片内和片外数据存储器。片 内数据存储器还分直接寻址区和间接寻址区,分别对 应code、data、idata、xdata以及根据80C51系列特点 而设定的pdata类型。
80C51单片机软件基础知识
本章小结
实验与作业
80C51单片机软件基础知识
硬件
单片机应用系统
软件
软件[software](中国大陆及香港用语,台湾作软体) 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
程序设计的最终结果是软件。
80C51单片机软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语言
机器语言是计算机唯一能识别的语言,用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最终都必须翻译成机器语言的程序 (称为目标程序),计算机才能识别。
80C51单片机软件基础知识
•高级语言
许多型号的单片机内部ROM已经达到64KB甚至更大, 且具备在系统编程(ISP, In System Programmable) 功能,进一步推动了C语言在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中的 应用。 开发人员首先必须对C语言有较透彻的掌握,其次还 应该对实际单片机硬件系统有深入的理解。
第 3 讲 80C51单片机软件基础知识
80C51单片机软件基础知识
• 一个简单的数码管设计 – 下图中的8个数码管依次显示0,1,…,7的程序。
80C51单片机软件基础知识
758158 758911
#include "common.h" void display(void);/*显示0, 1, ,7*/ /******** main 函数 *********/ void main (void) { SCON=0x00; /*串行口方式0工作*/ ES=0; /*禁止串行中断*/ for (;;) { display(); } } void display(void) /*显示0, 1, ,7*/ { unsigned char code LEDValue[9]=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 unsigned char i; for (i=0; i<8; i++) { /*8位数码管依次显示1,2, ,8*/ P0 = LEDValue[i]; /*显示内容*/ P2=i; /*位译码输入*/ time(600); /*状态维持*/ } }
不同系列的单片机C编译器之所以与ANSI C有所不同, 主要是由于它们所针对的硬件系统有其各自不同的特 点。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便于针对不同单片 机结构进行程序设计。
80C51单片机软件基础知识
C51特点: C51的特点和功能主要是80C51单片机自身特点引起的。 头文件:为了实现这些功能,只需将相应的功能寄存 器的头文件加载在程序中,就可实现指定的功能。因 此,C51系列头文件集中体现了各系列芯片的不同功能。 数据类型:由于80C51系列器件包含了位操作空间和 丰富的位操作指令,因此 C51比ANSI C多一种位类型。
说明:定义的变量占用一个内存单元,值域为 0-255。 例如:sfr p1=0x90;
定义P1为P1端口在片内的寄存器。
P1=255;
对P1端口的所有引脚置高电平。 从而来操作特殊功能寄存器。
80C51单片机软件基础知识
80C51单片机软件基础知识
•sfr特殊功能寄存器
80C52特殊功能寄存器表
e100 33 f6 bf 0 20 b5 10 f3 a5 8c c8 5 0 2 50 68 13 1 cb e 1f be a1 1 bf 0 1 e11b 6 57 b8 11 1 bb 21 13 89 7 4b 4b 48 79 f9 ad 86 e0 8b c8 bd ff ff e8 20 e134 0 3d 0 1 74 1a 7f 3 aa eb f3 2d ff 0 50 e8 f 0 5a f7 d8 8b d8 26 8a 1 aa e14f 4a 75 f9 eb de cb 57 bb 21 13 8b c1 40 f7 27 f7 f5 8b fb ba 11 1 4f 4f 4a e168 39 5 7f f9 52 8b c5 f7 25 f7 37 2b c8 95 f7 65 2 f7 37 95 2b e8 fe e fe e181 10 79 6 c6 6 fe 10 7 46 d0 14 d1 d1 d1 e5 79 ec 5a b8 11 1 ff 7 4b 4b 48 e19b 3b d0 75 f7 5f c3 83 f7 83 a6 5d 59 82 cd b2 8 42 46 9 57 a9 c5 ca aa 1b e1b4 4f 52 b4 92 3f ab 6e 9e a8 1d c6 3 fc e 6a e7 ae bb 5f 7b 10 b8 b4 f7 8 e1cd e2 bf 36 4e 39 9d 79 29 3f a f9 36 52 16 fb 5 e8 e5 a6 c2 e9 b0 43 d3 a3 e1e6 cf d3 fd fd cb d1 4c 5e e0 63 58 86 bb 3e 9 c1 20 bc cc 91 a3 47 81 70 b3 e1ff d6 1a 9e c2 c9 12 e7 4e ad f4 5f e3 30 e9 9 39 d7 e8 f9 f4 d2 44 e8 d7 22 e218 be e2 ce 88 25 cf 30 4a a8 29 ae 3f 47 c6 2d 85 e9 73 54 13 b e6 e0 34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