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题壁诗
古代题壁诗漫谈
古代题壁诗漫谈作者:瞿明刚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5年第09期题壁诗是题诗的一种。
题诗是印刷媒介流行之前原始媒介与语言媒介的结晶,无论从毛笔书法的形式美还是诗词的诗意内蕴美上讲,题壁都是一种审美性、娱乐性传播。
许多文人是把题诗当作一种行为艺术进行自我欣赏的,这从诗人得意的自述中可以看出来。
李白《秋浦歌》其九有:“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杜甫《题郑县亭子》有:“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白居易《自问行何迟》有:“逢山辄倚棹,遇寺多题诗。
”杜牧《题桐叶》有:“去年桐落故溪上,把笔偶题归燕诗。
”苏轼《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之二有:“平生痛饮处,遗墨鸦栖壁。
”……文人之外还有皇室人物、僧人。
唐代皇帝多爱诗;唐宋时僧人题诗规模空前,亦僧亦诗人的身份使他们雅好题诗,山居幽栖的环境给他们题诗的便利,挥毫向壁的风气更濡染着题诗。
唐五代题诗僧人主要有寒山、皎然、齐己、贯休。
寒山的诗,篇篇都是题壁诗、题竹诗,他在诗中自道:“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题诗者甚至不惟男性,妇女也积极参与其中。
唐代著名的红叶题诗传说其实是大众题诗风气与宫女爱情缺失体验相结合的一个隐喻,一个人性关怀。
女主角不限于一人,有天宝宫人的《题洛苑梧叶上》、德宗宫人《题花叶诗》、宣宗宫人《题红叶》。
唐宋文人倡肆狂浪正如酒肆狂饮,常有题诗。
唐之崔涯,宋之魏野,最为著名。
《云溪友议》记载了崔涯题诗倡肆的轶事:“(唐)崔涯,吴楚之狂生也,与张祜齐名。
每题一诗于倡肆,无不诵之于衢路。
”魏野《题壁绝句》:“谁人把我狂诗句,写向添苏绣户中。
闲暇若将红袖拂,还应胜得碧纱笼。
”文士题壁相赠则有倡女的题壁相和。
如唐代赵光远有《题妓莱儿壁》,妓女杨莱儿便有《和赵光远题壁》。
在《全唐诗》和《全宋诗》中,良家妇女也参与了题诗,因此从题诗主体这个方面可以断言:唐宋题诗是大众文化现象。
题壁诗说略
题壁诗说略李秉鉴 古人的书写、印刷条件都极其有限,墙壁、门扉、柱头是现成的书写材料,有创作欲、发表欲的诗人墨客自然就会在上边逞其诗才,古人的许多诗也便藉此得以流传下来。
唐宋时期,一般的酒肆驿馆等处多备有干净墙壁以供留题,为保护墙壁与更换方便还有的挂出诗板,任人挥洒。
诗题于壁是供人欣赏阅读的,而一旦读到朋友的诗歌,自然会引起亲切感与怀念情。
唐代诗人元稹与白居易是挚友,两人都有多首读到对方题壁诗的诗歌流传下来。
“通州到日日平西,江馆无人虎印泥。
忽向破檐残漏处,见君诗在柱心题。
”(元稹《见乐天诗》)元和十年元稹在赴通州任司马途中读到白居易《赠长安妓阿软绝句》的题壁诗,喜悦之情藉诗句而溢于言表。
白居易的《蓝桥驿见元九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急切读到朋友题诗的心情毕见,亦可见元稹题壁诗的数量之多。
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李益的《嘉禾寺见亡友王七题壁》:“今日忆君处,忆君君岂知。
空余暗尘字,读罢泪仍垂。
”读到朋友的这首题壁诗已是在其辞世之后了,读诗思友,情何以堪。
对于素昧平生的人,题壁诗提供了了解认识的机会,有的作者的人生便因此而有了巨大的改变。
宋代诗人秦观久慕苏轼大名,但恨无缘一见。
当他得知苏轼将经过扬州的消息后,即摹仿苏轼的笔法题诗于某寺庙。
苏轼见诗大惊,未想到其笔法绝似自己的诗,于是两人得以相见。
秦观因此而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词创作深受苏轼影响。
其后苏轼被罗织罪名,贬官州县,秦观也被打入“元佑党人”之列,亦遭贬谪。
宋仁宗时任枢密使的晏殊曾宿于扬州大明寺,他见寺内满墙的题诗,即闭目徐行,让手下人逐一读给自己听。
其中的一首诗引起了晏殊的注意,其诗为“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
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名。
仪凤终陈迹,鸣蛙只沸羹。
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
”急睁眼问作者姓名,回答是江州尉王琪。
晏殊立即召来相见,并说自己有句诗“无可奈何花落去”一两年了还未想出下句来,王琪应声答道:“可用‘似曾相识燕归来’相对。
诗词鉴赏—十二首题壁诗
古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其语言精练,含义深邃,韵味无穷,令人百读不厌。
而题壁诗在古诗词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常由诗人有感而作,或有所寄托,然后题在墙壁上。
从载体来说,这里所说的墙壁又可分为寺壁、石壁、殿壁、楼壁等。
题酒店壁唐-王绩昨夜瓶始尽,今朝瓮即开。
梦中占梦罢,还向酒家来。
题僧壁唐-赵嘏晓傍疏林露满巾,碧山秋寺属闲人。
溪头尽日看红叶,却笑高僧衣有尘。
题厅壁唐-王周永日无他念,孤清吏隐心。
竹声并雪碎,溪色共烟深。
数息闲凭几,缘情默寄琴。
谁知同寂寞,相与结知音。
题净因壁宋-苏轼瞑倚蒲团卧钵囊,半窗疏箔度微凉。
蕉心不展待时雨,葵叶为谁倾夕阳。
题花山寺壁宋-苏舜钦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题史院壁宋-陆游槁木忘荣谢,闲云任卷舒。
慵为绕枝鹊,宁作蠹书鱼。
羁旅心常折,亲朋梦亦疏。
溪头钓船在,恐负此心初。
题寺壁宋-冯京韩信栖迟项羽穷,手提长剑喝秋风。
吁嗟天下苍生眼,不识男儿未济中。
题御城寺壁宋-刘著一径埋云草树荒,石麟苍藓卧田桑。
汉家陵阙今何在,洛山嵩山满夕阳。
题所寓壁宋-林昉鹿群上遥岑,云影抵苍壁。
无客来敲门,倚松读周易。
兴化沙溪驿题壁宋-无名氏沙溪只是旧沙溪,今日重来路欲迷。
独有暮鸦知我意,白云深处尽情啼。
柏坊驿题壁明-姚汝循风雨萧萧滞客程,荒亭独宿峭寒生。
今宵羁思知多少,听尽千山堕叶声。
题院壁明-石林瑛公自爱青山常住家,铜瓶闲煮壑源茶。
春深白日岩扉静,坐看蛛丝罥落花。
例谈张问陶题壁诗的诗史意义
例谈张问陶题壁诗的诗史意义作者:谢安松来源:《文学教育》 2016年第15期谢安松内容摘要:张问陶是清代乾嘉诗坛大家,是清代性灵代表诗家。
张问陶的题壁诗在当时影响深远,评家提及张问陶多言及宝鸡县题壁十八首组诗。
《宝鸡县题壁十八首》批判现实,在当时及对后世影响极大,很好继承了杜甫的诗史精神,具备诗史意义。
其诗史意义大致可以分为四点:一是指陈军事,讽喻君王;二是补史实之缺,正史实之误;三是传播原作,引发和作;四是留传后世,形成题壁文化。
关键词:张问陶题壁意义诗史张问陶题壁诗的影响很大,尤其集中在《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十八首》(又称《宝鸡县题壁十八首》)。
据笔者统计,清代有关张问陶的清人所撰史料笔记及诗话有十八种提到张问陶的题壁诗,其中十七种是有关《宝鸡县题壁十八首》。
这足见其题壁诗,尤其是《宝鸡县题壁十八首》在其诗文创作中的地位以及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
张问陶这组题壁诗的创作目的在其最后一首诗说的很清楚,即“风诗已废哀重写,不是伤心古战场”。
张问陶在另一首诗中则说:“治乱难言归讽喻,文章入妙戒新奇。
”张问陶题壁诗区别于以往诗人题壁的特色便在于以大型题壁组诗抨击社会现实。
这首组诗有着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功用,有着重要的价值。
刘洪生在《唐宋题壁诗词的思想价值》一文中指出,题壁诗的思想价值有落第的不平、迁滴的悲辛、看破红尘、求仙求道的思想、别离之悲、丧乱的感怀、对江山风物的喜爱、翻案、弃妇闺怨之情、悼亡、留言、嘲讽奸臣。
[1]而张问陶题壁诗则侧重表达丧乱的感怀以及嘲讽诸将、讽喻君王,具备强烈是诗史意义,尤以《宝鸡县题壁诗十八首》为代表。
张问陶《宝鸡县题壁诗十八首》的诗史意义大致可以分为四点:一是指陈军事,讽喻君王;二是补史实之缺,正史实之误;三是传播原作,引发和作;四是留传后世,形成题壁文化。
一.指陈军事,讽喻君王张问陶的题壁诗歌的价值主要包括一是指陈军事,讽喻君王。
通过其同时代人的评述便可知其宝鸡县题壁十八首影响颇大。
古人流传下来的题壁诗
古人流传下来的题壁诗1.《钗头凤·红酥手》版本一: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版本二: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黄縢(téng):酒名,宋代官酒以黄纸为封,故以黄封代指美酒浥(yì):湿润。
鲛绡(jiāoxiāo):神话传说鲛人所织的绡,极薄,后用以泛指薄纱,这里指手帕。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姓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唐氏(有人说唐氏即陆游的表妹唐琬)。
结婚以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
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逼迫陆游休弃唐氏。
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
七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
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
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
2.《题西林壁》宋朝·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朝·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江途经造口时所作的词。
十首题壁诗,首首经典,流传至今
十首题壁诗,首首经典,流传至今题壁诗,即诗人题写在墙壁上的诗。
就载体而言,题壁诗虽然都是题在墙壁上,但不是说什么墙都可以。
墙壁又有寺壁、石壁、邮亭壁、殿壁、楼壁之分。
题壁诗始于两汉,盛于唐宋。
汉代以后,题壁者甚少。
南北朝时期,题壁诗渐多。
唐代,题壁诗形成一种风气。
宋代题壁之风更甚,但凡邮亭、驿墙、寺壁等处多见题壁诗词,叫人目不暇接。
元代以后,题壁诗已远不如唐宋之盛了。
题壁诗通常是诗人有感而发,表达了作者写诗时的心情与寄托。
1.林升的《题临安邸》这首诗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
当政者只求苟且偏安,大肆歌舞享乐。
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
2.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3.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
这首词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4.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75至1176年间,辛弃疾在造口,俯瞰昼夜奔腾的滔滔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写下了这首词。
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与不满之情。
5.寇准的《书河上亭壁》这首诗创作手咸平元年,作者当时被贬谪而做的。
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
全诗由触景生情,到以景撇情,传达出一个遭到贬谪的诗人,其思绪,其"愁情",常常萦绕在他的心头。
6.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84年五月间,当时苏轼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题壁诗的发展历程
题壁诗的发展历程
题壁诗是一种将文字写在寺庙、房屋等建筑物的墙壁上的诗歌形式,通常用于表达作者的情感或信息传播。
题壁诗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汉代,但真正繁荣和流行起来则是在唐代和宋代。
在汉代,题壁诗开始出现,但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流行。
当时的题壁诗主要是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心境,或者记录一些历史事件和故事。
这些题壁诗的传播范围有限,主要是在一些文人雅士之间流传。
到了唐代,题壁诗开始逐渐流行起来。
这一时期,诗歌创作达到了盛世,题壁诗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题壁诗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包括风景、人物、情感等多个方面。
同时,题壁诗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开始通过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进行传播,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些诗歌作品。
到了宋代,题壁诗的流行程度达到了顶峰。
这一时期,题壁诗不仅在数量上大量增加,而且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更加多样化。
题壁诗开始成为文人之间交流和互动的一种形式,往往会在墙壁上留下姓名和诗句,以表达对前辈或同行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此外,题壁诗也开始成为民众表达自己心声和情感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民间也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和发展。
总之,题壁诗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汉代的萌芽期、唐代的繁荣期和宋代的顶峰期。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题壁诗的形式、内容和传播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但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一首写在墙壁上的哲理诗
豆苗儿们,我们都知道,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是一种非常不文明的行为。
可是在古代,经常有人专门在墙壁上写诗,人们给这类诗起了一个名字——题壁诗。
也许你会问,古代诗人为什么喜欢把诗写在墙壁上呀?其实,这也算是“公开发表”的一种形式。
你想啊,写在墙壁上的诗,是不是更容易被来来往往的人看到,更有利于流传呀?题壁诗在唐宋时期尤为盛行。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首非常有名的题壁诗。
一首在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从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调到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工作,途经九江(今江西省九江市)时,准备与为他送行的几个朋友一同游览庐山。
庐山景色秀美,很多文人墨客都曾在此游览,并留下诗篇。
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那首《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苏轼游庐山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庐山的各个寺院里传开了。
僧人们听说大名鼎鼎的苏轼来了,都非常高兴。
庐山真是太美了!横着看过去,是一道道起伏绵延的山岭;侧着看过去,又是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
苏轼不由得感叹道:“站在山里是看不完整的,要想看清楚庐山的真实面目,只能到山外去啊!”不知不觉,苏轼一行人来到了西林寺。
寺里的僧人赶紧迎上前去,对苏轼说:“苏大人,一早就听说您要来庐山游览,您能不能在我们寺院的墙壁上题写一首诗呢?”“好啊!”苏轼欣然同意了。
苏轼大笔一挥,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因为这首诗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所以取名《题西林壁》。
这首诗深受人们喜爱,一直流传到今天。
人们喜欢这首诗,不仅是因为它描绘了庐山的美景,更重要的是这首诗蕴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要想弄清楚一件事情,身处其中往往是不行的,必须置身其外才可以。
豆苗儿们,让我来考考你们,有一句古语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你们知道是哪一句吗?(答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豆读雪月编辑/代文秀。
书湖阴先生壁 赏析
书湖阴先生壁赏析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组题壁诗,其中第一首广为流传。
这首诗通过对湖阴先生家的环境描写,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则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表现了人的高洁。
首两句“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描写了湖阴先生家居环境的洁净和美丽。
诗人用“长扫”和“手自栽”来表现主人的勤劳和细心,同时也暗示了主人的高洁品质。
接着两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写出了庭院外的景象。
诗人用“一水护田”和“两山排闼”来表现山水与人的亲密关系,暗示了山水也具有生命和情感。
最后两句“桑条索漠柳阴低,风敛余香暗度垣”,描写了庭院内的景象。
诗人用“桑条索漠”和“柳阴低”来表现季节的变化,同时也表现了主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也暗示了主人的高洁品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意境深远,含蓄而富有哲理,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漫话古代题壁诗
漫话古代题壁诗作者:李学朴来源:《月读》2021年第10期题壁诗历史悠久,产生于两汉,盛于唐宋。
壁,是指“空间载体”,不仅仅指墙壁,还包括山崖、寺壁、驿亭、廊柱、官厅、邸舍、窗扉、城楼、关门、囚室、桥头、碑阴、屏风、枕头、灯笼、手帕、衣衫、树叶甚至竹木。
东汉南阳人师宜官是可考的最早题壁者。
曹操非常重视和喜欢他。
《晋书》云:“至(汉)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文,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
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讨钱足而灭之。
”从记载可知,师宜官题壁之后,立即把字抹掉了,他是通过题字这样的文化行为来换取酒钱。
唐宋以来,文人墨客题壁赋诗蔚然成风。
酒肆、邮亭、驿站、寺庙的墙壁,都成了文人墨客题诗发表新作的地方,墙壁成了诗文发表的园地。
唐诗宋词的高度繁荣也是与壁上题诗之风有密切联系的,天南地北的商旅行人,见而读之,广而传之。
元稹《骆口驿二首》其一云:“邮亭壁上数行字,崔李题名王白诗。
尽日无人共言语,不离墙下至行时。
”元稹题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序》说:“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之道。
”可见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与元稹的诗歌创作,是与文人题壁之风联系在一起的,粉墙店壁之上,留下了他们的墨迹。
白居易《答微之》诗云:“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
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
”文人相敬,相互题诗于寺壁或屏风之上,可谓知己。
壁上题诗也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处境。
唐代诗人王播出身贫寒,早年寄居扬州惠照寺木兰院读书,与寺中僧人分粥,寺僧嫌其贫,有意捉弄他,本来是撞钟开饭,改成饭后撞钟,王播听到钟声去饭堂,见众僧用饭已毕,羞愧之下,题诗于壁,离开了扬州。
二十年后,王播任淮南节度使,重游惠照寺,众僧人为了恭维节度使,用碧纱将王播当年的题壁诗罩了起来,王播见此,感慨万千,又题诗于壁:“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试论唐代题壁诗]题壁诗
[试论唐代题壁诗]题壁诗唐代是一个开放意识很强的时代,强盛的唐朝以其发达的经济活动、外交活动、军事活动,带起了学子士人流动的增加。
出于游学、游宦、游商、游历目的唐朝游子们奔走于长亭短亭的客舍逆旅,背负着理想与伤怀,经历着各自人生的坎坷。
人在旅途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思乡怀远的感叹,也会多出一些对人生命运的颖悟,于是生活在诗歌盛世中的唐代游子们,往往会用诗歌来表达他们的人生感受,并在他们途经的客舍、驿站、官衙、名胜古迹、山林古寺里留下墨宝,而这就是唐代题壁诗产生的客观原因。
题壁诗,是指诗人直接书写(并非后人雕刻的作品)于公开场合的石壁、廊柱、门窗、桥头、植物、帐幔上的诗句,这类诗歌往往最直接地表达着诗人们在观景、客居、羁旅时的心情,或留下他们偶然而得的爱情故事和浪漫佳话,唐代题壁诗数量之多令人吃惊,据范摅在《云溪友议》卷上“灵皇误”中的记载,仅麻姑山邓仙客墓唐人题诗就多达数千首:“麻姑山山谷之秀,草木多奇,……松柏相望,词人经过,必当兴咏,几千首矣。
”在唐代题诗现象非常普遍,几乎到了随处可题诗、人人要题诗的程度,这从《全唐诗》的许多诗名上都带有“题某某处”就可以看得出来。
这种题留在各处的诗与纸质书本中流传的诗歌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征,形成了一个独特而完整的传播系统。
因此,题壁诗就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本文将从唐代题壁诗的书写特征、独特的传播特征、所引发的问题等三个方面来论述唐代题壁诗。
一唐代题壁诗的书写特征题壁诗,并不专指题留于墙壁上的诗句,而是指唐代诗人们随手直接题留于墙壁、门楣、屏风、楹梁、竹树、岩石、布帛等物质上的诗篇,在书写特征上具有直观、快捷、随意的特征,一般来说,这些题壁的诗句都是诗人途经此地,用随身携带的笔墨(有些场所也有笔墨可供借用)直接书写于可供书写的建筑物或自然物质上,如《旧唐书》列传第142“王绩”条云:“或经过酒肆,动经数日,往往题壁作诗,多为好事者讽。
”可见王绩的诗是题留在客舍的墙壁上的,而著名的雍陶在情尽桥柱上的题诗,则显然是题留在桥栏干上的,他们书写的工具也一定是笔墨。
中国古代的题壁诗
中国古代的题壁诗中国古代的题壁诗古代文人士子于远游近访中,常常会即兴或应邀将诗文书写于公共场所,以便其扩散流传,这就是题壁诗。
它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也是一种值得研究的书法文化现象。
题壁诗之“壁”,可细分为屋壁、厅壁、亭壁、楼壁、殿壁、墙壁、寺观壁、驿传壁、山石壁等。
其中以题于屋壁者较为常见,如杜甫的《题郪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钱起的《题陈季壁》、白居易的《醉题沈子明壁》、温庭筠的《和友人题壁》等。
从书法上看,这些诗文多为应景之作,一般来说价值不大,但也不乏大家之作。
因“壁”难以长期保存,绝大多数被毁,只有极少数存留于世。
题壁诗始于两汉,盛于唐宋。
汉末书法家师宜官是可考的最早题壁者之一。
据《晋书》卷三十六转引卫恒《四体书势》云:“至(汉)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
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值,讨钱足而灭之。
”汉代以后,题壁者代不乏人。
南北朝时期,题壁诗渐多。
至唐代,题壁之风乃大行于世,《全唐诗》里的大量诗作都注明是随手题写。
据唐人诗集统计,当时题壁诗的作者有百数十家,其中以寒山、崔颢等最为著名。
寒山为著名诗僧,他的题壁诗达600首,可惜有一半散失了。
崔颢最有名的题壁诗当数《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以致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
唐代名相姚崇的曾孙、与贾岛齐名并称为“姚贾”的姚合,也酷爱题诗,其诗友项斯说他“官壁诗题尽”。
唐宪宗元和年间,白居易、元稹诗歌盛行一时,题元、白诗歌于壁者到处可见。
据元稹《白氏长庆集序》记载:“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
”元、白二人也亲为题壁。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三云:“元白齐名,有自来矣。
元微之写白诗于阆州西寺,白乐天写元诗百篇,合为屏风,更相倾慕如此。
论古代题壁诗
论古代题壁诗
刘洪生
【期刊名称】《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题壁诗指中国古代题写于山崖、寺壁、驿亭、馆邸、桥梁、关门等物体上的诗,其载体形式、思想指向、书写工具、存在状态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独特性,是古诗中一个独立、完整的系统.
【总页数】3页(P86-88)
【作者】刘洪生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商丘,47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
【相关文献】
1.古代题壁诗词中的社会人生 [J], 刘玲娣;崔铭
2.中国古代题壁诗的载体形式 [J], 刘洪生
3.本期主题:题壁诗 [J], 王安石;林升;辛弃疾
4.本期主题:题壁诗 [J],
5.题壁诗发展演变刍论 [J], 于东新;康奥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代的题壁诗
古代的题壁诗题壁诗即书写在墙(石)壁上的诗文,始于两汉,盛于大唐,题壁诗骤然大增,至宋代仍然方兴未艾,常在邮亭、驿墙、寺壁等处可见过客所题诗作。
下边精选十首经典题壁诗,并配译文分享给大家。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中明媚景色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题鹤林寺僧舍唐·李涉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译文】长时间来一直处于混沌醉梦之中,无端地耗费着人生这点有限的时光。
有一天,忽然发现春天即将过去了,于是便强打精神登上南山去欣赏春色。
在游览寺院的时候,无意中与一位高僧闲聊了很久,难得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暂且得到片刻的清闲。
题长安壁主人唐·张谓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译文】世俗的人互相结交需要以黄金为纽带,黄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
纵然口头上暂时承诺了什么,实际上他的心就如路人一样冷漠。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
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书河上亭壁宋·寇准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十首题壁诗
十首题壁诗题壁诗始于两汉,盛于唐宋。
汉代以后,题壁者代不乏人。
南北朝时期,题壁诗渐多。
唐代,题壁诗骤然大增,开始形成一种风气。
宋代题壁之风方兴未艾,举凡邮亭、驿墙、寺壁等处多所题咏,叫人目不暇接。
题壁诗都是有感而发,表达了作者写诗时的心情与寄托。
以下是10首经典的题壁诗:1、《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析:这首诗是苏轼游庐山时所作,观赏了庐山的景色之后,苏轼在庐山西麓的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写了这首诗。
游览了庐山的景色后,苏轼写下了观庐山的感受,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首诗,既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深入浅出的哲理诗。
诗人不仅把庐山的绵延逶迤、峰峦起伏、郁郁葱葱的景色描绘的淋漓尽致,而且把诗人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的真面貌产生的不同的感受表达的富含哲理。
2、《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解析: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
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3、《书湖阴先生壁·其一》【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解析:王安石二次罢相后,隐居金陵郊外的半山园,在这段时间里,王安石与隐居紫金山的杨德逢交往甚密,这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第一首诗。
关于题壁诗精选十首他
关于题壁诗精选十首题壁诗始于两汉,盛于唐宋。
汉末师宜官是可考的最早题壁者之一。
据《晋书》卷三十六转引卫恒《四体书势》云:“至(汉)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
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讨钱足而灭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题壁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题壁·山行险而修朝代:宋朝|作者:宋无名氏山行险而修,老我骖且羸。
独驱六月暑,蹑此千仞梯。
世故人贷人,牵去复挽归。
茗盌参世味,甘苦常相持。
白云抱溪石,令人心愧之。
岂无趺座处,逸固不疗饥。
大叫天上人,凉风为吹衣。
天宝题壁朝代:唐朝|作者:顾况五十馀年别,伶俜道不行。
却来书处在,惆怅似前生。
题壁·白塔桥边卖地经朝代:宋朝|作者:宋无名氏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
如何只说临安路,不较中原有几程。
雨中题壁朝代:宋朝|作者:张耒去年此日泊瓜州,衰柳萧萧系客舟。
白发天涯叹流落,今年对雨古宣州。
题壁·猛风拔大树朝代:宋朝|作者:宋无名氏猛风拔大树,其树根已露。
上有寄生草,青青独未寤。
醉後题壁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夜寒星斗挂屋椽,我辈把酒不问天。
语声未怕惊天上,只愁惊起白鸥眠。
题壁朝代:宋朝|作者:张耒命驾欲诣客,欲去复迟迟。
事幸无甚急,何用劳驱驰。
家贫幸有酒,亦略具鲜肥。
且复东窗下,高歌醉而嬉。
续薛令之题壁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啄木觜距长,凤凰羽毛短。
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
台中题壁朝代:唐朝|作者:武元衡柏台年未老,蓬鬓忽苍苍。
无事裨明主,何心弄宪章。
雀声愁霰雪,鸿思恨关梁。
会脱簪缨去,故山瑶草芳。
见郭侍郎题壁朝代:唐朝|作者:武元衡万里枫江偶问程,青苔壁上故人名。
悠悠身世限南北,一别十年空复情。
关于题壁诗精选十首。
唐朝的题墙诗
唐朝的题墙诗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而唐朝的题墙诗更是其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无论是宫廷殿阁,还是庙宇寺庙、书院学堂,唐朝的题墙诗随处可见。
这些刻有诗文的墙壁不仅是建筑的装饰,更是文化的载体,传承着诗人们的智慧和成就。
本文将从唐朝题墙诗的背景、形式以及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背景唐朝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盛世文化的繁荣为题墙诗的创作与流传提供了有力的背景。
唐朝的统治者注重文化教育,大力推行科举制度,鼓励士人才子的文学创作。
与此同时,墙壁文化在唐代也逐渐形成。
寺庙、宫殿等建筑结构的完善,使得墙壁成为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空间。
于是,当时的文化名流们纷纷在墙壁上刻写自己的作品,这就是唐朝题墙诗的由来。
二、形式唐朝的题墙诗形式多样,内容涵盖了各种题材和体裁。
其中,最常见的形式是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以其优美的音韵和短小精炼的形式成为流传最广泛的一种墙壁诗体。
除了绝句外,五言绝句、律诗以及古文等形式也常见于墙壁上。
这些诗作往往简短而有内涵,表达着诗人们对人生、自然、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思考和感悟。
三、代表作品唐朝的题墙诗作品繁多,其中一些作品至今仍为人所称颂。
以下是几个代表性的题墙诗作品。
1. 翰墨崇文此诗刻于东都洛阳的国子监崇文阁中:人日思归飞将去,翰墨崇文隐凤池。
昔日天台归峤谷,今朝仍赋大夫诗。
这首诗题写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追求文化的决心。
崇文阁是当时国子监内的重要建筑,诗人以翰墨崇文喻指学问的重要性,寄寓了对故国的思乡之情和对士人境遇的关切。
2. 龙门飞瀑此诗刻于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内:龙门巨浸云霄外,飞瀑横空白马隔。
千年衰石垂玉练,寂寞浑如尘色雪。
这首题墙诗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讴歌和思考。
诗人通过对石窟和瀑布的描绘,以及岁月的沧桑变迁,表达了自然无穷的魅力和人类的渺小。
3. 青弓白马此诗刻于洛阳大成殿内:糊粉殿前断弓弦,红粉楼前白马鞭。
一封朱笔千行泪,故国情怀绕明年。
这首题墙诗以侠义情怀为题材,抒发了对故国的牵挂和忧伤。
壁的诗词 什么什么壁的诗
壁的诗词什么什么壁的诗题壁诗有:1、《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反诗》宋江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3、《无题诗》唐寒山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4、《诗人玉屑》卷十魏庆之山月晓仍在,林风凉不绝。
殷勤如有情,惆怅令人别。
5、《旧唐书·柳公权传》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6、《狱中题壁》清·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题壁诗大全题壁诗大全题壁诗有哪些1,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唐寒山的一首无题诗:“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3,“山月晓仍在,林风凉不绝。
殷勤如有情,惆怅令人别。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备注:题壁诗始于两汉,盛于唐宋。
汉代以后,题壁者代不乏人。
南北朝时期,题壁诗渐多。
唐代,题壁诗骤然大增,开始形成一种风气。
宋代题壁之风方兴未艾,举凡邮亭、驿墙、寺壁等处多所题咏,叫人目不暇接。
关于照壁的诗句关于照壁的诗句1. 关于照壁诗句关于照壁诗句 1.描写照壁的诗句关河令(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桃花行(曹雪芹)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古代民歌《题壁》原文及赏析
古代民歌《题壁》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古代民歌《题壁》原文及赏析【导语】:人生七十强支持,帘卷西风烛半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 元 稹 旧 路 , 一 路 追 寻 元 稹 的 题 诗 , 题 诗 说 :蓝 桥 春 便 并 “ 雪 君 归 E , 岭 秋 风 我 去 时 。每 到 驿 亭 先 下 马 , 墙 绕 柱 t秦 循 觅 君 诗 。… 又 题 诗 感 叹 :往 来 同 路不 同 归 , 后 相 思 两 不 ” “ 前
唐 大 历 年 间 , 玄 览 道 高 有 风 度 , 在 荆 州 一 寺 内。 僧 住 其 外 甥 为 患 于 寺 , 加 斥 责 , 徒 有 节 , 不 嘉 赏 。人 怪 而 不 其 也 问之 , 乃题 诗 于 竹 上 :大 海 从 鱼 跃 , 空 任 鸟 飞 。 欲 知 吾 “ 长 道 廓 , 与物 情 违 。 【像 这样 , 竹 上 题 诗 的 人 也 很 多 , 不 ”7 】 在 如 寒 山子 、 轼 等 。 苏 还有题在酒瓮上 、 崖上 、 路上 、 头上 、 衫上 、 悬 道 枕 裙 手
知 ; 过 关 门 三 四里 , 花 不 见 见 君 诗 。… (武 关 南 见 元 行 榴 ” < 九 题 石 榴 花见 寄 》 这 些 , 是 题 写 在 驿 亭 上 的佳 作 。 ) 都 苏 辙 曾 写 诗 给 其 兄 云 : 曾 为 县 吏 民 知 否 ? 旧 宿 僧 房 “
( 题 松》 。在 树 上 题 诗 的 还 有 白居 易 的< 厅有 树 晚 荣 早 < ) 郡 凋 人 不 识 其 名 因 题 其 上 》 ( 埘’ 。 … 卷 等
诗。
我 国古 代 以非 平 面 的 形 式 , 写 于 山 崖 、 壁 、 亭 、 题 寺 驿 邸舍 、 头 、 窗等物体 上的诗 , 纸 面上 的作 品相 比较 , 桥 门 与 有 着 许 多 特 殊 性 , 一 个 独 特 而 完整 的写 作 系 统 。 是
一
、
独 特 的载 体 形 式 和 文 化 空 间
行着 新 奇 而 大 胆 的创 作 。 唐 宪 宗 元 和 元 年 正 月 ( 元 86年 )元 稹 从 江 陵 返 回 公 0 , 长安 , 诗 于沿途各驿馆。这年秋 , 题 白居 易 从 长 安 赴 江 州 ,
大笑 , < 作 l 仙 》 题 其 上 :未 遇 行 藏 谁 肯 信 , 今 方 表 临江 词 “ 如 名 踪 。无 端 良匠 画 形 容 。 当风 轻 借 力 , 举 入 高 空 。才 得 一 吹 嘘 身 渐 稳 , 疑 远赴 蟾 宫 。雨 余 时 候 夕 阳 红 。几 人 平 地 只 上, 看我 碧 霄 中 。 [( 3 像 这样 , 在风 筝 上 的诗 , ”5 n J ] ’ 写 还有
崔 护 著 名 的< 城 南 庄 》 写 于 “ 扉 ” 。4王 绍 夜 读 题 , 左 上 【 】 书 , 有 人 隔 窗借 笔 , 日, 窗 上有 题 诗 云 :何 人 窗 下 读 忽 次 见 “
书 声 , 斗 阑 干 北 斗 横 。千 里 思 家 归 不 得 , 风 肠 断 石 头 南 春
帕上 、 叶上、 蕉 叶上 , 至 棺材 上 的。唐元 和年间 , 葵 芭 甚 廖
有 方 落 第 西 游 宝鸡 , 旅 馆 中 看 到 一 书 生 痛 苦 地 呻 吟 , 在 并 感 叹 自己 “ 勤 数 举 , 遇 知 音 。 将 死 , 辛 未 以残 骨 相 托 ” 言 毕 ,
壁 共 题 。 【苏 轼 < 金 山 寺 回 文 体 》 是 一 首 正 、 读 皆 可 ”2 题 , 倒
的奇 诗 :潮 随 暗 浪 雪 山 倾 , 浦 渔 舟 钓 月 明 ; 对 寺 门 松 “ 远 桥 径 小 , 当泉 眼石 波 清 。 迢 迢 绿 树 江 天 晓 , 霭 红 霞 晚 日 槛 霭 晴 ; 望 四边 云接 水 , 峰 千 点 数 欧 轻 。【 古 时 这 类 题 于 遥 碧 ”3 】 寺 庙 墙 壁 上 的诗 , 不 胜 数 。 多
维普资讯
8 6
安 阳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0 正 06
论 古 代 题 壁 诗
刘 洪 生
( 丘 师 范 学 院 中 文 系 , 南 商 丘 460 ) 商 河 700
[ 摘 要 】 壁 诗 指 中 国 古 代 题 写 于 山 崖 、 题 寺壁 、 亭 、 邸 、 梁 、 门等 物 体 上 的诗 , 载 体 形 式 、 想 指 向 、 写 工 驿 馆 桥 关 其 思 书 具 、 在 状 态 等 方 面 , 有 着 鲜 明 的独 特 性 , 古 诗 中 一 个 独 立 、 整 的 系 统 。 存 都 是 完 [ 键词 】 壁诗 ; 关 题 载体 ; 想 ; 点 思 特 [ 图分 类 号 】 0 2 中 1 7. 2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6 1 30 20 )308.3 文 17. 3 (060 . 60 5 0 流 太 守 知 不知 , 恨 笙 歌 无 妙 曲” “ 守 知 而 罢 ”6。 南 宋 惟 ,太 【 】 时 , 周 的< 夜 绝 句 》6( 也 是 一 首 题 在 灯 笼 上 的 奇 范 巡 【J ”, 巷
五代 时李 家 明 的< 纸 鸢 止 宋 齐 丘 哭 子 》 (聊’ 。 题 …卷 等 宋时 , 县 宰 欲 伐 铜 山寺 院 内古 松 , 建 官 署 。 僧 维 一 修 琳 题 诗 松 树 上 :大 夫 去 作 栋 梁 材 , 复 清 荫 护 绿 苔 ; 恐 “ 无 只 夜深 明 月 下 , 他 千 里 鹤 飞 来 ” “ 至 , 其 诗 乃 止 ”6 误 ,尉 读 【 】
宋 时 , 蒙 刻 苦 攻 读 ,O多 岁 , 得 乡 贡 , 们 因 其 老 侯 3 仅 人 而 丑 , 视 他 , 他 的 像 画 在 风 筝 上 , 线 而 放 。 侯 蒙 见 而 歧 将 引
题壁 诗 非 纸 张 性 的特 点 , 其 在 载 体 形 式 上 多 姿 多 使
彩 。诗 作 者 充 分 利 用 身 边 的 物 质 媒 介 资 源 , 情 言 志 , 抒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