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必修二2《平面(2)》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A版(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册(必修2)课件4:8.6.3 平面与平面垂直(二)
【规律方法】
(1)空间中的垂直关系有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这三种
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判定定理
判定定理
线线垂直 线面垂直定义 线面垂直 性质定理 面面垂直
(2)空间问题化成平面问题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
解题时,要抓住几何图形自身的特点,如等腰(边)三角形的三线合
(1)求证:AD⊥PB; (2)若 E 为 BC 边的中点,则能否在棱上找到一点 F,使平面 DEF⊥平面 ABCD?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 (1)证明:设 G 为 AD 的中点,连接 PG,BG,如图.
∵△PAD 为正三角形,∴PG⊥AD. 在菱形 ABCD 中,∠DAB=60°,G 为 AD 的中点,∴BG⊥AD. 又 BG∩PG=G,∴AD⊥平面 PGB. ∵PB⊂平面 PGB,∴AD⊥PB.
(2)当 F 为 PC 的中点时,满足平面 DEF⊥平面 ABCD. 证明如下: 在△PBC 中,FE∥PB,在菱形 ABCD 中,GB∥DE. 又 FE⊂平面 DEF,DE⊂平面 DEF,EF∩DE=E, PB⊂平面 PGB,GB⊂平面 PGB,PB∩GB=B, ∴平面 DEF∥平面 PGB. 由(1)得 PG⊥平面 ABCD,而 PG⊂平面 PGB, ∴平面 PGB⊥平面 ABCD,∴平面 DEF⊥平面 ABCD.
答案 (1)C (2)5
【题型探究】
题型一 面面垂直性质的应用 例 1 如图所示,P 是四边形 ABCD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四边形 ABCD 是∠DAB=60°且边长为 a 的菱形.侧面 PAD 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 面垂直于底面 ABCD.
(1)若 G 为 AD 边的中点,求证:BG⊥平面 PAD; (2)求证:AD⊥PB.
高中数学 2.1.1 平面 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2
第三十页,共55页。
变式训练3:如图,已知平面α、β相交于l,设梯形ABCD中,AD∥BC,
且AB
α,CD β.
求证:AB、CD、l相交于一点.
第三十一页,共55页。
证明:∵梯形ABCD中,AD∥BC,AB、DC是梯形ABCD的两腰,∴AB
、DC必相交于一点,设AB∩DC=M,又∵AB α,CD
第十页,共55页。
3.准确理解公理的含义 公理1是判定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证明一条直线在某一平面内,只
需证明这条直线上有两个不同的点在该平面内.“直线在平 面内”是指“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平面内”. 公理2的作用是确定平面,是把空间问题化归成平面问题的重要 依据.并可用来证“两个平面重合”.特别要注意公理2中“不在 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这一条件.
∴P在平面ABC与平面α的交线上. 同理可证Q和R均在这条交线上. ∴P\,Q\,R三点共线.
第二十九页,共55页。
规律技巧:解决点共线或线共点的问题是平面性质的应用.解决点共
线一般地先确定一条直线,再用平面的基本性质,证明其他的点 也在该直线上.直线共点问题的步骤:一先说明直线相交,二让交 点也在其他直线上.
第十七页,共55页。
变式训练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平面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
(2)任何一个平面图形都是一个平面;
(3)圆和平面多边形都可以表示平面;
(4)因为
ABCD的面积大于
ABCD大于平面A′B′C′D′;
A′B′C′D的面积,所以平面
(5)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以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作为平面的边 界线.
第四十四页,共55页。
7.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确定的平面有________个. 答案:1或3
变式训练3:如图,已知平面α、β相交于l,设梯形ABCD中,AD∥BC,
且AB
α,CD β.
求证:AB、CD、l相交于一点.
第三十一页,共55页。
证明:∵梯形ABCD中,AD∥BC,AB、DC是梯形ABCD的两腰,∴AB
、DC必相交于一点,设AB∩DC=M,又∵AB α,CD
第十页,共55页。
3.准确理解公理的含义 公理1是判定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证明一条直线在某一平面内,只
需证明这条直线上有两个不同的点在该平面内.“直线在平 面内”是指“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平面内”. 公理2的作用是确定平面,是把空间问题化归成平面问题的重要 依据.并可用来证“两个平面重合”.特别要注意公理2中“不在 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这一条件.
∴P在平面ABC与平面α的交线上. 同理可证Q和R均在这条交线上. ∴P\,Q\,R三点共线.
第二十九页,共55页。
规律技巧:解决点共线或线共点的问题是平面性质的应用.解决点共
线一般地先确定一条直线,再用平面的基本性质,证明其他的点 也在该直线上.直线共点问题的步骤:一先说明直线相交,二让交 点也在其他直线上.
第十七页,共55页。
变式训练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平面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
(2)任何一个平面图形都是一个平面;
(3)圆和平面多边形都可以表示平面;
(4)因为
ABCD的面积大于
ABCD大于平面A′B′C′D′;
A′B′C′D的面积,所以平面
(5)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以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作为平面的边 界线.
第四十四页,共55页。
7.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确定的平面有________个. 答案:1或3
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1平面及其表示法(含习题课)PPT课件
1,2,3(1)(2)
21
补充练习金太:阳教育网
l 1、A为直线 l上的点,又点A不在平面
与 的公共点最多有 _______1个.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诚信
内,则
2、四条直线过同一点,过每两条直线作一个平
面,则可以作_____1_或___4_或___6个不同的平面 .
22
金太阳教育网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诚信
2
金实太阳教例育网引入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诚信
观察活动室里的地面,它呈现出怎样的形象?
3
一.平面金太的阳教育概网 念: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诚信
光滑的桌面、平静的湖面等都是我们
熟悉的平面形象,数学中的平面概念是现
实平面加以抽象的结果。
二.平面的特征:
平面没有大小、厚薄和宽窄,平面在空 间是无限延伸的。
文字语金言太阳:教育网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两点品信质赖在来源自于专诚一业信 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
面内(即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的点
23
点、线金、太阳面教之育网间的位置关系及语言表达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诚信
文字语言表达 图形语言表达 符号语言表达
点A在直线a上 点A不在直线a上
A
a
A
a
A∈a A∈a
点A在平面α上 点A不在平面α上 直线a在平面α内
α
A
α
α
A
a a
A∈α A∈ α
aα
a b∩α=A
直线a在平面α外 α
A α
a∩α=φ 或 a∥α24
B A
B
CαA
C
公理2.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课件
如图2 1 21,已知两点Px1, y1 , Qx2, y2 ,如果 x1 x2,那么直线PQ 的斜率 slope为
k y2 y1 x1 x2 .
x2 x1
如果x1 x2,那么直线PQ的斜率不
存在(图2 1 22).
图2 1 2
y
l
第 2章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如 果 代 数 与 几 何 各 自 分开 发 展, 那 它 的 进 步 将 十 分 缓 慢,而 且 应 用 范 围 也 很 有 限.但 若 两 者 互 相 结 合 而 共同 发 展, 则 就 会 互 相加 强, 并 以 快速 的 步 伐 向 着 完 美 化 的 方 向 猛 进.
点的集合是一条曲线.
我 们 知 道, 直 线 和 圆 是 基 本 的 几 何图 形.那 么 如何建立它们的方程? 如何通过方程来研究它们的性质?
2.1 直线与方程
高二(19)
直 线 是 最 常 见 的 图 形, 过 一 点 沿 着 确 定 的 方 向 就 可 以 画 出 一 条 直 线.
为 什 么?
在直角坐标系中, 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把 x 轴所在 的 直 线 绕 着 交 点 按 逆 时针 方 向 旋 转 到 和 直 线 重合 时 所 转
过的最小正角称为这条直线的倾 斜 角(inclination),并规定:
y B
A
O
N
图2 1 51
与 x 轴 平 行 或 重 合 的 直 线 的倾 斜 角 为00 . 由定义可知,直线的倾斜角 的取值范 围是00 1800 . 当 直 线 的 斜 率 为 正 时, 直 线 的 倾 斜 角
x 为锐角图2 1 51,此时,
k y BN tan .
k y2 y1 x1 x2 .
x2 x1
如果x1 x2,那么直线PQ的斜率不
存在(图2 1 22).
图2 1 2
y
l
第 2章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如 果 代 数 与 几 何 各 自 分开 发 展, 那 它 的 进 步 将 十 分 缓 慢,而 且 应 用 范 围 也 很 有 限.但 若 两 者 互 相 结 合 而 共同 发 展, 则 就 会 互 相加 强, 并 以 快速 的 步 伐 向 着 完 美 化 的 方 向 猛 进.
点的集合是一条曲线.
我 们 知 道, 直 线 和 圆 是 基 本 的 几 何图 形.那 么 如何建立它们的方程? 如何通过方程来研究它们的性质?
2.1 直线与方程
高二(19)
直 线 是 最 常 见 的 图 形, 过 一 点 沿 着 确 定 的 方 向 就 可 以 画 出 一 条 直 线.
为 什 么?
在直角坐标系中, 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把 x 轴所在 的 直 线 绕 着 交 点 按 逆 时针 方 向 旋 转 到 和 直 线 重合 时 所 转
过的最小正角称为这条直线的倾 斜 角(inclination),并规定:
y B
A
O
N
图2 1 51
与 x 轴 平 行 或 重 合 的 直 线 的倾 斜 角 为00 . 由定义可知,直线的倾斜角 的取值范 围是00 1800 . 当 直 线 的 斜 率 为 正 时, 直 线 的 倾 斜 角
x 为锐角图2 1 51,此时,
k y BN tan .
高二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 第二章 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同步课件1)
对于①: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直线都与另外一个平面
平行,如果这两条直线不相交,而是平行,那么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五十一分。
这两个平面相交也能够找得到这样的直线存在. 对于②: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都与另外一个平面
平行,同①.
对于③:一个平面内任何直线都与另外一个平面平行, 则这两个平面平行.这是两个平面平行的定义. 对于④: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与另外一个平 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这是两个平面平行的判
2.反过来,如果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和另一个平面平 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启示
线面平行
转化
面面平行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五十一分。
课堂探究1
1.三角板ABC的一条边BC与桌面平行,如图①三角板 ABC所在的平面与桌面α平行吗?
①
解析:不平行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五十一分。
2.当三角板ABC的两条边BC,AB都平行桌面α时,
(4)过平面外一点,只可作1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 ( )√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五十一分。
(5)设a,b为异面直线,则存在平面α,β,使
a a,b ,且a / / .
( √)
α
a
b β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五十一分。
【提升总结】 1.应用定理时,“内”、“交”、“平行”三个条件
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五十一分。
活动板房各个面是怎样拼在一 起的,它们都有什么关系呢?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五十一分。
木工师傅用气泡式水准仪在桌面上交叉放两次,如 果水准仪的气泡都是居中的,就可以判定这个桌面 和水平面平行,这是什么道理?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课件平面课件
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相对的两个顶点字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示.
如
平面
D
C
平面
A
B
平面ABCD (平面AC )
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平面. (2)任何一个平面图形都是一个平面. (3)在空间图形中,原图中的线都要画成实线,后补画
的线都画成虚线. (4)用平行四边形表示的平面,以四边为边界. (5)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1.平面的特征 (1)无限延展 (2)不计大小、厚薄
(没有边界) (无所谓面积厚薄)
2.平面的表示 (1)图形表示:(斜二测画法)
①水平放置的平面: ②垂直放置的平面:
注:①通常把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锐 角画成45o ; ②看不到的部分用虚线表示,或者不画.
(2)文字表示 可以用希腊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代表表示平面的平
把三角板的一个角立在课桌面上,三角板所在平
面与桌面所在平面是否只相交于一点B ?为什么?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中数学必修 第二册 课件8.4 .1平面 课件(共41张PPT)
B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中数学必修 第二册 课件8.4 .1平面 课件(共41张PPT)
基本事实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图形语言:
l
P
符号语言: P ,且P l,且P l.
作用: ①判断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 ②判断点在直线上的依据.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中数学必修 第二册 课件8.4 .1平面 课件(共41张PPT)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中数学必修 第二册 课件8.4 .1平面 课件(共41张PPT)
三、理解新知
如
平面
D
C
平面
A
B
平面ABCD (平面AC )
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平面. (2)任何一个平面图形都是一个平面. (3)在空间图形中,原图中的线都要画成实线,后补画
的线都画成虚线. (4)用平行四边形表示的平面,以四边为边界. (5)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1.平面的特征 (1)无限延展 (2)不计大小、厚薄
(没有边界) (无所谓面积厚薄)
2.平面的表示 (1)图形表示:(斜二测画法)
①水平放置的平面: ②垂直放置的平面:
注:①通常把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锐 角画成45o ; ②看不到的部分用虚线表示,或者不画.
(2)文字表示 可以用希腊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代表表示平面的平
把三角板的一个角立在课桌面上,三角板所在平
面与桌面所在平面是否只相交于一点B ?为什么?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中数学必修 第二册 课件8.4 .1平面 课件(共41张PPT)
B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中数学必修 第二册 课件8.4 .1平面 课件(共41张PPT)
基本事实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图形语言:
l
P
符号语言: P ,且P l,且P l.
作用: ①判断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 ②判断点在直线上的依据.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中数学必修 第二册 课件8.4 .1平面 课件(共41张PPT)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中数学必修 第二册 课件8.4 .1平面 课件(共41张PPT)
三、理解新知
平面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练习
- - - - - - - - - - 教材128页
2.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D ).
(A)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 一条直线和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C) 圆心和圆上两点可确定一个平面.
(D) 梯形可确定一个平面.
3. 不共面的四点可以确定经过平面.
P
4个
C A
B
练习
- - - - - - - - - - 教材128页
下面三个推论: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A a α
b αa P
b a α
练习
- - - - - - - - - - 教材128页
1.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平面: 几何里所说的“平面”就是从这样的一些物体中抽象出来的.类似于 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平面是向四周无限延展的.所以平面无厚薄,大小之分.
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问题2 类比点和直线,我们如何画平面和表示平面呢?
(1)画平面:如图示,与画出直线的一部分表示直线
D
一样,我们也可以画出平面的一部分来表示平面. 通常 用矩形的直观图,即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 当平面水平 α 放置时,常把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画成横向;当平面竖 A 直放置时,常把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画成竖向.
P ,且P l,且P l
如无特殊说明,本 章中的两个平面均指 两个不重合的平面.
我们在画两个平面相交时,如果其中一个平面被另一个平面遮挡,通 常把被遮挡的部分化成虚线或不画,以此增强图形的立体感.
4. 平面的基本性质的推论 利用基本事实1和基本事实2,再结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以得到
新版高中数学必修2课件:8.4.1平面
平面个数是 1 或 3,如果交于不共线的三点,可以确定的平面个数 是 1,所以空间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可以确定的平面个数是 1 或
3. 答案:B
2.如图所示的两个相交平面,其中画法正确的是( )
解析:对于①,图中没有画出平面 α 与平面 β 的交线,另外图 中的实线、虚线也没有按照画法原则去画,因此①的画法不正确.同 样的道理,可知②③的画法不正确,④中画法正确.
方法归纳 证明三点共线,可以证明三点都在两平面的交线上或第三点在 两点所确定的直线上.
微点 2 线共点问题 例 3 在四面体 ABCD 中,E,G 分别是 BC,AB 的中点,点 F 在 CD 上,点 H 在 AD 上,且 DF:FC=DH:HA=2:3.求证:EF,GH, BD 交于一点.
证明:如图,连接 GE、HF 因为 E,G 分别是 BC,AB 的中点,所以 GE∥AC,GE=12AC. 又 DF:FC=DH:HA=2:3, 所以 FH∥AC,FH=25AC,所以 FH∥GE,FH≠GE, 所以 E,F,H,G 四点共面,且四边形 EFHG 是一个梯形. 延长 GH 和 EF 交于一点 O, 因为 GH⊂平面 ABD,EF⊂平面 BCD, 所以 O∈平面 ABD,O∈平面 BCD, 所以点 O 在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而这两个平面的交线是 BD,且交线只有这一条,所以点 O 在 直线 BD 上. 所以 EF,GH,BD 交于一点.
(3)根据已知符号语言或文字语言画相应的图形时,要注意实线 和虚线的区别.
跟踪训练 1 根据如图所示,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符号或字母: A___∈_____平面 ABC,A____∉____平面 BCD,BD___⊄_____平面 ABC,平面 ABC∩平面 ACD=___A__C___.
【课件】平面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元素
点的集合
点的集合
可以用集合语言表述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
点与直线
图形
A
a
A
点与平面
α
文字语言(读法)
a
A
点在直线上
A a
点在直线外
A a
点在平面内
A
点在平面外
A
A
α
符号语言
直线与平面
图形
文字语言(读法)
l
α
l
l
α
α
符号语言
直线l在平面α内
l
直线l在平面α外
l
l
P l1
④空间图形中,后作的辅助线都是虚线.
④
.
二、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
用符号表示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平面 α 与 β 相交于直线 l,直线 a 与平面 α,β 分别相交于点 A,B;
(2)点 A,B 在平面 α 内,直线 a 与平面 α 交于点 C,点 C 不在直线 AB 上.
解析 (1)用符号表示:α∩β=l,a∩α=A,a∩β=B.如图所示.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如图2)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如图3)
图1
图2
图3
(导学案106页例1)
(2)下图中的两个平面相交,其中画法正确的是
【巩固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②
.
①平面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
②任何一个平面图形都可以表示平面;
③平面 ABCD 的面积为 100 cm2;
所以直线 AB,BC,AC 共面.
二、线线共点问题
如图,已知平面 α,β,且 α∩β=l.设梯形 ABCD 中,AD∥BC,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第二册(必修2)课件:8.4.1 平面
答案 B
[微思考] 1.几何里的“平面”有边界吗?用什么图形表示平面?
提示 没有.平行四边形. 2.一个平面把空间分成了几部分?
提示 两部分. 3.基本事实1有什么作用?
提示 ①确定平面的依据;②判定点线共面. 4.基本事实2有什么作用?
提示 ①确定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②判定点在平面内. 5.基本事实3有什么作用?
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 推论2
一个平面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 推论3 一个平面
图形
作用 定平面的依据
[微判断]
拓展深化
1.一个平面的面积是16 cm2.( × ) 2.直线l与平面α有且只有两个公共点.( × ) 3.四条线段首尾相连一定构成一个平面四边形.( × ) 4.8个平面重叠起来要比6个平面重叠起来厚.( × ) 5.空间不同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 )
证明 如图所示.由已知a∥b,
所以过a,b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设a∩l=A,b∩l=B, ∴A∈α,B∈α,且A∈l,B∈l, ∴l⊂α,即过a,b,l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规律方法 在证明多线共面时,可用下面的两种方法来证明: (1)纳入法:先由部分直线确定一个平面,再证明其他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2)同一法:即先证明一些元素在一个平面内,再证明另一些元素在另一个平面内, 然后证明这两个平面重合,即证得所有元素在同一个平面内.
2.如图表示两个相交平面,其中画法正确的是( ) 答案 D
3.已知点A,直线a,平面α.
①若A∈a,a⊄α,则A∉α;
②若A∈α,a⊂α,则A∈a;
③若A∉a,a⊂α,则A∉α;
④若A∈a,a⊂α,则A∈α.
以上说法中,表达正确的个数是( )
人教版必修二数学课件: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共16张PPT)
$9.平面与平面
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一.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1. 判定定理: 交线∥平面, 则平面∥平面 2. 性质定理: 平面∥平面, 则交线∥交线 要证面面平行: ①证: 交线∥平面 ②证: 交线∥交线 a b a b
证明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性质定理: 平面∥平面, 则交线∥交线 b 已知: ∥, ∩ = a, ∩ = 求证: a ∥b a 证: ∥ => b 与 无公共点 => a , b a与b没有公共点 => a ∥b a与b同在平面 内
GF∥BD =>GF∥ · · · · · · · · · ② BD GE, GF 平面GEF且相交 · · · · · · ③ ①②③ => 平面GEF∥ EF 平面GEF => EF∥
例5. ∥ , P在 和 外, A,B , PA =A', PB =B', 已知 PA'= 6, AA'=10, A'B'=5, 则AB=_________ 40/3或10/3 A B A B 4 10 P A B A' 5 B' 6 6 10 × 5 A' B' P B' A' 5 = 6 5 6 = AB 16 AB 4 AB=40/3 AB=10/3 P
x2 y2 x2 y2 y2 y2 tan ±tan · · ① a2-5 96 16 12 =1 设 16 12 =1 · 1 tan tan x2 y2 x2 y2 x2 y2 x2 y2 ∴ + =1 · · ① · · ① 16 + 12 =1 16 - 12 =1 · 4 3 16 + 12 =1 · a a2+b2-c2 a b a a2+b2-c2 sinA 2ab2 sinA = sinB => sinA 2ab
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一.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1. 判定定理: 交线∥平面, 则平面∥平面 2. 性质定理: 平面∥平面, 则交线∥交线 要证面面平行: ①证: 交线∥平面 ②证: 交线∥交线 a b a b
证明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性质定理: 平面∥平面, 则交线∥交线 b 已知: ∥, ∩ = a, ∩ = 求证: a ∥b a 证: ∥ => b 与 无公共点 => a , b a与b没有公共点 => a ∥b a与b同在平面 内
GF∥BD =>GF∥ · · · · · · · · · ② BD GE, GF 平面GEF且相交 · · · · · · ③ ①②③ => 平面GEF∥ EF 平面GEF => EF∥
例5. ∥ , P在 和 外, A,B , PA =A', PB =B', 已知 PA'= 6, AA'=10, A'B'=5, 则AB=_________ 40/3或10/3 A B A B 4 10 P A B A' 5 B' 6 6 10 × 5 A' B' P B' A' 5 = 6 5 6 = AB 16 AB 4 AB=40/3 AB=10/3 P
x2 y2 x2 y2 y2 y2 tan ±tan · · ① a2-5 96 16 12 =1 设 16 12 =1 · 1 tan tan x2 y2 x2 y2 x2 y2 x2 y2 ∴ + =1 · · ① · · ① 16 + 12 =1 16 - 12 =1 · 4 3 16 + 12 =1 · a a2+b2-c2 a b a a2+b2-c2 sinA 2ab2 sinA = sinB => sinA 2ab
人教A高二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课件共36
H E 2
2 3 D 2 3
G F C B
在Rt△EFG中,求得∠EGF = 45°,
所以 BC与EG所成的角为45°. (2)因为BF∥AE,
A
所以∠FBG(或其补角)为所求.
在Rt△BFG中,求得∠FBG = 60°,
相交直线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行直线
异面直线
异面直线的定义
异面直线
异面直线的画法 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一作(找)二证三求
边形叫做空间四边形ABCD.
A
相对顶点A与C,B与D的连线AC, BD叫做这个空间四边形的对角线.
B
C
D
【即时训练】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判断下列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行 ; (1)直线 A1B 与直线 D1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异面 ; (2)直线 A1B 与直线 B1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相交 ; (3)直线 D1D 与直线 D1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异面 . (4)直线 AB 与直线 B1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b a′ ? O a b′ a′
θ
O
平 移
若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90°,则称它们互相垂直. 异面直线a与b垂直也记作a⊥b.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 的取值范围: 0 o < 90 o
例2
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B′C′D′.
(1)哪些棱所在直线与直线BA′是异面直线?
(2)直线BA′和CC′的夹角是多少? ( 3 )哪些棱所在的直线与直线AA′垂直? 解 : (1)由异面直线的定义可知, 与直线BA′成异面直线的有直线 B′C′,AD,CC′,DD′,DC,D′C′.
2 3 D 2 3
G F C B
在Rt△EFG中,求得∠EGF = 45°,
所以 BC与EG所成的角为45°. (2)因为BF∥AE,
A
所以∠FBG(或其补角)为所求.
在Rt△BFG中,求得∠FBG = 60°,
相交直线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行直线
异面直线
异面直线的定义
异面直线
异面直线的画法 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一作(找)二证三求
边形叫做空间四边形ABCD.
A
相对顶点A与C,B与D的连线AC, BD叫做这个空间四边形的对角线.
B
C
D
【即时训练】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判断下列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行 ; (1)直线 A1B 与直线 D1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异面 ; (2)直线 A1B 与直线 B1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相交 ; (3)直线 D1D 与直线 D1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异面 . (4)直线 AB 与直线 B1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b a′ ? O a b′ a′
θ
O
平 移
若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90°,则称它们互相垂直. 异面直线a与b垂直也记作a⊥b.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 的取值范围: 0 o < 90 o
例2
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B′C′D′.
(1)哪些棱所在直线与直线BA′是异面直线?
(2)直线BA′和CC′的夹角是多少? ( 3 )哪些棱所在的直线与直线AA′垂直? 解 : (1)由异面直线的定义可知, 与直线BA′成异面直线的有直线 B′C′,AD,CC′,DD′,DC,D′C′.
苏教版必修2数学课件-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第2节直线与方程教学课件
栏目导航
3.如何判断点(m,n)与圆(x-a)2+(y-b)2=r2的位置关系? [提示] 将点A(m,n)代入方程左边,若(m-a)2+(n-b)2=r2, 点A在圆上;若(m-a)2+(n-b)2<r2,点A在圆内;若(m-a)2+(n- b)2>r2,点A在圆外.
栏目导航
【例3】 已知圆C的标准方程为(x-5)2+(y-6)2=a2(a>0). (1)若点M(6,9)在圆上,求半径a; (2)若点P(3,3)与Q(5,3)有一点在圆内,另一点在圆外,求a的 取值范围.
栏目导航
自主预习 探新知
栏目导航
1.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1)圆的定义 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其中定点是 圆的圆心;定长是圆的半径.
栏目导航
(2)圆的标准方程
圆
特殊情况
一般情况
圆心
(0,0)
(a,b)
半径 标准方程
备注
r(r>0)
r(r>0)
_x_2_+__y_2=__r_2_
栏目导航
[解] 法一:设圆的方程为(x-a)2+(y-b)2=r2,
a+b+5=0,
则(0-a)2+(2-b)2=r2, (-3-a)2+(3-b)2=r2,
a=-3,
解得b=-2, r=5.
∴圆的标准方程为(x+3)2+(y+2)2=25.
栏目导航
法二:因为A(0,2),B(-3,3),所以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 -32,52,直线AB的斜率kAB=-3-3-20=-13,
_(x_-__a_)_2_+__(y_-__b_)_2=__r_2_
确定圆的标准方程的关键是确定_圆__心__和_半__径__
栏目导航
3.如何判断点(m,n)与圆(x-a)2+(y-b)2=r2的位置关系? [提示] 将点A(m,n)代入方程左边,若(m-a)2+(n-b)2=r2, 点A在圆上;若(m-a)2+(n-b)2<r2,点A在圆内;若(m-a)2+(n- b)2>r2,点A在圆外.
栏目导航
【例3】 已知圆C的标准方程为(x-5)2+(y-6)2=a2(a>0). (1)若点M(6,9)在圆上,求半径a; (2)若点P(3,3)与Q(5,3)有一点在圆内,另一点在圆外,求a的 取值范围.
栏目导航
自主预习 探新知
栏目导航
1.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1)圆的定义 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其中定点是 圆的圆心;定长是圆的半径.
栏目导航
(2)圆的标准方程
圆
特殊情况
一般情况
圆心
(0,0)
(a,b)
半径 标准方程
备注
r(r>0)
r(r>0)
_x_2_+__y_2=__r_2_
栏目导航
[解] 法一:设圆的方程为(x-a)2+(y-b)2=r2,
a+b+5=0,
则(0-a)2+(2-b)2=r2, (-3-a)2+(3-b)2=r2,
a=-3,
解得b=-2, r=5.
∴圆的标准方程为(x+3)2+(y+2)2=25.
栏目导航
法二:因为A(0,2),B(-3,3),所以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 -32,52,直线AB的斜率kAB=-3-3-20=-13,
_(x_-__a_)_2_+__(y_-__b_)_2=__r_2_
确定圆的标准方程的关键是确定_圆__心__和_半__径__
栏目导航
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课件ppt人教版
解析答案
反思与感悟
解 (1)∵这个几何体的所有面中没有两个互相平行的面,∴这个几何体不是棱柱. (2)在四边形ABB1A1中,在AA1上取E点,使AE=2;在BB1上取F点,使BF=2;连接C1E、EF、C1F,则过C1、E、F的截面将几何体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棱柱ABC—EFC1,其侧棱长为2;截去部分是一个四棱锥C1—EA1B1F,该几何体的特征为:有一个面为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①③
1.在理解的基础上,要牢记棱柱、棱锥、棱台的定义,能够根据定义判断几何体的形状.2.各种棱柱之间的关系(1)棱柱的分类
棱柱
(2)常见的几种四棱柱之间的转化关系
3.棱柱、棱锥、棱台在结构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体见下表:
名称
底面
侧面
侧棱
高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
棱柱
斜棱柱
平行且全等的两个多边形
平行四边形
第一 章 §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第1课时 多面体的结构特征
1.认识组成我们的生活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多面体;2.认识和把握棱柱、棱锥、棱台的几何结构特征;3.了解多面体可按哪些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分成哪些类别.
问题导学
题型探究
达标检测
学习目标
问题导学 新知探究 点点落实
如图棱柱可记作:棱柱
相关概念:底面(底):两个互相 的面侧面: 侧棱:相邻侧面的顶点: 的公共顶点
互相平行
四边形
互相平行
平行
其余各面
公共边
侧面与底面
ABCDEF—
A′B′C′D′E′F′
答案
分类:①依据:底面多边形的 ②类例: (底面是三角形)、 (底面是四边形)……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学课件ppt
开
关
答 旋转轴叫做圆台的轴,垂直于轴的边
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圆台的底面,斜边旋
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台的侧面,斜边在旋
转中的任何位置叫做圆台侧面的母线.
圆台用表示它的轴的字母表示,如上图的圆台表示为圆台 O′O.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填一填 研一研 练一练
问题 3 圆柱、圆锥、圆台都是旋转体,它们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
答案 图1是由圆柱中挖去圆台形成的, 图2是由球、棱柱、棱台组合而成的.
答案
返回
达标检测
1.下图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 D )
1 23 4
答案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圆锥的母线长等于底面圆直径 B.圆柱的母线与轴垂直 C.圆台的母线与轴平行 D.球的直径必过球心
解析 圆锥的母线长与底面直径无联系; 圆柱的母线与轴平行; 圆台的母线与轴不平行.
答案
球的结构特征
球
图形及表示
定义:以 半圆的直径 所在直线为旋转轴, 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 简称球
相关概念: 球心:半圆的 圆心 半径:半圆的 半径 直径:半圆的 直径
图中的球表示为: 球O
答案
知识点五 简单组合体
思考 下图中的两个空间几何体是柱、锥、台、球体中的一种吗? 它们是如何构成的?
课
时
上看是由八个圆柱组合成的一个组合体,我们周围的很多建筑物
栏 目
和它一样,也都是由一些简单几何体组合而成的组合体.本节我
开 关
们就来学习旋转体与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填一填 研一研 练一练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探究点一 圆柱的结构特征
问题 1 如图所示的空间几何体叫做圆柱,那么圆
平面与平面平行 第二课时课件-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解 如图,分别取 AB,C1D1 的中点 M,N, 连接 A1M,MC,CN,NA1. ∵ 平 面 A1B1C1D1 ∥ 平 面 ABCD , 平 面 A1MCN∩ 平 面 A1B1C1D1=A1N,平面 ABCD∩平面 A1MCN=MC,
∴A1N∥MC.同理 A1M∥NC. ∴四边形 A1MCN 是平行四边形.
22
课堂精讲
【例 3】 如图,在棱长为 a 的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 E,F,P,Q 分别是 BC,C1D1,AD1,BD 的中点. (1)求证:PQ∥平面 DCC1D1; (2)求 PQ 的长; (3)求证:EF∥平面 BB1D1D. 所以平面 EE1F∥平面 BB1D1D. 又 EF⊂平面 EE1F, 所以 EF∥平面 BB1D1D.
20
课堂精讲
【例 3】 如图,在棱长为 a 的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 E,F,P,Q 分别是 BC,C1D1,AD1,BD 的中点. (1)求证:PQ∥平面 DCC1D1; (2)求 PQ 的长; (3)求证:EF∥平面 BB1D1D.
所以 BE∥FO1,BE=FO1, 所以四边形 BEFO1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EF∥BO1. 又 EF⊄平面 BB1D1D,BO1⊂平面 BB1D1D, 所以 EF∥平面 BB1D1D.
线线平行
且 A′D′∩AA′=A′,
∴平面 AA′D′D∥平面 BB′C′C.
9
面面平行
课堂精讲
【例 2】 如图所示,平面四边形 ABCD 的四个顶点 A,B,C, D 均在平行四边形 A′B′C′D′外,且 AA′,BB′,CC′,DD′互相 平行,求证: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又∵平面 ABCD∩平面 AA′D′D=AD, 平面 ABCD∩平面 BB′C′C=BC, ∴AD∥BC. 同理可证 AB∥CD.∴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1N∥MC.同理 A1M∥NC. ∴四边形 A1MCN 是平行四边形.
22
课堂精讲
【例 3】 如图,在棱长为 a 的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 E,F,P,Q 分别是 BC,C1D1,AD1,BD 的中点. (1)求证:PQ∥平面 DCC1D1; (2)求 PQ 的长; (3)求证:EF∥平面 BB1D1D. 所以平面 EE1F∥平面 BB1D1D. 又 EF⊂平面 EE1F, 所以 EF∥平面 BB1D1D.
20
课堂精讲
【例 3】 如图,在棱长为 a 的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 E,F,P,Q 分别是 BC,C1D1,AD1,BD 的中点. (1)求证:PQ∥平面 DCC1D1; (2)求 PQ 的长; (3)求证:EF∥平面 BB1D1D.
所以 BE∥FO1,BE=FO1, 所以四边形 BEFO1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EF∥BO1. 又 EF⊄平面 BB1D1D,BO1⊂平面 BB1D1D, 所以 EF∥平面 BB1D1D.
线线平行
且 A′D′∩AA′=A′,
∴平面 AA′D′D∥平面 BB′C′C.
9
面面平行
课堂精讲
【例 2】 如图所示,平面四边形 ABCD 的四个顶点 A,B,C, D 均在平行四边形 A′B′C′D′外,且 AA′,BB′,CC′,DD′互相 平行,求证: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又∵平面 ABCD∩平面 AA′D′D=AD, 平面 ABCD∩平面 BB′C′C=BC, ∴AD∥BC. 同理可证 AB∥CD.∴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2人教版精品课件第2章 2.1 2.1.1《平面》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C ) A.因为直线向两方无限延伸,所以直线不可能在平面内 B.如果线段的中点在平面内,那么线段在平面内 C.如果线段上有一个点不在平面内,那么线段不在平面内 D.当平面经过直线时,直线上可以有不在平面内的点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两个平面相交有两条交线 B.两个平面可以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C.如果一个点在两个平面内,那么这个点在两个平面的交 线上 D.两个平面一定有公共点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
例 4:如图 5,在正方体 ABCD-A′B′C′D′中,E、F 分别是 AA′、AB 上一点,且 EF∥CD′,求证:平面 EFCD′、 平面 AC 与平面 AD′两两相交的交线 ED′、FC、AD 交于一点.
图5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
错因剖析:遇到此类证明多线共点问题,找不到解决问题 的突破口.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
正确地用图形和符号表示点、直线、平面以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点看成是元素,线、面看成是点的集合, 所以点与线、面的关系用“∈、∉”表示,线与线、线与面及面 与面的关系用“⊂、⊄”表示.
1-1.试用集合符号表示下列各语句,并画出图形: (1)点 A 在平面α内,但不在平面β内; (2)直线 l 经过平面α外一点 P,且与平面α相交于点 M; (3)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 l,且 l 经过点 P.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
高中数学课件
(金戈铁骑 整理制作)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1 平面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C ) A.画一个平面,使它的长为 14 cm,宽为 5 cm B.一个平面的面积可以是 16 m2 C.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这个平面分成两部分,一个平面把 空间分成两部分 D.10 个平面重叠起来,要比 2 个平面重叠起来厚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二册8.4.1《平面》教学课件
⑴点A在平面α内,点B在平面α外;
⑵直线L在平面α内,直线m不在平面α内;
⑶平面α和β相交于直线L; ⑷直线L经过平面α外一点P和平面α内一点Q .
⑸直线L是平面α和β的交线,直线m在平面 α内,L和m相交于点P 。
巩固
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CD )
A、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B、空间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C、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D、三角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文字语言
基本事实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β
图形语言
P ·
l
α
符号语言
p
p
l
l
作用 可用于判别两平面是否相交。
基本事实3告诉我们,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 面一定相交于过这个公共点的一条直线.两个平面相交成一条直线 的事实,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平面的“平”和“无限延展”.
如果直线 l 与平面α有一个公共点,直线 是l 否在 平面α内?如果直线 与l 平面α有两个公共点呢?
文字语言
基本事实2: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 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由点、线、面的关系有
直线 l 在平面α内表示为 l
直线m不在平面α内表示为 l
图形语言
m
. . A
l
·
·B
·
(3)在画图时,如果图形的一部分被另一 部分遮住,可以把遮住部分画成虚线,也 可以不画。
两相交平面的画法:
⑴先画两平面基本线 ⑵画两平面的交线 ⑶分别画三条线的平 行线
⑷把被遮部分的线段画 成虚线或不画。其它为 实线。
β α
上述三个关于平面的基本事实是人们经过长期观察与实践 总结出来的,是几何推理的基本依据,也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立 体图形的基础.
⑵直线L在平面α内,直线m不在平面α内;
⑶平面α和β相交于直线L; ⑷直线L经过平面α外一点P和平面α内一点Q .
⑸直线L是平面α和β的交线,直线m在平面 α内,L和m相交于点P 。
巩固
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CD )
A、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B、空间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C、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D、三角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文字语言
基本事实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β
图形语言
P ·
l
α
符号语言
p
p
l
l
作用 可用于判别两平面是否相交。
基本事实3告诉我们,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 面一定相交于过这个公共点的一条直线.两个平面相交成一条直线 的事实,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平面的“平”和“无限延展”.
如果直线 l 与平面α有一个公共点,直线 是l 否在 平面α内?如果直线 与l 平面α有两个公共点呢?
文字语言
基本事实2: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 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由点、线、面的关系有
直线 l 在平面α内表示为 l
直线m不在平面α内表示为 l
图形语言
m
. . A
l
·
·B
·
(3)在画图时,如果图形的一部分被另一 部分遮住,可以把遮住部分画成虚线,也 可以不画。
两相交平面的画法:
⑴先画两平面基本线 ⑵画两平面的交线 ⑶分别画三条线的平 行线
⑷把被遮部分的线段画 成虚线或不画。其它为 实线。
β α
上述三个关于平面的基本事实是人们经过长期观察与实践 总结出来的,是几何推理的基本依据,也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立 体图形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1 平 面(2)
1.平面的基本性质
(1)公理1:若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 则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①图形语言:
A
l
B
②符号语言:Al, B l且A, B l
③该公理反映了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可用于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点是否在平面内,又 可用直线检验平面.
同理可证 C∈α. 又∵B∈l3,C∈l3,∴l3⊂α. ∴直线 l1、l2、l3 在同一平面内. 证法 2:(辅助平面法) ∵l1∩l2=A,∴l1、l2 确定一个平面 α. ∵l2∩l3=B,∴l2、l3 确定一个平面 β. ∵A∈l2,l2⊂α,∴A∈α.
∵A∈l2,l2⊂β,∴A∈β. 同理可证 B∈α,B∈β,C∈α,C∈β. ∴不共线的三个点 A、B、C 既在平面 α 内,又在平面 β 内. ∴平面 α 和 β 重合,即直线 l1、l2、l3 在同一平面内.
系,并画出相应的图形:(1)A∈α,B∉α;(2)l⊂α,m∩α= A,A∉l;(3)P∈l,P∉α,Q∈l,Q∈α. 解:(1)点 A 在平面 α 内,点 B 不在平面 α 内,如图(1); (2)直线 l 在平面 α 内,直线 m 与平面 α 相交于点 A,且点 A 不在直线 l 上,如图(2); (3)直线 l 经过平面 α 外一点 P 和平面 α 内一点 Q,如图(3).
共线问题 [例 3] 已知△ABC 在平面 α 外,其三边 所在的直线满足 AB∩α=P,BC∩α=Q, AC∩α=R,如图所示. 求证:P,Q,R 三点共线. [证明] 法一:∵AB∩α=P,∴P∈AB,P∈平面 α. 又 AB⊂平面 ABC,∴P∈平面 ABC. ∴由公理 3 可知:点 P 在平面 ABC 与平面 α 的交线上, 同理可证 Q,R 也在平面 ABC 与平面 α 的交线上. ∴P,Q,R 三点共线.
故经过点A和直线a有一个平面. 唯一性. 因为B,C在a上, 所以过直线a和点A的平面一定经过点A,B,C. 由公理2,经过不共线三点A,B,C的平面只有一个, 所以过直线a和点A的平面只有一个.
1.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2: 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解析:
序号 正误
原因分析
太平洋面只是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而平面是 ①×
抽象的,且无限延展的
② × 平面是无大小、无厚薄之分的
A.相交
B.重合
C.相交或重合
D.以上都不对
解析:若三个点在同一直线上,则两平面可能相交;若
这三个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平面重合.
答案:C
3.下列对平面的描述语句: ①平静的太平洋面就是一个平面; ②8个平面重叠起来比6个平面重叠起来厚; ③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 ④平面可以看成空间中点的集合,它当然是一个无限 集.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back
练习
⑹.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它们只有有限个公共点. ×
(2)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
平面. √ (3)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4)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不共线的公共点,那么这两个
平面重合. √
back
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
由DF∶FC=DH∶HA=2∶3可得GE∥FH 且GE≠FH,即EFHG是梯形,由此得到GH 与EF交于一点. 证明E、F、H、G四点共面―→EFHG为梯 形―→GH和EF交于一点O―→证O∈平面 ABD―→O∈平面BCD―→平面ABD∩平面 BCD=BD―→O∈BD―→得出结论
[规范解答] 因为 E,G 分别为 BC,AB 的中点,所以 GE∥AC.又因 为 DF∶FC=DH∶HA=2∶3,所以 FH∥AC,从而 FH∥ GE.∴GE≠FH.(4 分)
[例1] 根据图形用符号表示下列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 (1)点P与直线AB; (2)点C与直线AB; (3)点M与平面AC; (4)点A1与平面AC; (5)直线AB与直线BC; (6)直线AB与平面AC; (7)平面A1B与平面AC.
[解] (1)点P∈直线AB; (2)点C ∉直线AB; (3)点M∈平面AC;(4)点A1∉平面AC; (5)直线AB∩直线BC=点B;(6)直线AB⊂平面AC; (7)平面A1B∩平面AC=直线AB.
[随堂即时演练]
1.若点Q在直线b上,b在平面β内,则Q,b,β之间的关系可
记作( )
A.Q∈b∈β
B.Q∈b⊂β
C.Q⊂b⊂β
D.Q⊂b∈β
解析:∵点Q(元素)在直线b(集合)上,∴Q∈b.
又∵直线b(集合)在平面β(集合)内,∴b⊂β,∴Q∈b⊂β. 答案:B
2.两个平面若有三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 )
[类题通法] 三种语言的转换方法 (1)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表示一个图形时,首先仔细 观察图形有几个平面、几条直线且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如 何,试着用文字语言表示,再用符号语言表示. (2)根据符号语言或文字语言画相应的图形时,要注意 实线和虚线的区别.
[活学活用] 1.根据下列符号表示的语句,说明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
法二:∵AP∩AR=A, ∴直线 AP 与直线 AR 确定平面 APR. 又∵AB∩α=P,AC∩α=R,∴平面 APR∩平面 α=PR. ∵B∈平面 APR,C∈平面 APR,∴BC⊂平面 APR. ∵Q∈BC,∴Q∈平面 APR,又 Q∈α, ∴Q∈PR,∴P,Q,R 三点共线.
[类题通法] 点共线:证明多点共线通常利用公理3,即两相交平 面交线的唯一性,通过证明点分别在两个平面内,证明 点在相交平面的交线上,也可选择其中两点确定一条直 线,然后证明其他点也在其上.
3 因为平面型斜屋面与地面不相交,所以屋面所在的平面
与地面不相交. ×
back
(4).填空: ①__不__在__同__一__直__线__上___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②两条 平行 或 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③有一个公共点的两个平面交于 唯一 的一条直线.
⑸.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D ) A. 经过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经过一条直线和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C.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 D.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点、线共面问题
[例 2] 证明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三条直线在同一平面 内.
[解] 已知:如图所示,l1∩l2=A,l2∩l3=B,l1∩l3=C. 求证:直线 l1、l2、l3 在同一平面内. 证法 1:(纳入平面法) ∵l1∩l2=A,∴l1 和 l2 确定一个平面 α. ∵l2∩l3=B,∴B∈l2. 又∵l2⊂α,∴B∈α.
[活学活用] 3.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设线段 A1C 与平面 ABC1D1 交于 点 Q,求证:B,Q,D1 三点共线. 证明:如下图所示,连接 A1B,CD1.显然 B∈平面 A1BCD1,D1∈平面 A1BCD1.
∴BD1⊂平面 A1BCD1. 同理 BD1⊂平面 ABC1D1. ∴平面 ABC1D1∩平面 A1BCD1=BD1. ∵A1C∩平面 ABC1D1=Q, ∴Q∈平面 ABC1D1. 又∵A1C⊂平面 A1BCD1, ∴Q∈平面 A1BCD1. ∴Q∈BD1,即 B,Q,D1 三点共线.
2.证明三线共点问题
[典例] 如图,在四面体 ABCD 中,E,G 分别为 BC, AB 的中点,F 在 CD 上,H 在 AD 上,且有 DF∶FC=DH∶ HA=2∶3.
求证:EF,GH,BD 交于一点.
[解题流程]
欲证EF、GH、BD交于一点,可先证两条 线交于一点,再证此点在第三条直线上.
A B C
B
A
aC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a
α
b
a
b
α
注3: 公理2及其三个推论是确定平面以及判断两个平面重合的依据, 是证明点、线共面的依据,也是作截面、辅助平面的依据.
练习
2.练习
(1)用符号表示" A在直线l上, l在平面外",正确的是(B)
[类题通法] 证明点、线共面问题的理论依据是公理1和公理2,常 用方法有 (1)先由部分点、线确定一个面,再证其余的点、线 都在这个平面内,即用“纳入法”; (2)先由其中一部分点、线确定一个平面α,其余点、 线确定另一个平面β,再证平面α与β重合,即用“同一 法”; (3)假设不共面,结合题设推出矛盾,用“反证 法”.
1.平面的基本性质
(2)公理3:若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则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①图形语言:
P
l
②符号语言:P , P l且P l
③该公理反映了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i)该公理是用以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只要两个平面有一个 公共点,就可判定这两个平面必相交于过该点的一条直线. (找两个面的交线只要找出两个面的两个公共点即可) ii)该公理可用以判定点在直线上:点是某两平面的公共点,线 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交线,则该点在交线上.
故E,F,H,G四点共
面.又因为GE=
1 2
AC,FH
=
2 5
AC,所以四边形EFHG
是一个梯形,设GH和EF交
于一点O.(6分)
[名师批注] 如何证明四点共面?
根据公理2的推论可知, 本题可利用HF∥GE即可确定 E,F,H,G四点共面.
为什么GH和EF交于一点?
因为E,F,H,G四点共面,且 GE綊12AC,HF綊25AC,所以GE
∥HF且GE≠HF,即EFHG为 梯形,梯形两腰延长线必相交于 一点.
因为O在平面ABD内,又在平面BCD内,所以O在这两平
1.平面的基本性质
(1)公理1:若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 则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①图形语言:
A
l
B
②符号语言:Al, B l且A, B l
③该公理反映了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可用于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点是否在平面内,又 可用直线检验平面.
同理可证 C∈α. 又∵B∈l3,C∈l3,∴l3⊂α. ∴直线 l1、l2、l3 在同一平面内. 证法 2:(辅助平面法) ∵l1∩l2=A,∴l1、l2 确定一个平面 α. ∵l2∩l3=B,∴l2、l3 确定一个平面 β. ∵A∈l2,l2⊂α,∴A∈α.
∵A∈l2,l2⊂β,∴A∈β. 同理可证 B∈α,B∈β,C∈α,C∈β. ∴不共线的三个点 A、B、C 既在平面 α 内,又在平面 β 内. ∴平面 α 和 β 重合,即直线 l1、l2、l3 在同一平面内.
系,并画出相应的图形:(1)A∈α,B∉α;(2)l⊂α,m∩α= A,A∉l;(3)P∈l,P∉α,Q∈l,Q∈α. 解:(1)点 A 在平面 α 内,点 B 不在平面 α 内,如图(1); (2)直线 l 在平面 α 内,直线 m 与平面 α 相交于点 A,且点 A 不在直线 l 上,如图(2); (3)直线 l 经过平面 α 外一点 P 和平面 α 内一点 Q,如图(3).
共线问题 [例 3] 已知△ABC 在平面 α 外,其三边 所在的直线满足 AB∩α=P,BC∩α=Q, AC∩α=R,如图所示. 求证:P,Q,R 三点共线. [证明] 法一:∵AB∩α=P,∴P∈AB,P∈平面 α. 又 AB⊂平面 ABC,∴P∈平面 ABC. ∴由公理 3 可知:点 P 在平面 ABC 与平面 α 的交线上, 同理可证 Q,R 也在平面 ABC 与平面 α 的交线上. ∴P,Q,R 三点共线.
故经过点A和直线a有一个平面. 唯一性. 因为B,C在a上, 所以过直线a和点A的平面一定经过点A,B,C. 由公理2,经过不共线三点A,B,C的平面只有一个, 所以过直线a和点A的平面只有一个.
1.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2: 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解析:
序号 正误
原因分析
太平洋面只是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而平面是 ①×
抽象的,且无限延展的
② × 平面是无大小、无厚薄之分的
A.相交
B.重合
C.相交或重合
D.以上都不对
解析:若三个点在同一直线上,则两平面可能相交;若
这三个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平面重合.
答案:C
3.下列对平面的描述语句: ①平静的太平洋面就是一个平面; ②8个平面重叠起来比6个平面重叠起来厚; ③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 ④平面可以看成空间中点的集合,它当然是一个无限 集.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back
练习
⑹.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它们只有有限个公共点. ×
(2)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
平面. √ (3)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4)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不共线的公共点,那么这两个
平面重合. √
back
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
由DF∶FC=DH∶HA=2∶3可得GE∥FH 且GE≠FH,即EFHG是梯形,由此得到GH 与EF交于一点. 证明E、F、H、G四点共面―→EFHG为梯 形―→GH和EF交于一点O―→证O∈平面 ABD―→O∈平面BCD―→平面ABD∩平面 BCD=BD―→O∈BD―→得出结论
[规范解答] 因为 E,G 分别为 BC,AB 的中点,所以 GE∥AC.又因 为 DF∶FC=DH∶HA=2∶3,所以 FH∥AC,从而 FH∥ GE.∴GE≠FH.(4 分)
[例1] 根据图形用符号表示下列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 (1)点P与直线AB; (2)点C与直线AB; (3)点M与平面AC; (4)点A1与平面AC; (5)直线AB与直线BC; (6)直线AB与平面AC; (7)平面A1B与平面AC.
[解] (1)点P∈直线AB; (2)点C ∉直线AB; (3)点M∈平面AC;(4)点A1∉平面AC; (5)直线AB∩直线BC=点B;(6)直线AB⊂平面AC; (7)平面A1B∩平面AC=直线AB.
[随堂即时演练]
1.若点Q在直线b上,b在平面β内,则Q,b,β之间的关系可
记作( )
A.Q∈b∈β
B.Q∈b⊂β
C.Q⊂b⊂β
D.Q⊂b∈β
解析:∵点Q(元素)在直线b(集合)上,∴Q∈b.
又∵直线b(集合)在平面β(集合)内,∴b⊂β,∴Q∈b⊂β. 答案:B
2.两个平面若有三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 )
[类题通法] 三种语言的转换方法 (1)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表示一个图形时,首先仔细 观察图形有几个平面、几条直线且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如 何,试着用文字语言表示,再用符号语言表示. (2)根据符号语言或文字语言画相应的图形时,要注意 实线和虚线的区别.
[活学活用] 1.根据下列符号表示的语句,说明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
法二:∵AP∩AR=A, ∴直线 AP 与直线 AR 确定平面 APR. 又∵AB∩α=P,AC∩α=R,∴平面 APR∩平面 α=PR. ∵B∈平面 APR,C∈平面 APR,∴BC⊂平面 APR. ∵Q∈BC,∴Q∈平面 APR,又 Q∈α, ∴Q∈PR,∴P,Q,R 三点共线.
[类题通法] 点共线:证明多点共线通常利用公理3,即两相交平 面交线的唯一性,通过证明点分别在两个平面内,证明 点在相交平面的交线上,也可选择其中两点确定一条直 线,然后证明其他点也在其上.
3 因为平面型斜屋面与地面不相交,所以屋面所在的平面
与地面不相交. ×
back
(4).填空: ①__不__在__同__一__直__线__上___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②两条 平行 或 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③有一个公共点的两个平面交于 唯一 的一条直线.
⑸.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D ) A. 经过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经过一条直线和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C.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 D.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点、线共面问题
[例 2] 证明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三条直线在同一平面 内.
[解] 已知:如图所示,l1∩l2=A,l2∩l3=B,l1∩l3=C. 求证:直线 l1、l2、l3 在同一平面内. 证法 1:(纳入平面法) ∵l1∩l2=A,∴l1 和 l2 确定一个平面 α. ∵l2∩l3=B,∴B∈l2. 又∵l2⊂α,∴B∈α.
[活学活用] 3.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设线段 A1C 与平面 ABC1D1 交于 点 Q,求证:B,Q,D1 三点共线. 证明:如下图所示,连接 A1B,CD1.显然 B∈平面 A1BCD1,D1∈平面 A1BCD1.
∴BD1⊂平面 A1BCD1. 同理 BD1⊂平面 ABC1D1. ∴平面 ABC1D1∩平面 A1BCD1=BD1. ∵A1C∩平面 ABC1D1=Q, ∴Q∈平面 ABC1D1. 又∵A1C⊂平面 A1BCD1, ∴Q∈平面 A1BCD1. ∴Q∈BD1,即 B,Q,D1 三点共线.
2.证明三线共点问题
[典例] 如图,在四面体 ABCD 中,E,G 分别为 BC, AB 的中点,F 在 CD 上,H 在 AD 上,且有 DF∶FC=DH∶ HA=2∶3.
求证:EF,GH,BD 交于一点.
[解题流程]
欲证EF、GH、BD交于一点,可先证两条 线交于一点,再证此点在第三条直线上.
A B C
B
A
aC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a
α
b
a
b
α
注3: 公理2及其三个推论是确定平面以及判断两个平面重合的依据, 是证明点、线共面的依据,也是作截面、辅助平面的依据.
练习
2.练习
(1)用符号表示" A在直线l上, l在平面外",正确的是(B)
[类题通法] 证明点、线共面问题的理论依据是公理1和公理2,常 用方法有 (1)先由部分点、线确定一个面,再证其余的点、线 都在这个平面内,即用“纳入法”; (2)先由其中一部分点、线确定一个平面α,其余点、 线确定另一个平面β,再证平面α与β重合,即用“同一 法”; (3)假设不共面,结合题设推出矛盾,用“反证 法”.
1.平面的基本性质
(2)公理3:若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则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①图形语言:
P
l
②符号语言:P , P l且P l
③该公理反映了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i)该公理是用以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只要两个平面有一个 公共点,就可判定这两个平面必相交于过该点的一条直线. (找两个面的交线只要找出两个面的两个公共点即可) ii)该公理可用以判定点在直线上:点是某两平面的公共点,线 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交线,则该点在交线上.
故E,F,H,G四点共
面.又因为GE=
1 2
AC,FH
=
2 5
AC,所以四边形EFHG
是一个梯形,设GH和EF交
于一点O.(6分)
[名师批注] 如何证明四点共面?
根据公理2的推论可知, 本题可利用HF∥GE即可确定 E,F,H,G四点共面.
为什么GH和EF交于一点?
因为E,F,H,G四点共面,且 GE綊12AC,HF綊25AC,所以GE
∥HF且GE≠HF,即EFHG为 梯形,梯形两腰延长线必相交于 一点.
因为O在平面ABD内,又在平面BCD内,所以O在这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