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适当走出教室回归生活

合集下载

物理教师教育随笔(10篇)

物理教师教育随笔(10篇)

物理教师教育随笔(分享10篇)篇一:物理教师教育随笔学校作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必须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自己的思维过程,而不是只被动地接受前人的思维结果。

其次,从教学的效果来说,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在“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考虑教材、教案、教学大纲,漠视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考试内容基本上是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跟着教师思维走,跟着课本走,学生的火花不但没有光芒四射,反而渐渐熄灭。

物理教学更应该注意以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在高中物理新课标中已与必修、选修同列为学习内容)能力,创设一些情境,尤其是实验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动手体验下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

在课堂上引导如何思考的主导是教师。

因此,创新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它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就是让教师成为研究者。

物理教师如何成为创新型教师首先,要促使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转变在践行新课标的过程中,要坚定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把培育创新素质作为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加以确认。

它关系着教育价值观的转变,需要教师清晰的理性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去推动。

教师要树立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功能观;树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质量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观;树立依法治教的教育法制观;树立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观等。

还要勇于实践和探索,正确认识、处理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系。

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创新教育的实施最终要体现在学科教学之中,这就要求广大物理教师要从本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出发,在物理这个科学领域中寻找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结合点,把创新教育扎扎实实地落实在学科教学之中。

其次,要走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道路具体讲,一要常反思,这是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重要前提和必经之路。

在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在讲课中的和学生接受情况,审视和分析自己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反思,总结得失,积累经验,并且让不断积累的经验变成规律性的认识。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可以被广泛运用。

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
地理解物理知识,加深对物理思想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教学电路时,可以让学生从动手做实验的角度出发,通过组成电路、测量电路参数、观察电路中的各种现象等,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电路中的各种概念与原理。

在教学光学时,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光的实际应用,如照相、计算机屏幕、望远镜、
显微镜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学概念的特点、原理和应用。

通过这些实际例子,学生可以更容易地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从而更
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其次,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和探究精神不足,容易出现“听课”而不“学习”的情况。

而生活化教学可以从
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
在教学力学时,可以引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例,如车辆安全带、自行车刹车、物流
货物运输等,吸引学生兴趣,参与其中。

在教学能量时,可以以生活中的供能方式和消耗方式为基础,如电动汽车、燃气炉等,让学生了解能量的不同形式、能源的应用与保护。

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内容不仅更具有现实价值,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关于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一、实践1.选材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生活化情境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首先要求教师选用生活化的教学材料,紧密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在教学光学原理时,可以引入光学仪器的制作和使用,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在教学力学时,可以利用运动的实例,通过展示不同车辆的运动过程,让学生了解速度、加速度、力等物理概念。

这种生活化的选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

2.运用生活化实验,启发学生思考生活化情境不仅表现在教学材料的选取,还应该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物理规律。

在教学机械能转化时,可以设计一道生活化的实验题目:小儿童在滑梯上滑动时,为什么能够达到一定高度后停下来?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并由此引发对物理定律的思考和探究。

3.利用生活化技术,激发学生创造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活化情境已经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呈现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屏幕、多媒体教学等技术手段,将生活化的情境呈现给学生。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行星运行的轨迹和星空的壮丽景象,让学生仿佛置身直观感受物理定律的神奇之处。

这种形式生动、直观的展示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物理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思考1.生活化情境的融入需要考虑学生实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利用生活化情境进行教学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验是有限的,因此在运用生活化情境时,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经验,选取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情境,避免过于复杂或太过陌生的情境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生活化情境的融入不意味着教师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生动活泼,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生活情境,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对于抽象概念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生动的实验来解释;对于物理原理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来说明。

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作者:许志梅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3年第12期上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物理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学科的联系”,要求学生“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产品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反思多年来的物理教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而对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这一基本理念却渗透较少,让生活资源走进物理课堂,以及将物理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等问题也关注不多.这些现象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是相背离的.目前,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物理教学方式已得到广泛认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要求使物理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既把生活问题物理化,物理问题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体验到物理的魅力.那么,物理教学中,如何体现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这一基本理念呢?下面笔者仅以《力》一节的教学片段为例,谈谈对物理教学中“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一些做法.1物理来源于生活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让物理的各个教学环节围绕生活展开,把我们身边的物理引入到课堂中去,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便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1.1新课导入源于生活新课导入关系到学生对整节课的信心和注意力.在一节课开始,教师如果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合理、有趣的导入,可以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其愉快而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如在《力》一课的导入时,出示如下生活情境问题:师:上课前我想问一个问题:你们玩过纸飞机吗?生:小时候玩过.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折飞机,折好后,试试看飞机飞得怎么样?学生兴趣盎然地折纸飞机,并让飞机飞起来.师总结:一张纸可以折成飞机的形状,还可以让它飞起了,这是因为我们用了力.(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再请两位同学到教室前面表演举哑铃,提水桶.师:请这位同学谈谈肌肉有什么感觉?生:感到手臂上的肌肉十分紧张.师:最初我们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的感觉而得来的.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认识力的呢?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生活中的情景来导入课堂教学,既简洁又真实自然,同时拉近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使学生感到非常熟悉,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形成稳固的学习动机 .1.2探究过程源于生活物理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物理.在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探究内容时尽可能地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找准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最佳切入点进行探究,以拉近物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距离,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力》一课中揭示了力的概念以后,进而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环节,设计了以下的探究实验.(1)请学生利用气球完成探究实验将气球吹足气,扎好口子,用气球压桌子,看到什么现象?然后突然松手,观察气球会飞吗?多做几次,看看气球会怎样飞?让多个学生到前面表演.引导学生得出:气球喷出气体的同时,气体对气球也施加了推动力.并且让学生从实验中摸索出怎样让气球往上飞,然后让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火箭升空的原理.(2)请同桌同学进行扳手腕比赛,比赛过程中体验手腕的感受,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以上贴近生活而又简单有趣的实验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和心灵感悟,品尝探究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2物理服务于生活《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断了解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中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觉性.”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因此,教学中要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去,回归到自己熟知的现实中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和物理思维方式去分析与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感受物理的魅力.2.1习题创设生活化杨振宇教授说过:“很多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形成一种印象,认为物理学就是一些演算.演算是物理学的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物理学最重要的部分是与现象有关,绝大部分物理学是从现象中来,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而现象来源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制作业题时,题目素材要尽量来源于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并且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在《力》一课习题设置的环节,出示如下生活问题:例1有下列现象:穿了旱冰鞋的小孩推墙,他由静止向后运动;游泳的人用手向后划水,他会前进.根据以上现象可以得出什么共同的结论?例2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球和网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二是力的作用是的.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可使物体的发生改变.例3在举行拔河比赛时,甲乙两队各拉绳一端,结果甲队获胜,有的同学认为甲队获胜的原因是因为甲队拉乙队的力大于乙队拉甲队的力,这个观点正确吗?谈谈你的观点.例1为开放性试题,主要让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找出所应用的物理知识;例2考察比较全面,即考察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又通过球网也变形,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3主要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以上习题的设置都是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投入的积极性很高.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或解释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体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不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有用的物理,日常生活中处处都体现和需要物理知识,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思考,真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2课堂小结生活化课堂小结环节是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在课的最后问上一句:“今天你在这节课里学到了什么?”然后学生站起来把板书读一遍.这种形式上的课堂小结,总让我们感觉不够精彩,学生参与的兴趣不够浓郁.如果在课堂小结中,结合学生娱乐生活(如:电影片段、视频片段)领域,将检验知识的掌握情况融入到日常生活情景中,不仅能巩固知识、强化兴趣,还能进一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对物理的兴趣.如在《力》新课教学告一段落后,通过播放两段视频并提出问题,进行课堂小结.视频1足球比赛许多同学都喜欢踢足球看足球比赛,在课后小结环节,笔者请同学观看足球运动员比赛视频,问:运动员对球施力后,球的什么因素发生了变化?都用到了今天所学的哪些知识?生:运动场上原本处于静止状态的足球受到一个力后飞出——力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生:球在空中飞行,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可让足球向反方向飞出——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生:冲门而去的足球被守门员双手一接,稳稳地停在了守门员手中——力可以使物体由运动到静止;师: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被认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视频2神州六号升空笔者请学生观看神六升空的视频,看后课堂气氛很活跃,抓住学生的兴奋点立刻提出:同学们思考一下,刚才的发射过程中蕴含我们本节学习的哪些物理知识?生:火箭发射有推的作用,力是推拉提压.生:火箭发射升空是由于火箭向下喷“火”(实际上是高温气体),而“火”把火箭往上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生:火箭加速升空,说明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课堂小结应用多媒体设计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直观、更完整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并从中总结出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总之,教师要关注物理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生活的回归”,即物理教学应“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要善于驾起生活与物理的桥梁,使物理知识不再是零散地、孤立地与生活隔离的东西,而是使学生能自己意识到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知识、蕴含知识,尽可能引导学生用物理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环境,让物理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实验中亲自动手,观察实际现象,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且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物理现象,从而对所学知识更加感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生活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与所学的物理知识相联系,从而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也能够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生活化教学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需要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些都是学生在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等领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1. 利用平衡木板进行实验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利用平衡木板进行实验。

平衡木板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不仅能够增加实验的趣味性,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矩和力的平衡的相关知识。

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观察平衡木板的结构,并简单介绍平衡木板的相关知识。

然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验任务,要求学生在平衡木板上放置一些物体,并要求学生找出平衡木板的平衡点,从而了解力的平衡原理。

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不仅能够深入地理解力的平衡原理,还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2. 利用手机App进行实验在当今的手机智能化时代,可以利用手机App进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手机App模拟一些物理实验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手机屏幕上的实验过程,来深入地理解物理实验原理。

可以利用手机App模拟竖直抛体运动的实验过程。

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胡塞尔“回到事情本身”的教育理解

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胡塞尔“回到事情本身”的教育理解
“ 测 与反驳 ” 科 学 的根本 方法 就 是“ 错法 ” 即尝 猜 , 试 ,
重 视学 生 的需 要 。学 生 有 异 议 , 师 不 必强 求 学 生 教
都 认 同他 人 的 看 法 , 允 许 学 生 保 留 自己 的 意 见 。 应
因为 随着学 生 知识 和 年 龄 的增 长 , 们 在很 多 方 面 他
维普资讯
7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 学 教 育 科 学
20 0 6年 第 5 ( 第 9 期 ) 期 总 9
权威 性”1。科 学知 识 依靠 人 的批 判 理 性 和 创 造 精 L J 神, 通过不 断 地创 造 假 说 和排 除 错 误 而 不 断 增 长 。 他认 为 , 切科 学 理论 都是 针 对 问题 所 作 的探 索 性 一
会 有 自己新 的 认 识 。 因此 , 育 应 立 足 于学 生 的差 教 异, 承认学 生是 一个 实 实在 在 的人 , 是一 个 不断发 展 着 的人 。每个 学生 都有 着 自己的优势 智力 领域 和发 展 领域 , 重 他 们 的 选 择 , 为 他 们 创 造 发 展 的 时 尊 并
空 , 能使 每 一个 学生 的潜 能得 到充分 的 开发 。 就
[ 考 文献 ] 参
[ ] 波普 尔 .猜 想 与 反 驳 [ ] 上 海 : 海 译 文 出 版 社 , 9 6 3 0 1 M . 上 1 8 :4
3 1, 4, 0 6 3 3 8.
试 与清 除错 误 的方 法 。
的 目的在于 培养 统 治 国家 所 需要 的有 知 识 、 力 和 能
品德 的人 才 。这 种教 育 在被 历代 专制统 治 者沿 用 的 过 程 中得 到 了进 一 步 发 展 : 育 开 始从 现实 的生 活 教

物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物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物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内容摘要】物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尤其在当代,物理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为推进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得社会也不断对公民的物理素养提出新的要求。

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考虑社会发展与物理课程之间的关系;考虑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长期以来,我们的物理教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物理成为个枯燥无味的代名词,题海战、反复训练成为物理教学的法宝。

由此带给学生的是身心俱损的伤害,引发他们对物理恐惧心理。

今天的教育是学生明天的生活,中学物理教学就更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物理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减少对物理的畏惧感和枯燥感。

这对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物理、爱物理、用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物理生活一、让学生感受物理从生活中来物理最早的起源便是因为人们生活的需要。

要让学生感受物理从生活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学内容和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相结合,创设情境、设疑引思,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物理、理解物理,从中体验到探索的愉悦。

—1、从生活背景入手,诱发物理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让学生感受物理无处不在,能提高学生亲近物理的热情诱发学习动机。

只要我们善于将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实验器材便俯首皆拾:如一根筷子或一把汤匙插入水中便可做光的折射实验;废旧的牙膏皮可做浮沉实验;橡皮筋可做简易测力计;老虎钳、起子、剪刀、缝纫机可做杠杆实验;塑料圆珠笔可做摩擦起电和压强实验;钢笔可做大气压强实验等。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一下,印象会更加深刻。

在教学中,我大胆模拟生活情节,让学生以活动的形式再现生活,使学生更加直接地参与实践.从而学得轻松,学得实在。

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初中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寨里中学刘善锋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加深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的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体,为了更好的了解和使用它们,就要用到相关的物理知识。

用身边的事例去解释和总结物理规律,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只要时时留意,经常总结,就会不断发现有利于物理教学的事例,从而丰富我们的课堂,活跃教学气氛,简化物理概念和规律。

物理学存在于物理学家的身边。

勤于观察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做礼拜时,悬挂在教堂半空中的铜吊灯的摆动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后来反复观察,反复研究,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勇于实践的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为认清“天神发怒”的本质,在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日子,冒着生命危险,利用一个带铁丝的风筝将“上帝之火”请下凡间,由此发明了避雷针;古希腊阿基米德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研究身边的琐事并因此成名的物理学家的事例不胜枚举。

物理学也存在于同学们身边。

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同学们发现电在我们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电灯、电视机、电饭煲、电褥子、电磁炉等,在很多家庭中都是必需品。

当某个时候突然停电时,我们会变得手足无措。

没有了电视,我们会觉得生活很单调;没有了电灯,我们会觉得回到了点煤油灯的时代。

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及实践研究

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及实践研究

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及实践研究物理是一门探索自然世界运动、能量和物质等基本规律的科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很难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

将物理教学生活化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途径。

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物理教学生活化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发现物理现象和问题的实际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授摩擦力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摩擦力的现象,如摩擦力造成的火柴摩擦产生的火花等,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物理教学生活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场景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力的概念时,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摩托车加速、拔河比赛等,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体验来深入理解力的性质和作用,从而在学习中掌握物理知识。

为了实现物理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实践方法进行研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活动。

设置一些实验活动和探究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索,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和变化规律。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并进行观察记录,然后将其带回课堂与他人分享和交流,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关注度和理解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物理问题的实际应用。

在解答物理习题时,教师可以设置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从而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小型科学研究课题,让他们通过实际调查和实验,深入了解物理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贡献和应用价值。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通过介绍一些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科技成果和发明创造,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对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

怎样将物理教学生活化来提升教学效果

怎样将物理教学生活化来提升教学效果

怎样将物理教学生活化来提升教学效果物理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学科,对很多学生来说可能觉得难以理解和应用。

通过将物理教学生活化,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几种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是生活化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

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现象,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但趣味的实验来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索物理规律。

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小实验,如测量重力加速度或者通过自制电池照明等。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物理现象,而且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概念。

让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是生活化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物理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我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与物理有关。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一些例子和案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引导学生研究电灯的亮度与灯泡的功率之间的关系,或者让学生计算电费、解释日常出现的电磁现象等。

通过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物理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借助科技手段来生活化物理教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计算机模拟软件、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展示物理实验和现象,让学生通过视听感受到物理的真实性和有趣性。

教师还可以引入虚拟实验室和在线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索和实践物理原理。

通过利用科技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物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活动和游戏来生活化物理教学。

活动和游戏是让学生积极参与的一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模拟物理实验、解决问题或者观察物理现象。

可以让学生扮演科学家,进行一场有趣的探险活动,通过解决谜题和收集证据来发现物理规律。

通过活动和游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研究10篇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研究10篇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研究10篇第一篇: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认识与实践1.教学与生活化的关联任何相关联的事物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教学和生活依然如此;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个体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储备,使得个人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提高,同时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使人们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再生产;另一方面,生活同时也影响着教学,生活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和内容,脱离了生活,教学就失去了它所具有的意义和存在的必要;教学随着生活改变而改变,生活是持续发展改变的,教学也是相应的发展改变,生活永存教学也就永存;没有教育的生活是艰难的,没有了生活的教育是毫无意义的;教育源于生活,而生活有事在促进更好的生活,所以它们的关系密不可分。

2.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是人们在学习中积极建立构筑知识框架的进程,这些都是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经验之上。

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这应该是依据人们主观活动进行的,而不是人们被动接受知识的一个过程。

学生们不是机械的被灌输进课本知识,而是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对种种的现象和物理知识进行思考、结合形成积极的世界观。

学生的能动性体现在根据所学知识和经验进行主观推理,并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让知识从外部强行灌输自己的脑中。

学生在积极进行知识构建的同时,新接收到了知识理论和生活经历都会和自己原来的相互对照论证、融合,有的会更正以前的错误认知。

这种过程也需要一定的社会背景为支撑,同时这种构建主义也为教学生活化提供了很多的依据和论证,能够更好的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1.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学习的前提,而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内在动力,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学生活化是教师与学生一同利用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源条件,来丰富我们的教学生活和教学内容,借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物理教学的生活化就是要将物理教育和生活实践密切的联系起来,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对学习物理充满激情,摆脱以前物理枯燥学习的模式。

浅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有效运用

浅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有效运用

浅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有效运用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生活化教学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

生活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以学生的生活为内容,以学生的生活为实践基础,以学生的生活为教学手段,以学生的发展为追求的教学行为。

生活化教学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从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入手,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有效运用,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生活化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和基础,以学生的生活为内容和载体,以学生的生活为实践基础和活动设计,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问题和活动为教学主线,以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为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生活化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以学生为中心。

生活化教学是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以生活为内容。

生活化教学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实践经验和生活技能。

3.以实践为基础。

生活化教学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以社会服务为目标。

生活化教学追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初中物理是一门极富有趣味和挑战性的学科,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更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下面将从实践操作、案例分析和课外拓展三个方面来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有效运用。

1.实践操作生活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初中物理中的实验教学就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时,可以设计一个反射光的简单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然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学习高中物理这一门课程,最好的并且最快的学习方法就是能够直接将课本上的内容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且能够应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疑难杂事,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的事例和操作方法更好地将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记在心上,在平时进行高中物理考试检测和考核中,学生就可以运用平常学到的知识内容进行答题,最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就可以走向光明的道路。

1、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应用的意义1.1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让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生活化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讲百利而无一害,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将物理知识内容更好地深入到学生的记忆中,让学生能够根据生活日常场中的所见所为就能有所思考和感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切实认识到高中物理的重要性。

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加入一些生活中实际例子的举例,这样做能够更好地将学生的物理知识牢记在心中。

1.2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增强上课氛围教师再进行高中物理课堂上的讲课时,可以利用一些从生活实际出发的一些高中物理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发现现实生活中距离自己很近的一些物理知识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被吸引注意力,更好地将物理知识进行高中课堂上的学习。

学生被吸引后,可以将实际生活的事例和操作方法更好地将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记在心上,在平时进行高中物理考试检测和考核中,能够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

2、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措施2.1教师应用多媒体将生活教学和物理教学融入在一起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各个行业中都运用到互联网,教育行业使用互联网进行教学时更是如虎添翼,高中物理教师通过在多媒体上播放相对应的物理视频或者是图片,让学生进行联想和思考,高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将物理内容知识融入到日常实际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多样化,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感受到物理知识灵活性和有趣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学习。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一篇课文中,高中物理教师利用多媒体寻找相关物理内容知识,寻找有关加速度、力与质量三者之间存在关系的视频,能够更加形象的表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将这些高中物理知识深入记忆之中,通过视频的内容进行描述实验的最终结论,让学生牢记这个物理常识,更好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高中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教育开设这一门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想要积极的参加到这个活动里面并且还可以在其中真正的学到东西。

让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让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让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科学,很多研究内容来自生活,很多规律的掌握依赖生活经验,很多理论的创立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那么我们的物理教学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加强物理学科的生活化教学,从而体现物理学科特点,发挥物理学的教育价值,扩展物理教学的职能,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生活化【中图分类号】g63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223-01物理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教学中将物理知识的获取过程向生活世界回归,把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连接起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动口、动脑、对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物理素养。

学是为了用,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学用结合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方法,把所学的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是物理学习的最终目的。

教学中,一旦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反之,教师若以书为本,强调硬灌,这样的教学活动往往枯燥无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激情。

因此,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物理和理解物理,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问题的探索,从而让学生回归生活,体会到物理学科无穷的魅力,陶醉在学习的愉悦与成功的体验之中。

1 创设生活情境,走进物理课堂生活中的物理无处不在,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事物能提供给我们诸多的物理信息,因此,物理教学首先应从生活开始。

当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时,学生自动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物理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物理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景,从中引出物理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物理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学走向社会”,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

因此,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一、从生活走进物理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物理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另一方面便于理解有关的物理知识①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初中学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与物理有关的现象或者问题,例如:雷电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下雪不冷消雪冷;骑车上坡走S形省力;刀磨得越锋利切东西越快等等,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地利用,这对学习新的知识,形成新概念帮助很大。

在讲授杠杆的应用一节时,我就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我准备了一些日常用品:老虎钳子、剪布用的剪子、理发用的剪刀、钓鱼杆、杆秤、天平、起子等,先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分别说出如何使用然后运用杠杆平衡原理,引导学生自然解释这样使用的理由。

这种教学虽费时费力,但学生学习劲头高涨,课堂效果很好,便于理解有关知识。

②让学生积极地进行生活体验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物理知识既有利于理解掌握有关的物理知识,同时有的也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通过搓手发热的活动来感受摩擦生热;在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后,要求学生在坐火车或汽车时,在车站观察并排的车的运动情况,体验由于运动的相对性而带来的神奇的现象,并在开车和刹车时体验由于惯性使人体向后倒和向前倾的现象。

自行车是同学们的重要交通工具,对它非常了解,它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都是用什么方法增大和减小的?同学们都有这方面的亲身经验,对学习摩擦方面的有关知识帮助很大。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生活教育策略初探(阮享彬)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生活教育策略初探(阮享彬)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教育策略初探重庆市育才成功学校初中物理组阮享彬摘要:本文根据笔者数十年的自身教学实践,针对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常规环节,就如何实施生活教育,提出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五条基本策略,以及本人在实施过程中的四点感悟。

关键词:物理教学生活教育策略感悟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

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物理新课程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初中物理新课程对知识内容的三级主题中的绝大部分条目明确提出了“通过实例”进行教学的要求。

可见,物理新课程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目前,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物理教学方式已得到广泛认同。

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做法和想法,愿与广大同行共勉。

一、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活教育策略在常规的物理教学中,情景导入(提出课题);科学探究(解决问题);教学反馈(例题教学);精彩回放(课堂小结);学以致用(作业布置)等几个基本环节构成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性质,我们又可以把物理课分为授新课、习题课、实验课、复习课、讲评课等。

针对各种课型和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化素材实施生活教育。

1.策略一:新课导入生活化一篇好文章,离不开好的开头,一节成功的课堂,更离不开美妙的新课导入、独到的情景创设。

有效的新课引入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

新课导入的方式很多,实践证明,我们如果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话题,自然地生成情景,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导入新课,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后,我设计了如下方式进行下一节的新课情景导入。

教学实例1:《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新课导入设计。

注重效益,着力高效

注重效益,着力高效

注重效益,着力高效作者:谭冠男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年第31期摘要: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要求以学生为主,突破课堂的限制,走出学校和教室,回归社会和自然,最大限度地施展个人的特长。

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大规模地开展,实践活动内容的低成本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简要论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低成本性。

关键词:器材;时间;人员;低成本性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去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把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思考问题,并懂得采取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把综合实践活动和物理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化的综合科学素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突破课堂的限制,走出教室和学校,回归社会和自然。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对于活动内容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活动能否开展成功。

内容选取得好,就能够吸引学生不断地、自主地去积极探究。

选取得不好,则会在无形中挫伤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取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另外,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取也要考虑到活动的低成本性。

下面着重就活动内容的低成本性做一简单论述。

所谓低成本,笔者认为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实践活动器材的低成本性;二是活动时间的低成本性;三是活动参与人员的低成本性。

一、器材的低成本性选择合适的器材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如果所需的器材就在我们身边,或非常方便地仅需少量资金就能购买到,学生就能很快进入活动内容当中去,不仅能提高学生兴趣,还能提高活动的效率。

反之,如果所需的器材要花大量精力、时间和资金才能得到,学生在活动准备阶段就不顺利,自然兴趣就会大减,消磨了斗志,还会因此降低活动效率。

因此,教师在选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活动器材的低成本性。

初中物理返岗实践总结(通用5篇)

初中物理返岗实践总结(通用5篇)

初中物理返岗实践总结初中物理返岗实践总结(通用5篇)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

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个人计划为依据,制定个人计划总是在个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初中物理返岗的实践总结应该怎么写?初中物理返岗实践总结篇1在这些天的培训过程中,网络给我们打开了一个神奇的新天地,专题内容涵盖了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

每个模块的内容充实,丰富,经过学习,教育教学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礼,教学知识上得到一次强劲的“充电”,特别是一些同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更让我的眼睛为之一亮。

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也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

就物理课堂教学这方面我学到了以下知识:一、课堂教学中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

指国家颁布新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记住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

是基本要求,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体现。

1、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能够较好地完成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并了解得出的过程。

2、从过程方法上看:教师注重了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过程,并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探究的内容,亲自动手体验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3、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看:让学生体会了只是根据生活感受得到的经验,并不一定是科学的,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问题的意识,通过对阿基米德原理得出过程的真实再现,达到了用物理学发展史来提高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应具体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并反映本学科的特色。

4、课堂教学中体现在学生的主体性。

二、教学内容应科学合理。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学习。

(一)学生主动参与1、学生情绪的整体状态,能看出教师设置的教学情景是否达到了激发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在此环节出现问题,对于学习动机不是很强的初中学生而言,直接影响的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学生的主动参与的面不够、参与的程度不够深刻、不能够长时间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课适当走出教室回归生活
物理课适当走出教室回归生活
物理课适当走出教室回归生活
2013-12-16
物理论文
物理课适当走出教室回归生活
物理课适当走出教室回归生活文/矫淑梅摘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学科,物理学科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联系密切,在教学中,物理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练习。

把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物理课堂不一定在教室,也可以在厨房、在体育场、在任何自然环境中,只要与物理有联系的现象都可以为物理课服务,使物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更愿意接受物理课。

关键词:物理;生活;社会实践物理学科是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要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现象为物理课堂所用,不如我们直接把物理课堂挪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直接观察、体验真实的自然现象。

一、走进厨房,感受物理根据物理教学的需要,适当组织学生进行厨艺比赛,物理课堂就在厨房。

在学生动手做菜做饭的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当地提醒学生观察现象,进入有关物理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中,让学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烧水过程观察水中变化和水面现象,区分汽化和液化,总结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不同点;用高压锅煮食物,开锅慢熟得快,应用了液体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等等。

通过这些现象和学到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

二、走入游乐场,体验物理课下欢、课上蔫的现象在很多学生身上都有,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学生不喜欢课堂气氛,不喜欢教师的说教,最终导致厌学不学。

物理教师可以把物理课堂改变一下,从教室挪到游乐场去,在这里和学生一起做游戏从中学习物理。

例如,二人三足用到相对静止;抖空竹体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等等。

课堂玩游戏,游戏变课堂,不在学
中玩,而在玩中学,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进入体育场,应用物理体育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会学到、用到物理知识。

边锻炼边学习,智育和体育共发展。

例如,举重比赛过程,让学生判断何时做功何时不做功,从而掌握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和计算方法。

不论在哪一过程中有了新的体会,都会影响学生的观念,甚至改变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走进大自然,处处有物理野外踏青,出门旅游都会看到、用到物理。

例如,落叶归根、小河流水现象,说明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且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在观赏美景的同时,学习巩固了物理知识,提高了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喜爱物理学科,喜欢学习物理,轻松学习物理。

具有处处学物理,时时用物理的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