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回归社会,顺应时代
小学《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的教学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的教学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日渐受到重视,不仅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还应该将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我们需要制定一些合适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他们真正理解并内化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份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的教学策略。
一、以案例教学法为主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极具启发性的教学法。
通过实际的案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并能更容易地将其应用到生活中。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选取一些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思考该案例下的行为是符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通过讨论和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误的,以及背后的道德和法治原则。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更容易地将道德和法治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设置角色扮演活动三、利用课外实践活动除了课堂上的教学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将道德和法治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义工活动,让他们亲自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责任,让他们意识到这样的行为是符合道德规范的,同时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去接触和了解社会的各种现象和规则,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观念和法治意识。
四、开展道德与法治实践课程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道德与法治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些生活中的法治规则和道德规范。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模拟庭审活动,让他们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和被告等角色,通过模拟庭审的方式来体验法治规则的实施和道德规范的约束。
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法治的重要性和遵守道德规范的必要性。
五、开展主题班会和家校互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和家校互动,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引导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
在主题班会上,可以安排一些道德与法治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知识。
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
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人们学习道德和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社会的法律法规,还能促进人们的道德素养的提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这门课程的理解和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如何使《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成为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就需要将其理论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将道德和法律理论与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相结合,教授学生如何应对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开展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和法律问题,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道德与法治问题往往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才能正确理解和判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质疑,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并通过讨论和辩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只有通过主动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课堂知识。
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实践和体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不应该停留在课本知识的传授和讨论,还应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案例研究。
学生可以参观法庭、警察局等相关机构,亲身感受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实施过程,增强对法律和道德的认知和理解。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课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真正活学活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身教先行,树立正确的榜样。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可以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时刻保持清白和正直的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只有以身作则,才能真正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正确对待道德和法律问题,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学生生活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学生生活摘要: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努力开发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并创设情境,打开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通道,知行统一,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从而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活教学;回归生活;创设情境;知行统一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也明确指出:“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
”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要面向学生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观,正确定位,由知识教学向生活教学转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权威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是教材的代言人。
实际上,思想品德课鲜明的生活化特征,决定了生活才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思想品德课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回归学生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生活。
课堂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以学生生活为载体,为他们搭建多向互动、平等对话、解决生活问题的平台,由知识教学向生活教学转变。
二、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努力开发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坚持正面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中的思想要求和道德规范。
”强调思想品德教学回归学生生活,就是要以学生生活事件为叙事题材,紧扣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生活逻辑,作为组织课程内容的基本线索,以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努力开发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
首先,引导学生培养关注身边小事的良好习惯。
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
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善于把身边的小事与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从中认识和体验所学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归生活的思考部编版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归生活的思考部编版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愈发受到重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一教育,我们需要将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归到生活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体会、实践和完善。
本文将从这个角度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一、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小学是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而且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遵守法律法规的好习惯,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正确看待世界、认识自我、处理人际关系,成为有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的新时代公民。
道德与法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必须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身体验和实践道德与法治教育,他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接受这些教育。
将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归到生活中,还能帮助学生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导向。
三、如何将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归生活1. 制定生活规范在学校和家庭中,我们可以制定一些生活规范,明确规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法治要求。
每天按时起床、自觉整理床铺、保持环境整洁、守纪律守秩序等。
通过这些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觉遵守道德和法纪,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
2. 创设情境体验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生活情境中体验道德与法治教育。
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讨论和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问题,引导他们认识到问题的发生原因、后果及如何正确处理问题。
通过这种情境体验,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
3. 开展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义务劳动、义卖筹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意义。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生活化回归的改革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生活化回归的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生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如何引导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正确的品德和社会意识成为了当前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始尝试将品德与社会教育与日常教学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品德与社会教育生活化回归。
这种改革迎得了家长和教师的认可,也使得小学生们更好地接受到了品德与社会教育的熏陶。
一、生活化回归的意义品德与社会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
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品德与社会教育往往被视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们很难将所学习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难以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和习惯。
生活化回归的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生活化回归意味着将品德与社会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使其成为学生行为和思维的一部分。
这种改革不仅能够增加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实效性,使学生们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意识。
这对于学生们的终身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生活化回归的改革需要学校和教师们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将品德与社会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1.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校园文化对于品德与社会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文明校园”、“阳光操场”和“友爱教室”等形式,引导学生遵守校纪、尊师重道、关爱他人,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意识。
2.课程融合品德与社会教育不仅可以在品德课中进行教学,还可以融入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
在语文课中可以讲解名人故事,并引发学生对名人品德的思考;在数学课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公平和公正的讨论;在自然科学课中可以从环保意识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引导。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品德与社会教育。
小学《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的教学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的教学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逐渐受到重视,被视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背景介绍将从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方面,当前社会风气日益腐败,各种不良行为层出不穷,给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带来了严峻挑战。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国家政策的倡导,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回归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种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回归成为一种时代需求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对社会道德风气的日益败坏,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急需得到系统、科学、针对性强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本研究将着眼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1.2 目的意义《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回归生活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回归生活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通过将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入到生活中,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内化这些价值观念,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回归生活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通过将道德与法治的内容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出判断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从而提升综合素养水平。
2. 正文2.1 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设计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它涵盖了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
在课程内容设计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要确定教学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两个方面。
在道德教育方面,可以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助人为乐教育等内容;在法治教育方面,可以包括宪法知识、法律常识、法律宣传等内容。
课程内容设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和问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娱乐文化的盛行,学生们的品德教育似乎日渐淡化,而在课程中回归品德与社会课对学生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种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品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教学活动,它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物质文明的提高和信息的快速传播给学生们带来了无尽的选择,这也使得许多学生在面对人生道路上产生了迷茫和困惑。
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通过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生道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在人生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地前行。
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供更好的平台。
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的运作规律,增强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从而培养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
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个性发展。
学校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而往往忽视了学生个性和心理健康的培养。
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心理健康发展,使他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更加从容和自信。
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促进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和联系。
在当今社会,社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运作规律和发展趋势,增强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和联系,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融入社会中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分析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分析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个人素质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如缺乏生活化、机械化教育、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等。
回归生活化成为改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途径。
回归生活化,首先意味着教育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小学生正处于童年阶段,他们的生活主要围绕家庭、学校和社区展开。
思想品德教育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家庭入手,通过讲解父母的责任、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等相关话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从学校入手,通过课堂的道德讲解、道德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友善互助等品质;从社区入手,通过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培养他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
回归生活化还要求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过去,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以灌输知识为主,将学生视为被教育者,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关注。
而现在,随着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这包括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自己的情绪,通过自我调节来处理挫折和困难;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学会分享与分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创造出新的价值。
回归生活化还要求教育呈现灵活多样的形式。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往往是一种单一的、机械的教育方式,只关注知识和规则的传授,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现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和媒介,提供给学生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可以采用故事、绘本、游戏等形式,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体验并理解道德行为的意义;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设计在线小组讨论、网络互助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途径。
只有将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才能真正落实好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社会生活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社会生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积极向上的社会公民和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和儿童成长环境的复杂性,思想品德教学已经逐渐脱离了社会生活的实际,甚至在一些学校中成为了“花瓶教育”。
教师们应该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社会生活,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小学阶段。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都处于初步形成的阶段,这种初步形成是长期、稳定和深远的。
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许多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往往是以书本上的道德教育知识为主,让学生死记硬背,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实际理解和实践经验。
这种方式不仅违背了教育的本质,也使学生成为了缺乏实践经验和社会思考的人。
为了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社会生活,教师首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环境。
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
而了解学生,并非是追求纸面的成绩和评定,而是要了解学生的家庭、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的情况,从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才能更好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使思想品德教学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教师应该结合学科教学,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生活中去。
在语文课上,让学生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感受人文情感,明道德理念。
在数学课上,让学生学习公平、公正等概念,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在科学课上,让学生了解自然规律,建立正确的伦理观念和环保意识。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观念,并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实践道德。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生活化回归的改革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生活化回归的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也逐渐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教育领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教育体制的呈现出一些问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有些走向了“唯分数论”的误区,导致了一些学生缺乏基本的社会素养和品德修养。
生活化回归的改革势在必行,以重新唤起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视,这对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健全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活化回归理念的提出生活化回归的理念,源于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反思。
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应试教育上,品德与社会教育往往成为了被冷落的一环。
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人提出了“生活化回归”的理念。
即通过将品德与社会教育与生活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学习、体验、实践,使得品德与社会教育真正能够深入学生心灵。
1.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生活化回归的改革意味着品德与社会教育将更多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志愿活动、公益活动,学生通过实际参与,感受“助人为乐”的快乐,培养出一颗爱心和善意。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模拟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开展“假期实践周”,让学生体验一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校本课程的丰富和创新生活化回归的改革还意味着校本课程的丰富和创新。
学校可以着力打造一些专门的课程,比如“社会实践课”,“品德修养课”等,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让品德与社会教育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
这些课程可以注重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引导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增强学生参与性生活化回归的改革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1. 引导学生正确成长生活化回归的改革使得小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触到正向的社会风气和优秀的品德榜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和社会论文
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和社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紧密的联系生活,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内容广泛,包含了品德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和劳动教育等,直接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倡导生活即教育,做到“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
一、以人为本,创设情境,走向生活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脱离生活,纸上谈兵。
把握教学目标,创设生活化的探究情境,让更多的儿童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因问题而产生需要,激发兴趣,形成探究的动力。
以往莘莘学子一个个像嗷嗷待哺的小鸟,张大嘴巴等着教师喂食。
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所谓的课堂秩序,为了灌输更多的知识,封锁了学生的思维。
新课程如同一缕清新的春风,为我们带来新的活力,它更贴近学生,更像一本学生的“学本”,而不是老师的“教本”,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具有开放性。
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原有的误区,跳出教材,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做空中自由翱翔的小鸟,而不是笼中咿呀学舌的鹦鹉,要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思维的想象的翅膀。
如在教学一年级的课文《认识好朋友》一课时,为了可以让更多的小朋友叫出对方同学的名字和促进新同学之间的交流,我安排了到操场上做游戏——兔宝宝快回家(“说说自己的姓名”)。
全班围成1个圈,一个小朋友当熊宝宝,其他小朋友当兔宝宝。
当熊宝宝追上兔宝宝时,兔宝宝能说出熊宝宝的名字,并说“我是你的好朋友***”,这样,兔宝宝就可以安全顺利地回家。
熊宝宝大家轮流着当。
孩子们处于非常激动与兴奋中,于是笔者问:“我们班级中的每位同学你都认识吗?你都可以顺利的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如果你不能叫车他人的名字,你也许会回不了“家”哦!怎么办好呢?”小朋友们都说:“赶紧认识他。
”于是全班在操场中开展了认识新朋友的活动。
教师引导孩子们不认识或者叫不出对方名字的同学,可以通过握握手、说姓名、拥抱等方式,积极地认识新朋友。
初中思品课生活化教学之我见论文
初中思品课生活化教学之我见【摘要】新课改明确强调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生活,注重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思想品德教育只有紧密联系生活才真正符合教育的本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
脱离了现实生活去对学生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肯定是徒劳的,无效的。
笔者结合多年的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一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一定要遵循生活的逻辑,把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世界出发,学会用学生的视角看生活,观世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认识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实施生活化教学。
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才是高效的。
现将我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以期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一、注重生活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思想品德教学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犹如一场大戏的开启,只有拉开序幕,才能把学生带进精彩的剧情之中。
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效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对学生来说,接近生活的导入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注重课堂导入生活化。
例如,我在教学《难报三春晖》时,首先播放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并给学生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在一场交通事故中,在汽车即将撞上小男孩的千钧一发时刻,他的父母挺身而出,为了救出孩子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之中。
生活中父母对我们的爱随处可见,只要我们认真体会,生活中很多细节都能够感受到父爱母爱的存在,父爱母爱的伟大。
然后我请学生回忆并讲述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感知父爱与母爱。
这样,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真切的体验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对知识的感悟非常深刻,学生父爱母爱的体悟也非常真切。
二、组织课堂教学突出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践证明,教师如果能够立足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组织安排,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差异以及常见的生活现象,不但让品德教学一改过去的死板僵硬的教学形式,变得耳目一新,充满情趣,而且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分析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分析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积极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多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现象。
正是出于对这一现状的担忧,人们开始呼吁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也就是要求教育者能够将教育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思想品德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
那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意味着什么?如何让思想品德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意味着教育者要更加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
教育者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心理特点等,从而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需求,避免盲目灌输理论知识,而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生活,才能对他们进行精准教育,才能使思想品德教育真正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体现。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意味着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灌输理论知识,教师往往以讲述道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缺乏趣味性和参与性。
而生活化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更多地注重情境教学、体验教学和游戏教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积极体验,将所学的道德知识融入到生活中。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意味着强化学校和社会的互动。
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内,还有很多时候是在社会环境中度过的。
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需要与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对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社会文明和社会规则。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走进社会机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校也应该与家庭密切合作,通过家校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
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步伐越来越快,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多地关注个人价值、生活品质和个性发展,容易出现道德沦丧、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
因此,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打造更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首先,应该注重实际案例的讲授。
道德和法律都是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相关法律和道德规范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因此,将具体案例引入课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通过讲述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道德和法律问题,使学生能够对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如对于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新现象,如“棕色媒体”、网络暴力等,均可引入案例进行讲解,要求学生对法律法规进行认真阅读和分析,通过展开实际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尊重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律规范,明确自己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其次,强调道德和法律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而法律是社会治理的关键途径,是安定社会、消除不公和打击犯罪的重要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始终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尊重社会规范和人民意识,保持一种正确的道德观念。
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案例,让学生意识到法律的力量和作用,明确遵守法律的义务,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养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和行为习惯。
最后,讲解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相关知识。
法律和道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现实中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在课堂上,应该通过具体的案例和理论讲解,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法律和道德原则,如人权、社会公正、责任和义务等等。
同时,在讲解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也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实例为依据,进行深入探究和理解。
总之,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的教学方案,应该注重案例讲解,强调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了解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知识。
浅淡“品德社会教学回归生活化”
浅淡“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建构这门课程的基础是学生的社会生活。
在这样的平台和基础之上,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道德及社会性从来都不是空泛的理念,而是实实在在地从生活中产生出来的,是从社会生活里人们的互动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观念和认识。
它们本身就既是源于生活,又是高于生活的,同时随着生活的发展还在不断地产生着变化。
因此,我们说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儿童生活,不是简单地照搬生活,不是停留在儿童现有道德和社会性水准之上,而是在复原儿童生活本来面貌的基础上,使他们的道德和社会性水准有所提高,从而体现出国家和我们这个社会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要求。
一、搭建平台,让教学资源来源于生活品生品社学科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同时调动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这些都为学生逐步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奠定了基础。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品德与社会还处于模糊状态,对于周遭的环境与氛围都还不是很在意。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以课堂为基准,使教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让品社学科的课堂教学真正回归于学生生活实际中。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从学生社会生活实际出发,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
因此,我们引领全镇品生品社教师多开发我们自己的课程资源,注重将平时生活中具有教育价值的真实素材和课堂教育相结合,课前指导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学生通过看报、看电视、上网、采访长辈、实地调查收集了有关地震、工厂污染、战争带来的灾难等相关资料,进一步懂得了关爱生命的重要。
二、激趣导引,把生活溶入教学活动纵观我们目前使用的品生/品社教材,从内容到形式的编排上都是适合儿童特点的。
以往我们在本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以书本为主,忽视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教学失去了本该有的情景和乐趣,无法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热诚。
因此,在教学中,我考虑到要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生动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体现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的教学
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的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法治观念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未来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门课程存在着与生活脱节的现象,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缺乏兴趣和理解。
因此,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成为了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生活脱节的现状在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与生活脱节的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师在授课时,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受。
例如,在讲解法律条文时,只是机械地背诵条文内容,而没有结合具体的生活案例进行分析,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其次,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生活情境的创设。
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
课堂上没有生动的生活场景,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再者,教学评价方式不够科学,过于注重考试成绩。
这种评价方式导致教师和学生都只关注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在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和法治意识的培养。
二、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的重要性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时,学生能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其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将课程与生活相结合,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道德和法治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
此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道德和法治问题,能够引导他们关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三、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的教学策略(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可以从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挖掘素材,将其融入到教学中。
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摘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根本理念是回归生活,是为了生活,以生活为本,通过生活进行的。
开展新课程的基础是,以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且经历有意义的生活教育,目的在于开拓一条儿童通向社会生活的道路。
新课程所用的教材是为了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因素,展示出自己的活性因子。
要求学生和老师一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构建出和谐的课堂生活。
关键词:生活;社会;回归生活在制定《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标准和编订教材时提出的课堂理念是回归生活世界。
强调最多的是:教材和课程的编写和制定要从实际生活出发,尽量不要脱离儿童生活,是从根本的角度去思考教材与生活的关系。
当这一改革实施后,说明了坚持这个出发点是对的。
课程还要对一方面作出努力,最大限度地减小儿童生活世界与教学的距离。
一、回归生活的内涵回归生活世界具有另一种内涵,就是课程与教材和教学都要以生活世界为目的,即学生所学到的东西要运用到生活世界中去,可以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认识等。
由于新课程的社会实践性很强,目的就是进行生活实践,所以回归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更强的本质意义和目的性。
前一种的回归是意义上的,考虑最多的是教学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后一种回归是归宿性的回归世界,是新课程的意义所在,加入仅仅只限于出发点基本的回归,还要让他们接受喜爱这门课,不去考虑是否能回归到生活中来,能否对儿童产生影响和好的作用,那么前一种回归就没有意义了,要看改革的新课程是否是成功的,就要思考后面的那种回归,要研究比前一种更有实际效果的回归,不仅要下更大的工夫,还有更多难题在等着我们挑战。
二、回归生活的建立经过上一个阶段的努力,我们初步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意味着儿童的生活方面与课堂方面有共同的认知,具有回归生活世界的条件。
但是有了这一条件还不能确保它能实现现实上的回归。
一个整体的生活世界,是由人的各个方面生活组成的,呈现出一个生活世界的整体,它是由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互相作用形成的,是动态的有机组成。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
在 教学 过 程 巾 营 造 生 活 化 氛 围 , 有 利 于调 动学 生 积 极 参 与 学
习的心理需求 。营造 开放式教学环境 ,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 有利
品德教育 的 目的就是力求从 人 的生命深 处唤醒 学生沉 睡 的 于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 , 促 进学生 主体学 习的意愿 , 提高课 堂教 自我意识 , 唤醒他 的生命 感 、 价值感 、 创造力 , 而非传 授或是 接纳 学 效 率 。 已有 的东西 。教育离不开生 活 , 实施课 堂教学生活化 更能实现这 1 . 课前生活化预设 小 学生的思维是 以形象思维 为主的 , 他们 在思考问题 的时候
样 的教育 目的。让生活走进课堂 , 不仅能让学生更加深切地体验 ,
而且 这些生活化 的问题 又是 源 自于学生身边 的 , 更 能增强学生 与 有 赖于将 身边 的事 物或是愿 意亲近 的事 物作为支撑 , 所 以, 教学 教师的对话 , 促进师生交流 , 增强情感沟通 。让 生活走进课 堂 , 实 中教师要能把教学 内容进行生活化 回归 , 从学 生熟悉的生活事 物
受, 让学生通过体验有 意识地把知识 与生活关联起来 。如 , 《 在公 共汽车上》 学习后 , 可 以编排一个在公共 汽车上发生的小事件( 如,
让座 、 发 生争 吵 等 ) 的小 品 , 让 学 生 在 表 演 中感 受 和 体 验 , 更 有 利 于 促 进 学 生 良好 思 想 品 德 的形 成 。 4 . 课 后 设 计 生 活 化 活 动
的注意力 , 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 果。如 , 《 不和烟酒交朋友》 教
学时 ,我让学生去调查访 问身边 的人的吸烟状况 和有关 的资料 , 把这些资料融人 课堂教学 中让学生更加 导 人 好 的课 堂 导 人 能 很 快 地 吸 引学 生 的 注 意 力 , 让 学 生 更 加 乐 于
思想品德教学应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教学应回归生活摘要:“人以学而立,立以德为先”,坚持德育为先是思想品德教师的使命。
思想品德源于生活,思想品德教学应回归生活。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实践:联系生活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拓宽课堂外延,过好课程生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还原社会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内容,进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重德育回归生活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45新课改实施以来,思想品德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教学模式由教师讲解到课堂引导再到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学习方式走过了被动学习到引导学习再到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这种教学和学习模式的转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但静下心来思考,笔者们的思想品德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的教学,它更注重学生的品行培养。
而在课改和应试教育以及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压力下,思想品德教师往往只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的掌握和答题技巧的提高,忽视了落实“德育为先”的神圣使命。
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知识和方法,轻德育和实践;”的现象。
二是教师对教材创造性地使用不够,学生按教材学教材,导致学习内容滞后,无法面对新的社会生活。
三是思想品德资料时下泛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只是照搬资料根本不去思考,更不必说去感悟和体验。
四是学案导学上的问题,是教师已为学生预设好了的学习轨道,学生很难超越这个轨道,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
另外,学生的课业辅导过重,思想品德开卷考试下学校和学生对思想品德课认识不够,使思想品德课程逐渐被忽视,被边缘化。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应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使学生去体验、感悟、探究、践行,这样既落实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能浓厚学生兴趣,这样的思品教学才会更有生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自身教育实践,谈谈你将如何落实"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回归社会,顺应时代”这一要求的?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实践性,即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我总结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以下几点:
一、关注学生生活,精心挑选素材
在思想品德的的教学中,有时需要用到大量的素材来辅助教学。
而教学中的许多素材都是比较陈旧或学生不感兴趣的。
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精心挑选一些能引起学生关注、具有时效性的素材,如时事新闻、社会热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等,并为所学内容服务的素材。
例如,在七年级《举世瞩目的成就》一课的教学时,开始我使用了教材上的“三峡工程”这一材料,想通过这一材料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
显然这个材料对于00后的他们来说是过时了并且根本不了解。
素材只是用来服务我们的教学,通过我对学生的了解,他们大部分同学都是亲自感受过上海世博会的,所以我在之后的教学中运用了世博会这一素材。
同学们都能谈谈世博会给自己的震撼,也感受到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将课堂延伸至社会生活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在《保护环境》这一框中,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学校东边的小河污染特别严重,经常会有垃圾漂浮在上面。
要改变这种情况,单靠学生的力量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
那么如何避免纸上谈兵、让学生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呢?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再次考察了小河污染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探寻导致小河污染的各种原因,并让学生思考提高水质的方法,设计出实施方案。
学生设计出的方案很多:有的学生写了倡议书,有的学生提议对水面污染物进行清理的。
正是在这种真实生活情境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
三、以生活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
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教材中相似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教材所要求学生形成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做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克服逆反心理》这一框中一个例子讲到,孩子觉得爸妈越来越罗嗦,父母知道的东西很少甚至不如自己等。
这样的情景,很多学生都体验过,这时我就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进行教学,因势利导,让学生展开想象,把结尾补充完整。
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把整个片段表演出来。
结果,学生非常投入,把父母的体会都感受到了。
可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还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
只要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很多的现实材料都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让我们的思品课更贴近生活,真正成为学生品德发展的正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