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要回归生活

合集下载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社会生活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社会生活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社会生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积极思想的重要途径,不仅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教育内容脱离现实社会生活、教育方式单一呆板等等。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回归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实践,使教育更加贴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回归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

我国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包括德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围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积极思想展开的。

在教育过程中,有些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灌输,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生活环境,导致教育内容脱离现实社会生活,学生对教育内容难以理解和接受。

教师应该在教育过程中注重观察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需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领悟。

实践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能够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和体验,从而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品德观念和积极的思想品质。

一些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校安排的实践内容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导致学生对实践活动失去兴趣。

学校和教师应该多方面开展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领悟,从而培养出积极的品德和思想。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环保、扶贫、慈善等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道德教育层面,更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问题,认识社会责任,激发学生的社会关怀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和道德观念。

思想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

思想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

思想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为什么要回归“生活世界”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科技理性逐渐成为主导社会生活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具有真理性的原则或世界观。

这样,在人的“生活世界”中衍生出来了一个新的世界形态——“科学世界”。

胡塞尔是一个思想先行者,在工业社会发展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就超越了那个时代,表达了他对工业社会中科技理性过分膨胀、统治一切的不满和忧虑。

所以“生活世界”这个概念不是针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概念提出来的,而是针对当时所谓的“科学世界”提出来的。

科学世界就是工具理性膨胀,科技统治一切,对科技理性盲目崇拜的这样一个世界。

在当时科技理性导致人的异化刚萌芽的时候,他就以一个先知先觉的哲学家的思考,提出了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关系这样一个哲学问题。

他认为由于人们对科技理性的盲目崇拜,颠倒了“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之间一个是“源”(本体)、一个是“流”(派生物)的关系,“生活世界”反而被“科学世界”“殖民化”了,认为科技理性是我们思考一切的标准。

这就造成了现代人的无根感和漂泊感。

所以回归生活世界,就是重新建构人们的精神家园,重新肯定人们的经验、情感等,乃至各种具有偶然性的生活意义的事件。

在胡塞尔理论的影响下,很多教育学家开始反思,在教育界是不是存在类似科学世界“宰制”生活世界的现象。

结果发现科学理性在教育界也泛滥了,所以提出要“回归生活世界”。

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应该是使人们生活的文化环境及个体的生活经验能以全面的、直接的参与成长,以一种鲜活的方式与个体展开对话。

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经验,受教育者即中小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必须加入到教育活动中来,而不是被动接受教育,比如家庭、社区、网络等文化环境也应该成为教育的元素。

而科学世界中的教育则是一种制度化、技术化和课题化的教育形态。

它强调的是学校正规教育的重要性。

在组织结构上表现为系统化的教育体制,在运作逻辑上遵循着各种教育规律,在评价体系上强调的是指标的可操作性。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学生生活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学生生活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学生生活摘要: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努力开发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并创设情境,打开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通道,知行统一,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从而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活教学;回归生活;创设情境;知行统一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也明确指出:“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

”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要面向学生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观,正确定位,由知识教学向生活教学转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权威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是教材的代言人。

实际上,思想品德课鲜明的生活化特征,决定了生活才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思想品德课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回归学生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生活。

课堂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以学生生活为载体,为他们搭建多向互动、平等对话、解决生活问题的平台,由知识教学向生活教学转变。

二、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努力开发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坚持正面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中的思想要求和道德规范。

”强调思想品德教学回归学生生活,就是要以学生生活事件为叙事题材,紧扣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生活逻辑,作为组织课程内容的基本线索,以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努力开发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

首先,引导学生培养关注身边小事的良好习惯。

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

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善于把身边的小事与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从中认识和体验所学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让《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生活

让《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生活
德 》 堂 的 注 意 点 课
关 键 词 : 思 想 品德 》 课 堂教 学 生 活 化 《
回 归 生活
《 想 品 德 课 程 标 准 》 《 想 品 德 》 程 的性 质 作 了 明 思 对 思 课 确 、恰 当的 表述 : 本课 程 是 为 了初 中学 生 思 想 品 德 健 康 发 展 “ 奠定 基 础 的 一 门综 合 性 的必 修 课程 。 《 ” 思想 品德 》 程 主 要 有 课 思 想性 、 文性 、 践 性 和综 合 性 的 特 点 , 些 特 点决 定 了 教 人 实 这 学 中不 能单 纯 依 靠 课 堂 的 书 本 知识 教学 ,必 须 带 领 学 生 走 向 社会 、 向生活 ; 立 “ 走 树 以学 生 为 本 ” 的教 育 观 念 ; 视 学 科 知 重 识 与 社 会 生 活 、 生 经 验 的 整 合 ; 调 学 生 通 过 实 践 , 强 探 学 强 增 究 和创 新 意 识 , 习科 学 研 究 的方 法 . 展综 合 运 用 知 识 的能 学 发 力 ; 养 学 生 的社 会 责 任 感 。 些 知 识 的 掌握 、 培 这 能力 的培 养 、 价 值 观 的 树立 不 可 能 单 纯 依 靠 教 师 的 单 向 灌输 ,而应 更 多地 由 学 生 自主建 构 , 自主体 验 。 新 一轮 的课 程 改 革 的 方 向 就 是 让课 程 回 归 生 活 ,让 课 程 联 系 生 活 , 课 程 关 怀 学 生 , 课 程 走 近学 生 。这些 为教 师有 让 让 效 进 行 《 想 品德 》 堂 教 学 提 供 了 工作 平 台 。然 而 受 传统 教 思 课 学 模 式 的 影 响 。 们 不 难 发 现 : 统 的 思 想 品 德 课 过 于 追 求 我 传 理 性 化 . 面 强 调 道 德 观 念 的 灌 输 和 道 德 行 为 的训 练 , 略 片 忽 了学 生作 为 生命 个 体 本 身 的 情 感 需 求 , 忽视 了 学 生 自由 自觉 的 活 动 , 疏 离 了学 生 所处 的 现 实 生 活 。 陶行 知 先 生 说 : 教 也 “ 育 只有 通 过 生 活 才 能 产 生 作 用 并 真 正 成 为 教 育 。” 因此 , 建 构 生 活 化 的 《 想 品 德 》 堂 , 顺 应 新 课 改 , 动 和 发 挥 学 生 思 课 是 调 主体 性 的 多 样 化 的 学 习 方 式 , 让 《 想 品 德 》 堂 回 归 生 活 是 思 课 的必 然 要 求 。 怎样 “ 课 堂 焕 发 出 生 命 的 活 力 ” 在 《 想 品 德 》 中 体 让 , 思 课 现“ 活化” 生 的理 念 . 高 课 堂 的生 活 质 量 , 足 学 生 对 “ 种 提 满 各 生 活 的关 切 ” ?笔 者 认 为 可 以从 以下 几 个 方 面来 着 手 实 施 。 教 师 定位 : 听 与 共舞 。 倾 从 本 质 来 看 , 堂 教 学 意 味 着 师 生 间 的 交 往 , 味 着 人 人 课 意 参 与 , 等 对 话 。然 而 , 传 统 的 课 堂 教 学 中 , 生 之 间 实 际 平 在 师 上 是 一 种 不 平 等 的关 系 。 教 师 不 仅 是 教 学 过 程 的 控 制 者 、 教 学 活 动 的组 织 者 、 学 内容 的制 定 者 和 学 生 学 习 成 绩 的评 判 教 者 , 且 是绝 对 的权 威 。由 于对 教 师 “ 威 ” 过 分 强 调 , 常 而 权 的 通

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回归生活

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回归生活
oS HI 1 I A0 Y U
让学生在思想 品德课堂 中 回归生 活
一江西省丰城市剑声中学 杨建华
关键词 : 思想 品德
生 活
课堂教学
回归
可 以让学生模拟进行 “ 微 笑” 交往、 “ 礼貌 ”
在 课堂上 的生活化 探究 中水到渠 成的得
出来 了。 接下来老师要进 一步 引导学生说 出 自己与父母之 间冲 突发展 下去的结果 ,
理 发展的 内在规 律安 排思想 品德教育 活
心 人 ,让学生畅谈生活 中的体验和 困惑 , 老 现在会 出现这些 中 突, 而 以前不会 有” , 可 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 ,根据学生生理 、
角度讨论 , 一些小组从 自己本 身的角度 讨 动 的开放性教学。唯此 , 才能使思想品德 论, 再把 两种情况 综合起 来 , 书本 上提 到 课真正成为所有学生喜欢 的、 真实的生活
书本上 的 、 自己头脑 中已有的条 条框框 赛 、 评价 , 学 生获 得成 功感 , 课 堂氛 围 活 生 的能动性 , 让大 家 出谋 划策 , 并让 学生 “ 灌输 ” 给学生 , 而是要突 出学生 的主体地 跃 , 学 生乐学 , 礼貌 的魅力、 礼仪 的风 采也 模拟表演父母子女之 间沟通 的各种情况 ,
把这些情况列 出来一种种进行分析 , 哪些 是好的 , 哪些是不好的。学生就可以父母 交朋 友》 一课 中 ,
之间发生的一些 中 突, 说 出自己对 父母 的

可 以引导学生发发牢骚 , 说 出自己与父母 得 到感悟 , 明 白沟通的重要 性 , 学 到沟通
活化“ ,就 是要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 的主 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这些体验和 困惑 , 思 考如何解决 ,如何去进一步完 善生活、 提

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浅析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

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浅析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


我一 定讲信用 , 等我返来 , 等我 返来 , 甲你补偿 , 甲你 惜命命 带着学生 大吼” 我 一定 要成 功 ! . . 以这 种激 动人 心 的方 式开
场, 使 课 堂 氛 围 变得 异 常 生 动 、 活泼 , 为” 扬 起 自信 的 风 帆 ” 这 课 时 的学 习奠 定 了 良好 的情 绪 基 础 。
的提 升 等 策 略 能 够 在 思 想 品 德 课 堂 中有 效 渗 透 生 活 实 现 生 活 与课 堂 的融 合 互 补 值 得 广 大 一 线 思 想 品 德 教 师 在 初 中思 想 品德 教 学 中尝 试 并 推 广



Hale Waihona Puke 熹 煮 量 薹 誓 而 霎 萎 要 黎 常 , - I 1 ] 丐 祥 , 生 活 与 教 育 一 一 回 归 生 活 世 界 的 基 础 教 育 论 范大 蔷 翼 三 鍪 窖 矍 譬 萎 望 轰 戳 [ z ] ’ 念




惩 工 。 [ 。 ]
王戢 亍L J 歌 硎 心“ 。 。

盒 , 程_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 读[ s ] ・ 中 南 查 学 出 版 社 , 2 0 O 4 年 版 , 第 4 页 [ 4 ] 黄 浩森 , 乡土 课 程 资 源 的 界 定 及 其 开 发 原 则 [ J ] ・ 中国
考试
EXAM I NATl O NS
让 思 想 品德 教 育 回 归生 活
认 同了做 自 立 自强 的人 这一课 堂学 习内容 。
生 的整 体 素 质 , 正 成 为全 社 会 的共 识 嘲 实 践 证 明 , 坚 持 乡 土

学生的参与热情 , 生 成 对 生 活 与 思 想 品德 知 识 的 真 实 感 悟 , 教 师 在 思 想 品 德 生 活化 教学 过程 中 , 要 高 度 重 视 师 生 之 间 的 互动 , 坚持教师带动学生 、 学 生 响应 老 师 的互 动 效 果 a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当我看了新教材《思想品德》的内容后,深深地被其内容所吸引: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

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是指思想品德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自己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亲手实践的内容来丰富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陶行知先生曾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只有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只有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思想品德课堂要回归真实的生活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即生活理念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

(二)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开放型的社会,这对于初中学生的思想素质养成发生着重要作用。

因此,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回归生活、体验生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所教的道理,才能更好地掌握技能,才能更好的学会生活。

(三) 古人倡导“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苦读圣贤书”,这样的学习势必会使学生缺乏必要的生存本领和生活能力,所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下面就如何使中学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真实的生活谈谈笔者的做法。

第一让学生走进现实生活《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学生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

这样的目标任务是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的整合展开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既不能高高在上远离学生生活,又不能平庸琐碎的一味关注具体生活,而忽视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追求。

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解读

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解读
面 面俱 到 。 材 内 容 中引 用 的案 例 、 料 也 难 免 会 显 得 陈 旧 、 教 材 老 化 。 因此 , 师 要 创 造 性 地 使 用 教 材 , 活 变 通 教 材 中学 生 不 感 教 灵 兴 趣 、 后 于 学 生 发 展 的 内容 , 时 适 度 地 把 一 些 现 实 生 活 中更 滞 适 贴 近 学 生 的 内 容充 实到 课 堂 教 学 中来 ,这 样 会 更 有 利 于 激 发 学
材 、 越 教 材 而 不 拘 泥 于教 材 。这 是 因为 。 超 思想 品德 课 教 学 内 容
负责任的公 民、 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 的追求 ; 三个理 念是 第
坚 持正 确 价 值 观 念 的 引 导 与 启 发 学 生 独立 思 考 、积 极 实践 相统

具 有 鲜 明 的 社会 性 和 时代 性 . 丰 富 多彩 的现 代 生 活和 迅 速 发 与 展 的信 息社 会 相 比 . 材 的 内容 受 其 时 空 、 域 的 限制 , 可 能 教 地 不
、0 . No _ r1 2
轰 爱≈ 警 耆
LI BERAL ART ANS S F
F b u r 2 0 e ra y 0 9
思想 品德课“ 回归生活 ’ 读 ’ 解
缪 昌贵
f 堰 市 第 四 中学 姜 江苏 姜堰 250) 2 5 0
【 要】思想品德课程是一 门教 育人的德育课程 , 摘 理应 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人是 生活中的人 , 学生品德 的发展 不是 离开生活的。 他
生 学 习 的 兴趣 和 欲 望 。
是本 课 程 遵 循 的基 本 原 则 。 三个 理念 是 一 个 相 互 依 赖 、 这 相互
支 持 的完 整 体 系 ,字 里 行 间 充 分地 体 现 了课 程 内容 力 求 回 归学

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

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

如, 讲 解《 相亲相爱一家人》 时, 我收集全班 学生的全 家福 , 利用多媒 体进 行播放 。教师还可 以运用座谈 、 讨论 、 游戏 等形式 , 在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同时 , 培养
学生多方面 的能力 。 在学 习《 关心社会 亲近社会 》 一课时 , 当师生共 同进入新课学 习后 ,师生之间就开始以拉家常的形 式 开展 教学活动 , 围绕 “ 你在公共 场合 ……” 这一 主 题, 让学生谈谈 各 自的做法 。 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讨论 , 教师也加入进 去。在 和学生谈 的过程 中, 教师 引导他 们分析不 同的做法体现 了不 同的思维方 式 , 并分析哪些做法是亲社会行为 ,让每个学 生从 内心 真正体验到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社会是 我们共 同 生 活的“ 大家庭” , 如果 每个 人都能多一 点爱心 和奉 献, 社会就会 变得更加美好 。整堂课下来 , 师生 始终 是在一 种 民主 、 宽松 、 和谐 的教 学环境 中进行 的 , 学 生都积极 、 主动地参 与教学活动 , 这样会 获得 良好 的 教学效果 。 实践表 明: 学生 在宽松 、 民主 、 和谐 的环境里 , 在 平等友爱 的师生关系 中, 其思想开放 、 思维会较 为活 跃 ,容易产生联想和灵感 ,容易发现问题 和提 出问 题, 容易获得创 造性 的思维成果 , 这时学生 的情绪容
三、 教学活动生活化 。 使 教 学 活 动 更 贴 近 生 活
思品教学活动必须贴近学生生活。著名教育家 杜威说过 : “ 教育 即生活 。 ” 我们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学 生 已有 的生活经验 ,结合他们现实生活 中实际存在 的 问题 , 关 注身边 的热点 、 焦点 , 引导学生观察生 活 , 共 同研究学习主题 ,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他们的生活 经验 , 针对不足提一些建议 。 我经常引导学生在课余 时间观看 《 焦点访谈》 《 社会与法》 《 新闻联播》等节

回归生活——提高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回归生活——提高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学 回 归生 活 呢? 教 学 实践 中 , 从 以下 几 个方 面进 行 了初步 探 索 。 在 笔者


取 近 就 实 : 教 学 情境 来 自于 真 实 的 生活 让
有调查统计显示 , 在初 中学生最喜欢 的课程 中, 思想 品德课 排在第 l位 ( O 共 1 1课 )在最不喜欢 的课程 中排在第3 , 4- ; ' ] 位 有近 1 1的初中学生将思想 品德课列 /0 为最不喜欢的课 程。 学生不喜欢思想 品德课 的主要原 因之一 , 是教学 内容 与学生 的生活实 际关联度 不高。 因此 , 在教学过程 中, 教师不应拘泥于教材 所提供的材
二 、 与 体 验 : 真 正 的 生 活打 动 心 灵 参 让
思想品德 的形成与发展 , 是学生 主体 自身 的独特体验过程 , 离开学生 的 自我
兰 : = 璺 曼 = )
体验, 正确 的行 为规范就不 能真 正内化。 知心姐姐 ” “ 卢勤 在《 好父母 , 孩子》 好 一 书中提到两则教育案例。 其一 : 有位年轻 的妈妈 为 了让女儿 改掉 大手大脚 、 张浪费的毛病 , 铺 便给孩 子讲 :浪费是可耻 的 , “ 现在还有人 吃不饱饭 , 穿不上衣服 ……” 可女儿根本 不相
生 , 不 正 是 自强 的 表现 吗 ? 授 课 时笔 者 采 用 了访 谈 的形 式 , 部 分 同学 以 这 在 让
记者的身份采访王 宇。由于学生在采访的过程 中亲耳所 闻的就是 自己身边 的
真人真事 , 这些事迹远 比课本刻板 的讲 述要生动得多 , 同学们被深深打动 , 此次
教学活动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 良好教育效果。
信 这是真 的。 当她 唱起 那首《 听妈 妈讲过 去的事情 》女 儿撒娇 说 :都什 么年代 , “ 了, 您还讲这个 ……”

思想品德课程回归生活世界势在必行

思想品德课程回归生活世界势在必行

对教 师的怀疑。 因此 , 将思想 品德课程 回归生活势在 必行 , 是大势所趋 。
关键词 : 思想 品德 ; 回归 生 活世 界 ; 明 辨是 非
远不如从 学生 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讲起 的效果 明显。 在我任教 的 1 7年 , 坚持快乐教 育 , 始终 把学生作为课 堂 的主 教材 中的例子 , 体来对待 。在我 的教学设计 中, 我一直在运用新鲜 的事例 、 发生在 我在课 堂上添加 了一个课堂活动 , 让学生 回答 了几个小 问题 : 请把

入挖 掘教材分析生命 的可贵 ,并举出深入学生心灵 的案例帮助学 效 呢
生提 高对 生命 的珍爱 。当群情激昂时 , 要求学生全体起立 , 大声读
2 0 1 2版新课标要求思想 品德课程 回归生 活实际 , 有 着时代 的
更体现 了人性 的需求 。身 为思想 品德教师 , 只有提高个人道 出教师出示 的生命誓词 。这样 回归生活世界 比枯燥的条条框框 的 需要 , 讲解更深入人心 ,起到 的教育效果和思想品德课产生的教育意义 德修养 和学识 , 才能胜任合格 的思想 品德教师一职 , 否则育人的重
更深远 。
任就难 以承担 了。
在讲解 “ 与父母 沟通” 的话题时 , 如果 只是让学生读读 书 , 看看

( 作 者单位

黑龙 江省 海林 市西 海林 市第一 中学 )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4- "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2 . 学 习者在课程 选择 的过程中 , 国外 的课程更 受欢迎 , 国 内的 : 地开设文化类课程 , 并通过对学习者需求分析进行教学设计 , 制作 课程相对冷淡 , 出具有广泛受众的课程 , 来推动我 国慕课的发展。 根据 网易公开课的一份统计数据 ,在其所有 视频课程中 , “ 国: ( 三) 发挥学生群体 中意见领袖 的作 用 , 加 大慕 课在学生群 体 中的宣传力度 际高校公开课 ” 和“ T E D演讲 ” 最受欢迎 , 两者相加 占了观赏人群的 : 高校学生 由于时间较为充裕 , 和老师 、 家长联络相对初 高中教 8 6 %, 而看“ 国内高校公开课 ” 者, 仅占 1 3 %。 鉴于以上数 据 , 同时兼 一 育有所减少 , 在学生群体 中, 比较 有影 响力 的多 为学生群体 中的意 顾我 国传统教育的根基较牢 , 几所高校刚刚加入慕课平 台的原 因 , : 见领袖 , 而学生群体获取信息的媒介主要是网络平台 , 随着社交 网 慕课在我 国的推广受仍具有很大的难度 。 :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娱乐文化的盛行,学生们的品德教育似乎日渐淡化,而在课程中回归品德与社会课对学生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种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品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教学活动,它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学生的生活,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物质文明的提高和信息的快速传播给学生们带来了无尽的选择,这也使得许多学生在面对人生道路上产生了迷茫和困惑。

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通过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生道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在人生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地前行。

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供更好的平台。

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的运作规律,增强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从而培养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

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个性发展。

学校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而往往忽视了学生个性和心理健康的培养。

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心理健康发展,使他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更加从容和自信。

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促进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和联系。

在当今社会,社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品德与社会课的回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运作规律和发展趋势,增强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和联系,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融入社会中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之我见

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之我见

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之我见平湖市全塘中学平玉弟内容提要:回归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回归生活?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三个方面,紧紧围绕现实生活与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善于挖掘生活中具体事例,开发和利用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对生活世界进行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回归生活思想品德课价值引导体验感悟思想品德课是确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泛政治化,脱离了生活世界,呈现方式单调,缺乏情景性。

这使得道德教育正逐渐失去生命力和源泉,限制了学生智慧和道德的发展。

因此,回归生活,着眼于学生生命的成长,注重学生生命的独特体验,是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功效的关键。

一、德育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通过儿童充分自主的活动丰富经验,通过经验促进发展。

儿童智慧、情感的发展是以儿童自身活动为中介实现的,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儿童的发展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实现的。

只有通过主动探索,才能使自己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准得到提高。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课程标准突出了本课程的实践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

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作为以促进学生的德性发展为目的的思想品德课程自然更应该淡化知识教学的痕迹,回归生活成为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为德育回归提供载体。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社会生活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社会生活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社会生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积极向上的社会公民和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和儿童成长环境的复杂性,思想品德教学已经逐渐脱离了社会生活的实际,甚至在一些学校中成为了“花瓶教育”。

教师们应该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社会生活,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小学阶段。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都处于初步形成的阶段,这种初步形成是长期、稳定和深远的。

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许多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往往是以书本上的道德教育知识为主,让学生死记硬背,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实际理解和实践经验。

这种方式不仅违背了教育的本质,也使学生成为了缺乏实践经验和社会思考的人。

为了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社会生活,教师首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环境。

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

而了解学生,并非是追求纸面的成绩和评定,而是要了解学生的家庭、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的情况,从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才能更好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使思想品德教学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教师应该结合学科教学,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生活中去。

在语文课上,让学生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感受人文情感,明道德理念。

在数学课上,让学生学习公平、公正等概念,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在科学课上,让学生了解自然规律,建立正确的伦理观念和环保意识。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观念,并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实践道德。

思想品德课要善于激发兴趣 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课要善于激发兴趣 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课要善于激发兴趣回归生活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思想品德课教学开始逐步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

也正因此,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断地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

作为一名思品课教师,我觉得责任大、任务重,处处要走在一线教师的前沿。

故此我认真学习有关理论,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与同仁们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

我认为,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的更新上,新的教学理念更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去实践,去探索。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带有情趣色彩的心理倾向。

当兴趣表现为力求更深入地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时,就是学习兴趣。

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其求知烈火,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而这种满足又能增强学习兴趣,从而使学习能够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

1.教师以情激情。

新课程改革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从而使思品课教学从过去的只关注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发展到现在的重点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

教师在课堂上积极的感情投入,充满激情的教学,会给学生以极大的感染作用,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师的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定的感性材料,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和一些小故事,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教材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认识到思想政治课教学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

3.尽可能采取形象直观的形式。

如教学挂图、照片、幻灯、课件、录音、录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4.设疑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

有疑才有思,质疑是激发兴趣的开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思想品德教学要与生活实际联系,希望进一步纠正多年来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脱离实际生活的弊端,抓住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

道德学习离不开生活,道德学习的本质是生活的、实践的学习。

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注意完整地把握其源于生活、通过生活和为了生活的三个方面内涵,并努力付诸教学实践。

一、德育要回归生活1.教学中对每一节内容都要充分挖掘“德育点”,适时地在教学中实施。

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是本课程的根本目的,教师要挖掘每节课的“德育点”,将道德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讨论中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

例如,针对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问题,我们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让学生自己来发现网络游戏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

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网络游戏的利与弊,做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

同时学生坦言自己的缺点,并找“道德小标兵”帮助自己,使德育的课堂充满了生动、真实的“活性因子”,因此吸引了学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2.把德育当作人生的必修课。

教师要让学生在吃穿住行、生活消费、为人处事、交往娱乐、课外学习、集体活动等自主行为中培养独立生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认识到身边的小事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均是他们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契机,感受到德育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体验到德育就在他们身边,就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也就是“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与其他课程相比更有优势。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始终站在这样一个高度,精心组织每一节课,把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充分挖掘出来。

同时,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建设,平时一定要多关注社会新闻、国内外大事,并且要通过各种渠道,如校园广播、报纸、杂志、时政学习小组等各种形式来让学生了解,让学生学习,让学生洞察社会、认识社会、分析社会。

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回归生活
参与
德育水平 下面是笔者 自己的几点教学体会


新闻播报导入新课 。 使新课导入生活化
关 注社会发展 . 关心 国家大事 . 让学生 的 思 想品德学习更接近 生活 .熟知社会发展 变 化 的脚步 和速度 . 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一大特点 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前五分钟 的新闻播报 .让学 生 把看到 的重大新 闻进行播报 .及 了解 了时
就是从学生感 兴趣的 、为他们所熟 知的 日常
共 同生活 的“ 大家庭” . 如果每个人都能多一点
爱心和奉献 . 社会就会 变得更加美好 整堂课 下来 , 师生始终是在一种 民主、 宽松 、 和谐的教 学环境中进行 的. 学生 都积极 、 主动地参与 教 学 活动. 这样会获得 良 好 的教学效果
积 累素材 . 同时也要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 学会 收 集与学习 内容有关的 素材 .为课 堂教 学服 务. 让生活情境在课 堂 中 再现 教师应用喜 闻
乐见 的形式让学生接 受课本 中的知识 .分析
生活中的现象 .提 高他们 分析 和解决 问题 的
能 力、
好准备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充分调动学 生参与课堂 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 .最好 的方法
同学生的生活实 际相结合 . 从而使他们 获得有 用 的知识 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生
害。在《 法律保护我们 的无形财产》 教学中, 教
师可 以开设一场辩论会 .把 学生分成两组进 行辩 论 . 在舌枪唇 战中. 学生认识到购买盗版 物品的危害 . 从而不仅珍 惜 自己的智力成果 .
里. 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 其思想开放 、 思
维会较为活跃 . 容 易产生联想和灵感 . 容易 发
现问题和提 出问题 . 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

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

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

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

然而,他们再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外书和书本上和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

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

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把品德教育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生活中形成。

例如,在教学《大好河山任我游》这一课时,先让学生结合春秋游介绍南京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接着让学生交流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经历,展示旅游时所拍下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初步领略祖国的自然风光的“美丽”、体会人文古迹的“厚重”,再根据学生的爱好让学生自己组成小小旅行社,让他们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设计旅游线路,编写解说词,并通过表演展示的方式来感受旅游的乐趣。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悠久的历史文化给他们带来的自豪。

激发学生去了解我们祖国的自然和历史,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热爱我们的生活。

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及感兴趣的话题和喜欢做的事情人手,在“玩”中进行品德教育,这样的效果是脱离实际,远离生活进行空洞的说教所无法比拟的。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

如我在教学《衣食的来源》一课时,先让学生回家上网查阅了解农民伯伯种粮的过程,其效果最多是在学生脑中思考这个过程和一个结论——粮食来得不容易,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

思想品德教学应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教学应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教学应回归生活摘要:“人以学而立,立以德为先”,坚持德育为先是思想品德教师的使命。

思想品德源于生活,思想品德教学应回归生活。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实践:联系生活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拓宽课堂外延,过好课程生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还原社会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内容,进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重德育回归生活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45新课改实施以来,思想品德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教学模式由教师讲解到课堂引导再到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学习方式走过了被动学习到引导学习再到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这种教学和学习模式的转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但静下心来思考,笔者们的思想品德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的教学,它更注重学生的品行培养。

而在课改和应试教育以及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压力下,思想品德教师往往只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的掌握和答题技巧的提高,忽视了落实“德育为先”的神圣使命。

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知识和方法,轻德育和实践;”的现象。

二是教师对教材创造性地使用不够,学生按教材学教材,导致学习内容滞后,无法面对新的社会生活。

三是思想品德资料时下泛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只是照搬资料根本不去思考,更不必说去感悟和体验。

四是学案导学上的问题,是教师已为学生预设好了的学习轨道,学生很难超越这个轨道,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

另外,学生的课业辅导过重,思想品德开卷考试下学校和学生对思想品德课认识不够,使思想品德课程逐渐被忽视,被边缘化。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应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使学生去体验、感悟、探究、践行,这样既落实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能浓厚学生兴趣,这样的思品教学才会更有生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课要回归生活
当前思想品德教育得五大趋势和特征,即:毫不减弱的“意识形态化”、回归“生活世界”、社会与个人并重的价值取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百花齐放的社会适应性等。

这些先生无一不在提醒思想品德老师,我们所教学校不像语、数、外,最终看学生考了多少分,我们的学科是一本净化学生灵魂,塑造高素质人才以服务社会,回归生活,让人能幸福生活的一门学科。

《弟子规》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意思是: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习。

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这里面首先和其次要做的,要学的,都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范畴。

如:《孝敬父母》、《诚信使你我走得更近》、《交往有艺术》、《承担责任》等等,每一课的内容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思想品德课不能以传统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硬塞给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听起来毫无兴趣,常常出现上课打瞌睡、玩手机、写其他作业的情况,不把思想品德课当作一堂真正的课来上,放纵自己。

甚至有同学认为学了对自己的成绩和生活没什么意义,学不学也没什么影响,觉得这样一种学科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所以一上课就找其他事做,没真正投入这节课中间来。

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生活化基本实施步骤可以归纳为“生活情景(导入)——课堂教学(分析)——生活经验(回归)”的循环。

“从生活到教学”,即课前引入贴近学生生活案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问题情景着手,学习研究学科知识,把生活原型与教材知识结合,课堂尽量成为学生学习体会、辩论反思、概括提升的场所。

“从教学到生活”则将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一方面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另一方面把学习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把生活中的问题展示在学习中,让他们学以致用,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与生活沟通。

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一个体现。

教学中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让生活融入学习,学习指导生活,让学生喜欢思想品德,期待思想品德课,关注思想品德课,让思想品德课真正起到服务于生活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