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教材观

合集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学观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学观念

生建立起科学的生态道德观 ,即用尊重 自然 的态度取代 占有
自然 的观 念 。
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出假设 , 作 找出
实验 中的各种变量 , 制定具体 的 实施方案 。在整 个探究过程 中 , 力 争使 学生在 自主 学 习探 究的基 础上 ,摸 索出科 学实验 的 方法 、 技
化 的, 多少个班级就应有多少种课程 , 多少所 学校就有 多 有 有 少种 课 程。 课 程 不仅 是 文 本课 程 , 是 体 验 课 程 ; 程 不再 只 更 课
是 知 识 的载 体 , 教 师 和学 生 共 同探 求新 知 识 的 过程 。通 过 而是 教 学 应 使每 个 学 生都 能 形 成 自己 的知 识 结 构 ,都 有 自己独 特 的感 受 , 学 生能 从 同 学 身 上 、 师 身上 学 到 的 东 茜远 比从 教 使 教
科 书 中学 到 的 多。 因此 ,教 师和 学 生都 是 课 程同参与课程的开发。从这个意 义上说 , 教学不只是
忠实地实施计划 、教案的过程 ,更应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
没有问题 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 。
在 新课 程 中 , 问题 为 中 心的 学 习 ” 以“ 是课 堂 教 学 的一 种 新

等。要给学生以时间和空 间去操作、 观察 、 猜想、 探索、 归纳、 类
比、 疑等 , 而 克服 只 向学 生 预 示解 决 问题 的 方法 乃至 结 论 , 质 从 以促 进 学生 积极 的思 维 , 学 生 自己建构 知识 体 系。例 如 , 帮助 在

要注 重 课程 意 识
在 以 往 的传 统 教 学 中 , 师只 有 大 纲 意 识 、 材 意识 、 教 教 教 参 意识 , 课 程 意识 十 分 淡 薄 。新 一 轮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 而 将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1.树立“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新的教育价值观。

2.树立“课程是生活、是经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的新的课程观。

3.树立“教学是交往”、“教学是师生学习的共同体”、“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按学生学习规律进行教学”、“带领学生走向知识,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是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课程标准比教材更重要”的新的教学观。

4.树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的新的教师观。

5.树立“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知识不仅是掌握,更重要的是变成能力,转化为经济财富”的新的质量观。

6.树立“学习是建构知识,而不是传递知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才能生存、学习创造未来”终身学习的新的学习观。

7.树立人才层次化、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新的人才观。

8.树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让考试成为学生成功的一次体验,是个性发展的一次展示,是潜能开发的一次展现”的新的课程评价观。

课改让教师有了三个重新认识一是重新认识了学生。

新课堂强调以学为主,教为学服务。

那么教师要想真正为学生服务,就必须真正了解学生和认识学生,要想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就必须真正把握学情,因此,在传统课堂上对学生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程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课堂的需求。

传统课堂因为强调以教为主,对学生的了解和理解,对学情的把握的要求不是那么高,因为传统教学做不到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有的放矢,但新课堂要求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我。

因此,教师要想真正走进新课堂,就必须重新认识学生,在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

二是重新认识了自我。

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言堂,主宰课堂。

如何看待新课改下的新理念和新教法

如何看待新课改下的新理念和新教法
2 . 新课程倡导“ 探 究 学 习”

在英 语 教 学 中 展现 了全 新 的 教 学观 念
新教材立足于“ 外语积极学 习理论 ” , 努力 全 方 位地 调动 学 生 的学 习 积极 性 。 积 极 学 习 则 要求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激励学生主 动学习 , 培养学生发现 问题 、 分析问题 、 创造性 地解决问题 的能力 。尤其是在语言的学 习中, 学习者的情感与 内在动力显得尤为重要 , 所以 学 生 学 习 积 极 性 的有 无 就 成 为 决 定 学 习 成 功 与 否 的 重 要 因素 之 一 。 新 教 材 在 编排 上 注 意 到 初 中学 生 的年 龄 层 次 以 及 身 心 特点 , 努 力 提 高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在课 文 的 编 选 上则 力 求 形 式 的多样 , 有对话 、 有独 白、 有短文 、 有歌曲 , 甚至 有游戏。通过 听听 、 说说 、 看看、 写写 、 唱唱、 玩 玩, 实现寓教于乐。 在练习内容 的安排上 , 配套 练 习册 中的练 习, 内容 紧扣教 材 , 同样 配有插 图。练习形式新颖多样 : 有猜词 、 猜谜、 完成对 话等 。 这些练习无一不使学生在愉快 的活动 中 巩 固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 在课堂教学的 组织上 ,教师教学用书提供 了形式多样 的 、 符 合世界现代语 言教学的标准课堂组 织方法 , 如 分排 练 习 、 两人小组 练 习 、 小 组活 动 、 分行 练 习、 全班齐练 、 个别 学生单练 、 波浪式 的操练 、 连 锁 操 练 等 等 。通 过 从 集 体 到 个 人 的 活 动 , 增 强 了学生的信 心, 促使人人 开 口。从这些我们 可 以看 出新教 材是一套集科学性 、趣味性 、 实 用性为一体的好教材 。

新课程理念有哪些

新课程理念有哪些

新课程理念有哪些“以人为本”,以“学生地发展为根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关注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和谐发展。

二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学生已有的生经验和认知基础,加强学用结合,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加强教学知识的形成和学生学习过程地体验,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四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五、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六、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七、加强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建立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九、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

十、树立终生学习观,终生学习是每个社会成员基本的生存方式。

十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探索学生主体性学习方式,改变教师填鸭式教学变为启发式教学。

十二、搞好合作性学习。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大局意识。

十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十四、搞好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形成反馈,为教学设计的修改提供依据。

在评价中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

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深刻的学习,是学习的核心,是开发悟性的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特征。

新课程理念下现代教材观的建立及其意义

新课程理念下现代教材观的建立及其意义

新课程理念下现代教材观的建立及其意义摘要:新课程改革使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悄然发生深刻变化,从原来的“一纲一本”发展到现今的“一标多本”,教材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然而,“教材误用”的现象在教学中随处可见,教师仍以旧的观念和方式驾驭新的教材,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现实的问题:在新课程实施中,要树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观并明确其意义。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材观;建立;意义新课程下历史教师需要建立新的教材观,旧的“本本式”的教材观将向新的“材料式”的现代教材观转变。

“本本式”的教材观把教材视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唯一教学依据、“法定文件”,限制了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及教学的个性化,也容易导致学生对教材的盲目崇拜,扼杀其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

“材料式”的教材观则把教材看做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教学材料”,而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

“材料式”的教材观有助于打破“教材中心”的传统观念,有助于释放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张力,有助于改变教师的职业生活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陈旧的“本本式”的历史教材观以往人们把教材与历史教科书等同起来,说到教材就是指历史教科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历史课本,好像除了历史教科书(课本)之外,就没有别的教学资源了。

特别是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将教科书唯一化、神圣化,强调教师对它要绝对服从。

这种教材观说到底就是一种陈旧的“本本式”的历史教材观。

这种“本本式”的历史教材观认为,历史教科书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唯一的教学依据,是历史教学中唯一的“法定文件”。

它的价值在于“控制”和“规范”教学,教师必须持有一颗“尊敬”之心,不主张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去积极主动地选择和增添教学资源。

按照这一教材观,教科书的内容就是教学内容,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源于教材”、“忠于教材”,不能“脱离教材”、“超越教材”,如果越雷池半步,那就是大逆不道。

这种把教学内容绝对教材化的观念,其实质就是僵化的“本本主义”。

在这种教材观的影响下,多数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感到很难处理教科书的内容,习惯于教科书写多少就讲多少,教科书按什么顺序写就按什么顺序讲。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心得体会范文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心得体会范文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心得体会范文[关键词]现代英语教学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现代化手段一、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现在世界上说英语的人越来越多。

作为国际交往的语言,英语的作用很大。

在联合国,英语是几种通用语言之一,且被使用得最多。

外语学习、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二、新课程下的英语教育 1.课程的本质是教学认识的客体课程本质上就是教学认识的客体,也就是人类认识成果,也就是知识。

主体的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掌握客体的结果,所以客体就有促进主体发展的功能,并且客体的性质决定着主体发展的性质。

知识作为学生认识的客体,就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决定着学生的发展。

2.教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首先,将知识打开。

知识不会自动地呈现出来,也不能简单而直接的拿来,因此要想办法让学生经历一下,并且不只是简单经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亲身去体验。

所谓将知识打开,就是把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加以还原、展开、重演、再现。

其次,将还原、展开、重演、再现等的活动方式和过程,加以简化。

最后,知识内化的真正完成,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还需进行外化过程,即把此前领会的知识通过操作和言语展开,呈现出来,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就是练习、实习、实验、操作、问答、考试等过程。

3.外语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在外语教学中,在理论上“无懈可击”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在真正广泛运用时却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要想搞清楚其中的原因,必须研究学习主体,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素质教育上寻根求源。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者之间存在着差异。

学习者并非可塑的泥土,可由老师任意捏成其他的东西。

他们各自有独特的性格、动机和学习风格,这些特征都会影响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表现。

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是“鱼”,二是“渔”,授之于鱼,不如教之于渔。

倡导公民教育 回归教育本质——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新理念·新要求

倡导公民教育 回归教育本质——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新理念·新要求

主探 索 、 合作交流、 积 极 思 考 和 操 作 实 验 的机 会 : 增 加
了“ 基本 活动经验 、 基 本思想 ” 的新 要 求 , 注 重 了 学 生
生 活经 验 与 已有 知 识 背 景 的挖 掘 , 向 他 们 提 供 了 充 分
的从 事 实 践 活 动 和 交 流 的机 会 , 让 学 生 在 自主 探 究 的 过 程 中 获 得 广 泛 的 活 动 经 验 ,加 深 对 基 础 知 识 的 理 解, 加 强 对 具 体 问题 的解 决 。
验 。教 材 作 为 新 课 程 标 准 的 具 体 体 现 , 以适 合 学 生发
展 为 旨归 , 以新 课 程 标 准 为 出 发 点 , 深 刻 把 握 其 实 质 和 内涵 . 将 公 民教 育 、 素质教育 、 创 新 教 育 和 生 活 教 育 理念渗透其 中, 着 眼于 未 来 国 民素 质 全 面提 升 的 长远
要 素。 新 课 标 教 材 使 减 轻学 生 负担 、 激 发 创新 兴 趣 、 注


新 课程 标准 下的教 材新 理念
重 实践 能 力 等 素 质 教 育 的 理 念 得 到 落 实 和 展 现 : 新 课
标教材更注重学生参与理解学习的过程 . 让学生有 自
2 0 1 1年 . 义 务 教育 各 学 科 课 程 标 准 强 化 “ 德 育 为 先” 。 坚持能力为重 , 与 时俱 进 地 吸 纳 了 现 实 问题 创新 课 程内容 , 新 教 材 的编 写 也 以此 为 基 点 , 融 入 四 大 理 念 回 归教 育 本 质 。 1 . 公 民教 育 理 念 。 符合 新课标 “ 德 育为先 ” 的 要 求 。公 民 教 育 是培 养 合 格 公 民的 教 育 。党 的十 八 大 特

新教材新理念下的新思路新教法——以“有理数”教学设计过程为例

新教材新理念下的新思路新教法——以“有理数”教学设计过程为例

新教材新理念下的新思路新教法∗以 有理数 教学设计过程为例◉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教育研究院㊀吴光潮◉广东省广州市玉岩中学㊀吴和贵㊀㊀摘要: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 顶层设计理念先进,并已从宏观上提出举措,但落地很难 ,一线教师已在教学理念㊁新课程改革意识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渗透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不足㊁不当,严重影响着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实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深度研究教材,思考㊁设计落实新课程理念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的新思路㊁新教法.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数学核心素养;新思路;新教法㊀㊀1引言章建跃博士曾就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些现象 指出:顶层设计理念先进,并已从宏观上提出举措,但落地很难.细究其因,很多无奈,作为新课程改革主角的一线教师,已从教学理念㊁新课程改革意识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渗透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不足㊁不当,严重影响着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实效.本文中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七年级上册 1.2.1有理数 的教学设计过程为例,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深度研究教材,设计落实新课程理念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的新思路㊁新教法.本节 有理数 内容,课时安排为1课时,教材呈现仅一页之多,一个核心概念 有理数 .如何把这1分钟即可读完的寥寥数语,在一课时内,既符合教学规律又落实新课改要求㊁突破旧套路地讲授给学生?2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内涵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与本节相匹配内容)指出[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能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来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在新课程理念下,需要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素养 十个核心词 ,重视 四基 ㊁ 四能 ,重视立德树人 德育的渗透.另外,本节内容 有理数 是概念新授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要遵循概念教学中的一般规律:背景 归纳共性特征 概念形成 关键词辨析 概念同化 概念应用.基于此,本节课的设计从教材分析到教学目标㊁教学过程,均需要领会新教材的实施逻辑,重点思考:在哪个教学环节,如何实施落实㊁渗透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活动.2.1研读新教材及教师用书,深挖教材内在价值新教材是如何表述知识编排逻辑体系?教材如何展示每一个知识点的发生㊁发展过程?提供了哪些教学素材(为什么要用这个素材?)学生参与知识发展过程的学习方式是什么?现行新教材以及配套教师参考用书编写均已深刻且系统地将教材教法㊁新课程改革先进理念㊁学科素养等蕴含其中.反复研新读教材及配套教师用书,挖掘«标准»在教材中的诠释,是获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线索的有效途径.2.1.1 有理数 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主要知识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2].本节内容同时为数系进一步扩充到无理数㊁实数做知识储备,本章的知识及其思想∗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专项科研课题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学习支架搭建策略的研究 (课题编号:G D S PG2021GC012)的研究成果.方法是后续数系的进一步扩充学习的基础,研究方法亦基本相同.数及其运算 是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前两个学段已经安排了自然数㊁正分数及其运算等学习内容.本章作为第三学段教科书的开篇,是在前两个学段的学习基础上,继前一节 正数与负数 学习后,对新数 的进一步认识,通过逐步增加新的 数 而将数的范围进行逐步扩充到 有理数 .知识结构体系(如图1):图12.1.2新教材编排逻辑活动1㊀ 思考 :回想一下,我们认识了哪些数?评注:唤醒学生认知经验,复习旧知,为新知做铺垫.活动2㊀我们学过的数:正整数㊁零㊁负整数㊁正分数㊁负分数.分别列举具体数字.评注:从抽象到具体,符合学生认知;为后面从具体的 数集 (教材用 便签 式从 集合 的观点介绍 数集 )中归纳出共性特征,从而完成数的分类,渗透一点现代数学 集合 知识.活动3㊀归纳 整数(正整数㊁负整数㊁零) ㊁ 分数(正分数㊁负分数) 的概念;归纳 有理数(整数㊁分数) 的概念.评注:从具体到抽象,归纳形成概念.教材用 便签 说明 这里 (即 有限小数㊁无限循环小数 ,没有展开论述)可以化成 分数 .活动4㊀数系的扩充:正整数 (增加)零㊁正分数 (增加)负整数㊁负分数 (数系扩充到)有理数.评注:通过逐步增加新的数而将数的范围逐步扩充,渗透数的扩充的基本思想.活动5㊀练习(2个题).评注:熟悉数的分类和巩固概念,渗透一点现代数学 集合 知识.综上:(1)注重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如图2).图2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呈现教材,认真解决好与学生学习心理的适应问题.(2)注重概念形成的教学过程(如图3).图3把独立思考㊁自助探究基础上归纳结论看成是数学学习的基本过程.(3)注重学习方式的构建过程.以有理数知识的发展过程为载体,引导学生开展观察㊁(实验)㊁比较㊁归纳㊁(猜想㊁推理)㊁反思的数学思维活动.(4)注重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的培养.通过不同栏目引导学生的思考㊁探究活动,在领悟有理数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使他们既学会发现,又学会归纳㊁概括,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培养用数学的的思想和方法来思考问题的习惯.2.1.3七年级学情分析从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看,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以具体形象思维成分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成分为主的转折期.因此,教材内容的呈现必须注意具体性㊁形象性,同时还要有适当的抽象㊁概括要求[2].从而既适应这一时期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又能促进他们的思维向高一阶段发展.从学生知识认知水平看,可以分清楚正数与负数㊁分数与整数的区别;但对有理数的概念及将有理数按不同标准分类有一定的认知障碍.有理数概念对于七年级学生是一个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在它之后还将学习无理数㊁实数概念.多数学生只是单纯机械记忆而不能从本质上理解有理数的概念,这就会导致他们对有理数以及后续无理数㊁实数这三个抽象的数学概念混淆不清.3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设计思路分析3.1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2)体会数的扩充的基本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分类,感受数学分类讨论思想.(3)经历 有理数 数系的扩充过程,领略数学文化,感受数学与生活㊁生产之间的紧密联系;学会与人合作,并获得数学学习常用的观察㊁归纳㊁抽象㊁概括等数学方法.(4)通过亲身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评注: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设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以依照课程目标的分类方式表述:知识与技能㊁数学思考㊁问题解决㊁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可按照本案例将知识与技能㊁数学能力㊁数学思想方法㊁数学情感㊁德育渗透等条目逐条列出.3.2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有理数的分类,体会数系扩充的基本思想,领略数学文化,获得数学学习常用的观察㊁归纳㊁抽象㊁概括等数学方法.评注:教学重点不应仅包含学科知识,还应包含积累的经验㊁学科能力㊁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等.3.3教学难点有理数概念的理解和分类.评注:教学难点主要取决于教材设计的认知要求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的差距(知识基础㊁经验基础㊁思想方法㊁学科能力等);突破难点,需要以教材要求为标准,改变或加强教材某些方面的设计.3.4课前准备(在学习这节课的前一天向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请搜集并整理:负数㊁有理数的相关数学小故事及数学史,并在下一节课与同学们分享.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㊁接触凝聚了中国古人智慧的«九章算术»等典籍,了解数系扩充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从中获得突破当前 有理数 问题情境的启示.另外,为课中的交流分享做准备,让学生梳理前人攻坚克难㊁排除万难的经历,在数学文化中感受数学概念的历史传承,融入背景起源促概念生成.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形成背景的重要途径,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领略数学文化,感受数学与生活㊁生产之间的紧密联系;学会分享㊁学会与人合作,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正当其时!图43.5教学环节设计思路(如图4)㊀㊀设计意图:基于上述理念内涵㊁课标和教材研读分析,设置教学架构:重点关注渗透新理念㊁基本思想㊁基本活动经验的 切入点 ,并具体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及实施方案.3.6教学过程环节1:旧知回顾,提出问题.问题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请举例说明.ʌ学生活动ɔ学生会独立思考,作答 小学学过自然数㊁正分数,初中学了 负数 .ʌ教师活动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梳理㊁完善㊁反馈;并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概念㊁例子(含有理数 的各类数各至少3个).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㊁梳理旧知,在学生头脑中构建 自然数 正分数 负数(新数) 数系的简单扩充.教师引导学生举例各类 数集 ,一方面学生举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强化对 数 的理解;另一方面,为后续 有理数 概念的形成及分类提供自然生成的素材.问题2:初中所学的 负数 又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ʌ学生活动ɔ学生甲从生活生产方面以及课本上节课的学习经验作答;学生乙 分享 负数 数学小故事.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刘徽在注释«九章算术»时明确提出了负数,并提出了区分正数负数的方法;元朝数学家朱世杰在«算学启蒙»中还提出了正负数的乘法法则;欧洲最早提到负数的是在著名的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算术».ʌ教师活动ɔ对学生的分享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完善㊁补充.在数的学习中,数系的扩充是核心,而其扩充的动力,一是人类社会生产㊁生活发展的外在需要,二是满足数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对于后者,我们知道,在自然数集中,2-1没问题,而1G2就不行了!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扩充数的范围,使其既包括原来的自然数,也包括-1,-2,-3,,这样负数就更加不可少了.设计意图:搜集的故事不一定具有普适性,但通过资料查阅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扩大知识面,乐于分享,渗透数学文化㊁数学史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从数学的封闭性角度对新数的引入进行补充,让学生对数系的扩充有了更丰富㊁更理性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无理数㊁实数等数系的进一步扩充打基础,还有助于知识准备和方法准备.环节2:类比归纳,形成概念.问题3:在大家列举的这些数中,在正的自然数前面加上 - 得到的结果就叫负整数,把所有负整数集中在一起,组成负整数集.那么以此类推,大家还有什么发现ʌ学生活动ɔ学生独立思考㊁自主探究.从列举的这些数中,在正的分数前面加上 - 得到的结果就叫负分数,把所有的负分数集中在一起,组成负分数集;把所有正整数集中在一起,组成正整数集;把所有正分数集中在一起,组成正分数集;把所有整数集中在一起,组成整数集;把所有分数集中在一起,组成分数集.ʌ教师活动ɔ教师引导学生从 以此类推 的不同角度,独立思考㊁自主探究:结合列举的数,类比㊁归纳出各类数集.特别引导:0可以归属于哪一类?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只能归类于整数集.设计意图: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类比迁移,注意概念特例的分析,渗透数学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问题4:从刚才的过程,我们引入了 集合 的说法,它可以将各种数进行归类.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是否可以将上述数分成2类?3类呢?应该如何分ʌ学生活动ɔ学生自主探究分类的方法,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并汇报.分成2类:整数+分数;分成3类:正数+0+负数.ʌ教师活动ɔ给足时空,引导合作探究.强调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分类完成后,教师分别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点出 有理数 的概念,板书㊁完善分3类的表述方法(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正整数㊁0㊁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㊁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㊁分数统称为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方法1:按定义分类(如图5).图5㊀㊀方法2:按符号分类(如图6).图6㊀㊀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数的各种归类方法,从中探寻分类的方法,明确分2㊁3类,给学生尝试㊁猜想㊁验证㊁合情推理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归纳出有理数的概念以及分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问题5:为什么整数和分数可以 统称 为 有理数 ? 有理数 的由来有谁知道吗?ʌ学生活动ɔ学生思考㊁疑惑㊁倾听㊁分享有关有理数的数学史料:明朝科学家徐光启,他在翻译«几何原本»时,没有现成的㊁可对照的词,许多译名都是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徐光启将 r a t i o (比) 译成了 理 ,即 理 就是比的意思,所以 有理数 应理解为 可以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而不是我们字面上理解的 有道理的数 .ʌ教师活动ɔ根据学生分享的情况点评或补充.有人为便于大家理解,把 有理数 改称为 比数 (两个整数之比),从这个意义上讲:整数可以看成分母为 1的 比数 ,所以和 分数 一样有着共同的属性,可以与之 统称 为 有理数 .那么,同理自然就有 非比数 无理数 了,这将是我们后期要学习的内容了.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课前搜集有理数的相关史料,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回顾再现有理数名字的由来,让学生明晰概念的本质,就不难将它与整数及后续无理数概念区分清楚,进而也能在文化的熏陶中受到思维的启发,提高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的学习兴趣.数学概念的形成背景和过程记录着概念的形成㊁发展背后的思维过程,在课堂中融入数学史料,让学生身临其境于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中,深受前人锲而不舍㊁不断进取精神的震撼,这也将激励学生的学习品质.环节3:知识运用,同化概念.问题6:给出一组数:-1,12,1,-0.5,2,-3,0,23,0.1,0.3˙,-52,2.25,你能试着将它们分类吗?ʌ学生活动ɔ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展示分享或板演,尝试按照两种方式分类(答案略).ʌ教师活动ɔ评价与反馈.指出:由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所以我们也把这些小数看成分数.设计意图:同化概念.通过对数的分类的练习,体验数的分类的思想和原则,感受数学的分类思想.环节4:综合练习,巩固概念.(略)环节5:总结提炼,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和数学思想㊁基本活动经验等.4基于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新思路 的反思4.1重视基于一般观念等先进理念引领下的教材研读和单元主题教学㊀㊀章博士所言落地很难 原因很多,但其中之一就是一线教师备课研究教材不够㊁不充分,当前存在的教材使用现状:对教材简单处理,随意删改;网上下载课件或教案,不用教材;对课本例题不够重视,层次把握㊁拓展㊁再利用意识不强;不注重题后反思㊁规律总结;对章节知识整合不够,条理不清.从本文案例中,不难得出:精准设计教学活动的一般方法,首先要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内涵要求及本节课可以落实的要求㊁途径,其次要在深度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教材内在的价值.实际上,教师在一般观念㊁大概念㊁深度学习等先进理念的引领下,可以更好地去理解教材㊁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结构㊁构建整体框架㊁优化教学设计㊁找好教学关注点(数学对象㊁研究内容㊁研究路径㊁研究方法㊁研究结果㊁知识应用)㊁明确 如何教 .基于新课程目标以及核心素养更注重知识的整体构建,积极开展单元主题教学是有效途径.4.2重视基于新课程理念㊁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教学活动设计㊀㊀基于研究教材内在的逻辑㊁层次关系,思考新课改理念及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渗透的 点 ,并据此设计㊁组织教学活动.不弃教材㊁不惟教材,必须以教材内在逻辑为蓝本㊁依据,合理创设(增加或改编优化)数学情境,渗透数学思想方法㊁落实 四基 ㊁培养 四能 ㊁发展 两过程 , 对本内容学习和研究具有广泛㊁持久㊁深刻影响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思维策略方法 (一般观念)重点关注.本文教学案例, 有理数 数系扩充发展㊁数学概念形成与辨析㊁应用等,教学活动的设计既遵循教材内在逻辑关系,又通过问题串设置系列活动,融入数学文化内容.蕴藏的数学文化背景,使学生在浓厚数学文化气息中对本节课所学习的抽象的 有理数概念 形成过程有了深刻认识,起到了对学生情感㊁态度的培养作用,还潜移默化地发展了学生审美意识,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概念的同时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让学生学习有血有肉的数学概念,让学生从根源及本质上理解数学概念㊁应用数学概念的同时培养数学思维,教会学生思考,进而提升数学素养.4.3重视基于数学文化教学资源的活动开发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多是介绍数学史,通过历史故事的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本文案例,数学文化的渗透通过 课前 课外作业㊁以查阅搜集资料, 课中 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分享㊁补充的形式实施分享㊁经历数系建构,提升学科认知,深刻感悟有理数.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开发了教学资源,落实了国家 双减 背景下作业的多样化.基于数学文化教学资源的活动开发为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将数学与人文相融合,使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有机整合,落实核心素养,这正是新课程标准下追求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课程改革理念已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教法, 变 是绝对的, 不变 是相对的,以不变应万变,九九归一,不离其宗 新教材 已用最朴素的方式呈现着 新课程 的 新理念 ,我们一线教师只要坚持深度研读教材㊁分析教材和灵活使用教材,基于新课程理念设计教学活动并组织实施 新教法 ,教育的理想才可以真正落地.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G7,64G65.[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4G5,16.Z。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观‎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伴随着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的‎改变,教材不再只‎是供传授的‎经典,不再是供记‎忆的知识仓‎库,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教师和学生‎不仅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对教‎材的简单复‎制,而是教师对‎教材的一种‎再开发、再创造的活‎动过程,这也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主要形‎式。

一、新教材的特‎点1、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新课程理念‎要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高中数学课‎程设置了必‎修系列和四‎个选修系列‎的课程。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方案和‎要求,以及各自的‎潜能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数学课程‎。

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基‎础、不同水平和‎发展给予具‎体指导。

体现以学生‎为课程主体‎的选择性教‎材。

2、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应用数‎学。

例如,在前一段时‎间我们数学‎组指导学生‎利用统计知‎识研究学生‎月消费支出‎的调查报告‎,学生经历了‎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利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频‎率分布,利用样本的‎数字特征来‎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尝试‎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注‎重生活应用‎实例,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3、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在教学中结‎合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经常会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数学在‎社会进步、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几何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欧几‎里得建立公‎理体系的思‎想方法对人‎类理性思维‎、数学发展、科学发展、社会进步的‎重大影响。

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

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

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当代语文教学研究表明,语文学习过程不仅是学习者对信息接受和储存的过程,更是学习者对信息主动加工、传递运用的过程。

全新的学习观必然对语文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学习者的条件来看,学习本身是学生的主体活动,是以学生求知欲,学习兴趣为基础,并由学生自身主动性及自我控制活动协调发展的过程;从学习目的来看,学习不仅是“知道什么”或明白“要懂得什么”,而还在于“能够做什么”和“会做什么”;从学习的内容来看,语文的学习应面向问题的学习,面向全体的学习,面向运用的学习,面向创造的学习。

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更应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问题的学习。

因此,从这些全新的学习观出发,就需要我们在当前语文教学中更新观念,转换做法。

一、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因此,在教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

”新教材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体现出“情景――探索―—试一试――练一练”的编排体系,这给教师为学生提供“经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编排意图就要学生做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让他们多探索、多实践,做到体会数学,内化数学。

教师要确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探索、自学、发展的主体,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问题。

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二、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教学理念

新课程教学理念
(三) 体现科学本质 科学课程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本质,逐步领悟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通过科学探究而不断发展。还应当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是一项人人都应当关注的社会事业。所有这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以及对科学的良好情感都有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新理念
引言 随着英语教材的改革及小学英语课程的全面推开,小学英语教学教学如何教及如何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衔接的问题日趋显著,因此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已成为教师们探究的主要议题。小学英语教学不同于初中和高中的英语教学,教学对象年龄差别,知识水平差别,教学目标也不同,初中及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不同程度的拥有各科的知识,理解程度有差别,初中阶段注重组织教学,高中阶段又不同于初中阶段,只要讲解及练习到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就会获得良好成绩。而小学生是初步接触英语,教师如何使用新课标下的新教材及如何教才不至于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呢?也就是如何教才会使学生乐学呢?
1、教材里叙述的知识是相对静止的结论式知识,它省略了观察、归纳、探索、猜想的生动过程,作为教师,要将人类获得的知识的初始方式和过程,加以还原、展开、重演、再现,使书本知识还原为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知识,使学生个体与”人类知识产生的过程总体‘相遇’,从而让学生去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
2、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并非一片空白,他们已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知识经验,建构了大量的学科前概念。这些原有的知识经验是学生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而且还是学习新知识的出发点。因此,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先前体验所形成的概念,感受知识的存在,体验知识就在身边。
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课程设计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有: (1)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备课的不同。传统教学的备课活动中,也有教学设计,但大都以书本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它克服了这种局限,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把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来教。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成了教师的第一要务。教师的教学活动出发点和归结点是引导学生如何学。 (2)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案不同。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案,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新课程教学设计并不局限于针对一种教学内容,也可以是一个单元。最重要的它是一个“动态”的。 (3)学生学习的不同:要确定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水平与课程目标的差异及对应策略。新课程把教师定性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因为教师个人综合素质对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有重大影响。 (4)学习评价的不同: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形成教学反馈,为教学设计的修改提供依据。在评价中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

新课标的教材观 教学观 学习观

新课标的教材观 教学观 学习观

新课标的教材观教学观学习观一、新的教材观义教小学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教材内容是学生未来需要的,具有现实背景、具有趣味性和富于挑战性的。

教学内容注重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尽量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设计富有儿童兴趣的学习素材,教材编的吸引孩子愿意学,自己动手学,主动动脑学。

同时,教材还编入了不少让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

面对耳目一新的教材,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正确把握新课标精神,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体现新教材的意图,以达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目的。

二、新的教学观由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教材内容的根本变化,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方式、教学观的改变。

所谓教学观,就是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放下架子走下讲台,与学生做朋友,创建和谐、民主、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课堂上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能力,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并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三、新的学习观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课程内容的学习方法是开放而多样的。

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旋律,力求学习方法开放而多样。

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但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

课堂作为学习的主阵地,应特别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大胆地尝试,并应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从中掌握知识,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动手、动口、动脑、猜测、创设问题情景等积极主动的活动氛围,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

其次,要大力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激励每个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理解数学知识,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过程,让他们在动中促思,玩中长智,乐中成才。

总之,随着教改实验教材的逐步推进,我们应当建立新型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生学习观,以适应教材改革的需要。

浅谈我对新教材的看法

浅谈我对新教材的看法

浅谈我对新教材的看法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新教材培训,每次都是带着满满的期望而去,但每次都会有些许的遗憾,总是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直到2010年暑假期间参加了“国培计划”,并通过这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仔细地研读新课标以及教师教学用书和一些教辅资料,参加各种新课程的研讨和集体大备课,我逐渐地发现新教材蕴含着教育专家的好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但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天地,也给教师自身的提高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发展空间。

1 体现“谁的课堂谁做主”的理念新教材虽然容量大,但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去重新组合教学资源,并且教师根据需要可以大胆地删减或增加教学内容。

就英语而言,我们可以对不同的单元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整合,比如把热身部分和练习册上的听说整合在一起上一节听说课;把热身、语言应用部分的说和写作整合在一起上一节综合能力课;还可以把热身、读前、阅读整合成一节阅读课;或把学生用书上的第二篇阅读和练习册上的阅读整合成一节泛读课等等。

下面就我上的必修II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做一说明:这节课我把热身和语言应用的说和写整合在一起进行如下的安排:热身作为课堂引入,讨论一些运动项目和与奥林匹克有关的知识,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谈论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员,最后小组活动写一篇以“我最喜欢的运动”为题的小作文,整节课完成三个教学目标:词汇学习、对话练习和写作练习。

再如必修I第四单元,把Warming-up、Pre-reading和Workbook上66~67页的Listening Task和Speaking Task整合在一起。

另外,教师可以删减或增加内容,比如,教材每单元提供了三段听力材料,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选择一段作为听力训练,删除其余两段,还可以从学生用书上的Speaking和练习册上的Talking中任选其一作为说的练习,而删除另一个。

2 过程性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习惯新教材最大的亮点就是实行学分制,学分制的重心是过程性评价,即不只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而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这能够激发好多学生,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学习的自主性,因为只要他们能在平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认真完成作业、即使期中期末考试差一些,最终也能有好的成绩,当然对那些只顾学习成绩而不愿意参加其他活动的学生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过程性评价不再允许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因此,新教材的过程性评价,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有很大的促进。

教导处范文新课程下的教学观:更新思想,转变理念

教导处范文新课程下的教学观:更新思想,转变理念

教诲处范文之新课程下的教学观:更新思想,转变理念一、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深化地理解和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转变理念。

二、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养、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开展,老师要留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三、新课程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老师在教学中要留意联络本人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历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资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班教学四、新课程在内容上大为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开展、时代姓较强的新内容,要求老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本人的知识构造五、新教材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老师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涵养,淡化本人的角色,同时把学生视为接受教育的一个完好的人六、新课程强调展示知识产生、构成、创新和开展的过程,老师要留意结合新教材中有关内容展开阐述七、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才能,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老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适宜的时机,适宜的情境,适宜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八、新教材同意学生对咨询题有本人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老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开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开展空间九、新课程强调要求老师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的发应,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讲解十、新教材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便于自学方面下了苦功,如学习导语引人入胜,强调以图代文章等,老师要留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十一、新教材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要求老师首先掌握并恰当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并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十二、新课程要求老师制造性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老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十三、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这就要求老师照顾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给吃不饱的学生另外提供补充性挑战十四、新课程强调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开展,有利于改革的进展,这就要求老师在教育实践中,改良本人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究有利于学生的开展、有利于新课程施行的新的评价形式十五、课程改革中,学校和老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多与社区联络,争取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携手,让课程改革一路走好十六、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各地各校老师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最终迈出积极而稳妥坚实的“第一步”十七、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老师一定不要不记得中小学是“根底教育”,不管课程如何改,打牢根底一直是中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十八、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开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变是永久的不变”,这就要求老师不断更新本人的观念和实践,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实施新课程应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

实施新课程应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

实施新课程应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新课程实施以后,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一种与往不同的教学意识突现出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为这种价值的实现创造各种条件,使其得到自由、充分地舒展。

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教师的思想境界和素质同步不断提升和自我完善。

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寓意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师生探索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交流过程,换句话说:课堂教学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活动。

一、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1.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中,随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一言堂”、“满堂灌”现象少了,但是,有相当多的教师,他们的潜意识里没有学生的存在空间;他们仍把自己当作主体,把学生当作客体;在课堂上一切按既定教案办,不根据课堂情境及学生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控,课堂教学过程是“一厢情愿”、“单向流动”。

2.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

新课程理念是以“生命”为逻辑起点,其核心是:教育直面生命。

前面列举的诸多现象都源于没有从尊重生命的高度来认识学生。

中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处于集中学习的生命活动时期的儿童和少年。

这个时期,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宝贵的,但他们自己却并不完全认识其价值。

他们缺乏生活体验,各方面都处于形成状态。

因此,对学生的热爱和他们多方面发展的关注,是教育不容忽视的价值取向。

3.重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感受,构造师生互动平台。

在使用新教材后,师生常常有课堂面貌焕然一新的感觉。

让学生对课程改革前后的课堂教学情况做一个对比,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生普遍认为:现在的课堂气氛非常激烈,同学们各抒己见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讨论问题有时激烈得象开辩论赛一样;课堂不再是老师个人的舞台,它是师生沟通的桥梁,使老师和学生能在平等的地位上探究新知、合作交流;教师已成为同学们的学伴;现在我们感到,在上课时思考问题、参与讨论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二、注重全方位互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1.控制教师讲授时间。

为使教学时间的分配有重大的转变,教师应该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时间,使之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二甚至更高的比例。

新课标下的教材观

新课标下的教材观

新课标下的教材观山东省滨城区第六中学张新军(256651)高中数学教材是实现高中数学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学生籍此学习数学新知识的基本线索和教师赖以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在高中数学课程实施上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在新课改前,高中数学教材一直被教师和学生奉为“圣经”。

如果对数学有什么争论,一定要到教材上找到依据,才能让对方彻底服气。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对数学教材上的东西几乎是一点也不敢忽视,生怕漏掉教材上一点点的东西。

教师就是要好好地“教教材”,这句话谁都不会说有错。

教材版本也单一,仅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把教材当标本,当作扔不掉的拐杖,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也就是只能“教教材”。

自从2004年秋季,高中课程实施改革后,高中数学教材也随之进行了改革。

参加编写教材的人员,既有教材编写的专家,也有广大一线的高中数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

高中数学教材的版本也呈现多样化,有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人民教育出版社B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江苏教育出版社版等四种版本,随着改革的深入还会出现其它版本的数学新课标教材。

编写教材的思路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注重体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和发展,教材内容设计具有一定的弹性。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探讨新课标下的教材观。

1. 转变教材观《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编写的,是数学学科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体现数学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编制高考大纲的依据,是数学教学和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主要依据,具有指导性。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包含“双基”在内的三维发展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材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内容仅仅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并不要求学生将教材内容全部掌握。

贯彻新理念,用好新教材

贯彻新理念,用好新教材

贯彻新理念,用好新教材贯彻新理念用好新教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童趣盎然。

在对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对其中所体现的理念有一些感悟,浅谈以下几点。

一、改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开放的课堂教学体系课程改革,即要我们改变习以为常的命令式、指挥式、教条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照顾到每位学生,使学生自主、独立、合作、创造等个性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张扬和提升,使学生不仅成为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人,还成为生活的主人。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师要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由单纯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多样地创设情景,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激发学生的以有经验。

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的知识、生活阅有情感和能力为以有的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唤起学生运动已有的经验,创设很多情境,由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与新知识互动构建,从而产生新的知识、情感、能力和觉悟。

其次,引导学生质疑。

学生质疑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前提。

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引导,使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我有一把金钥匙”一课时,通过教材的创设情境,同学们自然会主生“我们怎么对待生活中的拦路虎呢?”的疑问,通过问题的提出|、讨论,再到问题的解决,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所提供的资料,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践证明,学生的相互合作有利于他们相互启发和感染,有利于促进知识、能力、情感的健康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间的知识、能力和咸悟实现相互交涉,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体验,增强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自我意识,以及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的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 的第 二个 活动 《 中 请让 我 来 帮助 你 》, 动 目 的是 要 教 育 活
学生 : 当别 人有 困难 时 , 学 会 主 动 帮 助 别 人 。但 下 个 月 才 要

要教 。 于是 , ” 我们把《 品德 与生活》 的主题 《 中 我们 手拉手》 调到前面来教 , 之后 教 学 口语 交 际 《 出我 们 的手 》 伸 。这 样 , 我们把两个学科有机地 整合起 来 , 仅使 《 不 品德 与 生 活 》 课 程 达 到 育 人 的效 果 , 而且 使 本 次 口语 交 际 更 加 有 效 地 实 施 ,

教 材 是 落 实语 文课 程 理 念 的 重 要 载 体 。教 师 要 变 引 导 学 生 不 仅 “ ” 材 内 容 和 表 达 , 要 创 设 情 景 让 学 生 运 用 学 教 还 教 材 学 运 用 , 而 不 断 提 高 学 生 的 语 文 素 养 。 如 教 学 第 五 从 册 《 港 , 璨 的 明珠 》 课 。一 上 课 , 就 告 诉 学 生 : 我 从 香 璀 一 我 “ 来没去过香港。假如 现在 我随你 们 的旅游 团去 香港参 观 , 你 要 怎 么 为 我 们 这 些 游 客 介 绍 香 港 呢? 这 样 , 生 们 就 会 ” 学 三 言 两 语 地 为 大 家介 绍 香 港 。 听 完 后 我 又 说 : 听 了你 们 的 “ 介 绍 , 更 想 去 了 。可 由 于 忙 , 时 间 去 , 能 帮 我 介 绍 得 我 没 谁 更 加 清 楚 些 ? 我想 只要 你 们 认 真 去读 一 读 《 港 , 璨 的 明 香 璀 珠》 一定会为游客介绍得更具体 , 更全 面。 大 家经 过认真阅 ” 读 文 本后 , 次 为 大 家 介 绍 香 港 时 , 容 就 丰 富 多 彩 了 。有 再 内 的 介 绍 香 港 的旅 游 胜 地 海 洋 公 园 , 的 介 绍 香 港 的美 食 , 有 有 的 介 绍香 港 的 港 口 , 的 结 合 课 前 收 集 到 的 资 料 介 绍 香 港 有 的 过 去 、 在 , 的 描 绘 香 港 的 美 好 未 来 , 要 为 之 好 好 学 现 有 并 习 , 来 多 作 贡 献 … … 这 样 , 过 我 的 精 心 处 理 , 化 了 学 将 经 活 生的学习情境 , 生们 感到新 奇 、 乐 , 原来 的学 “ ” 学 快 把 材 变 为用“ ” 材 。不 但 锻 炼 了学 生 们 的 语 言 表 达 能 力 , 促 进 了 还 学 生 对 文 本 更 深入 更 全 面地 理 解 。 2 .凭借 例 子 学 运 用 叶 圣 陶 先 生 有 句 名 言 : 文 教 材 无 非 是 个 例 子 。 先 生 语 对 语 文 教 材 看 得 很 透 。作 为 例 子 , 的是 为 了 让 学 生 更 好 目 地 掌 握 祖 国语 言 文 字 , 以 要 引 导 学 生 凭 借 教 材 学 习 运 用 所 语言 。如教学《 荔枝》、 游子 吟》 《 精彩极 了” 糟 糕透 《 、“ 和“ 了” 《 》、小抄写员》 这一单元 时 , 们是这样 安排 的。第 一 , 我 阅读 指 导 课 。 让 学 生 阅 读 上 述 课 文 和 老 师 推 荐 的 相 关 文 章 , 过 大 量 阅读 来 感 悟 父 母 的 亲 情 。第 二 , 展 社 会 调 查 通 开 活 动 。学 生 们 在 老 师 的 指 导 下 , 自己 的 长 辈 进 行 调 查 , 对 了 解长辈们 的生平事 迹 、 姻 状况 、 育 观念 等。第三 , 婚 教 口语 交 际 课 。学 生 在 “X ×, 想 对 你 说 ” 口 语 交 际 课 中 学 习 我 的 表 达 自 己的 体 验 , 谈 自己 的 感 悟 。第 四 , 文 活 动 。开 展 畅 征 “ 的父 亲 母 亲 ” 文 活 动 , 学 生 更 丰 富更 细 腻 地 表 达 亲 我 征 让 情 。这 些 措 施 , 分 体 现 了新 课 程 中大 语 文 观 的教 学 思 想 , 充 对学生影响是深远的。 总之 , 教师必须 以新 的课程理念为指导 , 像理“ 专家 材” 样, 融入 自己 的 科 学 精 神 和 智 慧 , 教 材 进 行 深 挖 领 会 、 对 重组 、 整合 和拓 展 , 取 更 好 的 内容 进 行 “ 加 工 ” 才 能 更 选 深 ,
新 . l导 学 己 1. 己 i 宰{ 01 1 3
・教 材 研 究 与 讨 论 ・
新 课 程 理 矗 下 的 新 教 材 颜
福建 省 泉 州 安 溪 县 第 三 实验 小 学 吴 美 丽
《 文课程标准》 出 :应创造性 地理 解和使用 教材 , 语 指 “ 积 极 开发 课 程 资 源 , 活 运用 多 种 教 学 策 略 , 导 学 生 在 实 灵 引 践 中学 会 学 习 。 这 就 要 求 教 师 存 新 课 程 理 念 下必 须 有 新 的 ” 教材观念 , 仅 要学 会理 “ ” 还要 学会 用“ ” 只用这 不 材 , 材 。 样 , 能 使 “ 火 ” 柴火 ) 学 生 心 中越 烧 越 旺 ! 才 材 ( 在 理 “ ” 路 几 多有 材 之 1 挖领会情景 图 .深 情 景 图 是 语 文 教 科 书 中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别 是 对 一 特 年 级 拼 音 教 学 来 说 就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拼 音 教 材 巾有 大 量 生 动 有 趣 的 情 景 图 , 仅 增 添 情 趣 、 发 兴 趣 , 主 要 是 给 学 不 激 最 生 提 供 了丰 富 的 话 题 。 因 此 , 师 必 须 引 导 学 生 领 会 情 景 教 图 的图 意 , 现 情 景 冈 , 他 们 看 着 一 幅 幅 画 面 , 想 象 的 再 让 把 翅 膀 张 得 更 开 , 得 更 远 , 出一 个 个 美 丽 的故 事 。 飞 说 如 在 一 年 级 上 册 指 导 三 拼 方 法 96时 , 充 分 利 用 情 u 我
提 高 了学 生 的 综 合 素 养 。
二 、 “ ” 途 更 精 彩 用 材 之
1 .活 化 情 景 学 生 看 书 本 1 推 卡片 的 静 止 图 片 , 让 学 生 说 7页 再 说: 图上 画 了谁 , 干 什 么 ? 这 时 , 生 们 纷 纷 大 声 回答 : 在 学 “ 姐 姐 在 推 卡 片 q—u 。 我 连 忙 竖 起 大 拇 指 , : 小 朋 大 —a ” 说 “ 友 们 真 了 不 起 !是 的 , 上 画 了 大 姐 姐 在 推 卡 片 9 a 老 师 图 u。 这 儿 有 小 方 块 9 I a 谁 也 要 向 大姐 姐 一 样 来 推 一 推 ? 小 朋 、 、, 1 ” 友 们 个 个 兴 致 勃 勃 举 起 小 手 来 要 表 演 。于 是 , 请 了 班 里 我 的 一 位 小 女 孩林 露 来 表 演 , 她 把 g u a三 块 方 块 推 落 地 等 、、 时 , 让事先藏好 的画有 西瓜 的方块 出现 了, 问 :咦 , 我 并 “ 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