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主体认知归因方式及扶助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贫困与社会福利的经济分析
贫困与社会福利的经济分析贫困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不仅关乎着社会稳定与公平,更关系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在这一议题中,经济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贫困和社会福利的经济分析,可以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首先,经济学指出了贫困的根本原因。
贫困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经济学家从资源分配的角度出发,认为贫困主要源于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贫困往往与个人或家庭的资源匮乏有关,例如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基本资源的缺乏导致了贫困的形成。
此外,经济周期的波动和就业市场的不稳定也是导致贫困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贫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制定有效的政策提供理论支撑。
其次,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政策。
在解决贫困问题的过程中,社会福利政策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经济学家提出了多种社会福利政策,如社会救助、就业保障和收入再分配等。
社会救助是针对生活困境的个体和家庭,通过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就业保障则是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
而收入再分配政策则通过税收和社会转移支付,从富裕的群体向贫困的群体进行收入的再配置。
这些政策的制定需要兼顾社会的公平和效率,经济学的分析可以提供政策制定者参考。
此外,经济学还关注贫困与社会福利政策的长期效果。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社会福利政策对于贫困问题的解决有着复杂的影响。
一方面,社会福利政策可以缓解贫困问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改善贫困人口的社会地位。
另一方面,长期依赖社会福利可能会让个体失去工作积极性,形成长期的福利陷阱。
因此,经济学家提出了更加全面的社会福利政策,要针对不同的贫困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帮助,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获得就业机会和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
另一方面,经济学还强调了社会公平对于贫困问题的重要性。
经济学家认为,贫困问题不仅需要解决贫困本身,还需要注重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社会的公平性。
贫困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贫困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贫困问题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社会问题,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人们的生活。
贫困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也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对贫困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寻找解决之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贫困的定义与测量在进行经济学分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贫困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贫困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缺乏基本生活需求的状态,例如食物、住房、教育和医疗等。
而贫困线则是衡量贫困程度的指标,通常以收入或消费水平为基础。
在经济学中,常用的贫困测量方法包括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
绝对贫困线是根据人们满足最基本需求所需的最低收入水平来确定的,而相对贫困线则是根据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来确定的。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贫困问题的原因贫困问题的产生和存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经济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原因,并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指导。
1. 结构性因素结构性因素是导致贫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因素包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机会等。
例如,发展中国家中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往往与农业收入低、就业机会有限等结构性因素密切相关。
2. 教育与技能教育和技能水平对于个人摆脱贫困具有重要作用。
缺乏教育和技能的人更容易陷入贫困,而受过良好教育和具备技能的人则更有可能获得高收入和良好的就业机会。
因此,提高教育水平和培养技能成为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
3. 收入分配不均收入分配不均也是导致贫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少数人掌握了大部分资源和财富时,大多数人将面临贫困和不公平的处境。
因此,通过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减少贫困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贫困问题的经济学解决途径经济学提供了多种解决贫困问题的途径和政策建议。
1. 经济增长与就业经济增长是减少贫困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从而减少贫困。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适当的产业政策、鼓励创新和投资等方式来推动经济增长。
经济学对贫困问题的分析
经济学对贫困问题的分析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
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产出分配的学科,可以为我们深入了解贫困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文将通过经济学的视角,对贫困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贫困的定义和影响贫困通常被定义为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状态,包括缺乏足够的食物、住房、教育等基本需求。
贫困不仅对个体造成直接影响,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贫困人口的增加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进一步加剧贫富差距,阻碍经济发展。
二、贫困问题的原因分析1.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分配是导致贫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许多国家和地区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富裕阶层的收入和财富积累远远超过了贫困人口。
这种不平等的分配结构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贫困人口无法分享到经济增长的福利。
2.教育水平低和技能缺乏教育水平低和技能缺乏是贫困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贫困人口往往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教育的不平等不仅加剧了贫困问题,也制约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3.社会制度和政策社会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也是造成贫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腐败现象、不公正的税收制度以及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都可能加剧贫困问题。
在这种制度下,富人更容易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而贫困人口则很难从中受益。
三、经济学对贫困问题的解决思路1.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学认为,只有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才能根本解决贫困问题。
经济增长不仅可以提高整体的生活水平,也可以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因此,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推动投资和产业发展,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教育被认为是打破贫困循环的有效途径。
通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条件,提供贫困人口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可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从而摆脱贫困。
3.改善社会制度和政策环境改善社会制度和政策环境也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
贫困问题的经济学解读
贫困问题的经济学解读贫困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也制约着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贫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许多因素,如经济制度、教育水平、资源分配、市场机制等。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贫困问题进行解读,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贫困问题的经济学背景贫困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经济制度的不完善和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分配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但是市场机制并不是完美的,它存在着许多缺陷,如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
这些缺陷导致了资源的分配不公,使得一些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从而陷入贫困。
此外,教育水平也是影响贫困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素质和能力,增强他们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但是,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教育水平的低下,人们很难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这也会导致他们陷入贫困的困境。
二、贫困问题的经济学解读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贫困问题可以被视为一种市场失灵的表现。
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许多缺陷,这些缺陷会导致资源的分配不公和市场失控。
在贫困地区,由于市场机制的缺陷和政府干预的不足,一些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从而陷入贫困。
此外,贫困问题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公共物品的缺失。
公共物品是指那些能够为整个社会带来利益但无法排他或收费的物品。
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公共服务的缺失和基础设施的不足,人们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这也会导致他们陷入贫困的困境。
三、解决贫困问题的经济学方案为了解决贫困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干预,完善经济制度,加强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市场机制的监管和管理,减少市场失控和资源分配不公的情况。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公共服务的建设,提高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
这包括提供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人们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增强他们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贫困与社会福利的经济分析研究
贫困与社会福利的经济分析研究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贫困问题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面临的挑战之一。
贫困的存在不仅是个人及家庭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为了实现社会公平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成为调节贫富差距、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贫困与社会福利的关系,并提出一些相关的经济分析研究。
首先,贫困问题是一个具有经济特征的现象。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源分配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的。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市场并不能完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导致一部分人陷入贫困中。
经济学家通过对贫困现象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一些普遍规律。
例如,贫困率在农村地区普遍较高,这与农民的低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匮乏有关。
此外,低教育水平也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教育对于个人的人力资本积累和就业机会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
其次,社会福利政策在降低贫困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社会福利政策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通过政府干预来改善人民生活状况的各种措施和制度安排。
经济学家对社会福利政策的研究表明,适度的社会福利政策可以有效减少贫困。
例如,通过提供贫困家庭的经济援助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政策可以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
此外,为贫困家庭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技能水平,增加就业机会,从而脱贫。
然而,社会福利政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福利陷阱。
福利陷阱指的是经济政策的设计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得部分人在享受福利的同时失去了工作动力。
例如,如果福利制度对就业收入的减免过大,可能会导致一些人选择不工作以获得更多的福利金。
这样的情况下,福利政策不仅没有帮助这些人提高生活水平,反而使他们陷入了长期依赖福利的困境。
因此,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个体通过努力工作提高收入,是社会福利政策的重要挑战。
除了福利陷阱外,社会福利政策还面临一些经济可行性问题。
由于资源有限,政府需要权衡不同的需求和利益来确定资源的分配方式。
社会福利政策与贫困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社会福利政策与贫困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在当今社会中,贫困问题一直是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国家都实施了各种社会福利政策。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社会福利政策对贫困问题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经济学原理。
首先,社会福利政策对贫困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提供贫困人口基本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政策有助于减轻贫困问题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例如,提供失业救济金和住房援助的政策,可以帮助失业的人们度过困难时期,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种保障机制不仅帮助贫困人口渡过困境,也有助于提高社会的稳定性和公平性。
其次,社会福利政策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一系列的福利政策,国家可以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品质,增强他们的人力资本和实力。
这将有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具体而言,通过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社会福利政策可以帮助贫困人口获得更好的技能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这种投资人力资本的举措,将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减少贫困问题。
然而,社会福利政策也存在某些潜在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如果社会福利政策过于慷慨,可能会导致“福利陷阱”,使得某些人依赖福利补贴而放弃就业机会。
这将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福利政策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
如果国家没有足够的财政收入来支持这些政策,可能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进而带来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稳定的风险。
因此,制定和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
首先,政策制定者需要确保福利补贴的合理性和适度性,避免形成“福利陷阱”。
其次,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提高财政收入,以支持福利政策的实施。
例如,通过税收改革,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此外,政府还可以探索其他形式的财政支持,如与私营部门合作开展社会企业,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等。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并不是唯一解决贫困问题的手段。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和市场机制的发挥也是有效减少贫困的重要途径。
经济统计学对农村贫困的解析与扶贫策略
经济统计学对农村贫困的解析与扶贫策略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农村贫困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济统计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对农村贫困进行深入的解析,并提出相应的扶贫策略。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首先,经济统计学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了解农村贫困的现状和特点。
通过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就业状况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揭示出贫困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例如,经济统计数据可能显示出农村贫困主要集中在年龄较大、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中,这可能与他们在就业方面的机会较少有关。
这样的分析可以为制定扶贫政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其次,经济统计学还可以通过建立模型和进行预测,为农村贫困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规律和趋势,从而预测未来的农村贫困情况。
例如,如果经济统计数据显示农村贫困率在过去几年持续上升,那么可以预测未来几年农村贫困可能继续加剧。
这样的预测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前采取措施,避免贫困问题进一步恶化。
除了对农村贫困进行解析和预测,经济统计学还可以为制定扶贫策略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贫困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找出一些成功的扶贫经验和方法,并加以推广和应用。
例如,经济统计数据可能显示出某个地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成功脱贫,这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此外,经济统计学还可以通过分析贫困人口的需求和资源配置情况,为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如果经济统计数据显示贫困人口主要缺乏教育和技能培训机会,那么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提供教育和培训资源,帮助他们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
然而,经济统计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农村贫困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经济统计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往往难以全面和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其次,经济统计学只能提供一种静态的视角,很难捕捉到贫困问题的动态变化和复杂性。
因此,在制定扶贫策略时,还需要结合实地调研和深入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以确保扶贫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经济学视角下的贫困问题
经济学视角下的贫困问题贫困问题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一大挑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中更为突出。
经济学家通过对贫困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视角和理论,旨在寻找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贫困问题,并探索其根源和解决途径。
一、贫困问题的定义和特点贫困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一种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状态。
贫困的特点主要包括低收入水平、低教育水平、医疗资源不足、社会排斥等。
经济学家通过对贫困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多种解释贫困的理论。
二、传统经济学视角下的贫困问题从传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贫困主要是由于资源分配不均所导致的。
传统经济学主张通过扩大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来解决贫困问题。
然而,仅仅依靠经济增长无法根本改变贫困面貌,还需考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三、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视角下的贫困问题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着重分析个体在市场经济中的行为。
在这一视角下,贫困被认为是个体自身努力不足所导致的结果。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提倡个体通过教育、培训以及市场竞争来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从而摆脱贫困。
四、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贫困问题制度经济学认为,贫困问题是由经济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平等所引发的。
制度经济学强调政府的作用,主张通过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来减少贫困。
此外,制度经济学还关注贫困与社会诸多方面的关系,如教育、卫生、就业等。
五、发展经济学视角下的贫困问题发展经济学关注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
在这一视角下,贫困的根源主要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和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发展经济学建议发展中国家采取一揽子的发展政策,包括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解决贫困问题。
六、经济学视角下的贫困问题解决途径1.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
2. 加强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人民的受教育水平。
3. 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
贫困主体认知归因方式及扶助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贫困主体认知归因方式及扶助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内容摘要:根据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贫困被分为场独立、场依存两种。
又由于贫困主体对自身贫困状况内、外归因的方式不同,贫困可以进一步分为场独立内源型、外生型和场依存内源型、外生型四种类型。
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不同主体在贫困、脱贫、返贫中的不同认知体验、归因解释和扶助政策进行分析,为区分扶助对象、提高扶贫效率、巩固扶贫成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贫困主体认知归因场独立性-场依存性内源型-外生型贫困引言贫困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相关研究从贫困的产生原因、客观影响,到贫困主体的心理感受、能力学识、文化信仰,以及贫困地区的地理区位环境、风俗习惯传统,再到扶贫开发的各种政策建议和实践经验等非常之多,可谓百家争鸣、各有所长。
随着研究的深入,各方面成果为扶贫开发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撑。
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将贫困和贫困主体作为一个经济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比较客观。
然而这种研究路径倾向,却忽略了对贫困主体心理认知的深层次探索—贫困是不同主体所亲历的一种经济、社会状态,如果只研究这种状态,而忽略处在这种状态中的主体,就会以偏概全;如果只知道扶贫(经济社会贫困),而不根据贫困主体的认知状态对症下药,就会治标不治本。
借用扶贫“输(造)血”论的观念,就是在输(造)血之前,要先知道贫困主体的血型。
因此,对贫困主体的认知结构、归因方式等主观因素的深层次探索,能从贫困主体的客观贫穷状态和主观认知归因两方面,全面剖析贫困,为扶贫救助提供指导。
认知及认知方式认知归因理论是划分不同贫困主体及贫困类型的理论和基础。
(一)认知的概念及内容认知(cognition),是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贮存、恢复和使用的所有过程(Neisser,1967)。
认知是一个系列过程——从感觉刺激的输入开始,刺激信息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最终形成确定的概念、知识模块,最终固定在认知主体的记忆中,并对认知主体日后的生活认知、决策行动产生重要影响。
“贫困”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分析的贫困
经济评论 2001年第4期ECONOM I C REV IE W No14 2001“贫困”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分析的贫困吴理财 摘要:贫困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如果单纯从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贫困,或者满足于对贫困的经济学分析,都不能抓住贫困问题的实质。
贫困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概念,对贫困问题,除了应以人为主体加以考察、研究以外,还必须分析它的社会文化属性。
关键词:贫困 经济学分析 贫困文化 一、贫困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吗?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从物质层面和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贫困的,他们把贫困看成食不裹腹、衣不蔽体、住不能避风雨的那种不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状态。
特别是在早期的经济学著作中,我们发现人们几乎毫无例外地持有这一看法。
例如,较早研究贫困问题的专家朗特里(S.Row n tree)先生就认为:“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人口最基本的生存活动要求,那么,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之中。
”①下面不妨列举一些比较著名的定义,尽管很不齐全,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窥见当时人们对贫困的普遍看法:(1)“贫穷是指生活必需品的缺乏。
”②(2)“贫穷是指相对较少(收入)的一种状态。
”③(3)“贫穷是指收入较少而无力供养自身及家庭的一种低落的生活程度。
”④(4)“贫困是指经济收入低于当时、当地生活必需品购买力的一种失调状况。
”⑤(5)“贫困是因无适当收入或不善使用(开支),无法维持基本生活以及改善健康条件和精神面貌去做有用工作的一种社会状况。
”⑥(6)“所谓贫困问题,是说有许多家庭,没有足够的收入可以使之有起码的生活水平。
”“贫困最通行的定义是年收入的绝对水平。
”⑦(7)“贫困……意味着在食物、保暖和衣着方面的开支要少于平均水平。
”⑧(8)“贫困是作为某一特定社会中特定家庭的特征的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状态。
”“现在仍然存在的绝大部分贫穷是大量的经济不平衡之结果。
”⑨国内的许多学者也有类似的看法,认为贫困是缺乏生活资料,缺少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条件,或者因收入低而仅能维持相当低的生活水平βκ。
贫困问题的经济分析与对策建议
贫困问题的经济分析与对策建议贫困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贫困。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贫困人口集中国家之一。
当前,中国正在加快推进精准扶贫,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贫困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经济原因分析贫困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其中经济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
经济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机会不足就业机会的不足导致了大量的人无法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
在中国的农村地区,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但是这些行业的发展空间受到了自然环境和市场需求等限制。
而在城市地区,由于优先招收有技能的人员,许多缺乏职业技能的人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这些都导致了就业机会的不足,许多人只能过着贫困的生活。
2.教育程度低教育程度低会导致人们无法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和知识,也难以参与到高技术产业中去。
这会影响到工资水平和就业机会。
同时,低教育程度还会对农村地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缺乏科学的耕作方法和种植技术会导致农作物产量偏低,从而影响到农民的收入。
3.财富分配不均财富的分配不均也是造成贫困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较大,而城市的高薪人群占有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这些也导致了许多人在经济上无法独立支持自己的生活。
此外,高财富人群跨越地区隔离和贫困状况,进一步加剧了财富的不平等。
二、对策建议经济原因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贫困问题的核心是要在经济上给予人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以下是对策建议:1.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为提高就业机会,必须加强对人们的职业技能培训。
培训项目应根据地区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其他行业。
同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提供培训资源和设施,帮助人们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2.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教育水平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之一。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建立教育基金,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贫困主体认知归因方式及扶助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认知主体的 “ 困” 贫 应作 名词解释 , 意 即缺乏 的一种状态 ,可解释 为 “ 么东西 什 的缺乏 ” 而不应作动词 解释 为 “ 乏什 么 , 缺 东西 ” 。这种贫困是 缺乏的状况 , 不是具体 到哪一个地方 、哪一类主体缺乏什么。 造成贫 困的原 因很多 ,从不同角度考 虑 ,可 以概括为 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国
条件 的影响。 根据 H. ti A Wi n的理论 ,不 同认 知方 k 式将对认 知主体从 事具体事务 、判断具体
贫 主 认 归 方 困 体 知 因 式 及扶 政 经 学 析 助 策的 济 分
■ 许 昭宾 ’ 许昭霞 ( 、贵 州师范大 学经 济与管理 学院 贵 阳 5 0 0 1 501
和类型 等内容。不过 ,对于贫 困主体认知
的研 究仅 限于认知归 因的方式 ,以及持有 不 同认知 归因方式的贫 困主体 的脱贫 、返
地 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二 ,贫困主体 自身
的 能 力 素 质 ;第 三 ,国 家 的 政 策 引 导 和 支
及 贫困地 区的地理 区位环境 、风俗 习惯传
形势产生影响 。 场独立型的主体 在认知 、 判
断 时 ,更 加 独 立 ,在 解 决 问题 时 更 富 有 创 造 性 ,更 能 适 应 外 界 的 干 扰 和 变 化 ,注 意
力更集 中,更倾 向于 以内在标准和参考作
为认知活动的依据 ,在思考问题时 习惯于
内省。相比较而言 ,场依 存型的认 知主体
于缺乏维持生活所必需的资源 、能力和机
会 而 导 致 的 一 种 相 对 艰 难 的 生 活 状 态 。 这
贫 困类型 的理论 和基础 。
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与贫困问题
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与贫困问题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生产和分配的学科,对于经济发展与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探讨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与贫困问题,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
一、宏观角度:经济发展与贫困问题在宏观层面,经济学家通常通过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如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收入、就业率等。
而贫困问题则以贫困线、贫困人口比例等指标来衡量。
经济发展与贫困问题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
首先,经济发展可以缓解贫困问题。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提高,意味着整体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就业机会增多,收入水平也相应提高。
这可以帮助降低贫困人口比例,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
其次,贫困问题也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贫困人口的存在不仅意味着社会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同时,贫困人口由于缺乏教育和技能,往往无法有效参与经济活动,限制了经济的发展潜力。
二、微观角度:经济学对贫困问题的分析在微观层面,经济学家通过研究个体或家庭的经济行为,深入分析贫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经济学分析视角:1. 人力资本观点:根据人力资本理论,贫困往往与教育水平、技能和职业资格等因素相关。
缺乏适当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会限制个人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从而导致贫困。
2. 经济结构观点:经济结构的不均衡也是贫困问题的原因之一。
一些地区或行业的经济发展落后、就业机会有限,导致该地区或行业的居民更容易陷入贫困。
3. 政策因素:政府的政策也对贫困问题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例如,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和就业政策等,都可能对贫困问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三、经济学中的应对贫困问题的政策途径基于对经济发展与贫困问题的深入研究,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应对贫困问题的政策途径。
1. 教育投资:增加对教育的投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的有效手段。
提供贫困家庭的教育补助、建设学校和培训机构等,可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改善就业和收入状况。
经济学视角下的扶贫攻坚政策研究
经济学视角下的扶贫攻坚政策研究近年来,中国扶贫工作成果显著。
扶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决胜阶段。
然而,扶贫攻坚工作也遭遇着许多难题和挑战。
如何更好地制定和实施扶贫政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济学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很多有效的扶贫方向和政策建议。
本文将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在扶贫攻坚中深化经济学研究,推动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一、提高贫困地区的产业水平产业援助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贫困地区的产业水平,对于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扶贫政策的制定不能简单地依靠政府的救济措施,还需要发展其对应的经济产业,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具体实施办法包括:加强种植业的技术改造和标准化生产,探索发展旅游业等。
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实现种植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使发展贫困地区的种植产业更有持续性,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加强渔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建立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进金融扶贫工作,通过金融手段提高贫困地区的融资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
因此,建立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是当前扶贫攻坚工作的必要选择。
建立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方案包括:构建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网络,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贫困群体的信用状况进行集中管理,建立完善的金融信用体系,使他们可以更好地获取贷款和融资服务。
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推出专门的扶贫金融产品,为贫困地区提供更贴心的金融服务,促进贫困群体的融资能力和创业就业意愿。
三、加速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涉及道路交通、市政水务、电力供应等方面。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财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对于长期扶贫攻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具体实施办法包括: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供水普及化、安全化进程,努力解决农村人口饮水难问题。
经济发展的贫困问题与扶贫政策
经济发展的贫困问题与扶贫政策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项重大挑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困问题愈发凸显。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中的贫困问题,并对扶贫政策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经济发展带来的贫困问题1.1 城市化带来的贫困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
然而,城市中资源不均衡分配和就业机会有限,导致一部分人陷入贫困。
尤其是农民工群体,由于缺乏技能和社会保障,在城市中往往面临低收入和不稳定的就业。
1.2 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贫困问题经济发展在中国各个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相对较富裕,而西部地区仍然相对贫困。
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贫困问题的加剧,使得一些地区的居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1.3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完善带来的贫困问题一些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等也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
这导致贫困人口难以享受到现代化社会的福利,增加了脱贫的难度。
二、扶贫政策的实施与效果2.1 扶贫政策的目标与原则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减贫工作,并提出了一系列扶贫政策。
这些政策的目标是通过改善教育、健康、住房等条件,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整体减贫。
2.2 扶贫政策的主要措施中国的扶贫政策包括了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多个方面。
其中,精准扶贫是政府工作的重点,通过建立贫困人口数据库,实施精细化的扶贫措施,确保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高效性。
2.3 扶贫政策的效果评估扶贫政策在减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数据上看,中国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
然而,一些问题仍然存在,如部分贫困地区的产业转型、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等依然需要关注和解决。
三、未来扶贫政策的思考与建议3.1 改善教育和技能培训为贫困地区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技能培训机会,是实现长期发展和脱贫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提高贫困人口的技能和竞争力。
农村贫困原因分析及扶贫政策研究
农村贫困原因分析及扶贫政策研究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扶贫成就,实现了从绝对贫困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的彻底脱贫。
然而,农村贫困问题仍然存在,并且日益复杂化。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农村贫困的原因,并研究有效的扶贫政策。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农村贫困的根本原因之一。
农村地区产业发展滞后、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农村贫困问题长期存在、难以消除的重要原因。
农村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创新和升级,无法有效提高产值。
此外,缺乏农产品深加工和市场开拓的机会,使得农民无法更好地获得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增加了贫困的风险。
二、教育与技能水平低下也是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普遍较低,导致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与城市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
此外,农村居民普遍缺乏专业技能,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这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降低,很难获得高薪就业的机会,从而导致贫困问题的进一步加剧。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限制了农村地区发展。
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地区发展。
例如,道路交通不便使得农产品易腐烂、运输成本增加,限制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和价格。
同时,缺乏电力、水资源等基础设施,也制约了农村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产业的能力。
四、对农村贫困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法也存在问题。
在过去的扶贫工作中,一些政策存在着落地不到位、透明度不高、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一些扶贫政策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可持续的发展思路,解决了当前的贫困问题,但未能对农村地区的结构性问题进行根本改变。
因此,必须深入研究贫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扶贫政策。
面对这些贫困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扶贫政策,努力改变农村贫困的现状。
例如,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旨在根据不同家庭的具体情况,提供精准的扶贫措施和帮助。
同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使农村学生有更好的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此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贫困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贫困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贫困问题一直是全球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策制定者等各界人士关注的重要话题。
贫困不仅仅意味着缺乏经济资源,它还关联着教育、健康、社会保障乃至心理健康等多个领域。
通过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待贫困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成因、表现及解决路径。
本文将从贫困的概念与分类、贫困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与贫困的关系,以及有效的扶贫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贫困的概念与分类在理解贫困之前,首先要明确“贫困”这一概念。
在经济学中,贫困通常被定义为缺乏足够的收入来满足个人或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包括饮食、住所、教育和医疗等基本人权。
根据国际标准,世界银行将每日收入低于1.90美元的人群定义为极端贫困,而低于3.20美元则被视为相对贫困。
与此相关,贫困可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是指无法获得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状况,而相对贫困主要是指在特定社会中,个人或家庭相对于该社会其他成员所处的收入或生活水平较低。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贫困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经济贫困:直接与金钱收入相关的问题,这种形式最常被量化。
社会贫困:包括社会排斥、人际关系缺失及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
文化贫困:源于缺乏文化资本,如教育不足导致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受限。
二、贫困的影响因素影响贫困现象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微观因素微观层面的因素直接影响个人或家庭的生存状况,主要包括:教育水平:教育是决定个体收入的重要因素,高水平的教育通常会带来更高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许多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更容易陷入长期贫困中。
就业机会:就业机会的缺乏使得一些人难以挣取足够的收入来维持生计。
在经济不景气或转型期间,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上升,这些都加剧了贫困问题。
健康状况: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工作能力和生产力。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个体能否成功工作的基础,而常见疾病或精神健康问题可能导致个体无法继续工作,加重家庭负担。
宏观因素宏观层面的因素涉及更广泛的经济与社会结构,包括:经济增长率:整体经济状况对于减少贫困至关重要。
贫困经济学与经济学原理
贫困经济学与经济学原理一、背景介绍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更是严峻。
贫困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贫困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减少贫困等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学原理的角度,对贫困经济学进行探讨。
二、贫困原因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使得一部分人难以摆脱贫困。
2.资源分配:资源分配不公也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如果资源分配不合理,就会导致一部分人无法获得必要的生活条件和生产资料,从而陷入贫困。
3.制度因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也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制度的不公平、不合理,使得一部分人无法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和权利,从而陷入贫困。
三、经济学原理在贫困经济学中的应用1.供需关系:在贫困经济学中,供需关系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供给是指生产者提供商品的能力和意愿,需求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能力和需求量。
如果供给不足或者需求过大,就会导致商品价格上升,从而使一部分人无法购买所需商品,陷入贫困。
2.效率与公平:在贫困经济学中,效率与公平也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效率是指经济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公平是指社会资源的分配应该平等地分配给所有社会成员。
如果只注重效率而忽视公平,就会导致一部分人因为资源分配不公而陷入贫困;反之,如果只注重公平而忽视效率,就会导致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因此,在贫困经济学中,需要平衡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外部性:外部性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经济活动对其他人不产生市场价格反映的影响。
在贫困经济学中,外部性也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采等外部性因素,都会导致一部分人因为环境恶化而陷入贫困。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外部性因素的影响,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减少贫困的措施1.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是减少贫困的根本途径。
经济学对贫困问题的研究
经济学对贫困问题的研究贫困一直是社会中一个严重的问题。
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如何有效地减少贫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决策制度的学科,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聚焦于经济学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主要内容和对策措施。
一、贫困的定义和测量在研究贫困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贫困进行定义和测量。
经济学家通常将贫困定义为一个人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状态。
然而,这个定义可能会因不同国家、地区和文化而有所不同。
因此,经济学通过使用贫困线或贫困指数等测量方法,来对贫困程度进行衡量。
常见的贫困指数包括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
绝对贫困线是根据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质标准来确定的,例如每天所需的最低食物和住房支出等。
相对贫困线则是根据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来确定的,以反映个体在社会中的相对地位。
二、贫困的原因分析在研究贫困问题时,经济学家主要关注贫困的原因。
经济学认为,贫困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与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经济方面,贫困与产出不平衡分配、就业机会缺乏和低收入等密切相关。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市场失灵、资本积累不足、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贫困陷阱和贫困循环等现象,揭示了经济因素在贫困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和性别不平等等也被认为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试图深入了解社会因素在贫困问题中的作用。
政治因素也被认为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治不稳定、腐败和不公正的政策等因素,经济学家认为都会对贫困问题的加剧起到负面的影响。
三、经济学的对策措施在贫困问题的研究中,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旨在降低贫困率,改善人民的福祉。
首先,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是减少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
通过研究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如投资、创新和贸易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如产业升级、教育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困主体认知归因方式及扶助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内容摘要:根据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贫困被分为场独立、场依存两种。
又由于贫困主体对自身贫困状况内、外归因的方式不同,贫困可以进一步分为场独立内源型、外生型和场依存内源型、外生型四种类型。
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不同主体在贫困、脱贫、返贫中的不同认知体验、归因解释和扶助政策进行分析,为区分扶助对象、提高扶贫效率、巩固扶贫成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贫困主体认知归因场独立性-场依存性内源型-外生型贫困引言贫困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相关研究从贫困的产生原因、客观影响,到贫困主体的心理感受、能力学识、文化信仰,以及贫困地区的地理区位环境、风俗习惯传统,再到扶贫开发的各种政策建议和实践经验等非常之多,可谓百家争鸣、各有所长。
随着研究的深入,各方面成果为扶贫开发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撑。
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将贫困和贫困主体作为一个经济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比较客观。
然而这种研究路径倾向,却忽略了对贫困主体心理认知的深层次探索—贫困是不同主体所亲历的一种经济、社会状态,如果只研究这种状态,而忽略处在这种状态中的主体,就会以偏概全;如果只知道扶贫(经济社会贫困),而不根据贫困主体的认知状态对症下药,就会治标不治本。
借用扶贫“输(造)血”论的观念,就是在输(造)血之前,要先知道贫困主体的血型。
因此,对贫困主体的认知结构、归因方式等主观因素的深层次探索,能从贫困主体的客观贫穷状态和主观认知归因两方面,全面剖析贫困,为扶贫救助提供指导。
认知及认知方式认知归因理论是划分不同贫困主体及贫困类型的理论和基础。
(一)认知的概念及内容认知(cognition),是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贮存、恢复和使用的所有过程(Neisser,1967)。
认知是一个系列过程——从感觉刺激的输入开始,刺激信息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最终形成确定的概念、知识模块,最终固定在认知主体的记忆中,并对认知主体日后的生活认知、决策行动产生重要影响。
认知的研究领域系统繁复,包括注意、识别、记忆、知识的组织、语言、推理、问题解决、分类、概念和类型等内容。
不过,对于贫困主体认知的研究仅限于认知归因的方式,以及持有不同认知归因方式的贫困主体的脱贫、返贫和扶贫问题。
(二)认知方式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认知主体在选取和加工感觉信息时经常、反复使用的方式,是认知主体在感觉、记忆、思维、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中习惯化、个性化的风格特色,是认知主体有选择地进行信息加工、组织和运用的个人态度和表现方式。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认知方式是美国心理学家H.A.Witkin提出来的。
根据场理论,可以把人的认知风格分为独立于场和依存于场两种。
场独立型的认知主体倾向于利用内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事物的干扰,常能独立地作出判断;场依存型的认知主体更多地倾向于把外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对事物作判断时,易受附加条件的影响。
根据H.A.Witkin的理论,不同认知方式将对认知主体从事具体事务、判断具体形势产生影响。
场独立型的主体在认知、判断时,更加独立,在解决问题时更富有创造性,更能适应外界的干扰和变化,注意力更集中,更倾向于以内在标准和参考作为认知活动的依据,在思考问题时习惯于内省。
相比较而言,场依存型的认知主体更加重视实践和社会反馈,比较程序化,比较刻板和墨守成规,容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在进行认知判断时与外界的客观联系较多,在思考问题时倾向于外投解释。
贫困及其归因类型(一)贫困及导致贫困的原因贫困(poverty)是指个体及其家庭由于缺乏维持生活所必需的资源、能力和机会而导致的一种相对艰难的生活状态。
这种客观上缺乏的生活状态,有社会上普遍认可的评价指标,是社会环境有选择地作用于个人或其家庭的发展机会而造成的一种后果。
认知主体的“贫困”应作名词解释,意即缺乏的一种状态,可解释为“什么东西的缺乏”,而不应作动词解释为“缺乏什么东西”。
这种贫困是缺乏的状况,不是具体到哪一个地方、哪一类主体缺乏什么。
造成贫困的原因很多,从不同角度考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第二,贫困主体自身的能力素质;第三,国家的政策引导和支持;第四,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突发事件。
(二)归因及归因类型归因(attribution)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认知主体推论他人行为或态度的原因的过程。
对贫困的归因,是指贫困主体推论自身贫困状态的主客观方面原因的过程。
贫困的认知归因,是贫困主体对导致自身贫困的原因的认知状态和归因方式,是对贫困和贫困状态的主观认识。
现有的贫困成因研究,主要集中在主观条件禀赋、客观形势状态上。
但是,单从这种角度无法判断贫困主体对于社会公认的“贫困”是否接纳与认同。
因此,这里的归因研究要区别于简单的“客观归因型”探讨,重点应放在“主观归因型”研究上面。
这样才能知道贫困主体如何认识贫困,以及需要什么样的扶助。
再次借用“输(造)血” 论的概念,就是在输(造)血之前,要先弄明白贫困主体的“贫困血型”,然后再“按血型”输(造)血。
关于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Heider最早提出了“内因-外因”型的归因理论。
该理论主要解决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的问题。
Heider指出,内因主要包括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外因主要包括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
这种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的模型理论可以进一步扩展为,在归因解释时可以选择向内归因于自己或者向外归因于他人和环境。
进而,对于贫困不能简单地向外归因,还应深刻内省,即反省内在主观认知方面的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Weiner在1972年也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将“稳定性-不稳定性”因素纳入到人们的归因维度当中,这种稳定性指的是各种因素是否稳定,是否容易变更。
在此基础上,他对不同归因方式对个体以后的行为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同样,对持有不同认知归因方式的贫困主体的对比分析,可以对不同主体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扶助,帮扶贫困主体脱贫致富,并避免其返贫。
Weiner于1982年将可控制性因素引入自己的归因理论,这一维度主要考虑的是,事件的原因是否能为个人能力所控制。
具体如表1所示。
(三)贫困的归因类型根据贫困主体对自己贫困状态的不同归因,可以将贫困分为两类:内源型贫困和外生型贫困。
其中内源型贫困主体主要把贫困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努力等方面;外生型贫困主体主要把贫困归因于自己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方面。
再将可控制性、稳定性维度引入,进一步对影响贫困主体进行归因的要素进行组合分类,可以将贫困进行分类,如表2所示。
基于贫困主体不同认知风格和不同归因方式,可以将贫困归因类型模型发展为贫困认知归因状态类型模型,如表3所示。
划分标准主要参考各种因素的可控性(是否能为个人所控制)和稳定性(是否容易变更)。
需要指出的是,贫困主体认知风格是一种主观认知方式,受认知主体的无意识心理因素的影响。
采用场独立还是场依存认知方式,将对贫困主体的认知归因和扶助政策的实施产生不同影响。
贫困主体对内在因素的可控性与否的认识将影响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外在因素的稳定性与否的判断会影响其对客观环境的评价。
如果贫困主体认为影响贫困的因素不可控制而且不易变更,那么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沮丧和无助感由此及彼地扩散,绝望和无能感被泛化,形成低成就动机和低自我效能感的消极悲观的心理状态,显然这不利于认知主体脱贫致富,影响社会的稳定;反之,贫困主体则会更加积极乐观地开展认识评价,积极努力地去改变自己的贫困状况。
由此,不同归因会对贫困主体造成消极或积极的影响,进而影响扶贫政策的实行。
具体到不同类型的贫困认知归因状态,场独立内源型贫困主体主要受到不可控、稳定因素和可控、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场独立外生型贫困主体主要受到稳定、不可控因素和不稳定、可控因素的影响;场依存内源型贫困主体主要受到可控、稳定因素和不可控、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场依存外生型贫困主体主要受到稳定、可控因素和不稳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对贫困主体的认知归因方式研究,区分了其对贫困的归因和主观认知状态,有助于开展分类扶助。
贫困主体的扶助政策分析(一)场独立内源型贫困第一,在贫困时,持有场独立性认知方式的内源型贫困主体,会将自己的贫困归因于不可控、稳定和可控、不稳定的因素。
这种贫困主体对贫困的状态和成因有比较清晰理性的认识。
区分来讲,归因于不可控、稳定因素的主体(称为前者,下同),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命运不佳,在后期的生活中会丧失脱贫的主动性,甘于现状,裹足不前,被动地适应贫困的现实,习惯于贫困。
这样不利于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扶助时,要重点引导其“合理归因”,理性地看待贫困和能力素质、才智命运的关系。
天道酬勤,只要发奋努力,都可以获得成功。
然后辅之以技能培训、教育指导,弥补能力的欠缺和人生观的偏差。
归因于可控、不稳定因素的主体(称为后者,下同),在后期的生活中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加努力地脱贫致富。
这样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善劳动者的经济状况。
由于其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高,适合及时扶助。
在扶助的时候,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政策教育引导,提供技能培训和合理的财物、技术支持。
第二,在脱贫后,前者习惯将脱贫致富归因于不可控、稳定的因素,比如能力。
这类主体会滋生骄傲、自大的心态。
如果在人格秉性上有缺陷,那么很容易就会因挥霍浪费或者冒险投资而导致返贫。
所以对其应积极加强综合素质和理财观念的教育。
后者习惯将脱贫致富归因于可控、不稳定的因素,比如努力。
这类主体在日后的生活中比较谨慎、谦逊,比较重视教育和社会责任。
并且返贫的可能性小,扶贫效果持久,除非遇到自然灾害、经济危机或者投资决策风险。
所以,对其只需适时指导。
第三,在返贫时,前者习惯归因于能力不足。
由于前一阶段已经依靠能力脱贫,所以将返贫归因于能力不足,会使其受到很大打击,进而强化其“无能”、“脱贫是巧合”等消极认识,继而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和悲观绝望的情绪,阻碍脱贫致富。
在扶助时,应及时指导其进行合理归因,对其返贫的外部环境和客观事实进行分析,重新调动其脱贫的积极性和信心。
后者习惯归因于努力不够,比较容易接受返贫的事实。
由于其对努力的认识比较深刻,所以,扶助引导的重点是心理支持和理解安慰,鼓励其走出逆境。
避免漠视、嘲讽,以免挫伤其自尊、自信,影响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二)场独立外生型贫困第一,在贫困时,持有场独立性认知方式的外生型贫困主体,会将自己的贫困状态归因于不稳定、可控性因素和稳定、不可控因素。
前者习惯将贫困归因于国家扶贫救助政策、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
这种认知主体对国家政策有不切实际的渴望,经常产生不满足和抵触情绪。
所以,对其应积极进行引导教育,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