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高中历史 第16课 抗日战争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学案(无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学案(无答案)

第四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课前预习】一、日本的侵华(1)局部侵华:1931年日本侵略军制造_____ ____后,侵占东北;(2)全面侵华:1937年7月7日_________。

(3)侵华罪行:①1937年12月制造了_________大屠杀。

②1941年初制造了河北丰润县的_______ __惨案。

③在东北成立了专门研究细菌战的“_______ __”。

二、全民族的抗战(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_____ ___统一战线。

(2)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①史实:国民政府组织了_______ __、太原会战、_______ _、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②结果:是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但失去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

(3)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1940年,彭德怀指挥了_________,主动出击日军。

(4)中国军队国外战场的抗战:①目的:为了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②史实: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_________作战,1945年初击败侵缅日军。

三、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1)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

(2)意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_________得到提高。

(3)抗战胜利的原因: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因此得道多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全民族抗战是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配合与支持。

【二次备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探究】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导学案设计:第16课 抗日战争(无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导学案设计:第16课 抗日战争(无答案)

第16课抗日战争【课标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新课教学】一.战争起因合作探究一:阅读下面几段材料,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材料一:1881年,日本军阀山县有朋主持编纂了详细论述中国军备情况的《邻邦兵备略》,提出了日本的侵略方针和步骤,即第一步侵略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略中国的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第五步征服全世界。

这就是著名的“大陆政策”。

——李云峰《二十世纪中国史》材料二:1930年春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1931年达到顶峰,国内企业纷纷倒闭,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为了摆脱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日本大肆宣扬日本的“满蒙生命线”受到威胁,并宣称“满蒙问题”靠外交方式已无法解决……——李云峰《二十世纪中国史》材料三:1931年7月,蒋介石声称“惟攘外应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蠹。

”“故不先剿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即不能御侮;不先剿平叛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即不能攘外。

”——李云峰《二十世纪中国史》材料四:1937年上半年始,美英法三国工业生产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21.9%、9.5%和15.5%……经济危机的打击,严重削弱了英法等国的实力,为保持自己的殖民地和海外利益,英法美对德意日的步步进逼政策姑息迁就,以赢得喘息和恢复的时间。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在满洲危机中苏联嘲笑国联恢复和平的努力过于微弱,但在其他方面并不触怒在北满的日本。

莫斯科如此渴望讨好日本……这些行动的背景是苏联唯恐卷入对日作战……——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二、由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1.局部抗战大事记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半年时间内,占领整个东北。

1932年,日本侵略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

1932年,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在长春成立伪满洲国。

1935年,日本为侵占中国华北制造“华北事变”,国民政府同日本签订《何梅协定》,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无答案)-word文档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无答案)-word文档

班级姓名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6课抗日战争【学习目标】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民抗战的主要史实。

3、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地位。

4、体会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浴血奋战和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重难点】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抗战史实;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难点:两个战场及其关系;如何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功过。

【自主学习】一、全民族抗战1、抗日战争爆发原因(1)日本:①根本原因:的影响(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对策)②现实原因: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膨胀)③历史原因:“”(蓄谋已久)(2)中国:①中国近、弱、肥;②国共对峙十年(国民政府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3)国际:英法美的政策(也称姑息政策。

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2、日本局部侵华---民族危机加深(1)九·一八事变:年9月18日,日军攻占沈阳,侵占(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2)一·二八事变:1932.1.28,袭击;(3)建立伪满洲国:1932.3(4)华北事变:年大批日军入关,威逼(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3、全面侵华——卢沟桥事变(1)时间:年月日夜,“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2)影响:日本和中国的开始。

4、抗日战场(1)中共建立战场,年8月,制定抗战路线;①内容: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路线.②实施: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战争,建立。

(2)国民党建立战场,制定抗战路线。

正面战场场四大会战:①会战:年月—1937年11月(抗战英烈:坚守宝山县城的、坚守四行仓库的 )上海失守。

意义:粉碎日军的狂妄计划。

②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日占太原(大捷取得抗战以来首次胜利)意义:国共合作之典范。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事实。

(2)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运用:结合当前时事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播放有关录像和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的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战这两方面的问题;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习本课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

(2)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全民族抗战”,以此培养和发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点:日军的滔天罪行、全民族的抗战、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本课难点: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前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高亢激昂的歌曲是——(学生回答:《义勇军进行曲》。

)我们每周升国旗仪式必唱的国歌,多么熟悉的旋律。

同学们知道《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哪一年吗?(1935年)是什么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日本侵略,中华民族危机严重)中华民族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抗日救亡)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不堪回首的岁月,走进伟大的抗日战争。

本节课我们通过回顾历史、探究历史和感悟历史三个主题来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

学习新课:一、回顾历史——血腥野蛮地侵略(日本侵华)1、步骤(由于高中生对抗战史的主要事实比较清楚,本目主要采取学生回顾的方式进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1)抗日战争的背景及重要战役;
(2)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3)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4)个人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和感悟。
2.针对课堂练习中设计的题目,请同学们进行自我检测,对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并在家长监督下完成一套类似的练习题,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指定阅读:阅读教材中关于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以及其他参考资料,如历史书籍、纪录片等,提高对抗日战争的了解,拓宽知识面。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抗日战争为鉴,追求和平、进步、公正的社会。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对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但在深入理解战争背景、具体战役及历史意义方面仍有不足。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可能存在以下特点:
1.兴趣较浓:抗日战争作为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此话题普遍感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重要战役、胜利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难点:
(1)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分歧,以及国内外各种因素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影响。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尤其是对民族觉醒、民主运动、科技进步等方面的推动作用。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2.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意识。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历史图片、纪录片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完成抗日战争相关任务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通过对史料的研究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历史思维品质。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16课抗日战争知识纲要导引答题术语导学(1)在民族危机面前,国共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2)侵华日军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潘家峪等无数惨案,犯下滔天罪行。

(3)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实行人民战争路线,坚持持久战方针,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知识点一全民族的抗战和日军的滔天罪行1.历史背景(1)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

2.共赴国难(1)国共合作: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全民族抗战。

(2)敌后战场①1937年,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②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3)正面战场①国民党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②淞沪会战中,姚子青、谢晋元等爱国官兵英勇抗击日军。

3.结果取得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胜利,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失陷。

4.日军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日军侵华过程中,制造了一系列反人类的暴行。

1937年12月,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被害中国人在30万以上。

(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在河北省丰润县制造了潘家峪惨案。

(3)研究细菌战:在中国东北成立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七三一部队”。

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1)党内合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只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

(2)党外合作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外部进行合作。

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合作,而是以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

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起引领、带头作用。

[学思之窗] (见教材P76)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提示:(1)历史原因: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轻生重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学案(无答案)

抗日战争学案【课标要求】1.了解日本的侵华罪行;2.概括并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及其历史意义;3.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处的历史地位。

【教学过程】一、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原因材料一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田中奏折》材料二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严重经济危机,1931年日本经济危机达到顶点。

工业生产总值下降36.7%,日本统治集团为摆脱严重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转移国内人民视线,从各方面加紧侵华战争准备。

——《世界近现代史》材料三正当日本法西斯紧锣密鼓,行将入侵我国东北之际,中国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却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集中兵力于南方“剿共”,打击积极抗日的共产党及其军事力量,置北疆安危于不顾。

——彭训厚《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材料四九一八事变之后,英国外交大臣约翰·西蒙在下院明确表示,英国政府对日本只能采取“友善和协和的方法”。

美国为继续维持美日贸易以获取更多经济利益,也不愿意去冒犯日本。

——黄玉军、陈海宏《英美的对日绥靖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阅读材料并结合甲午战争日本侵华原因分析思路,指出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侵华的原因。

二、全民族的抗战阅读教材,根据提示,完成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主要军事斗争表【唇枪舌战】你认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哪一个对抗战作用更大?请说明理由。

(也可有自己观点)三、抗日战争中国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1895年,中日之间就曾爆发甲午战争,结果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议和。

整整五十年后的1945年,中日之间却胜负逆转。

结合所学,小组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四、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阅读教材77页,结合材料,理解中国反抗日本法西斯的这场战争取得胜利的意义 材料一材料二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会像摘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 ——罗斯福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全部阵地崩溃。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16课 抗日战争1看呐,这是奴隶!”(田间《假如我们不去打仗》);“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田汉《义勇军进行曲》) “奴隶”“长城” 在这里表达了怎样的特殊含义?◎认知核心 一、全民族的抗战开始1.背景:(1) 日本占领 后继续垂涎中国领土。

(2)从1931年 事变开始,日本制造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中国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探究点1:查找资料,说说20世纪30年代日本图谋征服全中国的原因?2.过程:(1)卢沟桥事变: (时间),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

日军随即进攻 和 ,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2)国共第二次正式合作: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 ,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探究点2: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第二次国共合作在目的、方式上有何不同?二、抗战前期的两个战场1.中共抗战策略和敌后战场: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 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此后, 、新四军进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2.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 日军占领平津以后,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 ,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展开淞沪会战。

守宝山县城的姚子青营五百壮士殉国,守上海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四百将士孤军歼敌。

淞沪会战击碎日军 的狂妄计划。

在太原会战中国取得 战役胜利;在徐州会战中取得 战役的胜利;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 。

※探究点3:有人说蒋介石组织的抗战只有气势磅礡而缺乏完整逻辑,“时时可死,处处求生”。

你怎样看待抗战前期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三、日军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以后,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平民和已放下武器的军人超过。

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的一个黎明,一队日伪军把河北省丰润县的潘家峪团团围住,丧心病狂的日军就用机枪、手榴弹进行残酷屠杀。

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抗日战争这一章节之前,学生对日本侵华的历史背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战争等内容已有初步认识。但对抗日战争的具体过程、深层原因和影响等方面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缺乏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2.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如全民族抗战、国共合作、国际援助等。
3.介绍抗日战争期间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强调全民族抗战的内涵。
4.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知和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哪些变化?”
6.组织一次抗日战争知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和竞争意识。
4.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5.提高学生的历史阅读、分析、概括和评价能力,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历史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抗日战争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生动性。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展示和评价,引导学生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4.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对抗日战争的过程、重要战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胜利原因等方面进行梳理。

高中历史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6年高中历史第16课抗日战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1、掌握抗日战争的重大史实:抗日战争的爆发。

日军侵华的罪行。

中国人民的抗战。

2、分析抗日战争的重大问题:中国抗战的三个战场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

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3、通过学生活动揭露日军侵华期间的滔天罪行,歌颂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培养学生爱国和正义的情感。

4、通过学习抗战历史,联系当今日本右翼否认史实的态度,引导学生反思历史追求真理的态度。

5、通过把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行联系,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的灾难。

通过了解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图片与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课前搜集的日军侵华材料探究日军侵华的真相,引导学生反思历史,追求真理;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具体的战役归纳抗日战争中中国境内两个战场之间的特点和关系以及境外作战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贡献;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及意义;比较日中两国政府以及犹太人和少数中国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引导学生得出启示;结合时事鼓励学生发愤图强,努力学习,振兴中华,警惕日本法西斯的死灰复燃,但是要理性爱国。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重点:日军侵华期间的滔天罪行。

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本课难点:中国抗战的三个战场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

抗战胜利的原因。

五、教学指导本课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讲述史实,探究问题,发表见解。

本课内容与二战有密切关系,教师指导学生把中外历史相联系。

六、教学过程A、导入新课课前播放《大刀进行曲》,问学生,它反映的是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今天,让我们伴着这嘹亮的军歌,重回那段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 导学案 无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 导学案 无答案

第16课抗日战争复习导学案第一篇:课前自主学习区【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考纲】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考情及考向分析】以选择题为主,注重能力、情感并举,是历年高频考点,备考时要关注:①日军侵华的罪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③国民党的正面抗战;④中共的敌后抗战;⑤用不同史观认识抗战的胜利及意义。

【学习目标】1、掌握正面战场的淞沪会战、太原会战与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与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和敌后战场的百团大战等战役;识记抗战胜利的原因、标志以及特点、地位。

2、分析全面抗战与片面抗战的异同;3、了解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等侵华罪行,能结合现实得出认识。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日军的滔天罪行、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和地位。

学习难点: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考点一日本的侵华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1.日本的侵华(1)背景。

①根本原因:实现灭亡中国的既定政策。

②现实原因:摆脱1929—1933年________带来的冲击。

③有利条件:国共对峙为其侵略提供了可乘之机。

(2)日本的侵华罪行。

①局部侵华:1931年制造____________(占领东北三省并建立伪满洲国);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

②全面侵华:1937年制造__________,全面侵华开始。

③践踏人权,屠杀平民:1937年12月的___________;1941年初的潘家峪惨案(华北);在东北的“七三一”部队细菌实验。

④经济掠夺。

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1937年9月实现,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3. 国民政府主导的抗日斗争 (1)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抗战。

①主要战役:________(打乱日军侵华计划)、________(体现国共合作)、________(取得台儿庄大捷)、________(此后进入相持阶段)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

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学习目标】识记: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抗战路线;全面分析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

运用:“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思考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泛滥对中国及亚洲各国的警示;分析当前中国建立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及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现实意义【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全民族的抗战1.历史背景(1)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2)____________,日本全面侵华开始。

2.共赴国难(1)国共合作:国共两党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全民族抗战。

(2)敌后战场193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路线。

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敌后,建立。

(3)正面战场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

淞沪会战中,、谢晋元等爱国官兵英勇抗击日军。

(4)结果:①虽取得________、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中国大片领土失陷。

②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知识点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六周之内残忍屠杀中国军民超过________人。

2.潘家峪惨案:杀害村民____________多人。

3.“七三一部队”:成立“____________”,利用中国活人作试验,杀害中国人达三千以上。

知识点三抗战的胜利1.敌后战场:百团大战(1)概况:1940年,________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主动出击日军。

(2)作用: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

(1)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2)战况:①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②1945年初,在________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6课抗日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6课抗日战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胜利意义,掌握抗日战争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能够分析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应对措施,评价其优缺点。
3.了解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和抗战精神,认识其在中华民族精神传承 Nhomakorabea的地位。
4.能够运用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分析现代战争条件下我国应对战争的战略策略。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思维品质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五、案例亮点
1.情感教育的融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传承抗战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讲述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抗战先烈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胜利原因。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影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场景。同时,我还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如民族解放、国家复兴等。
4.抗日战争的启示:总结抗日战争的经验教训,探讨抗日战争对现代战争条件下我国应对战争的战略策略的启示。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讨论话题:教师提出与抗日战争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地图、历史图表等工具,分析抗日战争中的战役、战略和战术,提高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
3.通过案例分析、问题驱动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课堂练习,500字
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1.列举出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个重大事件,并简要介绍其背景和影响。
2.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3.描述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英雄人物,阐述其事迹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选取抗日战争时期的典型英雄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其背后的民族精神、时代意义等;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按照时间顺序,从九一八事变开始,详细讲解抗日战争的整个过程。重点介绍卢沟桥事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重大事件,分析战争过程中的战略战术、国共合作、国内外支援等情况。
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图片、地图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发展变化,掌握抗日战争的历史脉络。同时,强调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如全民族抗战、国共合作、国际支持等,以及战争胜利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人教必修1)

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人教必修1)

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人教必修1)【考纲课标解读】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掌握日军侵华的史实(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中国军民的团结抗战,主要理解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配合作用,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注意比较抗日战争与列强侵华的其他战争结果的不同及结果不同的原因。

【重点难点突破】1.比较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异同2阅读下列材料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广大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海外华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以各种方式参加和支援祖国人民抗战,不少同胞为国捐躯。

在日本侵占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同胞不断进行反抗,共有65万人壮烈牺牲。

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除境内作战外,中国军队还开辟国外战场。

1942年初,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

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部高中历史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部高中历史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6课抗日战争一.学习目标: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自学指导:1.全民族的抗战:背景:1929--1933年爆发的最大规模的世界性的( ),沉重打击了日本;局部日本早已制定了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侵华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 )事变,侵略我国东北三省。

过程 1932年,在日本的扶持下,清废帝()做傀儡,建()。

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五省自治的()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全民族抗战。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进行四大会战---()(),(),()。

其中()会战粉碎了日本妄图三初期阶段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日本制造了震惊世界的()。

中共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建立了( )。

在()会战中,中共取得了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在()会战中,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随着1938年()失守,抗日战争进入()阶段。

全面 -----中共在沦陷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击着绝大部分日军。

侵华 ---()指挥百团大战是该阶段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抗击日军的一相持阶段次大规模的战役。

---中国军队开辟了国外战场,派印缅远征军为确保()这条国际交通线,同日军作战。

---该阶段,蒋介石抗日态度发生变化,由积极抗日转变为()。

走向胜利 ---()年初,中国战区转入战略反攻。

---1945年()月()日,日本宣布()投降。

2.日军的滔天罪行:疯狂的屠杀---①1937年12月的()日军攻陷南京后,在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平民和已放下武器的军人超过三十万人。

②1941年在河北制造的()大屠杀,一千二百多人被杀害生化武器的使用---在东北成立(),用活体进行细菌战试验,因试验二惨遭杀害的中国人达三千以上。

3. 抗战的胜利:人心向背:日本发动的战争是()、()的法西斯战争,这种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学案(无答案)

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案【教学目标】: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自主学习】一、历史背景:20世纪30年代,日本全面侵华,民族危机加深1.侵华史实:(1)侵略事件:① 1931年,制造事变,侵占东北;1932年建立(中日民族矛盾开始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② 1932年1月,制造一二八事变;③1935年,制造事变,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④ 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日本开始侵华。

(2)侵略暴行:①、南京大屠杀(年12月,多万人)②、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③、“部队”(成立于中国东北的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2.侵华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对策;(2)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的既定国策;(3)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法西斯政权的建立;(4)有利条件:中国的国内局势为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尚未作好充分的准备,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

二、全民族的抗战(一)政治上: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

(二)军事上:1.国内战场:(1)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淞沪会战:1937.8-11(姚子青营、谢晋元团);①史实太原会战:1937年平型关战役(八路军);徐州会战:1938年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武汉会战:1938年②结果:丧失大片领土,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阶段。

(2)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①指导思想:制定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时间、内容)②史实:百团大战:时间、领导人、地区、意义。

③意义:……,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国际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目的、结果)三、抗战的胜利1.原因:战争的性质——正义性;的抗战(根本保证)和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2.标志:年8月15日3.意义:国内: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胜利。

人教版必修一 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 无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 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  无答案

第16课抗日战争【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资料补充1,概括出日本侵华的原因。

2.结合课本第一目和第二目列举30年代以来日军侵华的史实和侵华暴行,并结合资料补充2概括把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原因。

3.结合课本和资料补充3分析抗日战争时期有哪两种抗战路线,你支持哪种为什么?4.结合课本和资料补充4列举抗战期间国共两党的主要战役分析其地位。

5.结合课本和资料补充5分析出抗战胜利的原因。

学习重点:掌握抗日战争中国军民抗战的史实。

日本的滔天罪行,抗战胜利的意义学习难点:抗战爆发的原因,抗战全民族抗战的含义,抗战胜利的原因【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设疑自探)一、全民族的抗战(子目一)1.通过阅读资料补充1,概括出日本侵华的原因。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2.结合课本第一目和第二目列举30年代以来日军侵华的史实和侵华暴行,并结合资料补充2概括把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原因。

三、抗战的胜利3.结合课本和资料补充3分析抗日战争时期有哪两种抗战路线,你支持哪种为什么?4.结合课本和资料补充4列举抗战期间国共两党的主要战役分析其地位。

5.结合课本和资料补充5分析出抗战胜利的原因。

【资料补充】1、1927年 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内阁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确立了先占东北、内外蒙古,进而侵占全中国的扩张政策。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提出《田中奏折》,明确提出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扩张总战略蓝图,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不可避免。

1929年10月,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日本在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为了摆脱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深重困扰,转移国内的注意力,日本军国主义者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各主要国家对日本侵略中国所采取的绥靖政策,客观上纵容了世界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相互勾连。

绥靖主义(appeasement policy),又称绥靖政策。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6课抗日战争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6课抗日战争

第16课抗日战争知识点一全民族的抗战1.背景(1)局部侵华: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沦陷,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2)全面侵华: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北平、天津相继失守。

2.实现: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3.前期概况(1)敌后战场①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②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2)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4.结果(1)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失去了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领土。

(2)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知识点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以后,屠杀中国军民超过三十万人。

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杀害全村一千二百多人。

3.细菌战:在中国东北成立“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试验。

抗日战争的特点知识点三抗战的胜利1.百团大战(1)概况:1940年下半年,由彭德怀指挥。

(2)地位: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2.入缅作战(1)背景: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北上,准备进攻中国云南。

(2)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3)结果: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3.抗战胜利(1)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2)意义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1.能够实现全民族抗战的主要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
一.学习目标: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
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自学指导:
1.全民族的抗战:
背景:1929--1933年爆发的最大规模的世界性的( ),沉重打击了日本;局部日本早已制定了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侵华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 )事变,侵略我国东北三省。

过程 1932年,在日本的扶持下,清废帝()做傀儡,建()。

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五省自治的()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开始全民族抗战。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进行四大会战---()(),
(),()。

其中()会战粉碎了日本妄图三初期阶段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日本制造了震惊世界的()。

中共在
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建立了( )。

在()会战中,
中共取得了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在()会战
中,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随着1938年()失守,抗日战争进入()阶段。

全面 -----中共在沦陷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击着绝大部分日军。

侵华 ---()指挥百团大战是该阶段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抗击日军的一相持阶段次大规模的战役。

---中国军队开辟了国外战场,派印缅远征军为确保()这条
国际交通线,同日军作战。

---该阶段,蒋介石抗日态度发生变化,由积极抗日转变为
()。

走向胜利 ---()年初,中国战区转入战略反攻。

---1945年()月()日,日本宣布()投降。

2.日军的滔天罪行:
疯狂的屠杀---①1937年12月的()日军攻陷南京后,在六周内,屠杀手
无寸铁的南京平民和已放下武器的军人超过三十万人。

②1941年在河北制造的()大屠杀,一千二百多人被杀害
生化武器的使用---在东北成立(),用活体进行细菌战试验,因试验二惨
遭杀害的中国人达三千以上。

3. 抗战的胜利:
人心向背:日本发动的战争是()、()的法西斯战
争,这种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

胜利原因根本原因:抗日民族()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
的主要原因。

国际因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也是
日本战败、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

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
族()和()。

历史意义为世界()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
地位。

三.当堂检测:
1.下图为七七事变后,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所作漫画《“七七”与“切切”》。

图中两人为日本人。

对这幅漫画理解比较准确的是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③表明了日本人普遍反对战争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
西。

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
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
的一首诗。

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是
A.《甲午悲歌》 B.《日寇投降》
C.《珍珠港祭》 D.《台湾沦陷》
3.“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象征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
4.宋女士一生历经沧桑,半个多世纪前,民族危亡存续之时,投身全民族抗战……(引自汪道涵《致宋美龄女士亲属唁电》)这段话表明了对
A.国民党政府片面抗战的谅解 B.宋美龄反对日本侵略的赞扬
C.宋氏三姐妹毕生事业的赏识 D.蒋介石推行亲美政策的肯定
5. 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

”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抗日战争)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战役
6.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

其主要原因是
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7.“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水湘水,又成离别。

绝缴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大学校歌出现的时期应是
A.1912-1919年 B.1920-1926年 C.1927-1936年 D.1937-1945年
8.观察下列两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图1 1895年4月日本马关图2 1945年9月中国南京
请回答:
(1)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图2场景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造成图1、图2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4)由上述图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
ABCBCDD
8.(1)图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图2:抗日战争中国胜利,日本投降。

(2)抗日战争中国的胜利,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3)主要原因:图1: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

图2:中国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

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4)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维护世界和平局势;发展好自己,才能真正自强于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