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小石潭记(第1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
《小石潭记》导学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学案设计)
《小石潭记》导学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学案设计)《小石潭记》导学案第一教时学习目标1、熟练朗读课文,理解全文大意。
2、掌握重点实词的含义以及部分虚词的用法一、情景导入a、布置预习。
1、阅读课文,梳通字词。
2、质疑: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和现在的用法不同或难以理解,画上圈,并与同讨论。
3、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能简要复述课文叙述的故事。
b、导入新课。
1、介绍柳宗元及《小石潭记》的相关知识。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韩愈都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
他的散文成就表现在多方面,山水游记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本文即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二、自主探究。
1、读通课文。
朗读课文,并简要复述。
2、理解课文。
找出你学得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通过书下注释及工具书进行自学。
如有还不能解决,可以和同学或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注意常见的文言现象,逐步学会概括文言文学习的规律。
如:⑴实词、虚词的积累。
如对课文中的词语要多读,多记,不断温故知新。
⑵名词作状语。
如:西行百二十步、下见小潭、空游无所依、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⑶意动用法:心乐之⑷一词多义:其:其岸势犬牙差互以其境过清不可知其源以: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为: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为堪、为岩而:潭西南而望乃记之而去⑸倒装句:全石以为底(以全石为底)、卷石底以出(石底卷以出)……翻译全文展评析疑归纳拓展五、检测小结a、先指导正确朗读,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背诵。
b、练习:一、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1、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2、青树翠wàn ,蒙络摇zhuì ,参()差()披拂3、凄神寒骨,悄chuàng 幽suì二、用“/”给下面的句子标注句读(每句只可标一处)。
1、如鸣佩环2、潭中鱼可百余头3、似与游者相乐4、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从小丘西行2、斗折蛇行3、日光下彻4、可百许头四、文学常识填空。
《小石潭记》导学案及答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THANKS
详细描述
学生应能够通过文章的阅读,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在贬谪中的孤 独、苦闷和无奈。同时,学生应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经历,进一步理解 作者的思想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内涵。
02
导学过程
导入新课
01
总结词:激发兴趣
02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小石潭的美丽景色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篁竹”、“水尤清冽”、“ 坻”、“屿”、“嵁”、“岩”
、“隶”、“同游者”等。
重点句式
如“全石以为底”、“如鸣珮环 ”、“心乐之”等。
文章结构
文章按照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 石潭,接着描写潭中景物,再写 潭四周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然 后写同行者的介绍,最后是文章
结尾的交代。
巩固练习
选择题:关于文章的理解,以 下哪项是正确的?
巩固练习
文中“近岸卷石”中的“卷”字形象地描绘了石头被水冲刷后形成的形态,这种形态可以用 成语“____________”来形容。
作者在文中提到“隶而从者”,其中“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从者”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
简答题: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作者情感变化的理解。
04
情感理解答案
问题一
作者为什么感到忧伤?
问题二
作者对小石潭的情感态度是什么?
回答
作者感到忧伤,主要是因为小石潭周围的环境凄清,引发 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此外,作者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 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回答
作者对小石潭的情感态度是复杂的。他既欣赏小石潭的美 景,又因环境凄清而感到忧伤。这种情感态度反映了作者 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
《小石潭记》导学案10(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小石潭记》导学案10(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小石潭记(第一课时)柳宗元一、学习目标1. 能利用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2.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重点:能够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熟读成诵,学习文章精准的写景方法学法指导: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小组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知识链接】写作背景: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当时永州地处荒僻贫瘠,人烟稀少,生活十分艰苦。
到永州后,朋友被杀,老母去世,自己不断受到保守势力的攻击、陷害、恐吓。
作者当时刚三十出头,正值施展才华之时,却一贬十年,后又被贬到更为偏远的柳州。
这让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凄苦是他的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
:柳宗元:唐代着名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
因为他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宋八大家之一。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着有《柳河东集》。
着名的有《捕蛇者说》、《三戒》等。
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记》。
二、自主、合作、探究(一)走进课本1.给加点的字注音。
篁竹( ) 清冽( ) 为坻( ) 为屿( ) 为堪( )怡然( ) 俶尔( ) 犬牙差互( ) 悄怆( )( )幽邃( ) 寂寥( ) 翕忽( ) 参差披拂( )( )2.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3. 小石潭有什么特点?(二)合作、探究活动一: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文章下面的注释及工具书试着翻译课文。
用笔画出你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小组讨论。
本组解决不了的,请写在下面横线上,班级交流。
活动二:朗读课文,并翻译课文内容。
活动三: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三、小组合作总结四、当堂检测1.解释加点的字(1)心乐之()(2)水尤清冽()(3)坻()(4)屿()(5)堪()(6)蔓()(7)可百许头( )()(8)俶尔()(9)斗折蛇行()()(11)悄怆()(12)以其境过清()()(10)犬牙()2. 翻译句子。
第16课《小石潭记》学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2)doc
《小石潭记》(一)
学习目标:能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一些实词的意思,能熟练朗读课文。
课前学习:自读课文,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柳宗元。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
思
1 布置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顺文章。
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
2 组织学生单个读、分组读、集体
读。
3 评价交流相互评价第二块:疏通文章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
思
1 布置要求:掌握重
点实词的意义,读
懂课文。
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划出工具书无法解决的难理解的
字词,准备交流。
2 组织交流。
交流学习成果,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词句。
3 组织评价自我评价
课后学习:背诵课文,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二)
学习目标: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学习:查找有关永州小石潭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检查背诵课文
教学步
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 组织背诵。
背诵课文
第二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步
骤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 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小石潭
要开发旅游资源,在潭边要修
建一座亭子,请你给亭子命名,
并撰写一幅对联。
自我思考
小组交流、讨论
2 组织交流班级交流
3 组织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
价,选出最好的名
称和对联。
课后学习:
1.收集本地风景名胜的楹联。
《小石潭记》导学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政治军事上革新,与韩愈并称为“韩柳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小石潭记》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掌握游记的基本写作方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 深入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 趣。
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满足学生的不 同学习需求。
06
教师自我反思与提高
总结本次导学案的优点和不足
02
01
03
优点
导学案设计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探究 精神和合作意识。
总结本次导学案的优点和不足
•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及时回应学生
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给予回应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提高学习效果。
调整和完善后续教学计划
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和评价结果,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 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符合。
完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 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任务。
04
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可以加强组织和引导,鼓励学 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同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 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分享经验和交流心得
经验分享
在设计导学案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和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如图片、 视频、实物等,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第16课《小石潭记》学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1)doc
《小石潭记》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体。
2、通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字词。
3、理清课文内容,并背诵。
二、学法指导:1、读2、找关键词语3、找关键句子三、指导自学1、默读阅读提示和注释(1),回答下面问题《小石潭记》选自《》。
作者是朝著名的文学家。
他是“”之一。
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本文就是其中的第四篇。
2、听师范读。
(1)注意字的读音。
(2)句子间的停顿。
3、自读课文,做下列练习。
(1)注音:篁()佩()洌()坻()屿()嵁()佁()俶()翕()差()怆()(2)释词:篁竹:清洌:屿:嵁:佁:俶尔:斗折:蛇形:明灭:悄怆:邃:4、自由阅读课文,做下面练习:(1)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2)第一段写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作者又是如何描写潭上的景物的?(用课文原话来答)(3)第二段中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原话来答)(4)第三段写小石潭的什么?又写了潭上的什么?(用自己的话来说)(5)四五两段写作者对小石潭的什么及什么?(用自己的话来说)5、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背诵全文。
B 、可依据黑板上的板书。
b、关键词语提示法。
四、当堂达标1、给下列字注音:篁()屿()俶()寥()洌()翕()怆()邃()2、释词:斗折蛇行:明灭:3、翻译句子:近岸,卷石底以出。
其岸势犬牙差乎4、默写句子(1)写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句子:,,。
(2)写潭水非常清的句子:五、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语文:第1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第1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清liè()为chí()为kān()yǐ然()chǜ尔()xī忽()篁竹()参差()斗折()差互()寂寥()悄怆()幽邃()二、解释加点字(一)一词多义1、(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隶而从者:2、(清)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4、(差)参差披拂:其岸势犬牙差互:5、(以)以其境过清:卷石底以出:6、(为)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二)词类活用⑴使动用法凄神寒骨⑵意动用法心乐之⑶名词作状语斗折蛇行犬牙差互皆若空游无所依(三)重点词语解释1、可百许头:2、佁然不动:3、俶尔远逝:4、其岸势犬牙差互5、悄怆幽邃:6、寂寥无人7、,明灭可见8、全石以为底9、蒙络摇缀:10、往来翕忽三、特殊句式例句:全石以为底。
(宾语前置)“全石”为宾语,“以全石为底”。
⑵省略句例句: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影布石上”之前省略了主语“鱼”五、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4)作者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5)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课后巩固六、译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流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好象(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响,(我的)心感到很高兴。
砍掉一些竹子,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开出小路(向前走),看到下面有个小水潭,潭水特别清澈。
(潭)以整块石头作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靠近岸边的地方。
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有的成为水中高地,有的成为小岛,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有的成为不同形状的岩石。
青青的树木,翠绿的藤蔓,(彼此)覆盖着、缠绕着、摆动着、连结着、参差披拂。
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小石潭记》教案(1)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5、学生提出问题解决。
预习课文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疏通字词
结合注释翻译句子
2、借助工具书,给生字词注音。
3、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字词。、
(二)问题导学:
1、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及感情。
2、小组合作学习,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3、掌握重点字词。(小组解决)
西、下、以、参差、可、皆、若、下彻、怡然、俶尔、蛇行、凄神寒骨、隶、从、小生。
3、翻译全文。
4、一词多义
以: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小石潭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时
主备教师:
十六课《小石潭记》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
2、能力目标: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文中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
重难
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
2、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三、达标训练当堂反馈
(1)重点词语解释:
水尤清冽( )为坻( )潭中鱼可百许头( )
日光下澈()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
斗折蛇行( ) ( )犬牙差互( )
悄怆幽邃( )四面竹树环合( )无所依( )
2重点句子翻译: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导学案:十六小石潭记
十六 小石潭记名师导航内容感知《小石潭记》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在本文中,作者描述了小石潭,写了石、水、游鱼、树木,宛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并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绘静绘动,动静结合,语言精练生动,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刻画入微,给人鲜明生动的印象,学习时要认真品味。
咬文嚼字1.字音恕.(sh ù) 龚.(g ōng) 坻.(ch í) 屿.(y ǔ) 佁.然(y ǐ) 俶.尔(ch ù) 翕.忽(x ī) 清洌.(li è) 幽邃.(su ì) 寂寥.(li áo) 篁.竹(hu áng) 犬牙差.互(c ī) 悄怆..(qi ǎo chu àng) 2.多音字3.形近字⎩⎨⎧佁然佁心旷神怡怡 ⎩⎨⎧清洌洌凛冽冽 ⎩⎨⎧愤怒怒饶恕恕4.一词多义可⎩⎨⎧),()(能够可以不可久居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从⎩⎨⎧)(),(跟随隶而从者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以⎩⎨⎧)""()(而相当于卷石底以出因为以其境过清 为⎩⎨⎧),(,),(成为动词为屿为坻做动词全石以为底 清⎩⎨⎧),()(冷清清凄清以其境过清清澈水尤清洌 乐⎩⎨⎧),()(嬉戏逗乐似与游者相为乐以心乐之5.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表动作行为的方向,向西) 日光下.彻(表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下、往下) 斗.折蛇.行(表动作行为的状态,“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长蛇爬行那样) 犬牙..差互(表动作行为的状态,像狗的牙齿一样)(2)形容词使动用法凄.神寒.骨(“凄”,使……凄凉;“寒”,使……寒冷)(3)形容词意动用法心乐.之(以……为乐)6.古今异义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 16 课《小石潭记》导学案苏教版 小石潭记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 常识,能正确朗读课文 ,疏通文义。
2.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 一 课 时 ●重点:品味作品写景的妙处。
预习导学 1.补全空缺,了解作者。
柳宗元 ,字 子厚 ,河东人, 唐 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 家和思想家,“ 唐宋八大家 ”之一。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 “ 韩柳 ”。
代表作: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 》,诗《江雪》,寓言 《黔之驴》。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篁竹(huáng) 清洌(liè) 为坻(chí) 为嵁(kān) chù( 俶 )尔 xī( 翕 )忽 yǐ( 佁 )然 幽 suì( 邃 ) 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乃记之而去 古义:离开 今义: 前往,到某处 崔氏二小生 古义: 年轻人 今义: 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4.积累文言文中的多义词。
1/5
2/5
3/5
4/5
5/5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小石潭记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义。
2.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重点:品味作品写景的妙处。
预习导学
1.补全空缺,了解作者。
柳宗元,字
家,“唐宋八大家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篁.竹(huáng) 清洌.(liè) 为坻.(chí) 为嵁.(kān)
chù( 俶)尔 xī( 翕)忽yǐ( 佁)然幽suì( 邃)
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 前往,到某处
崔氏二小生
..古义: 年轻人今义: 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4.积累文言文中的多义词。
以全石以为底(用)
卷石底以出(表承接,不译)
以其境过清(表原因)
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不可久居(可以)
为
全石以为底(作为)
为坻,为屿(成为)从
从小丘西行(由)
隶而从者(跟随)
差
参差披拂(长短不一)
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清
水尤清洌(清澈)
以其境过清(凄清)
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近.岸靠近。
(形容词作动词)
心乐.之以……为乐,句中则译为“喜欢”。
(意动用法)
犬牙
..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
(名词作状语)
斗.折蛇.行斗: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像蛇那样。
(名词作状语)
6.查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柳宗元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写成了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诗文《永州八记》。
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合作探究
问题一:一读文章,读准文章节奏。
用“/”标出朗读节奏。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 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 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问题二:二读文章。
以四人为一组,按“读文——释句——译文”的步骤,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解决疑难问题,不懂的做好记号,课堂质疑,注意下列重点句子的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潭周围的气氛)使人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寂静而且幽深。
问题三:本文是按游览(空间) 的顺序来写的,条理清楚。
请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问题四: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