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文论选读
两汉文论3《论衡》
3、现实——等古今的文章史学观
1、世俗之所好 2、等古今之文章史学观
3、反复古,求独创
(1)、世俗之所好
语称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强老寿,百岁 左右;下世之人短小陋丑,夭折早死。何则? 上世和气纯渥,婚姻以时,人民禀善气而生, 生又不伤,骨节坚定,故长大老寿,状貌美 好。下世反此,故短小夭折,形面丑恶。此 言妄也……好高古而下今,贵所闻而贱所见 。 (《论衡· 齐世》)
3、谶纬与虚妄学风、文风的关系
世谷所患,患言事增其实;著文垂辞,辞出溢其真, 称美过其善,进恶没其罪。何则?俗人好奇。不奇, 言不用也。故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 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於心。闻一增以为十,见 百益以为千。 (《论衡· 艺增》) 世俗之性,好奇怪之语,说虚妄之文。何则?实事 不能快意,而华虚惊耳动心也。是故才能之士,好 谈论者,增益实事,为美盛之语;用笔墨者,造生 空文,为虚妄之传。听者以为真然,说而不舍;览 者以为实事,传而不绝。不绝,则文载竹帛之上; 不舍,则误入贤者之耳。 (《论衡· 对作》)
(3)、表里一致的创作要求
文由胸中而出,心以文为表……有根株於下, 有荣叶於上;有实核於内,有皮壳於外。文 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 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 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人之有文也,犹禽 之有毛也。毛有五色,皆生於体。苟有文无 实,是则五色之禽,毛妄生也。 (《论衡· 超 奇》)
2、关于谶纬(释义)
主要是中国汉代(公元前206-211年)流行的宗教迷信。“谶”是巫师 方士编制的一些隐语,用来预言吉凶祸福,或将要发生的事情;“纬” 是方士儒生附会儒家经典杜撰的众多虚妄之作。谶纬起源于古代河出图、 洛出书的神话传说。谶纬与此前董仲舒等的经传有重要联系,较之今文家的
第二章 两汉文论
和诗歌的社会作用密切相联系,作者认为,从一个时 代的诗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的政治得失,也就是诗歌的 认识作用的问题。换句话说,诗歌是社会政治的一种 反映。这就是文中所说的:”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这个观点,无疑是作者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诗歌作 品的基础之上,所得出的比较正确的结论。
史记•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自序》 第三节 《史记 太史公自序》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 和传记文学的形式。是创造性的历史著作,其中许多 人物传记又是富于独创性的传记文学作品。本文是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一段,自述著作《史记》的 动机,说明了自己的历史观,以及《史记》一书的创 作精神,对我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有深远的影 响。
(二)关于诗歌社会作用问题的论述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 货》)《毛诗序》的作者继承了孔子的观点而又有所发展,它进一 步在理论上明确了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形式;“上以风化下” 和“下以风刺上”。在这两方面中,作者偏重的是“上以风化下” 的教化作用: 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邦国焉。……风以动 之,教以化之。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
“依经立意”是汉代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反对谶 纬之学与虚妄之美,体现了汉代主“真美”的文学倾向。 汉代文学批评体式,实现了由先秦零散的评论向有意识、 有系统的文学批评的过渡。《诗大序》、《离骚传》、 《汉书·艺文志》、《论衡》中的有关篇章等,都是汉代 出现的文学批评方面的专论。
诗大序》 第二节 《诗大序》
三、“发愤著书”说 发愤著书”
这是司马迁文论最有价值的观点,是在“生活是创作源泉”探讨的基 础上,更深入地把握住了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捕捉住了创作的根本动 力。 在司马迁看来,作者对生活必须有特别的感受,要经历磨难,达到愁 苦忧思,疾痛惨怛,蓄愤积于心胸,非发不可的地步,才能创作出伟 大的作品,这就是“发愤著书”(参看课本最后一段)。司马迁从周 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诗》三百篇以 及自己的《史记》创作中,总结出作者“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故述往事,思来者”,概括了先秦以来中国文学的一种普遍现象,符 合进步文学的创作规律,这曾经启示和鼓舞后世的进步作家“发愤著 书”说,代表了古代进步创作动机的一个主要特征,“愤怒出诗 人”“哀怨起骚人”。他们对黑暗社会怨愤越深,其气就越盛,作品 内容就越丰富,其艺术价值就越高。两千年,司马迁总结的创作批评, 至今仍激励着中国的进步作家在创作中与社会保持密切的关系。
两汉文论材料
两汉文论材料刘安《离骚传》:《国风》好色而不淫,《小稚》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
皭然泥而不滓(黑)。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班固《离骚序》: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
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沈江而死,亦贬絜狂狷景行之士。
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然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容。
王逸《楚辞章句序》:且人臣之义,以忠正为高,以伏节为贤。
故有危言以存国,杀身以成仁。
是以伍子胥不恨于浮江,比干不悔于剖心,然后忠立而行成,荣显而名著。
若夫怀道以迷国,详愚而不言,颠则不能扶,危则不能安,婉娩以顺上,逡巡以避患,虽保黄耉,终寿百年,盖志士之所耻,愚夫之所贱也。
今若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而班固谓之露才扬己,况于群小之中,怨恨怀王,讥刺椒、兰,苟欲求进,强非其人,不见容纳,忿恚自沉,是亏其高明,而损其清洁者也。
昔伯夷、叔齐让国守分,不食周粟,遂饿而者,岂可复谓有求于世而怨望哉?且诗人怨主刺上曰:“呜呼小子,未知臧否。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风谏之语,于斯为切。
然仲尼论之,以为大雅。
引此比彼,屈原之词,优游婉顺,宁以其君不智之故,欲提携其耳乎?而论者以为露才扬己,怨刺其上,强非其人,殆失厥中矣。
……夫《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
“帝高阳之苗裔”,则“厥初生民,时惟姜原”也。
“纫秋兰以为佩”,则“将翱将翔,佩玉琼琚”也。
两汉文论
二、阅读原文并理解理论 (一)、“情志统一”说 《毛诗序》承认诗歌是抒情言志的,它一方面 肯定:“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 为诗。”另一方面又强调诗歌是“吟咏情性” 的。 《毛诗序》第一次把“情”与“志”联系起来, 体现了作者对文学艺术情感特性的重视,为后 人对于诗歌的本质特点的认识奠定了重要基础。 《毛诗序》对“情”的肯定是有限度的,它要 求以封建的“礼义”道德规范来约束“情”, 也就是说,“情”要受到“志”的规范。“情” 与“志”相比,情始终是第二位的。 这个观点继承先秦“诗言志”的观点,它正确 地阐明了诗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汉代对文学 本质的认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 闻之者足以戒”,后被郑玄发展为美刺讽谏说。 “讽谏”就是讽刺的意思。充分肯定了文艺批 判现实的意义和作用。“言之者无罪,闻之者 足以戒”,这包含着一定的民主因素。 “上以风化下”和“下以风刺上”,明确了诗 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形式,百姓可以用用 文艺的形式对上层统治者进行批判,它为后来 进步的文学家用文学创作干预现实,批判社会 黑暗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文艺与现实的关 系作了比较明确的论述。 讽谏说继承了孔子“兴观群怨”的观点,对后 代现实主义创作和理论都形成的一定的影响。
(三)、“六义”说: 《毛诗序》总结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 为“六义”,即风、赋、比、兴、雅、 颂。“六义”说继承《周礼· 春官》的 “六诗”之说。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 认为,风雅颂是诗歌的体裁,赋比兴是 诗歌的表现手法。此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毛诗序》主要论述了诗歌的体裁,虽 提到赋比兴,但未作阐释。此后刘勰和 钟嵘都作了阐释,形成了影响深远的 “比兴说”。
二、阅读原文并理解理论 (一)“屈原履忠被谮,忧悲愁思,而作《离 骚》,“遭时暗乱,不见省纳,不胜愤懑”。 这是继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的观点的。 (二)初步意识到文学作品有其相对独立的艺 术价值。楚人不仅“高其行义”,还“玮其文 采”。“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辞 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 窃取华藻”。这给《文心雕龙》很大影响,刘 勰说,“是以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扬沿波 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三)好的文学作品必须是进步的思想内容和 优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所谓“金相玉质,百 世无匹”之说,就表达了这种观点的萌芽。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必读篇目
一、先秦文艺思想
1.《尚书尧典》
2.《论语》
3.墨子
4.老子
5.庄子
6.孟子
7.荀子
二、两汉文论
8.《史记太史公自序》
9.《毛诗序》
10.《礼记乐记》
11.《法言吾子》
12.《汉书艺文志诗歌略论》
13.《离骚经序》
14.《论衡》
三、魏晋南北朝文论
15.曹丕
16.陆机
17.《抱扑子均世》
18.《宋书谢灵运传论》
19.《文心雕龙》
21.《文选序》
22.《金楼子立言》
四、唐宋金元文论
23.《王勃集序》
24.《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25.《诗格》
26.《戏为六绝句》
27.《诗式》
28.韩愈
29.《董氏武陵集纪》
30.《与元九书》
31.《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32.司空图
33.欧阳修
34.苏轼
35.《词论》
36.《白石道人诗说》
37.《沧浪诗话诗辩》
38.《心境记》
39.《论诗三十首》
五、明清近代文论
41.《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
42.《四溟诗话》
43.《童心说》
44.《曲律》
45.袁宏道
46.《序山歌》
47.《读第五才子书法》
48.《读三国志法》
49.王夫之
50.《闲情偶寄立主脑》
51.《原诗内篇》
52.《答沈大宗伯论诗书》
53.《复鲁絜非书》
54.《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
55.《书汤海秋诗集后》
56.《人境庐诗草自序》
57.《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58.《人间词话》
59.。
古代文论第三讲两汉文论
其一、 比德” 其一、“比德”的含义
董仲舒《山川颂》引孔子的话说: 山川神祗立, 董仲舒《山川颂》引孔子的话说:“山川神祗立, 宝藏殖,器用资,曲直合,大者可以为宫室台榭, 宝藏殖,器用资,曲直合,大者可以为宫室台榭, 小者可以为舆舟桴楫。大者无不中,小者无不入, 小者可以为舆舟桴楫。大者无不中,小者无不入, 持斧则斫,折镰则艾,生人立,禽兽伏,死人入, 持斧则斫,折镰则艾,生人立,禽兽伏,死人入, 多其功而不言,是以君子取譬也。且积土成山, 多其功而不言,是以君子取譬也。且积土成山,无 损也;成其高,无害也;成其大,无亏也。小其上, 损也;成其高,无害也;成其大,无亏也。小其上, 大其下,久长安,后世无有去就,俨然独处, 大其下,久长安,后世无有去就,俨然独处,惟山 之德。 之德。” 比德:是指用自然物的自然属性来比喻、 比德:是指用自然物的自然属性来比喻、比拟或象 征人的道德人格。 征人的道德人格。
2、中国艺术创造遵循“赋比兴”原则 中国艺术创造遵循“赋比兴”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剖析
中国古代文论第一章:先秦两汉文论第一节尚书•舜典(节录)1、《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与典章文献的汇编。
“尚”即上,“尚书”即上古之书,故名《尚书》。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是儒家经典,称《书经》。
2、诗言志的观点:答:“诗言志”是我国上古时期人们对诗的本质、特征、作用的认识和概括,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关于诗的最早的一个定义,它对我国诗歌创作与批评的影响源远流长。
“志”指意志和感情。
诗的本质在于言志抒情,诗的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媒介来表达感情,抒发志向,诗的作用表现在它的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上。
3、诗歌的教育作用的观点:答:从《尚书•舜典》中“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杰,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诗歌、音乐、舞蹈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它可以使贵族的子弟正直而温和,宽宏而庄严,刚毅而不苛刻,简易而不傲慢,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这种对于文艺的政治教化作用的认识,成为对中国文艺理论批评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主导性认识。
4、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答:“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和“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描述,反映了上古时期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关系。
《尚书•舜典》中的描述,也为后代研究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依据。
5、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认识:答:①帝命令夔主管音乐,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官办的乐队,也可能就是后代“学在官府”的前身。
②“教胄子”说明当时已经把音乐作为政治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也就是后世“诗教”的前身。
③文中指出诗(歌辞)、歌(演唱)、声(音乐)、律(伴奏)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了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开启了对艺术本身规律研究和探讨的先河。
④文中“击石拊石”和“百兽率舞”描绘,说明当时歌舞可能已经有了统一指挥的形式以及简单的化装。
有可能出现的综合性的大题一、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学在官府”“诗教”“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统一指挥形式及简单化装。
古代文论选读之选择题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之单项选择题第一讲先秦1.教材认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艺观,大体上表述在以 B ;A.“思无邪”为核心的文艺批评标准;B.“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C.“兴观群怨”为核心的批评观D.“尽善尽美”为核心的美学观2.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朱熹解释为 C ;A.“和而不流”B.“引譬连类”C.“感发志意”和“托物兴辞”D.“考见得失”3.论语八佾记孔子说:韶乐是 B ;A.“尽善矣,末尽美也” B.“尽美矣.又尽善也”C.“未尽美也,亦未尽善也” D.“尽美矣,未尽善也”4.“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C ;”A.“乐而不淫,哀而不伤”B.“可以兴、观、群、怨”C.“思无邪”D.“辞达而已矣”5.教材指出: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及他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 A ;A.读者之意 B.作品之意C.作者之意 D.古人之意6.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里的“其人”是指 D ;A.圣人 B.今人C.读者 D.作者7.教材认为:孟子的“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养气”,当是指作家应该 D ;A.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物化”的精神状态B.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D.从人格修养人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8.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 D ;A.“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B.“虚静”和“物化”C.“仁政”和人性论D.祟尚自然,反对人为9.教材指出: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C ;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D.读者只须了解文学作品得思想内容,语言并不重要10.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 C ;A.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B.论语关于“诗可以兴”、“可以怨”观点的影响C.庄子思想较深的影响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第二讲两汉1.教材认为:司马迁通过分析屈原及其离骚的特点,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理想和正确的政治主张,而遭到恶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并在报任少卿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 B ;A.“疾虚妄”说 B.“发愤着书”说C.“养气”说 D.“讽谏”说2.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的 C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 B.“发愤着书”的精神C.“实录”精神 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3.“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几句话,据教材注释是出自A ;A.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B.毛诗大序C.刘安离骚传 D.司马迁报任安书4.教材指出: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 B ;A.“怨而怒” B.“主文而谲谏”C.“劝百而讽一” D.“风以动之,教以化之”5.“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几句关于情志关系的论述出自 A ;A.毛诗大序 B.报任安书C.论衡艺增 D.史记屈原列传6.王充论衡佚文里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 B ;A.“讽谏”说 B.“疾虚妄”C.“文为世用”说 D.“知人论世”说第三讲魏晋南北朝1.最早批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 A ;A.曹丕 B.钟嵘C;刘勰 D.陆机2.提出“诗赋欲丽”观点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专着是 D ;A.钟嵘诗品 B.刘勰文心雕龙C,陆机文赋 D.曹丕典论论文3.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B ;A;文心雕龙体性 B.典论论文C;诗品序 D.文赋4,教材认为: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中的“气”是指 A ;A.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B.作家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而加强自己的修养所培养形成的高尚的精神品格之美;C;一个作家在文章中所特有的阳刚之气D.一个作家的作品所特有的气象;5;在文体论上把文章分为“四科”八种和十类的古代文论家分别是 C ;A.曹丕和钟嵘 B.陆机和刘勰C.曹丕和陆机 D.钟嵘和刘勰6;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说的是 A ;A.陆机文赋 B.刘勰文心雕龙神思C,曹丕典论论文 D.钟嵘诗品序7;教材认为: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是如何 AA.进行艺术构思 B.确立中心思想C,铸造文章语言 D.驰骋艺术想象8.陆机文赋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遗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这里的“会意”是指 A ;A.具体构思 B.文章立意C,领会文章主题 D.汇合多重镜像9.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应、和、悲、雅、艳的五条标准;这五条标准都是用音乐来比喻,其中的“悲”是指 C ;A.文章要充分运用比兴手法,引起声音悲壮的艺术效果;B.文学作品要有悲天悯人的同情心C.文学创作要能充分体现鲜明的爱憎感情,能真正感动人D.文学作品要引起读者的感动,必须描写悲剧性的题材内容10.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里;教材指出: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C ;A.反映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B.反映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C.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D.美是根本的,朴素是首要的11.刘勰提出了“体性”的概念,讲的是 B ;A.文章的体裁与文学性质的一致性B.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C.创作时要体会各种文学体裁的性质D.在文学鉴赏中,读者要领会文学体裁的性质12.文心雕龙风骨篇中的“风骨”,近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 D ;A.“风即文辞,骨即文意”B.“风即讽刺,骨即刚正不阿”C.“风即言辞动人,骨即立意强健”D.“风即文意,骨即文辞”13.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是 A ;A.“直寻” B.“诗赋欲丽”C.“诗缘情而绮靡” D.“滋味”说14.钟嵘评诗,把历代五言诗人分为两大体系,它们的源头则分别是 B ;A.论语和庄子 B.诗经和楚辞C.诗经和庄子 D.论语和楚辞l5;教材指出:钟嵘在诗品序里提出“滋味”说,而要创造出作品中深厚的滋味,钟嵘认为关键在于BA 如何运用新兴的五言诗的形式来写作B 如何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方法来写作C 如何吸收并运用四言诗“文约义广”的经验来写作D 如何学习并灵活运用诗经和楚辞的语言形式来写作16.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批评家是 BA 庄子B 钟嵘C 孟子D 刘勰第四讲隋唐五代1.陈子昂在修竹篇序提出了 A ;A.“兴寄”和“风骨”说 B.“美刺”、“讽谏”说C.“为时”、“为事而作”论 D.“意境深远”说2.陈子昂在修竹篇序评东方虬咏孤桐篇说“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教材认为,这里的“正使之音”是 B ;A.指曹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弼等开创的盛行于魏晋的玄谈风气B.指曹魏正始时期的作家具有建安风骨的作品C.泛指曹魏正始时期的作家宣扬玄理的作品D.泛指曹魏正始后期出现的阮籍、嵇康等作家的作品3.皎然的诗论作品最重要的是 B ;A.诗品 B.诗式C.诗仪 D.诗格4.提出“取境”问题,并认为“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的唐代诗论家是 C ;A.陈子昂 B.司空图C.皎然 D.白居易5.教材指出:韩愈提出了“气盛言宜”论,所谓“气盛”是指作家 A ;A.仁义道德修造诣很高而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B.高尚的仁义道德修养而形成在作品中的刚柔相济之气C.高尚的道德修而体现在作品中的充沛的阳刚之气D.创作的作品具有雄伟而磅碍的、不可阻挡的气势6.韩愈的“不平则鸣”论.影响了后世 B ;A.白居易的“为时”“为事”说B.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C.苏轼的“枯淡”说D.王夫之的“现量”说7.提出“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文论家是 D ;A.韩愈 B.陈子昂C.皎然 D.白居易8.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理论;教材认为:“思”,可理解为 A ;A.创作中的神思,即艺术思维活动 B.作品的思想内容C.寄托在作品中的作家的高尚的精神境界D.作品的布局、剪裁、置辞等构思活动9.教材认为:司空图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 C ;A.曹丕典论论文的“诗赋欲丽”说B.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C.钟嵘诗品的“滋味”说D.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10.司空图提出诗歌应具有“韵外之致”的说法,教材认为:“韵外之致”,应该是指有意境的作品 B ;A.用韵优美,寄托深远B.具有的启人深思的理趣C.表层文字、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致D.表层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第五讲宋金元1.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说,这里的“穷”应该诗指诗人 A ;A;困厄的人生境遇 B.经济贫穷只能自食其力的困境C;写不出诗的困境 D.经济贫穷和身体有病的状况2.作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段文论出自 B ;A.韩愈的送孟东野序B;苏拭的答谢民师推官书C;白居易的与元九书D.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3.在送参寥师一诗中提出用佛教“空静”观来说诗的是 D ;A.司空图 B.欧阳修C;白居易 D.苏轼4.苏拭的所谓“枯淡”说,其意思是 C ;A.指诗歌创作应“得意而忘言”、“意在言外”B;批评宋代一些诗语言枯寂、淡乎寡味C.指诗歌作品在平淡中包含丰富的意味和理趣D.批评宋代一些诗以议论、说理入诗的现象5.李清照在论词提出的着名观点是词应 C ;A.“清空雅正” B.“点铁成金”C.“别是一家” D.“脱胎换骨”6.宋代诗话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D ;A.欧阳修六一诗话 B.张戒岁寒堂诗话C.吕本中紫微诗话 D.严羽沧浪诗话7.“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段诗论出自 AA.宋代严羽 B.唐代司空图C.唐代皎然 D.宋代苏拭8.批评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是 B ;A.元好问 B.严羽C.张炎 D.李清照9.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第六首:“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这是 B ;A.说潘岳文章没有写出他的高尚情志B.批评潘岳文格与人格的不统一C.赞扬潘岳闲居赋情感高尚,但仍未写出他真实而高尚的人格D.说文章总是不能表达作者的真实心声10.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第八首:“沈宋驰骋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这是说 A ;A.沈宋诗仍袭齐梁诗风,陈子昂改革诗风有巨大功绩B.沈宋与陈子昂都注重改革齐梁诗风,并均有功绩,只是陈子昂功劳最大C.沈宋无力废齐梁诗风,只有陈子昂才能力矫齐梁诗风D.沈宋虽然风流文场诗坛,但只有陈子昂与之齐心合力,才能矫正齐梁诗风第六讲明代1.教材认为:谢榛诗论讨论的中心之一是情景问题,他主张 A ;A.“情景适会” B.“情主景附”C.“情景为二,各不相附” D.“为情寻景”2.“诗有可解、有不可解、有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这个通达的诗论观点出自D ;A.袁宏道序小修诗 B.李贽童心说C.严羽沧浪诗话 D.谢榛四溟诗话3.诗家直说的作者是 ;此题有错误,当为谢榛;A.王夫之 B.袁宏道C.李贽 D.严羽4.“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的着名观点的文论家是 C ;A.金圣叹 B.袁宏道C.李贽 D.李渔5.提出诗文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着名口号的是公安派中的 A ;A.袁宏道 B.袁宗道C,李贽 D.袁中道第七讲清代1.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指出二者分别是 B ;A.“因文生事”和“以文运事”B.“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C.“因事作文”和“文事相济”D.“因事生文”和“因文运事”2.“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这段文字是指出,水浒传的人物性格 A ;A.有共性和典型性 B.分散而不够集中C.有鲜明的个性 D.有典型性但缺乏共性3.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他的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曲的 A ;A.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B.所表达的作者的爱憎感情C.构思和布局D.情节所反映的主题思想4.李渔的一部内容涉及戏曲、歌舞、建筑、园林、饮食等方面的着作是 D ;A十二楼. B.风筝误C比目鱼 D.闲情偶寄5.王夫之的诗学着作颇丰,其中一部论古代诗歌创作、批评、鉴赏的诗话性着作是 A ;A.姜斋诗话 B.诗广传C.明诗评选 D.古诗评选6.“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段诗论出自B ;A.严羽的沧浪诗话 B.王夫之的姜斋诗话C.袁枚的随园诗话 D.叶燮的原诗7.教材认为:王夫之诗学理论的“现量”说的“现在义”就是传统诗论中的 AA.“即兴” B.“比兴” C.“意境” D.“神韵”8.教材认为:自文心雕龙之后理论性和体系性最强的一部文学理论着作是 D ;A.沧浪诗话 B.姜斋诗话C.说诗晬语 D.原诗9.把创作客体“在物者”分为理、事、情三个方面,把创作主体“在我者”分为才、胆、识、力四个要素的清代诗论家是 C ;A.王夫之 B.袁枚C.叶燮 D.沈德潜10.原诗作者认为在才、胆、识、力四个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C ;A.才 B.胆C.识 D.力11.提出诗歌创作要有“神韵”的清代诗论家是 D ;A.王夫之 B.沈德潜C.袁枚 D.王士禛12.教材指出: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时 CA.比和兴 B.情和景C.清和远 D.善和美13.沈德潜的论诗着作是 A ;A.说诗晬语 B.渔洋诗话C.随园诗话 D.姜斋诗话14.教材认为:在沈德潜的诗歌理论里“性情”也是处于首要地位,但他的“性情”是指诗歌的B ;A.格调 B.思想内容C.情景描写 D.审美情趣15.沈德潜在诗歌理论提出了 D ;A.“肌理”说 B.“性灵”说C.“神韵”说 D.“格调”说16.袁枚的诗论着作主要有 B ;A.原诗 B.随园诗话C.姜斋诗话 D.带经堂诗话第八讲近代1.刘熙载在文艺美学方面的代表作是 C ;A.诗概 B.词曲概C.艺概 D.文概2.“太白忆秦娥,声情悲壮,晚唐、五代,惟趋婉丽,至东坡始能复古;后世论词者,或转一东坡为变调,不知晚唐、五代乃变调也;”这段词论出自 D ;A.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B.王国维人间词话C.陈延焯白雨斋词话 D.刘熙载艺概3.被视为近代改良主义小说理论纲领、“小说界革命”宣言的是梁启超的 C ;A.新小说 B.译印政治小说序C.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D.告小说家4.提出小说理论“熏、浸、刺、提”说的清代或近代文论家是 B ;A.近代的王国维 B.近代的梁启超C.清代的李渔 D.清代的金圣叹5.“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这段话的作者是 A ;A.梁启超 B.李渔C.金圣叹 D.刘熙载6.王国维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理论批评着作是 D ;A.宋元戏曲史 B.人间诗话C.蕙风词话 D.人间词话7.王国维词学理论核心是 A ;A.“境界”说 B.“神韵”说C.“性灵”说 D.“格调”说8.教材认为:王国维的文学思想除了受到中国古代一些传统的文学思想影响外,还受到西方哲学家、美学家 B ;A.克罗齐的影响 B.康德、叔本华的影响C.卢梭、狄德罗的影响 D.培根、休谟的影响。
两汉文论3《论衡》2
三、现实-等古今的文章史学观
1、世俗之所好 2、等古今之文章史学观
3、反复古,求独创
1、世俗之所好
语称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强老寿,百岁 左右;下世之人短小陋丑,夭折早死。何则? 上世和气纯渥,婚姻以时,人民禀善气而生, 生又不伤,骨节坚定,故长大老寿,状貌美 好。下世反此,故短小夭折,形面丑恶。此 言妄也。。。。好高古而下今,贵所闻而
二、实用--文章的功用论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论衡· 自纪》) 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 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 载,力自禁裁。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 (《论衡· 佚文》) 故夫贤圣之兴文也,起事不空为,因因不妄 作。作有益于化,化有补于正”腹有疾而不能食。令尹问: “王安得此疾也?”王曰:“我食寒而得蛭,念谴之而不行 其罪乎?是废法而威不立也,非所以使国人闻之也;谴而行 诛乎?则庖厨监食者法皆当死,心又不忍也。吾恐左右见之 也,因遂吞之。”令尹避席再拜而贺曰:“臣闻天道无亲, 唯德是辅。王有仁德,天之所奉也,病不为伤。”是夕也, 惠王之后而蛭出,及久患心腹之积皆愈。故天之亲德也,可 谓不察乎!曰:此虚言也。案惠王之吞蛭,不肖之主也。有 不肖之行,天不佑也。何则?惠王不忍谴蛭,恐庖厨监食法 皆诛也。一国之君,专擅赏罚;而赦,人君所为也。惠王通 谴 中何故有蛭,庖厨监食皆当伏法。然能终不以饮食行诛 于人,赦而不罪,惠莫大焉。庖厨罪觉而不诛,自新而改后。 惠王赦细而活微,身安不病。 (《论衡,福虚》)
文丽而务巨,言眇而趋深,然而不能处定是
非,辩然否之实。虽文如锦绣,深如河、汉, 民不觉知是非之分,无益于弥为崇实之化” (《定贤》)。
文章之用的评价:劝善惩恶、有益于国、明
古代文论两汉时期
古代文论
《礼记·乐记》
蒋孔阳先生认为:“《乐记》的原书,应当是‘先秦旧书’。河间献王 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这就说明 了《乐记》所本的原书,是《周官》及先秦诸子言乐事者。它里面有孔、 孟的言论,有荀况的《乐论》,还有《易·系辞传》、《左传》、《吕览》
对赋的评价:扬雄对赋的评价早年很高,晚年否定。主要是人为辞赋片面地追求形式上的 靡丽,忽视了儒家传统的文质关系的原则。
古代文论
对屈原的评价:过以浮,蹈云天
对屈原作品的评价:批评其作品“过以浮”,即作品极其华丽的 文辞,不似儒家经典那样质朴;“蹈云天”,是指屈原作品中上 天入地的夸张描写额,大量的神话、传说内容,不符合孔子“不 语怪、力、乱、神”的精神。
两汉文论
一、文论概观
两汉文论概观
(一)西汉初年到汉武帝时期 道家文艺思想 以无为本,注重神虚意
(二)汉武帝罢黜百家到东汉章帝的白虎观会议 儒家文艺思想 保守性、文学性、神学化
(三)白虎观会议到王朝灭亡 多元化文艺思想 融会今古文,兼通数家法
两汉文论概观
谶纬之学是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谶”,即一种神秘的预言假托神仙圣人预 决吉凶,又分为符谶、图谶等;“纬”是相对于“经”而言的,以迷信方术、预言附会儒 家经典。谶纬之学以阴阳五行学说和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为依据,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 者的需要,故流行一时,在东汉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魏晋后日渐衰落。——小知识: 谶纬之学
二、两汉文论
(二)汉武帝罢黜百家到东汉章帝的白虎观会议
(一)西汉初年到汉武帝时期 (二)汉武帝罢黜百家到东汉章帝的白虎观会议 (三)白虎观会议到王朝灭亡
两汉文论
一、突出《离骚》“怨”的特点
司马迁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 蔽明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 《离骚》。” 认为“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这种对黑暗现实的怨愤情绪和“直谏”精神, 乃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上进步的传统。
二、“发愤著书”说
认为真正伟大的作品,大抵是作家在遭到统 治势力迫害后,为了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和 政治主张,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 即是“发愤著书”的产物。 “发 愤著书”说是在总结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产生的,它对后来韩愈的“不平则鸣”说、 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都产生过重要影 响。
四、情志统一说
强调诗歌是“吟咏性情”的,虽然它在情志 关系上更重视“志”,但它正确的阐明了抒 情言志的特点,“情”在“言志”上有不可 或缺的作用 因此,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已较先秦“诗言志” 说更进一步深化了。
五、影响
对后代文学思想和文艺批评有重要影响: 1.“发乎情,止乎礼义”说、“主文谲谏”说和讽谏说反映了 儒家文艺思想的保守性进一步加强了,影响了后代诗歌创作 的健康发展,后来过分强调诗歌创作的讽刺作用、谏劝作用, 因而影响诗歌艺术性的创作和批评观点当都受到过《毛诗大 序》的影响。 2.讽谏说肯定了诗歌的讽刺 作用,为后来进步文学家的批判 现实,揭露黑暗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3.《毛诗大序》的情志说肯定了诗歌抒情言志的特点,对我 国诗歌创作重视抒情性的 传统和文学批评的重视情志统一的 传统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四、司马迁对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批评有很大 影响
1、他的“怨刺”和“直谏”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 思想的优良传统; 2、他的“发愤著书”说是对历史上许多进步作家 真实情况的总结,也是对自身创作的真实体 会,对 后代受迫害下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是有力的鼓舞和 激励; 3、他的“实录”精神不仅影响我国古代史学著作 的创作。而且深刻地影响了许多作家的文学创作, 影响我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发展,成为文学创作和文 学批评的一个原则。
第二编 两汉文学作品选读
在诸侯分立的时代,诸侯交际、聘问的历史
上确实存在各式各样的明争暗斗,使臣与出 使国君臣彬彬有礼的交往中存在着对荣誉、 利益的挑战和维护。在《子虚赋》中,子虚、 乌有二人之间的言论中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使 臣意识,表现出对国家之美的两种不同理解。 他们的言论中也表现出两个文学人物间的差 异:子虚是一个徒逞一时之快的思想浅薄的 人。乌有先生则是诸侯对立时期的贤士的形 象。
思考 如何看待《项羽本纪》的真实性与文学性? 司马迁的女婿杨敞,是赤泉侯杨喜的五代孙,
而杨喜正是追杀项羽被分侯的五侯之一,因 此,乌江自刎,应该来自杨喜对后人的描述, 具有相当的真实性。
(二)赋
《子虚赋》
《归田赋》
《子虚赋》
作品简介
《子虚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客游
诗中的主人公秦罗敷,既是来自生活的现实
人物,又是不畏权势的民主精神的理想形象。 罗敷伶牙俐齿,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不受 侵害,使自以为身份显赫的使君只能自惭形 秽,不仅充满了喜剧色彩,也表现了秦罗敷 的人格魅力。
原文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捋(lǚ)、髭(zī)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著帩头(zuóqiào)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
《十五从军征》 《战城南》
《陌上桑》
作品简介 《陌上桑》是汉乐府诗歌中的名篇。桑林是女子主 要的野外劳动场所,活动比较自由,桑叶茂盛,又 容易隐蔽,所以在男女之大防还不很严厉的时代, 桑林实是极好的男女幽会场所。自然而然,桑林便 不断出现于爱情诗篇中。这在《诗以》中已经很普 遍。《国风· 鄘风· 桑中》是写男女的幽会:“云谁 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乎上官,送我乎 淇上矣!”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论1、《周易》观物取象2、孔子兴观群怨3、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4、庄子心斋坐忘5、汉代文论1、孔子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1)兴观群怨,来自孔子对诗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
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说明了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与诗歌艺术的社会作用。
‚兴‛:孔安国注:‚兴,引譬连类。
‛朱熹注:‚感发意志。
‛就是说诗是用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观‛: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
‛朱熹注:‚考见得失‛,就是说诗歌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因此通过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的政治的得失;‚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
‛朱熹注:‚和而不流。
‛就是说诗可以帮助人沟通感情,互相切磋砥砺,提高修养;‚怨‛: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变是说诗可以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情。
(3)总的看来,孔子把诗的作用区分为‚兴‛、‚观‛、‚群‛、‚怨‛,是一种素朴的说法,带有很大的相对性,暂不必一一地去确定四者的界限,重要的是从总体上去把握它,抓住孔子美学思想的特征;重视艺术的情感特征。
这可说是孔子所开创的中国美学的一贯传统。
孔子注重通过情感去感染、陶冶个体,使强制的社会伦理规范成为个体自觉的心理欲求,从而达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2、孟子孟子的文论思想。
(1)、‚与民同乐‛的文艺思想孟子在自己‚仁政‛思想基础上提出‚与民同乐‛的文艺思想。
以百姓之乐为乐,以百姓之忧为忧,把它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也是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无论是诗、乐、舞还是别的文艺,都能否要看到‚与民同乐‛。
(2)、‚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文学批评观孟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一个重大发展,就是提出了著名的‚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观。
古代文论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论知识点总结一、先秦文论选读1、阐述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说、“尽善尽美”说和“思无邪”说及其影响。
2、掌握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说、“知人论世”说和“知言养气”说及其影响。
3、分析庄子的“天籁”、“天乐”说、“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说、“虚静”和“物化”说及其影响。
二、两汉文论选读1、概括阐述《毛诗序》中“情志”说、“六义”说、“变风变雅”说等主要内容。
2、准确理解司马迁提出的“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
3、了解王充的“疾虚妄”说、“为世用”说、“造新文”说。
三、魏晋南北朝文论选读1、简述曹丕提出的“文章不朽”说、“文气”说、文体说等几个文学理论。
2、掌握《文赋》中阐述的文学创作论、文体风格论等理论。
3、概括论述《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及其文文学创作论、鉴赏批评论等主要内容。
4、阐述钟嵘提出的“性情”说、“直寻”说、“滋味”说等诗歌理论。
四、隋唐五代文论选读1、理解陈子昂提倡“兴寄”和“风骨”说的诗学史意义。
2、简述皎然的诗歌意境理论。
3、把握白居易以诗歌“救济人病,裨补时缺”的文学思想。
4、了解韩愈提出的“气盛言宜”说和“不平则鸣”说。
5、阐述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及其影响。
五、宋金元文论选读1、简述欧阳修提出的“穷而后工”说。
2、阐述苏轼“了然心手”、“萧散简远”、“不厌空静”等文艺思想。
3、把握李清照提出的“词别是一家”的词学思想。
4、深入理解严羽的“兴趣”说、“妙悟”说的诗学意义及其影响。
5、把握元好问论诗提倡真情实感、真淳天然和雄浑刚健的文学思想。
6、了解张炎论词的“雅正”、“清空”和“意趣”说。
六、明代文论选读1、了解谢榛的“情景”说。
2、阐述李贽提出的“童心”说及其时代意义。
3、把握公安派的“性灵”说。
七、清代文论选读1、概述王夫之诗论的“情景”说、“现量”说和“读者自得”说。
2、概述叶燮诗论的“理事情”说、“才胆识力”说和“正变”说。
3、简述王士禛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和袁枚的“性灵”说。
两汉文论0901
这个思想是很深刻的。
2021/4/6
9
第三章 两汉文论
引言
1、时间概念
两汉,指西汉和东汉。前206年,西汉建立, 公元24年,西汉结束。25年,东汉建立,196年 为汉献帝建安元年,进入曹魏时代。两汉文论 主要讲从西汉建立到195年的文论。其间约400 年。
韩非推重墨子那样的质朴的语言。他说:
2021/4/6
4
楚王问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 可,其言多不辩,何也?曰:……墨子之说,传 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 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
4、韩非并非不懂艺术,其实韩非是很懂艺 术的。关于音乐,他谈到,
“夫教歌者,使先呼而诎之,其声反清徵者, 乃教之。”
2021/4/6
13
2、美刺
先秦即讲美刺,认为诗可以赞美或讽刺,那 是《诗经》里流露出来的观念,谈不上自觉。两 汉时期,这一看法则相当明确了。《毛诗序》将 这种美刺的观念贯彻到批评实践中,具体指出 《诗经》中的有美刺。
关于美的,比如《召南•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其茇。蔽芾甘 棠,勿翦勿败,召伯其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 召伯其说。”
6、韩非看到,艺术有时也有能服务于功用 的一面。他说有这样一件事:
“兹郑子上高梁而不能支。兹郑子踞辕而歌。 前者止,后者趋,辇乃上。”
他说,还有这样一件事:
2021/4/6
6
“宋王与齐仇也,筑武宫。讴癸倡,行者止 观,筑者不倦。王闻诏而赐之。对曰:臣师射稽 之讴,又贤于癸。王诏射稽使之讴。行者不止, 筑者知倦。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讴不 胜如癸矣,何也?对曰:王试度其功:癸四板, 射稽八板;擿(zhi)其坚:癸五寸,射稽二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汉文论选读本课两汉这一讲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三家文论著作:一、司马迁文论选读,二、《毛诗序》,三、王充《论衡》选读。
一、两汉文论的总特点汉王朝统一中国之后,逐渐形成了全国大一统的强盛的封建大帝国。
这样的政权,自然需要选择和建立一套与之想适应的思想文化系统,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服务。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著名的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则进一步从“天人感应”的观点出发把儒学神学化,提出了系统的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
先秦儒学经过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家的改造,成为官方的统治学说、指导思想,当然也就成为用来指导文艺、文学的方针政策。
可以说,我国两千年的正统文学思想,就是在两汉时期正式确立的。
汉代的儒家文艺观是在先秦儒家文艺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它又有了不同于先秦儒家的新特点。
表现在它具有明显的两面性。
1、继承了先秦儒家的诗教传统,保守性增强而批评性减弱要求文学必须为其政教服务,将文艺紧紧地纳入政治轨道。
崇奉“温柔敦厚”的诗教,强调对上层统治者及其政治措施的批评,必须限制在统治者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对社会黑暗的揭发,不能超出封建伦理道德规范。
2、发展了先秦儒家文艺思想中积极的内容,并使之系统和深入明确提出了美刺谏讽说(《毛诗序》)。
这一时期的儒家文论家都明确地肯定文艺有讽谏批评上政的作用,主张要用文艺来干预和改进现实的政治(当然这种批评要有一定的分寸)。
肯定文艺的抒情本质。
把“志”和“情”紧密地结合起来。
当然主张对所抒之情要有一定的限制,不能任其泛滥。
这种正统文学思想和文艺政策的代表作,就是作者很难确定的《毛诗序》。
提出了“发愤著书”思想。
著名的《史记》作者司马迁继承和发展了孔子诗“可以怨“的思想,虽然也应该归属于儒家文论的大范围之内,但是他强调写作愤世嫉俗而不是粉饰太平的作品,是中国古代具有民主精神的进步文学传统的表现。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强调“尚真”,“嫉虚妄”,则是针对走向神学化的儒学不良倾向而发,也代表着儒家文学理论批评的积极进步方面。
二、司马迁文论选录㈠选录译文《屈原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焒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觽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闲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絜,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屈原名平,是楚国王族的同姓。
担任楚怀王时的左徒的官职。
屈原学问广博,记忆力强。
对国家(如何)治理得好坏的道理很清楚,并且擅长辞令。
在朝廷内就和楚王图谋策划国家大事,发布政令;对外就接待外国宾客,和各国诸侯应对酬酢。
楚王很信任依重他。
上官大夫与屈原同朝为官,地位相同,想同屈原争夺楚王的宠信,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
楚王让屈原制订国家的法令,屈原刚刚起草,还未定稿。
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夺取这份草稿,屈原不给他,(上官大夫)因此(在楚王跟前)谗毁他说:‚大王让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众人没有不知道的,每一个法令制定颁布出来,屈原总是夸耀自己的功劳,认为‘除了我,没有人能拟订出来’。
‛楚王大怒,因此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于楚王耳不能听明辨别是非,眼睛被谗陷的人遮蔽看不清黑白,邪曲的人危害公道,端方正直的人不容于世,所以幽怨苦闷,幽思积郁,写成了《离骚》。
所谓‚离骚‛,就是离别的忧愁的意思。
天(开创可万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生而育女)是人的根本。
人遇到穷窘困厄的处境,就会追思本原,所以到了劳苦困顿的极点时,没有人不呼天喊地的;到了疾病惨痛的极点时,没有人不哭爹叫娘的。
屈原处心端直,行为方正,竭尽忠诚和智慧,以侍奉他的君主,而谗邪的小人挑拨离间了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穷窘困厄了。
诚信而遭到君王的怀疑,忠心耿耿而遭到小人的诽谤,屈原能没有怨愤吗?屈原的写作《离骚》,本是从怨愤而生的。
《国风》中的诗虽然有很多男女情爱的内容,但不过分荒唐,《小雅》中的诗虽然怨愤毁谤朝政,但也不至于造成混乱。
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国风》和《小雅》的优点了。
远古呢,就赞颂帝喾的事迹,近代呢,就称道齐桓公的霸业,中间还述说商汤、周武王事功,用以讥刺当世的朝政。
(《离骚》)阐明了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的因果道理,没有哪一样不明白清晰的呈现出来的。
他的文辞简约,寓意深微,志向高洁,行为廉正,他用的文词习见琐细,而其指归却都很正大,所列举的都是近前的事物,而表现的意义却很深远。
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他称举用来比兴的都是芳香的花草树木。
他的行为廉正,所以至死也不容许自己疏远对国事的关心。
在污泥之中自我洗濯(不同流合污),在尘埃之外高飞远引(自标高洁),不被俗世的黑暗污垢所感染,受淤泥浸渍而洁白无瑕。
推想他的伟大的意志,是可以与日月争辉的啊!…………屈原死了之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这一些人,都喜爱辞令而已"赋"的创作而为世人称赞;然而都不过是祖述屈原的舒缓委婉的文辞,终究不敢(像屈原那样)直言谏劝。
《屈原贾生列传》是屈原、贾谊两个人的传记,他们虽然不是同时代人,但是二人的遭遇有不少共同之处。
他们都是才高气盛,又都是因忠被贬,在政治上都不得志,在文学上又都成就卓著。
所以,司马迁才把他们同列于一篇。
对于屈原,作者先写他的才能之高。
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但也因此深受上官大夫的嫉妒。
上官大夫进谗言使怀王疏远屈原。
屈原被贬之后,作者极力表现他忠君爱国的一腔热血和满怀赤诚,“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但屈原最终也没能使怀王觉悟,反因此得罪了令尹子兰,惨遭放逐。
屈原被放逐之后,作者重点写了他的死。
上不能为国尽忠效力,下不能躬耕垄亩,归隐田园,“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是一种伟大的、难得的孤独,唯有坚强者方能如此,唯有高尚者方能如此。
所以屈原才表示:“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蠼乎!”就这样,屈原怀抱沙石,沉江而死,实现了自己“伏清白以死直”(《离骚》)的诺言,其正直刚烈堪称千古之冠。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作者笔端饱含感情,行文幽抑哀惋。
正如作者所云:“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
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
”可见作者是在这种悲慨的感情中写下本篇的,并将此情寄之笔端。
而司马迁自己也同样是才高气盛,因忠而遭受不幸,所以他表面上写屈原、贾谊,实际上也在写他自己,他在《报任安书》中写道:“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也正是由于作者把自己悲愤不平之感倾注在本传上,才使得本篇有了不同于其他人物传记的特色,这就是一边叙事,一边议论抒情。
如本传开头两个自然段是叙事,但讲到屈原被疏之后,作者忍耐不住开始一大段议论抒情,对屈原人格,对《离骚》精神的评论,都是非常准确的,如“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可以说是切中肯綮之语。
另外,本篇在写作上确实又继承了《离骚》的抒情传统,正如清人刘熙载所云:“学《离骚》得其情者太史公,得其辞者为司马长卿。
”又云:“太史公文,兼括六艺百家之旨。
第论其恻怛之情,抑扬之致,则得之于《诗三百篇》及《离骚》者居多。
”(《艺概·文概》)而纵观本篇,更是如此。
《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古时候富贵而声名磨灭不传的人,无法计算,只有卓异突出的人为后世所称颂。
周文王被拘禁而后推演出《周易》;孔子遭困厄而后写了《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双眼失明,于是写出了《国语》;孙膑被砍断了双脚,《兵法》才编写出来;吕不韦被贬流放蜀地,世上才流传《吕览》;韩非被秦国囚禁,著述了《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都是贤人圣人为抒发他们的愤懑之情而创作出来的。
这些人都是胸中有郁积的情绪,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才追述往事,希望未来的人能了解自己。
至于像左丘明没有眼,孙子断了脚,终于不被重用,于是退隐下来,著书立说,抒发自己的怨愤,希望文章能流传后世,自己的志向见解得以表达。
我私下里不自谦虚,近来用拙劣无能的文辞,搜罗天下散失的传闻旧说,考订事实的实际过程,稽查历史成败兴亡的规律。
共一百三十篇,也就是想探究天象和人事的关系,弄懂古今社会发展变化的道理,而成为一家之言。
草稿还未完成,就遭到那次灾难,我可惜书还未写完,所以身就极残酷的刑法而没有怨怒的表现。
如果我真的写成了这部书,把它藏在名山之中,传播给那些值得传播的人,那么我就是偿还了受屈辱的债,即使再受杀头之刑,哪有什么悔恨的呢!可是,这番话只能说给有见识的人听,对俗人就难说了。
上面这段话,在司马迁另一篇文章《史记·太史公自序》里几乎完全相同地出现过,用历史上的一些伟大人物发愤的事迹,说明人常常是在恶劣的环境下,受激励而发愤完成伟大的事业,创作成伟大的著作,总结出了"发愤著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