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教学大纲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课程大纲
![《公共关系》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eee407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1.png)
《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 (资源编码:PR)二、内容简介:公共关系是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是以公关工作流程为主线,重点介绍了以公共关系认知、内部关系的协调、外部关系的把握、危机公关管理、公关专题活动开展等基本知识,实现学生对公共关系的原理、实务与技巧的掌握与运用,并以职业资格标准《公关师》为参照,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遵循职场岗位的需要,通过整合进行理论知识的选取,并融合职业资格证书(营销员、公关员等)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三、课程性质: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
四、建议课时:54课时五、前导课程:《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市场调查与分析》等。
六、后续课程:无。
七、课程目标(岗位能力):1、知识目标(1)了解和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理念;(2)熟悉员工需求情况调查的方法;(3) 掌握外部关系处理的方式和方法;(4)熟悉危机公关处理的“三部曲”;(5)掌握公关专题活动开展的内容和技巧;2、能力目标(1)能利用公关理念,运用调查的方法,准确判断员工的物质与精神需求;(2)能熟练运用会议语言的方法,熟练运用开好企业会议的方法;(4)能知道建立企业与社区形成友好“睦邻”关系的方法;(5)能知道政府各职能部门运作的程序;(6)能分析公关危机,提出预警方案,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7)能准确运用记者招待会的程序、成功举办记者招待会;(8)能准确运用庆典活动程序,进行开(闭)幕典礼的策划;(9)能准确运用展览会的程序,进行展会的策划及运作;(10)能熟练运用赞助活动的程序,准确把握塑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公众形象的方法;八、内容和要求九、课程考核: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
课程考核总成绩=职业态度20%+训练测评50%+公关实践30%,分别由学生、教师、企业多方共同参与,采取“三评联动”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即分析采用量表测评、过程测评和业绩测评,每项成绩按百分制的方式进行计分,同时对考核不及格者,采取重修的方式取得本课程的学分,重修以卷面考试的形式取得本课程学分。
《公共关系》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实用英语公关礼仪)
![《公共关系》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实用英语公关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58a5b39ca6c30c2258019e50.png)
《公共关系》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实用英语公关礼仪)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实用英语专业选修课。
这门课程公共关系和礼仪的复合课程。
公共关系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实用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
公共关系学既是一门独立性的学科又是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因此她既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又综合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营销学、美学、传播学等多种学科知识。
礼仪是现代商务人员所必备的素质和修养。
礼仪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公关意识,基本掌握公关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形象管理、公关策划能力。
培养良好的礼仪修养,掌握商务礼仪的程序和规范,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三、教学要求•理解公共关系涵义,了解公共关系的历史,树立公共关系意识。
•掌握组织形象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及技能。
•培养公关策划能力。
•培养良好的礼仪素质•掌握商务人员形象设计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商务人员交往礼节•掌握商务人员活动的礼仪程序和规范。
四、教学原则因材施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手段建议案例教学法、社会调查法、模拟操作实训。
通过了解实践、联系实践、亲身实践等方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素质和能力,掌握礼仪程序和规范。
六、学时分配七、大纲内容•绪论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共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理解公共关系的概念,掌握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及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把握公共关系的特征。
[教学重点和难点]公共关系概念;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教学内容]•公共关系的历史形成•公共关系的起源•公共关系的产生•公共关系的发展•公共关系在中国[教学建议]1、从现实的分析引导出公共关系的概念2、联系实际,说明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公共关系的科学含义和特征•公共关系的科学含义•公共关系的特征[教学建议]1、利用类比法分析2、通过案例,说明社会组织必须具有现代公关意识•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传播与沟通2、联络与协调3、咨询与引导[教学建议]结合案例说明第二章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教学目的]掌握公共关系构成的三要素及各要素的含义、特征、类型,了解各要素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074428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a.png)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公共关系现象、理论和技巧的学科,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公共关系的内涵、意义和作用,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组织形象管理、沟通协调、危机应对等方面的能力。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框架,了解公共关系的内涵和外延。
2、掌握公共关系策划、实施和评估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公共关系方案的策划和实施。
3、掌握公共关系沟通协调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够有效地协调组织内外部的利益关系。
4、掌握公共关系危机应对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够有效地应对组织面临的危机事件。
5、了解公共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和实践,能够将公共关系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课程内容1、公共关系基本概念与原理2、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3、公共关系的职能与作用4、公共关系的策划与实施5、公共关系的沟通与协调6、公共关系的危机应对7、公共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2、实践教学:通过课堂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实践公共关系技能和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项目合作: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真实的公共关系项目,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公共关系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经验分享:通过邀请业内专家、企业家等分享经验,让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和实践。
五、考核方式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等进行评估。
2、平时作业:根据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案例分析报告等作业质量进行评估。
3、期末考试:通过笔试或面试等方式,测试学生对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
4、项目成果:根据学生在真实的公共关系项目中扮演的角色和贡献进行评估。
公共关系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6fce1f84b73f242326c5f57.png)
《公共关系》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公共关系》是一门探讨和研究社会组织如何通过有效的传播手段沟通与公众的双向联系,以提高自身形象和信息的管理科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内容包括公关原理,公关组织管理和公关实务三大部分.本课程涉及当代公关实践的各个方面,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是作为现代优秀商业,经贸人才整体知识结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公关的原理,产生与发展,人员与机构,掌握公关的信息管理,调研,策划,传播及评估的方式或方法,熟悉CIS与名牌战略,企业文化建设,公关活动模式,礼仪,创造性思维以及CS等内容.了解什么是公共关系,公共关系的含义,公共关系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公共关系的功能和特征;以及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人员与机构;理解公共关系目标,地位意义,原则;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公共关系内容,方法,创造性思维,CIS设计,企业文化,公共关系活动模式与危机管理.四、理论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重点:掌握公共关系概念,公共关系的内涵,社会组织的定义,公共关系公众的定义,公众的分类,难点:公共关系传播的定义以及公共关系五步工作法.1.1公共关系概念(识记)了解公共关系的内涵,识记公共关系概念和公共关系公众的定义1.2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与研究对象(理解)理解公众的分类,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与研究对象1.3公共关系的职能.(掌握)掌握公共关系各种只能以及公共关系五步工作法了解公共关系传播的定义第二章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重点:掌握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单向传播式的公共关系,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双向对称性的公共关系.难点:理解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和历史必然性,规律性,公共关系在中国产生的必然性;第三章公共关系人员及机构设置重点:掌握公关意识的含义和内容,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 难点:学会如何成为合格的公关人才,如何组建公关部.3.1公共关系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掌握)掌握公关意识的含义和内容,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3.2公共关系的模式(理解)重点掌握双向沟通模式,理解公共关系模式的定义3.3公关的机构设置(识记)学会如何成为合格的公关人才,如何组建公关部.理解几种攻公关部门的设计模式的优缺点第四章公共关系的信息管理重点:掌握公关信息采集的内容和原则,公关信息采集的渠道与方法.难点:公关信息采集的渠道与方法4.1公关信息采集与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识记)了解公关信息采集的意义,掌握公关信息采集与管理目的与MIS的定义,了解互联网对公关管理的挑战4.2知识经济对公共关系的挑战(识记);了解知识经济的含义,了解知识经济的发展,识记知识经济对公共关系的挑战4.3公关信息采集的内容和原则(理解)理解公关信息采集的内容,掌握公关信息采集的原则——六度原则4.4公关信息采集的渠道与方法.(掌握)掌握公关信息采集的渠道,并要求能区分,掌握公关信息采集的方法,能举例说明第五章公共关系调研重点:掌握各调查方法,各种调查方法的采用取舍原则,调研整体方案设计难点:访员的挑选和训练,调查报告与评估报告的撰写.5.1公关调研的意义(识记)掌握公关调研的定义,公关调研的内容,理解公关调研的意义5.2公关调研的原则(识记)正确把握公关调研的原则,公关调研的内容5.3公关调查的基本程序(掌握)掌握公关调查的基本程序,并能论述其内容,要求学生学会相关的方案策划5.4公关评估的程序(理解)5.5公关取舍原则(识记)掌握各调查方法,各种调查方法的采用取舍原则,调研整体方案设计5.6访员的挑选和训练(理解)理解访员的挑选和训练,调查报告与评估报告的撰写.5.7调查报告与评估报告的撰写. (掌握)掌握调查报告与评估报告的撰写第六章公共关系策划重点:掌握公关策划的内容与程序,会运用策划的公式难点:掌握策划的方法,提高策划的综合能力,掌握文案优化审定及报告书的撰写.6.1公关策划的含义与价值(识记)掌握公关策划的含义, 识记公关策划的含义与价值6.2策划的原则(掌握)掌握策划的原则和策划的原则的比较6.3公关策划的内容与程序(理解)理解公关策划的内容与程序,掌握策划的方法,提高策划的综合能力,6.4文案优化审定及报告书的撰写.(理解)理解掌握文案优化审定及报告书的撰写,会运用策划的公式第七章创造性思维重点: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标准与特征难点:常用的创造性思维方法以及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公关策划的能力.7.1创造性思维的涵义(识记)识记创造性思维的涵义与意义和相关的方法7.2创造性思维的标准与特征(理解)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标准,理解创造性思维的标准与特征,常用的创造性思维方法以及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公关策划的能力.7.3常用的创造性思维方法(掌握)掌握常用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学会相关的应用第八章CIS与名牌战略重点:掌握商标含义,名牌的涵义,名牌的特性难点:名牌战略策划,CIS的要素与设计,涵义,地位与作用以及整体CIS导入,三名五度8.1CIS的含义(掌握)掌握CIS的含义,CIS的要素与设计与构成8.2品牌(掌握)掌握商标含义,名牌的涵义,名牌的特性,学会名牌战略策划8.3名牌战略(掌握)掌握商标含义,名牌的涵义,名牌的特性名牌战略策划,CIS的要素与设计,涵义,地位与作用以及整体CIS导入,三名五度8.4整体CIS导入(理解)理解CIS的要素与设计,涵义,地位与作用以及整体CIS导入第九章企业文化重点:理解企业文化的定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及方法;难点:掌握企业文化的含义,企业文化的建设.9.1企业文化的含义(识记)掌握企业文化的含义,企业文化的建设. 掌握企业文化的意义9.2企业文化的定位(理解)理解企业文化的定位的含义,特点,掌握企业文化的定位的内容9.3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及方法(掌握)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及方法,以及企业文化更新的方法第十章公共关系传播重点:理解公关传播的原则和媒介,整合营销传播产生的依据;难点:掌握公关传播实施技巧,传播效果比较评估,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整合营销传播的含义,4P′S理论和4C′S理论,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10.1传播的要素及种类(识记)理解公关传播的原则和媒介,整合营销传播产生的依据;10.2公关传播的原则和媒介(识记)识记公关传播的原则和公关传播的媒介10.3整合营销传播(掌握)掌握整合营销传播的含义,4P′S理论和4C′S理论,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10.4公关传播实施技巧(理解)掌握公关传播实施技巧,传播效果比较评估,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第十一章公共关系模式重点:掌握危机的含义,危机的管理与预防,处理危机的方法,处理危机的原则.掌握用各种模式开展公关活动的方法.难点:掌握战略型模式,掌握战术型模式11.1公关战略型模式(掌握)11.2战术型模式的区别(理解)11.3危机管理. (掌握)第十二章公共关系专题活动重点:掌握策划与组织各种专题活动的方法.开业庆典,展销会,发布会,赞助,参观. 难点:理解各种专题活动的价值与区别;12.1公关常用的各种专题活动(掌握)识记有几种常见的公关常用的各种专题活动,掌握策划与组织各种专题活动的方法.12.2开业庆典(识记)识记开业庆典的含义,掌握策划与组织开业庆典专题活动的方法.12.3展销会(识记)识记展销会的含义,掌握策划与组织展销会专题活动的方法.12.4发布会(识记)识记发布会的含义,掌握策划与组织发布会专题活动的方法.12.5赞助(识记)识记赞助的含义,掌握策划与组织赞助专题活动的方法.12.6参观(识记)识记参观的含义,掌握策划与组织参观专题活动的方法.第十三章公共关系礼仪重点:掌握礼仪的各种规范,如举止仪态,服饰,交往,宴请和礼宾次序等.难点:宴请和礼宾次序规范13.1礼仪的含义(识记)了解礼仪的发展,了解中国古代的礼仪,识记礼仪的含义13.2礼仪的各种规范(掌握)掌握礼仪的各种规范,如举止仪态,服饰,交往,宴请和礼宾次序等.理解各国的礼仪的不同五、《公共关系学学时分配表》。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dac405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a.png)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涵盖了传播学、管理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知识。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公共关系管理的核心原则,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成为优秀的公共关系专业人才,为企业、组织和社会提供专业化的公共关系服务。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 公共关系学概述- 公共关系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公共关系学的相关理论2. 公共关系管理- 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公共关系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公共关系管理的策略和方法3. 公共关系与传播- 公共关系与传播的关系和作用- 公共关系与传播的理论和模型- 公共关系与传播的实践案例分析4. 公共关系与社会责任- 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公共关系与环境保护、慈善事业等的关系 - 公共关系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关系5. 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 公共关系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策略和技巧-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案例分析6. 公共关系与政府关系- 公共关系与政府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公共关系与政府关系的战略与实践- 公共关系与政府关系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和评估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项目和期末考试等进行综合评估,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四、参考教材1. 《公共关系学导论》 - 作者:约翰·登密尔2. 《公共关系管理:原理与实务》 - 作者:哈维·拉里萨斯3. 《公关学:原理与实践》 - 作者:理查德·贾马瑞诺五、教学团队本课程将由经验丰富、具有公共关系学研究背景的教师来负责教学,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六、课程总结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公共关系管理的核心原则,培养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公共关系相关职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公共关系 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1e80d9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e.png)
公共关系教学大纲公共关系教学大纲引言:公共关系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沟通。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公共关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了培养具备公共关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制定一份全面而有效的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一、公共关系的理论基础1.1 公共关系的定义和范畴公共关系的定义和范畴是学习公共关系的起点,学生需要了解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和涉及的领域,如媒体关系、政府关系和社会责任等。
1.2 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通过学习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学生可以了解公共关系学科的起源和演变,从而更好地理解公共关系的理论基础。
1.3 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和价值学生需要了解公共关系对组织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如何通过公共关系活动来提升组织的形象和声誉。
二、公共关系的实践技能2.1 媒体关系管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与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包括新闻稿的撰写、媒体采访的应对和危机公关的处理等。
2.2 社交媒体管理社交媒体已成为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渠道,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来传播信息、与公众互动并管理品牌形象。
2.3 危机公关管理危机公关是公共关系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预测和应对危机,并通过有效的危机公关策略来保护组织的声誉。
2.4 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与组织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包括员工、客户、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等。
三、公共关系的伦理和法律问题3.1 公共关系的伦理原则学生需要了解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伦理原则,如诚信、透明度和公正性等,以确保公共关系活动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3.2 公共关系的法律规范学生需要学习公共关系活动中的法律规范,如广告法、知识产权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以确保公共关系活动的合规性。
结语:通过学习公共关系教学大纲,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公共关系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伦理法律问题。
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成为具备公共关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组织的形象和声誉提供有效的支持。
公关与礼仪18教学大纲
![公关与礼仪18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980626e7cd184254b3535f2.png)
《公关与礼仪》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公关与礼仪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Relations and Etiquette课程编号:GT14503课程类型:学时:(总学时18、理论课学时18、实验课学时18)学分:适用对象:先修课程:课程简介:公共关系与礼仪课主要是指社会组织通过传播手段与公众发生联系,进行信息沟通,协调关系,树立组织形象,以获得公众的了解、支持的一种社会管理活动。
它将公共关系的规律与特点,为社会组织进入市场经济、民主社会,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开放的时代,利用各种传播方式和手段,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实现组织目标,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实务操作方法。
本课程在于培养大学生公关意识、礼仪修养、社交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公关与礼仪》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坚持“理论够用、适度”的原则,注重通过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礼仪素养,掌握各类礼仪的基本技巧、规范及操作方法,能以良好的个人风貌得体地与人交往,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使学生展示自身良好的个人礼仪形象,掌握现代交际的基本礼仪规范,具备良好本的礼仪素养。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公共关系与礼仪概述(2学时)教学重点:礼仪的内涵及作用教学难点:礼仪的基本原则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礼仪与公关之间的关系;理解礼仪的内涵;掌握礼仪的基本原则及发挥作用的原理。
第一节公共关系1.公关定义2.公关的内涵3. 公关的主体与客体第二节礼仪1.礼仪的定义2.礼仪的沿革3. 礼仪的特征4. 礼仪的基本原则第三节公关与礼仪的关系本章习题要点:1.简述礼仪的产生与发展。
2.阐述礼仪与公关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个人仪容举止礼仪(2学时)教学重点:仪容、举止的内涵教学难点:仪容与仪态的塑造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仪容举止礼仪对于个人形象的重要作用;理解仪容举止的内涵要求;掌握仪容仪态的塑造技能。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c367612aa00b52acec7caca.png)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Public Relations)适用专业 总学时数 编制时刻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公共关系学是法学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要紧讲授公共 关系的差不多理论和实务。
公共关系的思想、原则、方法和技 巧,不仅适应于人们的生产经营治理活动中,而且还广泛应用 于人们的生活、交往等领域。
作为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知识的学 生,也应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
只有如此,才能在学 习、工作过程中更大发挥自己的专业潜力,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因此,认真学习公共关系学显得较为必要和迫切了。
二、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学习所必备的 知识) 学习《公共关系学》,要求有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同时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社会学、逻辑学、市场学、经济学、 新闻传播学、 治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并有一定的理论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和差不多要求 公共关系概述( 2 学时)1、差不多要求(1)了解和把握公共关系的涵义、构成要素和特点 (2) 了解公共关系的功能课程编号070433法学(本科) 36学时 学分:2 分2004年 8月 23日2、重点、难点重点:公共关系的涵义、构成要素和特点难点:公共关系的涵义。
3、讲明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摸索题:(1)如何看待人们对公共关系涵义的争议?(2)什么缘故讲组织形象是公共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3)公共关系三大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试分析目前社会上对公共关系的曲解,误解及其缘故。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进展( 4 学时)1、差不多要求(1)了解公共关系的起源和进展(2)了解和把握公共关系兴起和进展的一样社会历史条件(3)了解现代公共关系和当代公共关系2、重点、难点重点:公共关系兴起和进展的一样社会历史条件难点:现代公共关系和当代公共关系3、讲明: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摸索题:(1)“报刊宣传”与“揭丑运动”对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有什么意义?(2)现代公共关系的不同进展时期各有什么特点?(3)公共关系事业如何样迎接以后的挑战?公共关系的主体( 6学时)1、差不多要求(1)把握公共关系主体的界定、分类和特点(2)了解和把握公共关系主体的三种形式(3)了解和把握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素养、培养、考核和治理2、重点、难点重点:公共关系主体的界定、分类和特点以及公共关系主体的三种形式难点:公共关系主体的三种形式3、讲明:教学方法:讲授式、研讨式教学摸索题:(1)什么是公共关系主体?它有哪些特点?(2)比较公共关系部与公共关系公司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公共关系》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1e03ff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b.png)
《公共关系》教学大纲Pub1icRe1ations课程编码:25A00037学分:2.0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计划学时:32其中讲课:32实验或实践:0上机:0适用专业: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推荐教材:居延安著《公共关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参考书目:张映红著《公共关系学教程》,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年。
杨魁著《现代公共关系学》,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广告学等传播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从公关理论出发,介绍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发展历史,使学生对公共关系学有比较系统的理论认识。
同时本课程着眼于务实,通过大量介绍并分析国内外经典公共关系案例,避免纯粹思辨,强调启发性和实践性,使学生结合实际内容和工作需要思考公共关系的本质内涵和从业要求,侧重本学科的应用性,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从而具备进一步提升公共关系能力的基础和空间。
课程的基本要求1、根据公共关系“着眼于人”、“双向沟通”等特征,以系统的理论线索串联所有公共关系要领与精神,配合翔实的案例分析,使学生在深刻理解公关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公关实务的技巧技能。
2、要求能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正确理解与使用公共关系的原则与方法,在组织建设和管理上,政府形象的塑造和国际政治的过程中国际间交往,甚至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具备公关意识与能力。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公共关系导论建议学时:4[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公共关系的性质与功能[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关系的概念及其性质[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课内容]第一节作为现代社会传播活动的公共关系第二节作为一门学科的公共关系学第三节研究公共关系学的现实意义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公关关系学教学大纲
![公关关系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4c7cda6bb4cf7ec4bfed052.png)
公关关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公共关系学不仅是财经类、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课,而且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等专业的重要课程。
在工商管理类课程体系中,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同时还可作为全院其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学习本课程之前应该首先学习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传播学、会计学、经济法等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规范的名称是:公共关系学英文名称:Public Relations修订大纲主要参考书:董原主编.公共关系学.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版。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把握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了解公共关系的真正涵义,正确认识公共关系在现代管理中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学习和理解公共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组织与公众沟通的过程、手段和方法。
学习这门课程,除了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的内容之外,要密切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努力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的公共关系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
三、教学时数教学时数根据不同专业确定。
实践和实习课时控制在总课时的18%~20%。
总时数为54学时,每周3学时,上课18周。
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理工科专业及选修课安排周2学时,总课时在36学时。
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为主,兼参与企业的策划活动。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借助课堂讨论、计算机模拟、社会实践、市场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咨询与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公关决策能力和公关创新策划能力。
在教学中应当注意:要多联系中国实际,逐步进行双语教学,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验,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
考核方法:平时成绩、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期末闭/开卷考试。
五、教学内容公共关系学是研究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组织如何与公众进行双向传播与沟通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82521fce2bd960591c6779f.png)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编号:100055学时:48学分:2.5适用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理论学习公共关系学,要求学生了解公共关系的发展历史、活动性质、活动规律,理解公共关系的工作原则、工作方法,懂得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基本过程,懂得新闻传播的性质、特点,掌握开展各类公共关系的目的、方法,熟练掌握口语传播、文字表达、实像传播的规律和技巧,熟练掌握各种公共关系礼仪、规范。
2、能力、技能培养通过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可使学生了解公共关系策划的过程、规律,初步掌握公共关系计划的制定技巧、各种公共关系调查的方法,掌握开展各种公共关系活动的方法、技巧,熟练掌握各种公共关系文书写作的技巧、公共关系交际的技巧,熟练掌握组织开业典礼、周年庆典、赞助等活动的技巧。
二、课程教学大纲说明1、开设本门课程的意义和教学指导思想;本门课程的研究对象、性质;本门课程的知识、技术在国内外的情况及发展前景。
意义:学习公共关系学是现代人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不论什么人、什么组织都不能孤立存在,都要与外界相互交流和合作,这就需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公共关系理论和技能。
教学指导思想:通过公共关系学的教学,使学生得到多种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如公共关系活动策划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掌握了这些能力会使毕业生更顺利地就业及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研究对象:研究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要素、职能、过程、方式方法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性质: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管理科学。
本门课程的知识、技术在国内外的情况及发展前景:作为公共关系学研究对象的公共关系活动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二十世纪后公共关系学理论诞生,从而使公共关系活动获得大发展,不仅经济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等也都纷纷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成为社会组织的管理活动和个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因此,公共关系很快在西方国家普及开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关系教学大纲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课程教
学大纲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计划总学时:20 实践学时:6
课程类型:选修课
课程性质:院级选修课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制订人:旅游经贸系旅游专业组黎丹妮
制订时间:2008年4月
审定人:
审定时间:
制订时间及次数:2008年4月1日第1次修订
修订人: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院的一门选修课,具有较强的普遍应用性。
旨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交礼仪风范,并有意识地运用礼仪,以便今后在职业生涯中更好的展示自己。
二、课程特色
本课程的教学应强调时代性和应用性的特点,结合实例,配合有关材料和录像片,对有关重点进行实用性的教学。
采用面授辅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力求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三、知识能力培养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在当今社会无论是什么样的组织,什么样的活动,都存在公共关系问题,公共关系正是以协调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为主要任务,渗于其它具体社会关系中的一种新型社会关系。
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
组织形象是由多方面的要素构成的,个人形象就是组织形象的基本要素。
通过公关礼仪,塑造员工的个人形象与组织形象显得特别重要。
学生应该掌握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工作程序,掌握一般的社交礼仪规范。
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在礼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能力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的基本公关素质和公关能力。
2、培养学生合乎礼仪规范,礼仪程序的言谈举止。
3、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理解、宽容、谦逊、诚恳的待人态度,与人为善、庄重大方、谈吐文雅、讲究礼貌的行为举止。
2、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集体主义荣辱观,将个人形象与集体形象的塑造紧密结合起来。
四、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定义
第二节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
第三节公关礼仪与组织形象
教学要求: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掌握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的定义;理解公关礼仪与组织形象的关系;熟悉如何塑造企业形象。
教学重点: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的定义;公关礼仪与组织形象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塑造企业形象。
教学建议:内容较多较细,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实际,多举案例。
第二章私人礼仪
教学内容:
第一节体姿礼仪
第二节交谈礼仪
第三节服饰礼仪
教学要求:了解正确的仪态、化妆、服饰及谈话礼仪要求,并掌握相关要点;
熟悉交谈礼仪的几种形式及服饰搭配的原则。
教学重点:正确的仪态、化妆、服饰及谈话礼仪技巧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与对方谈话的技巧。
教学建议:由教师面授知识点,然后由学生演练相关知识点,当堂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公共礼仪
教学内容:
第一节见面礼仪
第二节送礼礼仪
教学要求:了解正确的会面(包括拜访和迎访)礼仪要求,并掌握相关要点;
熟悉为他人介绍和自我介绍的顺序和原则。
掌握如何正确递接名
片,如何正确、恰当的送礼,送礼的忌讳。
教学重点:会面(包括拜访和迎访)礼仪要求;恰当的送礼。
教学难点:恰当的送礼。
教学建议:影视资料辅助教学,提升直观性。
第四章应酬礼仪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宴会礼仪
第二节西餐和中餐礼仪
第三节舞会礼仪
教学要求:掌握用餐举止、舞场表现及席间做客之规;熟悉西餐及中餐的在礼仪方面的不同;了解西餐的组成,如何安排座位和参加宴会的服饰
要求。
教学重点:用餐举止、舞场表现及席间做客之规。
教学难点:席间做客之规。
教学建议:影视资料辅助教学,提升直观性。
五、教学时数分配
六、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
考试方式为开卷。
平时及作业按学院教学要求的比例计入总评分数。
总成绩=平时(课堂实践表现)20%+作业10%+期末70%
七、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大学生礼仪》金正昆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6月第1版
参考书:《现代公关礼仪》秦启文编西南示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8月第2版《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秦启文编西南示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7月第1版
《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计划总学时:20 实践学时:6
课程类型:选修课
课程性质:院级选修课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制订人:旅游经贸系旅游专业组黎丹妮
制订时间:2008年4月
审定人:
审定时间:
制订时间及次数:2008年4月1日第1次修订
修订人:
一、实践任务及要求
通过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交礼仪风范。
并有意识地运用礼仪,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以便今后在职业生涯中更好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二、实践内容、目的要求和方式
(一)体姿礼仪
1、目的和要求
(1)掌握基本的体姿礼仪:站、走、坐姿,及注意事项。
(2)了解正确体姿礼仪的重要性。
2、实践内容
(1)正确的体姿礼仪教学影片观摩。
(2)教师示范正确的体姿(站、走、坐),抽查学生掌握情况。
(二)交谈礼仪
1、目的和要求
(1)掌握基本的交谈礼仪,及交谈时的注意事项。
(2)了解正确交谈礼仪的重要性,有效交谈的基本途径。
2、实践内容
(1)交谈礼仪教学影片观摩。
(2)教师抽查,学生当堂示范,模拟情景训练。
(三)服饰礼仪
1、目的和要求
(1)掌握基本穿着技巧,大学生面试时着装的注意事项。
(2)了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女性化妆的技巧。
2、实践内容
(1)服饰礼仪教学影片观摩。
(2)课堂讨论:大学生如何着装。
(四)见面礼仪
1、目的和要求
(1)掌握如何递接名片,见面时着装、礼仪的注意事项。
(2)了解如何到别人家做客和迎接别人到访。
2、实践内容
(1)见面礼仪教学影片观摩。
(2)课堂讨论:如何做个受欢迎的访客。
(五)访送礼仪
1、目的和要求
(1)掌握拜访和迎访的基本技巧,家庭布置和拜访交谈礼仪,如何送礼。
(2)了解如何选择适合的鲜花,花语。
2、实践内容
(1)课堂讨论:如何送礼。
(2)情景模拟训练:家访
(六)宴会礼仪
1、目的和要求
(1)掌握常见宴会布置的方式,中西餐用餐礼仪差异。
(2)了解如何赴西餐邀请,女性宴会化妆的技巧,中西餐用餐注意事项。
2、实践内容
课堂练习:如何布置会场。
三、实践教学时数安排
四、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
考核方法: 随堂抽查。
成绩=平时出勤20%+课堂提问30%+演示50%
五、教材及实践指导书
教材:《大学生礼仪》金正昆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6月第1版
参考书:《现代公关礼仪》秦启文编西南示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8月第2版《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秦启文编西南示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