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八年级上语文版第21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6

合集下载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6.21《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6.21《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及答案

6.21 小石潭记1.写出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水尤.清冽( )(2)佁然..不动( )(3)心乐.之( )(4)斗.折蛇行( )(5)其岸势犬牙差互..( )(6)记之而去.( )(7)悄怆幽邃..( )(8)隶.而从者( )答案:(1)特别(2)愣住的样子(3)以……为乐(4)像北斗七星那样(5)互相交错(6)离开(7)幽深极了(8)随从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译文:(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答案:(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

(2)小溪两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3)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

(4)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茎蔓,(彼此)覆盖、缠绕、摇晃、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B.四面/竹树环合C.潭中鱼可/百许头D.以其境/过清【解析】选C。

正确的节奏划分应为“潭中鱼/可百许头”。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潭西南..而望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解析】选D。

D项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A、B、C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5.课内阅读。

(2013·苏州中考)阅读《小石潭记》前两段,完成(1)~(4)题。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下.见小潭( )②参差..披拂(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④往来翕忽..( )答案:①向下②参差不齐③表示估计数目④轻快敏捷(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译文: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文:答案:①(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起来,高出水面。

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小石潭记每课一练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小石潭记每课一练 语文版

21 小石潭记每课一练1.给加点的字注音。

篁.( )竹清冽.()为坻.( )佁. ( ) 然不动参差..()( )寂寥.( )无人翕.( )忽犬牙差.( )互俶.尔()悄.()怆.()幽邃.( )2.填空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__________(人名),本文是他的“_________”的第四篇。

②文章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_________的特点。

文章中体现溪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 。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隔篁.竹如鸣.佩环心乐.之水尤.清冽.近岸,卷石底以.出潭中鱼可.百许头日光下.彻俶尔..远逝斗.折蛇.行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4.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

①环如鸣佩环②清水尤清冽四面竹树环合以其境过清③可潭中鱼可百许头④之乃记之而去明灭可见心乐之不可知其源⑥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不可久居隶而从者⑤为为坻、为屿⑦以全石以为底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⑧上影布石上卷石底以出坐潭上吾欲辱之,何以也5.课文理解①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huáng liè chí yǐ cēn cī liáo xī cī chù qiǎo chuàng suì2.①柳宗元永州八记②清冽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竹林;“鸣”是使动用法,意思是发出响声;喜爱;特别;寒冷;相当于“而”;大约;往下;忽然;像北斗七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深;过于4.①玉制的装饰品;环绕②清澈;冷清③大约;可以;能够;能够④之这篇文章;指听到的水声⑤成为;作为⑥由;跟从⑦用,把;因为;相当于“而”;凭借⑧上面;边上5.①游览的先后顺序。

八年级语文上册小石潭记 同步练习(一)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小石潭记 同步练习(一)语文版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一)第一部分:1、该文选自,作者,唐朝著名。

(3分)2、注音:(5分)篁()洌()翕()邃()坻()3、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

(4分)4、下列词用法不同的是()(3分)A、闻:隔篁竹,闻水声余闻之也久B、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潭中鱼可百许头C、其:以其境过清不可知其源D、差:参差披拂犬牙差互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5分)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⑵皆若空游无所依(依:)⑶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⑷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悄怆幽邃:)⑸隶而从者(隶:)6、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4分)7、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⑴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⑵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⑶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8、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分)9、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却又无处不在写。

(5分)10、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多选)(4分)A、闻水声,如鸣佩环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C、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D、俶尔远逝,往来翕忽E、斗折蛇行,明灭可见F、凄神寒骨,悄怆幽邃G、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H、日光下彻,影布石上11、解释下列多义词:(6分)⑴环:如鸣佩环()四面竹树环合()⑵清: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⑶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12、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6分)⑴写鱼静态的句子:⑵写鱼动态的句子:⑶写鱼情态的句子:13、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4分)A、深秋时节出游,天气凉了B、游的时间长了,接近黄昏,下了寒气C、小石潭四周没有多少游人,潭水很凉D、自己的心境凄苦孤寂第二部分:(一)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左亻右台)然不动;(左亻右叔)尔远逝,往来翕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小石潭记 同步训练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小石潭记 同步训练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小石潭记同步训练基础锤炼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篁.竹()清冽.()卷.石底以出()坻.()屿.()嵁.()佁.然()俶.尔()翕.忽()差.互()悄怆..()()2.解释下列加点词。

(1)从小丘西.行()(2)卷.石底以出()(3)如鸣.珮环()(4)伐.竹取道()(5)可百许.头()(6)水尤.清冽()(7)佁然.不动()(8)俶尔..远逝()(9)往来翕忽..()(10)悄怆..幽邃()3.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多义词。

(1)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2)如鸣珮环./四面竹树环.合()()(3)参.差披拂/犬牙差.互()()(4)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5)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6)皆若空游.无所依/同游.者()()(7)从.小丘西行/隶而从.者()()(8)斗折蛇行./按辔徐行.()()(9)以其境过清./水尤清.冽()()(10)不可久居./面山而居.()()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坚守4天4夜后,阿央邓珠、铁塔等人终于开始陆续有序撤离。

为了保证安全,仍有一批人员继续坚守。

(删去“终于”)B. 中国村庄的命名对“和平”“团结”“胜利”等饱含正能量、并能引发红色记忆的格外青睐。

(在“格外青睐”前加上“词汇”)C. 目前我们正在致力于发展超级杂交水稻,并且取得了成就,在商业推进上得到了发展。

(将“推进”改为“推广”)D.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提出,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删去“使”)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儿童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青少年成为阅读主力军。

中国有3亿青少年处于黄金阅读年龄,巨大的需求拉动巨大的供给。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原创图书和儿童阅读迅猛发展,少儿类图书销售连续十多年增长,每年出版新书约4万余种,每年销售达130多亿元,其中儿童文学书籍超过30%~40%。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21课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卷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21课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卷

(4)作者描写小石潭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综合性学习。
第1页(共4页)
有人说,小石潭是一幅画,这幅画既有粗线勾勒,又有工笔细描。粗线勾勒时,寥 寥数笔,就点出了小石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和“四面竹树环合”的主要特点。 工笔细描时,近岸之石的奇形怪状,水中游鱼的怡然自得,溪流岸势的犬牙差互,整体 环境的凄神寒骨,刻画得淋漓尽致,形神兼备。 (1)市旅游公司准备开发小石潭这一景点,想请班上每一个同学仿照示例为小石潭的景 物设计一个景点,你所设计的景点名称是什么?设计的依据又是什么? (2)每一个景点都要有一段导游词,请你仿照示例,为你所设计的景点写一段导游词, 要求抓住其特点,用富有激情、生动的语言进行介绍。 小径通幽﹣﹣走入小径,你会体会到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的优美意境,会闻到沁人心脾 的翠竹清香,会听到如鸣佩环的潺潺的流水声,也会欣赏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近观则 竹树环合,清风徐来;远眺则群山连绵,雾霭苍茫。 二、课内精读 7.阅读课文《小石潭记》选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曰恕己,曰奉壹”, 回答下列问题。 (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水尤清.冽.(清凉) B.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表示能愿) C.隶.而从者(随从) D.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 (3)小石潭的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三、拓展阅读 8.【甲】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毁②,榛莽③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④通。远 吞山光,平挹江濑⑤,幽阒⑥辽夐⑦,不可具状⑧.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 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⑨然;宜投壶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桃花源记测试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1)阡陌交通(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1)便舍船屋舍俨然(2)遂与外人间隔中间力拉崩倒之声(3)设酒杀鸡作食皆出酒食(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从“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一句可以看出桃源人怎样的生活状况和待客之道?(2分)桃花源记测试二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的全部内容。

《小石潭记》练习姓名学号1、请为下列加粗字注音:如鸣珮()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参()差()披拂往来翕()忽斗()折蛇行悄()怆()幽邃犬牙差()互寂寥()无人2、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凛liè()翠màn()连zhuì()清chè()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行:____________________)⑵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游:____________________)⑷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_________蛇:_________)⑸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____________________)⑹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凄:_________寒:_________)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A、⑴……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清:_______________)⑵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_______________)B、⑴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乐:_______________)⑵……似与游者相乐。

(乐:_______________)C、⑴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__________)⑵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可:_______________)D、⑴……皆若空游无所依。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内容预览:《桃花源记》同步练习桃花源记测试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1)阡陌交通(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1)便舍船屋舍俨然(2)遂与外人间隔中间力拉崩倒之声(3)设酒杀鸡作食皆出酒食(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从“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一句可以看出桃源人怎样的生活状况和待客之道?(2分)桃花源记测试二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10 小石潭记一、单选题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篁竹(huáng)清冽(liè)B.为坻(chí)为嵁(kān)C.参差(cēn cī)佁然(yǐ)D.俶尔(shū)翕忽(xī)2.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如鸣珮环青树翠曼往来翕忽B.犬牙差互水尤清冽竹树环合C.明灭可见凄神寒骨悄怆幽邃D.其境过清隶而从者纷至沓来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潭中/鱼可百许头C.其岸势/犬牙差互D.四面竹树/环合4.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皆若空游无所依C.其岸势犬牙差互D.四面竹树环合6.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裨形胜(增益)B.彰示来者(过来的人)C.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D.五色交辉(交相辉映)7.选择与例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词语。

(1)如鸣珮环()A.鸟鸣百啭B.不平则鸣C.百家争鸣D.一鸣惊人(2)潭中鱼可百许头()A.问渠哪得清如许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C.封官许愿D.高可二黍许(3)水尤清冽()A.怨天尤人B.无耻之尤C.以儆效尤D.效果尤佳(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A.清锅冷灶B.为官清廉C.清风明月D.水至清则无鱼8.下列对本文《小石潭记》的分析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开头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

B.采用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语言简练优美。

C.抓住小石潭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在写景中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二、默写9.名句默写。

①坐潭上,,,,。

②文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语句是:,。

(完整版)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及答案

i hi re d h 《小石潭记》练习题一、基础知识。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一、篁(huáng )竹 心乐(lè)之 清冽(liè) 坻(chí) 屿(yǔ) 嵁(kān)蔓(wàn )参(cēn)差(cī) 佁(yǐ)然 俶(chù)尔 翕(xī)忽 犬牙差(cī)互 寂寥(liáo )悄(qiǎo)怆(chuàng ) 幽邃(suì ) 龚(gōng )隶(lì) 佩pèi 伐fá竹 (二)解释下列带点字的意思。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自,由 。

如鸣佩环 发出声音。

心乐之 以……为乐 伐竹取道 砍 开辟 下见小潭(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水尤清冽清澈全石以为底 以为:把……作为 近岸靠近 为坻 水中高地 为屿 小岛 为嵁不平的岩石 为岩 成为 皆若空游 在空中 佁然 愣住的样子。

俶尔 忽然翕忽 动作轻快敏捷的样子 似与游者相乐 逗乐 潭西南而望 向西南 以其境过清 因为乃记之而去 代小石潭的景物。

隶而从者跟随 崔氏二小生 年轻人全石以为底 作为 凄神寒骨(使动用法)使……凄凉。

(使动用法)使……寒冷。

其岸势 指溪身 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参差披拂 长短不齐 乃记之而去 离开 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一样 像蛇爬行那样(三)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1.潭中/ 鱼可百许头 (或 潭中鱼 /可百许头)2.其岸势 /犬牙差互(四)翻译下列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它们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的东西。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只见)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蜿蜒,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样的环境)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这氛围令人感到忧伤。

2016秋语文版语文八上第21课《小石潭记》练习题

2016秋语文版语文八上第21课《小石潭记》练习题

2016 秋语文版语文八上第21 课《小石潭记》 word 练习题小石潭记练习题一、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篁竹()清冽()为坻()为屿()为堪 ()怡然 ()俶尔()翕忽 ()差互 ()悄怆 ()()幽深()寥寂()摇缀 ()隶 () 参差()()2、写潭水清亮的句子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写潭的水源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写作者感觉的句子_______, _______。

写小石潭就是人迹罕至的地方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

与“皆若空游无所依”相响应的一句就是_______________ 。

写潭中鱼静态的句子_____, _____,____,动向句 _____, _______。

烘托作者抑郁悲悲伤情的句子就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走开小石潭原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小石潭记》中最能表现作者临时忘忧的快乐心情的句子就是______________.二、理解性默写:1、作者就是如何发现小石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消逝潭的全貌就是如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游鱼与潭水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就是如何描绘潭上光景的?(或作者描绘小石潭四周光景的句子)5、写潭水清亮的句子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写潭的水源的句子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写作者感觉的句子_________, 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小石潭记习题精选试题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小石潭记习题精选试题

创作;朱本晓2022年元月元日小石潭记习题精选助学指要这篇游记是柳宗元的“八记〞之一。

文章突出了小石潭石底、水清、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感慨。

学习这篇课文,要仔细体会作者生动、细致的描写,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读读练练一、根底知识及其运用1.给下面词语中加下画线的字注音。

篁竹〔〕嵁〔〕参差〔〕〔〕寂寥〔〕翕忽〔〕悄怆〔〕坻〔〕2.根据拼音写出下面词语中所缺的汉字。

清liè〔〕幽suì〔〕yǐ〔〕然不动chù〔〕尔远逝3.翻译以下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二、整体理解1.课文第一段景物描写表现了小石潭什么特点?第二段描写“潭中鱼〞有什么作用?2.找出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

创作;朱本晓2022年元月元日三、课内语段阅读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选段略了第二段,第二段内容是什么?第二段中你最欣赏哪一两句?为什么?2.以下各组语句中加下画线的字意思一样的一组是〔〕。

为师矣为坻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百许头明灭可见清冽以其境过清3.柳宗元文章语言简练干净,从文章前半局部,我们不难感受到小石潭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时“潭中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以及创作;朱本晓2022年元月元日作者一时流露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但文末“悄怆〞“过清〞却隐约流露出作者贬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八年级语文上册 21.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1.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语文版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一、基础部分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篁竹(hu án ɡ) 清冽(li è)B .为坻(ch í) 为嵁(k ān )C .参差(c ēn c ī) 佁然(y í)D .俶尔(sh ū) 翕忽(x ī)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_______ ()_______ (坻抵 ⎩⎨⎧)_______ ()_______ (嵁湛⎩⎨⎧)_______ ()_______ (冽洌⎩⎨⎧)_______ ()_______ (怡佁 3.下列加点的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石以为底。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B .潭中鱼可百许头。

——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 .佁然不动。

——(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 .凄神寒骨。

——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阅读下文,完成5~10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5.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_,河东人,________代文学家,他和___________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列________________之首。

6.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7.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8.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9.作者为何说小溪的“明灭可见”?10.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二、提高部分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八年级上语文版第21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6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篁.( )竹卷.( )石底以出为坻.( ) ( ) 然不动寂寥.( )无人翕.( )忽幽邃.( ) 犬牙差.( )互2.填空
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
他的第四篇。

③.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的气氛。

④.从文中可知同游小石潭的共有人
⑤.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为.坻为屿 B 之乃记之.而去
为.宫室器皿余闻之.也久
C乃乃.记之而去 D 尔尔.远逝
乃.不知有汉惟手熟尔.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相关练习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为,为,为。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连。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所缺的语句。

4.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B 斗折蛇.行(像蛇一样)
C 不可久居.(居住)
D 影布.石上( 映)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全石以为底。

②不可知其源。

6.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7.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 探究拓展训练]
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

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

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佚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

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籍,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湫静;石梁急,龙湫缓;石梁冲荡无前,龙仇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
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8.解释下列加点词
及前谛视
..异也 ( ) .. ( ) 此其所以
或远立而濡.其首( ) 以为瀑状.不过尔尔 ( ) 9.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大龙湫恰无声响飘散无着的原因是
②游览大龙湫给作者的启示是 . 10.“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这句话中用到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
【基础知识训练】
1.huáng quán chíyíliào xīshuìcī2.①抒情议论散文②柳宗元山水游记《永州八记》③潭中景物小潭源流④六⑤B 3.坻屿岩4.C 5.①整块的石头作为潭底②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6.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7.略
【探究拓展训练】
8.仔细看……的原因沾湿……的样子9.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10.排比、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大龙湫是瀑非瀑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