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生物的特征包括结构、功能、繁殖和适应环境等方面。

2.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3.能够描述和比较不同生物的特征。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准备:1.PPT课件和投影仪。

2.不同种类的生物标本或图片。

3.实验器材和材料,如显微镜、玻璃片、镊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生物的特征的概念,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生物特征的理解。

2.展示一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生物,让学生尝试找出它们的特征。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通过PPT,介绍生物结构的特征,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等。

2.介绍生物功能的特征,包括新陈代谢、运动、感受等。

3.介绍生物繁殖的特征,包括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等。

4.介绍生物适应环境的特征,包括行为适应和结构适应等。

三、实验探究(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一份生物标本或者图片,让他们观察并描述该生物的特征。

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描述,其他小组进行比较和讨论。

3.鼓励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或其他微观特征。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生物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四、展示和讨论(20分钟)1.展示一些特殊的生物特征的例子,如鸟类的飞行特征、鱼类的游泳特征等。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生物会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如何适应它们的生活环境。

3.学生讨论并分享他们对生物特征的理解和观点。

五、评价和反思(10分钟)1.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2.让学生思考他们在本堂课中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探究。

拓展延伸:1.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生物,深入研究并做一个关于该生物特征的报告。

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不同生物的特征。

3.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其中一特定特征在不同生物中的变化和作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的方式提高他们对生物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1.1生物的特征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1.1生物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实验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
2.针对学生在观察、实验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生物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阶段,教师应详细讲解生物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1.生命活动需要营养:解释生物如何从外界获取营养,以维持生命活动。
2.能进行呼吸:介绍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它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3.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阐述生物如何排出废物,以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4.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讲解生物如何感知和响应外界环境变化。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特性,以及细胞的构成。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生物学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生物图片,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共同特征。
2.提问:“大家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征吗?”鼓励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3.阐述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生物教案9篇

《生物的特征》生物教案9篇

《生物的特征》生物教案9篇《生物的特征》生物教案1一、教学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5.感悟一切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乐于观察身边的各种生物,从而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意义。

6.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分析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两点:(1)区别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从现代生物学发展水平的角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在教学中不能直接讲述,而是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由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教学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的目标。

3.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4.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准备:①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四、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本节课的导入可这样设计:可让学生观察有山、水、虫、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这一问题,可与学生一起对照教科书上的描述,进行比较归纳。

但是,这些例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与学生讨论时,应让学生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补充,如生物对外界的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等,以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本节教学,以观察讨论为主,辅以阅读、讲授等法。

2.设计思路首先让学生回忆在小学自然课里已学过的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区分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的特征的教案

关于生物的特征的教案

关于生物的特征的教案【篇一:教案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教师准备:实物(珊瑚)、挂图(美丽的大自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出示挂图:美丽的大自然,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请举出挂图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2、教室里有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3、你是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要想准确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物体,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见p2。

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学生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画面,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

观察常见的物体,如盆栽花卉、西红柿、黄瓜、蝴蝶、课桌、讲台等,来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三、讲授新课(一)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耐心、及时记录;积极思考并与他人交流看法。

(二)什么是生物?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呢?(三)生物的特征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根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自养;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细菌、真菌分解动物、植物遗体和粪便获取营养,营养方式为异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对刺激作出的反应是小叶片下垂,这是长期自然选择中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有利于它的生存;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还有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需要营养、能够呼吸、能够生长和繁殖等。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和联系。

3、学生能够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对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和联系。

3、生物的基本特征对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病毒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2、新课学习(1)需要营养: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生物需要营养的事实,让学生理解生物体不断地从外界吸收养料,用于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

(2)能够呼吸: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生物能够呼吸的事实,让学生理解生物体不断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3)能够生长和繁殖: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的事实,让学生理解生物体不断长大、繁殖下一代的过程。

(4)应激性: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生物具有应激性的事实,让学生理解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

3、探索与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或者观察,探索生物的基本特征,例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呼吸过程等。

4、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物的基本特征对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评估1、课堂提问: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的理解情况。

2、练习题: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的掌握情况。

3、观察报告:学生完成观察报告,展示对生物基本特征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例如学生参与度高、实验操作顺利等。

2、不足之处:针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例如学生对某些生物特征的理解不够深入等。

3、改进措施:提出针对本节课的改进措施,例如加强学生对生物特征的对比理解、增加实验探索环节等。

初中生物教案生物的特征

初中生物教案生物的特征

初中生物教案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 掌握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分方法;
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生物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物的特征是指生物体内具有的生命特性,如生长、繁殖,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等。

难点:学生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分概念,能够准确描述生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实物展示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2. PPT课件;
3. 学生活动手册;
4. 小组讨论或实验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老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生物和非生物,并引导学生讨论他们之间的区别。

二、学习生物的特征(15分钟)
1. 通过PPT介绍生物的特征:生长、繁殖、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等;
2. 分组讨论生物具体的特征,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三、实验环节(20分钟)
老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进一步理解生物的特征。

四、总结归纳(5分钟)
老师总结生物的特征,并和学生一起回顾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家里或校园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并写一份观察报告。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生物的特征展开教学,通过实物展示、PPT介绍和实验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特征。

未来教学中可以添加更多的案例和实验,加深学生对生物特征的理解。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理解生物的组成和结构。

3.掌握生物的基本分类方法。

二、教学内容1.物质组成:细胞、有机物和无机物。

2.生物结构: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生物分类:按照营养方式、细胞结构和生活习性进行分类。

三、教学重点1.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组成。

2.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生物的特征和组成,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基本结构。

2.案例法: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分类。

3.讨论法: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引入生物的特征,提问学生关于生物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2. 生物的组成 (15分钟)1.介绍生物的组成:细胞、有机物和无机物。

2.讲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帮助学生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生物的分类 (20分钟)1.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按照营养方式、细胞结构和生活习性进行分类。

2.以案例方式进行生物分类实例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3.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4. 总结和达成目标 (10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

2.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生物的基本特征、组成和分类方法。

3.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确认是否达成教学目标。

六、教学评价1.针对课堂讨论和学生的回答,评价学生对生物特征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2.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3.回顾学生的练习和作业,评价学生对生物分类原则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1.阅读相关教材,巩固对生物的特征和组成的理解。

2.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对生物分类方法的掌握。

3.总结归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做好笔记。

以上是《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的内容,希望能满足您的需求。

《生物的特征》教案(合集15篇)

《生物的特征》教案(合集15篇)

《生物的特征》教案(合集15篇)《生物的特征》教案(合集15篇)《生物的特征》教案1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的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我想从以下几个局部来进展我今天的说课,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p新教材的生物学,它是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所以把生物圈放在了第一单元,我们知道生物圈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而这个活力勃勃的生物圈主导者是:生物。

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是情理之中的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生物,掌握生物的根本特征就显得非常必要,所以“生物的特征”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初中生物学的第一单元第一章中的第一节,可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生物学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

因为只有理解了什么是生物,并掌握了生物的根本特征,才能为以后生物学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根底。

本课教材内容的按排也独具特色,首先,通过简单明了而又通俗易懂的文字逐一描绘了生物的根本特点,符合初一新生的认识程度,到达了过目不忘的效果。

其次,每一根本特征都配有学生耳熟能详的相关图片,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各种根本特征的理解。

〔二〕教学目的根据课程标准,教参分析^p ,以及教材内容分析^p ,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1〕通过辩认详细事例,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的根本特征。

2、才能目的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语言表达才能,以及分析^p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3、情感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同时进步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认知才能,确定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可以举例说明生物的各种根本特征。

2、教学难点作为生物之一植物的各种根本特征的理解。

二、说教法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察法,同桌讨论,小组合作交流等教学法。

在这些教学法的引导下,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历积极考虑,畅所欲言,与同学一起共同理解了什么是生物,也掌握了生物的根本特征。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长、发育、代谢、适应、繁殖等;2.理解生物特征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掌握通过观察生物特征来认识生物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生物的基本特征:–生长:生物体体积、体重的增加;–发育:生物体从胚胎到成体的过程;–代谢:生物体对外界物质的吸收、利用和排泄过程;–适应:生物体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响应;–繁殖:生物体繁殖后代的过程。

2.生物特征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特征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策略;–生物特征的多样性与环境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以下问题,引发学生对生物特征的思考:•你认为生物的特征有哪些?•生物的特征和环境有什么关系?2. 讲解与示范(3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具体的生物例子进行示范。

可以准备一些图片或幻灯片来辅助讲解,但不能展示给学生。

3. 学生实践(40分钟)学生进行以下实践活动:活动一: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1.随机分发给每个学生一颗植物的种子。

2.学生将种子栽种在花盆中,并记录下栽种的日期。

3.学生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每天的观察结果。

活动二:观察昆虫的发育过程1.将一些蚕蛹放在透明容器中。

2.学生每天观察蚕蛹的变化,并记录下每天的观察结果。

4. 学生展示与讨论(20分钟)学生根据实践活动的结果,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5. 小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实践活动观察生物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通过学生的实践和展示,可以了解学生对生物特征的理解和观察能力。

在评价方面,可以结合学生的观察记录和讨论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和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生物的特征教案人教版初中

生物的特征教案人教版初中

生物的特征教案人教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由细胞构成等。

2. 能够运用这些特征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生物的基本特征。

2.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教学难点:1. 生物特征的理解和运用。

2.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生物和非生物的实物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区分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由细胞构成等。

2. 通过实例来解释这些特征。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运用生物的特征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结果。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生物的特征。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练习和总结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实例来解释生物的特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生物的特征》教案

《生物的特征》教案
描述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作业二:填空题
根据所学知识,填写生物的各个特征 及其作用。
列举不同生物的特殊特征。
作业三:选择题
选择题一
下列哪些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
选择题二
下列哪些属于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作业四:论述题
论述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论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06 检测与反馈
检测方法
课堂提问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生物特征 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
04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导入
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什 么是生物?生物有哪些特征?”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情境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物和非生 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生 物和非生物的区别,从而引
03
生物的定义
教师向学生介绍生物的定 义,并解释为什么生物具 有这些特征。
心。
个性化指导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 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
掌握生物特征的知识。
07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教学效果
学生对生物特征的理解情况良好,能 够准确回答相关问题。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在概念理解上仍存在困惑, 需要加强练习和巩固。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操作,学生能够 更加直观地理解生物特征。
生物能够繁殖后代,并传递遗 传信息,使后代具有与亲代相 似的特征。
5. 进化与适应性
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 适应环境,形成各种不同的物
种和生态类型。
生物分类
总结词
理解生物分类的原理和方法
详细描述
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遗传等方 面的特征,将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它有助于我们 认识和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相互关系,以及生物在自 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生物分类的依据包括物种间的 相似性和差异性、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关系等。 通过分类,我们可以将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 科、属、种等不同等级的类群,从而更好地研究和利 用生物资源。

七年级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优秀7篇)

七年级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优秀7篇)

七年级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优秀7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一第一章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一、重点难点:1.认识显微镜的部分名称;2.如何在低倍镜下调焦并找到要看的物体;3.细胞各结构的功能;4.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二、知识点1.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2.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3.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4.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5.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一手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玻片的边缘,另一只手拿纱布将玻片放在两层纱布之间,用食指和拇指夹住轻轻擦拭,用力要均匀。

6.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影响观察,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7.细胞壁只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是不具有生命活动的,而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则是生活着的。

8.植物体是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植物体从小到大是体内细胞增多和增大的结果,而不是水和养料堆积增多使植物体长大的。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一、重点难点:1.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2.植物体、动物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3.细胞的分化。

4.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知识点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篇一:初一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起始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基础上,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学生对于生物的生命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些自己熟悉的生物,从而形成一个基本观点: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学情分析《生物的特征》是本书的开篇之作,教学的对象是刚刚步人中学的七年级学生,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为进一步学习生物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讨论,理解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

2.理解生物和非生物,学会比较、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3.在观察、讨论和分析的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分析综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周围的物体(或教师提供的物体),了解什么是生物。

2.通过观察教材中展示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尝试说明生物的共同特征包括哪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片资料,了解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养成爱护植物的习惯,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方法讨论、探索实验式与讲解。

重点难点重点1.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每名学生说出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

(不能重复)2.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特征?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3.自然界有生物和非生物,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将不同的生物区分开来?从今天开始,我们来进一步学习《生物学》。

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

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

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生物的特征及其分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分类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生物的特征教学包括以下内容:1.生物的特征:–外部特征: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

–内部特征:器官、组织、细胞等。

2.生物的分类:–植物:根茎叶花果种子等特征。

–动物:羽毛、有无脊椎、哺乳方式等特征。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出生物的特征是指观察生物外部和内部的一些显著特点,通过这些特征可以进行生物的分类和研究。

2.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生物的特征和分类的基本概念,并介绍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的分类内容。

3.分组探究(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生物的特征观察和分类实践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生物,并观察其外部和内部特征,记录下来。

–小组讨论并归纳总结该生物的分类依据和特征描述。

4.呈现和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呈现所选择生物的特征和分类依据,并进行简要的汇报。

–教师带领全班总结各组汇报的结果,讨论生物的特征和分类的重要性。

5.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提供其他生物样本或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分类,进一步巩固教学内容。

–学生可以借助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了解更多生物的特征和分类信息。

6.归纳提高(5分钟):–教师归纳生物的特征及其分类要点,让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生物,观察并记录其特征,给出分类依据,并写一篇简短的观察报告。

四、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观察和分类活动中的表现。

2.学生完成的观察报告。

3.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汇报的情况。

初中生物的特征的教案

初中生物的特征的教案

初中生物的特征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够区分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似与差异。

2. 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基本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教学内容:
1.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长、营养、运动、感应和繁殖。

2. 生物的分类方法:按外形特征分类、按生活习性分类、按营养方式分类等。

3. 不同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探讨生物的基本特征。

2. 探究:让学生观察不同生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让他们分析生物的相似与差异。

3. 教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讲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并举例说明。

4. 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对不同生物进行分类,并解释他们的分类原因。

5. 总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多样性和相似性。

教学资源:
1.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不同生物的照片或视频。

2. 实物:让学生观察实际的生物样本,如植物、昆虫等。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的分类能力和解释能力。

2. 利用小组讨论或展示作品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生物特征和分类的掌握程度。

拓展活动:
1. 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生物的分类和研究。

2. 安排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的多样性。

思考题:
1. 为什么要对生物进行分类?
2. 生物的基本特征对于其生存和繁殖有何作用?
教学反思:
1. 是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3. 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024年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通用

2024年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通用

2024年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通用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通用1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教学授课的对象是七年级新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持久性不强。

具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力,但理性认识不强。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还要加强。

学生具有一定的小学自然基础,但缺乏正确的生物科学的学习方法。

结合学生和课本内容的特点,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探究法”,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在整堂课中主要以学生讨论、探究、合作学习为主,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东西拿来做教具,引导学生去认识生物,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从而真正理解“生物”的意义所在;穿插一些小游戏,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与探究,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相关内容。

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转变与学生方式的变革,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及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三、重点难点重点:1.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的形成以及学生讨论的组织。

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媒体身边常见事物的图片(山、石、树、昆虫等等),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六、教学过程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上新课前先做一个游戏:教师展示生物和非生物的实物(如盆栽植物、小动物)和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是根据初一新生好奇的特点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质疑启思,讨论问题:讨论的问题是:①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②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讨论分小组进行,讨论后全班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使全班不同层面的学生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真正体现了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1.1.2《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1.1.2《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师在本节课重点要通过图片、生活经验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以及教师的适当补充和提示,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理解生物的根本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机器人跳舞”,我们观察了周围环境中的生物,机器人是不是生物呢?生物有什么特征。
生物能进行呼吸
吸入氧气,排除二氧化碳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反射和应激性
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长大、产卵、结种子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子代和亲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拓展
辨别生活中的生物:生石花、钟乳石、珊瑚、珊瑚虫、新冠病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板书设计
反思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特征,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又存在差异,这些就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图1-10)。
5、生物是否还有其他的特征?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例如出汗、呼吸、排尿。说明排遗不是排出废物
课堂小结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除病毒外,生物都有细胞结构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需要阳光,动物要进食
(3)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或社会实际问题。
(2)从认识生物的特征引发学生对大自然中生物现状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归纳出生物的七大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等特征是本节课的难点。

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

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

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的特征和特点。

2.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原则。

3.能够区分不同物种的特征和归类。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粉笔、教案、生物样本。

2.学生准备:课本、笔、纸。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即生物的特征和特点。

2.学生:借助课本和以往的知识,对生物的特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与同伴分享。

第二步:引入生物的分类方法1.教师:提问学生,如何将生物进行分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学生:提出各种分类方法,如植物分类、动物分类等。

3.教师:向学生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原则,例如按照物种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进行分类。

第三步:介绍生物的主要特征和特点1.教师:通过课本内容和生物样本,向学生介绍生物的主要特征和特点,如多细胞结构、有机体的组织构成、生物的遗传基因等。

2.学生:积极向教师请教不理解的问题,并与同伴讨论。

第四步:讨论及整理分类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生物的特征,同学们尝试按照生物的特征对不同物种进行分类。

2.学生:同伴合作,讨论各种分类方法的优劣,并整理出一份分类方法。

第五步:实地观察生物样本1.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内观察各种生物样本,并引导学生观察生物的特征和特点。

2.学生:借助教师的引导,观察不同生物的形态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第六步:课堂辨析和总结1.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针对生物样本的观察结果进行辨析,并对不同分类方法的优劣进行讨论。

2.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梳理,并向学生强调生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间的关系。

四、教学反思通过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生物的特征和特点,并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原则。

学生通过观察实地生物样本,提升了对生物的认知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

同时,在课堂讨论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思维。

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结合实例和实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
启发学生用对比法比较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同时可向学生解释不同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如动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
教师活动
什么是生物
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所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所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
观察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挂图,说出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
或实地考察大自然。(适合班额小的农村学校,班额大,需要分小组进行。)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阅读课文。提出问题:“想想你具有哪些生物特征?”对于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生物特征,教师可提示学生,帮助分析。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除我们已经了解到的生物特征之外,谁知道生物还具有哪些特征?”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
巩固练习
多媒体打出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学生讨论哪个是生物,并说明理由。
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的特征
实物对比,通过分析小鸟具有的一些生物特征后,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生物与小鸟对比,说出这些生物具有的与小鸟相同的特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得出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结合自身,分析表述。
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然后学生分小组,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的共同特征。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难点和重点
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学生拿出自带的物体。通过观察常见的物体,如盆栽花卉、西红柿、黄瓜、蝴蝶、课桌、讲台等,来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播放多媒体课件。
提出问题:
“请举出画面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
展示挂图,启发学生找出图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无条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学校可用此法)
教师组织好学生,让其在大自然中认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找观察过珊瑚的同学,给大家描述珊瑚和珊瑚虫的关系,大家讨论后得出答案。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生物的特征去分析。
对平时认真观察生物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说明观察环境对学习生物学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