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文通》的指称理论(1)
从指称、陈述的转化看《马氏文通》的“实字假借”
其类亦别焉 。故 字类 者 , 亦类 其 义 焉耳 ” , 又 说 “ 夫字无定类 , 是唯作文者有 以驱遣之耳” , “ 盖句 读 所 集之 字 , 各 有定 位 , 不 可易 也 ” , “ 惟 字 之 在 句 读也必有其所 ” 。“ 凡字有义 理可解者 , 皆日 实字 , 即其 字所 有 之义 而类 之 , 或 主之 , 或宾 之 , 或 先焉 , 或后焉 , 皆随其义以定其句 中之位 , 而措之
如 为文 字学 上 的“ 字” , 将 做 出说 明 ) , 奠定 了汉 语
乃各 得其 当 。 ” [ 2 1 1 1 因此 他 的实 词分 类 是 以意 义标 准 为主 的 , 从“ 字有 定 类 ” 之 说 。一 旦 字 类 功能 与 其 句 中之 位 不 相 一 致 时 , 马 氏 即用 “ 假借” 言之。
2 0 1 3年 l 2月
第3 2卷 第 6期
安庆 师 范 学院 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J o u ma l o f A n q i n g T e a c h e r s C 0 . l I e g e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词类研究 的基础 , 影响深远 。但是《 文通》 一方面 明确说到“ 字无定类” , 另一方面又从“ 字有定类 ” 来分 析 … , 如“ 凡字之有 数义者 , 未能拘于 一类 ,
必须相其句中所处之位 , 乃 可类焉。 ” “ 字无定义 , 故无定类。而欲 知其类 , 当先知上下之文义何如 耳。 ” …。 但是 马氏又说 “ 字分九类 , 足 类 一 切 之 字, 无 字 无 可归 之类 , 亦 类 外 无 不 归 之字 矣 ! ” [ 2 ] 2 3
浅谈《马氏文通》的“词本位”
2013.06“本位”这个概念是中国学者百年来的中心问题之一,“本位”一词本是政治经济学中的术语,指货币制度的基础或货币计算的标准。
汉语语法学借用“本位”这个术语表示以什么为基础描写语法现象。
《马氏文通》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是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之作。
从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语法研究来看,《马氏文通》为汉语语法建立了第一个语法研究本位。
马建忠本人在其书中并没有明确指出他的书所体现的语法是何种本位论,自黎锦熙的《新著国语语法》于1924年提出“句本位”的语法观之后,汉语语法学界就把《马氏文通》中的语法视为“词本位”的语法体系。
“词本位”又称“词类本位”,就是指以词法为重点,以词类为基础来描写语法现象的语法体系。
“词本位”中的“词”指“词类”。
在马建忠的书中,词类作为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占据了全书的大部分篇章。
马建忠认为通过对各种词类的说明和解释就能够说明汉语语法的规则,因此《马氏文通》的成书,正是他的这种主张的具体实践。
《马氏文通》洋洋数十卷,词法部分就占了八卷,“正名”一卷,“句读”一卷(句法),这样的内容安排,足以见得词本位在《马氏文通》中的地位,也正体现了《马氏文通》的语法体系是根据“西方已有之规矩”建立起来的典型的词本位语法体系。
马建忠认为,句子是由词组成的,每个词在句子中都有它特定的功能,每个词必须能够和句法成分相配,符合它的功能,弄清楚了词的功能和用法、身份,才能讨论句法。
在《马氏文通》中,马建忠把“字”作为最基本的语法单位,他的全部研究都是以汉语是如何“集字成句”为出发点。
《马氏文通》中的字类就是现在所说的词类,因为《马氏文通》中所有采用的材料都是古代的文献资料,而古代书面汉语是以单音节字为基本单位,一字一义,所以古代文献中的一个字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相当于现代的一个词。
后来的语法学家将“字类”改称为“词类”。
《马氏文通》明确提出了“字法”的观点,并且第一次将“字”进行了语法分类,分为“名字”、“代字”、“动字”、“静字”、“状字”、“介字”、“连字”、“助字”、“叹字”九类。
《马氏文通》对传统词论的继承与发展
1传统词论
传统词论是一种传统概念,最早源于春秋战国,由道家哲学家老子和墨家思想家墨子提出,它认为“词语的蕴涵量比空间大,也比时间大,”根据“一言而解”的原理,把词语称为一切物或概念的本源,后发展到汉代,历代学者对此都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形成了汉英词论的一体,为多部辞书奠定了基础。
2《马氏文通》
《马氏文通》是明代万历时期著名学者马擘云编著的一部辞书,也是历史上最重要的词论史著。
本书共收藏8万字,收藏词语3358个,全书繁复多变,具有丰富的词论宝藏,对其它辞书也有百家争鸣的状况,深受国外汉学家的共识。
《马氏文通》被认为是辞书史上最重要的介入著作,是我国从古至今的传统词论文学的合集,极大地推动了汉英文学的发展。
3《马氏文通》对传统词论的继承与发展
《马氏文通》在继承和发展传统词论方面进行了积极推进。
首先,在继承方面,本书集结各学派学者的思想,收录了道家、儒家、法家和佛家等学派的著作,并建立起了规范、准确、完整的传统词论体系。
其次,《马氏文通》还发展出了一套自身的词论理论,提出了“语形之分”、“意义之调”、“真义之源”等理论,较好地解决了传统词论学中的许多疑难问题。
同时,《马氏文通》也对以往著作进行了改革,更新了辞书的编著格式,使结构更加清晰,使辞书更加规范、富有长远见解,对中国传统词论文学史上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氏文通》的读理论及相关问题
Vo 1 .3 5 No .1
F e b.2 O1 5
《 马 氏文通》 的读理论及相 关 问题
陈 国 华
( 盐城 师范学院 文 学院 , 江苏 盐城 2 2 4 0 0 2 )
摘
要: 多数学者认 为, 《 马 氏文通》 读理论是 中西合璧 的产 物, 而这 正是其 重重矛盾 的根源。其 实读 的 中西
不 够 。在 例 证 分 析 方 面 , 甚 至 有 些 矫 枉 过 正 的倾 这 个 结论 的 关 键 证 据 是 : “ 马 氏在 读 先 乎 句 而 有
‘ 总之 华文动 字无 变 , 故 向 。 比如 不 少 学 者 先 将 马 氏例 证 与 当下 语 法 体 系 起 词 为联 者诸 例 之 后 说 : 惟 以 动 字 之位 之 先 后 , 以为 读 句 之 别 ; 若 泰 西 古 今 中 的概 念 和 条 例 对 号 入 座 后 , 再 将 对 号 入 座 的结 果 和 马 氏论 述 相 比 较 , 从 而 得 出 大 量 矛 盾 。这 实 文 字 , 其动字有 变 , 故遇此 种句法 , 率 以 动 字 之 变
并不是 , 至少 不 完 全 是 , 西 文法所 谓 c l a u s e , 而 而, 我 们 认 为 文 通 句读 论 的研 究 在 注 意 《 文通 》 例 读 , 或大部分是 , 西文法所谓 p a r t i c i p l e p h r a s e 。 ” _ 2 ] 证 的方 面 做 得 比较 充 分 , x - , J 马 氏 的 解 说 倒 是 重 视 是 ,
角度看 , 包括 时态从句 、 非 时态从句和小 小句 。读 应定义为不独立 的子句 , 它与句 的界 限在于 [ ±独立 ] 。在此特
征上 句读 差别具有相对性 , 所 以句 、 读都是 原型 范畴 ( p r o t o t y p e c a t e g o r y ) ; 读 与单个词 或者短语 的界 限虽不 明晰 , 但 能在连 动结构 中得到 区分。如 此重新认 识 了读 的内涵和 外延之后 , 前辈 学者指 出的句读论 的矛盾大 多也就 涣
《马氏文通》对词类理论的贡献
《马氏文通》对词类理论的贡献《马氏文通》在中国语法史上意义非凡,是中国语法的开山之作,从《文通》出发,我们的语法渐成体系。
该书作者是马建中的“西学东渐”、“洋为中用”运用得很好,他的“语言救国论”思想在当时也有很强的实用意义,对后世更是意义深远。
在与西方语言的对比中,马建忠感到了我们语法理论的匮乏,语言学习的费时低效,产生了也为汉语作一部语法书的想法,以便中国人更快地学好汉语,语法理论的开创贯穿的是爱国主义思想,而他深厚的汉语国学功底又为他写这本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样他就借鉴西方尤其是拉丁语的“格朗玛”初步建构了汉语语法的大厦。
他以开阔的胸襟,积极选择借鉴,把前人的和国外有意义的东西都拿来为我所用。
马建忠对古人“实字”“虚字”之说加以借鉴。
他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分类法,把字分为虚实两大类,实字有五类(名、代、动、静、状),虚字有四类(介、连、助、叹)。
词类划分是《文通》的一大贡献,此前虽有其他的书论集,但多是以修辞的角度来谈,而《说文》《尔雅》等书又多从训诂、音韵的角度谈文字、词汇,也仍然缺乏从总体观察汉语和寻找汉语共同规律的高度和理论概括。
《文通》虚词的研究贡献很大。
《文通》认为“实字易训,虚字难释”。
又说:刘彦和云:‘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
’虚字所助,不外此三端,而因类别之者因是以。
马氏重视虚词研究,认识到虚词研究必须紧密结合句法,这是继承传统的虚字研究,又有自己新的观点。
从体系的角度说,《文通》是我国汉语虚词研究进入现代语言学阶段的一个标志,而在它之前的有关虚词研究的著作《助字辨略》、《经传释词》等都仍属于传统训诂学的范围。
在这方面《文通》表现出迥异于前人著作的风格,表现出一种时代的高度。
《文通》注意抓住每一类虚词的句法特征来说明问题。
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指出:“从马氏对助词的解释来看,他提出助词有‘济夫动字不变之穷’的作用,这是前人没有说到的,是他的创新。
《马氏文通》对汉语词类研究的贡献一
《马氏文通》对汉语词类研究的贡献一《马氏文通》对汉语词类研究的贡献一
首先,《马氏文通》在词类分类上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归纳。
马端临
根据汉语词的意义和用法,将词类分为十种:“立词”,即名词;“说词”,即动词;“将引词”,即代词;“连词”,即并列连词;“言词”,即副词;“象词”,即形容词;“假词”,即助词;“数词”,即数词;“象音词”,即拟声词;“仄名词”,即嗬字、吧字等特殊用字。
这种分
类方法,是对汉语词类进行了较系统化的概括和总结,为后世语言学研究
提供了参考。
其次,《马氏文通》对各种词类的定义和用法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马端临在书中对名词、动词、副词等词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指出了
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和用法,给出了丰富的例子,方便读者理解和掌握。
这对于学习汉语的人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最后,《马氏文通》在定词法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马端临提出了
“古今说法”的观点,意味着根据不同时期的用法和表达方式,对于同一
个词,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和使用。
他还提出了“就声定词”的原则,即根
据词的音韵特点,来确定它所属的词类。
这对于语言学研究来说,是一种
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马氏文通》对汉语词类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整理分类、详细解释和定词法等方面。
它为后世语言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基础。
论《马氏文通》的理论基础——纪念《马氏文通》发表一百周年
作者: 宋绍年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版物刊名: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36-43页
主题词: 马建忠;性理格致;普遍唯理语法;历史比较语言学;中国学术思想近现代化
摘要: 马建忠是中国近代重要的爱国思想家、外交家,更是一位学贯中西的伟大学者。
《文通》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百年后重读《文通》,依然能够给我们许多深刻而有益的启示。
《文通》的理论基础不仅仅是泰西的葛郎玛,而是包含了更为深刻的普通语言学理论。
《文通》的意义不限于语言学,它是中国学术思想摆脱中世纪的羁绊,走向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文通》凭借自己的卓越与辉煌将永远彪炳于中国学术史册。
马氏文通相关的书
马氏文通相关的书
与《马氏文通》相关的书有:
- 《与汉语语法学》:为纪念《马氏文通》出版100周年而编辑的,共收集论文30篇,主要包括《马氏文通》所揭示的古汉语语法规律;《马氏文通》虚字学说中的几个问题;《马氏文通》的指称理论等。
- 《马氏文通综论》:大体依《文通》卷次分为十章,依《文通》原有之语法体系及篇章安排,剖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句,或分析失误的例句。
每章必要时作一小结,或加以概括,或予以申说,或突出其价值,或纠正其失误。
- 《马氏文通刊误古书句读释例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主要内容为《马氏文通刊误》从语法学角度对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古代汉语语法书《马氏文通》提出质疑和辨误,纠正了马氏套用外国方法来解释古代汉语的弊病,是研究《马氏文通》的佳作。
《古书句读释例》分析并归纳了阅读古书容易发生误读的原因、类型,指出了误读的贻害,用例句进行分析解释,对提高读者阅读古书的能力大有帮助。
《古书疑义举例续补》对俞樾《古书析义举例》一书加以增益补充,进一步论证古人的修辞方法,发现并论证古人措辞造句的若干原则。
如你想了解更多关于《马氏文通》相关的内容,建议丰富关键词或提供更具体的信息,再次向我提问。
《马氏文通》的内容及其重要贡献
《马氏文通》的内容及其重要贡献杨娟丽摘要:作为汉语语法研究者的必读书目,《马氏文通》为汉语语法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文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马氏文通》的内容,第二部分先从这本书的内容、它在汉语语法史上的地位以及马建忠的个人优势等方面分析了《马氏文通》给汉语语法研究的经验,然后通过剖析其不足之处,总结了《马氏文通》给汉语语法研究带来的教训。
关键词:《马氏文通》;汉语语法;经验;教训马建忠作《马氏文通》奠定了中国语法学的基础。
众所周知,《马氏文通》在中国语法史上举足轻重。
学习《马氏文通》的内容,探索它对于汉语语法研究的贡献,将为我们的汉语语法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并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不一样的视角和思路。
一、《马氏文通》的内容《马氏文通》全书内容丰富,结构宏伟。
分上下两册,共10卷,上册六卷出版于1898年,下册四卷出版于1899年。
书的内容分三部分,首正名,次字类,再次句读。
卷一正名,为书中提到的语法术语下定义,给出了较为明确的界说,共23条界说,词类方面10条,句法方面13條,以使文章中的各名称名正而言顺,避免了不必要的误会。
卷二至卷九为字类,他先将汉字分为实字和虚字两大类。
其中前五卷依次介绍名字、代字、动字、静字、状字五类实字,后三卷则论述了四类虚字介字、连字、助字和叹字。
卷十论句读,是句法的总论,也是全书的本旨。
《马氏文通》不仅指明了实字和虚字的类别,而且关注实字充任的句子成分“词”和名字、代字在句读中的“位次”,还对句读、顿的结构及其运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本书用拉丁文法研究汉文经籍的语言规律,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语法学专著。
二、《马氏文通》对于汉语语法研究的贡献(一)《马氏文通》给汉语语法研究的经验首先,就《马氏文通》的内容来说。
这本书第一次对古汉语语法材料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书中的古汉语语法材料上自春秋下迄唐韩愈,足见其调查研究的广泛了。
吕叔湘在1983年的“重印《马氏文通》”序中指出该书的价值还在于它能广收例句、摆出矛盾,他说:“《文通》收集了大量的古汉语例句,大约有七千到八千句。
《马氏文通》
不足
1. 概念混乱。一方面袭用旧名, 一方面又赋予新 的含义, 却未作严格定义,导致新旧概念混为一谈,使读 者无所适从。 2.“削足适履”。马建忠自己说这本书是模仿葛朗 玛而作,不免以拉丁语法来描绘汉语语法, 所以常常拿汉 语来比附拉丁语。不免有照搬照抄之嫌。 3. 缺乏对句子结构成分的层次认识。《马氏文通》 对汉语中词组的重要性的认识极为不足, 并不适当地扩大 了“读”的范围, 把“读”和“句”放在一个平面上分析, 因而不能准确地认识句子内部的结构层次关系, 如许多复 句也被塞进了“句读”相连的结构。
《马氏文通》的语法体系
一、字类
(一)字分两大类 《文通》把“字”先划分为“实字”和“虚字”两类。 (二)实字分五类 “名字”、“代字”、“动字”、“静字”、“状字”。 (三)虚字分四类 “介字”、“连字”、“助字”、“叹字”。
二、句子成分
(一)起词和语词 (二)止词和表词 (三)司词和加词 (四)转词 (五)前词和后词 (六)断词和状词
1
三、位次 (一)“次”有两个要点:( 1 )是名字、代 字的位次;(2)是它们在句读中的位次。 (二)主次与宾次 (三)正次和偏次 四、句读 所谓句就是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所谓读大致 是主谓结构的词组和主谓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 语法著作。尝试运用更加规范的术语来解释 古代汉语的语法现象,首次建立了一个比较 全面系统的语法体系。 优点: 1. 行文内容的安排符合逻辑。比如先 讲实字,次讲虚字,再讲句读,合乎科学知 识的逻辑程序。 2. 运用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比如先 提出界说,再举例说明,这是演绎法的运用; 在列举大量例证之后,再加以概括,这是归 3 纳法的应用。
4
《马氏文通》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马氏文通》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马氏文通》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初版名《文通》。
《马氏文通》体现的是 课程论的课程主张
《马氏文通》体现的是课程论的课程主张
《马氏文通》,初名《文通》,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
清代马建忠著。
马建忠(××××年2月 9日-××××年8 月14日),别名乾,学名马斯才,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中国清末洋务派重要官员、维新思想家、外交家、语言学家。
其所著《文通》是第一部中国人编写的全面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
马建忠主张废除厘金,收回关税主权,发展对外贸易,扶持民营工商业,致力推行洋务,并称许西方议会制度。
同时建议开设翻译书院,提倡国人多学洋文,汲取外国科学文化知识。
漫谈《马氏文通》
作者: 陈望道
出版物刊名: 学术月刊
页码: 36-40页
主题词: 马氏文通;同意义;分类;出版;配置;中国文法革新;依据;批判;学术;虚字
摘要: <正> 《馬氏文通》是1898年(清光緒24年,戊戌年)出版的,今年(編者按:指1958年)是它的出版60周年。
著者馬氏,名叫建忠,字叫眉叔,江苏丹徒人。
他的生卒是1845年-1900年。
关于他的生年无問題,他自己也曾經在他著的《适可斋記言記行》的“自記”也就是自序中談起过。
关于他的卒年,說法不一:有《馬氏文通校注》等書說他死在1899年,也有《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資料簡編》等書說他死在1900年。
我們曾經将这問題请問熟悉馬氏。
简论《马氏文通》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 、_  ̄- - q氏文通》 的创新 以及对 现代语 言学 的影响 《 氏文通》 马 通过 划分词类 构建 了语 法体系 , 这在 当时堪称首
、
《 氏文通》 马 对传统 语 言文字学 的继承 与发 展
创 之举 , 观我 国现代 语言学界 , 综 即便连 反对 马 氏词类 划 分之 举
翻译工 作过程 中 , 氏发现 各语言 之 间有着共 同的 、 遍的 语言 是因此 才有 了“ 马 普 词类 的假借 “ 说。马 建忠用此 来解 释词类 在文 一 规律 , 是其试着 整理 出一套与西方 “ 郎玛” 于 葛 相似而 适用 于古代 中 的转 换现象 , 《 氏文通》 以《 如 马 中 汉张 敞传》 为例 : ‘ “ 夫心 之精 汉语 的语法体 系 。 微, 口不 能言也 : 言之 微眇 , 不能文也 。句 中的 ‘ 书 ’ 精微 ’ ‘ 和 微眇 ’ 由此 ,照搬 西方 、 “ 生搬 硬套 、 单模仿 ” 简 等便成为此 间专家 学 原 为 静字 ’形容 词) 今假 借 为 ‘ 名 ’普通 名词) ”而 马氏的 ( , 通 ( 。‘ 。 者 们攻击 《 氏文通》 马 及马建 忠的最 常 见的名 目。 笔者认 为 , 但 马 这 一观点与现 代语言 学中“ 活用 、 兼类” 至“ 乃 名物化 ” 的说法 在本 建忠 只是受 到西方“ 葛郎玛” 的启示 , 合我 国传 统语言 文字学 当 质上 是一致 的 。 结 时 的状况 ,尝试 运用 更』 规范 的术语 来解 释古 代汉 语的 语法现 J u 至于研 究方法 , 建忠在总结语 言规律 时运用 了科学 的描 述 马 象, 继而建 立一个 更 为系统全 面 的古代 汉语语 法体 系 。《 氏文 方法 , 马 即由某一语 言现象 出现 的 次数 来推导这 一语 法规律 的正确 通》 然是在 先人 小学之 成就 的基础 上进行 研究 的, 依 其证据 之 一 概率 。 “何 ’ 单用与 宾次 者, 如 ‘ 字 为止 词则 先于动字 , 司词则 先 为
《马氏文通》对汉语词类研究的贡献(一)
《马氏文通》对汉语词类研究的贡献(一)作为科学的语法学的一部分,汉语的词类研究是从《马氏文通》(下称《文通》)开始的。
《文通》词类理论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实际影响极深,然而它又是人们指责马氏“机械模仿”的重要证据。
80年代以来在语法科学总体迅猛发展的“盛世”,词法学方面,历史却出现了与30年代极相似的状况〔1〕:否定马氏的人拿不出足以取代《文通》的词类理论,继承《文通》的人又无法根本摆脱马氏的框架。
为走出词类研究的迷谷,有必要追本寻源:究竟应如何评价《文通》对汉语词类研究的贡献?一、为中国学术引进了语法科学的重要观念——词类《文通》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不仅是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语法学系统,尤其是引进了一个全新的观念——语法学的观念,一种全新的语言研究方法,使国人看到:古老的汉语竟可以用崭新的方法来研究并指导人们使用。
马氏说小学一端不外训诂、音韵、字书三者之学,“而会集众字以成文,其道终不变者,则古无传焉。
”(《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10页,以下仅注页码)这种关于语言文字学中应有语法学地位的主张对于中国传统语言学恰恰弥补了薄弱的一环也是中心一环,确令人耳目一新,由此引发了中国学人的语法学兴趣。
而词类的观念,就是这新观念的重要部分,故《文通》出版后的最初几十年,语法学界的兴趣主要集中在词法研究上。
马氏引进语法学观念,是基于他对世界语言共性的研究。
人们指责他没有全面引进西方理论语言学,纯从实用出发比附“葛朗玛”,这并不符合事实。
“盖所见为不同者,惟此已形已声之字,皆人为之也。
而亘古今,塞宇宙,其种之或黄或白或紫或黑之钧是人也,天皆赋之以此心之所以能意,此意之所以能达之理。
”(12页)“盖形与声之最易变者,就每字言之,而形声变而犹有不变者,就集字成句言之也。
”(9页)等等,都是透过语音文字的迥异看到人类语言深层尤其是语法上的共性及其哲学基础,此中还有他本人精通古汉语和西方古今多种语言而“积十余年之勤求探讨”(11页)的比较研究,显然已有语言类型学的萌芽了。
马氏文通名词解释
马氏文通名词解释
马氏文通是指清朝时期的一种文学风格,主要是指以马端绪为
代表的文学流派。
马氏文通的特点包括对古文的模仿和借鉴,注重
修辞和文辞的华丽,追求文笔的工整和精细。
马氏文通在文学创作
中注重对古代文学经典的继承和发扬,强调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模仿
和借鉴,尤其是对唐宋八大家的文学风格的模仿和继承。
此外,马
氏文通也注重对文辞的雕琢和精细,追求文笔的工整和辞藻的华丽,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求达到文笔的精湛和表达的精细。
从历史角度来看,马氏文通是清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当时,马氏文通代表了一
种文学的主流趋势,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
马氏文通
的兴起和发展,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和文学观念的变迁,对
于研究清代文学史和文学思潮具有一定的价值。
此外,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马氏文通也引发了一些文学理
论上的争议。
一些文学批评家对马氏文通提出了批评,认为其过于
追求华丽的文辞和修辞手法,而忽略了对于内容和思想的重视,使
文学作品显得空洞和浮华。
因此,马氏文通也在文学批评界引发了
一些争议和讨论。
总的来说,马氏文通是清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其特点包括对古文的模仿和借鉴,注重修辞和文辞的华丽,追求文笔的工整和精细。
它在当时代表了一种文学的主流趋势,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文学理论上的争议。
浅析《马氏文通》的句法理论
浅析《马氏文通》的句法理论《马氏文通》是近代中国杰出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家马建忠先生所著。
作者马建忠自己承认,这本书“是研究现代语言的必读之书”,他在《马氏文通序》中说:“研究汉语语法…不读马氏文通,不能言汉语语法之全。
”可见《马氏文通》确实具有极高的地位和价值。
《马氏文通》第一章谈了句子与句子成分,并强调“谓词为句子主干部分”,“有谓词动词的句子都是完整的句子,无谓词动词的句子就不是完整的句子。
”马氏文通对动词“是”“把”“被”等连接补语的用法进行了大量描写和分析。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马氏文通的这些理论:我们从句法的角度来看,“谓词是句子的主干部分”,而且可以单独成句;有了谓词以后,可以修饰其它词性的词语,可以放在定语、状语等前面做状语,也可以放在主语后面做补语,还可以放在宾语后面做状语,形成谓补句型,甚至可以跟在动词后面作状语;如果主谓倒置的话,那么谓词就会充当主语,谓词加上宾语或补语以后就会变成动词。
马氏文通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但是,句法学家们对句子成分仍然有许多分歧。
王力先生指出,不能用谓词修饰名词,谓词加了修饰语就不是完整的句子。
这样,汉语句法中出现了一种所谓的“‘加附’句”。
实际上,无论什么语言,由谓词构成的句子,总是在名词性词语的前面加上附着成分,因此,这样的句子在表达上难免有时缺乏逻辑性。
另外,在汉语里,定语、状语、补语都是修饰名词性词语的,这个特点也跟普通语言不同。
我们知道,一个名词加上数量词以后就是一个复合名词,由于它带有人称,所以定语、状语、补语都要受到限制,汉语却没有这方面的约束。
总之,汉语里定语、状语、补语跟名词之间的结合关系很松散。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花园花朵美丽芬芳水壶把手便利水杯水龙头开关碗碟筷子菜肴刀叉太阳太空温暖凉爽云朵雨水雨伞雪球闪电疾风狂风冰雹寒冷酷暑暖意满满烦恼愤怒温暖有力暴雨黎明黄昏白天黑夜笑声哭声忧愁高兴低沉这里只用了主谓短语,没有附着成分。
那么,它算不算一个完整的句子呢?当然是,它有谓词、定语、状语、补语。
论《马氏文通》的句读论
论《马氏文通》的句读论
《马氏文通》的句读论是马致远先生在汉英注编中首先提出的一种古今文字的比较的方法,即对文字的意思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指出汉语古语中所暗含的义理,以及汉字古字在繁多的汉字古字活用中所表达出来的内涵及其文字结构上的特征。
《马氏文通》的指津论则是根据句读论,提出一种引导人们推理,将句子的结构、结构和句子本身的诗歌整合起来的研究方法,以避免一味照搬古代文字的硬翻译。
它使古诗词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字的深层含义,有助于让读者能更充分地感悟古代文字的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氏文通》的指称理论(1)
指称问题在现代哲学、逻辑学、语言学、符号学诸领域的重要地位,现在已是众所周知。
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指称研究更日益成为上述诸学科相互交叉又相互融合的一个问题。
十九世纪末,东西方各有一位学者几乎同时对指称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各自发表了对本学科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著。
这就是德国的弗雷格从哲学和逻辑学角度所作的指称研究和中国的马建忠从语言学角度所作的指称研究。
一《文通》指称研究的哲学基
础马建忠的指称理论,是他的语言观的核心。
他的语言观集中体现在《马氏文通》(以
下简称《文通》)的《后序》中:荀卿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
”夫曰
群者,岂惟群其形乎哉!亦曰群其意耳。
而所以群今人之意者则有话,所以群古人之意者则惟字。
传曰:“形声相益之谓字。
”夫字形之衡从、曲直、邪正、上下、内外、左右,字
声之抑扬、开塞、合散、出入、高下、清浊,其变幻莫可端倪。
微特同此圆顶方趾散处于五大洲者,其字之祖梵、祖伽卢、祖仓颉,而为左行、为右行、为下行之各不相似而不能群;即同所祖,而世与世相禅,则字形之由圆而方,由繁而简,字声之由舌而齿、而唇,而递相变,群之势亦几于穷且尽矣。
然而言语不达者,极九译而辞意相通矣,形声或异者,通训诂而经义孔昭矣。
盖所见为不同者,惟此已形已声之字,皆人为之也。
而亘古今,塞宇宙,其种之或黄、或白、或紫、或黑之钧是人也,天皆赋之以此心之所以能意,此意之所以能达之理。
则常探讨画革旁行诸国语言之源流,若希腊、若辣丁之文词而属比之,见其字别种而句司字,所以声其心而形其意者,皆有一定不易之律,而因以律吾经籍子史诸书,其大纲盖无不同。
于是因所同以同夫所不同者,是则此编之所以成也。
(《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12页,以下仅注页码)这里,马氏从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思维两个关系的角度论证了语法的“天赋”性,其要点是:1.在思维领域里,人类有着不分
种族的、古今一贯的共同的意义世界。
2.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此心之所以能意”)和交
流思维成果(“此意之所以能达”)的工具,语法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能意”、“能达”
是人类社会存在(“能群”)的基本条件,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所在。
3.语言的表
层(“已形已声之字”)成分如语音、文字等,各民族间差别很大,因为这些都是“人为”的。
然而作为语言的深层——“所以声其心而形其意”的语法,则各民族间的差别达到了最小限
度(“其大纲盖无不同”),因为这是“天赋”的。
4.人类的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具有天然的
联系,是天赋的。
基于以上认识,马氏认为语言是人类创造智慧的惟一工具,他借用“文
以载道”的古语来阐说:天下无一非道,而文以载之,人心莫不有理,而文以明之。
然文
以载道而非道,文以明理而非理。
文者,所以循是而至于所止,而非所止也,故君子学以致其道。
(13页)这就是说,语言既是人类意义世界的表达手段,也是人类意义世界高
度抽象化的精华。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我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从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科学工具,马氏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提出:要吸取西方科学文化的精髓,首先要抓住学习语言这一关键,而学习语言的捷径在于学习语法。
由此他进一步论证了学习语法对于开发人的智力的巨大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马氏特别强调汉语语法的特殊性表现于“易”,
“夫华文之点画结构,视西学之切音虽难,而华文之字法句法,视西文之部分类别,且可以先后倒置以达其意度浓澜者则易。
”(13页)这个“易”,根源于汉语把介于思维与语言之间的种种形式的(“部分类别”)变化减少到了最低限度。
马氏在整部《文通》中始终注意比较中西语言的这种差异——“中国文字无变”(246页)。
他深刻对比了中西两种表面迥异的语言,抓住其中的意义底蕴,所以他坚持人类普遍语法的主张,并以古汉语这种古老、丰富而精密的语言为代表,考察了人类语言中所蕴存的普遍意义世界。